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多篇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多篇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多篇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篇1

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從書本中獲取知識,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民主教育的內涵,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篇2

我在教學中常常想:什麼樣的美術教學實施適合學生髮展的呢?怎樣上好美術課?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我邊教學邊摸索,經過一段時間的農村美術教學實戰實施後,我把自己在美術教學中的幾點粗淺的做法與各位教師商榷,以取得教學上的共鳴。

一、關注時間、地域以及個性差異。

由於所教的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示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以此,在課堂記錄的組織上,再提問方式等方面,我因人而異,防止依樣畫葫蘆,這樣,學生鮮明的個性不會被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二、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關注和積極探索,並表現出心馳嚮往的狀態。研究表明,如果每個人對某項工作有興趣,就有可能發揮他全部才能並長時間保持搞笑利率而不感到疲勞;相反,學生容易精力疲勞。興趣還可以開發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在教學中我嘗試把課本以外的內容滲透到教材中。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中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鼓勵學生自由大膽的創作,這樣的做法受到各班學生的歡迎效果較好,學生從中樹立自信,個性得到發展。例如:人教版一年級14課《多彩的拉花》一課的主旨是在意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學習製作拉花,並用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間。從而感受到自己創作拉花的美,體驗成功的喜悦。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課前教師佈置好的課堂環境及教材圖片。鼓勵學生説一説:拉花有什麼作用?可以美化什麼?你想用拉花來美化哪裏?這樣學生學習興趣被從分的調動起來後我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教材中四種剪紙圖,讓學生想一想,試一試應該怎樣摺紙、剪紙,用什麼紙比較容易剪制,提示學生想一想這些摺紙地方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剪制拉花的活動,嘗試使用剪刀等工具製作拉花,體驗剪拉花的樂趣。這樣學生獲得了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在學生剪制拉花的過程中,家是巡視檢查指導堅持親愛是否有剪斷的。如果有間剪斷的,讓小組討論剪斷的原因是什麼?可以怎樣避免。然後,教師演示一些不同的剪法,引導學生那裏和書上不一樣。雪深嘗試新的剪折法教師給以鼓勵和指導,學生用自己剪的拉花美化環境和自身。這樣學生興趣特高,積極的探索剪紙的方法。每位同學都到達教學目標。

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等。都能帶來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以讚美,這樣可強化學生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有利於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教師的讚美愈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盡頭越足。教師的讚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要有愛心。

教師的愛,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的保護有幼小的心靈。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這方面對低年段的學生我做的比較突出,結果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更喜歡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既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語言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瞭解到他們在學習中也體會到快樂。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一味的追求權威,要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的去迎接課改,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自願、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健康快樂的成長。我相信在農村美術教育這片沃土中定能開出奇葩。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篇3

這本書介紹:海倫九個月因失去視力.聽力,陷入盲聾啞的黑暗。從此她的父母順從她.寵愛她,養成了她任性、自私、喜歡計較、報復心強的個性。她六歲時父母為她請了個家庭教師――莎莉文,在老師的嚴格的教育下改變了惡習,老師用手畫拼寫法教她識字,用卡片教她拼寫句子,後來她學會了盲人版課本,她努力學習,直到把課本都磨破了。她掌握了很多單詞後又想説話,這對她來説必須經歷無數痛苦和煎熬,才能學會。當貓狗叫時她去摸它們的喉嚨,親人唱歌時去摸脖子……一天她一隻手卡在喉嚨上,另一隻手壓住嘴脣,發出一些模糊的聲音,後來終於會説話了。海倫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她勤奮好學,勇敢頑強,而我呢?是一個獨生子,任性自私,商店裏我喜歡的東西非得給我買,好吃的東西得先讓着我,家庭作業沒做好的地方我不願修改,背書時不熟練的地方要求提醒,把學習當成任務。

中學、大學裏幸虧莎莉文老師隨堂陪她聽課,老師講解的東西她一字不落的記下了。莎莉文老師把每課文的疑難重點詳細地寫在她手上,其他的基礎知識就靠她自己下功夫了。她以驚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國的文字,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我真羨慕她。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殘疾人演講、募集資金,把人生毫無保留的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

這本書生動的再現了海倫的勇敢頑強.勤奮好學與仁慈正義,這些美好的精神催人奮進,給人激情。今後,我要刻苦學習,不斷進取,做一個有用的人。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篇4

?追求卓越--教師專業發展案例研究》以傳記的形式陳述了瑪麗娜,艾娃,婧和珍妮四位英語老師的成長曆程,分析了形成和影響專家知能發展的因素,並闡明瞭教師在教學中如何發揮他們的專家知能。事蹟中有失敗的經歷也有成功的奮鬥,其中,不僅可以看到一些新教師常見的,還可以看到不同的觀念,不同的奮鬥過程使得她們在走向專家知能的道路不同!一開始看這些事蹟時,我感覺非常真實親切,因為她們剛開始投入教師這個工作時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能引起我的共鳴:這不就是我這一個多月以來苦苦探索想要解決的問題嗎?從她們對自身所處的環境的不一樣的迴應中可以更加明確怎樣對待教師工作才能儘快走出"自我懷疑" 階段,走向專家知能:瑪麗娜和艾娃能從學校的支持文化中獲益,並能看到在當前尚存侷限的環境中教和學的可能性;而婧卻難以敞開心扉與同事交流,因而沒能超越這些侷限。面對同一個問題,她們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且她們自己所選擇的需要正面對待的問題也有所不同。遇到教學中的困難,艾娃和瑪麗娜會進行探討和試驗,看到學生學習上的進步,她們會有一種滿足感,這使得她們對教學有了更大的熱情,也促進了她們繼續從事教學工作;婧進行的嘗試性活動相對較少,她尤其在意的是課堂秩序和紀律瑪麗娜的探索和試驗以及她對教師工作性質認識上的變化,得益於理論的輸入和個人實踐經驗之間的互動!

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有關課堂管理和學習組織這方面:

一些有關教師的課堂管理有效與無效的研究指出,兩者的差異不在於教師處理學生不良行為的方式,而在於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阻止不良行為的發生和管理課堂,促進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的規約是指明確規定了學生的哪些行為可以接受而哪些行為不可以接受的準則;而常規是在較長的時間內建立起來的,控制和協調行為的具體步驟或程序。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篇5

也許我是一個平凡的老師,但我不想成為一個平庸的人,更不想成為一個平庸的老師。我希望到了退休的時候,我依然還是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只因為,我依然還是在用當初的心認識孩子尊重孩子喜愛孩子。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裏講了如何使人喜歡你。第一條就是要發自內心地關懷他人,其實也就是説要使人喜歡你,首先你要喜歡別人。對老師來説,首要你要喜歡學生。學生總是經常犯錯的,而我們有時候太容易糾結於學生的錯誤,動輒批評責罵,其實換個角度,也會發現不少驚喜。他們在課堂偷偷地做些小動作,然後被我發現時很可愛地衝我笑着;他們有時用方言叫着我老師,那種聲調很美,有種説不出的感覺;他們看到我檢查作業時,不自覺的會翻開作業檢查……如此的調皮與純真,怎能不叫人喜歡呢?我繼續着做一個好老師的願望:敬業、上進、虛心、博愛、充滿活力,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平凡、平靜、平常。

還有一件值得用最初的心對待的事,就是讀書。我既喜歡讀卡耐基的勵志教育,喝各種各樣的“雞湯”;也喜歡讀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尋找愛的真諦。讀書能讓我的心無限開闊,給了我無限的想象空間,心靈也在適當的契機得到他的引領和開發。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説: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讓我們用最初的心做着永遠的事吧,既然遠擇了與學生為伴,就必須永葆青春的活力,用永遠的心做最初的事。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篇6

暑假中再次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認為在每一頁中除了寫着“愛心、良知、思考、責任”以外,還充滿着智慧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調查中,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標準也是除了“學識淵博、正直善良、很熱愛學生”以外,還有“很有智慧”這一條。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做個充滿智慧的老師。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李老師用他的智慧化解了一個個棘手的教育難題。例如在“萬同偷隨身聽”事件中,李老師開始是非常嚴肅的告訴萬同,遊賢的家長報了案,公安局的人已經來到了學校,當萬同承認是“我與遊賢開玩笑”後,李老師馬上順着他的話説是有誤會,於是下面就用更緩和的語氣來處理完了“失竊案”。再看看關於程樺的教育。當程樺驕傲自滿的時候,李老師沒有簡單的用一句“勝不驕,敗不餒”來説教,而是用充滿智慧的頭腦給程樺定出了他下一步的奮鬥方向“超越自己”。在和程樺交流的過程中,李老師既列舉了許多傑出人物的事蹟,又從理論上給他解釋了“成熟”的含義,使程樺的思想之翼在重新起飛後,變得更加矯健,最終取得了成功。從以上事蹟中我們可以看出,李老師無論是在對後進生的轉化還是在對優等生的培養中,除了他對學生有一顆負責任的愛心,還有他的智慧在裏面。

當前眾所周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而正確方式方法的選擇就要靠我們的智慧,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所需所求。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育,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學生的各個方面,就要有敏鋭的觀察能力,縝密的思考能力,還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我們才能知學生所想,解學生所為,才能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讓犯錯誤的學生能比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點……

但是有許多時候,苦於找不到好的方法。從李老師的教育手記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學生得學會尊重學生、表揚學生。做老師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出現的問題。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裏需要滋養的禾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涓涓春雨,要比電閃雷鳴傾盆暴雨更能滲入土壤。還有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多一點人情味,大人有時也會犯錯,何況是還是孩子的學生呢。因此利用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許多時候比老師苦口婆心的説教強很多。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之愛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把學習滲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讓教育智慧流淌於我們教育生活的一點一滴,每時每刻。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簡短篇7

今天,我在《學前教育》雜誌上看到這篇文章。是文章的題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強烈去閲讀的興趣。因為在我們以往的慣性操作中,認為只要制訂好計劃,班內三名教師認真組織實施就可以了。教師就像一根指揮棒,指到東孩子就得向東,幼兒完全不知道教師有什麼安排,幼兒是一個盲從的狀。所以我們各班級在每個活動前後的環節銜接很亂,幼兒常常在班內追跑打鬧,教師要一刻也不能閒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體的喝水,集體的上廁,幼兒完全失去了自主,沒有自主的空間。

針對課間自由活動混亂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這樣反思:我們給幼兒自主的空間了嗎?我們有提供給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做事的條件嗎?幼兒知道在這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嗎?於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動區講評時都將問題拋給孩子:“活動結束後我們有什麼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們等待,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根據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豐富了一些簡易活動材料。這樣一來,活動結束後幼兒可以看、可以説、可以玩,多了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兩節活動課間的環節就顯得順暢多了。

針對每次活動在不同的場所,需要幼兒在短時間內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問題。如何讓幼兒預知呢?作者還是把問題拋給孩子:“我們每天上課的地方都不一樣,怎麼才能讓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裏呢?”通過幼兒的討論,最後決定用圖片的預知方式來告訴幼兒,下一環節要準備什麼。於是作者在班內開設了一個“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飯後都將當天上午的活動要求、場地安排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幼兒。如上閲讀活動,就放一張書的圖片和一張小椅子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老師需要他們搬椅子到上閲讀的地方上課。

通過作者這兩方面的闡述,我們可以貫通的使用這種方法。在一日活動的其它環節中,如:户外活動前,通過提示牌讓幼兒瞭解去哪兒,站幾路隊,要帶什麼?音樂舞蹈要到哪裏上?要帶上道具嗎?數學活動要到珠心算室嗎?要帶上書嗎?等等。做到讓幼兒預知下面的活動,瞭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讓幼兒從國小會有計劃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時間,形成有序做事的習慣,對幼兒的成長很有幫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74mo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