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2020觀看嫦娥五號心得

2020觀看嫦娥五號心得

2020觀看嫦娥五號心得

振奮人心的消息相繼傳來!截至12月2日,嫦娥五號上升器與着陸器組合已成功月面軟着陸,並開始了最關鍵的“挖土”任務。屆時,着陸器將帶着我們對外星球的嚮往,開展一系列科學實驗,並採集2kg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標誌着整個人類向未知宇宙的探索又更近了一步。瞭解更多相關內容,接下來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

觀看嫦娥五號心得1

此次嫦娥五號出征探月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回”的關鍵之戰,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有望實現五項“我國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的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發射探測器着陸月球,然後採集大約2千克月球土壤最後通過半彈道跳躍式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着陸器、上升器4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是我國首個實施無人月球表面取樣返回的航天器。

發射成功後,探測器將經過11個階段20余天的工作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據瞭解此次任務將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等多項關鍵技術,並且實現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進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跨越,同時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此外,還將對採集的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中國的科技進步是如此厲害啊!從中國是前4個擁有導航衞星的國家也可以看出中國科技的日益強大。而且中國衞星性能是世界第二,並且和排名第一的美國也差不了太多了。我為我們的祖國驕傲!

觀看嫦娥五號心得2

月球是一顆美麗而又充滿神祕色彩的衞星,從古至今,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傳統文化角色。古時,作為重要的審美意象,“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這些詩句無不凝聚着詩人的情感和生命體驗,顯示出民族深刻的文化內藴和審美情趣。今天,月球依舊是我們人類探索的對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成功步入預定軌道,也標誌着我們中國在月球探索中邁進了重要一步。

此時的中國人,不僅激動,內心更是欣喜與自豪。作為一名教師,我有責任把這激勵人心的信息告訴學生。本學期,我所執教的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地球與月球》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天體就是月球。

中國的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大致分為三大階段,“嫦娥五號”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地月採樣往返衞星。科學課上,我將本單元的主題結合時事新聞,輔之圖片、視頻、研究報告全面地介紹給學生。另外,及時鞏固書上的知識,如:月相的變化、月相的週期、月海的形態、神祕的環形山等。課本第50頁的資料袋中,詳盡地介紹了中國的探月工程,抓住這個教育時機,讓學生感受到,其實課本上的知識距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我想這更有意義。我語重心長地鼓勵學生:“科學來自於人們對生活不同現象的各種思考和探索,只要我們善於觀察,用心思考,或許下一個月球探測系統的研究,就能出現你的身影。這個前提,就是你們要踏踏實實的學習,認真完成每一天學習任務。”

仰望星空是我們捕捉夢想的開始,腳踏實地則是我們讓夢想成真的途徑。我們每個人都要用一顆孩童般的心靈去找尋夢的光芒,用堅韌和不撓的精神完成夢想的征程。

觀看嫦娥五號心得3

11月3日20時43分,伴隨着轟鳴巨響,長征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記者連線現場羣眾和航天工作人員,記錄下火箭升空的特殊瞬間,以及航天人慶功的喜悦時刻。

20時43分,當現場廣播喊出“50秒倒計時”時,儘管站在3公里外,盧先生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朋友一起大聲歡呼。

“看到一個巨大的火球緩緩升空,直入雲層。”盧先生告訴記者,在現場的人們都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刻,直至1分鐘後,長征五號消失於視野中,“以往在電視上看火箭發射,比較冷靜,今天親臨現場,大家一起鼓掌歡呼,真是太激動了。”

對航天人而言,這種成功的喜悦更是彌足珍貴。在“大火箭”成功發射當夜,海南文昌發射中心舉行了慶功會。慶功會上有一個特殊紀念環節,青年歌唱家譚晶演唱了一首名為《飛天利箭》的歌曲,為航天工作者獻禮。譚晶在現場表示,作為科學家的家屬,這一刻她格外自豪。她希望用歌聲,向孜孜不倦的航天人致敬。

參加慶功會的“長五”首飛試驗隊員錢昌告訴記者,火箭升空他心情很激動,而這首《飛天利箭》更是激發了他的自豪感,“這首歌唱出我們年輕的航天人,不畏艱難,追逐飛天夢的浪漫氣息”。

電話中,他還給記者複述了幾句歌詞,“美麗星球留下了浪漫的雲煙,化成萬道霞光最美的心願”。

事實上,對這些航天人而言,他們浪漫的旅程才剛剛開始。航天專家表示,有了長征五號後,中國在空間站的建設上就有了得力的運載工具,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中國的登月工程的意義重大。

未來,將由長征五號火箭執行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以及探月和探測火星任務。北京認為,由軍方實施的太空計劃象徵着該國的進步,標誌着該國崛起中的全球地位。

中國的首台月球車於2013年底發射,儘管受到機械故障困擾,但它還是遠遠超出了預期壽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迄今只是在重複美國和蘇聯數十年前的活動。

值得驕傲的是其中,長征五號首次使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氫燃料,與液氧及液氧煤油燃料交替使用。

新聞結束來,可我還在不停地想起剛才火箭發射的畫面。盼望有一天,我能去太空旅遊,瞭解許多星系。看看太空的景色。這個夢想我一定會實現。

作為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集成了多項最新的航天技術,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全新研製高可靠的控制系統,對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具有升級換代的里程碑意義。垂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誌着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系統和測控通信系統已完成執行此次任務的相關準備工作。

未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把嫦娥五號、空間站,甚至火星探測器等送入太空。標誌着我國從航天大國邁進航天強國。

觀看嫦娥五號心得4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實現了中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填補了中國大推力無毒無污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代表了中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型譜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立項研製,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牽頭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遵循“發展航天、運載先行”,“運載發展、動力先行”的理念,2000年,中國先行啟動了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研製攻關,其科研成果直接轉化支撐了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等新型運載火箭研製並首飛成功。

此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的是由遠征二號上面級和實踐十七號衞星組成的載荷組合體。遠征二號上面級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變軌能力最強的液體動力上面級,與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組合使用後,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發射並直接入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適用性和使用靈活性。實踐十七號衞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地球同步軌道新技術驗證衞星。衞星入軌後,中國衞通集團有限公司將開展地球同步軌道通信廣播業務,並擇機開展空間碎片觀測、新型電源、電推進等多項新技術驗證工作。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首次使用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1號工位成功實施發射。文昌發射場是中國第一個濱海航天發射場,具有緯度低、發射效率高、射向寬、運輸便捷等優勢,能夠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需求。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飛行控制中心由西安衞星測控中心承擔,全程負責對火箭基礎級、上面級進行跟蹤測量,以及載荷在軌測試和長期管理。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8次發射。

觀看嫦娥五號心得5

中國航天人,用汗水和熱血,用青春和創造,鑄就了一次次騰飛與跨越,書寫了一部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輝煌歷史,不斷刷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高度。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熱烈氣氛中,以“長征”命名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長征五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是實現“航天強國夢”的一次標誌性實驗,集成了多項最新的航天技術,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它的首飛成功,對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具有升級換代的里程碑意義,對我國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起着重要支撐作用,標誌着中國航天進入大運載時代,標誌着我國在中國夢航天夢的偉大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回首凝望,中國航天事業已經走過一甲子。60年來,一代代科研技術人員鋭意進取、艱苦創業、頑強拼搏,昂首踏上獻身航天事業的新長征。從無到有,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太空漫步到交會對接、應用性飛行……長征系列、神舟系列、天宮系列、嫦娥系列交相輝映,璀璨奪目。中國航天人,用汗水和熱血,用青春和創造,鑄就了一次次騰飛與跨越,書寫了一部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輝煌歷史,不斷刷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高度。

偉大的事業積澱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助推偉大的夢想。中國航天人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也鑄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這一偉大精神尤其是藴含其中的創新精神,鼓舞着我們不斷創造新的歷史紀錄,激勵着我們向着中國夢強軍夢奮勇前進。

一部航天史充分證明,鑄就強國強軍偉業,不能指望別國提供核心技術,也不能照別人的葫蘆畫自己的瓢,更不能把登山的保險繩交到別人手裏。只有大力弘揚自主創新精神,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努力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才能實現我國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的長足進步。創新,永遠是引領航天事業的第一動力,永遠是放飛航天夢想的強大引擎。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路跨越,一路輝煌。對中國航天來説,每一個新高度都是新起點,每一個新起點都意味着新出發。可以自豪地説,隨着空間實驗任務的順利推進,隨着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科學實施,人類進入太空之旅必將出現更多、更活躍的中國身影。

太空之路,無比廣闊;長征征程,無限華美。從昨天的長征七號,到今天的長征五號,再到明天的長征八號,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中國夢強軍夢一定會展現越來越美好的前景。

標籤: 五號 嫦娥 觀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e179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