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一

《肖申克的救贖》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的'“自我救贖”和為了重見光明而追求自由的故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抨擊了當時美國司法制度和獄政制度,主角安迪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下被陷害進入了—肖申克的監獄。在黑暗的監獄中,安迪遭受到了許多不公,但他始終保持着對生存的渴望和對希望的熱誠期盼,正是靠着這份信念,安迪最終越獄成功並獲得了自由。與主人公安迪不同,這部書的另一關鍵人物瑞德,雖看清了監獄的本質,但他從沒想過要抗爭,他只是順應監獄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引導他最終走向自由的彼岸。

我認為一本好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更在於它能給讀者帶來深遠持久的影響,而《肖申克的救贖》正是一本值得發人深省,耐人尋味的書,它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去感受其中的人生百態。監獄的一堵高牆將自由擋在外面,長久地困於高牆內,囚徒們已經習慣了沒有自由,沒有希望以及存在在監獄中的一切,所以就算他們出獄了,也最終因無法適應自由的社會而不得不選擇逃離。拯救安迪的不是監獄,不是聖經,而是希望,希望拯救了自由,一種心靈的救贖。無論陷入什麼樣的絕境,思想永遠是自由的。當軀體被禁錮,如果靈魂能夠繼續追求希望和自由,那麼,你也是自由的。

擁有自由是美好而幸福的,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自由,更是指精神上的自由。當身處絕望的谷底,我們仍需滿懷希望,為自己的自由而活着。希望是關不住的,鎖不住的,是有翅膀的鳥兒,是流動的空氣,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遠無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無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二

《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的是兩位主人公安迪和瑞德在監獄裏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贖自己和監獄裏的人。這部電影最令人感動的是安迪對待自由和希望的堅持與嚮往,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都沒有放棄對希望的信念。

安迪對自由和希望的追求是最令人讚賞的,對他來説即便只是片刻的心靈上的自由也是很珍貴的,為此他讓獄友們喝上了本不可能喝到的冰啤酒;他堅持刻石頭,即便進獄也沒有拋棄自己的興趣;為了重温音樂的美好,他不惜違反監獄的規則而被獨自監禁2個星期;為了建立圖書館堅持每2個星期寫一封信,6年不間斷;為越獄,19年靠一根小小的鐵錘挖除了一條地道。這一切,無一部體現了他對自由的追求。安迪也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他懂得利用一切資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用他的智慧改變了監獄裏的一切,同時也是很多人得到了心靈的救贖。

瑞德是此部電影另一重要人物,而電影正是以他的角度來講述安迪的一切的。如果沒有安迪的出現,也許瑞德會步上老布的後塵。然安迪不僅解救了自己,更是解救了瑞德以及監獄裏的很多人。而瑞德的存在也是安迪最終越獄成功的重要媒介之一。瑞德和老布的例子也讓我們認識到體制化的可怕,人一旦體制化了,那麼一旦他離開了這個體制就會活不下去。

影片主要是要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要放棄希望,只要自己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正如安迪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行動來救贖着眾人,同時也解救了自己,最終讓自己生活在自由的世界裏。

觀看這部影片,我們學習到了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只有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三

《肖申克的救贖》一書講述的是主人公安迪是一個銀行家,以謀殺妻子和妻子出軌的男人為罪名被捕進入肖申克監獄。在肖申克監獄遇見了瑞德併成為摯友。安迪在肖生克監獄裏遭到折磨,洗衣廠的勞動,被典獄長禁閉,被同性戀者毒打等等。

而安迪憑藉他的善良結交了朋友,也依靠他的學識管理起圖書館,並幫助典獄長及其他各路人處理財務(逃税),在此期間偽造了假身份。

突然有一次從一個剛進監獄不久的男孩湯米口中得知自己確實被冤枉卻申訴無門反而遭到典獄長的威脅,湯米也因此被謀害。

於是安迪終於實施了他預謀以久的計劃,通過被挖通了的牆,鑽過下水道逃出了監獄。安迪化身成為自己杜撰出來的人檢舉了典獄長的犯罪事實,典獄長自殺身亡。

安迪也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到了太平洋上的小島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好友瑞德出獄後在安迪的幫助下也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找到安迪,也擺脱了對新世界的恐懼。

看到這裏或許你會疑惑,肖申克是監獄,主角叫安迪·杜方,那為什麼不叫《安迪的救贖》,而是《肖申克的救贖》?

我覺得那是因為安迪救贖的不僅是他自己的自由,而是肖申克監獄中的大部分人和大部分環境:安迪改變了監獄的圖書館,幫助許多囚犯考上了高校;安迪為囚犯播放了德國女高音的天籟之音,令他們感受到片刻的自由與希望;安迪走後,他在監獄中的傳奇以及他的逃獄成為了朋友們茶餘飯後最喜愛説的奇聞。

除此以外,安迪改變最大的是瑞德,瑞德從開始説“希望很危險,許多人會為之瘋狂。”到片末“希望真是一件好東西。”安迪,在為自己的自由救贖的同時也救贖了瑞德的那顆凋敝的心。

所以影片最後,好友倆在湛藍的大海邊相擁,讓人感到熱淚盈眶,因為比想象中多了一份救贖,因為比完滿更完美。在救贖自己的同時,放棄別人了嗎?安迪和瑞德説:“No!”救贖自己,何嘗又不是救贖別人。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四

《肖申克的救贖》有它思想上的高度,也引人深思。人生沒有一帆風順,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來説生活可能隨時會給我們一記重擊,讓我們爬不起來,就算你呼天喊地也無濟於事,因為除了你自己沒人能幫你。於是,很多人在生活的強壓下變得世俗冷漠,抱怨暴躁,成為一個被淹沒在人海中的砂礫,所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渴望,對人生的追求夢想的追逐。

現實我們總要面對,就像是安迪被誣陷入獄一樣,除了面對就是自殺。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裏悠閒散步,就像在公園裏一樣,內心的波濤洶湧讓安迪靜下來,他沒有像絕大多數人一樣等死,而是悄悄的把希望的種子植入內心。

面對監獄殘酷的現實安迪利用自己的老本行在監獄中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圖書館、考試讀書讓大多數人看到了希望。我記得這個影片最深的一句話“人或者忙着去活,或者忙着去死”。冤獄的錯判和典獄長的不負責任使安迪的出逃變得師出有名,他欠的已經還了,剩下的就是好好活着,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夢想。最終他爬過骯髒的下水道,滌盡罪惡,在彼岸重獲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五

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總是深刻的震撼着觀者。《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的一部片子,當年和《阿甘正傳》號稱“票房雙雄”。

《越獄》是將《肖申克的救贖》演繹成一部連續劇,然而《越獄》是因其情節編制的百般機巧而火爆全球。因此,如果説《越獄》給我的情節和演技的吸引,《肖申克的救贖》則是給我人生的震撼。同樣的情節,同樣的演員,然而藝術和思想的構思不同,決定誰將隨着市場浪潮一波接一波被淘汰,誰將隨着歷史的淘洗而越發閃爍光芒。

是的,進入監獄的每個人都是絕對有罪的,因此每一個也可以説是相對無罪的,他們進入這裏只因為命運的安排——是上帝給了我們原罪還是我們自己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反正我們進入社會國家的監獄,亦或是人世紅塵的“監獄”,全部是無期徒刑,當然在“頭昏眼花”的時候可以得到“假釋”。

我想最好“監獄”看着是中性詞,因為“監獄”是一種約束和體制,體制大可大到一個國家,小可小到一個公司、部門、科室。如果監獄是中性詞,那麼就有人離不開它,是生活的唯一土壤,影片中“老布”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監獄了呆了大半輩子,正如瑞德説的:“開始你恨它,慢慢適應它,最後你離不開它,這就是體制化。”老布在行將就木之時,被假釋了,進入了監獄之外的世界,然而老布在這個世界一無所有,無法生存,反而在監獄裏面,他有朋友,他懂得規則,他有工作,他有一切,監獄才是他的“家”,老布是一個徹底被體制化了的人,最後徹底愛上了這個體制,那麼它的本質是監獄。然而事實上是被綁票的女人愛上一個強悍的綁匪,按照綁匪的規則而存在。

這種情況,我們是否可以稱之為一種人生的“淪陷”,把“淪陷”也看着中性詞吧,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淪陷在一個體制裏,一個公司、部門、科室裏面,走出這裏沒有辦法生存,正如老布所説:“我恐懼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本想再次犯罪進入監獄,然而他已經老到了無法犯罪的地步了,於是在牆上寫下“老布到次一遊”,上吊走了。是的,我們身邊的人,大多數的人生都是“淪陷”於現有公司、部門、科室的體制中,絲毫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牆內才是他覺得舒適和幸福之圈,牆阻隔着他,也保護着他,而且保護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和重要。

“救贖”本身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然而宗教的本質是日常性的,也看着是中性詞吧。從進入“監獄”的開始,肖申克就沉默了一個月,沒有和任何人説話,他就在這一個月決定了為自己開闢一條救贖一路,不在忍受“冤枉”之氣。他開口要的第一樣的東西是“鐵錘”,剛好能放在被掏空的聖經中那麼大小的鐵錘,一把決定命運的鐵錘。監獄長開玩笑地説“救贖之門”在聖經中,是的,最終應驗了。瑞德對肖申克説:“如果要用鐵錘打通隧道需要三百年”。因此瑞德放棄了,然而肖申克沒有放棄,因為他利用他的知識發現牆體石頭的祕密,不需要三百年,實際上20年,他就逃離了“監獄”。是的,拯救自己的不是聖經和上帝,而是自己!拯救之路開啟於希望,依賴於知識。“有些東西是監獄的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中,是人的希望。”然而德瑞説“希望是壞的”,因為他沒有足夠的知識判斷希望能夠實現。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才是我們的自我的救贖的唯一方法。

是的,肖申克憑藉知識催生希望,又憑藉知識利用了監獄的規則和制度的漏洞舒適地生活在監獄之中,最終憑藉知識打通了救贖之路,獲得了“救贖”與自由。

20年來,肖申克憑藉其銀行傢俱有的高超金融知識,為監獄裏上上下下的獄官避税理財,以至於監獄長一天也離不開他,甚至設置重重障礙不讓他離開監獄。20年來,他以嗜好石刻為掩飾,一天一天悄悄將從隧道里面挖出的泥土,一小塊一小塊釋放出來。20年來,他在監獄開設圖書館,幫助每一個囚犯學習知識,讓囚徒的生命也有那麼一點點價值。20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構建在太平洋裏盪舟的自由之夢,當他在離開監獄的頭一晚,他把夢想中的太平洋告訴瑞德,瑞德以為“他是不是神智不清了”,直到第二天肖申克一夜之間突然從監獄中消失,20年來用希望、知識和毅力構建起來的一個祕密“救贖”系統運作成功了,瑞德才知道這一切是真的。

自我救贖成功了,但是瑞德,肖申克在監獄裏最好的朋友。瑞德在蹲了40年監獄後獲得了“假釋”,不是自我救贖,是監獄“恩賜”他出來的,因此他所面臨的情況與老布是一樣的,瑞德説:“雖然我在監獄被人稱為有求必應,可以搞得任何物品,但是出去後我連電話本都不會翻”。確實,瑞德出來了,他和老布一樣陷入了絕望。瑞德想起了肖申克告訴他在“假釋”後到一個標誌性的美麗的大樹下找出一個盒子,這是他唯一的希望。肖申克不僅自我救贖,也救贖了他的好朋友瑞德。

這個盒子裏面有錢、有地址、有朋友和夢想,瑞德也獲得了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六

《肖申克的救贖》讓我有兩個感歎:這是部沒有女性角色的電影2、這是部沒有女主角,還能排名第一的電影。

影片名為:肖申克的救贖,起初我以為肖申克是主角的名字,後來才被這是監獄的名字而震撼。一座監獄的救贖?我們似乎從名字中看不出監獄和救贖有什麼關係,若肖申克是人名的話,觀眾倒是能理解更多,但正是因為以監獄為名,電影才能有更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肖申克關押了成百上千的犯人,若談救贖,也應該是犯人得到救贖,而這個9.5分的榜首電影則是讓犯人給監獄以救贖。

“救贖之道”是獄長對犯人們灌輸的,他信仰基督,信仰主,作為監獄中權利第一的人物,又擁有治理的資格,所以,獄長在影片中説道:我只相信兩件事,一是紀律,二是聖經。好像上帝賦予他這個特殊的權利一樣。這些是獄長認為的救贖,但對於一個黑錢無數,濫殺無辜的獄長,他本應有另外的救贖,而他的救贖則由主角安迪來給:你得到救贖的方法不是洗禮罪惡,而是認識自己的罪惡。

肖申克對於獄長及獄警們而言是這麼個為所欲為的地方,同他們在黑暗骯髒裏得到更多罪惡,而對於原本“罪惡”的犯人,肖申克卻是個正面和光明的地方,犯人在肖申克里體制化,善化,其中體制化更為具有影響力。肖申克的“體制化”,有兩個成因:一是對於監獄,犯人普遍的心態,二就是歸屬感,Brooks更是突出了這一點:牆壁裏,我工作着,即便是犯人,但跟犯人在一起,我便不是犯人,犯人能夠接受犯人,同情犯人,在這裏,我們都不是犯人;牆壁外,我工作着,我不是犯人,周圍的人也不是犯人,但我曾經是犯人,在那些人中,我便永遠是犯人。

Brooks雖然被釋放,雖然得到了千萬罪犯呼喊的自由,但他沒有了歸屬感,他沒有原因再繼續工作,繼續與人接觸,Brooks,理所當然會選擇離開。

這也是救贖,是Brooks的救贖。

反觀救贖之外,再看“女性角色”這點,搜索整部電影,確實沒有,安迪的妻子雖然出現過,不過也只是語言上提及而已,但稍微留心,我們便看到影片中有一段安迪廣播音樂的片段,而電影裏唯一對於“美”的形容也僅僅在於對這段音樂的描述上了,若我們把音樂看成是女主角,這位空缺的角色就有了作用,她可以很精神層面,她可以永遠追求不到,她高高在上,就像聖母瑪利亞,你望着她,深深感歎她女性的美麗。

“救贖”+“罪惡”+“精神感動”使我們在十幾年後仍然感歎着《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七

假期,利用晚間的時間,認認真真把《肖申克的救贖》看了一遍。這部拍攝在十幾年前的美國電影給我的感受遠遠的超過了我的預期,在影片在外,我感受的更豐富,也更能明白許多非直觀性的電影內容。尤其重要的是,慢慢的,我也開始學着去懂得“希望與生活”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融洽在一起的這組關係。

乍看影片,以我不成熟的想法,我認為這只是一場悲劇,一次冤案,一次花費了一生的代價,用去了未來無數可能的機會的莫須有的“救贖”。當看到那個知曉真相的年輕罪犯出現,看到他道出案情的實際,聯想到瑞德説的整個監獄除了他之外都是無罪的類似於玩笑話的時候,我想這實在是一場開的有點太大的玩笑,也是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代價最大的一次“救贖”——用時間,用着可能創造無數未知的未來的時間去救贖,去贖罪。無論是從影片本身,還是以我個人的閲歷,用盡自由與未來為代價,我想,我是承擔不起的。

而安迪做到了,用二十年。從一個高高在上的銀行家,到一個完全沒有自由的囚犯,開始我猜想或許是瑞德説的體制問題,他被誣陷為殺妻,被判處無期。一個前途無限的身份,轉眼到了暗無天日的境地,起初我的想法與瑞德的也是不謀而合的——他一定會是最難承受監獄第一晚的那一個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看上去體質弱些,更主要的是因為身份的變化太大。然而,瑞德輸了,我也輸了,輸的很徹底。他不僅不是最初的那個,而且似乎他反而成為了最有精神的那一個,也是最有希望的那一個。起初,我是很難知曉他的希望,他的精神來自何方的,直到影片逐漸進行,直到結局慢慢到來。

十年,二十年,以我現在的年齡也僅僅是經歷過如此而已,而其中,我自認為我遭受的有很多。可是影片只給了一個紅章,一個瑞德申請假釋駁回的紅章。不知道來自何方的勇氣,不知道從哪裏到來的希望:刻棋子,教“學生”,辦圖書館,幫忙洗黑錢,甚至是用二十年的時間堅持挖出了一條瑞德認為需要六百年時間才可能完成的短短的隧道。“壓力”,“時間”,這是安迪認為堅持挖的最關鍵的東西,他也確實如此過。這在影片臨近結尾時通過瑞德點出的生存根本,這影響着同一間房內瑞德與布克斯不同歸宿的關鍵,這被安迪説成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的哲理成為了表面的點睛處。

在這部時長達二個小時的影片中,出現的人物當然不止幾個,而是特別豐富的。而最後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不過主要是安迪,瑞德,與布克斯而已。就遭遇,目標,理想來講,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卻也都給了我很深的感悟與觸動。

很多的時候,我是不怎麼愛看電影的,因為我覺得電影讓人不像人了。幾十年的光陰,在電影裏,只是兩個多小時而已,每一個十年只是換來了一個紅章。我其實是害怕這種生活的。而也正是這兩個小時,這些略微的苦難讓我都不怎麼願意堅持下去,何況安迪他們面對的是真實的二十年。沒有自由,掩蓋着希望,前方彷彿沒有多少的盼頭,我很難想象這種比貧窮,挫折更深沉的東西。

典獄長對安迪説,讀《聖經》能獲得救贖,信上帝能獲得庇護。然而罪人還是罪人,不是罪人也成了罪人。安迪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若一定要説他多麼偉大,一定要辯稱上帝多麼萬能,倒不如去實實在在感謝一個人,感謝一個真實的上帝——瑞德。如若不是這個運輸車一般的商人,不是他帶來的那把小錘子,或許故事是需要改寫的。正如結尾處安迪迎着閃電用石頭砸出那個洞,錘子也正是在安迪的心裏砸出了這麼一個洞,一個關於希望的洞罷了。

看完全集,我才開始懂得二十年並不一定是安迪需要在監獄裏呆着的時間。以他向州議會申請圖書館資金的毅力,若是他用來辯解自己,或者説用來説明自己的無罪,他一定也能成功。但是沒有,他沒有這麼做。一切的一切,在影片的最後才慢慢的開始明瞭:他是為了對妻子贖罪,一次他認為需要的,一場用盡他的青春與未來的對愛的救贖。

在影片中,真正扮演典獄長的不是那個洗黑錢的典獄長,也不是海利。而是在安迪自己的心中,在巴克斯頓的那顆橡樹下面。僅在開篇的時候驚鴻一現的安迪的妻子,其實才是安迪失去自由的真正法官,才是安迪救贖的對象,也才是二十年青春與未來挽救的真正之所在。他救的是一份遲來的愛,贖的是一世難以再來的情。二十年後,當安迪認為他會結束這種一定空間救贖的時候,他還是要囑託他的朋友——瑞德,去當年他與妻子歡樂的故地看看。也或許,瑞德在那裏才獲得的自由才是本應該屬於安迪自己要獲得的自由。

全集看完,不免有着一些遺憾。儘管安迪一直在救贖,但是最後關頭他畢竟還是逃避了。他自己沒有勇氣守着橡樹,沒有勇氣在當年的家呆着,帶着因為二十年的逝去而留下的白髮,他也只是選擇了去到那個沒有“回憶”的太平洋海邊。或許有人會説他還是囑託了瑞德去了啊,但是畢竟不是他本人啊。瑞德其實在影片中更多的是扮演了安迪的心,安迪的靈魂。最終的救贖也是通過他,通過最後瑞德與安迪的見面才完成的。但是現實呢?現實生活中能真正做到靈魂與肉體分離,做到在心靈深處可以有人代替自己的又能夠有幾個人呢?

在觀看影評的時候我才發現,最後安迪與瑞德的相會是製片人加上去的,而不是小説原著中就有的。而恰恰是這加上去的神來之筆,為這部影片加上了太多的光環與永恆的魅力。

人的一輩子,遭遇“海利”,遭遇“典獄長”肯定是會有的。但是這種來自自己的心底,來自靈魂,來自愛的救贖又會有多少呢?從這個角度能講,其實安迪是幸福的。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一部美國電影能引起這麼多非美國這個國家,這個種族的人羣的共鳴的原因之一吧。畢竟,有了情,人都是相通的。.。.。.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八

放假這些天,重新重温了些經典電影。第一部就是《肖申克的救贖》。我發現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感受更多的是電影之外內容。尤其是我也開始學着去懂得“希望與生活”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融洽在一起的這組關係。

當一個人有了希望才會想擁有自由。當希望佔據一個人的心時,他就需要自由。自由可以去觸摸希望。瑞德明白這點,他知道待在肖申克只會磨滅希望,肖申克的銅牆鐵壁,足以讓一切希望化為泡影。老布,一個假釋犯,雖然他離開了肖申克,但卻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他是一個沒有希望的自由人。此時他選擇了死亡。生死對於他來説已經毫無意義。正當瑞德也要走上老布的老路時,他收到了一封安迪的信,這封信再次填滿了瑞德的希望。在老布辭世的房間,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為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藍得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自由,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便是肖申克的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九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小説,也是一部自小説改編而成的電影。1994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全球上映,大獲成功,並受到了全球觀影者的熱議,自此之後,該片口碑被影評人爭相傳播,躍居為全球電影評分排行榜第一的作品。

我是在瞭解到這本書之後,才觀看的影片。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遭受妻子的不忠和背叛,然後被誣陷殺人犯喊冤入獄並自我救贖逃脱監獄重獲新生的故事。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奸詐的律師提供了各種置他於死地的證據和辯論,而法官也並沒有擔當起應有的責任對證據進行細心審查。入獄後的安迪一開始與眾人格格不入,逐漸的,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通過自己的能力重獲自由。

在監獄裏,安迪結交了好友瑞德,獲得了他的一些幫助。同時,安迪積極得與典獄長和獄警們搞好關係,典獄長和一眾獄警為了理財和教育問題請教安迪,安迪用自己的知識從他們那裏獲得了不少便利。而____的典獄長為了將自己的不義之財洗白,也讓安迪作為他的代理人,用他的銀行學和財務知識來處理個人財產問題。

安迪當然沒有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當他獲得了獄警們信任的時候,也為自己的一班獄友爭取福利和進入圖書館讀書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個長遠的逃生計劃!

安迪在自己的獄房中的牆上找到了一個薄弱之處,並通過瑞德的幫助獲得了一把鐵錘,他決定用這把鐵錘挖出一條通過自有的路。而要實現這個計劃何其艱難!監獄的檢查非常嚴格,於是他用一副美女的畫來遮住自己挖掘的洞,由於獄警們和他相處的不錯,因此一直沒有引起警覺,安迪正是利用了這個心理。

安迪用自己的知識也幫助獄友們重獲人生的希望,讓他們燃起生活的熱情,瑞德就是其中最要好的一個。而在瑞德的心裏,安迪似乎是一個不可能被牢籠關得住的人。果然,經過20年的努力,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從那副畫後的洞裏逃了出去,並在銀行通過自己的簽名取走了典獄長的所有錢。

而貪心和卑鄙的典獄長也因為安迪的匿名舉報和提供的證據被檢察官調查,最後選擇了自殺,在臨死前,他打開了安迪的《聖經》,發現裏面藏着一把鐵錘,並寫着: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當瑞德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刑後出獄,安迪聯繫了他並和他重逢在墨西哥海岸——美麗的異國他鄉。

故事就完了,這本書和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層出不窮的人性之惡,讓我們對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產生了思考。而長期的精神摧殘會將人們的思想制度化,我們需要做的是懷抱希望,為了自由而通過努力實現自我救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r1rj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