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品德心得體會多篇

品德心得體會多篇

品德心得體會多篇

品德心得體會篇1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德育課程。然而從以往的思品課教學情況看,教師只關注教學內容的講授,教學中缺少實踐環節,學生亦未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這種“坐而學道”的教學方式,不僅割斷了道德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聯繫,而且影響了道德行為能力的培養,造成所謂“開放式教學”,指在教學指導思想上衝破“閉合式”教學的怪圈,衝破課堂約束,參與社會實踐,打破課程侷限,做到各科相互滲透,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全方位育人網絡。筆者認為只有從做開放型的現代教師,學開放型的教學內容,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思品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

更新教育觀念,做開放型的現代教師,扮演欣賞者的角色。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也不斷增強。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自學、自勵的積極性,我逐漸擴大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我對四、五年級的學生,開展了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課前做足準備,上課做課堂上的小組人,並讓學生做小老師等。在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製作的ppt,給同學們講解。雖然開始的他

們,顯得稚嫩和生疏,但很快發現學生們對思品的學習興趣卻大大提高了,並從製作課件、上課講課這兩個方面,更深入得了解到了老師的辛苦工作。

把課堂實踐加入到教學環境中來,不是要更多的教學環節,而是要通過幾個環節來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感悟。

品德心得體會篇2

九月十三日,我無比榮幸地來到重慶長江師範學院參加了國小品德學科的“國培計劃”的培訓。通過培訓,我深深地被專家教授們的精闢見解所折服,也被來自宜賓市各區縣學員們的學習熱情所感染。雖是秋天,我們卻如沐春風,十五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現將所學總結如下:

此次培訓,專家引領我們走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源頭活水,讓我們走出老式教育的誤區。此次培訓,內容廣泛,圖文並茂。每個模塊都有許多優秀教師進行講解,學習了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師,比較了中西方的德育教育,感悟了品德課教學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提高教學技能。這次培訓,給我思想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讓我懂得要以“情”為紐帶,讓感情走進課堂,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與學生互動,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成長,教師要充分挖掘品德課的課程資源,採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喚起孩子成長的渴望,給孩子一個夢想的天空。

培訓中,我們還學習了品德課的備課、上課,評課技能,互動研討在借班演練中的得失,觀摩了郭老師的品德優質課。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對教師這個行業,以至於對全社會的每一個人都面臨着終身學習。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一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同時加強必備知識的學習,如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學習,使自己更好的解讀教材,更加深入的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合理的選擇合適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二是向有經驗的專家學者、教師,甚至是學生學習,集百家之長為我所用,可以少走彎路,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

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通過此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用所學知識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並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感謝國培!

品德心得體會篇3

早就聽我們校長談到“千校萬師”是一個很不錯的培訓,經常在大會上談到如果條件成熟,希望我校每一個老師都能參加這種培訓。當時就好想自己能有機會來參加就好了。很慶幸本人於2012年7月29日到省團校參加了“千校萬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骨幹教師培訓工程,接受培訓。回首五天的培訓學習日子,我有太多的感言和無形的衝動。感覺中,我的心是從沒有過的充實。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甚至可以用刻骨銘心來形容。現談談我的感受:

首先,我想説説牛老師的“九字教育”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古人早就説過:“師也,傳道、受業、解惑”。道,及學生的道德,思想品德。培養學生的“真、善、美”的心靈;體現“精、氣、神”的氣質;兼備“天、地、人”的情懷。作為教師的我們,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從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品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效仿。要培養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我們要學會尊重和信任孩子,顧及孩子的真實想法,考慮他們的興趣、能力和個體差異。使孩子能主動的接近我們,被我們所感染。

其次,謝教授的風來了,雨來了,老師捧着一顆心來了。更讓我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老師要有奉獻的精神,要“懷着愛吃白菜,勝過懷着恨吃牛肉,以空杯心態,去不斷的超越自己”的心態。我們老師要懂得相互尊重,尊重學生的同時也就是尊重自己。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決定於他的心態,因為心若在,夢就在,我們當老師的也一樣,如果我們連心都沒有,又談何教育呢?沒有愛心,何談教育?我們做教育的就要有愛要有心,沒有愛心就沒有一切。所以我們要學會寬容學生,寬容學生的差異,失敗、錯誤、個性、意見等。

另外,早就聽過校長的講過彭暘老師的一些事蹟,這次能親自聽了她的事蹟,我就從心底裏敬佩她執着的精神,由衷地讚歎她心靈的美麗。一個拿着研究生雙文憑的江西姑娘,原本可以出國留學,只需三年就可以變成個洋博士,或者找一個很好的工作,在城裏過着小資女人的悠閒生活,或者可以在國外找一個洋丈夫,按世俗的軌跡,過着讓人羨慕的生活。但她卻用留學的費用,在我們貴州的大山裏,在貧困的苗鄉,建了一所國小。她與她的團隊,在貧瘠之地,在清爽的山風中忍飢挨餓。她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如果心血來潮她不可能一干就是六年半,也不可能讓一個有自閉症的小男孩笑起來,也不可能?。大山裏的寂寥,凝聽着她的心聲;大山裏的清風,配合着她的吟唱;大山裏早晨的陽光,記錄着她對理想的執着;大山裏夜空滿天的星星,雕刻着她六年來對教育的

感悟。她與她的團隊在陋室之中,保持着對美麗的詮釋,為了改善生活,她與她的團隊,還在教學之餘,“自討苦吃”學着餵雞養豬。她與她的團隊,頑強堅定地用抬不了百斤石頭的柔弱雙手,為落後的山村,劈山修路,讓應該受教育的孩子健步走入學堂!

最後,要心中有愛,並懂得感恩,教師如此,學生也應該如此。教師用愛去感化孩子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學科教育中都能滲透德育教學。告訴孩子不能只做語言上的矮子,更要做行動的巨人。從愛護公物做起,從禮貌待人做起,從語言文明做起,從小中見大,不擺大道理。並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問題着手,努力化解問題,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讓他們懂得具有怎樣品格的人才能把所學知識用得恰到好處。

總之,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工作的根本,而且這項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這不光是那位教師或領導的事情,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事情,我們要堅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抓起,不忽略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讓每個未成年人的身體和思想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長和發展,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夯實和打牢,造就一代代時代新人,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輝煌。

品德心得體會篇4

12月3日,我到xx鎮xx中心國小觀摩了xx市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優質課展評活動,學習了來自各個縣市學校的7名優秀教師的魅力課堂,真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這種xx市級的活動,參賽的選手全是頂尖的教師,所上的課雖然風格不一、內容各異,但卻是亮點頻出、異彩風采。通過觀摩學習,我對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程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對這門課程的教學規律有了進一步的把握,對以後的教學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重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課堂上,老師們所使用的方法都各具特色,讓人耳目一新,課前交流,用輕柔的音樂營造融洽的氛圍,用歡快的歌曲產生直觀的感受,用有趣的視頻激發興趣……這些方法的使用,讓學生儘快地適應課堂,進入角色。

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設計了多樣化的活動:有看視頻,有講故事,有大討論,有小製作,有調查活動,有采訪活動,有體驗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獲得全方位的體驗,在多種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能力。

二、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啟發性、趣味性

這次聽課,有很多老師非常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啟發。教師避免了繁長的講解,而是讓學生在活動討論的過程中自然得出。所有的課中基本上都有小組交流討論這個環節。學生還在課堂中體驗到了參與的趣味,比如南安九都中心國小的xxx老師在上《保護牙齒》這一節課時,利用了牙齒模型、牙刷。當場邀請孩子來進行刷牙示範,讓學生在現場體驗正確的刷牙方法,學生刷得興致勃勃的同時,也加深了正確刷牙的印象。

三、提倡學生課前調查、蒐集資料。

這次好多老師都安排了交流學生課前蒐集的資料的環節。xx第三實驗國小的吳亞戀老師執教的《我的歷史名人檔案》一課,通過課前學生分小組合作蒐集名人資料、排練相關節目,開啟了學生走訪名人之旅,課堂上學生們分組展示課前蒐集的資料和精心準備的彙報演出,無論是風雅頌小組的博學園、滿庭芳小組的故事園,還是清平樂小組帶來的益智園,浪淘沙小組的薈萃園,都讓我們看到孩子們課前準備的用心和老師那船過水無痕的教法滲透。

通過這些教師對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的精彩演繹,使我明白了品德與生活(社會)課不僅要帶領學生走進班級,走進校園,走進科學,更髮帶領他們走近生活,走近社會,走近那些洗滌心靈的人和事,真誠的敞開心扉,説真話,抒真情。這一節節精彩課堂,讓我久久難忘,回味深長。今天的觀摩學習雖已結束,但是思考的腳步永不停止。

品德心得體會篇5

作為父母都會想到給自己孩子充足的營養,豐富的知識,從多方面開發孩子的智力……,但對如何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認為也很重要,卻考慮得卻不多。良好的品德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重要的。具體地説,可從以下方面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一)激發孩子對祖國的愛

對祖國的愛是人類的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珍貴遺產,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動力。從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數學家華羅庚身上都能看到愛國情思的巨大力量。家長要教育孩子努力給母親、父親、祖父、祖母帶來歡樂;關心、體貼、照顧生病的家人。還可通過遊覽、參觀、旅行使孩子領略到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風光,知道祖國有着遼闊的領土,豐富的物產,悠久的文化……這些都能對孩子進行愛的薰陶,能萌發他們對祖國的愛。

(二)使孩子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是從小開始長期實踐而形成的。因此,家長應要求孩子從小做到尊老愛幼,待人和氣,熱情,有禮貌;不罵人,不講髒話;大人講話不插話,不打斷別人説話;在別人家做客時不亂翻東西等等。

(三)培養孩子不説謊話、有錯就改的好品質

教育孩子不隱瞞自己的過錯,並要勇於改正錯誤。要使孩子切實做到這些,最主要的是家長教育的態度,如果對孩子的過錯一味指責,是很難培養孩子這一品質的。家長髮現孩子説謊時,應分析説謊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

有的孩子做錯了事怕捱罵捱打而説謊;有的為了滿足其虛榮心而説謊等等。若是家長不分青紅皂白批評孩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有的孩子待人不真誠,有説謊、私拿別人的東西等不良行為,也可能是受了大人不良行為的影響,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使孩子形成根深蒂固的惡習,對此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明智的做法是處處以身作則,當好孩子的榜樣。

(四)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

孩子的勤勞品質可通過兩方面的勞動來培養:一是自我服務勞動。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自我服務勞動能培養孩子生活的條理性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併為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打下良好基礎。二是適當的家務勞動。可讓孩子洗碗筷、打掃居室衞生、擇菜、就近處買小物品等。適當的家務勞動能加強孩子對家庭成員的關心愛護,同時,通過勞動使孩子明白長大後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

(五)培養孩子大方好客、與人友好相處的品格

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獨居獨食多。培養孩子大方不自私,與人友好相處十分重要。平時家長要教育孩子事事處處不能只顧自己,要和朋友一起玩,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

(六)培養孩子勇敢堅強、自信開朗的性格

要培養孩子勇敢的性格,必須注意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經常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不要隨便指責、嘲笑、挖苦和恐嚇孩子,以免形成孩子遇事膽小畏縮的心理。家長還可教給孩子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使孩子產生足夠的自信心。孩子的膽怯行為大多因缺乏自信心才產生的,而自信心又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識技能基礎上的。

此外,家長還可以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事、故事、電影、戲劇等文藝作品中富有勇敢精神的形象來影響和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形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品德心得體會篇6

常言説“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精神動力。當前社會隨着經濟的發展,經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慾等思想侵蝕了一些人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複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藉口,不能把“孝”付諸於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了滑坡現象。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淨化、啟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體現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老師。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思想境界的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於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為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着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髮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後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俗話説“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是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説,“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為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醜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發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我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品德心得體會篇7

文明禮儀,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成為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不管做什麼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禮儀及制度。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文明社會需要文明禮儀來加強改善。因此,作為大學生,更應該較深入的瞭解及學習文明禮儀方面的知識。

學校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為我們開了形勢與政策這門課,並且開展了關於文明禮儀的教程,讓我們更好地瞭解瞭如何做人及做事方面的各種禮儀及要求,加強了學生的自身修養。對一個人來説,禮儀是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它是人類為維持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並且隨着社會的發展更加完善。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更是任重道遠,對文明禮儀的發揚光大有着不可推辭的重任。發揚泱泱大國的文明精神,讓這種文明走出國門,讓世界感受我們的文化及文明禮儀。如今,隨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文明禮儀更顯得尤為重要,它內容之多,範圍之廣,可謂包羅萬象,無處不在。

在一個國家中,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説,最重要的首先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存在着諸多的不文明言行及舉止。正是因為長輩只重視智力學習而輕德育教育,導致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這些行為影響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離不開社交禮儀,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和學習中應真正做到“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相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樹好自身形象,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温馨和諧。外表文明是內心文明的反映,培養良好的禮儀行為,必須有內心的文明素質。所以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加強自身修養,培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禮儀素質,文明的行為,並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養成的,而要靠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在平時,不僅要注意職業禮儀,還要注意講究家庭禮儀,注意家庭美德的培養,自覺做到尊老愛幼,互相尊敬。講文明,懂禮貌,守規矩,和睦相處。我們只要持之以恆的注重實效,從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

我們都知道教師禮儀是貫穿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要養成良好的教師禮儀習慣,不緊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還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作為師範生,我們更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重視禮儀教育,提高教師的素養,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着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教師的禮儀與修養,將直接影響到祖國的下一代、祖國的未來。禮儀是細節,禮儀也是一張名片。作為未來教師的我們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效仿的榜樣,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身正為範。從事教師職業,將意味着我們整個人生航程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嚴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為學生樹立有一個表率,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通過學習和開展文明禮儀,使我認識到,原來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從小到鞠躬禮到文明用語,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體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視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悦、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才能將其流傳下下去,影響世世代代。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的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文明人,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合格公民,用自己短暫的生命,為美好社會的創建貢獻一份力。

品德心得體會篇8

國小《品德與社會》是國小階段對兒童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它以態度、情感和行為的改變為主要目標。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説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誌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盡情為學生安排充實、豐富的活動,給予充分表現的機會,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近年來,有識之士提出"讓學生中在活動中學習思品"、"思品教學體現活動化"等觀點。在思想品德課中,一篇故事完整、情節生動、表象鮮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個故事情節。通過一台有血有肉、情節生動的課本劇,學生可從中領悟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這是一種以社會經驗為基礎而設計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增強社會中的角色意識,喚起責任感。例如《我家的收支本》一課,通過丹丹和媽媽逛商場吵着買芭比娃娃的一段情景,由學生來扮演媽媽和丹丹。讓學生演了後評,

第1頁評了再演。通過母女間的對話,認識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間的區別、差距,加上老師的點撥和激勵,學生的道德認識不知不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而外顯出來。讓學生明白什麼是"量入為出",進而引發學生去了解家庭中的收支情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家庭的情況,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生活必須量入為出,合理消費。樹立科學的理財意識,不能盲目消費,學會正確使用自己的零花錢,做到勤儉節約。

再如教學《多為他們想想》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模擬殘疾人的生活方式:蒙上眼睛寫字;用手比劃與人交流;捂住耳朵聽人講話等。通過這些親身體驗,學生有如身臨其境之感,深感受到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從而明發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

二、合作辯論

體悟明理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侷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針博引,脣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衝突或抓住學生認知衝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第2頁再如上網,這是目前在學生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活動方式。對於它的利弊,社會上的看法眾説不一。但在家長和老師看來,學生上網利大於弊,因為學生尤其是國小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擱學習。那麼學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誘惑還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於屢禁不止。為此我在教學《告別不良生活習慣》時,有意安排了學生辯論賽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彼此的脣槍舌戰來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進行總結和正確引導,肯定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表揚他們勤于思考,善於辯論,這樣在辯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實處。

三、知行結合體悟內涵

思品課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於知行統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現代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大部分家長是隻重視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對其他方面的要求,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不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對他人的勞動無感激之情,覺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該的,逐步養成了惟我獨尊、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在教學《為我們服務的人》一課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他人,知道學校內、社會

第3頁上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上的人們都在辛勤地勞動着,他們每天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着;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有意識地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體驗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艱辛,激發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和對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再如教學《誰知盤中餐》後我安排了課外小調查活動,讓學生走進農業科技園,通過參觀生動的圖片和詳細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的農民一年四季辛勤的耕種水稻的過程,從而體會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同時也瞭解到農業生產的新成就。思想品德課的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促進兒童由"知"向"行"的轉化,從而知行統一。

四、換位體驗

換位體驗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人而引起共鳴的一種情感體驗。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採取換位體驗方式,以促成有如親身感受的體驗,增強學生對道德知識的理解,激發他們的道德情感內化為道德認識。例如在《誰知盤中餐》一課中,讓學生模仿農民插秧的姿勢,彎腰插秧,直至有累的感覺,並記下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感受,從中體驗農民一整天不停地插秧的艱辛。然後讓學生設身處地想想:假如這些勞動者是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態度會怎樣?假如自己是這些勞動者,會有什麼感受?從而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415m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