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南京南京觀後感800字精彩多篇

南京南京觀後感800字精彩多篇

南京南京觀後感800字精彩多篇

南京南京觀後感700字 篇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紀錄片,是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裏面儲存的照片、還有視頻,都是一張張黑白的畫面。還有一些當時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他們給我們講述了當時的情況時,慘目忍睹。

原來,南京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有玄湖,公園,馬路上的梧桐樹,都很美麗。人們的生活過的很充實,也有足夠的糧食。

但是在珍珠港事變前四年戰爭已經在歐洲拉開了帷幕。日本與德國結盟,展開了侵華戰爭,八月十三日,日軍在距離南京東南180英里的上海發動了進攻。突然,日軍的戰機在空中向南京城投放炸彈,南京城的人們向四處逃去。1937年8月,在遠東地區爆發戰爭,日軍全面侵略了中國,上海首先捲入了戰爭。為了預防空襲,人們在四處挖下了許多防空洞。

當時的倖存者説道:他看到天上飛機的聲音,看到了天上有六架飛機,前面上是銀灰色的,後面三架是深灰色的,那時他説:深灰色的是中國的飛機在追日本的飛機。空襲的時候,炸彈像雨水一般落下,地面上的人,又開始向四處逃竄,被炸到的人,也都死了,孩子們拼命喊着自己的父母,有的找到了,有的,卻找不到了。

日本兵攻進南京城後,南京的整個街道,都被血洗了一遍,到處血流成河。上海大部分的難民都逃到了南京,南京的人聽了難民説,日本人很壞,到處燒殺搶掠,還強姦婦女。這裏的富人都離開了,只有窮人還留在南京……

看完這段紀錄片,我看到了當時日本兵的殘暴。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日本兵把一羣中國戰俘圍在一起,問他們,你們選擇那種死法,是用機槍掃射,刺刀捅,還是用汽油燒,有好多個中國軍人説,殺就殺,還要選擇怎麼死?有好幾個人,不想被日本人殺死,有的跑去撞牆,還有的跳到湖裏,從這個片段中,我看到了中國軍人不屈不撓的精神。

現在很多日本人都根本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的恥辱,然而,這個恥辱永遠也不會被遺忘。我們應該認真的學習,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南京南京觀後感 篇二

1937年12月的南京,瀰漫着一種頹廢和絕望的氣氛。在淞瀘會戰中冒死戰鬥的將士們,到了南京都成了膽小鬼,強大的日軍磨滅了他們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擋在城門,卻擋不住潮水般的殘兵敗將。十幾名日軍在教堂發現了無數難民,其中還有很多中國軍人。日軍恐懼的叫援兵,可中國人卻無意抵抗,麻木呆滯地舉起了雙手,日軍的幾聲槍響就使他們徹底崩潰。遠景中,孫中山的銅像被拉倒,一齊倒下的是整個中國嗎?

不是!殘兵連的廢墟中做着最終的抵抗,頑強的抵抗。最終隊長陸建雄無力地説:“兄弟們守不住了,散了吧!”沒有人離去,直至被俘。這羣鐵骨錚錚的漢子在子彈穿過胸膛的那一刻齊聲大喊:“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這偉大的一幕讓我想起了張自忠將軍死前的一句話:只要我等堅決抵抗,以我五千年浩瀚中華,絕不會亡於三島倭奴之手。中國是堅韌的,中國人的抵抗從來沒有停。

但在當時的南京,抵抗終是主旋律。畫面中,無數頭像的士兵和平民從各方向被驅趕至一齊,被淹死,槍殺,活埋,燒死,如潮水般倒下,畫面殘酷,簡直目不忍視,南京真正的地獄。南京已經死了,安全區是唯一一塊苟延殘喘的地,拉貝從其“納粹”的身份保護了一小批難民。日軍發現安全區有很多女人便前來索要一百個,姜教師和拉貝先生無奈答應。當姜教師哭着説出這個決定時。妓女小江第一個站出來:“拉貝先生,我去。”她從容地轉身,驕傲的回頭,以她特有的方式做出最勇敢的抵抗,證明着中國式頑強的。

整部影片瀰漫着一種殘酷和絕望,僅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國的期望,明天雖然依舊殘酷,但期望已經傳遞下去。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已經被喚醒,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麼僅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影片用很多的筆墨勾畫了角川這個主角,他有知識,有思想,天真而純淨。作為侵華日軍的一員,他的雙手無可逃避的沾滿了鮮血,但他的內心始終在掙扎和思考。在心愛的百合子死去後,他最終完成了——對人生的救贖,走小豆子,開槍自殺。我明白角川的悔過,但比起我們死去的三十萬同胞是天壤之別。所以我們要勿忘國恥!讓中國沉睡的雄獅永遠咆哮!

《南京,南京》觀後感 篇三

歷史的天幕下,南京註定是那個最沉重最悲慘的一筆,多少設計的流逝,都無法沖淡那段血腥與殘酷的現實。72年過去了,中國人始終無法釋懷這份仇恨,每每提起日本,憤怒的眼神,讓世人明白,那是所有中國人心頭的一塊瘡疤,一塊永遠都無法癒合的傷。

設計在流走,時代總在發展,進入新世紀。撥開歷史的煙霾,那些凝重,恥辱的過去總在警醒着新一代的中國青年人要奮發圖強,振興華光。鳳凰涅槃,只有經過如火的歷練和血的洗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足以重生,才足能強大,觀千千萬萬的民族史,哪一個不是在荊棘中前行!哪一個不是在炮火中強盛!何況中國?這條巨龍,這條驕傲的龍!

還深刻的記着這樣一個人的這樣一句話“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在死亡面前,大意凜然。他堅信用血,用那奔騰的鮮血,用那永不停息的愛國鮮血,喚起沉睡的中國人站起身來,為祖國的將來而勇敢奮鬥,拋頭顱,灑熱血,維德只是一點目標——強大中國,做的只因一個緣由——我們都是中國人。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我們的身軀中流着相同的血液,跳躍着同一個心臟,同呼吸,共存活。我和你將永遠相生相惜。

隨着影片《南京!南京》的上映,人們開始爭議其導演和製片人創作的這個影片是否貼合曆史,反映的真實。其實,在我看來,一部影片怎可透徹地反映那些傷痛,它只是一個縮影,一個可撼動人心的縮影。重要的不是事件,而是事件後的深思。中國人是否看到了“落後就要捱打”的殘酷現實,是否堅定了洗血國恥的決心。不要忘卻歷史,但最重要的還是不要迷失當下的方向,用自己的腳步,為中國走下強大之路。影片的結尾以一個孩子和蒲公英作為結尾,畫面定格在一個孩子身上。預示着中國的將來是光明的,孩子就是希望,新一代的中國人將會挑起振興中國的重擔。那蒲公英,落到哪裏,哪裏就會生根發芽,是否也預示着中華民族那不屈不撓的精神。無論身處何種逆境,都不會消亡。

我堅信着我的祖國終會強大。

南京南京觀後感 篇四

今晚去看剛上映不久的《南京!南京!》,(英文名: city of life and death ,生死之城),也是反映南京淪陷後難民區的驚心動魄的。

影片開頭是南京失守之初的巷戰,接下來是對戰俘的屠殺,忍不住讓人以為,日軍屠殺的不是手無寸鐵的戰俘,而是負隅抵抗的士兵。之後是在南京的國際人士就難民區與日軍的反覆交涉,以及日軍對難民區的步步緊逼,以姦淫婦女為主,大膽的鏡頭很多。其中,有一些祥和的場景,如日軍士兵的嬉戲,慰安所裏的牀戲和與日本慰安婦的愛情,接以慰安所裏被折騰致死的中國婦女;最後,在黑白的背景下,日軍士兵角川放走了兩個中國戰俘,留下一句“有時候活着比死更艱難”並自殺,影片在兩個獲生的戰俘長長的笑聲中結束。用短暫的祥和引出死亡的前兆,用長久的壓抑襯托生存的希望,形成鮮明反比,輔以節奏的張弛交替,這是影片在手法上的得道。

但在內容上,我並不覺得《南京!南京!》有什麼過人之處。影片中橫貫始終的只有日軍的角川一人,或許試圖借其心理變遷反映故事的變化,但我們看到的角川卻是一個原本善良的人,他的自殺僅僅是因為這顆善良的心無法容納殺戮,而並沒有一個心理的積累和轉變過程,他的歷程無法承載敍述所有故事情節的需要;何況,用一個日本人來記錄這場暴行,本身無法引發觀眾的共鳴。而除此之外的人物,均只是片中的過客,獲生的兩個戰俘,雖也藏在難民區,但中間並未遭受劫難(因為劫難全是針對女人,幾乎),他們也無法承載這個生死的轉折。影片只是用一連串的跳躍的故事引出一大堆掙扎在死亡邊緣的人,而沒有用心去描述他們在生死之間的心態及心理變遷;而且,因為要出彩的人太多,客觀上也無法一一描述。最後活下來或者死去的人,也沒有故事前綴,於是他們的生或死也很隨意,無法引發觀眾的共鳴。一言蔽之,影片應用了生死之城的概念,卻遊移了概念。

由此,我們不能説《南京!南京!》是一部史詩。它只是一部商業影片,轟動的場景、堆砌的故事、另類的視角,均只是為商業而商業。與其説“謹以此片紀念南京大屠殺 30 萬死難同胞”,不如説“謹以此片讓一億觀眾因南京大屠殺 30 萬死難同胞而掏腰包”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l5j9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