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多篇】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多篇】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多篇】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一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增強廣大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促進教職工相互學習交流,不斷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開創新局面,11月18日下午,由校工會主辦的重慶工商大學“共同的家園 共同的夢想 共建工商大”第十二屆教職工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決賽在博智樓7200報告廳如期舉行。校黨委書記李春茹,校長孫芳城,黨委副書記孟東方,黨委副書記周航,黨政辦、宣傳部、教務處、人事處、學工部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來自各二級單位的師生代表等近300人觀摩了比賽。

本次演講比賽分兩輪進行,11月16日下午,在學校教職工活動中心來自23個部門工會推薦的23名選手進行了演講比賽預賽,其中10名選手脱穎而出進入決賽。

決賽現場,10名選手圍繞“不忘初心立德樹人”的主題,用自己切身體會或身邊模範教職工的先進事蹟,從不同的視角詮釋了教職工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中,以學生為本、以言傳道、以行垂範的為師之道,傳播正能量,展現了重慶工商大學教職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嘔歌和弘揚了教職工愛崗敬業、恪盡職守、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樂於奉獻的感人事蹟和崇高師德風範。選手們通過以小見大、有論有據、跌宕起伏的典型事例,採用時而低迴婉轉、時而高亢激昂的語氣語調,利用小道具、小圖片或背景音樂作為輔助,聲情並茂地講述着一個個平凡、真實、感人的故事。現場觀眾深受啟迪和震撼,心靈得到了淨化,再次受到愛崗敬業、不忘初心的一次教育。

五位專家評委和各部門工會選派的24位大眾評審從儀表儀態、演講內容和演講技巧等方面對選手進行評分。經過一個多小時緊張激烈的角逐,財政金融學院範樂樂演講的《守一種精神,做一名匠人》摘得本次演講比賽決賽一等獎;機關行政工會税月演講的《不忘初心 以愛的名義前行》、機關黨羣工會黃倩演講的《不忘初心、繼往開來》、環境與資源學院吳虹演講的《師者,愛與奉獻同行》榮獲二等獎;商務策劃學院鄭嫻演講的《初心的力量》、派斯學院汲春園演講的《傳遞正能量 指引前行路》、數學與統計學院餘思雲演講的《不忘初心 不負韶華 立德樹人》、管理學院王瑞臨演講的《師之道》、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劉乂萌演講的《上所思,下所效》、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李菁演講的《青春擺渡人》榮獲三等獎。

專家評委包曉玲教授從審題立意、參賽態度、演講技巧等方面對演講比賽進行了點評。她充分肯定了選手們的精彩表現,同時也為選手們提出了更好的建議。她鼓勵和提醒青年教職工,要珍惜演講比賽這個平台,加強學習鍛鍊,加快成長的步伐,以先進教職工為榜樣,“守一種精神”,“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立德樹人”,“不忘初心” 與時俱進,“不忘初心”永遠在路上,為培養和造就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為我們“共同的家園 共同的夢想 共建工商大”作出積極貢獻。

落實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心得體會 篇二

組工幹部當有“師者”情懷

九月,碩果飄香,收穫在望。轉眼間,又是一年教師節。在每個人的青春記憶裏,老師,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習近平總書記9月9日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節日祝賀和慰問時強調:“希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師者皆以培育棟樑為己任。教師工作是“塑造靈魂”的事業,組織工作也是“育才”的事業。組工幹部作為組織工作踐行者,既有為國為黨育才的責任,就當有“師者”情懷。

秉承“海綿”情懷,努力蓄滿“一池活水”。“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知識儲備不足,教學必然捉襟見肘。組織工作政策性、原則性強,如果組工幹部知識儲備不足,政策就會拿捏不準,落實就會有偏差,直接影響黨在人民羣眾心目中的形象與威望。因此,組工幹部要發揚“海綿汲水”精神,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勁頭,認真鑽研業務知識,把學問做精,把功底增強,成為組織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要廣泛涉獵經濟、法律、科學和歷史等知識,開闊眼界、充實自我,並在處理難事、急事、複雜事中不斷汲取新知識、總結新方法,錘鍊本領,才能在知識儲備、能力素質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籌”,讓知識的“春水”成為澆灌發展熱土的“甘霖”,擁有“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的自信與擔當。

秉承“仁愛”情懷,以愛點亮“温暖明燈”。“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學生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培養。同樣,好乾部的養成也離不開組織的培養。作為組工幹部,要秉承師者的仁愛情懷,化身幹部前行路上的温暖明燈。要主動“傳幫帶”,當好新人的“專業導師”。把自己的工作經驗、所思所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讓他們儘快熟悉工作環境和業務,融入大家庭。根據幹部特長優勢,積極為他們搭建成長平台,暢通成長渠道,讓他們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華、拼搏奮鬥,幫助他們掌握知識、拓寬視野、增強本領。要用心關愛幹部,當好乾部的“思政老師”。在思想、生活、工作上給予幹部正確的政治引導,多交流溝通,多説情真意切的“知心話”,聽幹部的“心裏話”,為幹部答疑解憂、撐腰鼓勁,讓他們能放開手腳大膽工作。

秉承“鋪路石”情懷,用心鋪就“康莊大道”。講台之上,一支粉筆綻放智慧之花;書桌旁邊,諄諄教誨引領學海無涯。教師不辭辛勞、默默奉獻,他們就像一塊普通的鋪路石子,不甚光鮮,但內裏包裹的是處處為學生着想的心。組織工作任務重、範圍廣、要求高,搞培訓、提素質,配班子、選幹部,育人才、聚賢能,抓基層、強隊伍……每一項工作需要長期抓、經常抓,成效才會凸顯。組工幹部要做好這些工作,就要有師者的“鋪路石”情懷,把“奉獻與堅守”作為座右銘,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把有温度的初心化成有力的行動,堅定信念、勇於擔當、敢於奉獻、埋頭實幹、創新進取,持之以恆抓落實、一步一印求實效,努力當好黨員、幹部、人才的“服務員”,用實幹善幹鋪就地區發展之路、幹部成長之路,在奉獻中收穫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讓人生在奮鬥中熠熠閃光。

立德樹人徵文 篇三

《立德樹人》是中國小傳統文化讀本,裏面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的結晶,是億萬優秀中華兒女在大自然的生存鬥爭中創立並傳承下來的。其中“生有涯,知無涯”這一課讓我百感交集,感觸良多。

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學海是沒有邊際的,沒有止境的。我們一輩子要學的,實在太多太多。學海無邊,只有靠自己用刻苦作舟,才能到達知識的彼岸。學習怎樣才能學好?知識怎樣才能掌握?讀書的路徑怎樣才能被發現?只有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的人才可以,只有發奮立志的人才可以。

知識就像無影無蹤的風,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就像無處不在的空氣。就算是知識淵博的孔子也有不懂的時候,就算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不要因為一些困難就阻擋了你通往彼岸的橋樑。世界上有許多名人,知識的大坑很深,但都離不開一個“勤”字。難道我們不可以嗎?堅持,勤奮,刻苦你就可以,你就可以成為小才子,小才女。

所以,我們要“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將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成為有理想,有才幹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成為利國利民的棟樑人才。

學習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四

通過學習《做一名“四有”的好老師》的講話材料,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守道德情操。在今後要不斷紮實學識,以仁愛之心,積極爭做幼兒喜歡和敬佩的好老師。現將我的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提高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

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學習業務知識,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每天工作再忙,也要重視政治學習,一定要把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把學習當作一種工作和追求,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二、提高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本領。

今後工作還要養成習慣於觀察幼兒的主動意識,在觀察到某種現象後,結合理論加以思索、分析、總結,找出隱藏在現象後的實質。這種觀察分析,會使我能更深刻地向家長反映問題,更深入地瞭解幼兒,為正確地解決處理班裏問題、糾正或發揚幼兒的優缺點提供了一把新鑰匙。

三、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隨着我園的不斷髮展,我們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將會越來越繁重。要使我園工作再上新台階,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提高創新能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事事要講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每天的工作。在一線教師中,發揚艱苦奮鬥、埋頭苦幹、自覺奉獻的優良作風。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進一步增強教師的形象。

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着個人,而且代表着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影響幼兒。我要着力規範服務行為,樹立良好的形象,培養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全部愛心去教育每一名幼兒。因為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天職,有愛才有責任。

總之,要想成為好老師,我不僅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全部的愛心,而且還要有好的創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學會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繫的觀點看人看事,提高辯證思維的能力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要不斷地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做教師雖然很辛苦,但我們也很幸福,因為我們是在為祖國、為黨的事業培養接班人,我將從幼兒的成長中得到收穫。

立德樹人徵文 篇五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更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肩負起的歷史使命。作為“立德樹人”的參與者、踐行者,我們應該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我們不僅僅是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是在為民族創造未來。讓知識與生命達到共鳴,立足本職崗位,內養品格外練技藝,以實幹磨礪自己,是擔起教育使命的基本要求。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此話可謂擲地有聲,因此,我們更要適應新要求、新期待,不但要做學生知識的引路人,錘鍊品格的引路人,更要引導他們成為人格健全的人。相信快樂成長會讓學生們受益終身,立德樹人也必定是我們要終身努力的方向!

與時俱進、終身學習,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成長的舞台。所以,我們更應該抓住時機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率,努力做到寓學於樂,用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搭建支架,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尋找答案的方法;啟發思維,學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育實踐中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會讓我們的思想更有深度;虛心向書本、向網絡、向有經驗的老師,會讓我們的眼界更加開闊。通過閲讀提升自己,通過寫作反思自己,通過教學錘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緊跟教育發展的步伐,在專業上得到成長和成就,才會散發職業魅力,獲得職業的尊嚴,才會在奉獻中收穫,創造更多動人的教育故事。我們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將“一桶水”變成生生不息的江河,才能擔起這教育的重擔。

理性引導、用愛呵護,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

真正的“立德樹人”,應該是弘揚傳統美德,彰顯民族精神;是傳遞人性温暖、促使生命成熟;更是引導理性思維、培養獨立人格。真正的教育者應該飽含熱情,用愛浸潤學生的心靈,讓深刻與感性在他們心中並存,讓剛強與柔美在他們心中共生。“立德樹人”,愛是最好的教育。愛是對生命尊嚴與價值的尊崇。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他們、信任他們、欣賞他們;愛學生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即使是“後進生”也能也能讓他們在關心、理解與鼓勵中取得進步贏得掌聲;愛學生就要嚴格要求他們,讓他們懂得嚴格是出於真誠的愛。愛更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力量。教師勤奮工作、專業精深,可以激發學生養成發奮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教師熱愛生活、樂觀正直、個性鮮明,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追求美好的理想。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唯有如此,學生的健康人格才會在“潤物無聲”中的形成並得到發展。教師是一種職業,教育卻需要情懷。

打開思想的枷鎖,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

我們無法相信一個教學方法陳舊、死板,課堂氛圍沉悶,又毫無趣味的老師能培養出有創造思維的學生。因此,老師首先應該是榜樣。在課堂上,懂得運用創新思維教學,能夠將教材和學情融為一體,隨時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進度和方向,而不是被提前備好的課牽着走。圍繞教材創設疑境,用問題帶動思維,讓學生大膽想、大膽講,充分討論、盡情表達。在教學中,教師應懷着一顆隨時支持學生創新行為的教育之心,認真傾聽學生的訴説,認真對待學生的質疑,對他們不經意的創意,給予鼓勵和讚許,不輕率澆滅學生心裏燃起的創新小火苗,不扼殺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多一點“無中生有”、“異想天開”的嘗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抑或是有些幼稚可笑的,只要有那麼一點與眾不同的創新,是一種發展性的思維,就應該得到肯定和欣賞。

愛黨愛國愛人民,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缺乏感恩意識的孩子,無論他的能力多麼出色,也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者,因為社會難以接受和認可不懂感恩的人。感恩是一個人該有的本性,也是一個人擁有健康性格的表現。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總會受到來自別人的幫助和關心,也許你不能一時回報,但對他人的感恩之心是必須要有的。在學校,老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比如:在父母節和母親節時,要求學生向父母表達感恩之情;利用多媒體等手段,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短片,增強學生感恩觀念;或開展“今天我當家”、“第一次做老師”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懂得師長工作、生活的辛勞,懂得換位思考,從而喚醒他們的感恩之心。

中學時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間,加強學生感恩教育,培養學生的感恩情懷,已成為新世紀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值得關注的話題。讓孩子們學會感恩,讓孩子們學會愛,讓孩子們真正成為生活的強者,讓孩子們在付出愛心的同時,感受到世間的美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是我們作為老師的責任,這個責任任重而道遠。

如今網絡信息爆炸,傳播速度之迅速,傳播途徑之多樣,常常令人咂舌。不諳世事的學生們,雖然也有一定的辯別是非的能力,但絕大多數仍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極易成為網絡暴力的“幫手”。因此,我們還應該做學生獨立人格的引導者。

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展露,讓他們的意志品質得以錘鍊,讓他們享受教育的公平與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時代所能給予的一切。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所以分數、升學率這些冷冰冰的指標不應成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學生的書包裏除了教科書還有經典著作,胸懷裏有蘇軾的樂觀、曠達、曾國藩的寬容、大氣。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所有傳道、授業、解惑者都應心中有愛、獨具慧眼,能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用更開闊的視野,更深邃的目光,更純粹的精神,站在審視人類文明的較高處,教孩子們一生有用的東西,並鼓勵他們學會自主探索。

躬耕“半畝方塘”,堅守三尺講台,我堅信:把立德樹人當做自己的終身事業去用心經營,回報我們的必將是滿樹桃李;用執着追尋夢想,立德以樹人,收穫的也終會是芝蘭繞階!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六

立德樹人是大學的立身之本,是對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確立培養崇高的思想品德,“樹人”即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縱觀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學的功能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而逐步拓展,但培養具有崇高道德水準和高素質的人才這一基本功能、中心任務始終沒有變。《大學》的開篇之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體現了中國古代對“立德樹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離開立德樹人,不能履行人才培養的任務,大學就不成其為大學,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基礎。

立德樹人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根本標準。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物質條件何等優越、辦學規模如何龐大,最根本的標準是看它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看它對所在國家、民族以及對全人類所作的貢獻。中國現代史上有不少大學,辦學條件非常簡陋,卻因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貢獻而載入史冊。例如在延安的“山溝溝”裏創辦的陝北公學等一批學校在新中國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因為它們為黨和人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分子。1937年10月,毛澤東同志曾專門為陝北公學題詞:“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着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着民族和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羣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短短几年時間,陝北公學培養的絕大部分學員成為革命、建設時期黨和國家各方面的骨幹,其中更有不少學員為民族和國家的利益義無反顧地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當前,高校要肩負起“雙一流”建設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在“立德樹人”上做大文章,真正既“立德”,又“樹人”,實現“立德”與“樹人”的統一。

立德樹人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本質要求。當今時代,各種思想交相融合和衝突,青少年的成長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面臨着複雜環境的挑戰,一些高校存在着“重智育、輕德育”“重書本教育、輕實踐教育”等問題。立德樹人就是聚焦學生這個中心,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引導他們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進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成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七

對於如何做好教書這項工作,徐校長總結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她説,走上講台之時,應是滿腹經綸之日www.。盧科長也説,與學生初見面,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想上好一節課,就要先備好一節課,對於新手老師來説如何才能備好課呢?這就要求我們熟悉教材,瞭解所教學生的特點。高校長重點強調過,對於新手教師來説研究課程標準很有必要,要用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把自己所教科目的教材以及課程標準都熟悉了,我們才能設計一個相對來説比較完整的教案,教案的編寫要很詳細,具體到每段話之間的銜接語都寫在教案中。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只有把課備好了,我們才能有機會成功的上好這節課。

高校長提出的一些建議對我們新教師很有幫助,他提出堅持候課制,提前一分鐘等候上課,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上好見面課,邁出第一步。找到一種高效、適用的授課方法,微笑上課,愉快的上課。上完課後要及時的進行課後反思,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寫教學反思不僅要寫教學中的失誤和教學中的優點,還要寫教學中的靈感,學生的見解,教師的疑惑,學生的困惑以及他人成功的做法。在不斷地反思中我們才能更快的成長,做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

接下來再談一談如何做好育人這項工作,李校長説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要多問、多看、多想,要時刻關心學生。安老師也説到,新時期新時代要做四有好老師,

第一,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

第二,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

第三,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

第四,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要靜的下心來,要有把教育當做一項事業的信念和追求。要正確的處理與學生的關係,既要做朋友,更要做師長要時刻記住立德樹人是根本。

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要愛學生,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拋棄不放棄,把每個學生培養成才。作為教師我們要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用無限的激情感染學生,我們要自覺當好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

教書和育人是緊密連在一起的,我們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

學習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八

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發展素質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這些賦予時代的責任和召喚,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該如何保持定力,不忘初心;該如何從日常本職工作、常態學科教學去深挖其中的育人價值呢,以下談談個人淺見:

1、優化教學方式,上好每一堂課,在物理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知識結構、思維方法,保持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

2、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深挖學科物理學史、實驗探究等的育人價值,以學科活動為載體做實學科課程育人;

3、在教學過程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關注知識的生成和發生過程,樹立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意識,在教學設計中精準診斷學生的需求點、興趣點、接受力,同時切實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學科德育工作實效。

平台助成長,交流生動力,感謝工作室的引領與鞭策。學無止境,合作方能共生,才會共贏,願在工作大家庭幸福快樂成長。

學習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九

20XX年第三十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並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他在講話中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我是師範學校畢業的,今年也是我從教第三十年,在倍受鼓舞的同時,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對“四有”好老師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體悟。見賢思齊,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繼續向着好老師努力顯得尤為重要。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説: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課堂觀會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課堂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説,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着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着“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通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説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積極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説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着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通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

學習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十

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矢志不渝鑄師魂。

自任教以來我一直擔任數學教學工作,始終堅持“德育首位”的原則,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實事求是,公正嚴明,在學生中威信很高。我堅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堅持從育人環境抓起,從學生行為規範抓起,從每一名學生抓起,給學生營造了和諧的環境,喚起了學生的自信,使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戰勝自我,學會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奮發進取。

2、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我們這的杜順老師,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空洞症,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枴支撐着。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着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台上。學生看着他忍着劇痛、冒着冷汗在那裏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説:“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3、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提升教師魅力。

首先,教師要提升專業素養。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是一個教師在課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現,也是影響學生業務素質的最直接因素。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説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們的不學無術,如果教師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專業,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

其次,教師要增強理論深度,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樹立終身學習的自覺性,要密切關注現代科學的發展變化,善於吸收和利用新知識拓寬教學內容,將科學理論與教育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摸索、總結教育的規律與教育的藝術,提升人生品位。

4、學會寬容,敬業愛生

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好書、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師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學生的心理,以愛心為前提,充分尊重學生個體,才能贏得學生的歡迎,也只有友愛、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對待學生,教師的教育才能使學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態下接受,才能使學生倍感親切和温暖,從而產生心靈的和諧共振,學生自然會自願接受約束,不斷增強自我教育、自我修養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偉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滿愛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學道則愛人”之語。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他一生中最可貴的東西就是熱愛兒童。全國優秀教師魏書生、曹鐵雲等,在他們的經驗之談中無不談及對學生一片真摯的愛心。

我的十幾年教學生涯,我不敢説自己具有很高尚的師德,但我深深意識到,師德規範的主旨,簡單概括就是“責任”與“愛”。教師不僅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對教育、教學工作熱愛,也要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

師愛,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愛,是師德的老師的體貼,關愛使他們感到舒暢、親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讚揚和關心遠遠勝過冷冰冰的指責,這就是親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偉業,用真心觸動他們的心絃,也同樣收穫他們真誠的愛。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能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心,就是為師者赤誠的真心,如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滋潤學子心田。師德,決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無私精神的體現,一種不息的師魂!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博大無私、寬廣無邊的,也是無微不至的`。教師,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可以感染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努力;我們更可以感動社會,愛崗敬業。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實踐表明,教師的道德品質、治學態度、工作作風、生活態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靈。正因為言傳身教這種特殊的育人效用,使為人師表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徑。因此培養人才的素質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時簡單的一句話會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教師展示的不僅是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教學風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且還有教師的個性及心理素質。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學生盡收眼底,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所表現的優良品質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教書”同時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還要嚴以自律,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作身先士卒的垂範。另外還要關心熱愛學生,課後傾聽學生的聲音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愛是人類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及情緒體驗,它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採取適合於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加以誘導,使學生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針對學生的特點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把學生吸引到正面來,寓教育於各種活動之中。

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是人類社會教育過程中所共有的特徵,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活動不是隨意性的,而是根據一定社會所確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務的要求,教師按規定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一定知識,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所以,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教育規律。將教書和育人割裂,只顧教書,不管育人,這是淡忘了自己的社會角色,缺乏職業道德。教師不僅要做好專業知識的傳播者,還要自覺當好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才不愧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20xx年,我接手的是三年級,這個班數學基礎較差,很多學生連乘法口訣都不會背,別説應用題,計算題都成問題,孩子們厭學情緒嚴重。於是,我每節課前都讓學生背誦一遍乘法口訣,對學生的作業,精心批改,在課本的每個知識點上,註明未熟練掌握的學生,在學習情況瞭如指掌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對於調皮生更是注意教育方法,不打擊他們的自尊心,而是鼓勵、安慰他們,樹立他們的自信,並利用週末時間到他們家裏去談心、輔導功課,從而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辛勤付出終於有了良好的回報,期末考試時,我所教數學獲得了全學區第一名。我付出了努力,也收穫了一份回報。

作為一名教師,是否能影響和感染學生,無非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學規律,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有效教學,也就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師要以身作則,對學生充滿關愛,盡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養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實際上明確了“育人”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強調了教師“育人”的職責。我們教師要確切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優良教風,以高尚師德影響學生,以風範學識感染學生,作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和指路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w8ln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