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流浪地球觀後感(多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多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多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一

撇開科技,撇開學術,我們今天只討論情感。硬科幻自是不用説,人文情懷才是震撼人們心靈的重要因素。這是一部帶領全人類逃亡的史詩。

當太陽的膨脹成為威脅人類、威脅地球的原因,聯合政府不惜任何代價建造人工發動機,以危機意識為橫軸,以希望為縱軸,規劃起全球移民的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流浪計劃;當運輸火石、挽救地球的任務級別高於一切時,“飽和式救援”下一位位無名的英雄為了迫在眉睫的危機死在了天災之手;在經過計算後地球自救機率為零的情況下,當得知真相的人們通過暴力、淚水等方式釋放自我的情緒之時,同樣在地球上的聯合政府仍然理智地去選擇執行“火種”計劃,他們的自我覺悟是以最優的方式延續人類文明……

這樣的情節設定是成功的。撲面而來的人文感博大寬厚,沒有美國英雄主義的個人救國路線,有的只是全人類的同心拼搏和中國式的愚公移山精神。緊湊的劇情設置給人帶來應接不暇的快意,隨處不在的危險、蟄伏已久的悲傷和所有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把觀眾的內心墜入深淵。但在硬科幻和未來的背景之下,“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又在劇情中給觀眾打了一劑鎮定劑。正因為有了這樣堅定的信仰,才有了這樣堅定的夢想,才有了這樣無畏的犧牲,給劇中的大小人物都塗上悲壯而令人肅然起敬的色彩。

而希望,一直是貫穿始終的暗線。雖然有放棄希望的日本救援隊隊員在車內開槍自殺,但是當全球廣播發出後,幾乎所有的人都安靜了下來,幾乎所有的救援隊都調轉了車頭——即便是希望的光線僅有蛛絲般細弱渺茫,即便是前途一片黑暗甚至被“權威”宣判了死刑,也總有人願意嘗試在希望的微光下沐浴成長,人類永遠是在磕碰中抗爭存活!

正如劉培強對那位俄羅斯宇航員所説,“我們的孩子,我們孩子的孩子,終有一天能見證貝加爾湖的冰重新化成水。”這是希望,也是對未來的許諾;也正如聯合政府最後所説的話——“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也正如Moss最終無奈地説“想讓人類一直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求”,正是因為人類具有情感而非冷血,人類團結勇敢而具有夢想,這才是宇宙中人類生存下來的根本所在。

至於未來會怎樣?或許一路坦蕩,在地球和人類邁過木星的坎以後,過了鬼門關出來以後便可卧在宇宙羣星閃耀的嬰兒牀裏酣睡至陽光再次灑滿地球,讓冰封的世界融化;或許磕磕絆絆甚至人類和地球一起消失,在宇宙中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沒有外星文明知道,就這樣悄然離開……可無論結局如何,正如史鐵生所言,“不管浪活着,還是浪死了,都是水的夢想。”

流浪地球承載着的人類夢想,將會一直以人類的希望為槳,人類的團結和智慧為帆,在以地球為見證者和里程碑的渺小宇宙裏,走一條獨屬於人類文明的道路。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二

今年寒假,我大半時間都在老家。剛從老家回來的時候,爸爸笑看對我們説:“我們一起去看電影《流浪地球》吧!這一部是吳京演的,肯定特別好看。”我們高興地連聲説好。

《流浪地球》開始了。只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需抓緊時間離開地球,去另外尋找生存的空間,於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但這推進器需在兩千五百年後才可以抵達新的家園。

在此期間,人類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籤的人們才能住進去。聯合囯在太空成立了空間站,將此計劃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兩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過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場災難,許多城市的發動機停止運轉了,在三十多個小時後地球將撞上木星,導致地球自行瓦解。他們的車被臨時徵用為救援隊,和CN7—11救援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救援,當人們把全部發動機重啟後,聯合囯和空間站宣佈放棄人類,並插報:在七天之內,可和家人團圓,並進行最後的告別,空間站將會開始火種“計劃,即帶看三億精子卵尋找新的家園。

所有的人類都準備回家團圓了,但是兩位主人公和CN7—11隊想到了一個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點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動會將地球推離軌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韓朵朵向世界動員,叫靠近他們的救援隊儘快趕來幫忙,這麼多人的努力以及劉培強所在空間站的犧牲,地球被推離了木星,地球終於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擔心看主人公的擔心,萬一地球真的被毀了,我們怎麼辦?當事情得以解決,地球得救了,我的懸看的心才放下來,才覺得回到現實中來。

雖然這部電影並不是真的,但是讓我知道了要對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要愛護地球,做只有善沒有惡的人類,就算是真的被放棄了,但是我們只要出一點點力,説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堅持不懈。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三

大年初五,和媽媽去太原影都看了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心裏很是觸動。故事背景設定太陽四百年後會發生一次大爆炸從而走向毀滅,爆炸產生的能量會在瞬間將地球蒸發。

人類為了生存想要在四百年的時間內逃出太陽系去最近的恆星,但是如何去?又成了一個問題。有人説應該拋棄地球建造宇宙飛船過去,但是問題是最近的恆星周圍沒有行星,有行星的恆星又太遠以人類的技術無法建造足夠支撐其到達的生態系統。

因此人類選擇帶着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在地球上建造發動機,人類搬進地下城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加速,地下城市遭受巖漿的不斷侵襲,跨越小行星帶時無數小行星的撞擊,地球終於到達逃逸速度,脱離了太陽系。

但是太陽卻沒有如期發生爆炸。不少人開始重新觀測太陽,發現太陽的數據同四百年前並沒有什麼區別,憤怒的人民感覺被政府騙了。太陽還是那個太陽,地球卻已七零八碎滿目瘡痍,人民開始質疑政府以至於叛變奪取發動機的控制權,想要重新迴歸太陽的懷抱。

當人們處死流浪地球計劃的政府人員的時候,太陽卻爆炸了,隨太陽粉碎的還有人類迴歸的希望。憤怒的人民變得沉默,帶着地球開始繼續流浪。故事梗概大致如此,但是令我震撼的卻不僅僅是劉慈欣的想象力,也不僅僅是電影硬科幻的水平如何之高,而是在科幻背後所展現出來的人文情懷。

文中科幻僅僅是作為背景,人類的感情才是重點。當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近日點時,社會上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覺得地球馬上就要被太陽吞噬了,甚至有人自暴自棄,爬上地面,想着現在被蒸發也比忍受着毫無希望毫無未來的黑暗生活要好。

但是男主角的父親卻告訴自己的家人: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説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以前一個高貴的人需要有金錢、權利等等,但是現在,他只需要抱有希望。

這是電影給我感觸最深的地方,越是在絕境中,越要抱有希望,這才是人類高貴之所在。

當男主角參加運動會雪橇項目,一個人開車在冰封的太平洋上奔馳時,放眼望去一片黑暗,連星星的光芒都不復存在,他甚至無法感受到自己正在移動,感覺自己就像一顆粘在黑暗這塊幕布上的小顆粒,無依無靠,動彈不得,孤獨就像一個大手將他緊緊攥住,他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園,未來一片灰暗,強撐的希望在這孤獨的黑暗中也一點點熄滅,這種絕望令人難以忍受。

人説父愛如山,父輩對我們的影響早已深入骨髓,難以磨滅,我們只有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就像人類逃離太陽系也必須帶上祖祖輩輩生活的地球。但終有一天,我們終將一個人孤獨地流浪在這大千世界,就像地球流浪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一樣,出發了,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當然,縱使宇宙無邊、前路坎坷,我們還是要抱有希望,或許不遠處就碰到新的太陽和希望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四

畫面一般,有些亂,劇情有點拖沓。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 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 飾)長大,他帶着妹妹朵朵(趙今麥 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 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阻止大氣層被木星抽乾,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五

看完春節檔最受矚目的影片《流浪地球》,心中無比激動,中國人也能拍出如此氣勢恢宏、腦洞大開、特效很燃的科幻片。我從中提煉了兩個重要的關鍵詞。

關鍵詞之一:希望。如果説夢想是用來追尋的目標,希望則更像火種就是在夢想未能達成,甚至幾經破滅時的那團不滅之火,是想要實現夢想的那份執着與熱情是一種內化於心的渴望。如果夢想是我們所期待的某個結果,是故事的結局,那麼希望就是奔向那個終點過程中的不竭動力源。

希望是人。哪怕只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你的家人,是劉培強中校的家人,因為他們還在地球上,所以他不能放棄地球,即使冒着違抗命令,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險也要去做,這很卑微嗎?自私嗎?不,這只是最基本的人性。我們雖渺小卻不卑微,我們是滄海一粟,但我們也有選擇如何生存的權利。面對末日,是奔向前方所謂避難所的家,還是回頭拼死一搏。

希望是一個信念。是不能再死人了我不想讓他們白死!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發動機點亮的是全球35億人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所謂絕境中求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往往絕望與希望是同時存在的,同歸於盡總好於坐以待斃我們已經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了。

希望可能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老人與海》的老漁夫,連續84天未有所獲,他卻依然滿懷希望繼續出海,魚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他的希望支撐着他的夢想。失聰的樂聖貝多芬又是懷着怎樣的希望完成他的命運的呢!

希望也可能只是一時的衝動,腎上腺素突增。當人經歷某些刺激,身體本能的就會產生足以拯救自身的希望之源,那是人類能夠不斷超越自我的一種本能反應。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在與理性永恆的衝突中,感情從未失過手:作為人,有感情,我們不是隻會趨利避害的機器。縱使有被污衊的可能,還是有那麼多人在扶與不扶中選擇了伸出援手,他們寧可相信人性本善,願意擁抱着善良的希望之光而活。

關鍵詞之二:回家。希望往往是要在夢想的指引下發揮作用的。無論是空間站裏的劉培強、滿臉淚痕的韓朵朵,還是即使得知世界末日來臨,也要奔回家的那些或恐懼或無助的人們,甚至是永夜中凝住的鯨魚。希望是帆,夢想是岸!通篇,無數人的夢想就是:回家!網友戲稱:外國人遇到危險了是想怎麼逃離地球,中國人卻是死也要帶着地球流浪。乍一聽,挺可愛的想法,不免讓人有些發笑,細想起來,卻脱不開國人對家的執念。

人生不過是居家,出門,又回家。我們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圖,不過是靈魂上的思鄉病。想找一個人,一件事,一處地位,容許我們的身心在這茫茫的世界有個安頓的歸宿。妻子對丈夫説:有你才是家;沒你,那只是一間房。孩子説:媽媽去哪我去哪媽媽就是孩子的家。《老人與海》,海就是老人的家。有人攢了一輩子、還了一輩子也要買套房,稱之為房奴,不過那也許就是他們眼中的家吧,可以卸去所有偽裝、可以在裏面葛優癱、可以不在乎美醜,還自己一刻的自由。家,也可能簡單到就是爺爺嘴裏吃的那口很鹹,卻一口都不敢剩的奶奶做的葱花面。爺爺沒有了,哪是我們的家啊?你,就是我的家!

人類,這一誕生於太陽系的渺小族羣,踏上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我帶上你,你即希望;希望推動地球,尋回美好家園。但壓抑不代表阻力,那也許就是絕望中的希望,是充滿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存在!雖渺小如塵,卻存在着,並願意燃情希望、擁抱夢想,挾着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豪情,追尋那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六

時間飛逝,轉眼新年已過去,豬年正式到來!在這個春節,看電影成了很多家庭必備的一項,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看到《流浪地球》票房如此高,評價如此好,我更忍不住了!於是,帶着期待與好奇心,走進了電影院,哇,頓時驚呆了,影院裏人山人海,每場都爆滿!我隨着人流走進電影1號廳,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始欣賞這部大作!

電影《流浪地球》確實不缺打動人的東西:星際流亡的悲愴命運,拯救地球的家園情懷,犧牲小我的集體主義……它強調“希望”,情感基調總體是向上的。電影院亮燈時,我看見有些觀眾在擦眼淚!看完後,我也震撼了,這部電影是中國拍的第一部科幻片,可以説非常成功,這讓中國電影邁出了新的一部,為中國驕傲!其次就是故事情節,裏邊涉及了希望,團結,取捨,悲壯,有氣勢!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説:“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面臨永夜,為了人類文明,劇中人用他們精純的血肉尤其是高貴的靈魂捍衞了人類的尊嚴,證明的生存的意義。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懷有希望,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個困難。也讓我知道了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有時候要學會犧牲,學會捨棄,學會顧全大局。最後,我知道,要永遠做一個勇敢的人,不怯懦,不退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q7nny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