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篇一: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

近期,我校組織了全體教職工學習彭世彰的先進事蹟。學習之餘我深受感動,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偉大,他於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彭主任身上,我看到了優秀教師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業為重的高尚品質,對工作一絲不苟的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樂於助人的高尚職業道德。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攀高峯的獻身精神、他們做學問嚴謹務實、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教學生言傳身教,厚以載德,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甘為人梯,無怨無爭地為教育着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彭主任為榜樣,學習他獻身事業,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紮紮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自己的事業,獻給我們的國家。其次,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彭主任為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我們有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愛護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為榮。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對他人寬容一些,多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立足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青春書寫着歷史。英雄人物的歷史多為濃墨重彩,而普通百姓的歷史一般輕描淡寫。然而英雄畢竟少數,真正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還是那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普通人。彭世章同志就是這樣的人,他雖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卻都有着出類拔萃的業績。“節水灌溉及農田生態效應”團隊的每一點成績和榮譽中都傾注着他辛勤的汗水。“寧肯透支生命也絕不辜負使命”彰顯了他堅韌執着,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把“農民鬆開的眉頭”當作對自己“最好的嘉獎”表現出了心繫百姓,節水為民的百姓情懷;“水稻控制灌溉”等新節水理論顯現了精益求精,勇攀高峯的科學精神……我一次又一次被彭世章同志的精神所感染,一遍又一遍被他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感動!他那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成功地展示了“偉大出於平凡,高尚源於奉獻”這樣一個真諦。

今天向彭世章同志學習,不僅要學習他那種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還要學習他在長期工作中表現出的那種勇於奉獻、不求索取的優秀品質。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堅定的信仰和先進的本色,也看到了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執着追求。他是我們教育者的光榮與驕傲,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更是我們做人的楷模。

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工作環境有些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作為教師,我們應時刻心繫學生,關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失去了對學生的愛,教師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雖然有時候學生也會氣得我們五臟翻騰,但如果我們的一次次促膝談話,讓內向而悲觀的學生找到了自信,我們組織的一次次成功的活動,讓一羣散漫的學生開始約束自我;我們的辛勤勞動換來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難道我們不是幸福的嗎?作為教師,我們與學生朝夕相處,彼此瞭解,雖然整天忙忙碌碌,有時還很辛苦,但是我們應該感到這樣的生活充實而又快樂。學生做了好事,我們高興;學生考出了好成績,我們高興;學生知錯能改,有了進步,我們也高興,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幸福”。

選擇了教育這個行業,我們應為我們的選擇無怨無悔。站在講台上,我們深感無限的榮耀,因而我們應該意氣風發,克盡職守;站在講台上,我們時刻覺得責任重大,為此我們應該刻苦探索,無怨無悔;站在講台上,面對渴求知識的雙雙眼睛,我們應該始終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學習彭世章同志的先進事蹟,以他為榜樣,大力弘揚恪盡職守,勇於奉獻的偉大精神,用我們無悔的青春和滿腔的熱情,創造我們的幸福和美好的未來。

篇二:“學習彭世彰,爭做好教師”心得體會

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五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icid國際節水技術獎”,10多個省市區4800多萬畝水稻灌區大面積推廣使用,增產節支總額達數百億元……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依然熠熠生輝,彭老卻猝然離去,令人扼腕不已。生前為國家為社會鞠躬盡瘁,直至以身殉職,逝後仍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對世人發出殷殷感召。懷揣崇敬,循着彭老短暫而華麗的人生履歷,想找尋其生命中最重要的關鍵詞,以期對自己有所啟迪與激勵。往復數遭,自以為得了一個“真”字,這也是我等庸庸之輩口中稱頌,而實難踐行(敬請期待本站推出更好文章:)得了的。

教書真教,言傳身教,愛生如子,“學習的事情我負責,生活的事情師母負責。”學生人才輩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呢過人才計劃54人;辦雜誌真辦,“論文質量關乎期刊生命,一定不能有水分。如果你們實在擋不住,那就我來擋”;搞科研真搞,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幹活,每年至少1百天在田裏……

在這個“熙熙為利來,攘攘為利往”的年代,這個潛心做一個泥腿子教授,一個從土地裏“長”出來的農田水利學者,真真是一朵奇葩。

3?15晚會剛過,各種假象隨之浮出水面,令人眼花繚亂。假質保,假服務,假商標,假日期……以假亂真,渾水摸魚。究其罪惡之源,就是“馬上要”的心態,馬上要出名,馬上要得利,吃不了苦,扎不下根。彭老説:“節水灌溉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至少要20年才能出成果。”就這種甘於寂寞、默默耕耘的精神試問幾人能夠?教書育人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的就是彭老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境界。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首先教師自己能夠像彭老一樣“裏裏外外都老老實實”,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憑自己的真才實學,潛下身,真鑽研,真育人,而後才能培養出“有創新,有實踐,有責任”的學生,求真務實的社會之風亦才可期。捫心自問,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和學生在一起?班裏每個學生的性格脾性,學習習慣,家庭狀況是否真的下了功夫去了解了?我們花多少時間研究教材?教材的知識要點,以及在整個課程安排中的位置認真思考過嗎?自己從事的課題真的開展研究了嗎,真的能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嗎?有多少同仁一輩子端着教育這碗飯,從未曾主動思考過教育問題,未曾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技藝,更不用奢談領悟教育的實質了。

像彭老這樣一輩子沉潛於科研與教學第一線,做着經世致用、關乎國計民生的學問,才是這個時代的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願這次學習不要只是一陣風,教育行業能多一些彭老式的實幹家,中華民族的復興夢才會落地生根。

而作為教師,我們職責又是什麼?古人説是傳道、授業、

解惑。傳道即傳做人之道,研究做人的學問,我私下認為這是教師至高無上的職責。授業即教人做事,能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某些謀生的本領和手段,當然有些學生如果在這些方面有特定的天賦的話,那他可能超過老師成為這方面的優秀者或專家。解惑即幫學生解決生活中所遇上的各種難以想明白的問題,這可能更多的傾向於生活哲學思考和討論,或屬於博導的範疇。可以説,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特別是國小生,平時在家都是父母監護,在學校視老師為最親近,最信任,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師的道德,人品表現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一個教師的師德表現是多方面的,我們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為人表率。如上課時要衣冠整潔,精神飽滿,不可將個人絲毫的不良情緒表現在課堂上。更不可能在課堂上發牢騷,抱怨學校或貶損其他老師。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知識的缺乏可以後天彌補,但一個人的道德觀,世界觀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而彭世彰的事蹟不僅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時刻想着學生。

一個人不可能永生,但可以不朽。彭世彰視事業如性命,用孜孜不倦的探索、用奮鬥、用生命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是不朽的,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篇三:學習彭世章事蹟有感

彭世章同志,他雖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卻都有着出類拔萃的業績。今天向彭世章同志學習,不僅要學習他那種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還要學習他在長期工作中表現出的那種勇於奉獻、不求索取的優秀品質。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堅定的信仰和先進的本色,也看到了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執着追求。他是我們教育者的光榮與驕傲,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更是我們做人的楷模。

通過學習彭世彰的先進事蹟。深受感動,深深地體會到他的事蹟平凡又偉大,在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彭主任身上,看到了優秀教師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業為重的高尚品質,對工作一絲不苟的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樂於助人的高尚職業道德。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攀高峯的獻身精神、他們做學問嚴謹務實、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教學生言傳身教,厚以載德,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甘為人梯,無怨無爭地為教育着學生。

我也是一名教師,作為教師,我們應時刻心繫學生,關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失去了對學生的愛,教師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雖然有時候學生也會氣得我們五臟翻騰,但如果我們的一次次促膝談話,讓內向而悲觀的學生找到了自信,我們組織的一次次成功的活動,讓一羣散漫的學生開始約束自我;我們的辛勤勞動換來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難道我們不是幸福的嗎?作為教師,我們與學生朝夕相處,彼此瞭解,雖然整天忙忙碌碌,有時還很辛苦,但是我們應該感到這樣的生活充實而又快樂。學生做了好事,我們高興;學生考出了好成績,我們高興;學生知錯能改,有了進步,我們也高興,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幸福”。

選擇了教育這個行業,我們應為我們的選擇無怨無悔。站在講台上,我們深感無限的榮耀,因而我們應該意氣風發,克盡職守;站在講台上,我們時刻覺得責任重大,為此我們應該刻苦探索,無怨無悔;站在講台上,面對渴求知識的雙雙眼睛,我們應該始終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彭主任為榜樣,學習他獻身事業,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紮紮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自己的事業,獻給我們的國家。其次,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彭主任為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

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在社會樹立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形象,獻出一份力量。爭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優秀代表。我將以彭世彰老師為榜樣,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謹篤學,無私奉獻,努力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踐行者,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做良好社會風尚的積極推動者,不斷提高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水平;要把學習活動與推進教育工作結合起來,真正把學習活動激發出來的動力轉化為加快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實際行動。

第二篇: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

“農民鬆開的眉頭,是對我最好的嘉獎”

——記累倒在三尺講台的河海大學教授彭世彰

編者按 “寧肯透支生命也絕不辜負使命”,這是河海大學教授彭世彰常説的話。他以自己的認真和執着,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在三尺講台上一站就是一輩子。他畢生追求科學真理,提出享譽業界的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帶領學生在祖國各地躬身科研,完全忘記了時間和勞累,更忘記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正是彭世彰這樣“樣樣放不下”“樣樣不落後”的知識分子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奮鬥,推動了教育、科技、文化事業不斷進步,使我們的國家不斷走向富強。英才早逝,痛不自言。我們在向彭世彰同志學習的同時,也希望廣大知識分子在緊張工作中莫忘勞逸結合,希望社會各界關心知識分子的健康狀況。

一聲聲呼喚,一陣陣哭聲,劃破清晨的寂靜。河海大學的師生們,奔向南京殯儀館。他們要去送心愛的彭世彰教授最後一程。

層林如挽,長風當泣。在通往殯儀館的路上,自發前來送行的人們排成一條長龍,綿延數裏。

“我走了。”那天,他像往常一樣,出門前笑吟吟地與妻子告別。沒想到,竟成永訣。

2014年12月15日下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海大學節水專家彭世彰在作學術報告時突發心肌梗死,“轟”的一聲倒在了三尺講台,再沒有醒來,終年54歲。而就在幾周前,他一手創辦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全國評估中被評為第一,他帶領的“節水灌溉及其農田生態效應”團隊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優秀創新團隊。

灌溉的革命

1978年,彭世彰通過大學聯考成為華東水利學院(河海大學前身)農田水利專業的學生,從此與水利結緣。

20世紀90年代,“下海”之潮湧動,作為普通教師,收入微薄的彭世彰也動搖過。但是,只要看到學生求知的眼神,只要看到綠油油的農田,責任和擔當便割捨不下。

為研究水稻生長髮育的生理生態機制,彭世彰連續三個月每天往田裏跑,和稻子一起“泡”在水裏。

“老彭常常是早上一身泥,午間一身汗,夏天晚上蚊子特別多的時候,就躲到房屋頂上納涼。在他眼裏,這些都不值一提。”同事郭相平教授回憶。

在長期的觀察實驗中,彭世彰發現農民往往注意到水稻耐淹的一面,而忽視了水稻耐旱的一面,勤于思考的他產生了通過控制水分來控制水稻生長的想法。為此,他自學植物學、作物生理學等內容,借鑑著名水稻專家陳永康用肥料控制

水稻生長的“三黃三黑”理論,通過控制水稻生長的水分進行為期3年的對比試驗。

如痴如醉、異常活躍的思維觸角,使彭世彰的科研靈感紛至沓來。從此,一位普通教師的事業和一個國家的農田水利事業緊緊相連。

1987年,不到30歲的彭世彰大膽提出了一個顛覆傳統的新觀點:水稻可以進行無水層種植,即根據氣候、農作物的成長敏感期科學地為根部泥土補水。

觀點提出後,隨之而來的是來自國內外的質疑聲。面對種種壓力,彭世彰沒有絲毫退縮,繼續帶領學生埋頭田間3年,反覆試驗,最終提出享譽業界的水稻節水灌溉技術,該技術節約灌溉用水56%,水稻增產11.7%,改變了人們對水稻灌溉模式的傳統認知,被譽為農田灌溉史上的一場革命。

“師兄是從心底熱愛他的事業。他説過,人啊,在這一輩子能做一件事情,解決一些問題,給社會留下一些東西,就是成功。”殷國璽教授提起彭世彰,難掩悲傷。

愛之深,行之遠。彭世彰對水利的無悔付出,收穫了累累碩果。作為河海大學的學術帶頭人,彭世彰領銜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等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

敬業與忠誠,是彭世彰為國為民奉獻一生的真實寫照。2014年,他獲得“icid國際節水技術獎”,是該年度全球唯一的獲獎者。然而面對榮譽,彭世彰卻稱自己為“農民教授”。

“我餓過肚子,深知‘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道理。農民鬆開的眉頭,是對我最好的嘉獎。”這是彭世彰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節水灌溉,滋潤了祖國的土地,滋潤了農民的心田,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難以用數字估算。目前,這項技術已在江蘇、寧夏、黑龍江、海南等地大面積推廣應用,增產節支總額達數百億元。僅江蘇省鹽城市就累計推廣2014.85萬畝,增產節支總效益20億元。

“彭世彰教授因公殉職,是河海大學的重大損失,亦是我國農田水利界的重大損失。”河海大學黨委書記朱拓敬佩中透露着惋惜。

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高度評價彭世彰,認為他在水稻控制灌溉領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彭世彰用生命,詮釋着奉獻的真諦,追尋着“讓農民用更少的水,收穫更多的糧食”的夢想。

不滅的師魂

一輩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後的霞光,化為講台上永恆的春天。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彭世彰還會當農田水利教授嗎?

“當然會”“一定會”——他的家人、朋友、同事這樣回答。

“如果這次研討會是在上午舉行,世彰應該還能逃過一劫吧!”彭世彰的妻子告訴記者。之所以説“還”,是因為在2014年和2014年,彭世彰曾同樣在工

作時突發心肌梗死,被送往醫院搶救。自2014年以後,每逢秋冬交接時節,彭世彰都要住院一陣,調理身體。今年,由於工作繁忙,彭世彰一直沒抽出空去醫院,身體也每況愈下,同事們都催他去醫院休養,可是他怎麼會願意缺席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會議?怎麼會允許會議為他而推後安排?

“為了確保這次學術會議順利召開,他不僅再一次推後了住院時間,還天天加班加點。”同事繳錫雲教授感慨。

會議如期舉行,彭世彰優雅地走到台前,有條不紊地與眾位院士、專家分享研究成果。突然,他緊緊捂住胸口,直直地倒下去。頓時,所有人慌了神,紛紛湧向台前。一名院士趕緊掏出自己的“救心丸”,塞在他嘴裏。有人脱下衣服,墊在他身下。他妻子趕來了,立刻給他做人工呼吸。

在醫院搶救的時候,所有人都期盼,曾戰勝過死神的他會再次堅強地醒來。當醫生宣佈搶救無效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説話,沉寂壓得人透不過氣來。

當白布輕輕遮住彭世彰的臉龐時,一直攙扶着師母的學生劉錦濤忍不住失聲痛哭。這就是反覆告誡我們做人做事一定要兑現承諾的彭老師嗎?這就是堅持認為教書育人沒什麼訣竅,一半靠説,一半靠做,光説不做,説得再好,也不頂用的彭老師嗎?這就是極其嚴厲,幾乎實驗室每個學生都被他説哭過的彭老師嗎?如今,他安卧在病榻上,用生命給學生上了最後一課。

劉錦濤是彭世彰生前指導的最後一批碩士研究生之一。“這幾天,一走進實驗室大樓,好像彭老師還在前面帶路。路過他辦公室時,我總不自覺地敲門,敲了好一會兒,主人還不開門,我就是不願意接受他已經去世的事實。”劉錦濤哭了,淚珠落在他手中的開題報告書上。報告書封面上清晰地寫着:研究方向,灌溉排水理論與節水灌排新技術;指導教師,彭世彰教授。

嚴苛、嚴厲、嚴肅,是彭世彰對待學生、對待學術的準則。在他眼裏,做學問是極其冷峻的,容不得半點馬虎和通融。想要報考他的研究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必須保證每年有100天的時間待在田裏。在入學時,他會要求每一位學生都簽署學術承諾書,入學後,必須每天到實驗室簽到三次。學生的論文,初稿都需要修改7次以上,如果想要發表,則必須經他審閲和同意。有位學生在高級別期刊上投稿被錄用,但彭世彰發現了論文中的部分疑點後,立即要求學生無條件撤稿;他主編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水利水電科技進展》從不上“人情稿”,在定稿前,他都要嚴審每一篇論文。

而在學生們眼裏,這位硬朗、嚴格的彭老師似乎有着與生俱來的氣場和魅力。“在校園裏,只要遠遠地看到彭老師,我就立刻繃緊神經,夾緊書本。”學生和玉璞説。“只要一接到彭老師電話,我就馬上鑽出被窩,開始學習。”學生高曉麗説。“彭老師連削鉛筆都要管,他説,一個人做事是否嚴謹,從一個小小的鉛筆頭就能看出。”同事郝樹榮説。

在彭世彰的葬禮上,侄女悄聲告訴媽媽:“要比着舅舅找男朋友。”媽媽摸着她的頭説:“你舅舅身上所體現的是真正的知識分子本色。”

是啊,這樣的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脊樑。他活在大家心裏,成為不滅的師魂。

以知識報國

在收拾遺物的時候,妻子告訴記者:“其實,對於死亡,世彰並不在乎,重要的不是死,而是如何生。他欣慰,這一輩子選擇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即使在人生的最後年月,他依然沒有愧對自己的心。”

彭世彰疼愛妻子。每天回家,無論多晚,他都會把第二天做早飯的食材洗淨、切好。逢年過節,總不忘買束鮮花送給妻子。他是慈祥的父親,膝下有一兒一女,女兒就要嫁人了,他專門買來相冊,把女兒的照片珍藏起來,想她了,就翻翻看看。兒子還在上中學,晚上回家,他便輕輕推開房門,看看熟睡中的兒子,偶爾也會把他叫醒——兒子願意和他談人生。

彭世彰的一輩子,是帶着他的家人和他一起擔當,具有“以知識報國”的胸懷。他心疼家人,但是,一想到嚴峻的現實,他別無選擇。

水稻是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水稻灌溉用水佔南方總灌溉用水的90%以上,而我國水資源緊缺,農業灌溉用水供需矛盾尖鋭。高效利用水資源,實行水稻節水灌溉已成為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實現我國糧食安全和水資源安全目標的重要戰略舉措。

從1986年開始,年輕的彭世彰就已經隨着導師在北方缺水區山東省微山縣做水稻灌溉節水研究,在全縣推廣新的節水技術,促使當地種植的幾十萬畝水稻連年增產豐收。

初嘗成功滋味的彭世彰並沒有滿足,他突然想到,既然在嚴重缺水的微山都能用節水灌溉技術種植水稻,那麼在其他地方能不能推廣呢?為此,彭世彰到南方灌區、蘇北稻區、東北寒區和寧夏引黃灌區,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種植方式等實際情況,量身定製了不同的推廣方案。每到一個地方,他不僅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宣傳節水高產灌溉理念和技術,還捲起褲腿下田,手把手地教農民具體的操作方法。

去世後,學生們在他的辦公室整理出整整三箱獎狀和榮譽證書,而這些都被彭世彰壓在了箱底,佔滿整個櫥窗的是各種科研書籍和學生論文。徐俊增博士告訴記者:“恩師總説,只要節水灌溉能讓全國水稻節水增產,就是對他最大的獎勵。”

“他總是這樣,把名利看得很輕。”同事丁壽祥説,“學校曾幾度推薦彭教授參與院士評選,但都被他婉拒,他要把機會讓給年紀更大的老教授。”

彭世彰的妻子指着桌上一摞厚厚的研究報告對丁壽祥説:“世彰一輩子就做了這麼一件事,現在他走了,但項目不能中斷,事業還要繼續。”柔弱的話語,藴含着令人震撼的千鈞之力。

一個人不可能永生,但可以不朽。彭世彰視事業若性命,用孜孜不倦的探索、用奮鬥、用生命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是不朽的。

第三篇: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

沭師附小周成霞

通過學習彭世彰的先進事蹟。深受感動,深深地體會到他的事蹟平凡又偉大,在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彭主任身上,看到了優秀教師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業為重的高尚品質,對工作一絲不苟的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樂於助人的高尚職業道德。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攀高峯的獻身精神、他們做學問嚴謹務實、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教學生言傳身教,厚以載德,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甘為人梯,無怨無爭地為教育着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彭主任為榜樣,學習他獻身事業,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紮紮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自己的事業,獻給我們的國家。其次,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彭主任為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

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我們有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愛護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為榮。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對他人寬容一些,多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立足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2014春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體會

教師:覃婉玲

近期,我校組織了全體教職工學習彭世彰的先進事蹟。學習之餘我深受感動,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偉大,他於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彭主任身上,我看到了優秀教師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業為重的高尚品質,對工作一絲不苟的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樂於助人的高尚職業道德。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攀高峯的獻身精神、他們做學問嚴謹務實、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教學生言傳身教,厚以載德,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甘為人梯,無怨無爭地為教育着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彭主任為榜樣,學習他獻身事業,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其次,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彭主任為榜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為榮。

作為教師,我們應時刻心繫學生,關愛學生。用我們無悔的青春和滿腔的熱情,創造我們的幸福和美好的未來。

第五篇:學習彭世彰事蹟心得

首先,我想先莊嚴的宣誓,我們教師以彭世彰老師為榜樣,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謹篤學,無私奉獻,努力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踐行者,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做良好社會風尚的積極推動者,不斷提高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水平;要把學習活動與推進教育工作結合起來,真正把學習活動激發出來的動力轉化為加快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實際行動。 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範行為來教育學生,這就是為人師表。

彭世彰,我國著名節水灌溉專家,河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水資源高效利用、節水灌溉理論及其農田環境效應。提出了以“水稻控制灌溉”為代表的節水灌溉新理論,節水灌溉技術先後在全國10餘個省市區的水稻灌區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其在農業節水領域的傑出貢獻,作為全球唯一獲獎者獲得2014年icid國際節水技術獎,並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中國共產黨黨員彭世彰同志在工作中突發疾病於2014年12月15日下午6時50分不幸在南京逝世,享年54歲。他的一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展現了教學科研人員的不懈探索和執着追求,展現了優秀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

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弘揚彭世彰老師的崇高精神,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謹篤學,努力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踐行者,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做良好社會風尚的積極推動者,不斷提高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水平;要把學習活動與推進教育工作結合起來,我們教師都能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人師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強調教師要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自己應當精通;要求學生崇尚的行為,自己應當行之;要求學生反對的行為,自己應當堅決杜絕。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則,“雖令不從。”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模範的榜樣,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而作為教師,我們職責又是什麼?古人説是傳道、授業、

解惑。傳道即傳做人之道,研究做人的學問,我私下認為這是教師至高無上的職責。授業即教人做事,能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某些謀生的本領和手段,當然有些學生如果在這些方面有特定的天賦的話,那他可能超過老師成為這方面的優秀者或專家。解惑即幫學生解決生活中所遇上的各種難以想明白的問題,這可能更多的傾向於生活哲學思考和討論,或屬於博導的範疇。可以説,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特別是國小生,平時在家都是父母監護,在學校視老師為最親近,最信任,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師的道德,人品表現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一個教師的師德表現是多方面的,我們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為人表率。如上課時要衣冠整潔,精神飽滿,不可將個人絲毫的不良情緒表現在課堂上。

更不可能在課堂上發牢騷,抱怨學校或貶損其他老師。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知識的缺乏可以後天彌補,但一個人的道德觀,世界觀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而彭世彰的事蹟不僅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時刻想着學生。

一個人不可能永生,但可以不朽。彭世彰視事業如性命,用孜孜不倦的探索、用奮鬥、用生命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是不朽的,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zv4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