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紀錄片《復興之路》觀後感800字多篇

紀錄片《復興之路》觀後感800字多篇

紀錄片《復興之路》觀後感800字多篇

《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一

中國近代史從國中到大學,我們已經學過加複習過不計其數遍。國中初學時,在教材語言的激勵和老師額外悲情故事的催動下,我們學生個個怒髮衝冠,義憤填膺,痛罵列強。高中時,教材淡化故事性,着重全方位分析事件的起因結果影響,在大學聯考日趨要求學生全方位書面分析能力的壓力下,老師又大量引來許多歷史資料加以教授各種分析法全方位解析,以求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能力,學生在大學聯考的壓力下課外時間也沒少看資料,歷史片在日常生活中又鋪天蓋地。以上種.種導致現在再看《復興之路》這種歷史記錄片,已經少了義憤填膺的激情,少了高談闊論的悲憤,更加不想多個事件追根溯源地找到一個歷史大背景原因。如果非要那樣的話,是在消磨我們對歷史的興趣,每次都是同樣的大原因,任誰也會產生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感慨,看破歷史紅塵了!

所以我不想看到一個黃海海戰的局部戰而千里不及的再次去複習清朝的經濟,制度層面,那些大家早已聽膩了!黃海海戰就雙方的硬件實力而言,可謂各有千秋,旗鼓相當。日本雖然多是快艦,快炮,可是北洋海軍的“靜遠”號、“致遠”號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鐵甲艦,皮糙肉厚之程度,日本海軍,累死也沒打沉,而北洋海軍磨也能磨死他們。再者,北洋海軍還有一個優勢,戰鬥後期馬尾軍港裏的魚雷艇也出動了,後期兩軍主力都顯疲軟,彈藥耗盡而新加入的魚雷艇力量雖小,可是作用很大,完全可以扭轉戰局!

再者,日本海軍遠離基地征伐,後勤補給不足,後援不及,戰直最後,軍心已有渙散,而北洋海軍卻在自己的地盤上,俗話説強龍不壓地頭蛇,雖然北洋海軍,準備不足,彈藥劣質,可是北洋海軍完全可以憑藉皮早肉厚和數量的優勢,託一陣子等待補給,而北洋海軍也並不是沒有好的彈藥,只不過當時捨不得帶在艦上,全放在家裏捨不得用,而後期支援的魚雷艇也足以致命。由此看來,硬件實力上,北洋海軍還勝於日本海軍。

可是北洋海軍為什麼會敗呢?再看軟件實力上,剛遭遇北洋海軍管帶們慌亂有點過頭,而作為隊長的丁汝昌卻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而在作戰隊形上又爭執不下,最終確定用歐洲早已不用的傳統“一”形隊列,而日本海軍則用了新興的專門剋制住“一”字形戰列的斜排三列的衝擊型戰列,再加上日本軍艦輕快地優勢,戰爭剛開始北洋海軍的隊形就被衝散,並被分割打擊。而鄧世昌提出的“人”字形隊列正好可以防範這種局面的提議未被採用。這樣戰術上已經處於被動了。指揮上,戰爭伊始,旗艦的旗台被打斷,只會中斷各艦各自為戰,良莠不齊,有的將領畏首畏尾,甚至出現了把己方艦船撞沉的悲劇。再者,士氣低落,作為統帥的丁汝昌把自己關到指揮室裏,萎靡不振,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整體士氣。

唉!如今對歷史已經難有往日激情,唯有對歷史懷疑的內容還能激發一點興趣了!

《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二

《復興之路》第一集《千年之變》講述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這幾十年中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其中主要包括1840年鴉片戰爭、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861年洋務運動、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公車上書”、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1911年的辛亥革命。紀錄片用生動的視頻和圖片資料給我們講述了這短短的72年間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讓我們能夠深刻感受到這段屈辱的歷史,更讓我們反思其中不可被忽視的原因!

鴉片戰爭爆發時,中國共有80萬軍隊,英國不過2萬人,雖然英國人所擁有的武器遠比我們先進,但是在人數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即使我們不能輕易取勝,也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再看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海軍配備的是先進的德國造軍艦,總體軍事實力並不弱,黃海海戰結束時,雙方均有損失,日本海軍終因遠洋作戰,且不熟悉海形而首先退出戰鬥,當時的北洋海軍卻仍有一戰之力,可是結果卻是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其中的原因發人深省,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我方軍事長官的指揮不力,但背後隱藏的卻是整個統治集團的昏庸無能,更深層次的要屬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思想層次的封閉。閉關鎖國的幾十年內,西方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先進程度早已超過東方各國,可惜中國統治者和民眾全然不知,依舊沉醉於天朝大國的歷史幻想當中,就算是見識到西方的強大後,依然不思進取,甚至於排斥擁有先進思想的愛國志士,甚是悲哀!先不算被列強瓜分的廣大土地,就幾次戰爭中所失去的鉅額賠款,要是能用這筆天文數字來發展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我相信中國一定能擁有不遜色於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到那時,中國必然會是另一番局面!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段時期已成為歷史,無論如何他都無法改變,我們當代人不能總陷於屈辱歷史的泥濘之中,我們更應該要以史為鑑、放眼未來。既然過去的已無法改變,我們何不將其作為一種動力,為了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我們要立足自身,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提升民眾的思想境界,讓那個“泱泱大國”重新迴歸世界舞台!

《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三

中午因為趕寫一篇新聞部門急着要的約稿,沒有休息,剛把稿件發往新聞部門,單位上的一位警花便敲門問我去不去看電影,説是集體購票,總共才兩張,是特意留給我的,前題是看了以後寫一篇觀後感。現在正是“全民讀書月”活動之際,各級都號召“讀紅色經典”、“觀紅色影片”、“唱紅色歌曲”等一系例活動。

急忙放下手頭的其他工作徒步來到工人文化宮,前面的坪地上停了許多車,一看就是其他單位組織來的,但是文化宮的大門確緊鎖着,已快到了放映時間,我走近大門邊仔細一看,只見一個門上用幾行小字寫着:“因停電,原定於下午三點的電影改為晚上七點三十……”

晚上,我沿着建設路再一次走向文化宮,路邊的梧桐樹不時掉下一片片落葉,在這初冬的夜晚感到一陣陣涼意。

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是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而創作,運用歌、舞、詩朗誦等多種藝術手段,展現中華民族自1840年以來經歷169年走過的一條光輝而又艱鉅的復興之路。

《復興之路》電影版在舞台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調動電影技術手段與藝術手段,運用光與影的魅力對舞台劇進行豐富補充,既注重舞台劇全景效果的恢弘氣勢,又兼顧事件人物細節的傳神表達,通過畫面構圖、音樂、舞蹈等多種元素的有機組合,從而賦予影片情感的力量。

我的思緒伴隨着《復興之路》的章節不斷進入情節,我們的黨誕生在風雨飄搖的黑夜,穿行在血火紛飛的戰場,頭顱典給大眾,腳印寫滿了信仰,求生存、砸枷鎖、爭解放。用生命和鮮血為中國人民開創了一條條復興之路。

我們的祖輩,我那歷盡了千辛萬苦的共產黨,五星紅旗有你們殷殷的血跡,共和國大廈有你們不朽的脊樑。自從南湖遊船上點燃了星星之火,我們的共產黨就肩負起了振興民族興旺的復興之路,他們率領勞苦大眾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爭自由、求真理,把中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放出來。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三年解放戰爭,八年抗日戰爭使中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忘不了我們的先輩面對敵人的屠刀寫下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我一個,還有後來人”的豪言壯語,忘不了他們在英勇就義前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那感天動地的聲音,忘不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上,那一個個帶血的腳印,在戰爭年代,許多共產黨員為了創造一個繁榮昌盛的新中國,犧牲了寶貴的生命,在血與火的年代裏,他們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重而悲壯一筆!

我們的父輩,我們的共產黨,站立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創業在當家作主的城鄉,鐵錘造出了真理,鐮刀收穫了希望,劈荊叢、開大道、圖發展、當自強。改革前沿有你們偉岸的身影,開放的航道有你們沸騰的熱浪。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你們衝破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排除重重阻力,帶領全國人民精神煥發,揚眉吐氣的投入到建設小康社會的熱潮中,使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茅草房變成了高樓大夏,昔日的補丁衣變成了筆挺的西裝、昔日的煤油燈變成了電燈、昔日的草鞋變成了光亮的皮鞋、昔日的人力車變成了飛馳的小汽車、昔日的羊腸小道變成了新農村大道,人們不再在温飽線上掙扎,而是逐漸向小康社會邁進,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復興之路,只有共產黨才能創下這復興之路的奇蹟!

我們這一代,挺進在現代化的大道上,拳頭捏緊了信念,誓言化作了霞光,進入警營這些年,我看到了我身邊的交通警察用警徽為他人照亮前進的路,他們用雙手為他人揮舞着平安,在茫茫人海里,他們只是那普通的一個;在滾滾車流中,他們只是那路標一座;但他們時時會用堅實的腳步拓展着道路的寬廣,書寫一名交通警察的輝煌!

當我將這篇觀後感寫到結尾時,我突然醒悟到,我身邊的這些交通警察就是《復興之路》的一份子,是他們的奉獻和付出成就了《復興之路》的真實寫照。其實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都在祖國的復興之路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是千千萬萬人創造了和創造着中國的歷史。

《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四

頂着凜冽的寒風,懷着期盼之情,12月我校組織全校教師觀看了電影《復興之路》。龐大的演出陣容譜寫出音樂舞蹈史詩,震撼之餘,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民族復興,宏偉瑰麗。

中國近代史,從開始的捱打的屈辱,再而徘徊,最後發奮圖強,經過艱苦歷程終於實現突破,而後國泰民安。

心情跟着表演的起伏律動,演員們飽含愛國熱情,用肢體語言和聲線講述了民族的偉大復興,用她們心底最真摯的感情打動每一個觀眾。我們的國家是這樣一步步邁向輝煌,如今我們用歷史感悟未來。

鼎盛的中華的大地分享着四大發明帶來的喜悦,自以為是世界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停滯不前時。歐洲的許多國家,慢慢強大起來,超越了東方文明。於是他們將獲取資源的矛頭定位到了亞洲國家。

通商被拒後,西方發達國家的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屈辱史自此開篇。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愚昧國民比比皆是,國家存亡危在旦夕。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政府昏庸無能,一味包庇縱容以獲苟且偷生。民不聊生,亂世之中的英雄豪傑應運而生。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投身於革命事業中,只為拯救這個岌岌可危的國家。

現如今,歲月靜好,孩童們無憂無慮的成長。作為老師,我們告訴他們,要記住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烈士的犧牲換來的。脖子上引以為傲的紅領巾是戰士的鮮血染紅的。黃繼光血肉之軀堵槍口的無畏,董存瑞與敵軍碉堡同歸於盡的無懼,狼牙山五壯士的不朽。這些革命戰士的英勇事蹟,時刻向我們傳達愛國之心的熱度,為了祖國明天的富強而更努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革命事業的成功,民族的復興絕對不是一個人創造的結果,是所有人的努力造就而成。雖然每個人個體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若是大家一起朝着一個目標,堅持不懈,歷經磨礪後,必然有所得。

正如革命之路,長路漫漫布滿荊棘。但革命先烈鬥志昂揚、毫不猶疑、意志堅定的一步步向目標靠近。步履艱難、沉重,沒有先進的武器、設備,靠自己的血肉之軀保家衞國。現在我們不用奉獻自己的生命,但仍可遵循拳拳赤子之心做些什麼。

作為人民教師,我想讓每個孩子知道,大家都是可造之材,讀書成才,貢獻自己的能力,為社會這個大家庭服務,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國家。泱泱大國,我們不缺人材。

孩子就是未來。梁啟超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負責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看到少先隊員們《學習雷鋒》,繼承我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美德,尤感欣慰。看到軍民一心,奮戰洪水、地震……我們震撼。只要人人心中有愛,十幾億中國人會凝聚處一股不可抗拒、堅不可摧的力量,我們會戰勝一切。

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建築師,我們樂於看到朗朗讀書的孩童們將學到的知識文化融入心裏。從行為上看到他們內心的成長,看到少年們身心成長欣欣向榮,雛鷹展翅,未來的天空會因他們愈現廣闊、深邃。

隨着婀娜的舞姿,撼動雙眼。悦耳嘹亮的歌聲,沒入耳朵。一部史詩落下帷幕,過去的成功與失敗走向終結,成為已定的歷史。演員們傳達出作品本質感情,愛國之情深入人心,愈見澎湃。熱情需要傳遞,感染身邊每個人。讓我們把內心真摯的情感傳遞給肩負祖國未來的少年們,為了更好的明天,使自己變得有價值,再而去奉獻自己的力量。

將來,我們不缺人材。將來,走過復興之路的國家,會站在世界之巔。

《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五

自1840年英國侵略者敲開古老中國的大門以來,中華民族承受了近一百多年的屈辱。在這屈辱中,無數的中國人覺醒了,為實現民族的復興前赴後繼。

但復興之路是如此艱難。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些有識之士已感到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知識分子為中國翻譯了一些外國的先進科學著作,包括魏源所作得《海國圖志》以期引起中國統治者們的圖變,但統治者們依然沉迷於天朝上國的迷夢中。

第一次屈辱後近十幾年,第二次屈辱再次降臨。隨着英法聯軍的槍炮聲,更多的中國人覺醒了,意識到必須引進西方國家的先進科技和武器,頑固的統治者們承認了中國科技的落後。於是在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但歷史的悲劇還是重演了,1895年,隨着中國東邊的鄰居——日本的大肆侵略,中國人終於認識到:中國之落後在於制度!

於是有康有為、梁啟超發起的白日維新,但卻遭到頑固派的殘酷鎮壓。這使中國人意識到必須用革命之手段推翻舊制度,建立新制度才能實現中國之復興。孫中山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近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中國人歡呼了幾天,但回過頭來看中國依然在帝國列強的宰割之下,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依然四分五裂。中國之命運危在旦夕!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把趕走列強,解放中國人民,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責任。為此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英勇卓越的鬥爭。從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新中國。

新中國的成立並不意味着中國實現了復興。擺在中國共產黨年面前的是一個飽受戰爭的破敗的中國。如何建設中國的問題擺到了共產黨人的面前。中國的復興在摸索中進行。但由於中國共產黨經驗不足和急於建設富強中國的強烈願望,犯了嚴重的錯誤。大躍進運動,尤其是危難的時期十年,給黨和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中國的復興建設一時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但由於黨採取了嚴厲果斷的措施糾正了錯誤,繼續帶領中國人民在復興之路上大踏步前進。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經濟的快速發展令世人矚目。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又吃不飽到温飽,再到小康水平。加入世貿組織的成功和成功申辦2008奧運的成功極大顯示了中國的強盛。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的成就不僅在於經濟,在科技國防也取得了重大成就。97香港迴歸和99澳門迴歸洗刷了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人民解放軍變得更加強大,擁有了原子彈,導彈,核潛艇,高性能戰鬥機等一系列高科技武器,作戰水平不斷提升,有能力抵抗一切外來侵略,國家安全有了強有力的保障。科技領域,繼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取得了重大成果。載人航天和嫦娥工程的展開顯示了中國先進的科技水平。總之,今日之中國非1840年的中國,中國之復興指日可待!

但一百多年的發展也給了我們許多思考。

一,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不斷開拓創新。中國近百年的屈辱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發展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所以要不斷髮展,還要勇於創新。而這需要的是思想的不斷進步,作為當今青年必須要有創新思維,不要把思想僵化,用實事求是的態度追求真理。

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先進的政黨,是能夠代表中國人民的黨,是中國復興的中流砥柱。毫不動搖的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中國復興的重要保證。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中國之復興必然實現!

三,堅決維護國家統一,與一切分裂活動作鬥爭。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如不能統一,那麼復興只能是枉談。當前台獨分裂活動日益猖獗,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不容動搖地事實,任何分裂活動都是不能成功的。

行動起來吧!為完成中國復興努力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w85m3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