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多篇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多篇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多篇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1

從教以來,我一直都是努力讓每一堂語文課的教學,成為掌握的一種認知;努力把的外部指導內化為學生的能動活動;總是在怎樣才能喚起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新知識上下功夫;努力使學生不僅增長知識,而且能力也得到訓練和培養。要做好以上這些,我認為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準確地理解教材,駕馭教材。否則,都是空話。這是因為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科書不同於一般參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課外讀物,它是按照學科系統性結合兒童認知規律,以簡練的語言呈現知識的。知識結構雖存在,但思維過程被壓縮。學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維的結果,看不到思維活動的過程,思想、方法更是難以體現。

學習了教師專業化與專業之後,覺得自己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上有些陳舊,認識了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學習,朝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在教學中要對教材內容的進行精心設計和加工,在教學實踐中,體現語文本身那種令人傾倒的豐滿的內容,體現思維過程和思想方法。為此,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書本上看得見的思維結果,更要讓他們參與那些課本上看不見的思維活動過程。最全面的寫作網站因此,我的體會是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教材。通過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啟發,把教材的思想內化為自己實實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讀活。讓自己從書本範文中,從文章的敍述等的背後,看到語文本身豐滿的面容,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弄清它的行文結構、遣詞造句。這樣,我們才能使學生不僅獲得範文本身的知識,而且更能使我們的教學過程真正成為人與人、前輩與後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活生生的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否則,教師自己頭腦裏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沒有思維過程,把課本當成一本死書,照本宣科,那麼就不可能把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很好地展現開來,那學生也只能是死記硬背、機械模仿。這樣的教學也一定是既沒有生機,也沒有深度。不可能使學生的知識形成網絡,更談不上讓學生主動建構了。因此,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讀活,是使語文教學成為思維活動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我們教學水平的前提。

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必須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同伴互助的實質是教師與專業人員之間的交往,互動與合作。

同伴互助是一種教師羣體的研究,是指教師們以本校的教育教學和發展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學校和學生髮展的需求以及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診斷,藉助羣體的力量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範文寫作並在具體的行動過程中不斷地討論、不斷地反思、不斷地修正行動方案,使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1、合作對話

教師合作對話的主要成果為筆記作品,在語言和文學課堂領域裏最先運用,並日益成為教師集體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共同體的知識共享主要通過協作活動來實現,進而促進教師集體的專業成長。

語文沙龍是語文教師常見的合作對話方式,這實質上是一種學習活動,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習得活動,更是一種教育教學探究活動。這種合作對話的運作包括:①教師小組規模要小(615人)。②學習共同體應該有召集人,設定計劃,以便於小組成員學習。③參與者聚集起來進行現場觀察,諸如教師的工作、學生的學習和研究等。④學習共同體起草相關任務報告。⑤參與者集中於學習,加深對於事實的描述和判斷。

2、課例研究

以學校為基礎的課程建設就是所有教師都進行公開教學、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學習經驗的創造性的合作的活動過程。課例研究通常意義上是指關於一節課的研究。而實質上,課例研究不是着眼於改進某一節課的活動,而是一種是以教師為導向的教學循環,是提高教師教學專業水平的重要方式。

課例研究是教師與同事分享知識的過程。其間,教師發生深刻的變化:他們開始將自己視為真正的專業人員。參與課例研究,一方面有助於教師自身的教學知識發展,小編另一方面有助於其自身的專業發展。

3、研究團隊

教師團隊是由若干名具有知識、技能等綜合素質和獨立個性的教師個體組成,通過教師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教育教學行為上有共同目標、共同規範的一種組織形態。

按照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打破原有的結構,組建若干個教學團隊、科研團隊、解決問題團隊、自我管理團隊等。在實踐中,國小語文教師團隊具有多種運作方式,例如課題組活動方式、同行交流方式、結伴合作方式、教育問題研討方式等。

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是引導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的關鍵,正如有專家提出:教學就是研究,教師尤其是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教育研究者。帶着課題參與教研,可以促進教師逐步成為一個自覺對自己的實踐不斷反思的反思實踐者。

1、藉助課題研究強化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科研水平需要讓教師融於課題研究之中,寫作網,教您怎樣寫範文親自去體驗,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研究中鍛鍊能力。因此科研意識的提升還是要通過課題來實現。不同研究方向的課題,促使教師結合新課程中的主題教育教學內容,結合課題研究內容制訂相互吻合的實施計劃,使教師們從被動參與轉變成主動參與。

2.藉助方法指導培養科研能力。課題的研究重在過程,量的積累在於過程,質的飛躍來源於過程,從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上來看,必須給予相應的方法指導。指導教師規劃、實踐、反思和修正等,並隨時對教師科研動態給予分析鼓勵,分享彼此的經驗,從而使教師的科研能力,課題研究的質量與教學工作的質量,教師的發展、學生及學校的發展互相促進,同步進行。

教師的專業化是一個終身過程。在知識的時代,教師已不再是單純的任務執行者,而應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實踐者、創新者和需要不斷髮展的專業工作者。教師必須通過多元化途徑,努力成為新課程改革的踐行者和推動者。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2

10月14日—10月18日,第五屆新疆中學語文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課堂教學大賽在烏魯木齊市兵團二中舉行。自治區全體國中語文教師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對此次大賽進行了觀摩。

作為工作一年的青年教師,我對此次活動是非常期待的,期待看到語文教學中新穎的活動,期待看到優秀老師們的探索與開拓。在大賽直播中,課程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全部涉及,上課內容有古詩文、寫景散文、記敍文、議論文等等,課型完備,課堂精彩,對於中學語文界是一場難得的盛宴。

有生命力的語文課是獨出心裁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北京的名師程翔老師帶來的示範課《論語》整本書閲讀起始課。別説在場的孩子們,就連電腦屏幕前的我都被程老師精彩傳神的講解,深入淺出的解讀所折服,這樣的語文課誰人不愛?其實,在大學中,我就看過程翔老師的優質錄像課,這一次能夠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讓我感到非常親切,也再一次對程老師終身學習的精神感到敬佩。程老師幽默、謙遜、寬容、有涵養,研究了四十多個版本的《論語》,凡15900多字的研究材料,有這樣對《論語》的深入研究,才能有這樣一節功力深厚的語文課啊。

和程老師同樣講到《論語》的,是來自阜康市第三中學的青年教師葉欣老師。她授課內容為《論語》十二章,葉老師先以“論”為何讀二聲這樣一個細的知識點導入,分析了“論語”的含義,接着,引入《論語》整本書的體裁,介紹了其書的價值與歷史地位,接着以讀促解,引領孩子們理解孔子的思想,並能夠妙語表達,翻譯時做到了信,達,雅,沒有絲毫的生拉硬拽,在讀書、表達中感受《論語》中的儒家精神。

教授《周亞夫軍細柳》的趙彤曄老師也給我帶來了全新的聽課體驗。文章選自八年級上冊,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結合註釋可以初步理解文義,趙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理解文句意思,並且要求學生能夠簡要複述文中故事,用四字詞語概括周亞夫品格,在一遍遍誦讀聲中結課,留給同學們無限的回味……

這些老師們的語文課渾然天成,具有濃濃的語文味,有語言文字的魅力,有學生真正的活動,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示範和引領。在本次優質課示範觀摩活動中,湧現出了很多出類拔萃的老師,他們有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專業知識的積澱,具備了高超的教學藝術,讓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為我們呈現出了一節節有靈魂、有生命力的語文課。作為青年教師,當以這些優秀老師為明鏡,不斷勉勵自己成長、進步,做一個更加優秀的語文老師。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3

閲讀了《優秀國小數學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後,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國小數學教師對學生知多少。

學生是老師教學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如果不瞭解自己的學生,那教學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而且我相信“親其師,信其道”,如果老師能和學生有良好的溝通,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那教學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那麼首先我得去愛他們,關心他們,從而融入他們,瞭解和理解他們,找到學生的起點。

要引領國小生學習什麼樣的數學。

我覺得這是對老師數學專業素養提出了要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作為教師,我自己首先必須清楚數學是什麼,掌握數學知識,把握教學本質。我想,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還不夠。所以,多看、多聽、多問、多想是我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

如何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美的環境,快樂的環境,瀰漫信息的環境,引發智慧的環境。書中介紹瞭如何製造“天時”“地利”“人和”因素,我想這就需要根據具體的課來進行選擇和組合,整合各種資源,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如何讓數學課有濃濃的數學味。

教師在教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應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多種數學能力,使生最終形成數學素養。這肯定是一個需要老師長期的、有意識的、有目的的啟發誘導,又要靠學生自己不斷體會、領悟、深化的過程。

如何優化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要教授什麼,學生的能力現在是怎麼樣的,怎麼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又會有怎樣的效果......這本書中介紹了很多。所以,之後我要想的就是怎樣將這些好的方法用起來,使自己在完成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再慢慢進行優化。

運用什麼方式開展數學教學。

上學期聽了同年級老師的很多課,也會發現: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老師,教學方式則可能有所不同。所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教學方式應該是最重要的。

如何開展國小數學實踐活動。

我想在這個環節上,我應該是做得很不好的。因為我自己都沒有很認真地思考過要怎樣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怎樣在活動實施中給學生以切實的指導,從而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尤其是在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獲得很大的發展。我需要反思,也需要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除了看,還需要多問,多想,多做,多反思。

我明白教師這條路真的不容易走,作為一個國小數學教師,還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去提高。但我還是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切問題就都能解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4

近期,我十分榮幸到示範路國小參加了特崗教師的培訓,我聆聽了陳秀芳、劉建梅兩位教師的課,這樣樸實,有趣的課,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大有收穫。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語文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更好,誰就能震懾學生的心靈。當我聽這兩位老師的課時,她們的語言親切,自然,簡潔,準確。她們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帶着學生在課文的創設的情境中遨遊,帶領學生感受課文。

二.教師教學藝術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兩位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 深入研讀了教材。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獨具匠心,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

3、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説”,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

而在這兩位教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特別是名師們都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育局能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5

我們幼兒園這次學習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發展》 ,給我的感觸很深,讓我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發展》中“以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這次學習,給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兩點:

第一, 關於師幼溝通方面的技巧。

我們作為幼兒老師,一天到晚都在和孩子打交道,首先要積極的與幼兒溝通,在生活中做幼兒的親人,在遊戲中做幼兒的夥伴,在精神中做幼兒的朋友,在困難中做幼兒的導師。比如,我們剛接觸一個新的班級,首先要先熟悉每個孩子的名字,並儘快的記住每一個孩子的名字。這樣,讓孩子明白了老師對他的尊重。我們還應該學會傾聽每個孩子的心聲,不要輕易的打斷孩子的談話,讓孩子把話説完,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的心理能夠得到健康的成長。

第二,要用真心去愛孩子,要用快樂去感動孩子。

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要時刻裝着一顆愛幼兒的心,一顆對每個幼兒負責的心,對待每個幼兒都要有耐心,照顧幼兒要細心,給與精心的呵護和教育,把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不諷刺挖苦幼兒,更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真正的把幼兒當成我們的好朋友。在一日活動中我們要時時關注他們,哪怕一個鼓勵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頭,都傳遞着我們對孩子的愛。我們要多鼓勵、多表揚,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在教育活動中及時給予孩子評價,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只要我們營造出了快樂的環境和氣氛,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個小小的眼神,都能讓孩子體會出其中的快樂。

通過學習《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發展》,我明白了,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擺正心態,多和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和討論,取長補短,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做得更好!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6

十一五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活動已經告一段落,在一學年的培訓活動中,我認真聆聽錢初熹等專家、教授的《當代發達國家藝術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等專題講座、觀摩了《高雅藝術進課堂》等一系列音樂舞蹈賞析、還觀摩了區內藝術特色學校的精彩演出。在各種講座、賞析當中,有對當前國內外藝術教學活動的現狀研究,有對學生藝術團隊組織、指導具體做法的探討,還有對傳統古典的選擇和簡析,我覺得這些講座和實踐活動,非常貼近我們基層藝術教師的教學,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都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用,讓我感到受益匪淺。現結合本人的學習,談一些心得體會

一、進一步明確了藝術教育的意義

隨着我國的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兒童學習藝術已蔚然成風。學習藝術,對開發兒童的智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有着重要的作用,這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孩子們在受到音樂薰陶的同時,也使他們的眼、耳、手腦各個器官得到鍛鍊,促進了兒童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利於它們健康成長。作為培養藝術苗苗的青少年活動中心,有責任向社會提供最優秀的師資,把最好的教學方法奉獻給孩子們,發掘孩子的音樂才能、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引導和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長。

二、需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要做到一個優秀的藝術教師並非易事,除了自身在吹、拉、彈、唱上有較高的水平以外,還必須懂得藝術教育的基本原理、較為優秀的教育教學本領、以及組織和指導藝術團隊的一系列能力。比如以我們鋼琴老師為例,一個優秀的鋼琴教師和演奏家是有區別的,不但需要比較完善地彈奏好教學用曲,而且還能採用專門針對學生的某個問題的方式演示給學生,並且需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必要的講解,而且這種解釋是生動、具體、能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的,比如藉助於語言形象化描述,有助於學生對音樂這一抽象化藝術的理解等等。要具備這樣的能力,就需要我們鋼琴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需要良好的組織、指導團隊的能力

音樂是一個表現的藝術,由於此項藝術的特殊形式,作為藝術教師,必須有組織、指導學生藝術團隊的能力。在培訓中,來自楊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曹老師把他多年來組織民樂隊的具體做法進行了總結和探討,讓我深深感到這項工作的艱辛,但是又是那樣的有意義。總之,培訓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我的感覺是越學習,越覺得知識太少不夠用,正所謂學海無涯學無止境,藝術教師絕對不能安於現狀、吃老本。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也才能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藝術教師。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7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專業發展心得篇8

通過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論得到提升,觀念得到轉變,我深感肩上壓力的沉重,更感責任的重大。我要不斷地思索,不停的探討,永不停止的實踐,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實處。

一、教師應具備學習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

1、學習精神。知識經濟的到來,學習型社會的形成,新課程改革的上場,不得不促使教師們參加到學習中來,繼續教育,終身學習。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勤奮地鑽研,要使自己的觀念能夠與世界教育發展同步,用心來對待工作、對待學生、對待教育事業。

2、敬業精神。教師要把辦好教育作為自己的一項事業來做,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篤學,團結協作,為人師表,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對教學工作精益求精,並能夠與時俱進,根據學科的發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提高專業發展水平。

3、奉獻精神。奉獻精神是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們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向學生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不僅要教會學生們怎樣學習,更要教會孩子們怎樣做人。教師承擔着培養各種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許多重任。因此,教師的工作是沒有止境,也無法用尺寸計量的。他們必須具備一種特殊的精神,默默無聞的勞動來自於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和對教學的熱愛,源於看到學生成長的喜悦,並由此感到個人生活的充實和價值。

4、創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學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要開展創新教育,首先必須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種創新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協調一致、相輔相成的創新,也包括教師自身的創新素質。

二、轉變教育觀念,營造良好氛圍。

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新課程倡導“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的理念。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把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過程。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在鑽研教材中,儘量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根據不同的教學活動製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圖像和幻燈片,以最佳的情景、畫面、音樂、色彩和語言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改變評價觀念,注重課後反思。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及時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及時評價,使評價成為教學過程的一部分,以評促學,以評促發展。

課後教師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要善於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和提高。積極撰寫反思型教學案例,不斷地記錄和積累教學工作中的體會、經驗和資料,有利於教學工作的深入進行,有利於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每教完一節課後,教師記下本課的創新“亮點”;找不足之處,寫出改進之法;想應做之法,留下瞬間感悟,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3rrw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