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

大家知道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輔導員是骨幹力量之一,他們無悔青春,用愛陪伴學生成長,一起向最美高校輔導員學習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共同閲讀吧!

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一)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聯合表彰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全國10名輔導員獲此殊榮,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輔導員錢珊榜上有名。

錢珊是一名年輕的“資深”輔導員。身為85後,她已經當了11年輔導員。從首屆浙江省十佳大學生,到首屆浙江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再到如今榮獲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時代在變、學生在變、工作方式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赤誠的育人初心。

“2009年,我從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專業畢業,留校成為一名思政輔導員。”錢珊告訴記者,這樣的職業選擇,與自己初入大學時遇到了兩位温暖的輔導員有着密切關聯。但畢業之初的錢珊,年紀比學生大不了幾歲,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找她講心裏話。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有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自己,並信任自己,成了她在新工作崗位上的新挑戰。

2010年,錢珊在學生中發起“餐會有約”活動,希望利用早餐、午餐時間,通過在餐桌上的溝通來為學生釋疑解惑。一開始,報名的學生並不多。錢珊主動出擊,帶着自己烤的麪包邀請學生來吃早餐,這一妙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紛紛主動吐露心聲。

學校搬遷到新校區後,錢珊在學生生活區申請到了一間固定活動室,並搭建了一個“外語村”。

為了吸引學生前來,錢珊把學生們有可能思考和困惑的話題整理出來,比如轉專業、寢室交往、戀愛、就業等,用“珊言兩語”的方式發佈在年級羣裏。有時候,學生的問題會涉及到錢珊並不特別瞭解的領域,她就邀請專業老師、學長學姐等加入。

如今,參加“早餐會”已變成杭師大外國語學院很多學生的習慣。“大學4年,錢老師的陪伴給了我很多温暖。”來自新疆的學生小吉説,她如今是一名國小英語老師,也在自己的學生中組織起餐會活動,希望將這份温暖傳遞下去。

更難能可貴的是,每次餐會,錢珊都會細緻地記錄,這一習慣已經堅持了近10年。現在,這些餐會日記已有10萬餘字,記錄着她帶的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軌跡。讓錢珊欣慰的是,學生普遍反饋,“餐會有約”對學習、就業等很有幫助。

“餐會有約”顯成效後,錢珊又給自己制定了新目標——2015年,她辦起“青春領航直播工作室”,利用“直播”這種在學生中廣受歡迎的模式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成立5年多來,錢珊從一名直播新手開始摸索,如今已經成為一名成熟主播。直播的主題十分豐富,從女大學生職業選擇、面試中的技巧,到“榜樣力量”直播系列等,很受學生歡迎。

“我想,這是輔導員工作最打動我的地方,何時何地何種方式,你總是能陪伴在學生身邊,就像温暖的一束光。”錢珊説,她正朝着更專業化、職業化的方向不斷前進。

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二)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被“看見”的幸福感

2005年,錢珊來到杭州師範大學求學,正是青春迷茫時期,遇到了當時的輔導員陳岑老師和方俊老師。“他們用温暖與愛,讓我找到了前行的道路和更好的自己。”慢慢地,那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在錢珊的內心生根發芽。

畢業後,錢珊如願在自己的母校杭師大成為了一名思政輔導員。面對283名第一屆自己的學生,錢珊希望能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雖然錢珊的年紀相比大部分學生也大不了幾歲,可帶着“老師”的身份,很少有學生會主動來找她講講心裏話。該怎麼快速走進這羣學生的內心?當他們在有困難有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想到我並且信任我嗎?......這些問題縈繞在錢珊心頭,她覺得,自己要行動起來。

2010年,錢珊發起了“餐會有約”活動,希望利用早餐、午餐時間和學生一起,通過在餐桌上為學生釋疑解惑的方式來貼近學生。一開始,主動報名的學生並不多。錢珊主動出擊,帶着一些自己烤的麪包邀請學生們來吃早餐,食堂、寢室、超市、體育場……哪裏都能成為她和學生談心的地方。

學校搬遷到了新校區後,錢珊在學生生活區申請到了一間固定活動室。為此,她特別高興,把這間活動室取名為“外語村”。設計圖紙、反覆討論佈置方案、親自跑傢俱城,錢珊對“外語村”的裝修佈置格外上心,一點一點搭建出了現在這個有綠色沙發、木桌椅、照片牆甚至單獨的餐品工作坊的温馨之地。

地方是準備好了,可怎麼吸引學生過來呢?錢珊有自己的“招術”。

在學期的各個時間段,錢珊會把學生們在那段時間有可能思考和困惑的話題整理出來,比如轉專業、寢室交往、戀愛、就業等,用“珊言兩語”的方式先發布在年級羣裏。每次餐會結束後,錢珊也會把現場的圖文發到羣裏,用這樣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知道,老師在努力‘看見’他們,老師十分願意陪伴他們一起成長。有時候學生的問題會涉及到錢珊並不特別瞭解的領域,錢珊還會邀請專業老師、學長學姐等加入餐會,讓專業老師給出更精準的學習方法,讓學長學姐用自己的經歷和故事來感染學生。錢珊説:“我想告訴我的學生們,有困惑很正常,恰恰説明了你在思考。你看,他或者她正在努力跳出舒適圈,你也可以。”

漸漸地,“餐會有約暖心行動”開始在學生中口口相傳,5個,10個,20個,100個……到後來,參加“早餐會”已經變成了杭師大外國語學院很多學生的一種習慣。“大學四年,錢老師的陪伴給了我很多温暖。“來自新疆的學生小吉説。她畢業後做了一名國小英語老師,現在她也在自己的學生中搞起了餐會活動,小吉説,要讓這份温暖延續下去。

近十年來,每次餐會的前後,錢珊都會做下細緻的記錄,這其中也包括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軌跡。現在,這幾本餐會日記已經有10萬餘字。

將一件事堅持2700多天並不容易,讓錢珊欣慰的是,“餐會有約”給學生們的學習、就業等起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在錢珊的學生中,有10%考取了世界top100名校,很多學生在教育一線成長為骨幹教師,更有一些學生成功進入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工作......

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三)

創新思政教學方式,給學生“全天候在線”的陪伴

“餐會有約”初有成效後,隨着國家、省裏都大力支持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操作便捷、互動即時的線上平台吸引了錢珊的注意。

“網絡環境下學生們到底在想些什麼?在做些什麼?他們需要些什麼?”錢珊又開始動腦筋。

錢珊把在“餐會有約”中發現的學生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以網文的形式投稿到一些網站和公眾號。2014年,教育專業出身的錢珊,竟研究起了手機APP,面對陌生的領域和周遭的質疑聲,錢珊有着一股不服輸的鑽研勁兒。“有‘麻煩’的地方才有可能成為思政工作創新發力的沃土。”錢珊告訴記者,她成立的“e外app”育人服務站可以幫助學生報名參與學院組織的各類優質活動,老師、學生、家長也可以通過它直接發起對話,這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家校互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但是無論是網文還是手機app,和學生的即時互動還是不強。2015年,錢珊決定辦一個“青春領航直播工作室”,利用“直播”這種在學生中廣受歡迎的模式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組建團隊、策劃主題、學習設備、佈置現場......工作室成立5年來,錢珊從一名直播新手開始摸索,到現在已經可以自如地運用直播多媒體加載功能;直播的主題也從女大學生職業選擇、面試中的技巧到“榜樣力量”直播系列,在學生中大受歡迎。

疫情網課期間,很多同學面臨着學習上的焦慮,錢珊的直播間裏,大家在線拋出一個個問題,原本45分鐘的直播,硬是播了快2個小時才結束。這場主題為“疫情期,如何擁有超強的學習力?”最終收穫了學生上千次的在線點贊,上百條的互動交流。

“我想,這就是輔導員工作最打動我的地方,何時何地何種方式,你總是能陪伴在學生身邊,就像温暖的一束光。”錢珊説。

從線下到線上,時代在變,學生在變,工作方式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赤誠的育人初心。

從首屆浙江省十佳大學生到首屆浙江省十佳輔導員年度人物,再到如今榮獲全國十佳最美高校輔導員,朝着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方向前進,錢珊始終在身體力行。

“我只是杭師大眾多優秀輔導員中的代表,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期待着未來有更多的’ 最美‘在師大校園傲然綻放!“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四)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知心朋友,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的一支骨幹力量。中宣部、教育部近日評選出10名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並聯合發布其先進事蹟。其中,天津師範大學輔導員張家瑋獲此殊榮。

張家瑋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思政教育與專業學習更好結合,在工作中他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把有意義的思想變成有意思的文化創意產品,從形式上設計“微視頻”拍攝、翻轉課堂、實地調研等引發思考、學生喜愛的實踐活動。他牢牢抓住了新媒體這塊陣地,有效開展思想引領及輿情引導,從人人網到QQ空間,從新浪微博到微信公眾號,14年來,他深耕網絡思政“新陣地”,與學生互動交流,堅持為學生答疑解惑;14年來,他撰寫發佈各類網文700餘篇、260餘萬字,瀏覽量400多萬,使學生在互動中受教育,在參與體驗中堅定理想信念。

疫情發生以來,通過網絡“主播式”共講成長故事等多種形式,張家瑋把“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蹟講給學生;利用“雲班會”“雲黨日”,張家瑋用事實講述着“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所在,讓青年學生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厚植愛國情懷。在張家瑋的帶領下,學院輔導員們既“備課”又“講課”,既“自學”又“教學”,把疫情防控作為思政教學教材。

最美高校輔導員觀後感學習心得(五)

做青年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在很多人仍處在不知所措當中時,高校輔導員們便投入了工作。

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學的輔導員王銀思便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負責全院4913名學生的疫情防控數據彙總工作。170天、597個文檔、62萬人次、410萬條信息,記錄了她的抗疫點滴。因為連續作戰,王銀思腰間盤突出復發卧牀不起,疫情防控工作最艱難的一個月她都是這樣忍着劇痛趴在牀上度過的。

江城武漢,2020年年初成為了疫情風暴的中心,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一直執着地守護着自己的學生,受感染的學生最無助的時候,靳敏協調了多方資源,守護住了學生的生命安全。

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堂大課。輔導員們深知危難時刻,教育更不能缺位。

天津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的輔導員張家瑋從講好戰“疫”故事入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他利用“雲班會、雲黨日活動”講述中國的制度優勢和大國擔當,讓青年學生在感動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華中農業大學的輔導員祝鑫在武漢封城的76天裏,帶領團隊每日一畫,用76幅“武漢大學生抗疫圖志”凝聚正能量,陪伴撫慰學生心靈;堅持推送《疫情之下不當看客》《我的宿舍被徵用成定點醫療點了》等16篇網文,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同時,她還開通網上“我是戰疫記錄者”專欄,廣泛徵集學生作品,鼓勵學生採用“聽”“説”“演”“唱”等形式,生動講述“逆行者”的英雄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pr76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