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新聞發言人暨網絡意識培訓心得體會

新聞發言人暨網絡意識培訓心得體會

新聞發言人暨網絡意識培訓心得體會1

新聞發言人暨網絡意識培訓心得體會

10月12日,為提高網絡評論寫作技巧,正確引導網絡輿論,做好宣傳與應急處置工作,縣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培訓班,本人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下面針對網絡意識方面談一下培訓心得。

一是增強工作主動性,適應輿情信息的新特性。網絡時代,人人都有了一個“麥克風”,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輿情的放大器,草根民意的集散地,輿論監督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輿情事件層出不窮。因此,應對網絡輿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旦網絡輿情應對不當,就會損害規劃部門的形象。宣傳政策主張與通達社情民意相一致,弘揚社會正氣與加強輿論監督相結合。圍繞涉及廣大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主動做好宣傳工作,贏得輿論支持。

二是準確把握重點,提高輿情信息的針對性。跟蹤熱點,找準難點,準確把握每個時期的工作重點,通過輿情信息,展示工作成果;着力挖掘有深度、有分析、有研判的信息,為工作的加強與改進、創新與發展提供服務。突出思想建設,增強應對網絡輿情的責任意識。把應對網絡輿情工作擺到與黨風廉政建設、機關效能和幹部作風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網絡輿情工作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實。通過有效應對網絡輿情,促進陽光建設,和諧建設,提高羣眾對政法工作的認可度。

總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交流搭建起一座溝通橋樑,可以更好地宣傳政策法規,交流思想,也能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評論自由,容易導致負面輿情信息的產生,負面輿情容易被大羣人轉發,就面臨着巨大的輿情危機。

新聞發言人暨網絡意識培訓心得體會2

12月8日至14日,為使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網絡評論員進一步開闊視野,改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輿情分析、研判及引導的能力,市司法局與法商培訓中心在渝聯合舉辦了“深圳市司法行政系統網絡文化傳播培訓班”,主要培訓情況如下:

一、培訓內容

本次培訓主要包含以下專題:如何撰寫網絡評論員文章;媒介素養的養成;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及習近平新時代宣傳觀和新聞觀;微信和微博發佈運營;危機處置與媒體應對;新聞策劃和寫作;新媒體傳播及輿情管理;網絡輿情應對技巧和操作方法。

本次培訓綜合運用課堂講授、現場教學等多種培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訓收穫

網絡的發展和新媒體的興起使得網絡新環境逐漸成為各種社會思潮、各種利益訴求的集散地和傳遞社情民意的重要通道。網絡陣地成為社會輿論的“傳播器”和“放大器”。正確認識新時代網絡輿論環境、如何強化網絡問政,怎樣暢通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政府機關的溝通渠道,是擺在政府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通過此次培訓,主要有以下收穫。

(一)正確認識新形勢下網絡輿論環境

網絡時代,人人都有了一個“麥克風”,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輿情的放大器,草根民意的集散地,輿論監督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輿情事件層出不窮。因此,應對網絡輿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旦網絡輿情應對不當,就會相關部門的形象。堅持日常輿情監測,將成為關鍵的墓礎工作。當前,社會輿論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只有提高創新意識,才能適應形勢的新變化,準確把握輿論導向,從而掌握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主動權,為政法事業各項工作的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努力做到宣傳工作着力點與新聞媒體聚焦點相統一,宣傳政策主張與通達社情民意相一致,弘揚社會正氣與加強輿論監督相結合。圍繞涉及廣大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主動做好宣傳工作,贏得輿論支持。

(二)準確把握新形勢下輿情信息重點

跟蹤熱點,找準難點,準確把握每個時期的工作重點,通過輿情信息,展示工作成果;着力挖掘有深度、有分析、有研判的信息,為工作的加強與改進、創新與發展提供服務。突出思想建設,增強應對網絡輿情的責任意識。把應對網絡輿情工作擺到與黨風廉政建設、信訪維穩工作、機關效能和幹部作風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網絡輿情工作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實。通過有效應對網絡輿情,促進陽光建設,和諧建設,提高羣眾對政法工作的認可度。

(三)主動做好司法行政新聞輿論處置

應對網絡輿情,重在加強輿情引導。很多網絡輿情,只要正確引導,就會得到多數網民的認同。積極把網上輿情引導到網下處理,多渠道引導輿情,針對網民的意見,向社會和羣眾廣泛進行宣傳工作。做到“圍繞大局、把握大勢、關注大事”,為科學決策和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提供依據,開展有針對性的輿情分析研判。運用辯證、邏輯、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從羣體性、階段性、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分析其特點和規律,增強“轉方式”輿論引導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建立健全互聯網重要輿情信息預警聯動機制和重點輿情地區、重點部門的網絡輿情直報機制,協調應對、妥善處置網上和社會熱點問題,及時佔領輿論高地,成為“意見領袖”。

我國處於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對輿情甄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諸多突發事件和社會現象使得網民表現出強烈的社會關懷,對各類社會問題和現象頻頻發聲。新媒體時代,網絡民意的力量在很多事件發展過程中得到了集中體現,網絡監督、網絡維權得以深化,無疑是社會民主進步的佐證。但是,在很多時候,網絡不僅僅監督了事件過程,推動事件發展,還會過度發展成“綁架”媒體、煽動民憤,甚至直接左右事件結果的“網絡審判”,更可能成為給當事人正常生活造成過度影響的“網絡暴力”。比如,網絡曝光既使很多無良官員被曝光丟官,也讓很多言論被過分放大,遭遇輿論壓力。

總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交流搭建起一座溝通橋樑,可以更好地宣傳政策法規,交流思想,也能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評論自由,容易導致負面輿情信息的產生,負面輿情容易被大羣人轉發,就面臨着巨大的輿情危機。各部門在處理負面報道的輿情信息時,要警惕敷衍了事,及時並且真誠的應對,瞭解公眾心理的不滿,贏得他們的信任,這樣才可能建立一個和諧的輿情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w44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