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多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多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多篇)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1

對多民族國家來説,民族團結是一個關係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我們黨自成立起,就將實現各民族之間平等和團結作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方針。

在民族問題中,我們要有政治站位,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方向上要跟進,加強“五個認同”,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政策上跟進,以公民個體身份參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措施上跟進,促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時要明確基層黨組織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組織基礎,要深入基層、紮根基層、服務基層。

我們要抓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確中華民族大團結是生命線的任務,把握城市民族工作的未來,關鍵在於加強和改進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在當前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科技實力顯著增強,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新時代教育要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終身學習。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把握意識形態。不忘責任擔當,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培養法治觀念,堅持依法執教;培養良好心態,做好學生的領路人;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辯證思維。

本次培訓學習雖已結束,但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思想以及堅持良好師德師風的責任擔當已經入腦入心,在我今後的實際教學工作中生根發芽。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要堅持正確思想的引領,要守住自己職業的底線,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鈕釦”。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2

當今世界,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多民族國家都面臨如何處理好民族關係的問題和任務。70年來,我國實現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團結,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發展迅猛,充分證明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實踐。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做到“兩個結合”。一是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自治的前提是統一,統一的基礎是自治,這不僅強調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能破壞國家的政治統一,而且突出了在確保國家法律和政令實施權威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的特殊問題。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團結統一是國家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基於我國多民族的國情和民族分佈特點以及我國“大一統”的歷史淵源,選擇在單一的國家結構形式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才能夠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實現各族人民的真正平等,讓少數民族當家作主,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事務,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向前發展。二是堅持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民族區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區域因素。區域因素是建立民族區域自治的必要載體,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不是純粹的、單一的某個民族的“聚居區”,或多或少都有漢族或者其他民族聚居。也就是説,民族區域自治不是某個民族獨享的自治,亦不是某個民族獨有的區域,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二者的統籌結合、相輔相成,共同托起民族區域的自治。

內蒙古各族幹部羣眾守望相助,取得了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建設的巨大成就,不斷昭示着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同樣,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凝神聚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力量所在。站在70週年這一歷史裏程碑旁,面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征程,內蒙古自治區各族人民要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3

如同個體成員會不斷追問自我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一般,一個國家和民族也需要時時省思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目標定位與理想追求。顯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上述雙重省思的產物,呈現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關聯。

一方面,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樣,可以映射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縮影。也就是説,小我之個體的觀念意識與行動取向,會深刻地影響大我之整體的形象、面貌與走向。另一方面,這滴水又會跟隨大江大河匯入大海,流向遠方。

換言之,大我之整體的生存狀況與未來願景的構思,又會直接關乎小我之個體的生命質量與期待。因此,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和意義,就可以從整體和個體的雙重視角加以審視。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歌裏唱的真好。中國人民經歷了多少苦難,還是那麼團結。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瞭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新時代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鑄牢意識是成員間關係交往互動的過程性存在。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諸種聯繫才會發生,才會生成,價值才會呈現。也就是説,當你真正的走出自我確定的邊界去接近自然,去觸摸世界、去傾聽他者的心靈召喚,去為他人做一份貢獻時。你的感知體驗、行動意向、存在價值才會慢慢變得飽滿。

在努力去構織關係的過程中,一個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種相對穩定可靠的歸屬狀態。當然,意識鑄牢並不存在於消解個體的獨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羣體性的盲從,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斷,知識經驗和價值信仰,並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4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如果沒有一種全民共同使用、全社會通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會嚴重影響不同民族區域、不同語言區域的經濟文化社會交流,時間長了還會淡化各民族之間的情感,割裂各民族之間的紐帶。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增強民族文化認同的需要。“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語言和文化認同具有天然的內在聯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中華文化表達符號和傳播的主要載體,是觀察和認識世界的共同工具。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有利於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普及,有利於實現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認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從而增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我國曆史演進的這個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佈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幷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裏不同成員的關係。在內蒙古,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體現得更加深沉、更加厚重。正是因為這種真誠、融洽、和睦的民族關係,吸引知名的藝術家賈作光和辛滬光從北京、上海到內蒙古工作,並創作了著名的《鄂爾多斯舞》和民族交響樂《嘎達梅林》;烏蘭託嘎、德德瑪、美麗其格等一代又一代的蒙古族藝術家,創作推出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敖包相會》《草原晨曲》等一批草原經典歌曲;國粹京劇以及雜技進入內蒙古以後,產生了蒙派京劇和蒙派雜技;在走西口這一歷史背景下,產生了二人台和漫翰調這兩種在晉陝蒙地區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的特殊藝術形式;名揚海內外的烏力格爾,通過胡爾齊的再創作,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各族羣眾中廣為流傳。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軟實力和文藝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一個團結奮進的內蒙古。

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當今世界的思想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愈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凸顯,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民族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抓好民族文藝創作就成為民族地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近年來,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創作推出的話劇《國家的孩子》、民族情景歌舞《草原上的烏蘭牧騎》、民族管絃樂《絲路草原》《北疆讚歌》、民族舞劇《騎兵》等優秀作品,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了積極作用,增強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心得5

再次見到全區自強模範阿騰都西,是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新開業的阿騰都西銀匠世家工藝品店裏。

這幢高4層、佔地3800平方米、投資上億元打造的工藝品店,裝修得古樸典雅又頗具民族特色,從生產車間到商城、精品區、展覽館、辦公區一應俱全。3樓的展覽館裏展示着阿騰都西傾注了半生心血的創作和收藏的各類精美的蒙古族傳統手工藝品。其中2件由他親手打造的——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的巨型純銀鼻煙壺和大銀碗,當作鎮店之寶供顧客參觀。阿騰都西坐在輪椅上,穿梭於這些展品之間,給參觀者介紹他的得意之作、經典藏品甚至是傳奇的創業故事,笑容裏滿是驕傲。

“你們看,這個一米多高、300多斤重的銀火鍋,是由我們公司17名各民族的工匠師傅,歷時14個月共同完成的,正準備申請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呢!”看着又一件大型工藝品完工,阿騰都西一臉自豪:“我的事業能發展得這麼順暢,離不開與各民族工匠師傅們的相互學習與通力合作。”

今年38歲的阿騰都西出生於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5歲時因醫療事故雙腿致殘。自幼喜愛蒙古族傳統手工藝的他12歲就自學雕刻鼻煙壺,18歲跟隨父親學習製作銀器,經過20多年刻苦鑽研,以其精湛的銀器製作技藝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成長為鄂爾多斯民族手工藝界大師級的人物。他創建的“阿騰莎”民族工藝品品牌,在鄂爾多斯市有11家分店,每年創收1000多萬元。20_年註冊的“阿騰都西”品牌,走的是純手工、高品質的高端路線,獨具特色的民族手工飾品,深受蒙古國、意大利和全國各地客商的喜愛,私人定製化業務紛至沓來。

“蒙古族傳統特色手工技藝的傳承很重要,但也需要貼近生活、與時俱進。我們的工藝品不僅受蒙古族羣眾喜愛,其他民族的同胞們也很喜歡,這和我們的作品既獨具民族特色又兼容幷蓄的特質有很大關係。”

阿騰都西的公司目前有員工和工匠師傅40多人,30多人是漢族,其餘的是蒙古族、藏族、白族、拉祜族等少數民族。各民族的師傅們雖然語言不同,但都在這個大家庭裏相互交流、切磋技藝。阿騰都西不僅帶出了很多出色的蒙古族徒弟,還培養出一批具有精湛技藝的其他民族的徒弟。各民族文化在這個温暖的大家庭裏匯聚、交融,大家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將不同民族的藝術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使這些藝術品不僅具有收藏價值,又兼具實用價值,讓民族傳統特色手工藝品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兩年前記者在烏審旗見到阿騰都西時,他就有個夢想,不僅要傳承和發揚蒙古族傳統手工技藝,還要幫助和他一樣的殘疾人自強自立。如今,他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公司裏不僅有各民族兄弟姐妹,還有十幾個跟隨他學習傳統手工技藝的殘疾人兄弟。這些工匠在他的帶領下,個人年收入從10萬元至80多萬元不等,而他的事業也在各族同胞的扶持下蒸蒸日上。“只要各民族同胞團結一心,取長補短,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的民族傳統手工技藝傳承之路就會越走越寬。”面對未來激烈的生存挑戰,阿騰都西毫不畏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7ovdm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