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多篇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多篇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多篇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1

上一週,我們學校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誠信教育活動,並且要求每個班的同學都要到場接受教育。我們班的大多數同學都去了,沒去的也找個生病的藉口聰明地請假或是去了又溜了,但大多數同學還是好的。主講老師的諄諄教誨使我受益頗深,有誠信真做人。讓我們明白上學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它也是為了回報我們的父母的恩情,也教育我們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讀書使人明智,可是我卻覺得我們越來越庸俗、荒廢。而對於這場誠信教育活動的真諦,我們在校的大學生也沒有真正的參悟。我覺得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去上這種有意義而無實際的課程,白白讓一位年老的教者諄導了兩個鐘頭。如果我們的學院領導有興致來我們宿舍區做一天的調查的話,他們就會輕而易舉地發現,他們千辛萬苦所提倡的誠信教育課上得一點意義也沒有,或者説其惟一的意義就是它讓更多的人失去了誠信。

我決不是危言聳聽,也決不是故意和學院領導唱反調,我所説的話都是有根有據的。我認為我們學校的誠信教育課必須上但應具體到實踐中,為什麼呢?“人無信不立”這話是古人説的,它已經在中國大地上流傳了幾千年,幾乎是家喻户曉。我們的大學生都是經過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才考上大學成為天之驕子的,如果他們連這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那他們根本就不應該成為大學生了;如果他們已經懂得了這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那我們學院領導再給他們上誠信教育課純粹是多此一舉。而實際上我們大學生的主要問題不是不懂得遵守誠信,而是他們不會遵守誠信和不願意遵守誠信。中國人和中國大學生失去誠信的問題已經由來已久了,並不是目前才發生的。這已經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危機,我們學院的領導卻幻想用幾天幾節的誠信教育課來力挽狂瀾,那簡直是比痴人説夢還痴人説夢。

誠信本來應該是人人都遵守的一種美德,可是我們當前的大學生卻為了自己個人的私利,毫無顧忌地拋棄了這種美德。如果我們現在還幻想用我們微不足道的力量來改變他們,並讓他們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呵呵,我覺得這比去看一場可怪的搞笑更無奈了。在我們的大學生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團員,很多人已經成為預備黨員和黨員了,可是你們知道嗎,每每期末考試他們不是身先士卒啊,這本身就是一個不誠信的問題,在有些問題上也並不是實事求是地寫出自己的優缺點,而是把醜的説成美的,把美的説成更美,甚至無中生有地編造了許多本來不屬於自己的美德和才能。

實際上我也明白我們學院的誠信教育課純粹是一種形式主義,我根本就不敢奢望我們的大學生在這種教育課中能夠突然開竅,自覺自願地遵守誠信的美德。我一直都認為一個人如果想墮落了,那他上再多的教育課也是枉然;如果他不想墮落,那根本就不用上什麼教育課。那麼作為形式主義的誠信教育課,我只希望我們學院領導能把它弄得漂亮一點,而決不是像鏡中花水中月一樣。

我們的校園是這樣的搖籃,為我們莘莘學子更好地提高各種自身素質,不斷地提高學校的師資力量,擴大教學規模,完善教育設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棟樑,使我們受益,感恩父母回報社會。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2

誠信教育心得體會誠信,簡而言之,是誠實信用的簡稱。誠信是一種個人美德,更是一種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在現實社會中,誠信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和經濟交往中應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

我們需要誠信,我們呼喚誠信,誠信是美麗的,因為它給世界帶來了温暖的陽光;誠信是微小的,它只需要佔據心靈中一個很小的角落,就温暖了人們整個人生;誠信是脆弱的,只要一場暴雨,就足可使它香消玉殞。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之道。“誠信”實際上也是一個人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的體現,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下面結合自己平時工作經驗,對國小生的誠信教育,談一些點滴體會。

一是起點要低。國小生涉世不深,心地純潔,沒有複雜的生活經歷和豐富的人生體驗,一些大道理對於他們來説實在晦澀難懂。因此,教育時,應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比如,以“不説謊話,做個誠實的孩子”入手,使他們懂得這是誠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不説謊話,就要説真話,説實話,如承認自己的錯誤、敢於説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因此,國小生從不説假話,不管是什麼事情,老師一問就能知道答案。

二是內容要實。誠信教育要從小事抓起,抓點滴,才能知微見著,正所謂“教育無小事,處處能教育”在我們的國小教材中有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素材,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當教師根據教材舉徵引申、補充事例時,也需要着眼於學生的生活實際,用學生看得見、想得出的事例來激起共鳴,求得認同,特別是用學生身邊的鮮活事例來進行教育,以產生"親近感",這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不食人間煙火"的超凡脱俗式的空洞説教,更應當廢棄。有一次,我剛發下試卷,就有人舉手,我叫她站起來説,她説:“老師,你給我多加了5分”當時,我就順水推舟,表揚這位同學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並號召大家向她學習,還給她加了5分。並獎了一朵紅花。我想:這也算得上一個很好的例子。

三是針對性要強。在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學生道德實踐中的錯誤認識和行為,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如有些學生認為做錯事情的時候,自己能夠主動承認就是誠實的表現,幫別人隱瞞錯誤則是講義氣的表現,教師在教育時要深挖產生這種錯誤認識的根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例,通過學文明理,使學生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講義氣,而他們所認識到的義氣,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隱瞞別人的錯誤,是袒護,是包庇,是最不講義氣。其次,針對現在學生比較流行的享樂主義思想、虛榮心理、失寵失重心理、嫉妒心理等不良表現,教師要及時進行教育引導,結合課文教學、典型事例,辨析討論,讓學生明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真正讓“誠信”成為時時、事事、人人的行為準則。

四是要循序漸進。在進行誠信教育時,應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説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為主,如,可以在低年級開展“誇誇我誠實”活動,通過講身邊的誠信故事、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説一句誠實的話等,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才能讓人更美麗。中年級以"不隱瞞錯誤"、"不要不懂裝懂"、"不貪小便宜"為主,如,可在班級中開展辯論活動,對學生的錯誤思想和行為進行剖析,在辯中明理。高年級則以"不弄虛作假"、"與人相處講信用"為主。如,可以開展實踐調查活動,通過看報、上網、閲讀等多種途徑收集有關“守信用”的事例和人物,在班級中展開討論,進一步明確守信用是一個人的美德。在進行某一內容教育時,則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在引導學生行為時,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從遠處着眼,近處入手。

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通,國無信不穩。誠信不是一個人的事,要靠我們大家共同來身體力行,從生活中每一件事情做起。誠信需要一步步的積累,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醜惡,多一份美好,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低劣,多一份和諧;多一份誠信,就會少一份黑暗,多一份陽光。誠信教育是國小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之一,是提高國小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們每個班主任應該立足於學生實際,結合身邊的點滴事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為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盡一份力。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實守信是對每個人最起碼的道德要求。“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誠信是企業寶貴的資產。一個社會如果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誠信意識,人與人就難以融洽相處,整個社會就難以安定有序。我始終認為,能守住誠信的人,其心境和外境會一直處於良知的燭光照耀之中,並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保持了清醒的認知;而我同樣認為,只有能守住誠信的人,才能為自己的心靈世界留下一方淨土,才能夠有所收穫,有所突破。守住誠信能讓我們更好地發展自己。儘管世事紛耘,紅塵滾滾,世上難免出現一些虛情假意。但是,守住誠信,才能懂得領導的信任,同行的認可,也才能給自己的事業道路上鋪就鮮花麗草。社會信任的正能量,是取信於民的保證。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社會上的正能量有很多,社會也需要正直的堅守,最美現象中的主人公以及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各類人羣,其實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景仰的。社會需要正確價值觀引領,當全民道德一旦突破了底線,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宣稱自己是禮儀之邦呢守住誠信,其實也是一種境界,一種人性的張揚。誠信是無法偽裝的,因為它不是一種表情,不能像“立正”、“稍息”一樣,聽到口令後就馬上可以擺佈出來的,因為它不是一種姿勢,坦誠地生活是人生的一種最快樂最高尚的境界。了卻憂樂,不是沒有憂樂,憂樂於心,卻又不為憂樂所動搖改變,就像一絲脱落了綠葉紅果的灌木,它似乎失去了什麼,又似乎什麼也沒有失去,在和熙的晚風中坦蕩地佇立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沒有理由否認道路是人生最直觀的標識,我們也更沒有理由否認誠信是成功最需要的基石。我們以走過的路為自己的一生定義,那麼我們也以守住的誠信為成功放歌。無論終點對於起點的回望漫長還是短暫,細緻如親情友情,挺拔如理想,真理的生命體驗,都包容在我們曾經走過的路中;無論成功對於失敗的回望深沉還是淺淡。歡歌如鳥語花香;低調如醉歌、濃酒,都或多或少守住了一份誠信。

只有在一個有規則的社會中,才會激發出人們更多的創造力,也才會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創造更有價值的羣體生活。誠信其實是人生中一道明亮的風景線。因為守住了誠信,憂傷得以遠去,怒火得以熄滅,傷痕得以修復,痛苦得以消失。無論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都要頂住干擾,耐住誘惑;無論風平風緊,潮漲潮落,都要排除私慾,遠離煩憂,永遠保持一份心的執着,永遠守住那份人的誠信。

誠信體系建設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需要從教育引導、輿論監督、法律懲戒等多方面入手。加強誠信法制建設,努力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使誠實守信者得到保護、作假失信者

受到懲戒,為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改革和發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3

信任是雙方溝通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最美的語言。信任的眼神能化解矛盾的堅冰,信任的語氣能讓人刻骨銘心,念念不忘。同學們,你們被信任過嗎?被信任的感覺真好。

有一年夏天,我在家又渴又喘。我媽給了我5塊錢,讓我去樓下水果店買個西瓜。我拿着錢飛下樓。我讓阿姨給我挑了一個又大又好的西瓜。姨媽稱了一下,説:“六塊五毛。”我聽了很震驚,因為我只帶了5塊錢的錢,不敢告訴阿姨。這時我想起前幾天去文具店買筆記本,因為趕時間,忘記帶錢了。我跟業務員説明情況的時候,能不能先寫作業,然後給他寄錢,但是她不相信我,反而罵我。

阿姨看到我的猶豫,好像明白了。她説:“你帶的錢不夠!”我臉紅了,説“是”。大媽笑着説:“這麼熱的天帶回去吃!剩下的錢明天還給我,阿姨信任你。”我説謝謝阿姨,一會兒就給你寄錢。

回到家,我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媽媽。我媽説:“別人信任你的時候,你要誠實。信任是一種美,誠實是一種美德。”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受到了一種被信任的喜悦。我拿着錢,飛快地向水果店跑去。姑姑看到我説:“這麼快,你就是個守信用的好孩子!”聽到阿姨這樣誇我,心裏甜滋滋的。

一個缺乏信任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一個缺乏信任的國家是沒有未來的。有一種美麗叫信任,它美麗着人們的心靈,美麗着每個不起眼的角落,美麗着這個大千世界。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4

人以誠為本,以信立足。古時孔子曾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後魯迅亦有云:誠信為人之本。

無誠則不立。一個不誠實的人,即使再聰明,再有才華,也終究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無法取得成功。

記得曾聽過一個事業上頗有成就的企業家這麼説:取得成功的三要素:誠、信、徳。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具備誠信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從古至今,誠實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時,曾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名叫曾子的父親和他的妻子要出門辦事,可他們的孩子吵鬧着也要跟去。於是妻子就哄孩子説:寶貝,乖點!等我們回來讓你爸殺豬給你吃。孩子一聽就乖乖地一邊玩去了。等辦完事一回來,曾子便拿着大刀要去殺豬,這時妻子急忙拉住他,説:我是哄孩子的,你還真要殺豬呀?!而曾子卻説:這可就是你錯了。答應孩子的事情,不能收回,要信守諾言!從古時人們便已是十分的重視誠信二字。

然而在現在,很多地方的社會風氣己經不再清明,假貨氾濫。不少商家為了利益講誠信拋之腦後。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重視誠信的重要,然而,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健全,通過不正當手段達到目的的機會肯定會越來越少,與此同時,靠講良知,講誠信而獲得成功的機會則會越來越多。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我們要好好的愛護着多聖潔的花朵,不要讓一時的利益迷濛了雙眼,而使這朵花兒凋殘。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5

近期,我們黨支部進行了一次有關於“誠信”的時政討論,就當今社會存在的很多不誠信問題就行了討論。會上,大家各抒己見,也舉了很多我們身邊的例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思考。

隨着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的我們的生活,正發生着日異的變化,隨之而改變的便是我們的文化與理念,尤其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為適應並取得發展,必須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和理念。而誠信是一種個人美德,更是一種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文化與理念。在現實社會中,誠信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和經濟交往中應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在市場經濟中,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我國合同法第五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現今,我國不少學者稱之為帝王原則。不難看出,誠實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而今,各行各業都在加強誠信建設,信用已作為一種制度普遍建立。而如果誠信只是作為行為準則,還只是一種理念上的東西。如果説每一位公民不自學地遵守,並付諸於實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誠信將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沒有任何實際價值。而誠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每一個人積極努力。而現在還大量存在於我們社會的拖欠民工工資、紅十字會事件、欺詐、欺騙行為等等現象,都説明了誠信還只是一句空口號,還需要我們去好好努力,好好履行。

當坐下來好好寫自己心得體會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來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郭美美事件。在我看來,郭美美這個人物引起了我們國民對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之所以會引起這樣的危機,並不只是因為單純的這個人物的存在,還在於紅十字會早已在我們國民心中存在誠信危機了。我們會懷疑我們捐贈的錢物是否真的到了需要的人手中,我們會懷疑我們捐獻的血是否真的無償到了需要的人手中,還是有人利用人們的愛心謀取了私利。當我們對一個公益機構存在這樣的疑問的時候,是否紅十字會應該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誠信了呢?

可以説,在我們受教育的這些年中,誠信一直是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的一條。老師讓我們誠信應考,誠信做事,誠信做人,但每年在我們的高等大學裏面,又有多少人是靠着舞弊來通過他們大學中的考生的呢?答案不得而知。我在思考,為什麼在我們如此提倡誠信的今天,卻處處爆發者誠信危機。是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密一些,是否拜金主義不那麼嚴重的時候,我們面對誠信會坦然很多。中國有很多古成語是關於誠信的:一言九鼎、一諾千金、金口玉言、言必信,行必果、還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我們經常掛在口頭上的口頭語,可以説,這些成語在很好的教育我們,如何誠信、怎樣誠信,但似乎,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就是少了誠信的基因。

關於誠信我們可以展開很多思考,以上僅僅是我在參加時政討論之後的一些心得。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思考自身誠信問題,從思想上提高思想覺悟,從實際行動中履行我們對“誠信”的承諾。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6

社會誠信現在看來是最重要的,誠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醉着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改變,誠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事情。誠信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將誠信進行下去。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美德。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誠信度在逐漸下降。這種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青少年一代。為了瞭解國小生的誠信現狀,現對某市職業中專32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綜合歸納如下。

一、國小生的誠信現狀

從調查問卷表中顯示,國小生的誠信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是由於現代社會風氣不正,虛假事物過多,嚴重腐蝕了國小生的健康思想,使國小生對社會事物的誠信度逐漸下降。現從國小生對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的誠信現狀進行歸納總結。

1、國小生對社會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國小生對社會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5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發現乞丐或殘疾人在路邊討錢,你會不會向他(她)投錢?結果認為“會”的佔50%,認為“不會”的佔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要你幫他(她)照看行李,你會不會幫他(她)照看?結果認為“會”的佔37%,認為“不會”的佔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説自己遠在外省,錢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資助他(她)車費,你會不會給他(她)錢?結果認為“會”的佔15%,認為“不會”的佔85%。

(4)你討厭不守信用的人嗎?結果認為“討厭”的佔100%,認為“不討厭”的佔0%。

(5)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守信用的人?結果認為“是”的佔93%,認為“不是”的佔7%。

2、國小生對學校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國小生對學校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4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對你的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的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70%,70%以下的佔21%。

(2)如果你班同學找你借錢物時,你會不會相信他(她)一定會還給你?結果認為“會”的佔88%,認為“不會”的佔12%。

(3)你相不相信學校的收費是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標準收取的?結果認為“相信”的佔6%,認為“不相信”的佔94%。

(4)你對你所就讀的學校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48%,70%以下的佔52%。

3、國小生對家庭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國小生對家庭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3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認為你的父母對你信不信任?結果認為“相信”的佔93%,認為“不相信”的佔7%。

(2)你認為你父母會不會對你説謊?結果認為“會”的佔18%,認為“不會”的佔82%。

(3)你對你的父母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98%,70%以下的佔2%。

二、國小生誠信現狀的成因

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國小生對調查中的誠信對象誠信度高低的順序是家庭、學校、社會,其對社會的誠信度較低,對家庭的誠信度較高。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父母愛——人類的天性,是國小生對家庭誠信度較高的原因。

家庭是國小生的港灣,是國小生的温牀,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對自己的兒女是真誠的,對兒女的關心和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在父母眼裏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樹苗長得再高大,也永遠離不開那座山。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麼會不心疼呢。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7

誠信就是百花園中最美麗的那朵鮮花,是羣星陣中最閃亮的那顆明星,是熱帶雨林中最挺拔的那棵參天大樹。擁有誠信,便是擁有了最美好的品格,擁有誠信,便會擁有玫瑰一般沁人心脾的芬芳。講誠信的人,值得我們為之點贊。

中華民族歷來便以誠信作為優良的傳統美德,誠信之人,往往擁有人格的魅力。曾記否,曾子殺豬、商鞅變法。殺豬事小,可若沒有小事也講誠信的品質,曾子,還會是那個縱橫諸子百家的曾子嗎?若沒有商鞅“移木者賞百金”的誠信許諾,變法還能成功嗎?秦國還能一統天下嗎?

而在外國文明史上,誠信故事同樣不勝枚舉。有這樣一個故事,一直像花朵一樣開在我的心裏,永遠不會衰敗。

故事發生在16世紀末的荷蘭,一個名叫巴倫的商人兼船長,帶領17名船員出航,試圖從荷蘭往北開闢一條新的到達亞洲的航行路線,可誰知卻被困在寒冷的北極圈,遭遇着零下40至50度的嚴寒,他們與肆虐的暴風雨抗爭了整整8個月,8名船員不幸死去。雖然船上的貨物中就有救命的衣物和藥品,雖然他們在那樣的艱難條件下,把這些衣物和藥品拿過來救命,別人並不會説什麼,可這羣荷蘭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他們私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他們真是一羣把誠信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人!

也許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誠信似乎很傻,沒有意義,為了堅守這份誠信,他們失去了太多太多。可是,如果大家都不這樣做,那因喪失誠信而受害的人,最終就會是我們自己。

請記住,誠信是一朵人格之花,總是散發着奇香,擁有誠信,你才能贏得世界,你才能在肉體消失之後,還芬芳在人們的心間。

學生誠信心得體會篇8

當今社會,隨着科學技術、物質條件不斷進步,人類的自身道德和職業道德都在經歷着前所未有的考驗,各行各業都在提倡“誠信”,“誠信”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行規”,它成為全社會、全人類都在呼喚的一種道德的迴歸,一種生存的法則,一種對人的品質的基本要求。教育更是如此,誠信教育已深入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各個階段。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必須以自己模範的行為去影響學生,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薰陶學生,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學生。一個人從幼兒長大成人,教師對其的影響力是最重要的,教師的氣質性格、行為習慣、處世方法、人生態度、精神追求等等都或多或少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從幼兒園的兒童到大學生,都有模仿教師的行為傾向,這就是學生的“向師性”。要使“對自己誠信、對他人誠信、對家庭誠信、對社會誠信、對國家誠信”成為學生的內在要求,樹立教師的誠信形象變得刻不容緩。

當今社會在各種利益驅動下的道德缺失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而道德缺失主要表現為誠信的缺失。受此影響,教育行為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誠信缺失的現象。因此,我們更應講究“誠信”。

做一名誠信的教師,一是對學生和家長誠信,在師生的教與學的交往和活動中認真負責,在與家長積極主動的溝通交流中國共產黨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二是對職業誠信,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這一職業,而且也沒有打算或者沒有能力去改變,那與其每天在抱怨鬱悶中度過,不如換一個角度重新去審視我們的工作。認真履行一名教師應該履行的職責,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以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真正肩負起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下一代的神聖使命,將其自覺體現和落實到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同時作為學校的一份子,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我們都希望學校的發展越來越好,因此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維護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參與學校的教育改革活動,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不管在什麼地方,小到一言一行,我想我們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是北小的一名老師。其實愛我們的學校也就是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我們還能奢望他會做些什麼呢?我説這些並不是想表明自己有多麼崇高,而是我覺得這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做人的底線。誠信構成了教師個體道德的新內涵,而教師之間的合作精神對於教師隊伍的羣體道德也極為重要。教師的'合作文化不僅包括教師相互之間的合作,還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教師與家長的合作、教師與學校領導和管理者的合作等等,這些因素從不同的方面影響着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教師的師德規範要求作為一種職業道德要求,明顯地具有外在的約束力,但是,停留在他律階段的師德規範,畢竟是一種外在於主體的要求,只有在教育行為中內化為教師的觀念和行為,實現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時,這種規範對於教師主體才有價值,才能成為教師的內在追求,真正指導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13yo8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