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十二怒漢觀後感多篇

十二怒漢觀後感多篇

十二怒漢觀後感多篇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一

55歲的洛杉磯黑人公民格林含冤入獄25年,前幾天被無罪釋放。1983年有證人指證格林殺害一名婦女,所以被判終生監禁。不久前這個證人承認,當時他受到毒品的影響,並在警方的“協助”下指認了格林為涉案人。老態龍鍾的格林出獄時對人們説,他相信司法是公正的。(對這個故事感興趣的朋友能夠翻翻3月22號《參考消息》第六版。)

司法公正,這麼神聖的一個詞,此刻聽起來更像是一種反諷。25年的含冤因為一個證人的轉念得到洗刷,真不知是所謂司法的勝利,還是悲哀。開這麼個頭是因為最近看了老版的《十二怒漢》,相信看過的朋友基本都會和我一樣,對於美國司法的陪審團制度會稍微有點認識,在慶幸這十二個怒漢紛紛回心轉意的同時,也會為那個無辜的大眼睛少年捏一把汗。

從表面上看,《十二怒漢》似乎是在證明美國司法尤其是陪審團制度的公正和偉大,但透過一個光明無比的結局,我們似乎也看到了影片對於這一制度的深深質疑。這種質疑遠比一個“逆轉勝”的感人故事更震撼人心,我相信這也是這部電影能夠名垂影史的真正原因。

法律問題就不多説了,因為基本上我也是個法盲。透過《十二怒漢》,尤其是亨利·方達,那種根植於人性當中的懷疑精神其實比法律和道德更有説服力。看這十二個人的態度——完全不一樣的性情和經歷——能在最終全都扭轉過來,情節的調度固然精彩,但那只是技術性的,人性深處的較真才是關鍵。

何為較真,我想在那裏應當指對於真理(真實)的義無反顧的訴求。因為我相信這十二個性格迥異的怒漢中沒有純粹的壞人,道德這個東西在此時很不靠譜,因為它引起的情緒反應只能將那個少年置於死地。

説了半天我相信喜歡這個電影的朋友最喜歡的還是它的故事。能把故事講好的電影是很難得的,尤其是這麼一部靠對話支撐的電影。那裏涉及的其實是一種趣味,比如故事的演進。經過幾次對案件新疑點的提出,以及不一樣模式的內部投票,讓觀眾產生了一種層層解碼的觀影快感。説實話這種模式並不新鮮,貌似怒漢們在破案,其實案件進入這個層面,似乎不可能留給他們這麼多疑點,但這招對於觀眾卻屢試不爽,人們也情願相信辦案人員都是傻瓜。

比較過癮的還有對話,絕對是暗藏機鋒,相信英語好的朋友應當更有此感受。比如那個架着眼鏡的階級論者辯説這種貧民窟的孩子必然犯罪,因為他們連英語都説不好,然後旁邊出身貧民窟的一位怒漢立刻指出了他的語法錯誤。類似的精彩橋段有很多,尤其是那個受了自我兒子傷害、最終一個改悔的怒漢,總是讓情節配合他的語言,自我打自我的嘴。這種好玩的設計把我們也看得不亦樂乎。

有人説這個電影最成功的地方是把十二怒漢的性格都塑造得很成功,這個觀點我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會認可。十二種性格沒有雷同,每一個都十分出彩,這種團體表演所到達的高度讓很多影片難望項背。我想這也是天作之合,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裏,從1比11開始,逐漸轉變每一個人的態度,直到0比12,本身就具備了絕佳的戲劇效果。

如果非要在其中找到一個性格弱勢的話,肯定是亨利·方達,這倒不是説方達演的不好,而是作為影片的第一主演,他是唯一堅持己見,沒有轉變的主角。作為影片的製片人,我相信將自我的身家都投入其中的方達未必不明白這個人物的弱勢,但看慣方達做英雄的觀眾卻不會答應花錢看有缺點的偶像。結尾處,電影還“畫蛇添足”地給了方達一個主角名字,擺明了是衝着當年的奧斯卡使勁,結果也只能是未遂。呵呵,當然這只是我的臆測。

胡亂説了法律、人性、故事、人物,該説説電影本身了。這部影片是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的處女作,而此時製片人兼男主角方達已是大明星,所以我估計方達在片場的影響力不比導演小。西德尼出身電視導演,而這齣戲也是拷貝自當時的熱門電視劇。讓一個電視導演去指導更適合電視劇形式的電影,這是棋高一招的地方。

説影片是幕室內劇一點也不為過,其他場景的戲幾乎能夠忽略。但恰恰是在這樣一個有限的空間裏,西德尼經過運鏡、光線、佈景的變化輾轉騰挪,把個室內劇拍得活靈活現,毫不沉悶。為了表現悶熱的天氣和開始時局面的壓迫感,攝影多取俯視視角,隨着主角立場的轉變,鏡頭開始靈活起來,或平視或仰視,以契合局面的變化。對待特殊人物的特殊視角也很有意思,比如那個最老的怒漢,鏡頭時常給出大特寫,用以證明他的弱勢和倔強;而大家紛紛離席以示對那個熱感冒患者的喋喋不休表示不滿時,廣角鏡頭最大限度地涵蓋了所有人,把那種厭煩的情緒拉到了極致。

類似這些精彩的地方還有很多,就不多舉證了,但它們都證明了電影卓越的戲劇表現力,比較裝的説法是,十分具有戲劇張力。何為戲劇張力我不懂,但我明白,一部電影如果只是把觀眾的情緒完全調動起來,或者只是讓人看完之後有這樣那樣的所思,都未必是一部張力十足的好戲,這也是為啥很多所謂大師的經典失於沉悶,很多催淚肥皂劇讓人歎氣的原因。而這部《十二怒漢》則使出十八般武藝,完美地融合了觀眾對於情感與思考的雙重訴求,看似彰顯又很隱蔽,看似瀰漫又很明朗,我想這也許就是張力的境界了吧。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二

世上有兩樣東西使我敬畏,那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義。——康德

歷史上看,苦難的俄羅斯有着多姿多彩的個性,人道起來像個聖人,霸道起來像個瘋子,浪漫起來像個詩人;時而像個美麗的姑娘,時而像個醉酒的漢子,時而又是個仰望蒼穹的哲學家。但眾口一詞的是,俄羅斯的藝術有着偉大的傳統,從古典音樂、文學、戲劇、詩歌、舞蹈到電影,都到達過務必仰視的高度。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隨着社會價值觀的改變,面臨前途的迷惘與彷徨,以及對好萊塢大片的盲從,電影業出現了短暫的停滯。然而,毋庸置疑,《十二怒漢》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佳片,影片向世人生動展示了面臨民族矛盾的俄羅斯現實之創痛,以及人性與社會衝突引發的諸多思考。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導演的《十二怒漢》,借用了1957年美國經典影片《十二怒漢》的框架結構,他將故事的背景置於俄羅斯與車臣深遠而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大環境中,把一個有關司法體系、法律制度、人性對於公正與真理不懈追求與堅持的故事演繹得更加深邃。

影片從一個男孩在車臣戰火的回憶中開場,全片結構緊湊,主題嚴謹。12個來自不一樣職業和不一樣社會地位的陪審團成員聚集在一齊,商議車臣少年對其繼父的一級謀殺指控。其中一位陪審員力排眾議,他要求其他人至少再討論一下這個案子,但這個要求卻激怒了其他陪審員。在他們看來,當調查員和公訴人已經控訴這個被告“有罪”之時,他的罪行就已經先行論定。隨着一個個人物的內心自我掙扎而改變觀點,人性的張力開始湧現。最終持反對意見的那個人説服了其他十一個人,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整個方向,從而使正義得以伸張。憑藉人性的良知,少數戰勝了多數。

在現代法治社會裏,一個常識是,正義不僅僅應得到伸張,並且公道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這就是所謂的程序。然而,為何人民都感覺到了真相,往往偏偏主審大法官充耳不聞人性的良知與道義,才是避免每一個置於法律弱勢地位的人被不公正對待的最終的安全閥。

誠然,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構建需要有超多專家和顧問的存在,但它同樣需要局外人、普通人的常識與決定。社會和強權不能隨意認定一個人“有罪”就對其任意處罰;否則有一天喪鐘同樣會為那些並非壞人的人而響起。

發展中和彷徨着的俄羅斯人用一部改編的電影《十二怒漢》,藉着對一個車臣孤兒命運的審判,再次向世人展現了自我獨立思考的潛力,以及反省自身的態度。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三

美國電影《十二怒漢》是法律題材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也是探討美國陪審員制度和法律正義的經典之作。

該片以表達方式的極簡與藴含思想的極深,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這是一個除片頭、片尾幾分鐘以外,始終發生在一個密閉的陪審團會議室裏的黑白故事片,劇情脈絡僅以陪審員討論案件的形式推進;這是一部有着多達12名“主角”的電影,每個人都有鮮明的性格特徵,但直至影片結束時,觀眾都不必須能記全所有主角的名字,影片也僅在結尾處經過兩人禮節性的寒暄,簡要“通報”了兩個陪審員的名字,這才讓觀眾突然意識到這部影片的“主角”原先是有名字的。可是,我們卻能從“不知名”的12位“主角”的“憤怒”中,由衷生髮對事實真相、法律制度乃至人性的深刻反思。

他們的理性與成見、公正與自私、慈悲與冷漠、智慧與愚昧、執着與猶豫、醒悟與懺悔……諸多人性構成的複雜因子,都經過個人的言行舉止不經意地噴湧而出,並融合、糾結在一齊,甚至產生激烈的碰撞,這種碰撞便是“怒漢”的緣由,這種碰撞也十分自然地激起觀眾內心的漣漪!

而這一部經典之作的引子,竟然是我們法律人十分熟悉的刑事案件,一樁經歷過一個星期開庭審理,需要陪審團12名成員對“罪與非罪”作出事實確定的案件。

從法律人的視角,我們會從影片中得獲取何種啟示或者教訓呢?

從方法論層面來看,司法應是一門“技術活”

證據是我們查明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是對已發生事實的再現,是圍繞待證事實的解構,還是對各種“碎片”信息的加工和創造,它究竟與真相有多少距離,可能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確定,這種確定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常識與經驗。

影片告訴我們,審查證據時,不能僅做證據零件的“組裝遊戲”,而不問零件本身的“質量問題”以及零件與零件之間的“搭不搭調”。如雜貨店主聲稱兇器在案發現場周邊店鋪僅此一把,而陪審員在鄰近攤位很容易就買到同樣的一把;樓下居住的老人,證實聽到嫌疑少年與其父即本案死者的爭吵,且隨後看到少年立即下樓從樓梯口逃走,而一箇中風的老人,根本無法在15秒內從卧室走到門口,因它間隔60餘英尺的距離;該老人證實聽到嫌疑少年與其父爭吵聲的證詞,與對面樓層女目擊證人證實案發時有火車正好經過,嚴重影響聽覺的事實相矛盾;對面樓層女目擊證人,證實看到了嫌疑少年殺父的全過程,還説明即使有火車經過,但火車如果不開燈她完全能夠透過車窗看到對面場景。

可是,從彈簧刀的慣常使用方法和刺擊部位來看,以嫌疑少年的身高難以構成那樣的刺擊高度;再經過女目擊證人鼻樑上鏡坑的分析,其應是近視眼,而深夜睡覺時不可能還戴眼鏡,她也不可能清晰目擊案發過程;還有嫌疑少年自辯當晚去看了電影,但案發後不能立即回憶電影資料,經過三個月後才回憶影片資料,控方以此證明嫌疑少年提出不在場的辯解不成立。這些細節一開始就被陪審員忽略了。

還有一點值得觀眾思考,那就是警察第一次詢問嫌疑少年電影的時間,是在兇案發生後少年回家時,地點就在兇案現場。試想,一個少年應對父親的驟然離世,站在父親屍體旁又豈能如常人一般回味電影劇情?他又豈能預見一時對電影劇情的記憶盲點會陡增其殺父嫌疑?……

或許在真相大白之後,反思這些證據細節,多少有點“事後諸葛亮”,並且這畢竟是電影,編劇精心設計才將許多巧合都糅雜在一齊,但我們能夠所以而忽略這些“巧合”嗎?

司法實踐中的眾多冤假錯案,哪一齊不是由各種各樣的巧合所釀成,如限期破案、偵查疏忽、社會影響、技術差錯等等。誰又能保證這些巧合不會發生在我們漫長職業生涯的某一瞬間。所以,證據也是會騙人的。要去偽存真,要找出確鑿的證據,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磨礪,司法真是一門“技術活”。

從價值觀層面來看,良善之心是法律人的第一職業品格

當我們回顧劇情中被忽略的證據細節時,發現這些都是常人能夠注意到的,也是警察、檢察官應當注意到的,但這些細節為什麼會被忽略?以至於陪審團在第一次票決時也僅有一人反對判決有罪。

或許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司法技術層面的問題,或是純粹的經驗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聽懂法官在庭審結束、陪審團評議之前講過的一句話:“一個生命因犯罪而逝去,而另一個生命在等待你們的裁決。”這句話告訴我們,無論是對死者的尊重,還是對生者的憐憫,我們都不能讓心中的“怒火”衝昏頭腦。

司法裁斷不是個人情緒的宣泄,不能任由主觀偏見橫行無忌。否則,既是法律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然而,拋開成見、摒棄雜念,做一個理性睿智而又勇敢無畏的正義守護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十二怒漢中,那位因父子不和而飽受煎熬的父親,始終放不下對叛逆少年的痛恨,認為嫌疑少年是不可救藥的“人渣”;那位買了一小時後球賽門票的陪審員,認為不應為一個“簡單”案件,浪費自我美妙的休閒時光;在認定少年到底有沒有罪,意見分歧嚴重時,有人主張終止討論,將案件交給新組建的陪審團去解決;有人自始至終執着堅定,而有人從頭到尾漠不關心……

儘管影片結局無疑是正義與良知的勝利,但我們明白,這一勝利來得並不容易。

看着12位陪審員相繼釋放出心中的“怒火”,我們會欽佩8號陪審員的審慎與堅持,會欣喜陪審團其他成員的理性與善良並未“走遠”,會慶幸那個“暴怒”的父親,最終在痛哭流涕中仍贊同無罪意見!

或許不一樣的人會從這部電影中得到不一樣的感受,就如同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但有一個共識,是我們都能理解的——那就是內心的價值觀才是外在感觀的“總開關”!它主導着、決定着我們關注什麼、理解什麼,忽略什麼、放棄什麼,是為追求正義而怒、還是受偏見支配而怒?

法乃善良公正之藝術,法律人也應首先具備最基本的道德品格。所以,“方法為用、本心為體”,良善之心才是法律人公正執法的根本保障,這從本源上決定着法律人當“怒”與否,因何而“怒”。

從實踐要求層面來看,司法面臨的挑戰十分艱鉅

筆者作為一名職業法律人,看完電影中陪審團成員的表現,並未產生一點“內行”必定強於“外行”的優越感。關於事實證據的確定,往往並不依靠於高超的專業知識,劇中陪審團成員所有的失誤都可能在我們身上重現。

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規律決定了對事物的認知。如果你有足夠審慎的態度,充分運用常識、常情、常理,而不夾帶任何偏見去分析,也能夠作出正確的確定。也有人説,正義女神矇住雙眼,因為正義是完全客觀的,即不畏權貴也不偏心,不看你的出身、財富、權力或者可憐與否,而只憑客觀事實來裁決,必須經過內心來感悟,不能容許眼前光怪陸離的干擾,就如她身後的法諺所證明的:“為實現正義,哪怕天崩地裂。”

我們正處於審判中心主義改革的新形勢下,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什麼是“證據確實充分”、怎樣探尋案件事實真相……公平正義的捍衞者們,準備好了嗎?

總之,《十二怒漢》是一部讓法律人產生強烈代入感的經典影片,以一齊案件的陪審團評議過程,折射出司法與人性的各種影像,值得我們用心去慢慢品味!

比較2013年韓國著名法律題材電影《辯護人》,二者在題材和表現手法上風格迥異,拍攝時間更相距五十餘年,但《辯護人》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啟示!《辯護人》以已故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為原型,讓我們看到平民律師宋宇錫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法治英雄,最終在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而推動法治建設的。

《十二怒漢》僅以普通的刑事案件為視角,刻畫出12個陌生而又倍感熟悉的普通人形象,卻從細微處深刻地拷問證據制度,審視司法程序並鞭笞人性弱點,讓觀眾也隨之審視自我的內心。

人類社會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會需要英雄,也會造就英雄,這確是民眾之福!但英雄並不必然存在於每一個歷史時段,或者每一處歷史角落。沒有英雄橫空出世的時代,未必不是好時代。或許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滿懷活力地為當英雄而努力,而是努力成為一個善良正直、恪盡職守、理性平和的普通法律人!即是有怒,也是因善良而怒、因正義而怒!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四

《十二怒漢》這部電影,它是一部黑白電影,雖説它沒有斑斕色彩,卻深深讓我震撼。場景很簡單,一個會議室裏,一張長方形的會議桌,一台開不動的電扇,十二個男人,另加一個看守人,門被反鎖,天氣悶熱,窗外烏雲密佈,暴風雨即將來臨。

電影裏98%的場景就是那間會議室,沒有華麗輝煌的場面,沒有美麗動人的景觀,沒有年輕帥氣的偶像,甚至沒有句剩餘的廢話,僅有12個穿着西裝襯衣,汗流浹背的男人,當一部傑出的電影僅有這些的時候,那麼剩的就是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台詞了。沒有外部因素干擾,所有推動劇情發展的只是人物性格,經歷和觀念上的衝突和矛盾了。

十二個男人,從事不一樣的職業,有着不一樣的經歷,帶着不一樣的性格,懷着不一樣的理念素不相識,從未謀面,在一個陰沉的午時,聚在一間屋子裏,在法律面前決定着一個18歲男孩的生與死,這在其中的是一個人心裏,這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證據確鑿,只要達成一致,這男孩有罪,便成了。然而8號評審員卻舉起了反對的手。正是因為有了反對者,這個小男孩才會有重生的機會。

每個人都享有發言的權利,並且有捍衞自我的這種權利。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五

《十二怒漢》能夠成為經典,能夠攀登律政戲的高峯,絕不在於劇情的精妙或者主題思想的深刻性、哲思性。但我這一番話,並不否定其在主題、劇情編排、主角塑造等方面做得十分精良。與黑澤明的《羅生門》一樣,《十二怒漢》是一部關於法、人情、立場、確定的思辨性影片,但尤為值得稱道的並非資料,而是如何展現資料的手法。例如,《羅生門》的主題簡單直接,而其敍事結構被後人多次運用,自成一派,稱之為“羅生門結構”,如同希區柯克拍的一系列懸疑片一樣,風格固定之後,就被後人多次模仿其手法,成了“希區柯克式的懸念”。《怒漢》一片的場面調度手法,是“密室電影”(或稱為封閉空間電影)場面調度的典範,單一的場景,沒有剩餘的演員,沒有分支故事,甚至沒有倒敍插敍,幾乎按照現實的時間順序來推進故事的發展。如此單一的影像,就需要場面調度的精準和多變,而實際上,《怒漢》把握得十分巧妙,真正把場面調度融於劇情內部,同時跟主角塑造相關聯,突出人物個性。

場面調度是在銀幕上創造電影形像的一種特殊表現手段,指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的統一處理,被引用到電影藝術創作中來,其資料和性質與舞台上的不一樣,還涉及攝影機調度(或稱鏡頭調度)。電影的場面調度最終都體此刻鏡語之中,從鏡語的最一般意義上説,有兩種場面調度:第一是大景深、長鏡頭的場面調度;第二是中小景別、短鏡頭的場面調度。前者主要用於不一樣表演區的場面調度。

《十二怒漢》把第一種場面調度運用到極致,把長鏡頭用得近乎無形,功力可謂深厚。導演採用的是跟蹤式長鏡頭,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法院外的台階上對法院的仰視,到了第二個鏡頭,很自然的轉換為法院內二樓上對大廳的一個俯視,本來會有一個切換切換到法庭上,但導演不是這樣做的。當鏡頭注視着大廳中央的圖案時,一個人從鏡頭前經過,鏡頭立刻將中心很自然的轉移到他身上,隨着他搖了過去,那人走過電梯,電梯裏出來一個人。鏡頭又很自然的跟着出來的人走,就這樣很自然的轉了三四次手,鏡頭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了他經過的法庭的門,然後切換到法庭上。這樣的開頭,用長鏡頭場面調度吸引觀眾,就已經奠定了這部用攝像機説話的作品的技術基礎。這同時讓我想起了香港警匪片《大事件》開頭無懈可擊的7分鐘長鏡頭,從警察埋伏到警匪開戰,一氣呵成,堪稱經典。通常這類高難度的場面調度的影片,都會強調演員自身表演的自然性。

回到《怒漢》,陪審員進入了討論會議室,這也是影片開始後不久,之前將被告席上孩子的臉和會議室重疊了很久暗示了他的命運就要在那裏決定,進入會議室後在每一個陪審員面前晃一下的長鏡頭,至少有五分鐘。12個人的性格,在最初的這幾分鐘裏已經經過鏡頭的巧妙運動得到了充分的呈現,鏡頭聰明的穿梭在人前人後,利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不一樣的景別來表現人物之間的軀體動作和基本姿態,鏡頭最終定格在一個表示反對的惡人那裏,也為後文埋下伏筆。

影片接近十分鐘的時候,這個交代人物的長鏡頭從亨利方達扮演的主人公身上切換,他離桌子最遠,鏡頭如果再次運動到靠近窗户的他,就顯得剩餘和累贅了,所以鏡頭立刻產生剪輯點進行切換,從而順利過渡接下來的事情。

其實老電影大多場景單一,如《電話謀殺案》《後窗》等,放到此刻來説,利用一個主要場景就能完成敍事的影片被歸為“封閉空間電影”或者“密室電影”。這類電影最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力以及導演和攝影師的場面調度本事,因為假如生硬調度,影片就如死水一般,毫無亮點,毫無節奏可言。影史上最極致的密室電影是西班牙驚悚片《活埋》,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棺材裏面,僅有一位人物,他的行動目的就是從棺材裏逃出生天。但我要説的是,這部極致的密室電影,其場面調度並不難,更多的是利用一種視覺假象去安排攝像機的佈局以及利用演員真實自然的面臨險境的表演方式來維持電影的進行。而像《十二怒漢》這種考究人物、對峙、心理角逐的影片不一樣,它人物眾多,也性格各異,僅靠對白去產生戲劇衝突。所以,為了好看,場面調度必須也要使得故事產生戲劇衝突。導演是如何做到的

影片首先把攝像機的引導者一職交給了持反對意見(即認為小孩無罪)的8號陪審員。8號的行走,説話都引導着鏡頭移動。影片16分鐘左右,鏡頭輪流給演員臉部特寫,讓他們敍述自我的觀點和理由,輪到下一個該發表意見的人説話的時候,都是先聲入畫。突然,從2號移動到4號的時候,就插一無禮老頭的意見,立刻突顯其個性。這在之後經常在長鏡頭運動中切換脾氣暴躁的3號的功能一樣,都是為了突顯人物,加快節奏,加強衝突。23分鐘左右,鏡頭從3號的錢包裏面的照片拉出,拉鏡頭至斜側全景,渲染開始充滿火藥味的氣氛。到了26分鐘,原本説好的按照1至12號順序輪流發表意見的規則被3號打破,由此影片陷入真正的爭論之中。一個細節處理得很好的是,運動長鏡頭的時候,儘管焦點在於爭論,但同時跟蹤陪審團團長1號去取證物兇刀,完成一個完整的交代,同時展示出攝像機高難度的運動方式,也讓演員的表演得到完整性表達。

29分鐘左右,當獨自投無罪票的8號拿出跟兇刀一模一樣的摺疊刀時,全場震驚,站起來,這雖然只經過幾個短固定畫面來交代,但足以又提升一下節奏,增加戲劇性,讓影片開始有了要轉折傾向。到了31分鐘,影片首次出現音樂,8號提議大家再次投票,他棄權,如果當中有人持無罪票,則繼續追究下去。結果,這個關鍵的時刻,攝像機的移動速度放慢了,準確來説是跟隨了音樂的節奏。最終,祕密的書面投票當中,真的有一個人投無罪票,成為全片的第一個轉折點。37分鐘後,8號去洗手間洗臉,跟兩位持有罪票的陪審員交談,這一幕算是當做舒緩情緒,或者調劑節奏的一幕不剩餘但絕不重要的場面調度,從劇情編排上來説,恰好成為故事走向的分界點,讓觀眾更高度集中關注以下劇情走向。

接近40分鐘的時候,全場僅有8號一人站着,此時他再次成為了攝像機的引導者。事實上,全片的主要引導者有五個:團長1號,暴躁的3號,趕着看球賽的7號,一開始就堅持小孩無罪的8號,以及無禮、具有偏見的的10號。也就是説,攝像機的運動重心放在持反對票的人物身上,尤其是性格鮮明的那幾個。而作為“公義”的8號,從一個人的堅守再到讓大家產生合理懷疑,這是一個在意見上佔絕對性的主要人物,無疑成為了場面調度中最要突出的調度元素。

儘管全片以對白為主,但中間有一幕也十分能夠體現出編導場面調度上的細節完勝,即8號模擬演示一位瘸腿老證人如何從房間走出門口的過程。鏡頭從簡單的搖鏡轉化為特寫跟鏡頭,然後移鏡,從低拍到升機位俯視拍攝,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物運動過程,對演員的走位安排得十分精準。

這部從時序上也幾乎跟影片外部的現實時序相同的“即時同步電影”,把空間調度和時間調度精準融合,不得不説成為了電影中的場面調度的先鋒案例。從安排劇中人物的站位和移動、把人物之間的關係揭示出來、剖析衝突的內涵以及突出人物的行動,水到渠成,巧奪天工,把作為影像表現力的靈魂的場面調度拿捏得無法複製的地步。《十二怒漢》從這一技術層面來説,已經完勝。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六

這是1957年的電影,我看了突然很自卑。

我一向認為西方鼓吹的所謂民主就應是放之四海皆適用的,既然這是一種先進的制度,我們沒有理由不引進,但此刻,我隱隱覺得,這種先進的制度,未必真的適合我們的國情啊!

我們姑且把民主膚淺的叫做人民當家做主吧,什麼叫人民當家做主?就是人民要自我決定自我過怎樣的日子,可是這在我們這塊土地,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説的不好聽,國人越多越沒主見,如何為未來決策?如何為未來負責?中國人的標籤是什麼?中庸;忍耐;明哲保身;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此之種種,且不要説《十二怒漢》裏一對十一的翻盤,就不要翻盤那麼高難度了,我們一小部分只需要堅持自我的原則或底線,60年代的那10年就不可能發生太多事。

一向以為因為互聯網的出現,中國民智大開,民主進程就應是一日千里,但此刻看來,僅僅有智何足道哉?沒有立場,沒有信仰,這種智永遠只能是在蠅營狗苟中苟存的小聰明。而現實中,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除了四大發明,更多的就是為人之道,帝王之術這些如何在人羣中左右逢源的存活之道,説白了就是如何活下來,此刻看來,這真的十分原始,我們認識人性完全是圍繞着“自我”這一中心。當然,到此刻為止,我認為,在官場上,的確是沒人玩得過國人的,君不見國人羣體中智商最高的基本都扎堆在公務員隊伍裏。我們很多人都鄙視公僕,但卻背地裏都掙破頭的要加入他們。我們只是沒信仰而已。

用我此刻的通用經驗來説,十二怒漢裏的挑頭質疑者,就是一sb。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卻要無端的得罪那麼多人,浪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聽電影裏説的,陪審團成員一天三美元,實際上只需要大家一致投票透過,拿錢走人不就完了?演戲也不用做足全套吧。固然,作為電影,我覺得還是有些美化了當事人了。此刻很多人,辛辛苦苦發一帖子才5毛,價格是低了點,的確沒必要過於較真,否則一天都很難拿到三美元,你説咬誰我就衝就是了,要再思考什麼人性,信仰,一天估計也賺不了幾個五毛的,這個我倒是覺得能夠理解。

關於電影本身,個人也不想説太多,也許還有很多我沒看明白的呢,但也不準備再去了解,這年頭,太明白了反而會更累,也危險。

還是推薦一下,這個1957年排行imdb前十的電影之一《十二怒漢》。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七

週六午時窩在牀上,看了亨利方達老版的《十二怒漢》。

剛開始影片的氣氛很是有點沉悶,有些像《譁變》剛開場的氣氛。當第一輪投票後,十一個人判定“有罪”而一個人判定“無罪”,唯一一個存在疑問的人準備放下的時候,緊張的第二輪投票開始了。結果是:有一個人“支持”無罪,而改變意見的那個人也僅僅是存在疑問。

一輪一輪的辯論開始了,好幾個陪審員對於這個幾乎已經成為了定案不存在什麼興趣,甚至有人開始了遊戲。因為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這個十八歲的貧民窟的不聽管教叛逆的男孩子,他謀殺了自我的父親。唯一反對的那個人在據理力爭,從作案的兇器,從作案時間,從有沒有可能記住看過電影的名字,他一個人的爭辯顯得那麼勢單力孤。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論和思維斗爭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本案有着諸多的疑點。那個警察想念而又憤恨着自我叛逆的兒子,從而把怒火發泄到了這個孩子身上,新興貴族本身對貧民窟的孩子有着不可改變固執的偏見,認為他們天生貧賤,是犯罪的源泉。那個推銷員一向心心念念想去看球賽,卻因為陪審團的辯論而一再被拖延。而最終,銀行家偶然的捏鼻樑的動作讓人們發現了最有利的證據。最終透過了各種不一樣人生觀的衝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職責地投出了自我神聖的一票。

看完了片子,一向在想一個問題,影片向告訴我們什麼?公平,正義還是偏見?

片中,一位陪審員最終道出了自我對此的心聲:“我們的職責重大,我們擁有偉大的民主。我們被認可和信任為真正無辜的人洗脱嫌疑。我們擁有權力。這是我們強大的原因”。他們最終用犧牲自我那點自由換得了那個年輕人的人身自由。

一個正義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儘可能使社會中處於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處較少受損的社會,此即照顧弱者原則。我們不明白事實上的真相以及最終那位男孩的最終結局,可是至少在電影中,他得到了他應有的公平和正義,而那十二個陪審員也對自我的職責和關於公平和正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週六晚上,那廝第一次為我準備了晚飯,雖然很簡單,只是熬了些粥,可是很欣慰。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八

打開電影《十二怒漢》,這一次我的心很靜。這是一部黑白電影,場景很簡單,一個會議室裏,一張長方形的會議桌,一台開不動的風扇,十二個男人,另加一個守門人,門被反鎖,天氣悶熱,窗外烏雲密佈,暴風雨即將來臨。

十二個男人,從事不一樣的職業,有着不一樣的經歷,帶着不一樣的性格,懷着不一樣的理念,素不相識,從未謀面,在一個陰沉的午時,聚在一間屋子裏,在法律面前決定着一個18歲男孩的生與死。這在其中的十一個人心裏,本是一件十分十分簡單的事,證據鑿鑿,只要達成一致,這男孩有罪,便成了。然而8號評審員卻舉起了反對的手,你問他你認為這男孩無罪?他説不明白。這男孩有罪?他説不明白。但,他説,起碼我們不能這麼輕易地草率地讓一個人去死,因為這是一個生命,我們不是要證明這個孩子沒有殺人,我們只是無法確切地證明這個孩子殺了人。於是一個本該5分鐘就能解決的事情,硬是持續了近2個小時才搞定。然而這兩個小時裏,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感知到了什麼?我們該反省什麼?我們該學習什麼?答案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震撼,良心上的震撼。

而我看過之後,感慨多多。首先我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劇情片”,這只是一部黑白電影,電影裏98%的場景就是那間會議室,沒有華麗輝煌的場面,沒有美麗動人的景觀,沒有年輕帥氣的偶像,甚至沒有一句剩餘的廢話,僅有12個穿着西裝襯衫、汗流浹背的男人,當一部傑出的電影僅有這些的時候,那麼剩下的就是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台詞了。沒有外部因素干擾,所有推動劇情發展的只是人物的性格,經歷和觀念上的衝突和矛盾。然而這麼一部低投資的電影,卻不會讓你感到乏味,其中的一記眼神,一種神態,一個動作,一番姿勢,一句話語,將12個人的性格、觀點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不自覺地融入其中,欲罷不能,既期望儘快看到結局,又想慢慢觀賞、細細品味。

其次我感受到了美國的明主,每個人都充分享有發言的權利,並且捍衞自我的這種權利,這完完全全讓我體會了盧梭那句“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衞你説話的權利”。另外這12個人每個人都是都是獨立的,獨特的,我説的這點是因為他們這所謂的會議不像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在桌邊正襟危坐,拘謹畏縮,他們在那裏享有自由,沒有呆板的規矩約束,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思想,沒有威脅或者屈服,有的只是被説服,被自我內心對“證據”的質疑説服,被自我的良心説服。

當一切都結束了,雨過天晴,評審團們陸陸續續地走出了法院的大門,他們當中的一個對生命敬重,追求事實,博學穩重的建築師和一位睿智的老人互報姓名,握手告別,然後分別融入到了來來往往的人羣中,他們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然而當明主和自由如此地深入到了每個普通老百姓的心中,那麼這個國家,這個名族,該是多麼的可怕,多麼的強大!!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九

宏觀企業管理,微觀組織行為學

——《十二怒漢》觀後感

蘇格拉底以死證明,“多數人民主”也可能是“多數人專制”,尤其應對一個似乎證據確鑿的殺人案和十二個例行公事的陪審員時,就如同企業裏準備不足、例行公事的決策會議,很容易變成領導或是“權威”的一言堂。

除非碰到一個清醒執着的反對者,並且,還要有理有據有技巧,才能戰勝十一對一的強大羣體壓力,《十二怒漢》就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人和質疑與引導技巧。

太極之剛柔並濟:

説服十一個陪審員,8號(在一羣沒有姓名的男人中間,只能如此稱呼)運用了不一樣的策略,你柔我剛,你剛我柔,借力打力。對沉默寡言認真思考的或是表面邏輯清楚,實際並沒有認真思考的,充分抓住思考成熟的邏輯論述,一句不讓,直接説服,或是利用機會凸顯自我的邏輯正確,爭取信任,比如,應對12號,一向追問到他説出“沒有人能夠確認那一點(指證人不會犯錯),我們又不是在做科學論證”;對被情緒控制的,製造沉默,避其鋒芒,利用羣體壓力,凸現其無理性,比如很多時候對3號和10號的態度;對其相互之間意見的不一致,充分放大和利用,引起內部爭議,靜觀其變而得到更多有利於自我的論據和支持者,分化論敵,比如當出身於貧民窟的5號與其他人關於出身問題發生爭執時,還有很多狀況下,都是任憑大家互相討論,而沒有急於發表自我的看法,雖然有時候他其實已經有成熟的意見(這點堪為部分企業一把手的楷模)。

此博客除引用資料外全部為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轉自三真閣justlaugh.

討論商業及管理,請訪問我的專題博客:《巖上博》yanshangbo.

當然,有的狀況下也要以剛對剛,但要擊其關節,令其避無可避、轉無可轉。手中有駁倒對方邏輯基礎或者基礎證據的殺手鐗時,有目的的把對手逼到最終一步,再準確出擊,從根本上擊倒對手的邏輯信心,應對3號提出的兇器證據,8號就拿出了最有信心和最出其不意的論據,一把和兇器完全相同的摺刀,並且是把大家的指證從泛泛的“出身”、“前科”逼到兇器上才拿出來。

兵法之知己知彼:

十一個反對者,組成一個反對羣體,實際上分成兩部分,核心反對人員和助力人員,而體此刻個體身上,羣體的作用則體現為兩種——社會助長作用和社會抑制作用,前者指在羣體活動中,個體的活動效率因為羣體中其他成員的影響而出現提高的現象,後者相反,個體活動的效率因為羣體中其他成員的影響而受到減弱。説通俗一點,就是有的人見到人多就激動,有的人見到人多就發蔫。分化、瓦解、説服這個羣體,要利用爭論充分暴露和了解反對羣體的組成結構和成員性格,針對性的組合語言、情緒和邏輯。

在應對助力人員時,社會助長型性格的,能夠激發其英雄式的職責感,比如當6號很認真的詢問9號老人意見時,就促發其充分發表了獨特的意見;社會抑制型性格的,能夠減輕其身上的職責壓力,給以重視,透過讚揚和帶給容易發揮專長的表現機會來提高自信和參與熱情,比如對戴眼鏡的2號和出身在貧民窟的5號,在討論電車透過時間時,8號專門詢問他們的意見,給注意語法的11號創造投無罪票和充分得到重視並發表意見的機會。還有一種羣體懶惰者,只想隨大流的人,對他們則要給予並利用壓力,兩種壓力——負責和思考的壓力,急於結束的壓力,在討論刀子刺入部位的時候,8號就專門向12號和7號提問,直接導致7號輕易的改投“無罪”票。

對核心反對人員,社會助長型性格的,能夠離開、擱置他,降低活力和動力,避免可能造成的盲目偏執,比如,在討論孩子為什麼回去取刀時,10號十分激動的四處指責,8號並沒有與其爭論,而是提出再投票一次的推薦,緩解其偏執的情緒;社會抑制型性格的,能夠透過關注、理解以及主動的瞭解來拉近心理距離或是進行説服,這使得很多認真思考、意見堅定的反方在同意“無罪”之後成為“無罪”方很重要的力量,提出很多新的質疑。

此博客除引用資料外全部為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轉自三真閣justlaugh.

討論商業及管理,請訪問我的專題博客:《巖上博》yanshangbo.

同時善用羣體壓力,當自我處於弱勢時,迴避羣體壓力,比如第二次採用祕密書面投票,就避免贊同者因為迫於羣體壓力而不敢贊成無罪,並且藉機憑藉“善解人意”贏得了更多支持。

當己方佔據優勢時,能夠充分發揮羣體壓力的作用:強調優勢地位事實,並且能夠利用沉默強化壓力,寂靜(寂寞)狀態下,往往情感壓力更大。在最終僅有三票有罪時,應對情緒激動10號,大家都置之不理,反而使得這個社會助長型性格的老人變得懦弱無力。

情感之三十六計:

遠交近攻

尊重人的感情和情緒,利用一切細節感染他人,關心、安撫是最佳的突破心理隔膜的機會,對不一樣的人和不一樣的觀點,尋求一部分共性的資料或看待角度,縮小差距,建立信任,尋求支持者,既是對爭論對手的分化瓦解,也是對本方人員的支持鼓勵。重視1號作為主持人盡職盡責的特點,充分尊重他的組織權,並且在關窗户的時候認真聽這個橄欖球教練講故事;重視2號期望做一點事情的想法,當2號善解人意的為9號老人解圍,詢問誰要喉糖時,8號立即表示了支持,並且模擬開門場景時請他記錄時間;重視7號對球賽時間的要求,並沒有説他的要求無理;對很多人的部分質疑,都及時的給予支持。很多這種細節上的行為,反而更突出其他受情緒控制或者簡單認為有罪的陪審員的無理。

暗渡陳倉

敵對方試圖拉近距離的時候,能夠理解其建立關係的努力,這種影響其實是雙向的,在其主觀接近的同時,不知不覺也會收到己方的影響,能夠避免克服敵意單向接近,最終哪一方能影響和改變另外一方,取決於信念、理念、邏輯和策略。比如在衞生間裏對6號和7號的態度。

此博客除引用資料外全部為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轉自三真閣justlaugh.

討論商業及管理,請訪問我的專題博客:《巖上博》yanshangbo.

欲擒故縱

説話要抓住要點和關鍵環境,不必爭的不用爭,聽或者讓其情緒激動,多説多暴露可能更有利於尋找問題點。

“我們能夠花一小時來討論,球賽八點才開始”;“他過了悲慘的十八年,我覺得我們就應給他一個機會”;“我想要提出一些問題,或許他們毫無好處”……在應對大家反對的弱勢狀況下,8號説話不多,並且總是持續一種收斂的情緒,沒有走動,沒有慷慨激昂,並且對一些容易激動的人,更多是引導和避讓,並不針鋒相對。

前期對3號的態度則通常是針鋒相對,激怒他,製造他與其他陪審員的矛盾,積累其情緒衝動和其他陪審員對他的斥力與羣體壓力,並且,3號在激動情緒下説出的話和做的事,事實上也多次為他帶給了證據,拿錯了折刀(不是案件的兇器,而是8號買到的一模一樣的刀),“他(作證人的老人)怎樣能肯定他看到的都是真的”,“我要殺了他”……

此博客除引用資料外全部為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轉自三真閣justlaugh.

討論商業及管理,請訪問我的專題博客:《巖上博》yanshangbo.

反客為主:

當最終只剩下3號堅持有罪的時候,8號開始反過來挨個的詢問反對方,並且最終站立着凝視和質疑3號,給予其最大的羣體壓力和情感壓力,“我們想聽聽你的説法”。而3號作為面臨情感壓力者,往往會用行動掩飾自我的脆弱和痛苦,可能會暴露出真正的痛苦或意見來源,以及背後的一切真相。正是這種反客為主的壓力,大家的凝視和無語,促使3號暴露了情感原因的偏執,當情緒宣泄一空後,只能承認“無罪”。

看完全片,探討微觀組織行為學和溝通技巧的同時,不妨也宏觀上反思一下我們的企業,是不是在減少倉促決策的同時,能夠培養幾個這種瞭解企業戰略、用心思考、堅持質疑的不一樣聲音,而不是象徵性的請示各位領導,最終無所適從。記得,不要讓我們的員工在會議室裏沉默的仰視領導,離去時低頭默默無語,走進企業時仰視領軍者個人魅力,離開時看輕企業的整體決策潛力,就象整個影片為我們展示的,開篇時仰視着法院莊嚴肅穆的大門,結尾僅有從內部俯視的台階和匆匆離去、稀疏的人影……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十

早先看過米哈爾科夫版本的《十二怒漢》,曾深為之震動,卻還未看過57年美國原版的《十二怒漢》,甚感遺憾,今日幸得一見,竟有振聾發聵之感,雖是西德尼·呂美特所導演的處女作,卻於樸實無華間流露出的大師氣息,而十二位男演員的表演,則更是爐火純青,觀此片,恍惚間不覺時光之流逝,日月之變幻。九十分多鐘的電影,在我感覺好像是隻過了十分鐘似的,電影拍到這個份上,不得不説已經拍到了極致。在中國曾有“天上一日,人間一年”之説,其合理性不得而知,而觀此片之後,我能夠把它理解為仙界的的生活着實歡樂,使得神仙們渾然不覺時光飛逝,一年的時間就如過了一天一樣。另一方面也説明了一部電影也能夠給觀眾帶來神仙一般的享受,而就電影而言,更多的是反面的例子,大部分電影看起來極其煎熬和痛苦,觀影體驗可用“度日如年”來形容,每每看完,心境也總是愉悦的,長舒一口氣道:“OMG,最終TMD看完了……”

《十二怒漢》之所以被我奉為經典,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紮實的劇作和高水平的表演,當然也少不了導演對社會的批判和人性的揭示,這似乎成為了一部好電影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十二怒漢》在這一點上做的確實十分到位。在那裏我想引用一下“木桶短板效應”,這部電影正是由於各個方面沒有短板,才名正言順的成為一部經典之作。當亨利·方達堅守着陣地,將對手們一個個説服的時候,我總是情不自禁想鼓掌的,也許這正是心理作用於生理的一個例證吧。

《十二怒漢》的故事完全發生在一個封閉的房間之中,十二名陪審團成員在此作出裁決的全過程,案件是指控一名18歲的少年殺害了他的父親,各項證據都表面少年就是兇手,似乎是確鑿無疑的事實了。這十二名陪審團成員素不相識,因為這樣一件事坐到一個屋子裏,他們的要決定的是另外一個同樣素不相識毫不相干的人的生死——guiltyornotguilty,tobeornottobe,liveordie!影片的點睛之處在於結尾,兩個素不相識的陪審員,互通了姓名,將手握在一齊,然後再見各自離去,生活一如既往進行,用一句比較玄妙的話來説,就是民主盡在不言中。

首先,這充分暴露了美國社會的一個矛盾,那就是英美法系中的陪審團制度的弊端和優越,陪審團制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又可能成為社會某種隱蔽的偏見者的容器,而在某一特定的案件中,這種偏見則愈發明顯,比如這個案件中的少年,是一個生長在貧民窟的少年,未受良好的教育並且受盡歧視和摧殘,另外在片頭少年正面直視鏡頭時,我發現少年並不是典型的美國主流白種人,更傾向於一種少數族裔的美國人,在這樣的情景下,貧富帶來的社會偏見和對少數族裔的歧視,則容易影響判決。另一方面,陪審團制度彰顯着其民主性的一面,他宣稱成員均選自人民的各個階層,所宣揚的正是陪審團成員的人民性,正在努力地消除貧富、種族的偏見。影片中,有老人,有年輕人,有來自廣告公司的,有股票經紀人,有工程師,也有鐘錶匠,總之是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最特殊的是一個以往在貧民窟長大的人,可是很顯然,此刻他已經脱離了貧民窟,而更顯然的一點是,此刻在貧民窟裏的人將沒有發言權。很不和諧的,我自然的想到了我們中國社會的農民工羣體,他們是城市的建設者,卻淪為弱勢羣體,沒有決策權和發言權,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另外,《十二怒漢》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哲學層面的問題,量變引起的質變,由亨利方達所在的“notguilty”一方,從原先的勢單力薄只一人,發展到之後全部贊同無罪,這是事情的本身的是非曲直,而“guilty”一方則是被某些偏見遮蔽了雙眼,或者是順從者眾,或者是遊戲心態,或者是着急要走,不願過多糾纏於此,幾乎沒有思考。而亨利方達所飾演的主角的意義不僅僅是説教於人,控訴不公,或破解案情,以理服人;我覺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將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人生命權利的尊重,以及獨立思考的美德帶給了在座的十二怒漢,以及觀眾們。後期逐漸開竅的那些怒漢,基本上都是由於自身進取獨立的思考,自行決定選擇“notguilty”的。

在傳播學和政治學領域,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理論——“沉默的螺旋”,講的是如果一個人感覺到他的意見是少數的,他比較不會表達出來,因為害怕被多數的一方報復或孤立。簡單來説就是人們都喜歡隨大流,隨大流有一個好處,這是一種和心理以及潛意識密切相關的理論。

張國榮在《沉默是金》中唱到,冥冥中都早註定你富與貧,是錯永不對,真永是真,始終相信,沉默是金。王小波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沉默的大多數》,裏面提到:沉默是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在某些年代裏,所有的人都不説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着。而福柯同志卻説“話語即權力”,於是在當下,如此寬鬆和諧的社會環境下,堅持質疑也是我們的一項權利和責無旁貸去行使的義務,質疑是獨立思考的表現,而整個民族的獨立思考則是這個民族強大和思想活躍的必要條件之一。

此刻,思想正如剎不住車的寶馬,奔馳在不着邊際的曠野,言歸正傳,《十二怒漢》雖然拍攝於1957年,可是探討的卻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所展現和揭示的也是此刻和將來都將應對的問題,現代社會人的自私與沉默和關懷與寬容的對立與矛盾,而另一方面則是民主性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的探討與剖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n3r1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