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訪萬家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訪萬家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訪萬家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一

我校開展了“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啟動活動後。學校領導和班主任帶上科任老師對學生進行全面家訪。我們針對農村國小生居住地比較分散,教師平時教學時間緊等特點,我和李廣瓊、楊巧玲老師利用下班雙休日分別走訪了兩區三鎮21個村組和居委會的59名學生,所到之處受到家長的熱烈歡迎,感受頗深。

一、家訪見聞

首先我們三人所到之處都能看見家長熱情的笑臉,我們都能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和家長進行親切的交流,家長詢問學生的在校表現和生活情況,瞭解他們的學習成績。看到他們那急切的樣子和急於想和老師溝通表情,我想我們的訪萬家活動是必須的。其次是農村變了,正在走向富裕,但仍存在差距。他們的家庭有的已住上二層樓訪,裝飾的富麗堂皇;有的是四合檐小院,家裏的擺設全新。不過一些外遷户和貧困家庭,屋內除了必須的生活用具外,現代化的家電幾乎沒有,連住房都歪歪倒倒,四面透風,看的仍然是老式彩電,睡的還是土牀,從他們的穿着上也流露出了生活的結據。

這次家訪我們不僅瞭解了不同地的外來户的風土人情,也瞭解了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為以後的教學提供了一手資料;在老師和家長溝通過程中我們看到家長們滿意的笑容。

二、幾點感想。

1、通過家訪,加強了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的雙向交流和理解。學校期望學生成才,家長更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校之間有着共同的願望。針對家長們提出的問題我們都詳實的一一做了回答,並把他們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帶回了學校,把教育的春風和温暖傳到千家萬户。

2、通過家訪,讓我們聽到了、看到了學生在家表現。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的學生在家與在校表現不一致,掌握了這些,更有利於老師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的放矢。家訪中我們還了解到大部分家庭都是男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女家長在家、部分家庭是父母均在外打工、孩子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更有甚者留給親戚朋友照顧,成了真正的留守兒童。這次家訪消除了部分家長們認為只要給孩子飯吃、給孩子們衣服穿、給孩子們錢花就完全盡到了家長責任的錯誤想法。

3、通過家訪,讓我們掌握了貧困學生家庭狀況和貧困原因。這次訪萬家活動與貧困學生走訪活動的有機結合,凸現我校良好的教育形象,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增強了社會和家長對我校的理解與支持。

總之,家訪活動我們與家長面對面的熱情交流,在思想上達成了共識,在行動上也會形成教育合力。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二

實施家訪,是教育學生的跟進,是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的有效途徑,更是教師和學生家長共同教育學生的有效辦法。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走進學生家庭,走近學生家長,熟悉學生生活和成長環境,就能更好走進學生的內心,實施對學生更有效的教育,班主任是學校與家庭聯繫的紐帶,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家訪是班主任瞭解學生生活環境,瞭解學生在家表現的最好方式,是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的有效方法。所以班主任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和家長建立經常性的聯繫,與家長進行教育上的合作。學校和家庭都希望學生成才,這是學校與家庭合作的基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應當做到教育目標一致,教育內容各有側重,互為補充,教育方法互相協調、彼此呼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並駕齊驅,形成合力,學校教育才能發揮其主導作用。

為了對學生更好的瞭解,便於班主任更好的開展工作,同時也是督促學生更好的完成作業,瞭解學生假期的生活。我利用假期時間進行了家訪。

我走訪了11名同學的家庭,他們分別是蔡思琦。趙德智,皮萬忠。賀海萍。程方爍。張如琴。劉曉玉。黃美婷。劉民號。張環賓。劉濤。這一次活動使我在思想上對家訪這一概念進行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思考,我深深的體會到:

一、家訪中取得的成就:

第一,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我誠懇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瞭解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瞭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並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二,家長老師互相信任。由於我們耐心地向學生家長講述我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成果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第三,多稜角認識孩子。瞭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比如我班的朱代春同學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裏卻很活潑;而有些正好相反,如徐輝、吳大斌同學等孩子。有些有個性的學生,如譚小宇等同學,本來覺得很難管,但走進他的家庭後,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

第四,換個角度看家長。學生家長年齡都在37—42之間,雖然他們本身受教育的程度不一但是他們大多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這對學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二、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

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後,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我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

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三、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幾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象。

第五,本次家訪之後,我更多反思自己當班主任以來的工作。

總之:家訪,讓我更明確了對學生愛的方向;家訪,讓我懂得了怎麼樣去理解學生和關注學生;家訪,也讓我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家訪,也更讓我更多的瞭解社會,我會在假期期間堅持家訪,更好的踐行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為師之道!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三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這次的家訪,我受益非淺。

第一:通過這次家訪,我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家訪的目的是與學生家長面對面地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讓教師也通過與家長的交談,更進一步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走訪可以更全面地從多個角度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可以讓學生增強自信心,老師走訪的感動比單獨説教學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第二:通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

第三:由於家訪的對象大部分是後進生,我覺得“後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讚時會很高興,老師可以和家長一起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第四:在所有的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有較大的差異。比如單親家庭的學生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在校的時候就表現出比較孤僻,不喜歡與別人溝通,性格古怪,經常帶有一些敵對情緒。這樣的孩子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家人的愛護,家庭的温暖,同時隔代教育也扭曲了學生的成長,父母為了生活出去打工,孩子在家,老人管不了,孩子不聽話,學習不用心,這些孩子需要我們教師傾注更多的心血和愛。所以在這時能進行家訪是及時的也是必要的。

總之,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家庭教育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搞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這一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得到了許多收穫,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7ype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