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紀錄片航拍中國觀後感(精品多篇)

紀錄片航拍中國觀後感(精品多篇)

紀錄片航拍中國觀後感(精品多篇)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一

我是在嗶哩嗶哩上看完的《航拍中國》海南篇,看着彈幕裏齊刷刷發出“好美啊”的讚歎,真心覺得祖國河山的壯闊和美麗,有機會真的應該多出去看一看這個世界,才不會侷限於眼前的微小得失。就拿海南來説,這片祖國南端的神奇土地,從古至今孕育了無數靠海而生的人民,對於他們來説,大海並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遠方的道路。從一顆順着洋流而來的椰子,到迎着燈塔生生不息的趕海人,海南不但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土地,更是藴藏着無限希望的沃土。

身為北方人,我曾有幸去過海南,最大的感受是藍天碧海,水清沙白,迎着陽光看巨大的南海觀音像時,總有種身處世外桃源的錯覺。比起北方的霧霾和沙塵,海南真的是太適合度假休閒了。我家親戚每年冬天,都要帶孩子固定去海南住上一個月,好躲開霧霾最嚴重的那些天。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從明星到普通人,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選擇在海南買房子。即使一年只能住1、2個月,這片土地都算得上如今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地區前三名了。

多虧有了航拍中國這檔紀錄片,才讓我能看到除了天涯海角外,更多元的海南。我知道了這裏有東南亞風情的騎樓建築,也有從小漁村變身亞洲論壇永久舉辦地的博鰲。還知道了博鰲這個名字代表的是魚多魚肥的意思,所以説,有時候起個好名字有時候真的很重要。

除了看到海南的美景和自然地貌外,我還看到了海南飛速的發展。這裏有全球第一條環島高鐵,只需要3小時,就可以繞島一週。也有時而波濤洶湧,時而風平浪靜的蜿蜒海岸線;有盡情享受慢生活的內地遊客,也有渴望搭上祖國發展列車的海南當地人。就像海南篇最終的結語一樣,海南島的發展,得益於當地得天獨厚的富饒資源,更得益於祖國對海南逐年的重視,從自然經濟到國防發展,未來海南的發展就像它身後的這片大海一樣,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永無止境。

寫航拍中國的觀後感 篇二

昨晚看完《航拍中國》第一集新疆,真的很震撼,太美了,美哭了,也學到很多知識。看了第一集新疆,瞬間改變了對新疆沙漠戈壁和乾燥荒涼以往的印象,感歎生命奇蹟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想起,奇葩説第三季中,史航老師的一句引用霍金的話,遙遠的相似性讓人感動。萬水千山,毫不相關的兩個地方,出現你未見過的相似,特別讓人感動。也徹底明白了,無知源於不瞭解這句話。當我們靜下心,願意去了解並接觸,那份我們不熟悉且陌生的歷史文化。自然奇觀與社會背景,我們才能真正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否則,那個地方,縱使是我們的國土,在我們的心中也永遠是異域。

回首過往,注意到每個省份和它們的人民在我們內心形成的固化形象,正是因為我們對他們的不瞭解,這份不瞭解造成我們對彼此的偏見。所以,我們要真正做到互相瞭解,形成我們的世界觀,我們就必須跟隨鏡頭,或者身臨其境,出去多看看。當然,也特別希望,高鐵建設能夠聯通新疆與國家各地,縮短我們的時空距離,真正拉近我們彼此想互相瞭解和理解的心。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三

正所謂,“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在茫茫的西北邊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處的似乎只剩下蒼茫戈壁和漫天風沙,似乎只彌留了幾座高聳入雲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峯。而在觀看了《航拍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之後,卻明白了,何為:“萬木長毫開麗境,一池濃墨壯河山。”

隨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鏡頭,目光在那一個個瞬間流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個“塞外江南”的風姿漸漸展現了出來。雖不就是親身所及,可那美景,確實讓人身臨其境。

也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她未曾擁有浩瀚無邊的海洋,可金黃的沙漠之上卻有着比海更壯闊的綿延: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積蓄的就是祖國北疆那種勇敢而不退縮的磅礴氣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絕望與希冀交錯的黃色,在腦海中深深地鐫刻。

也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斕而藴藏着詭祕水怪傳説的喀納斯湖,那波光瀲灩的博斯騰湖和天池,想必蒼穹之上的雲翳也因之而駐足了吧。哦,還有那廣袤無垠的大草原,綠浪滾滾,承載着牧民們的辛勞。

也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美在她的風姿迷離。壁畫連綿的高昌古鎮,“神鷹獵隼沖霄漢的“魔鬼城,還有那藴藏着古文明的樓蘭古國……一處處,一景景,無不展示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風姿。

難忘,她的瓜果飄香;難忘,她的蕩氣迴腸,而那,卻更難忘——

記住了她的芬芳,記住了她的明朗,更記住這片遼闊土地為我們帶來的力量,記憶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邊陲那天鏡浮空的模樣。

166萬平方公里的遼闊,166萬平方公里的不羈與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迴盪着的就是幅員遼闊的祖國永不磨滅的歷史和輝煌。這部紀錄片中,我讀懂了來自祖國邊疆的魅力與感動,更讀懂了讓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瀲灩於世的光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是我們一抹充滿綺麗的顏色,激勵着我們心懷感激地面對祖國大地遼闊的江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幀幀流影,讓我們學會繼往開來,學會為了祖國的萬古流芳而努力的決心。展翅吧,我們就是雛鷹,我們定要一同努力,共繪祖國明麗的風景!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四

1、故宮

大型紀錄片《故宮》全面、客觀,又細膩、生動的向我們展現了故宮的歷史,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不為人知的神祕往事,以及那珍貴的文化精髓,給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饕餮視覺盛宴。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羣。故宮全部建築由“前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牆圍繞。城下東西北三面有護城河。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為故宮的正門。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佈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建築形式:1.皇家宮殿 2.中軸線 3.故宮四門、三大殿、後三宮

2.頤和園—北方皇家園林的傑出代表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苑,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水面約佔四分之三。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燬。1888年,慈禧太后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到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燬了許多建築物。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混戰、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距北京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 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頤和園被後人稱為最豪華的監獄。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

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後,再次動用鉅款修復此園。1924年,頤和園闢為對外開放公園。

頤和園景區規模宏大,佔地面積2.97平方公里(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大約220公頃)。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古樹名木1600餘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台等都已成為家喻户曉的代表性建築。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頤和園亭台、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集中國園林建

築藝術之大成的傑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有聲有色。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等組成的風景遊覽區。也可分為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以長廊沿線、後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后們澄懷散志、休閒娛樂的苑園遊覽區。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羣。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雲殿建築羣起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島,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涵虛堂、藻鑑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話傳説中的“海上仙山 ”。閲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閲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彷彿臵身於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非常好。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鬆參天,環境清幽。

3、大明宮

唐代的大明宮,它被稱為“中國宮殿建築的峯巔之作”,因為電視劇《大明宮詞》的原因,人們已不再陌生。《含元殿賦》中稱其“如日之升,則曰大明”。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名永安宮,是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而修建的夏宮,也就是避暑用的宮殿,而宮殿還未建成,太上皇李淵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於大安宮,夏宮的營建工程也就此停工。遂於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大明宮再次大規模營建是在高宗龍朔時期。“龍朔二年(662年),高宗染風痺,

惡太極宮卑下,故就修大明宮”。當時為修此宮曾徵收關內道延、雍、同、岐、幽、華、寧、鄜、坊、涇、虢、絳、晉、蒲、慶等十五州121錢,且在龍朔三年二月減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經過這次大規模營建,大明宮才算基本建成。當然,此後大明宮尚有多次營建和葺修,如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曾修大明宮,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宮宮殿,“新造蓬萊池周廊四百間”,浚龍首池,起承暉殿。不過這些工程只是增修補葺罷了,大明宮在郭城的東北處,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宮城的東北隅,佔據龍首原的高地之上。

大明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之一,另兩座是太極宮和興慶宮。大明宮在太極宮之東,所以又稱為“東內”,大明宮原是太極宮後苑,靠近龍首山,較太極宮地勢為高。龍首山在渭水之濱折向東,山頭高二十丈,山尾高六七十丈。漢代未央宮踞龍首山折東高處,故未央宮高於長安城。唐大明宮又在未央宮之東,地基更高。唐高宗中年因患風痺病害怕潮濕,便移住到涼爽乾燥的大明宮內。

大明宮周圍環築有宮城,牆面與太極宮一樣為夯土板築,只有各城門兩側及轉角處內外表面砌有磚面。城基的寬度,據考古實測,除南面牆基用郭城北牆寬約9 米左右外,其他三面牆基均寬13.5米,深1.1米。城牆築在城基中間,兩邊比城基各窄進1.5米左右,底部寬10.5米,構築十分堅固。此外,在宮城北部之外,東、西、北三面都構築有平行於宮城牆的夾城,亦為板築土牆。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五

早在幾年前,我曾無意中看到一部名為《看見台灣》的紀錄片預告,攝影師齊柏林花費近三年時間以俯瞰的視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灣自然、歷史和人文景象,並以此獲得2016年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我當時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無奈因沒找到資源而一直遺憾。終於,這個遺憾因另外一部紀錄片而彌補,而且這個彌補來的極其豐厚,這部讓眾人震撼不已的紀錄片就是《航拍中國》。

很喜歡《航拍中國》片頭的這一段引言:“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輪轉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像鳥兒一樣,離開地面,衝上雲霄,結果超乎你的想象……”這段引言由類似於演員張涵予的男聲念出,再配以遨遊天際的美景,很輕易的就將我帶上旅程。

第一個遨遊地點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對海南省的認知實在淺薄,作為了文科生,只是知道那是中國版圖的最南端,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海南島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那裏適合度假,有椰林樹影、海浪沙灘。上大學時,機緣湊巧認識一個海南的女孩,為人熱情大方、活潑開朗,笑顏裏永遠有無盡的燦爛,當時很是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家鄉使她如此燦爛。現在我終於得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原來就是這個道理。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我一直對燈塔情有獨鍾,覺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帶給人無限的希望,海南島上也有三座風格迥異的燈塔,分別為木蘭頭燈塔、臨高角燈塔、兵馬角燈塔,它們在漫漫歲月長河中,給無數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讓他們得以平安返航,同時也見證了無數歷史。看完這集,才知道海南島上椰樹的由來,對在海水中生長的紅樹林印象深刻,對“藍洞”之內的世界充滿好奇,也終於看到了“南山海上觀音”,莫名就想起來之前南海的問題被熱議時的一個段子,在此就不做詳述。

作為了陝西人,我一直是以為對陝西的瞭解足夠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長的關中人,上大學時又很巧舍友中一個是陝南安康人,一個是陝北榆林人,一個宿舍三分陝西,時常因為飲食習慣、風土人情的差異鬧出不少笑話和小插曲,也是樂趣無窮。對於陝南的安康、漢中有過踏足,畢業之後一直待在陝北黃陵,關中自不必説,但看完《航拍中國》的陝西特輯之後,不禁為自己的無知汗顏,有種坐井觀天之感。《看見台灣》中吳念真有句旁白“如果你沒看過,那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航拍中的陝西,的確是另一種模樣,有一種我不知道的美。對於秦嶺的綿延,華山的險,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更堅定了要去爬太白山的念頭,不過想來閨蜜是更想去看佛坪自然保護區的棕色大熊貓七仔,大熊貓終於有了彩色照片。對於陝西的歷史自不必贅述,第一次從空中看到“涇渭分明”實在令人感歎萬千,同是梯田南北竟有如此差異景緻,欣喜黃帝陵中的古柏有很長的特寫鏡頭,也很自豪家鄉的洽川濕地配以《關雎》出鏡,不管漂泊何處,人對於家鄉的熱愛永遠都是植根於心的,看了幾集紀錄片,還是最愛陝西,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對於新疆,最初的記憶是小時候姑父在烏魯木齊當兵,逢年過節總會帶來好吃的葡萄乾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乾果,聽説那裏冬天雪能下的沒過膝蓋,後來奶奶去那裏待過一段時間,因為她是裁縫,看到維吾爾族小孩美麗的服飾,回來就親手給我和弟弟做了一樣的帽子和衣服,這成為我童年時期向小夥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寶貝。看完這集才知道,新疆遠比我想象的要遼闊很多,各區域的差異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處都是絕佳的電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納斯湖的每一個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開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戀,安集海大峽谷的大地抽象畫讓人連連稱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確改變了我對新 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來不止在江南,賽里木湖的美景與宮崎駿電影中的場景不謀而合,魔鬼城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來如此壯觀,“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楊林很輕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當然火焰山也心嚮往之……

今年的春節,本來打算去東北感受冰雪純淨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運的是這個遺憾也得到了彌補。第四集走進冬的故鄉—黑龍江,我很輕易就被霧凇上冰花的美所驚豔,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鏡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觀,也希望去雪鄉體驗身處童話世界的樂趣,亦或者坐上小興安嶺的火車來一次森林暢遊,當然中央大街的異域風情也是不能錯過。追逐航拍器的東北虎的確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氣,冬捕者的收穫讓我不由想起國小課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東北物產之豐饒可想而知。至於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後慢慢欣賞,想來將會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國》帶領我遨遊天際,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看見專屬於高空的奇觀,瞭解到很多自然風光、地理知識和人文歷史,50分鐘的空中旅程,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極致體驗。

在當下忙碌的生活中,每天不知道要錯過多少沿途風景,親愛的你,是時候找個閒暇,趁着心情大好,家國河山大好,出去走走,碧海藍天吹吹風……

這是一部純航拍紀錄片,每一個鏡頭都由航拍完成,相當於賦予大家一雙飛鳥的眼睛,跳出狹窄視野,從空中領略中華大地的大、美、奇、變。你會直觀地看到,黃山旭日東昇,霞光萬道;大理洱海萬頃碧波,海天相接……《航拍中國》帶你鳥瞰泱泱中華,萬里河山,將一切盡收眼底!77範文精心整理了“《航拍中國》紀錄片觀後感範文五篇”,望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優秀精選範文!

《航拍中國》紀錄片——陝西篇觀後感 篇六

《航拍中國》是採用航拍技術以高空視角俯瞰中國,每一集片中畫面精美,氣勢宏大。50分鐘的拍攝,呈現出了一部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相結合的經典美景,即使你不是特別偏愛美景,也絕對會因此而發出讚歎。

陝西,位於中國內陸腹地,因為秦嶺,中國有了南方和北方之分 ,在觀看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朱䴉的講解。30多年前,一支考察隊接受了一項任務:尋找一種失蹤20多年的鳥:朱䴉。3年裏,考察隊行程5萬公里,卻僅僅發現3根鳥毛。直到1981年,終於在陝西發現了世界上僅存的最後7只朱䴉。作為一個古老物種,朱䴉的歷史是人類30倍以上。最早的朱䴉,可以追溯到6千萬年前的恐龍時代。隨着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到100年,朱䴉就陷入了滅絕境地。為了留住這種珍稀鳥類,人們把旱地恢復成它們喜歡的水田,培育了大片樹林,讓它們在新環境裏開始新生活。

通過觀看《航拍中國》紀錄片之陝西篇,我們要持之以恆地在生態保護、生態文明、生態文化等方面下功夫,報告也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結合個人工作實際,在以後的工作中,提高環保認識,與環保部門相關人員共同合作,積極做好環保工作,為我區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自己的貢獻。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七

還記得高中的時候自己從圖書館的書堆中翻到一本《鳥瞰中國》就被裏面簡練的文字與色彩分明的圖片深深吸引。從長城到喜馬拉雅山的雪峯,從匆忙的城市到鄉村,從奔騰的河流到魚蝦蹦躍的大海,我第一次通過圖片瞭解到中國遼闊的幅員和多姿的地貌。那個時候的我多麼希望有一部紀錄片能夠真正的講述着中國美麗自然的風光。直到九年後的今天,當我看完《航拍中國》之後,我再一次被960萬平方公里遼闊的祖國所折服,這就是我夢中的祖國。

“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輪轉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像鳥兒一樣離開地面衝上雲霄,結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看見專屬於高空的奇觀,俯瞰這片朝夕相處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變了一副模樣。”開篇優美簡練的旁白瞬間挑起了我們好奇,讓我們迫不及待地走入到片子的觀賞中。

片子讓我們從最南端擁有眾多島嶼、囊括相當於中國陸地面積四分之一的廣闊海域的海南開始旅程;旅程的下一步來到擁有綿延千里的秦嶺山脈、華夏文化的發端以及厚重歷史文化的陝西;接下來的旅程來到中國最西端的寶地新疆,自然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高山、草原、湖泊、峽谷、沙漠、盆地,地貌如此豐富多彩;然後的旅程來到最北端的極北氣質黑龍江,獨特景觀的五大連池,肥沃而豐饒的黑土地,九曲十八彎的漠河還有享有東方莫斯科的魅力之城哈爾濱;旅程再來到擁有千年窯火築就輝煌的景德鎮、油菜花和粉牆黛瓦裝點下的婺源古鎮、1600座島嶼散落湖面的魅力鄱陽湖,它們組成了綠水青城的江西;最後旅程的終點來到中國的明珠上海,擁有1700年的歷史小鎮,鬧市中的明代園林與古剎,外灘臨江而建的二十多棟的西式建築還有一座座展示着中國經濟速度的高樓大廈等等,它們昭示着日新月異的上海。這部紀錄片讓我們不再只能從地理書上了解我們的祖國,而是將祖國的深沉與美麗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雖然這部紀錄片只有短短的六集,每集只有50分鐘,我們只能有些走馬觀花般的欣賞每一地的人文與景觀,但是它卻如同拋磚引玉般讓我們展開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想象,激發我們的愛國心,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豪感,也讓我們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祖國更加強大而奮鬥,只為它有朝一日驚豔於世。

航拍中國的優秀觀後感作文 篇八

作為《航拍中國》的總導演,餘樂坦言,直到看到網上觀眾評價,他才鬆口氣。畢竟,這是一個以80後為主體的新鮮團隊,能夠給觀眾帶來多大的驚喜,還是取決於團隊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語言,與觀眾是否保持了平等溝通的姿態,並且最終節目本身是否呈現出了該有的質量。

6集紀錄片中,最令人關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貫穿其中,也成為一大看點。在“新疆篇”中,綠洲文明的特色,駝隊、登山隊、轉場的牧民、城市的繁華都成為一部紀錄片中令人驚豔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須要關注。如果只拍風景,沒有人類參加,就太孤單太冷豔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兩個部分。在新疆,自古人類逐水而居,綠洲文明是我們看新疆的總體方向。而且,新疆位於內陸腹地,亞洲中心,與多個國家接壤,與多個文明在歷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裏,新疆這種獨特的人文特點,給人帶來新奇的感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向全世界介紹新疆。”餘樂説。

拍人文紀錄片並不容易,更何況,還是一個50分鐘航拍的片子,要讓觀眾有耐心地看,並心生喜歡,更加不易。畢竟,社會發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劃分到不同空間,要從空中看,無法施展手腳,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還是以農業文明為主。

“所以在新疆,我們儘量以農牧業文明來展示人文環境。比如哈薩克牧民的轉場,非常適合於航拍,他們經歷了很長的路線,每個路段又有不同,整體拍攝下來,壯觀震撼。”他説。

而對於王連明,更大的感受是遺憾:“沒拍夠,還是有很多鏡頭沒有呈現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應該加入一些更有生機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體現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説,“新疆篇”只是一次預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電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來。

航拍中國觀後感 篇九

3月8日,央視9套紀錄片頻道播完《航拍中國》(第一季)最後一集。節目播完,但觀眾的熱度仍然未減退,近日,超過3500名網友在豆瓣上給它的第一季打出9.4的高分。

這部被海外華人盛讚為“每一幀都美到想唱國歌”的紀錄片,是中國有史以來航拍規模最大、單集投資金額最高的大型航拍紀錄片。在第一季裏,海南、陝西、新疆、黑龍江、江西、上海六地,成為紀錄片拍攝對象。其中,“新疆篇”於第三集呈現。“新疆篇美哭了,是真哭了。”網友這樣評價。

實際上,在2017年春節期間,《航拍中國》就已經播出了前4集。3月下旬,這部激起觀眾強烈反響的紀錄片,一氣將6集全部播出,最終,難以置信的航拍場面、美輪美奐的中國大地,令所有觀眾折服,並給出口碑一致的高評價。

要知道,第一季的6集內容,雖然每集只有50分鐘,但整整一年的拍攝過程中,攝製組共動用了16架載人直升機、57架無人機,總行程近15萬公里,相當於環繞赤道4圈。

“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們整個團隊都很欣慰。其實,我們的初心,就是將創作模式和最終呈現出來的狀態,讓更多的大眾能夠無差別地介入到這個片子裏來。這一點,我們做到了。”日前,《航拍中國》總導演餘樂在微信中這樣回覆。

“我覺得新疆的美,只釋放了一半,我還想再拍一次新疆。”新疆篇總導演、央視合作單位鋭智九洲公司總經理王連明如是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q71z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