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流浪地球觀後感(2多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2多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2多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

一、觀後感的定義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説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二、流浪地球觀後感(範文25篇)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關於未來2500年的大逃亡,但喚起的卻是一些很古老的意象和感動。那麼《流浪地球》觀後感心得體會該怎樣寫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範文25篇),希望大家喜歡!

流浪地球觀後感1

在未來,太陽最終將會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人類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是進行星際移民,目標星系是半人馬座比鄰星。但是對於移民方式存在飛船派和地球派之爭。飛船派計劃人類乘坐飛船逃離地球,但是依照當時人類的技術,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由於飛船設計的太小,內部生態系統會失去平衡;地球派則計劃在地球上安裝發動機,使地球飛向比鄰星。最終執行了地球派的計劃。

依照地球派的設想,人類的逃亡過程分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第二步,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到達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衞星。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I(加速)、流浪時代II(減速)、新太陽時代。

整個移民過程將延續兩千五百年時間,一百代人。

部文為處於流浪時代I的我回憶逃亡過程的前三步。逃離過程中一方面要應對地球逃離過程中所引發的一系列挑戰,另一方面還要和飛船派進行抗爭,使得地球逃離計劃能夠成功執行。經過重重困難,最終地球成功逃離了太陽系,進入流浪時代I,加速飛向比鄰星,等待着地球的仍然是長達兩千四百年的的漫長飛行。

流浪地球觀後感2

昨天,爸爸帶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會吞噬地球,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由空間站引導,帶着地球離開銀河系,經過2500年,去到新家園。但是在中途,由於幾台推動器沒了燃料,導致7天后地球將與木星發生撞擊。為了生存,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他們憑藉推動器,點燃了木星,逃離了危難,繼續征程……

“太宏偉了!”在走出影院時,我不禁感歎。在過去兩個小時中,我彷彿置身在科幻世界裏,親身遊歷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龐大的推射器,一片廢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雜而不亂。雖然整個故事發生在未來的時光裏,但絲毫不影響現在的我們細細品味。

希望是什麼?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電影中,面對着地球、木星相撞這一事實,無數人絕望了,他們有些低頭不語,有些唉聲歎氣,還有些哀聲痛哭……可是,他們的行動改變不了任何現狀;有一小部分人還對脱險抱有希望,制定出了點燃木星的計劃,當聯合政府聲明對這個計劃不抱希望時,他們依然希望滿滿;當他們的計劃眼見就要失敗時,他們不絕望,仍然耐心堅持,奮鬥到底,最終拯救了整個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條坎坷的路,也是一條必經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飯,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過去,並引導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道。但是這還不夠,要想成功,還應懂得取捨。“取”很容易,“舍”卻很難。

人人都懂“捨身取義”“捨己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電影中,由於推動器燃料不足,以至於所產生的火力不足以讓木星被點燃,與此同時在空間站裏還有30噸燃料,於是劉培強中校不顧生命危險,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使得木星被點燃,使地球脱離險境,他也因此喪生了。人人都説“舍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連捨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難,何況是性命?

捨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因為它不是單單為了自己,更多時候,它是為了顧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從大局出發,多為他人着想。

這部科幻片的不僅情節扣人心絃,而且告訴我了許多道理。此次觀影,我受益匪淺。

流浪地球觀後感3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未來某一天,太陽的壽命到了極限,再不久就要產生大爆炸,所以人類前所未有的團結,拿出所有的科研技術,在地球上建立了一萬個推進器,給地球提供能量,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這個計劃的時間是2500年,剛看到這個時間的時候,我想:這個計劃得幾百代人的努力啊!任重而道遠。還有太陽真的會爆炸嘛?

不管在技術上是否能實現,故事的發展總是有曲折,吳京主演,自從上一次看過吳京拍的《戰狼2》後,很久都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了。

在地球流浪的路上,遠離了太陽,地表温度下降到零下八十多度,所以把人類搬遷到了地下層生活,只是看不到星星。

地球表面零下80多度的時候,風雪飄搖,曾經繁華的北京和上海不在了,真的是沒法想象:在外面不超過一分鐘可能就會凍死了,必須得攜帶氧氣和做好保暖措施。

在地球靠近木星的時候,受到木星強烈的吸引力,地球的流浪之旅的軌道受到了影響,直接要撞向木星了,同時地球表面出現了大地震,太平洋板塊出現斷層和推移,巖漿淹沒了杭州地下層。

在最關鍵的時候,大家想到了點燃木星計劃,因為木星上90%都是氫氣,利用最強烈的衝擊波,把地球推開,從而避免地木相撞。

犧牲了很多的人,尤其是吳京主演的孩子的父親,估計很多人當場都要掉眼淚了。

關於人類物種繼續延續這個問題,科學家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太陽確實會在五十億年後爆炸,木星可能會吸收宇宙更多的質量,成為新的恆星,散發光和熱,吸引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圍繞起其轉動。

當然所有的一切只是推測,木星是否會在太陽隕落之前變成新的恆星發光發熱,中間的時間又是多少?

還有地球它的壽命,科學家推測也就是個五十億年,當然前提是在我們保護自然,不破壞大氣環境的各種條件下,那麼太陽也是五十億年的壽命,地球是否會隨着太陽一起發生爆炸或者隕落,使得整個的流浪計劃出現問題呢?到時候不僅僅是地球的“流浪”,應該是全人類換一個星球了呢?

作為一個小小的人類,對於五十億年只是我們其中的一個瞬間,至於我的後輩子孫如何,我也不知道,整個人類的發展和文明肯定是越來越好,向着可持續發現前進,所有的一切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發展。

自然的變化有自己的規律,浩瀚的宇宙更是如此,不管未來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作為一個小小的人類,還是迴歸當下,努力地生活好每一天,不管是追逐明天,實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還是能否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只是一代又一代人,慢慢努力的結果。

流浪地球觀後感4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一個叫《流量地球》的電影,太陽快要爆炸了,人類用了一萬個推行器把地球推到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地球因為遠離太陽氣温達到零下八十多度,人類建造地下城工人們居住。當地球經過木星的時候,因為木星引力太大,把地球往木星方向吸引使地球脱離軌道。人們知道木星是由氫氣組成的,木星又吸收了地球的氧氣,只要有一點火苗,木星就會爆炸,最後通過大家的努力,地球安全了,人類成功了。這個電影告訴我要愛護地球,還要好好學習用知識的力量改變世界。

如果地球迎來了毀滅,人還能堅持最初的那份真善美嗎?

一次毫無計劃的出逃,兩個年少無知的孩子,三代人無法訴説的苦楚。卻扣人心絃,處處打動人心。

聯合國為了保證人類文明的延續,竟計劃先淹死地球一半的人;運輸小隊竟把火石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親密無間的隊友在危險來臨的那一剎那,竟不管隊友的死活,一樁樁,一件件,都引人深思,難道人們不是平等的嗎?難道有時候,生命真的不再那麼寶貴?每每思索到這裏,我心頭一涼,陷入無限的痛苦之中。

混蛋!老東西!一聲聲的謾罵,無不體現着孩子對父母愛的不理解,但所謂的混蛋卻為了他犧牲了自己,所謂的老東西聽説他有難,不顧自己的安危,上來救他。每每想到這裏,又心頭一暖,讓我有勇氣去堅信,人間的真善美還是存在的!

在《流浪地球》電影出來前,其實我根部不知道這是什麼,我也不是科幻迷,但當我瞭解了其中的故事後,卻有了強烈觀看它的慾望。

在《流浪地球》上映時,我可以説是見證了大型的雙標現場,網上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回事,把《流浪地球》的不合理科技細節一個個的噴,然而對於那些外國科幻片的不合理細節卻視而不見,有人問起,也含糊過去,還有很多人,一看見吳京就給電影打低分,説什麼又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我估計這些都是外國的間諜吧,中國也不需要這種垃圾。

其實《流浪地球》可以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片,它的思想內核都是緊緊貼閤中國人的價值觀念。這是我去電影院看過的最貴的一場電影,因為我買的是最貴的票,表達一下自己的支持,在看的時候,心裏總是會有一些感動,像是那段新年音樂,人們對於家的牽掛,親情的羈絆,這是一種不同於外國科幻所傳達的無形理念。

看了《流浪地球》,我很滿意,當然,也希望中國科幻電影能有更好的成績。

流浪地球觀後感5

隨着一聲發射,我的心隨着地球被推動器推動時地球上人民歡呼的聲音,我的心無比的震撼和激動。

這是國產影片《流浪地球》。對我深深的震撼!影片的開頭。在面對太陽系崩潰的地球即將毀滅。人類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是的沒錯,就是團結全人類的全解全地球的團結。所有每一個人其實活的像心一樣閃爍,即使他沒有他們,沒有像劉培強一樣犧牲自己推動地球,希望就是一片乾渴土地中的一條河,然後責任義務愛與勇氣源源不斷的供給着這條河。很久以前,劉啟從爸爸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只要他抬頭就可以看見一棵爸爸的星星在多年不見是父子。中出現了隔膜。慢慢的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最後劉培強犧牲的那一刻,劉俊劉啟心中應該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吧,看爸爸就是星星,你抬頭看見我像星一樣閃爍淚水洇出眼眶,那一刻竟是無言的感動。讓劉琦也沙娜想通了一個拯救地球的方法,許許多多的人前仆後繼。演繹了。拼搏與堅持,每一個努力的人像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記像星一樣閃爍,星河仍舊被留存,因為他曾輝煌過這部電影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事,也許人類脆弱的不堪一擊,但人類從未放棄過希望愛永遠在他們心中。

心仍舊在流浪,但卻有什麼東西變得不一樣了,原來像星星一樣閃爍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流浪地球觀後感6

前不久,我在電視上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影片。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因太陽膨脹而迫使地球做出逃逸太陽系的“流浪之旅”,到數光年外的新家園。

在其中主要描繪了在通過木星附近時,因木星引力過大而使地球趨於分解而毀滅,影片中的幾個人物在CN171-11救援隊中用他們的勇氣、毅力、意志、智慧以及鮮血詮釋了希望的意義。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在那樣的環境中,可以體會得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不安全的,隨時都會成為埋葬億萬人口的鋼鐵墳墓。無論是地下城、曠野、冰山,還是其他都不是安全的。而他們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他在這處處危險的地方四處運載着“火石”點火器,與駕駛空間站的父親則用空間站點燃了木星,使地球最終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免於遭難,也使他們自己免於毀滅。在這其中,這支救援隊中犧牲了一個又一個英勇的戰士,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踐行了人可以在做不到的情況下“力挽狂瀾”,這也是這部影片中最催人淚下的一點了。

影片中太空艙中的管家機器人曾經在最後説過一句話“讓人類保持理智是一種奢侈的要求!”也正是我們有着挑戰困難不懈努力的激情,才使得我們人類這個種族得以在動物的競爭中崛起、發展、壯大,乃至我們可以做到更多更多之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永遠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戰勝不了的只是自己。

流浪地球觀後感7

這是一個希望與犧牲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後,太陽將不斷老化,即將吞噬地球,甚至毀滅銀河系,我們採用“流浪地球”計劃,將地球推開太陽系。沒想到,移動偏了9。3度,結果地球受到木星影響,無數人員傷亡。最後,一部分人採用了偉大的方法——犧牲……後面,就是一段感人的、令人心酸掉淚的故事。

裏面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沒錯,地球就是我們的家,是千千萬萬,數以億計的家。如果不好好保護地球,面臨我們的就是一場災難。有多少人相信希望?很多很多。希望,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存有的,它激勵着我們前進。

最感人的那一段是劉叔叔為地球而犧牲的那段。他為了地球而犧牲。世上總有人很偉大地犧牲,他就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好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聽過一句很棒的話:“生命之美大於責任,生命之美在於奉獻。”

還有一段也讓我很感動。就是老何救援隊員犧牲時,露出了他們媽媽的留言:兒子,天冷了,記得穿秋褲,它讓我感受到了愛。

我想對人們説一句話:“不要為了小事丟失重要的生命,活下去。”

有浪地球小説部就想象能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離的創意蕩氣迴腸,驚豔無比。

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合時還圓了,小説中‘‘雅典衞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違紀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搖搖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界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説《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裏的一座里程碑,或者説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類型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致,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信念,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整救世界。

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樣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棒,給中國的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杆,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裏有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量地球小説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説的整體框架有一定的改動,只拍了小説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判斷,希望能在續集看她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服。在流浪,因為我們終於有了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8

你可曾想過多年後如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遭遇危難,人們無法在地球生存,應該怎麼辦?

大年七年級上映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熱映,我也去看了。

電影講述的是因為太陽的枯竭,地球遭遇滅頂之災,地表温度降至人類所不能承受的低温,人們以抽籤方式獲得名額到地下城生活,人類數量因為全球性災難降臨而鋭減。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無數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令人開心的是國產科幻片進步了許多。而觀看這部影片帶給我更多的是温暖與感動。在最後時刻,許多人為了用這最後的辦法拯救地球而放棄了與親人的團聚的機會。所有人居住在一起,面對危難,這其中夾雜有不分國界的情感,為了大愛而面對死亡的勇敢。這裏雖然有激烈的打鬥場景,但也滲透出人情,長輩們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哥哥保護妹妹的無微不至。災難降臨,有這樣一羣人不畏艱難,顧全大局,拯救地球,為地球擺脱災難出謀劃策;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心懷人民,聽到有最後的拯救辦法時,毅然調轉車頭,回來一起出力。所有幸存的人團結一致,沒有任何金錢和權力等慾望,大家都保持着一個共同信念,那就是:活下去!看到這,我不禁潸然淚下。

看完影片,回到現實。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現如今地球的狀況。全球氣候變冷,這是我們親身感受到的,今年正月沒出過幾次太陽,天氣也總是陰暗寒冷,夏天熱得要命;酸雨,温室效應,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多種動物瀕臨滅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如今地球環境遭到破壞,各種新聞報道都無時不刻在警醒我們:要保護環境,守護我們的家園。不要讓科幻片的內容變為現實。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也應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出門步行,少使用塑料製品,垃圾分類裝,節約用水,多植樹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只願我們的地球能夠安好。行動起來吧,為我們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構建美麗的家園。

流浪地球觀後感9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作品的改編電影,影片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已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着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對於這部影片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精緻又宏大的特效了,完全脱離中國電影“五毛錢特效”的設定,經費爆炸的特效實在很讓人驚歎堪稱“好萊塢水平”,將未來地球真實地呈現,末世場景整體比較流暢,帶給觀眾視覺的衝擊,從地下城到空間站,每個環境都是精心設計過的,科技感十足,沒有任何細節會讓人齣戲,比如貨車的球形方向盤、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赤道轉向發動機的入口、給重元素聚變發動機挖掘原料的礦區、全世界的救援隊大出動。大場面如被冰封的世界,被炙烤的家園,在一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下的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的星球,這可以説是目前中國科幻的巔峯之作了。

所謂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我認為並不是中國第一次拍出了好萊塢質感的科幻片,恰恰相反是因為中國第一次拍出了區別於好萊塢的中國式科幻片。解除地球危機可謂是科幻片里老生常談的主題,試想《流浪地球》裏的危機發生在歐美,那又會怎麼樣?歐美普遍的解決方法是放棄地球,開飛船出去宏大的宇宙探索新的家園。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説,千百年來對土地的依戀,對家園的深情,讓他們犧牲再大,痛苦再多也要帶着地球一起逃命。其次,歐美主要宣揚個人主義,他們拯救世界的英雄往往只是一個人,而《流浪地球》中,拯救世界的是全人類,每個人都是英雄。最後就是感性與理性之差了,歐美科幻信奉理性,他們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冷靜剋制,所以歐美不會使地球“流浪”,更不會有不會有劉培強炸燬空間站這個結局。作者劉慈欣也説,理性上,他會選擇飛船派,但“流浪地球”的概念更具美感。正是中國人這種更在乎家園和親人的感性,成就了《流浪地球》的浪漫,所以這是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科幻片。

作為一部被吹捧得很厲害的科幻片,製作團隊歷時四年完成。但這畢竟是中國科幻的第一部作品,也有一些不成熟。大到前期過於宂長的劇情陳述,小到英文字幕中錯誤用詞和拼寫都或多或少的讓人有些失望。比如空間站休眠系統看似高級,但休眠很簡單,甦醒也隨意。主角劉啟提出木星表面的氫氣和氦氣引發爆炸,利用其推力,脱離木星的這個方法部因為moss的計算結果而直接否定不嘗試了那又為何因為一個小孩的想法動輒聯合國呢?而且理性且冷靜的聯合國居然因為一個父親的感情而同意執行那樣危險的嘗試,是不是有點草率了?還有女主韓朵朵最後的“強行煽情”也完全沒跟當時緊迫的節奏掛鈎。人物沒有特點,不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台詞沒有經過細細打磨,劇情缺乏鋪墊,較為倉促,立意深度不夠,無法引起共鳴和靈魂叩問。綜其看來國產科幻片還是有待提高。畢竟《流浪地球》只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啟航之作,不是巔峯之作,不是封神之作,所以我認為褒是要大於貶的。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今天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電影中令人震撼的場景和催人淚下的劇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部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説改編的片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太陽即將毀滅,地球逐漸變得極寒,為了生存下去,人們不得不進入地球的內部生活。就算這樣,地球還是擺脱不了毀滅的厄運。為了拯救地球,找回失散的家園,科學家們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安裝了總共一萬座“行星推動器”,它們產生的動力能夠推動地球逐漸逃離太陽系,去尋找一個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系。而正當地球緩慢而平穩地離開時,木星卻要在很短的時間裏以極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主人公“劉啟”和科學家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所有行星推動器的能量轉換成熱能,再將熱能輸送到木星上,點燃木星表面的氫氣,推使地球反彈出去。可是,他們卻預算錯了。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劉啟的爸爸駕駛自己的飛行器點燃了剩餘的燃點,地球得以安全,但他自己卻犧牲了。

看完了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會被裏面的台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給逗笑了,同時,也被電影中的父子情,朋友情給感動的哭了。就是在那樣一個高科技的時代,人類在浩大的宇宙中還是顯得那麼無能為力與渺小。而在災難面前,我們中國人卻沒有害怕,大家團結一心,發揮聰明才智,攜手共渡難關。每一個人的加入,就像江河匯入湖海,凝聚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大氣又温情。我想,不管是大人,還是像我這樣的小孩,看了這部電影后都會被它深深地感動。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陽的枯竭,地球將遭遇滅頂之災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男主的父親多次拿出一張家庭合影的照片,深情端詳,目光柔和。由此可見,他是多麼牽掛自己的親人,他是多麼深愛自己的兒子,但在千鈞一髮之際,他卻毫不猶豫,英勇獻身,把生的希望留給地球上的親人和所有人類。大愛無疆,大道無垠。正如愚公移山,他歷盡艱辛也沒有泯滅最初的希望,就是想給子孫後代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環境。正是這份憧憬與希望支撐着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無怨無悔的付出。中國人歷來安土重遷,眷戀故鄉,熱愛國家,幾千年傳承至今,家國情懷,已是深人骨髓。遊子思鄉,落葉歸根,天涯海角,家園是最美的所在,親情是最暖的慰藉。而地球是全人類的家園,地球有難,人類沒有拋棄地球,而是選擇拯救。就算流浪,也要帶着地球一起。

看了這部影片,一個詞一直叩擊着我的心靈,它就是希望。那麼,我們又是否曾想過,希望是什麼?我們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線希望?閲看原著時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段話,“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時間,我們都要擁有它。”在影片中有一句台詞,“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我認為這就是影片忠實於原著核心思想的地方——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希望是什麼?在我電影看到結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時候總覺得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倒不如放棄,卻從來沒有想過去創新,沒有去嘗試在絕望中探尋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難和苦難和擊垮,選擇臣服於它們。莎士比亞曾説過:“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是呀,漫長的黑夜,會讓人感到害怕,會讓人感到孤獨和絕望,可不管這黑夜有多麼漫長,只要我們堅持了,努力了,給自己爭取到一點希望,白晝也終將會來臨。

努力!就會有希望!

有希望!我們就應該更加努力!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今天爸爸帶我去電影院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個稱職的爸爸,他叫劉培強,他是一位中國航天員,因地球離太陽太近,太陽會毀滅在即,地球也將隨之滅亡。人類為了尋找新的家園,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人類把它稱為“流浪地球”計劃。所以他只能陪伴兒子劉啟4年,4年後前往國際空間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韓子昂陪伴劉啟長大。轉眼17年過去劉啟長大了,他帶着妹妹韓朵朵偷偷從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開外公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後來,莫斯最後宣佈“流浪地球”計劃失敗,劉啟突然想到了小時候爸爸對他説的話:兒子你知道嗎,木星90%都是氣氧,劉啟説:那是不是像一個大氣球?劉培強:等你長大了你就會知道。劉啟:嗯。最後,劉啟把上萬座發動機聚集在一個發動機裏,衝擊木星,木星在反彈給地球,地球受到衝擊就會離開木星。最讓我感動的是,因有些發動機缺少燃料,劉培強就駕駛航天器撞擊木星,在駕駛的同時他最後對兒子説:“兒子,爸爸要去執行任務了,你閉上眼睛,數321,抬頭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這可能是劉培強給劉啟的一個念想,因為距離太遠,就算用天文望遠鏡,劉啟也很難看到空間站。但最後的這一刻,地球由於被吸引,已經離火星很近了,而劉培強點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燒、爆炸,劉啟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後一刻,劉培強犧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現了給兒子的承諾。

可能在生活當中,我們人類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麼,今天去哪玩,並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許是壓根兒都不理,也不管航天員們正在幹什麼,做什麼,只顧着自己。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順利面世的電影《流浪地球》,是首位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人劉欣慈——眾科幻小説裏,第一部真正變成影片的作品。《流浪地球》在電影院如火如荼地上映,我個人認為:影片無論從對細節的處理,還是對作品的刻畫,不愧為媒體所言,《流浪地球》堪稱國產科幻片中里程碑式的一部精美影片。

故事設定的背景是在未來,由於太陽急速衰老膨脹,沒有了太陽,地球將遭遇滅頂之災,人類為了生存下來,開始了一個長達2500年的行星移民計劃,稱為“流浪地球”計劃。地面上將不再有人居住,僅剩餘的人口都在人工建造的地下城生活,靠着科技投影出的假象,藍天白雲、青青草地,迷惑人們的視覺,可在這背後,覆蓋的是一塊塊腐朽的鋼鐵組成的廢墟,死一般的沉寂包裹着,僅能夠聽到的,也只是生靈的哀歎。

影片一開始,沒有急於進入劇情的主線部身,而是耐心交代了兩對父子之間的情感關係。年幼的劉啟坐在父親劉培強的腿上,倚靠着他看天文鏡裏宇宙裏的木星;韓子昂坐在旁邊,看着兒孫倆,臉上也掛滿了笑容。劉培強將通行證交於韓子昂,也把劉啟託付給他,這樣,他們就可以免受殘酷的抽籤,順利進入地下城安全生活,自己到空間站去工作。

劉啟與韓朵朵好奇來到地面上,陰差陽錯的和韓子昂以及一些人員成為了救援隊,隨着故事的推進,我們可以得知,劉啟的家庭始終處於殘缺狀態,對父親的感情是悔,是恨。他反抗父親的指令,心中與父親敵對的心理屹立不動,但這只是大多數的時候,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劉啟心中的感情得到解放,他理解了父親的選擇,第一次走進他的內心,第一次與父親感同身受,完成了一個男孩到一個男人的心理蜕變。

生命的犧牲,在影片裏最是尋常。但這些在與命運搏鬥的人物也沒有時間為犧牲的人哀傷,只能為了大眾的利益繼續前行,劉啟如此,韓朵朵如此,那些救援的人也如此,他們要忍受親人的離別,犧牲自由的時間,揹負沉重的使命前行。

“希望,是這個年代裏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正是這份希望,令苦難中的人們重獲新生,令彼此分離的人能夠緊緊相擁,也讓人們明白生命的珍貴,讓地球抓住求命稻草,得到新的生命。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無論黑夜如何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題記

説起科幻片,無論想到哪個國家的都不會想到大陸的科幻題材電影。可這一次,看到一部科幻片竟然好評如潮,這不由得讓我感到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影片可以讓口味刁鑽的觀眾讚不絕口。

部片主要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並且威脅着地球的存在,於是人類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在地球設立了上百萬的地球發動機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的故事。主人公少年劉啟與自己姥爺和妹妹走出地下城,陰差陽錯揹負上了拯救地球的使命。最後遠在太空的父親犧牲自己,改變了地球與土星相撞的事實。

豐滿的背景,逼真的特效深深吸引了我。其中,當地球人已經被放棄時,劉啟等人依舊沒有放棄拯救地球。在聯合國的呼籲下,部已經放棄生命的救援隊們再次加入了拯救地球的隊伍。當無數個不同國籍不同性別的陌生人一起推動發動機“撞針”時,這個鏡頭傳達出的是團結的力量,是在危難面前仍舊燃燒的希望。

世界集資建造超級發動機,全世界三百名宇航員飛向太空,世界不同的救援隊為發動機運輸燃料,在最後一刻擰成一股繩的人類……

正如其中所説,希望的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鑽石。希望便是燃料,它推動這人們前進,也在故事中推動着地球脱離苦海。在如此惡劣悲慘的世界中,希望與盼望是在地下城居民們唯一的念想。

劉啟的爺爺曾説過:“在我們那個時代,還沒有人在意過太陽,所有人都在在意一種叫錢的東西。”想想看現實中的我們不也是如此嗎,追逐個人的利益,甚至傷害他人。自私自利,把個人的收益永遠放置第一位。而當有一天困難真正降臨時人類才想到了丟失已久的堅毅與團結。那時人們的`腦中只有拼命活着,一切彷彿都變為身外之物。所有角色一邊拯救這冰冷的世界,一邊在盼望着回家,盼望着春天,盼望着陽光。人類渺小富有豐富的情感而又偉大,絕望與希望在內心交織,也許只需要一絲花光便可以點燃人類在絕境中的堅強與堅毅。也許是劉啟等人心中有着信念,有着重要的東西,才使得他們從始至終不輕言放棄,也是這堅持不懈的火焰點燃了人類心中的希望。

活着便有可能,團結便有力量。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流浪地球》是我為數不多願意去“二刷”的電影。作為一個科幻迷,從小就在《科幻世界》裏去追尋那浩瀚宇宙的震撼,而作為一名觀影人,看過了太多的科幻大片。這次終於有機會看到劉慈欣的短篇小説《流浪地球》搬上了大熒幕,可以讓我們細細品味。

《流浪地球》講的是在未來太陽要毀滅了,人類為了避免地球遭到浩劫,集全世界之力,建造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着地球脱離太陽系,經過2500年的漫長歲月達到一個新的棲息之地,這就是《流浪地球》計劃。

縱觀整部影片,大家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有部分人説構思巧妙,特效宏偉大氣,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也有部分人一直在吐槽它,覺得是一部劇情糟糕,台詞混亂,是一部僅靠特效秀下限的爛片。我覺得科幻之所以能夠使人着迷,就源自於我們無盡的想象。

《流浪地球》用125分鐘的時間向我們展示了科幻的無窮魅力,有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的行星發動機、能夠輕鬆操控幾層樓高的運輸車、用燒石頭就能產生巨大能量的重聚變技術、在冰封中耀眼的上海市以及站在地球上就能夠欣賞到木星的瞳孔等等。

在這些幾乎令人失去呼吸的特效映襯下,我們又看到了另一番温情,哥哥冒着危險帶着妹妹只是滿足她想上地面去看看的願望;父親忍痛別離是因為要去拯救世界,兒子怨恨父親只是想面對面親口叫一聲爸爸;姥爺始終守護着孩子們,卻付出了自己;戰士們堅守着,就算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的信念。此處並無任何矯情,而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讓整個流浪鮮活起來,這些不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科幻電影嗎?

今天路過影院看到《流浪地球》的宣傳海報,我依然還記得當時在電影院的那種自豪,震撼和感動。

至少在我看來流浪地球成功不止是電影的部身,它還有以下兩點成功的地方:第一點,解決了國產科幻電影資部自信問題,為以後商業資部投資國產科幻電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二點,開啟了國產科幻類小説向頂級商業運營成果的轉變。《流浪地球》的較高票房預示着國產精品科幻小説有更多的機會搬上大熒幕,藴藏着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最後,點燃木星,破除萬難,衝出蒼穹,推着地球繼續流浪:“流浪,不止是我們的心,希望是我們回家唯一的方向”。

流浪地球觀後感16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電影,對於我來説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喜好。國小時,學習任務比較輕鬆,所以經常往電影院裏面跑;可惜現在國中,學習任務比較重,很少有時間再去了。趁着這次過年,我終於去看了今年第一場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科幻和災難性的小説,主要講的是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長大,他帶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劉培強和韓子昂也英勇犧牲。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在地球毀滅的最後幾天,大部分的人都喪失了希望,只有王磊小隊一行人,在為地球做最後的努力。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韓朵朵在向全球的人求救,她認為自己很無用,大家都在為拯救地球盡己所能,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然後韓朵朵也在用自己單薄的力氣幫助王磊他們。那些頹廢的人,聽到韓朵朵的感悟後,終於又有了希望。紛紛在回家與親人最後的擁抱的途中調頭,來到拯救地球的前線支援他們。這時我不禁潸然下淚,多麼可貴的精神啊!他們都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最後幾天,而是去支援拯救這岌岌可危的地球。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可實現的希望,就連機器人Moss也計算過,判定成功率為百分之零,可他們卻仍沒放棄,在用自己所有力氣去拯救這毫無意義的地球。

電影結束了,我的淚水已打濕我的臉龐,“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觀後感17

有浪地球小説部就想象能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離的創意蕩氣迴腸,驚豔無比。

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合時還圓了,小説中‘‘雅典衞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違紀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搖搖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界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

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説《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裏的一座里程碑,或者説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類型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致,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信念,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整救世界。

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樣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棒,給中國的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杆,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裏有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量地球小説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説的整體框架有一定的改動,只拍了小説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判斷,希望能在續集看她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服。在流浪,因為我們終於有了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18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的是在幾個世紀前銀河系因太陽的繼續擴大而被慢慢吞噬。人類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在地球上安裝了幾百個推進裝置,為地球前進尋找一個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這個計劃就開始實施了。電影中還有一位爸爸寧願放棄自己的兒子和妻子也要去守護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後因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終於安全的找到了棲息地。

儘管這部電影是想象的,但是當我瞭解到因為那位爸爸的執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後代的繁衍生息,我內心還是非常感動。電影中內容的背後也折射出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護地球,保護地球,守護我們的家園,避免電影中的那種情況發生。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讓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發,對我們來説不就是一場災難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我們寧靜的生活,居家隔離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並非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而是許多無數逆行者的攜手並行,並肩作戰。不曾忘,耄耋之年臨危受命奮鬥於疫情第一線的鐘南山院士;不曾忘,風華正茂的女孩褪去華服,剪斷青絲,堅守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靈魂的紅裝;不曾忘,那些説出鏗鏘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們,一個個在請願電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無情,人間卻有情。這些無數個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個男人一樣嗎?

歲月從不靜好,但因為有了他們——中國無數個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使我們抬起頭看見了清靜與美好。

流浪地球觀後感19

原著和電影的人性對比

電影過後來看的小説,改編確實是有不一樣的,不變的是浩瀚的宇宙和強大的物理知識助力,差太多的是電影的人性和原著的人性對比。

或許是因為吳京,電影仍以愛國為主基調,充滿了英雄主義和團結友愛的味道,包括以李光潔為代表的執行者,以吳京為代表的操縱者,還有韓朵朵等一類普通人。電影讓我不悦的兩個地方,一是韓朵朵想全球人民廣播,此處尬的我想躲避;二是所有人疊加推原石,這種受力方式讓我很懷疑,在前面位置的不會被“推死”,還能推動原石?相反原著中的人設就要合理得多。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實現,只有滿足了物質生活才會有精神生活的豐富。當地球都在流浪,僅僅滿足了生理需求的人們又如何生出更偉大的情愫呢?

原始人就住洞裏,我們又住洞裏了。在這個時代,死亡的威脅和逃生的慾望壓倒了一切,除了當前太陽的狀態和地球的位置,沒有什麼能真正引起他們的注意並打動他們了。這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關注,漸漸從部質上改變了人類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生活,對於愛情這類東西,他們只是用餘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賭徒在盯着輪盤的間隙抓住幾秒鐘喝口水一樣。?

在這個被髮動機推動的地球出軌的時代,人們的出軌也變得無足輕重了,同樣無足輕重的還有營救順序,作為個體的死亡或消失。

地球仍在流浪,當與人馬座相遇時,哪三科金色的太陽又將毀滅第幾號文明?在三體文明中,需求層次理論是否又試用呢?繼續在劉慈欣的小説中探索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20

千年之後,太陽將會毀滅所有太陽系的星球。與其説坐以待斃,不如帶上地球尋找新的太陽,開啟流浪之旅。地球發動機帶着地球前往新家園和史稱“流浪地球”計劃。地球到達木星想利用引力將自己拋出太陽系,因為發動機沒有足夠的燃料。意外發生了:由於木星裏影響,地球發生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去。所有人力挽狂瀾,但是終究無法擺脱木星的引力,在危急時刻,主角劉啟想出辦法:點燃木星,讓木星爆炸並推離地球。地球開始流浪......

沒有人聽從他們,只顧返回與親朋好友做最後的告別,劉啟和朋友們的計劃陷入困境。看到這兒,我在想:人類終究自私。相互鬥爭,除了失敗以外,沒有好處,人類又何時能放下分歧達成一致呢?何時又能把大家的利益看成自己的使命?這樣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就不會發生爭執戰爭、極寒、地震、缺氧,讓地球發動機無法運轉,無法得到原料,讓地球向木星墜,人類將會加快進步。

當人們認識到了挽回地球的重要後,努力讓可以點燃木星的地球發動機火焰升高。可是還差了不少的距離,在千鈞一髮之際,領航員劉培強,也就是劉啟的爸爸,引爆了領航員空間站和木星,最後英勇犧牲。這是一個悲劇,與劉啟的一別成為了最後一別。但這也是美麗的悲劇,人類得救了,地球得救了。地球,又開始了流浪之旅。劉培強知道,留在“領航員”空間站,絕對安全。可他選擇了死亡,他知道人工智能莫斯得到聯合國的授權,將會“判逃”並實行火種計劃,可他選擇了自毀。比起那些只想回家,不願浪費一點時間的人,他甘願與兒子永別,犧牲自己拯救世界。他捨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身邊的警察、消防員、醫生......還有許多熱心人不也是這樣?他們在危難時刻選擇勇往直前,救出鮮活生命,而迎接自己的是絕境甚至死亡。我們萬萬不要等到此時,才珍惜親情,放下雞毛蒜皮的小事,再多仇恨與抵不過血肉之情。

在火種計劃中,人工智能莫斯放棄地球,想帶着人類以及動物植物的受精卵逃跑,繁衍新的人類。我想這樣的人類毫無感情,他們沒有親人沒有父母。正如電影中所説的“我不想那一別成為我與兒子的最後一別。”人類守護的不僅是這個星球,更不是人類的生命,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深情,這樣人類的歷史傳統美德,才能祖祖輩輩的,發揚下去。

看完這部影片,我沒有陌生的感覺。千萬年之後,説不定“流浪地球”會成為現實。流浪是遙遠的,而感情和熱血是現實的。珍惜與親人的時光,珍惜自己的生命,讓生命變得有價值。

流浪地球觀後感21

最近,我看了一部讓我非常有感觸的電影,這部電影叫做《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就是大劉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為短篇而小看它,大劉雄渾的想象力在短篇裏一樣展現的淋漓盡致。

全電影8個故事,當中有關聯的有兩個,雖然它們因為篇幅和架構的原因,比不上三體的氣勢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處,很多時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後味反而更濃。

以電影中我最喜歡的《鄉村教師》為例,小説開篇非同尋常,你不會以為這是一個科幻小説,你肯定會以為這是一個現實小説,反映在窮鄉僻壤的地區的教育問題,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師,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這部電影明明確確的就是大劉署名,我真的懷疑我是不是拿錯了~~當然,從一半開始,風轉急下的劇情突然讓人瞭解了大劉這樣安排的用心,從科學的角度講,人類絕不是什麼進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類的發展動力,人類傳承的制度雖然低效,但是卻是可敬的,如果沒有鄉村教師最後的堅持,也許文明都會自此消失,這種戲劇的安排,其實很有意思,讓緊張感保持到了最後一刻。同時,這部作品又是反映現實的,它不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劉關注的現實,大劉的作品不同於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別,就是大劉不是信馬由韁的想象亂飛,大劉的作品一定是以現實和人性為基礎的幻想,幻想可以滿天飛,但是沒有基礎的沉積,那樣的作品並不會打動人,也自然不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共鳴。我想這正應了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大劉的科幻作品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看了《流浪地球》,我有了太多的感悟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22

在看過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後,我就被深深吸引了進去,他通過平凡的方式寫出了不凡的科幻!

《流浪地球》以豐富的想象貫穿全文——20年前,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軌道,航出了太陽系,在寒冷的外太空繼續着它孤獨的逃亡生涯……看到這裏,讓我不禁佩服起作者劉慈欣,佩服起他對宇宙的認知,他真是把科幻描繪的像真的一樣;通過他的想象,他發明了地球發動機,它的威力非常大,可以照亮北半球,當在太陽爆炸的時刻地球發動機能夠幫助人類逃亡太陽系,逃到其它恆星上尋找可生存的地方。“地球派”和“飛船派”是兩隊死對頭。這些“角色”在情節中不斷閃現,而就是這些“角色”為文章增添了許多色彩。

人就要有豐富的想象,想像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美好的遐想是不行的,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才能夠駛向成功的彼岸!也許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作者用豐富的想象,寫出了我們不保護地球的嚴重後果,雖有地球發動機給予我們的幫助,但它也需要資源{各種山體},如果地球真的滅亡了,那我們就要坐着超音數速汽車到別的星球生存,愛護地球,別讓他離我們而去!

這部電影的作者劉慈欣簡直把科幻描寫得神乎其神,他把我們的現實生活和宇宙緊緊相接在了一起,表面上看起來不足為奇,可慢慢的品嚐,才能嚐出真正的味道。

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感覺到科幻原來由許多不同形式。如——塑造寫地球上不可出現的人或生命體,如通過寫我們的生活聯繫到不可思議的事……它讓我認識到了真正的科幻,也讓我對科幻燃起了濃厚的興趣!

流浪地球觀後感23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比鑽石更珍貴的東西。的確!當你身處絕境時,你最需要的不是水與食物,而是希望。因為當你失去了希望,那邊代表着你失去了一切。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幫你走出那漫無邊際的沙漠的動力。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讓你存活在滴水成冰的荒野的火焰。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幫你生存在荒無人煙的小島的指南。

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中,由於太陽發生氦閃的原因,是人類陷入了生存危機,但由於記憶遺傳技術的出現,使人類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光,於是造就了一份人類的逃亡計劃__流浪地球計劃。在這個逃亡之中需要分為五步施行__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1(加速)流時代2(減速),新太陽時代。這份計劃對於當時人類的科技來説這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但是上帝卻低估了人類垂死掙扎的.力量__人類花費了整整42年的時間使這份計劃看起來不那麼遙遠。在這42年的掙扎歷史中人類由淺入深,有多到少,最終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十萬多個衡心級別推動器,完成了流浪地球計劃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這也許便是希望的力量吧!

如果説希望是枚救人性命的仙丹,那絕望便是多人生命的毒藥。在那漫長的時間裏人類時時刻刻的處於逃亡的陰影中,流浪地球計劃在開始時候可以在人類的心裏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但是我們卻忽視了一個致命的隱素,這份流浪地球計劃需要實行的時間太久太久了久到會使種植在人類心中的那顆種子悶死在胚胎裏,在這遙遙無期的逃亡之旅中有人始終堅守那份希望而頑強的生存着,卻也有人服用了失望的毒藥而化為一具枯骨。有人精神失常而是在惡劣的環境裏,有人厭倦了遙遙無期的逃亡之旅而死在自己的槍口之下,也有人認為聯合政府欺騙了他,而死在聯軍對抗裏。因此希望的力量更強大但也不要輕視了失望的毒性。

當故事接近尾聲時,人類也沒有到達半羅馬星系,地球也沒有遭到新的太陽環繞,環境也沒有好轉。有的只是在地球的某個地方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做了一個人類做了上千年的美夢,温暖的陽光灑滿大地,沉睡的空氣漸漸甦醒,給天空染上了藍色的圖料沉睡了千年的種子漸漸甦醒,從解凍的土地裏伸出了頭,給褐黃色的大地披上了一件綠衣。這場夢有人類的希望編制而來,從而繪製的一幅地球夢,人類夢。也許這絲希望便是人類在地球這個世紀飛船上生存下來的原因吧!

看完這部電影我收穫良多,我有時就在想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存活下來,是因為我們心中比其他生物多了份希望吧!也許就是多的這份希望是我們能在地球立足並強大起來的原因吧!所以説希望是人類最厲害的武器,也是人類最珍貴的東西。

流浪地球觀後感24

《流浪地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劉慈欣,他有“中國科幻第一人”的稱號,他寫的最有名的電影是“三體”,《流浪地球》也是他的一部科幻小説,這些小説都介紹了“地球末日”發生的故事。

劉慈欣這部《流浪地球》還被拍成了電影,春節的時候上映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是部讓我目不轉睛看完的電影,但是電影與電影比較起來,還是電影裏講的故事比較完整。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劉啟的爸爸劉培強在他四歲的時候去參加了“拯救地球計劃“,成為了一名宇航員,幫助地球離開太陽系,而這時候他的媽媽缺生病死了,劉啟跟着外公去了地球最後的掩蔽所“地下城”。

“拯救地球計劃”是要用2500年時間幫地球逃出太陽系。17年過去了,雖然“拯救地球計劃”還沒有成功,地球還沒毀滅,但是地球遇到了麻煩,地球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所吸引,撞向木星!怎麼能讓地球自生自滅呢?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地球上的人類“選擇了“希望”,劉啟他們決定竭盡全力來拯救危在旦夕的地球與人類,他們想到一個辦法,用地球上的氧氣去點燃木星上99%的氫氣,因為這兩種氣體一旦混合,只要一根火柴就會形成轟天震地的大爆炸,再利用大爆炸的氣浪把地球彈離木星。

大爆炸成功了,地球得救了,而劉啟的爸爸劉培強與千千萬萬人一起犧牲了,地球繼續着他2500年流浪的旅程。

我敬佩劉培強叔叔為了人類犧牲自己的崇高品格,我也就像電影裏的韓朵朵一樣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選擇了希望,雖然它可能十分渺茫,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但我們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它,實現它。

今天我們更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希望一定能夠變為現實。

流浪地球觀後感25

希望,是這個時代最為珍貴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大片,慕名而觀的人不計其數。電影院裏觀眾滿滿當當,為這樣一部超越現實的作品“助陣”,宏大的場景、動人的情節、壓抑的悲劇……從津津樂道轉向沉默無聲,電影帶給觀眾非同尋常的感受。

熟悉的家園,北京、上海、濟南、杭州……一個個地標在電影裏出現,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悦,那極寒天氣裏,我們已經找不到絲毫的温暖。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把一個個地球人送給了災難,僅存的轉移到地下空間,再也無法享受藍天與空氣,再也無法感受四季的美好。失去的,正是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擁有的,正是我們明天要失去的。整個地球都是命運共同體,想盡千方百計,讓地球可以安全的去流浪。賴以生存的地球,成為人類命運的一葉扁舟,何去何從?這樣的開頭,實在讓觀眾揪心。在熟悉的地方留下最痛的感受,黃色的校車、熟悉的大廈……我們的生活已經無法回到過去了,只能往遠方,找到一方新的家園。可,家園在哪裏呢?

感情是作品的紐帶。父子之情、兄妹之情、爺孫之情、同事之情、戰友之情……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唯有這些感情值得讓人落淚。看完這部電影,災難我們可以咬緊牙關,情感卻無法控制。人類的眼淚是為情感而生的,每一滴都值得敬畏。從大海邊的陪伴開始,父子之間有了某種默契,語言傳遞着關心,行動詮釋着大愛。當吳京扮演的父親為拯救地球而毅然飛蛾撲火的時候,情感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此處無聲勝有聲,多少觀眾已經無法按捺自己的情緒……那最耀眼的光芒,一瞬間讓我們看到了人的偉大,父親的偉大,也看到了人性的義無反顧——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為因為他(她)把每一次行動當成詮釋生命的意義的最好機會。

在很多人看來電影中主人公的果敢與堅毅為影片增彩不少。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偉大的民族,只有在苦難與艱險面前才會煥發出新的活力。回到個人,所謂勇敢是一種人生選擇。並不是哪一個生來就是勇敢的,人在面對危險的時候,自保是部能。我們不能渴望每一個人在面對挑戰的時候都如此堅毅果敢,選擇是自由的,也是值得尊重的。勇敢的人有着豐富而趣味的生活,他們從來不擔心在舒適的環境裏一蹶不振,舒適對他們來講意味陷阱還和考驗。想到一個很老套的問題:假如生命還只有七天,你會如何選擇?電影給我們這樣幾個提示:和家人在一起,安靜而平和的與世界握手言和;心懷希望,勇敢去抓住最後的機會一搏……忽然明白:勇敢是對希望的堅持,是信仰所在,是人性中的光。

“冰終將會化成水。”在上海的鴻溝中命懸一線,兩位劇中人感慨着上海的冰天雪地,曾經的繁華煙消雲散,冰冷冰冷的,世界還會好起來嗎?正是因為這份相信,人才一次次的在災難中獲得永生。這個時代,希望是最珍貴的。想到一篇文章中説過:世界上沒有最壞的事情,只是還沒有結束而已。所有的事情在風雲變幻之後都會有好的結果,要充分地相信。當受困於一片沼澤,要相信可以活着爬出;當烏雲遮蔽了天空,要相信太陽依然光芒四射;當時光一年一年溜走,要相信青春是一種態度;當朋友離你而去,要相信生命裏還有生動的相遇……相信愛,相信自己,相信世界,即使真的有一天地球去流浪,我們也可以始終保持一份甜蜜的初心。

希望在每個人的心中燃燒,每當災難來襲,絕望之中的希望,尤為珍貴。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風雨中顛簸。拼死一搏,我們終將戰勝恐懼,到達彼岸。愛的世界裏,人類何嘗不是在一次次流浪?有太多的真感情被藏在表象之下,信任斷裂,自私與貪婪瘋長,一張張臉已經扭曲變形。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裏,人們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不知道如何安頓好自己的心靈,不知道如何愛這個世界。粉飾的笑臉,空虛的靈魂,無以言表的不屑一顧,流浪,地球就是人的隱喻。衝破藩籬,需要人自身的勇氣和力量。

電影中巧妙地插入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道出回家的渴望。回家,讓自己變成一道柔和的光。宇航員的回家是一種悲壯,地球人的回家是一份長情。家是人精神的寄託,無論走多遠,都牽連着遊子的心。《流浪地球》中地球再回到原來的位置變成了一種奢望,人回到地下城的路中變成了浩劫一場,越是難以抵達的,越是值得去嘗試。回家之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不曾背離。一次次外出,也是一次次回家,走得越遠,家在心裏越清晰。鄉情濃郁,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未來已來,在春天裏開出一朵朵生命之花,讓我們在地球的懷抱裏安靜做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mjee3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