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訪萬家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訪萬家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訪萬家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一

按照上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工作要求,我校開展了"百名教師訪萬家"活動,一提到家訪,我就想起過去我們家訪工作主要是通過電話聯繫的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繫,共同溝通、探討學生教育問題。由於各種原因,很少有老師親自到學生家裏拜訪。怎樣做好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掌握學生情況,實行家校雙向管理,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在本次家訪活動中,我瞭解到了我們班學生的家庭情況。以下就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吧。

第一,思想上要先到基層,把它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家庭訪問是班主任最常用的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的方式,勤於家庭訪問,善於家庭訪問是班主任帶班的祕訣之一。家庭訪問團可以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統一認識,這樣既有助於我們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又有助於家長改進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從而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庭訪問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在我們的家庭裏,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更加重視。儘管他們的知識不多,對教育的方法也不太瞭解,但是他們對孩子的學習都比較重視,對孩子的期望值更高。

第二,家訪應做好準備。

到家之前,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先告訴家長,讓家長和學生在家等候老師的到來。要不然,學生家長就不在家,白白跑一趟,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目的。二是要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意外情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三是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要想説什麼,最好在心裏有個提綱,到時候一五一十,侃侃而談,從容從容,有條有理,家長聽起來肯定認真,覺得老師工作細心,很負責。經過學校的充分準備後,我們會親自蒐集一些家訪學生的基本資料,例如:家庭成員、家庭成員的年齡、經濟來源、在校表現等。

第三,家訪應注重藝術效果。

家庭訪問中的談話最講究技巧,談話就是通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來進行的。第一,尊重學生。尤其是那些有多種缺點、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要從愛心入手,不能一概而論,一差就是多。首先要表揚它的優點,打開家訪局面,向家長報告時要挖掘出他們在學校的點滴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要把家訪當成家訪的機會,尤其不能當着學生的面對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才是好學生。在談話時,儘量多鼓勵,少批評。同時還應指出其不足,提出教育建議,希望能得到家長的配合,這樣家訪的氣氛就會更加和諧,家長也更容易接受,孩子也會消除恐懼心理,願意改正自己的缺點,增強進步的信心。第三,家訪時語氣要和藹,不要生硬。

總之,通過這次家訪活動,發現了不少在校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都與家庭教育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好的家訪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於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於師生關係的和諧,也有助於教師改進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二

實施家訪,是教育學生的跟進,是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的有效途徑,更是教師和學生家長共同教育學生的有效辦法。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走進學生家庭,走近學生家長,熟悉學生生活和成長環境,就能更好走進學生的內心,實施對學生更有效的教育,班主任是學校與家庭聯繫的紐帶,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家訪是班主任瞭解學生生活環境,瞭解學生在家表現的最好方式,是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的有效方法。所以班主任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和家長建立經常性的聯繫,與家長進行教育上的合作。學校和家庭都希望學生成才,這是學校與家庭合作的基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應當做到教育目標一致,教育內容各有側重,互為補充,教育方法互相協調、彼此呼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並駕齊驅,形成合力,學校教育才能發揮其主導作用。

為了對學生更好的瞭解,便於班主任更好的開展工作,同時也是督促學生更好的完成作業,瞭解學生假期的生活。我利用假期時間進行了家訪。

走訪了11名同學的家庭,他們分別是張濤、劉夢雨、譚開心、向林、餘欣鑫、徐輝、餘萬銀、朱代春、吳大斌、譚小宇、劉民志。

這一次活動使我在思想上對家訪這一概念進行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思考,我深深的體會到:

一、家訪中取得的成就:

第一,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我誠懇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瞭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並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二,家長老師互相信任。由於我們耐心地向學生家長講述我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成果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第三,多稜角認識孩子。瞭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比如我班的朱代春同學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裏卻很活潑;而有些正好相反,如徐輝、吳大斌同學等孩子。有些有個性的學生,如譚小宇等同學,本來覺得很難管,但走進他的家庭後,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

第四,換個角度看家長。學生家長年齡都在37-42之間,雖然他們本身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樣,但是他們大多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這對學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二、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

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國小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後,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我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

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三、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幾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象。

第五,本次家訪之後,我更多反思自己當班主任以來的工作。

1、有多少對學生的不理解?

2、有多少對學生的不信任?

3、有多少事情讓學生失望?

4、有多少事情讓學生傷心?

5、我對學生的關心是否到位?

6、我的工作失誤又有多少?

總之:家訪,讓我更明確了對學生愛的方向;家訪,讓我懂得了怎麼樣去理解學生和關注學生;家訪,也讓我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家訪,也更讓我更多的瞭解社會,我會在假期期間堅持家訪,更好的踐行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為師之道!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三

對於全省掀起的“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起初我是持保留態度的。説真的,我覺得我們和學生家長的聯繫已經非常密切了:因為每個學期開學時,我們都會記下每一個學生的聯繫電話,平時只要遇到問題都會和學生家長及時進行電話聯繫。學校給每一個辦公室都配了電話,每一個老師自己也配有手機,所以電話聯繫很方便。有時候,孩子有了比較嚴重的問題,我們也會讓孩子電話通知家長來學校進行溝通。還有南漳就這麼巴掌大的一個地方,每天送路隊,還有平時逛街總能看到一部分家長,我都會及時和學生家長溝通。總之我覺得家訪不太有必要,實在是增加老師的負擔。9月,同年級好幾個班的老師都去家訪了,但是我們卻沒有行動。國慶長假過後第一天,又聽見他們在説去家訪的事,我想我們再不願意去做,也得表示表示,完成任務吧?我對學生的情況還比較瞭解,於是就選定了人數較多,離校較近的經委學校那一片。

10月9日下午放學之前,我們已經做了些準備,通知了要家訪的同學,還記下了他們的電話號碼,讓他們七點後在家裏等着。六點半我和搭檔電話聯繫,一同步行前往。

那一片有五家,沒有高樓。好多年沒有去走訪過了,去第一家時,我們也很不自在,家長也不自在,但是能感覺到家長還是比較歡迎我們的。更讓我覺得不可不可思議的是孩子們特別高興,特別地興奮。他們從一家跟到另一家,到去最後一家的時候,已經跟了五個人了。我實在不明白孩子們怎麼那麼希望去他們家,記得我們像他們這麼大的時候,可是最不喜歡老師去自己家了,這世道怎麼了?我雖然不大明白,但心情變得明朗起來。

平時在學校見到的孩子只是有內向外向的區別,愛學習與不愛學習這樣的區別。去了孩子們的家裏,才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連串的故事。有的孩子生存狀態真的不容樂觀,比我們瞭解的要差。有一個孩子通往他家的路坑坑窪窪,到處是髒水,我去時走得小心極了,回來時,再差一點把搭擋的腳扭傷。可是這個孩子長年累月就生活在這裏!

還有進到像宮殿一樣的家裏,可是孩子的繼母卻能在裝修房子時,把孩子的書報雜誌全扔掉!小弟弟一哭鬧,繼姥姥就會罵他。還有那個寄養在姨媽家的大城市孩子聽説我們要去他家,竟然眼淚都出來了,也不等我們,自己回去,關掉房間裏所有的燈。

第二天10月10日,繼續訪問。班裏可熱鬧了,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想讓我們去他的家裏家訪。我們選了種子公司這一片。住的散,找起來還真的不容易。我們看到了媽媽一人做着生意帶着孩子,晚上很晚才能吃到飯的孩子。看到了在路口端着飯碗等老師的孩子,看到了見老師去他家竟然緊張得發抖的孩子。

第三天10月11日,走訪第三天,地點是學府路沿線。還是六點多,出發時,天下着小雨。才走到交通局門口,就有三個孩子像燕子一樣飛過來,他們可能盼了好久了。和我們一起上六樓,下六樓。五個孩子跟着兩個老師,可真是大部隊啊!

第一個孩子上六樓下六樓,第二個孩子上七樓下七樓,第三個孩子上六樓,下六樓。我累得兩腿發軟,真的一步也不想走了。那一晚温度並不高,可是我卻在不停地擦汗。走出鳳凰花苑,雨下得很大,地面已經積水了,我小心地走着。可是到了錦秀家園,整個天空簡直變成雨簾,小區很大,學生住在裏面的樓棟,水泥路面也不平,總是積一坑一坑的水,到學生家時,我的鞋子裏灌滿了水,我主動坐在靠門口。回到家裏,鞋子濕透了,褲腿濕透了。先前不停地上下樓,衣服和頭髮早就汗濕了。九點多才走訪完最後個孩子,回到家裏覺得好累,胡亂洗了洗就躺下了。第二天早上,我渾身一點兒力氣都沒有,真的不想動,可是我還得起來。我在心裏想,如果我不是教書的,我真的願意請一天,可是今年時間太短了,我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去上學。

教室裏我告訴孩子們前一天晚上家訪上下樓太多,出了很多汗,腳又泡在水裏,所以感冒了。孩子們靜靜地看着我,那眼裏有心疼也有感激。

三天家訪,我百感交集,我感覺自己以前瞭解孩子還是太少。我些孩子的生存狀態不容樂觀,有些孩子孩子在家裏備受溺愛,也有些孩子的父母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萬師訪萬家心得體會範文 篇四

萬師訪萬家心得體會

七月,正是酷暑,在這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我們的萬師訪萬家活動如期而至。為了進一步落實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為了近距離了解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態,我和我的同事們開始奔向各個孩子的家庭。

他們在家裏時是什麼樣子的?是否合理地安排了自己在暑期的學習和娛樂時間?他們的家庭情況如何,有沒有困難?他們的家庭氛圍如何?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又如何?我想要知道的關於孩子的事情太多了,原本打算小坐一會兒就走,結果聊着聊着,不知不覺地,就聊了很久。深入到孩子的家中,聆聽着家綠色作文網長的話語,感受着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期望,作為老師,明顯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我們的工作,也寄託着無數家庭的期望,更影響着孩子一生的成長。

家訪,既可以讓我們更瞭解自己的學生,也可以讓父母更瞭解自己孩子。家訪,是家校間交流的重要渠道,無論對於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它都助益良多。因而,我無比珍惜每一次家訪。儘管有的孩子住在四五十公里外的鄉村,我都會盡可能地走進每一個家庭,去聆聽家長和孩子的心聲。

他們選擇了我,所以我不想辜負他們。只願他們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五

思甜是連續多年蟬聯年級第一名,害的第二名的學生產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如果你認為她僅僅成績好,那就大錯了,她還多才多藝,她會演講、書法等。如果你認為她僅僅多才多藝,那也是錯誤的,她還是一個心細、懂感恩的學生。每個優秀的學生的背後應該站着兩個偉大的父母。思甜也不是天生就有這麼多優點,與她父母多年的付出是親密相連的。

思甜的母親趙老師是與我搭檔八年的課任教師,她是個很敬業,具有很強親和力的教師,她樂觀、寬容的性格,學生很容易走近她,也深受學生的喜歡。思甜的父親是國小教師,工作認真負責,今天9月榮獲“江陵縣十大師德模範”的稱號。在“訪萬家”活動中,我原準備訪問趙老師,可能太熟了,她很不好意思,説:“你還是訪陳老師吧,每次家長簽字都是他寫的。”我就來到國小去“訪”陳老師。陳老師曾對我説:“為了孩子學習輕鬆一些,她讀五年級,我就會買四年級的奧數題,給她做。”他還是煞費苦心的。

我與趙老師經常談思甜的各方面表現。週五,我對她説:“思甜真的很細心。我前段時間打球把左手小拇指崴了,指關節一直紅腫,沒有好的跡象。昨天我到醫院看了看,醫生給我小拇指貼了一張膏藥。數學課時,她把更正的數學試卷給我檢查後,發現小拇指貼着一張誇張的膏藥,小心的問我,王老師,你的小拇指怎麼能,疼嗎?我的心裏一顫,很是感動。對她説,沒事,謝謝你。後來,我走到後面停留在一個女生的身邊,她説,什麼味道,怪怪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對我離開。我覺得你家思甜真的很細心!”我想起去年她寫的日記,我説:“去年她在週記裏寫了如何醒酒以及喝酒的危害,是不是看過喝酒,想我少喝酒。還有她寫我的三十幾就頭髮花白了,希望我能多休息。我很感動的。”她説:“可能她覺得你喝酒有害身體,同時覺得班主任工作很累,希望你能多保重。”

説起自己的女兒,趙老師神采飛揚,説:“你真的很細心。有一次她爺爺到我們家做飯,我也在家做事,沒有注意她爺爺。結果她一回來,就驚訝的問,爺爺你的臉怎麼了?我這才看見他爺爺臉上有塊擦傷。原來是他騎自行車來的路上,不小心從車上掉了下來,臉給擦破了。還有一次,她爸爸牙齒疼,張着口。她回來驚訝的説,爸爸,你牙齒疼嗎?回來一眼就看出她爸爸的異常了。因為她這麼細心,她爸爸更喜歡她。”

我聽很多人説,他們兩口子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她説:“我們家的電視是沒有聲音的。”沒有聲音,如何看電視,我無法想象。她説:“我們就將電視設為靜音,減少對她影響。她爸爸要玩電腦,也會使用耳機。放假了,她想到哪裏玩,我們都會陪她去。如果她不想出去,我們也不會出門。”我想起,前段時間到她家玩,電視就是靜音,我當時以為是怕影響我們談話,才這樣設置的,沒有想到她們平時也是這樣做的。她接着説:“思甜數學、物理、化學每科都買了一本習題集,她每天回家都會做到十點半,我們就等着她做完作業,聽了英語磁帶,她睡了下了,我們才睡覺的。”看來她們兩口子為孩子付出了很多。

週五,我找到了思甜,問她:“你媽媽説,很想你做大學教師?”她説:“媽媽覺得大學教師工資很高,假期也很多。”我問她:“你自己的理想是什麼,想過嗎?”她説:“教師我也許會做,目前也沒有很明確的目標。”我很好奇的是,她學習這麼刻苦的動力何在?她説:“我希望以後能報答父母。”我説:“這個目標可以。我覺得你可以樹立更遠大的目標,將來能為社會、國家做出一些貢獻。”她想了想,説:“這個理想很遠大,我真希望能這樣。”

天下最無私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孩子是不簡單的。父母付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背後必定會有一個成功的父母,他們不僅僅要有愛心,更重要是懂得如何去愛孩子,去科學的教育孩子。

萬師訪萬家心得體會範文 篇六

萬師訪萬家心得體會

7月19日高一年級Ⅰ部四位班主任商量着,一同前往南線住校同學家中家訪。真是天空作美,一路上都是陰天,滿眼都是綠色,各地鄉鎮新農村建設如畫卷一般在我們眼前展開,令大家不禁感慨我們生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我們的心情卻很是舒暢,很期待看到我們的學生在家中是什麼樣子,學習情況如何,以及他們的背後又有着怎樣的具體的家庭。

我們最近的是到達了高豐鎮,最遠到達了南義和德安的邊界,來回將近兩百公里。我們的這些住校生絕大多數都是由爺爺或者奶奶在家裏看管,父母常年在外務工,通過家訪,我們看到了孩子在家裏的具體情況,並且也給孩子們佈置了一些暑期的具體學習任務。雖然面對的學生是高中生,但他們仍然缺乏高度的自律和安全意識,因此我們也把防溺水的相關要求傳達給了給每一個學生以及相關家庭責任人。

作為聯繫學校和家庭的一座橋樑,家訪就像是一場場遇見,遇見不完美的學生,他們有的有目標但缺乏行動力,他們有的沒有目標但真實善良;遇見不完美的家長,他們有的不瞭解孩子的現狀,對孩子提出了過高的要求,他們有的清楚孩子的現狀,但欠缺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更有不完美的老師,在教書育人上還需不斷提高。正是因為有種種的不完美,促使學生、家長、老師的三方共處一室,促膝而談,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家校的教育同盟,在彼此的遇見中成為更好的自己,共同尋求更好的適合我們學生的教育方法,助力我們的學生在成長的路途上全面發展,成為建設國家的有用人才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七

兩天的“愛心家訪”下來,腳肚子抽筋似的疼,但心裏是甜的。家訪,讓我有着與以前不同的感受,就像打開了一扇窗,走進它,我看到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看到了與孩子的溝通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更看到了教育的缺失和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11月19日。星期六,早晨,迷霧濛濛,空氣中瀰漫着幾許寒意。我獨自一人,步行到牌樓七組,這裏的路實在很難走,都是狹窄的陡峭小土路,看着小路兩旁的溝壑,心裏有點發毛。行至二公里處,岔道重重,該走哪條呢?正在舉棋不定之時,恰遇一到田地勞動的老鄉,聽我説明來意,他疑惑第看着我們:“上面的路更難走,你能嗎?”見我執意要去,他熱心地説:“好,那我給你帶路吧……”於是,我老鄉一起前行。路越走越難,陡峭、泥濘。老鄉見我蹬着高跟鞋還走得這麼的輕鬆,不時投來佩服的目光。就這樣,我與老鄉一起邊走邊嗑,不知不覺來到樑雨禾家。“嘮,到了,那邊瓦房就是。”我謝過老鄉,來到了樑雨禾的房前。他家屋前有一株翠綠美麗的古柳,我估計有幾十年的光景了。房子和柳樹一樣的古老,幾間土木瓦房很破亂,沒有粉刷,屋內除了一張舊方桌和幾張條凳,再也沒有其他的傢俱了,可見家境十分貧寒。回想別的同學家那漂亮精緻的房屋,心裏有種説不出的滋味。樑雨禾見我們來了,連忙把在廚房忙碌的爸爸叫出來,泡茶,拿煙,很是熱情。寒暄之後,我們説明了來意,同時也介紹了我校“校外訪萬家”工作的具體情況,我們向他爸爸談了一些樑雨禾同學的在校情況,樑雨禾還是一位很不錯的小孩,鋼筆字非常的漂亮,人也聽話,出現問題更多的是我們老師和家長督促不夠,關心不夠。樑雨禾的父親很是激動,一時説不出話來。談話中,我們也得知樑雨禾母親一直卧病在牀,他們父女倆僅靠幾畝田維持生計時,氣氛頓時壓抑了下來。一種深深地自責湧上心頭: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他們家裏很快活。但樑父顯得並不沉鬱,他始終覺得以自己的女兒為榮,並表示感謝學校,感謝社會上的好心人,發誓一定把女兒撫養成有用的人。談話約有半個小時,我們也填好了《家訪記錄表》。表格的末欄“對學校的建議”,樑父顯得很謹慎,當得知我們家訪的目的就是為了傾聽家長意見,辦人民滿意教育時,他才認真的寫上了自己的意見:要關心更多家庭困難的兒童。簽上字,我們告辭。臨行前,樑父一直拉着我的手,挽留:“吃飯再走吧,我做飯很快的。”從樑雨禾家出來後,我的鼻子酸酸的,心裏沉甸甸的。

中午,我踩着坎坷不平的碎石路,走了近半個小時,才來到了最後一站——潘湖磚瓦廠——陳相的住處。這裏垂柳稀疏,屋舍錯落,在一片低窪之處,拔地而起了些許沒有粉刷的平房。看到我來啦,無憂的孩子興沖沖地在門前恭迎,年逾六旬了的爺爺也連忙放下在菜地裏耕作的農具。“老師好”,“段老師辛苦了”的聲音不時傳入耳朵。懂事的孩子不容爺爺的吩咐,自覺地洗茶杯,沏茶,放茶葉,儼然是一個小主人。步履蹣跚的爺爺,端板凳,抹桌子,像對待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款待我們。我為了不打擾老人一家的安排,儘量少佔用他們的時間,在客套之後,轉入正題——家訪。他們一家五口,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爺爺在家中照顧孫子和癱瘓的老伴。家庭經濟條件不差,但最頭疼的是孫子的不聽話。老人很健談,向我們述説了孫子在家的種種表現,從老人的神色上中,看出了他的無奈與無助。是啊,年近古稀的老人自己生活都很困難,還怎麼來承擔這些呢?説着説着,老人老淚眾橫,坐在輪椅上的老伴也淚眼婆娑,孫子抽泣不已…‥最後老人也對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多督促孩子的學習,多演板,常提問,各方面都嚴一點。孩子坐在一旁,靦腆的神色中,也承諾了自己的夢想:一定努力學習,報答老師,報答父母,報答爺爺奶奶……臨別時,孩子口中“再見”的聲音,扣人心絃,爺爺的期盼“等孫娃考上大學後,我們一定接你們喝喜酒”。一股綿綿的尊≮≯師之情溢於言表,濃濃的愛意滲透在我們的骨髓深處。

兩天的家訪,白天走村串户,入夜輾轉反側。那含淚的情景,那祝福的話語,那殷切的期盼,不時地在腦海裏呈現。可愛的鄉村,孕育了憨厚的莊稼人;可敬的農人,養育了純真的孩童。純樸的鄉音,已潛移默化地滲透於我的耳中。稚氣未脱的笑言,求知渴求的眼眸,更驅使我這個當班的主人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對於家訪,我也深深的體會到:

一是要講求質量,家訪要尊重學生的感受,千萬不能簡化為告狀,這是一個教師的職業道德。家訪的任務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個性情況、家庭的特殊情況,然後就是共同探索孩子的特點,找到教育的方法。

二是要勤,經常保持家校聯繫,學生生病要訪,學生缺席要訪,學生家中有事情發生要訪,學生在校內外有偶發事件要訪,學生有厭學變化要訪,學生有情緒要訪。雖然有時煩一點,但勤能補拙,有助我們多發現一些問題,多解決一些問題。

三是要講究藝術,成功的家訪,能使學生更親近教師,從而激發積極向上的決心;失敗的家訪會使學生對你敬而遠之,給你增添新的煩惱。因此,家訪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在實踐中摸索前進。

走進那扇窗——用愛心播撒崇高師德,傳遞人間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7yen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