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新版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新版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新版

在高校裏,每個輔導員一般管理一個或數個班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看到最美高校輔導員的故事,大家有什麼心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最新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共同閲讀吧!

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一)

為學生成長引路導航

“劉導,我們奪冠了!”看到學生黃傑在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奪冠後第一時間發給自己的七個字,哈爾濱工程大學輔導員劉鐵激動之餘倍感欣慰。

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是業界公認的水下機器人領域的“世界盃”。奪冠的那一刻,學生洋溢幸福的笑臉,讓E唯社團十年的“後勤部長”、一名始終與學生一起戰鬥的劉鐵充滿成就感。

從2011年首次參賽到2018年奪冠,7年間,劉鐵與社團學生們一起反思不足、討論細節、尋求技術支持。

通過比賽,劉鐵更是探索出一條培養人才成長的路徑,即通過基礎培訓和普及型科技創新賽事相結合,通過“學以致用”的方式培養學生,在一次次賽事摔打中精益求精,鍛煉出精兵強將。

以賽育人,鼓勵學生們創新創業,劉鐵用信心激勵學生、用信念鍛鍊學生、用信仰照亮學生,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

而對雲南大學輔導員朱丹來説,號召學生去祖國需要的地方,是對學生們成長價值的引領。

在朱丹帶過的學生中,20%的漢教研究生都有外派當志願者的經歷,大多畢業後選擇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埃塞俄比亞等艱苦地區)孔子學院成為漢語教師,90%的思政教育相關專業碩士畢業生選擇成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90%以上的本科出國留學生選擇在畢業後回到祖國、建設家鄉。

為助力大學生就業,朱丹主動牽頭推出省內首檔大學生思政融媒體節目《你好,大學生!》,前10期節目期期聚焦“畢業生就業”,用直播、視頻、綜藝的方式對全省大學生開展就業觀引導、就業技巧傳導、就業政策解讀。“學生需要的,就是我要提供的”,這是朱丹八年來始終不變的信條。

“黨的事業需要我在哪裏,我就到哪裏”,從新疆到陝西,西安交通大學勵志書院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自2002年大學畢業後,在輔導員崗位上一干就是18年。

庫來西·依布拉音支持少數民族畢業生傳承西遷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幹事創業。在她的鼓勵下,2020屆畢業生布阿依先木、艾合麥提江·喀斯木等多名同學踴躍報名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投身新疆基層醫療事業。

除了精準培養少數民族人才,庫來西·依布拉音還結合自己多年的學生工作經驗撰寫工作筆記9萬餘字,在工作中進行傳幫帶,做少數民族輔導員的輔導員。

西安交大輔導員哈斯鐵爾説:“她是我們的知心姐姐,讓我們感到親切和温暖;每次談論到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大家都會説,想成為她那樣的輔導員;她是我們的榜樣,讓我們更加清晰職業發展方向,更加體會到輔導員職業的價值感!”

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二)

以青年力量,追逐遠大夢想,綻放奮鬥光芒,這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近日聯合發佈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蹟,展現了當代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立足本崗敬業奉獻、矢志拼搏不斷奮鬥的良好風貌。

江城武漢,英雄之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執着守護着自己的學生。在受感染學生最無助時,她挺身而出,協調各方資源,撐起生命之舟;她動員312名研究生投身戰“疫”,發揮專業特色、紮根所在地區,開展專業抗疫;在就業攻堅戰中,她想盡千方百計,在簡歷製作、面試培訓、心理疏導和社會適應性教育等各環節為畢業生全力護航。

在武漢封城的76天,華中農業大學輔導員祝鑫指導團隊用76幅“武漢大學生抗疫圖志”凝聚正能量,獲數萬次轉發;深入調查上萬名大學生的綜合表現,形成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羣體畫像調查報告,為廣大輔導員提供信息支持;創造性利用網絡動員組織160餘名專業教師,開展“雲談心”和“一對一就業輔導”,全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和成長髮展。

面對疫情大考,燕山大學輔導員王銀思交出了甘於奉獻、開拓創新的答卷。597個文檔、62萬人次、410萬條信息,講述着她和學生的抗疫故事。疫情期間,線上平台的迅速發展激發了王銀思的靈感。她主持成立“機思廣益”黨建思政工作室,創新發起校際黨支部“雲共建”活動,為疫情期間跨區域開展支部共建提供了新思路。

“教育的本質就是愛”,這是許多高校輔導員不變的信念。

雲南大學輔導員朱丹在專職輔導員一線崗位連續工作8年,共陪伴900餘名學生走過寶貴的青春歲月。她積極探索建立困難學生幫扶體系,以“智志雙扶”的理念,精準剖析每個困難學生的致困根源,對症下藥,先後幫助70餘名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會“嘮嗑”,愛“串門”,愛管“閒事”——瀋陽工業大學輔導員李青山深得學生們的喜愛。他所在的學院,農村學生比例大,困難生問題突出。通過家訪,他為80多個困難家庭送去温暖,幫助30多個學生成功“脱困”。

從人人網到QQ空間,從新浪微博到微信公眾號,13年來,天津師範大學輔導員張家瑋深耕網絡思政“新陣地”,與學生互動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13年來,他撰寫發佈各類網文700餘篇,瀏覽量300多萬,讓學生在互動中受教育,在參與體驗中堅定理想信念。

22年堅守一線專職輔導員崗位,西南政法大學輔導員簡敏對2700多名學生全心投入。通過“危機信息三級聯動報告制”“班級考核量化制”“貧困學生登記制”等制度,她努力做到不遺漏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學生。在她的幫助下,多名有厭學自殺、網絡成癮傾向的學生迴歸課堂。

人的幸福和歡樂在於奮鬥,而最有價值的是為理想而奮鬥。

哈爾濱工程大學輔導員劉鐵從事專職輔導員工作13年來,堅持以愛為軸,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他的學生曾蟬聯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冠軍,也曾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折桂。在成長為學生心目中“金牌輔導員”的歷程中,劉鐵也不斷昇華着自己的人生價值。

杭州師範大學輔導員錢珊堅持調研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迴應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中的疑難困惑。她以“榜樣”為引領,探索“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變枯燥為生動,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

西安交通大學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組織開展以“偉大事業,信念領航”為主題的就業宣講活動,講述西遷故事,弘揚西遷精神,積極為畢業生搭建平台、對接單位,提供就業創業渠道。引導學生將愛國情轉化為報國行,畢業後主動選擇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讓青春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得到淬鍊,在為黨和人民奉獻中收穫成長。

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三)

“我希望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雖然現在離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還有一段距離,但我會一直努力。”獲得2020年貴州省最美高校輔導員榮譽稱號後,貴州財經大學專職輔導員孔淑華表示,她將繼續以“真善美”為教育原則,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今年,和孔淑華一起榮獲最美高校輔導員稱號的,還有先桁等另外9名高校輔導員。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高校中與大學生聯繫最緊密、互動最頻繁的教師羣體。近年來,隨着全省加快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湧現出一大批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潛心育才的最美輔導員,他們不僅深受學生喜愛,也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榜樣力量。

做温情的陪伴者

因為熱愛,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副教授先桁成為一名輔導員,堅守崗位一干就是15年。

15年來,他用愛與智慧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曾有學校職能部門伸出橄欖枝,但先桁卻始終執着於輔導員事業。他説:“即使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仍然會選輔導員,這是一份繼承,更是一份擔當!”

先桁的父親也曾是高校輔導員,在他的記憶裏,父親總是風塵僕僕。“爸爸是一名輔導員,輔導員是一個啟迪心靈、需要用心經營的工作。”這句父親的話語,時常回響在先桁耳旁。

同樣因為熱愛,2014年,肖梅研究生畢業後選擇成為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輔導員是一個綜合多元的角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千變萬化、千頭萬緒,輔導員不僅是播種夢想的人,更應該成為澆灌夢想的人。”

肖梅言出即行。在學生管理與服務、班級管理、學生團學組織建設發展指導等工作中,她注重發揮學生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生管理與教育中的主觀能動性,致力於在摸索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構建培養踏實肯幹、職責開展有序的學生團隊。

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四)

把疫情防控作為思政教學教材

疫情防控中,武漢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社會學院輔導員靳敏對自己帶的25名武漢籍研究生尤為關心。逐一排查和叮囑後,靳敏發現,學生小霞是醫務人員子女,家裏長輩已經感染,在照顧家人期間,小霞也開始出現症狀。靳敏心急如焚,與學院老師一起,積極尋找資源、聯繫醫院……在各方努力下,小霞終於順利住進定點醫院。

6個月,180多個日日夜夜,靳敏全力以赴。她每天按時彙總學生信息、排查學生健康情況、及時捕捉學生的思想變化,即便隔着屏幕,她也始終對學生情況瞭如指掌。

有段時間,雖然學生不到校,但天津師範大學輔導員張家瑋依舊忙碌。通過網絡“主播式”講故事,張家瑋把“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蹟講給學生;利用“雲班會”“雲黨日”,張家瑋用事實講述着“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所在。

在張家瑋的帶領下,學院輔導員們既“備課”又“講課”,既“自學”又“教學”,把疫情防控作為思政教學教材。

為幫助更多的大學生就業,瀋陽工業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李青山點對點幫助學生對接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學院279名畢業生,我們儘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有充足的就業選擇。”李青山説。

李青山還發起了“遼寧輔導員百家優質企業促就業活動”,組織帶領30餘所高校的91名輔導員向大學生推薦100餘家“信得過”的用人單位,為畢業生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並提供24小時在線就業服務。

最美高校輔導員心得感悟(五)

思政工作應該有機融入、潤物無聲

“培養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水聲工程人才,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這是我的使命。”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輔導員劉鐵説。怎麼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海洋強國的種子?怎麼讓學生了解、熱愛水聲工程?劉鐵成了學校船舶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通過講述船海專業特色和船舶發展歷史,指導學生了解行業發展趨勢;通過邀請專業教師現場教學,幫助學生規劃成長藍圖;通過講述遼寧艦、蛟龍號等“國之重器”背後的故事,堅定學生投身海洋強國建設的報國理想。

同樣致力於引導學生激揚青春夢想的,還有西安交通大學勵志書院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從上海中共一大會址、浙江嘉興紅船,到井岡山、西柏坡,再到首都北京,我和學生們一起,沿着時間脈絡,觸摸黨史,接受紅色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庫來西自豪地説。

思政教育怎麼做才既有意義又有意思?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專職輔導員朱丹在不斷創新。2018年,朱丹在學校的支持下創辦了輔導員名師工作室。依託這個平台,她開設“青春有約”沙龍,讓身邊人講身邊事;開通“丹心語錄”微信公眾號,不定期開展線上打卡、雲端接力等參與感強的線上活動;創辦融媒體思政節目“你好,大學生”,做好“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效銜接……

做輔導員將近20年,學生從“70後”到“00後”,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王銀思對思政教育感觸很深:“要想讓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就需要我們遵循不同時期學生的成長規律,不斷摸索適合他們的工作方法。”學生待在宿舍的時間長,王銀思就辦起“公寓微講堂”,開展理論學習、學業指導;學生喜愛手機閲讀,王銀思就開闢“網絡微課堂”,開設“學霸微課”“青春力量”“黨聽我説”等專欄,錄製上傳340餘個微課視頻。“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翻新菜品,讓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便於學生自然而然吸收。”王銀思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1wq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