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彩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彩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彩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一

“記得很久之前就看到過關於《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的大量介紹和報道,但這並未激起我觀看他的慾望,直到今天我在網上閒逛的時候,無意中讀到了一篇關於“《肖申克的救贖》”的文章,這才使我有幸觀看到這部經典影片,我想我應該感謝的是這位編寫觀後感的作者!讓希望的燭光在心中燃起,每當有人落魄時都會感到沮喪、懊惱,會覺得世界很無助,甚至會有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

其實,在我們深陷困境無法自拔時,常常會有一種力量悄然降臨到我們身邊,而這種力量就叫作“希望”。在《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裏,希望是安迪唯一的出路,因為他把希望當作是他重獲自由的支撐,也正因為安迪有了這樣一個堅定的信念,希望才在他的心裏燃起一支永不熄滅的聖火。他靠着一把別人眼裏要鑿600年的錘子,用了二十年鑿通了整個牆面,挖出了一條通向自由的隧道,當他爬過狹長的隧道,在大雨中沖刷他身上的污穢時,他便是一個得到解脱、自由的人,安迪走出了肖申克,重獲了自由,這也正是因為安迪從走進肖申克的那天起就懷揣夢想,嚮往着自由,他一直堅信總有一天他會走出去,對安迪來説希望就是他追求的動力。

而在這部影片中還有一個角色,那就是老布,老布在肖申克度過了大半輩子,有一天他獲得了自由生活的機會,這是所有肖申克人期望的一天,然而老布卻不能和同樣身陷囹圄的安迪那樣,重新面對生活。在肖申克,獄警們長達數十年對大家的禁錮,使老布失去了自已靈魂,除了服從制度外,他不敢再有任何的想法,更沒有了夢想和希望,也正是因為在老布心中這盞希望之燈的熄滅使他失去了自由,雖然他離開了肖申克,但他的心靈已經被體制化,無法得到真正的救贖,最終只能選擇結束自已的生命來逃避現實。

希望就如燭光,即使忽明忽暗,但只要不滅,仍有一點閃爍的微光照着前路,就會使你不至於迷失在黑暗中,影片中的安迪就是這麼一個堅信希望的人。而我們在生活中,也難免會遇到迷茫或無助的時候,只要我們心中也燃起希望的燭光,就相信一定能看到光明。當我們來到人世間的第一天起,就註定我們的人生不會是風平浪靜,無論在何時,在何種環境下只要我們有着自已的希望和夢想,我們就離幸福更近了一步。現在讓我們雙手交握,閉上眼睛,默默地在我們心中燃起那“希望的燭光”!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二

有些鳥兒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輝。以前從來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直至現在才真正理解。

在星期三晚上,我們班觀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最初聽到《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片名,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實際肖申克不是這部片子中兩個男主人公的任何一個,它是一個地名,即”鯊堡監獄"。這個監獄,是座人間煉獄,不僅是因為它那裏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是因為它對人的精神的磨蝕。在那種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棄希望變成行屍走肉才能生存下來。但是在監中服無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這樣,他像是用一件無形的護身罩護住自己,心中永遠有希望。

但是,何又為救贖呢?原來,所謂的救贖,並不是安迪本身,因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人可以不上進,但是一定要有希望,希望只會給予那些心懷希望的人,安迪説過:“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他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觸摸不到,那就是希望。”人生終有兩件最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在我們最難熬無助時支撐我們堅強地走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仰。

自來到師範,常會有迷茫,有時看到身邊同學瀟灑的生活着,每天睡到自然醒,隨意上課,隨意玩耍,沒有對自己的約束。而自己雖然嚴於律己,每天在為自己的目標奮鬥,卻沒有成就感。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給了我太多的啟迪與感受,讓我受益無窮。希望也能夠給所有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三

我對於《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可以説是早有耳聞,但一直無緣觀賞。

盛名之下果然名不虛傳。看過之後我有這樣的感覺:這部影片雖然寫的是監獄生活,但是獨特卻寓意普遍,簡單淺顯又發人深省。也許他迷人的地方就在於此。

《泰戈爾詩選》有云:當鳥兒的翅膀繫上黃金,它就飛不遠了。

《肖申克的救贖》裏説: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 that'r feathersare just too bright.。.(有的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

民間流傳着:槍打出頭鳥。

每個東西的意義都不同:黃金可能是多餘的,是金子可能總

會發光,也可能天妒英才。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believe(信念、信仰),但是請看believe中還是有一個lie(謊言),也許是危險,也許是不切實際的美。

自由、平等對於美國人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經久不衰的監獄題材下一個個越獄的背影投射出人類靈魂中對於自由呼吸的渴望,無論是體制還是強權,有些人就是感衝破“高牆”,強者自救,聖人渡人:《飛躍瘋人院》、《越獄》、《死亡實驗》……都是很好的示範。

而這令我想起了《菊與刀》(書)所描寫的日本社會民眾,那是一個依靠建立等級森嚴的制度來獲得安全感的民族,那他們豈不是親手為自己建築了高牆?甘願成為體制的奴隸?那日本的發展不也一度很好嗎?

而沒有信仰的中國,近年來不也是高歌猛進得發展着麼?

有沒有信仰並不可怕,堅持才是正道。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四

假期,利用晚間的時間,認認真真把《肖申克的救贖》看了一遍。這部拍攝在十幾年前的美國電影給我的感受遠遠的超過了我的預期,在影片在外,我感受的更豐富,也更能明白許多非直觀性的電影內容。尤其重要的是,慢慢的,我也開始學着去懂得“希望與生活”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融洽在一起的這組關係。

乍看影片,以我不成熟的想法,我認為這只是一場悲劇,一次冤案,一次花費了一生的代價,用去了未來無數可能的機會的莫須有的“救贖”。當看到那個知曉真相的年輕罪犯出現,看到他道出案情的實際,聯想到瑞德説的整個監獄除了他之外都是無罪的類似於玩笑話的時候,我想這實在是一場開的有點太大的玩笑,也是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代價最大的一次“救贖”——用時間,用着可能創造無數未知的未來的時間去救贖,去贖罪。無論是從影片本身,還是以我個人的閲歷,用盡自由與未來為代價,我想,我是承擔不起的。

而安迪做到了,用二十年。從一個高高在上的銀行家,到一個完全沒有自由的囚犯,開始我猜想或許是瑞德説的體制問題,他被誣陷為殺妻,被判處無期。一個前途無限的身份,轉眼到了暗無天日的境地,起初我的想法與瑞德的也是不謀而合的——他一定會是最難承受監獄第一晚的那一個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看上去體質弱些,更主要的是因為身份的變化太大。然而,瑞德輸了,我也輸了,輸的很徹底。他不僅不是最初的那個,而且似乎他反而成為了最有精神的那一個,也是最有希望的那一個。起初,我是很難知曉他的希望,他的精神來自何方的,直到影片逐漸進行,直到結局慢慢到來。

十年,二十年,以我現在的年齡也僅僅是經歷過如此而已,而其中,我自認為我遭受的有很多。可是影片只給了一個紅章,一個瑞德申請假釋駁回的紅章。不知道來自何方的勇氣,不知道從哪裏到來的希望:刻棋子,教“學生”,辦圖書館,幫忙洗黑錢,甚至是用二十年的時間堅持挖出了一條瑞德認為需要六百年時間才可能完成的短短的隧道。“壓力”,“時間”,這是安迪認為堅持挖的最關鍵的東西,他也確實如此過。這在影片臨近結尾時通過瑞德點出的生存根本,這影響着同一間房內瑞德與布克斯不同歸宿的關鍵,這被安迪説成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的哲理成為了表面的點睛處。

在這部時長達二個小時的影片中,出現的人物當然不止幾個,而是特別豐富的。而最後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不過主要是安迪,瑞德,與布克斯而已。就遭遇,目標,理想來講,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卻也都給了我很深的感悟與觸動。

很多的時候,我是不怎麼愛看電影的,因為我覺得電影讓人不像人了。幾十年的光陰,在電影裏,只是兩個多小時而已,每一個十年只是換來了一個紅章。我其實是害怕這種生活的。而也正是這兩個小時,這些略微的苦難讓我都不怎麼願意堅持下去,何況安迪他們面對的是真實的二十年。沒有自由,掩蓋着希望,前方彷彿沒有多少的盼頭,我很難想象這種比貧窮,挫折更深沉的東西。

典獄長對安迪説,讀《聖經》能獲得救贖,信上帝能獲得庇護。然而罪人還是罪人,不是罪人也成了罪人。安迪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若一定要説他多麼偉大,一定要辯稱上帝多麼萬能,倒不如去實實在在感謝一個人,感謝一個真實的上帝——瑞德。如若不是這個運輸車一般的商人,不是他帶來的那把小錘子,或許故事是需要改寫的。正如結尾處安迪迎着閃電用石頭砸出那個洞,錘子也正是在安迪的心裏砸出了這麼一個洞,一個關於希望的洞罷了。

看完全集,我才開始懂得二十年並不一定是安迪需要在監獄裏呆着的時間。以他向州議會申請圖書館資金的毅力,若是他用來辯解自己,或者説用來説明自己的無罪,他一定也能成功。但是沒有,他沒有這麼做。一切的一切,在影片的最後才慢慢的開始明瞭:他是為了對妻子贖罪,一次他認為需要的,一場用盡他的青春與未來的對愛的救贖。

在影片中,真正扮演典獄長的不是那個洗黑錢的典獄長,也不是海利。而是在安迪自己的心中,在巴克斯頓的那顆橡樹下面。僅在開篇的時候驚鴻一現的安迪的妻子,其實才是安迪失去自由的真正法官,才是安迪救贖的對象,也才是二十年青春與未來挽救的真正之所在。他救的是一份遲來的愛,贖的是一世難以再來的情。二十年後,當安迪認為他會結束這種一定空間救贖的時候,他還是要囑託他的朋友——瑞德,去當年他與妻子歡樂的故地看看。也或許,瑞德在那裏才獲得的自由才是本應該屬於安迪自己要獲得的自由。

全集看完,不免有着一些遺憾。儘管安迪一直在救贖,但是最後關頭他畢竟還是逃避了。他自己沒有勇氣守着橡樹,沒有勇氣在當年的家呆着,帶着因為二十年的逝去而留下的白髮,他也只是選擇了去到那個沒有“回憶”的太平洋海邊。或許有人會説他還是囑託了瑞德去了啊,但是畢竟不是他本人啊。瑞德其實在影片中更多的是扮演了安迪的心,安迪的靈魂。最終的救贖也是通過他,通過最後瑞德與安迪的見面才完成的。但是現實呢?現實生活中能真正做到靈魂與肉體分離,做到在心靈深處可以有人代替自己的又能夠有幾個人呢?

在觀看影評的時候我才發現,最後安迪與瑞德的相會是製片人加上去的,而不是小説原著中就有的。而恰恰是這加上去的神來之筆,為這部影片加上了太多的光環與永恆的魅力。

人的一輩子,遭遇“海利”,遭遇“典獄長”肯定是會有的。但是這種來自自己的心底,來自靈魂,來自愛的救贖又會有多少呢?從這個角度能講,其實安迪是幸福的。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一部美國電影能引起這麼多非美國這個國家,這個種族的人羣的共鳴的原因之一吧。畢竟,有了情,人都是相通的。.。.。.

也可能,每個人的一生,只是像安迪所喜歡的石頭一樣:每一顆都不盡相同,每一顆又都有着自己獨有的魅力,都是它自己。安迪救贖的不僅是二十年,而其實應該是一種心靈,一種靈魂,一種很難言明卻又實實在在的永恆。壓力與時間,給安迪的不僅不是枷鎖,很大程度上,它們其實正是給了他一種不朽與輝煌。

原本,我是認為生命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沒有什麼會成為誰的唯一與永恆。但是我錯了,我錯了太離譜,也錯的太天真。太多的事情,哪怕是用盡我們的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做好期間的一件。就像每一份感情。.。.。.

電影的最後,當兩個在囹圄之中呆了幾十年的人擁抱到了一起,當他們還需要去思考“自由”的時候,這個時間點不知道我們是該為他們慶幸還是悲哀。.。.。.

不管這電影還有什麼偉大之處,也不管多少的影評家會如何從所謂的專家的角度如何去品評,我只想説,在這個時刻,我是願意奉上一束玫瑰的,給安迪,給安迪的妻子,給有愛,能愛與被愛着的一切生命。用對待上帝的虔誠為他們由衷的喝彩。

有愛,有一切!

有愛,人人都是上帝!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五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勵志型影片。影片故事情節很簡單,充滿了好萊塢的傳奇色彩:保守穩重的銀行家安迪因謀殺罪被判入獄,實際上是被冤枉,無期徒刑將他後半生推入無底深淵,他沒有就此淪落,卻通過自己的智慧,在貪婪、殘暴的獄卒手下為犯人們贏得了冰啤酒、圖書館以及與尊嚴和自由更為靠近的牢籠生活;用一把小石槌在海報後面鑿了十九年,鑿開了瑞德認為一百年都無法鑿穿的隧洞,爬過500碼的下水道,在電閃雷鳴的大雨中輕笑着擁抱久違的自由。我彷彿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講述友情、困頓、希望與夢想的電影,劇中的男主角冷靜的心態、不屈的鬥志、足智多謀的設計、鍥而不捨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這部電影最能打動人心之處,便是自始至終都能給予人們希望。

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衝動。在監獄裏,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能在陽光下悠閒自得地呼吸。對於我們而言,它就像空氣,平常得讓你根本不去想失去它會怎樣,但是自由對於那些高牆內的囚徒,尤其是那些註定一輩子都要呆在那裏的人們又是多麼珍貴而又遙不可及。安迪最後逃出鯊堡監獄,是什麼實現了對他的救贖?是他心中對自由的渴望,是希望的存在!

在《肖申克的救贖》裏,我深深地為主人公安迪對自由一刻不息的渴望震憾了,當他從下水道逃向外面的世界時,當他迎着暴雨和閃電怒吼時,我的心也隨着他一同律動着,安迪所獲得的身體和心靈上的自由讓我覺得痛快極了。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六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部片子,給我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它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銀行家安迪因妻子的背叛和醉酒的衝動所做出的行為被指控謀殺的妻子的妻子的情夫,在那個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的年代,他在法庭被判決無期徒刑,關在肖申克監獄,剛開始他就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被三姐妹欺負,認識了瑞德和其他的一些人,逐漸熟悉併成為朋友,安迪憑藉着自己的才能為監獄裏的看管和軍官們報税,後被監獄長看上,為他洗黑錢,成為他的附庸。他也一直在堅持每星期給州政府寫信,終於為肖申克監獄建立起一座圖書館,後來一個小夥子的到來,我們就知道安迪是被冤枉的,這個唯一能證明自己清白的人被監獄長暗殺,安迪最終選擇了越獄,爬過那個他用斧子挖了20年之久的洞穴,奔向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裏有句話讓我思考良久:希望是個好東西,或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安迪堅持這樣的信念,所以他才能用那把小斧子挖了20年之久,那是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啊。但他並沒有着急出逃,他等的還是希望,希望法律能給他一個最公正的結果,但他等來的卻是無情和絕望,同時,安迪也是一個執着的人,他堅信只要努力,只要一直寫信,就能建起一座肖申克圖書館。他嚮往自由,不懼威脅,記得在電影裏有一個這樣的片段,他遛進播音室,為肖申克的所有人,放了一首意大利歌曲,雖然不瞭解詞義,但它音樂裏的美,那是深入骨髓的,監獄裏的人,都靜止了,彷彿去到了另一個世界。飛離肖申克監獄,飛向自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pmqe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