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論語》學習心得 篇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自《論語·學而》“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

大意是:曾子説:“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檢討:為別人出謀獻計做到忠心不二了嗎?與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誠信了嗎?老師所傳授的東西經常温習了嗎?”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當代社會我們也應當時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覺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盡力;有沒有對家人或別人撒謊;有沒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沒有做到給自己一定的懲罰。這樣,就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卑不屈的人格,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原句有幾點要注意,“忠”字代表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信”字,有兩種含義,一是誠信,二是信用,這也是我們現在為人處事立世之根本。

朱熹這位大儒家學者加註:日醒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起源,講究修身。《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裏面所講的就是以修身來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成就。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這句話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背景:孔子所處的年代**不堪,弒父犯上作亂的現象已經甚為普遍,很多人已經不重視道德的修養,傳統觀念出現危機,這是孔子不願意見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方法。

人如果能做到日三省,則能成就大業。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論語》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記錄,其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的《學而》篇就向人們講述了關於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特別論述了怎樣做人的為人之道。

在《論語》學而篇的學習中,我頗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當利益衝突一旦出現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麼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了它呢?

還記得剛買電腦那陣兒,本來狹小的寢室一下多出了五台電腦,每個人都想把機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個人對電腦的使用時間和方式都各異,為此寢室裏經常發生冷戰,電腦佈局模式不斷更改,弄得寢室沒有一絲“温暖”,悶得人難受。後來我們冷靜了下來,試着為對方考慮,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讓步,最後寢室形成了統一的作息時間,為了共同目的,我們終於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論語》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學習型社會不但要求我們終生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大學四年裏,我們或許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我們學習中的思考卻不夠,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的探索更相當缺乏。我想我們大學生需要用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知識。

暑假,我隨着我院三下鄉隊伍到了開縣(全國的貧困縣之一)。儘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在那裏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裏,讓我真正看見了貧困山區的經濟、教育現狀。有一個鄉教學設施極差,沒有書桌、椅、圖書,教師缺編嚴重達200餘人,有些學生上學每天要走四五個小時。有的村小每學期只能上一次計算機課,有些孩子每一次都會走上半天的山路,學習三節課後再走回去。他們中不少孩子因為貧困等原因而輟學。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山裏的孩子國小畢業或是國中畢業後,他們就面臨着勞作或打工就業呢?當地的學校教育又能給他們提供些什麼呢?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論語》就是文化經典之一,學而思,思而學,必定有益。

《論語》學習心得 篇三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本意:氣質比理性強的人,有野性;而理性比氣質強的人則會慢條斯文。有理性,又有氣質的人,就可以成為君子。

大而言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人類樸素的本質,“文”則指文化的累積。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人沒有文化,就會像原始人一樣粗野、落後。“文勝質則史”就是指文化過於發達後人類失去了原來樸素的本質,顯得虛浮而沒有根基,所以要“文質彬彬”,文化的發展要與人類的本質相適應,相協調。小而言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得節而不切實際。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廣而言之,“文質彬彬”還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為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範疇得到深入研究。所有這些,當然不是我們在這裏能夠討論得清楚的。

《論語》學習心得 篇四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傳統上認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説的是“關於學習的問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説的是“關於交友的問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説的是“關於胸懷的問題”。

“學而時習之”中的“學”與《莊子·天下》篇“百家之學”的“學”相同。“學”有作動詞用的“學習”,有作名詞用的“學説”等,這裏應為後者,指思想主張,對社會、人生的總體認識。“時”不應解作“時常”或“按時”,而應解作“時代”,也可引申為社會。“習”不應作“温習”講,而應作實踐、採用講。下面的兩句與之相應,第二句中的“有朋”其實就是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這樣,《論語》首章孔子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思想:如果我的學説被時代(或社會)所行用,那不就太令人感到喜悦嗎?退一步説,如果時代沒采用,可有人能夠理解我的追求,贊同我的學説,或者從遠方來與我一同討論問題,不也很快樂嗎?再退一步説,不但社會上沒人能採用,甚至沒有人能夠理解我的學説,我也能夠坦然面對,不愠不惱,正確對待,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這句話受到許多人的讚賞。他如此博學,還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精神十分可貴。但更為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還要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對於提高我們邊檢人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水平,都是有益的。在我看來,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同時,這句話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加強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孔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出自《論語》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為思考,思維;“罔”讀wǎng,意思為迷惑,昏而無得;“殆”讀dài,意思為沒有信心。這一句話的意思為: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説明了學習與思考是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只學習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學習也不行。只有將二者正確地結合起來,才算真正懂得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論語》學習心得 篇五

有句話説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別説半部論語了,就單單幾則論語就告訴了我做人與學習的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裏面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話説某一天,子路來孔子家學習,穿着非常華麗的衣服,慢慢的走了進來,孔子讓他換一件衣服,子路聽到後連忙回家,換了一件非常樸素的衣服回來了。卻還是原來的樣子。孔子就對他説:“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我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班裏數學測試,成績出來後,我有一道題不懂,就去問老師。老師講過後,問我明白沒有,雖然我沒有弄懂,可是我不敢説,怕老師説我笨,結果下一次考試又沒有答對,去掉了8分。

《論語》使我們懂得了很多: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你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就會無往而不勝!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我們交朋友一定要善交益友,遠離損友,學習論語心得。所謂【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是孔子【論語。 季氏第十六】。最近我翻閲了學習論語方面的書籍,才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

益友之一:直

直是正直,直率,直言不諱。一個正直的人,會受到朋友的歡迎和尊敬。和正直的人交朋友,我們會受到他的人格的影響,從而使我們做人有責任感,説真話,做實事,對於任何事物,既心態平和又堅持原則,這樣,能給我們帶來許多財富:友誼,信任,欽佩和尊重。人類之所以充滿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人們對正直具有一種近乎本能的識別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所以孔子説正直的朋友是好朋友。由此可見,【友直】就是朋友為人正直,坦蕩,沒有諂媚之色,沒有奉承之心,這樣的人是能夠成為好朋友的,我們要和這樣的人做朋友。

益友之二:諒

友諒,就是誠實的朋友。

看到的是什麼,就説什麼;心裏頭怎麼想的,就讓它怎麼表達出來,這是誠實的表現。誠實最主要的在於不假不欺,這裏的不是內不欺己,外不欺人。誠實的人,言行一致,不文飾,不虛美,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誠實的人總是以真實的一面出現在朋友面前,不管什麼人,也不管什麼時候。所以誠實的人總能嬴得朋友的信任。

我們通常把【誠實】與【可信】聯繫起來説,這其中【誠實】是前提、是原因,【可信】是結果。誠實是一切品德的基礎,和誠實的人交朋友,我們的心靈是妥帖的,是安穩的,我們的人格也會得到昇華。

益友之三:多聞

多聞,就是見聞廣博,知識面寬,它常和【博學】一起出現。

博學多才是在廣泛涉獵後的開闊思想下研究、尋求突破口,是在博覽羣書後高屋建瓴,產生新發現、新觀點。博學多聞的人,在事業上屢有建樹,因為他們知識豐富胸襟遠大,思路開闊,不但不會死守條條框框,而且,有明確的目標和犀利的目光,更不會盲目行事,和這樣的人交朋友會增長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知識。友多聞,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助益。

【友直、友諒、友多聞】,【直】的朋友可以做鏡子,幫助我們通過自省而成長。

【諒】的朋友能夠分享快樂,減輕痛苦。

【多聞】的朋友能夠以他們的知識滋潤我們的成長,以他們的行動作為我們的榜樣

有一個詩人寫了這樣一首小詩:

欣賞你的人可以使你充滿自信,

批評你的人可以使你愈挫愈勇,

傷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堅強,

痛惜你的人可以使你知道感恩,

依賴你的人可以使你擁有能力,

想依靠的對象可以讓你歇歇腳。

總之,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仔細觀察身邊的每一位朋友,看看他們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而靠近他們,親近他們,交一批益友。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在現今社會中,由於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做人乃至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現在社會中的理性的道德體驗。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這是《論語》的精華之一,它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俗話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是説朋友的重要,但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這從另一方面説明,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你的整個世界。有一種説道: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説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又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論語中,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説,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我感觸較深的首先是:友直就是説要為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引導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其次是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和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這樣的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寬容,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第三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修身養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淡定,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孔子説:“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只有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地蜚短流長,只有小人總在琢磨説別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寧可在自己內心建立一個大道之約,那麼這種大道就是他所説是“天命”。不見得要去做很多很多的技巧,這就是孔子所説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在這裏説了“知命、知禮、知言”三個境界。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于丹認為,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理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論語》中那些充滿了温暖的、新鮮的、樸素的小故事告訴我們,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説,讓自己修煉好,是對社會、家、國負責的第一前提,而在這個修煉的過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態,而是一種樂觀、光明的態度。一切從修身養性開始,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去把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有一顆讓自己快樂的心,讓自己成為一縷陽光,去照亮他人,温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這不僅是《論語》裏面的一種道德理想,它同樣適用於當今社會,同樣是我們人格的大歡樂所在。因為他人的歡樂,世界的歡樂與我們自己修身養性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這大概就是《論語》給我們最大的借鑑和經驗所得。

結合實際學習《論語》感到最大的收穫還在於淨化了心靈、調整了心態,儘管我們在一些事情的境遇中可能會受到某些不公平的待遇,或是“事實”的顛倒,但仍會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只要你靜心去體會,過程比結果更能讓人感悟真諦。遇事不要過分計較,又要寬以待人,坦然淡定的處世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中的陽光和雨露,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諸多真誠的回報與快樂!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暑假裏本是為了應付檢查才捧起丟在案頭已近乎遺忘的《論語》,最初總覺得上學時已經學過多篇關於《論語》的文章,感覺自己已經讀得很透,可是今天當我再以教師的身份去拜讀它的時候,卻有了另外一番的收穫。或許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習慣,我對孔子的教育思想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被孔子的言行深深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所折服。

一、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許多老師經常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應該耐地去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

再説説“學而不厭”。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自己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説:“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為了教育好學生,教師自己不但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還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教育科學知識。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二、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論語》中孔子採用了多種教育方法,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環境肯定會讓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不能一把尺子下來,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所以對於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學生能體會到不同的快樂。《論語》中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論語》中孔子還提到了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思想。“知新”的前提是 “温故”,“為師”的前提是“知新”,不能知新,又怎能為師?

三、快樂的為師之道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裏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通過學習《論語》,感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要熱心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二要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講究教育教學方法;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發揚《論語》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勤于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教育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在這份職業中尋找我們的快樂吧!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7月5日,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論語講座,通過學習,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

《論語》告訴我們學習要“温故知新”、“學而時習之”、“學而思”,這樣才能“為師矣”,而現在我因各種原因疏於學習新知識,對以前學過的舊知識更是很難做到“傳而習”, 所以常常會感到非常的慚愧,作為一個老師,更應當做一個精進好學的人。學習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學習,一種是被動學習。只有知道自己不知的人才會主動去學習,而自我感到什麼都知的人往往會放棄學習,或採取一種在某種壓力之下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時學習的知識會博學,被動學習時學習內容會有侷限性。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尤其是在當今發達社會,網絡、傳統教育、自學等,不管採取何種方式,總是或多或少地瞭解了不少未知領域或温故了舊的知識。

蘇格拉底曾説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真正的哲學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義,他們把這種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還重要。在對人生的不斷反省中,他們認識了生命的價值。在教學中我們要常常這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正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得以及時學習,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行為。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後則奮進,發現問題則深思,存在問題就修改,找到經驗就昇華。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我們要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恕”這個字。 “恕”,即為“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 在教育和管理學生時,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孔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語,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利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教學態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不能只是嚴厲斥責,而是從學生長遠發展角度,採取了寬容的態度,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給學生留下了自省的空間和主動改過的機會,為學生的未來撐起了一片晴空。

寬容作為一種處世智慧是一種教育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地開闊眼界與胸懷提高自身修養。要尊重理解學生,並給以台階,既要讓學生下得了台,又要讓學生登得更高。這樣學生還會還老師一個驚喜,師生間更多了一種默契,達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因為寬容,老師給了學生足夠的 理解和 尊重,給了學生一個改過的機會 與過程,也贏得學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寬容能驅走怨恨,寬容能帶來親情,能創造輕鬆、和諧、融洽的氛圍。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們的想象。

任何偉大的事業,成於堅持不懈,毀於半途而廢。做為教師要讓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志向,就要因材施教,敢於坦露自己的心聲。無論是“率而對曰”的子路,還是“春服即成,浴於沂,詠而歸”的曾皙,都敢於真誠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年齡小可能沒有很深的體會,而做教師的是有這種體會的。那麼,做教師的有責任領好學生的每一步。讓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從初級到高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論語》學習心得 篇十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第十一)

子貢問説:“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説“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子貢説:“那麼師更好些?”孔子説:“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不好)”。

的確,人的一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一生。對於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論語》裏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該怎麼處理呢?這裏“決”和“慎”是一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後行則太優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後行,孔子説:再思之,可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o519r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