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瞭解更多相關詳情,接下來請查閲小編為你們精選的內容: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1

2020年11月24日,在我國“十三五”計劃的收官之年,我們參與研製的正推火箭助力“胖五”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第六次探月工程任務,此刻,正推火箭研製中難忘的故事湧上心頭。

臨危受命,開始研製。2012年底,41所臨危受命,開始正推火箭的研製工作。確定以“快速方案設計、快速產品研製、快速試驗驗證,確保安全可靠”的設計原則,創造了許多個“首次”:首次選用超低鋁粉含量的綠色無污染推進劑、首次基於總體最新火工品標準進行研製...經過精心策劃、充分論證,僅用四年時間便完成了正推火箭從方案、初樣到試樣第一批的研製工作,首飛前地面累計發火試驗達46台,體現了高可靠、快加速和高同步性的品質,最終助力長征五號火箭首飛成功!

飛行失利,來不及悲傷。“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成功。”這是對航天事業高風險的真切描述,這一點點,就是天壤的分界線!2017年,CZ-5遙二火箭發射意外失利,面對發射失敗帶來的壓力,研製團隊來不及悲傷,配合全系統一遍遍進行產品質量複查和再確認,對四台CZ-5遙三正推火箭進行了返所產品檢查確認及零部件更換工作,同時,根據集團公司“三個一”示範工程要求,完成全級次供應商統計梳理,走過九百多天“至黑時刻”,最終助力CZ-5遙三成功復飛,浴火重生。

成功,永遠在路上。今年,正推火箭成功助力長征五號遙四、遙五發射成功。從遙一到遙五,正推火箭不辱使命,成功完成了每次的發射任務,但每次成功並不能代表會次次成功,警醒我們必須時刻如履薄冰,敬終如始,精心再精心,嚴謹復嚴謹,敬畏每一次成功、敬畏我們的事業,銘記成功永遠在路上。

從正推火箭開始研製至今已有八年,而我也從一名青澀的設計師逐漸走向成熟,“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面對“三高”轉型發展的要求,我將繼續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確保產品高質量、按期完成,為我國建設航天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2

我是長五消氫團隊中的一員,記得四年前接到總體通知:“為了保證長五萬無一失,需要加緊生產一批點火裝置產品作為備件,務必完成點火裝置的環境鑑定試驗!”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可想而知。掰掰手指頭,光殼體加工就需要一個多月。作為項目策劃,我的計劃書反覆修改,不知道撕了多少遍。拿着最後版本的策劃書,我來到鄧康清主任辦公室。作為項目負責人,他立即聯繫了項目的合格外包廠。加工廠瞭解情況後,毅然決定停下所有其他任務,專心加班加點加工我們的殼體。終於,用了半個月時間殼體加工完成了。

為了確保首飛萬無一失,我們按照程序反覆檢查、再三確認。意外發現部分產品的限位孔打反了。“孔的位置就是限位而已嘛,方向反了,不影響使用!”針對發現的問題,我們和廠家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他們堅持殼體採用特殊工藝,加工週期長,若是返工,必定會影響後續計劃。

“必須重新返廠加工!”面對質量問題,鄧康清毫不遲疑。他説,這是國家重大政治任務,為了確保首飛萬無一失,一絲一毫的誤差都不能放過。經過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的鏖戰,問題殼體終於重新加工完成,並順利通過了驗收。

幾個不起眼的小孔,凸顯了我們消氫團隊精益求精、質量至上的理念。團隊經過數百次的試驗驗證,對設計、生產工藝及性能檢測等各環節進行充分梳理、分析和優化,產品交付前夕,再次對質量可靠性進行全面“回頭看”和舉一反三,對設計合理性、生產過程合規性進行全面複查,對風險點進行全面評估和一一排查,全力確保了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

“航天事業是個系統工程,它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做好,需要大力協同、嚴謹務實的精神。”鄧主任的要求永遠激勵着我。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3

今天,長征五號遙五火箭成功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我們研製的C/C密封環再次不負眾望,為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穩定工作,創造了可靠環境。

回想起這個小小部件的成長曆程,作為主要研製人員的我感慨萬千。那是2000年,我們瞭解到新型液氧/煤油發動機急需密封材料,此時我還是一名研究生,正處於課題選題階段,在導師的指導下,選題高性能C/C密封材料進行研究,從此我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結下了不解之緣。然而,新型發動機工作環境何其苛刻,小小的炭/炭密封材料應用於其關鍵部位,面臨着高低温、高壓、高速旋轉以及嚴酷的磨損環境考驗,研製之路充滿艱難。

當時我們已經掌握的抗燒蝕炭/炭材料,製備過程中反覆的高温處理使得強度保留率極低,很難滿足高強度要求,同時炭/炭材料製備原位生成方法存在固有孔隙率的問題,這些都成為高性能炭/炭密封材料研製之初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經過多次的技術方案研討,我們決定藉助炭/炭複合材料技術優勢進行高可靠碳素密封材料的研究。數十次的試驗驗證,無數個日夜改進摸索,一個個問題成功得到攻克。在一次次冷熱試車考核後,C/C密封材料進入工程化生產階段。此時我開始作為c/c密封材料的主管工藝,直接對C/C密封材料質量負責。與此同時,液氧/煤油發動機裝配於長征五號火箭,並進入首飛階段。

此時設計方對材料的性能更為關注,正值年關,設計方提出了提高材料性能肖氏硬度指標的要求,李瑞珍作為該材料總師,帶領團隊成員,制定方案、開展實驗。經過近半年時間的工藝摸索,達到了設計方的指標要求。然而設計方又發現改進後的方案在試車中出現了泄漏量偏大的問題,大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攻關,通過此次攻關,不僅解決了密封構件的泄露問題,同時促成C/C密封材料形成了系列化產品。

最終我們研製出了滿足要求的C/C密封材料,並隨着液氧/煤油發動機熱試車時長、試車次數的不斷增加,材料的可靠性得到了一次次驗證,先後參加了長征六號首次整箭級國際商業發射任務,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為我國重大宇航任務的圓滿完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401所自主研製的4台表取採樣關節用電機組件,安裝在着陸器的機械臂關節,屆時,將為首次月球“挖土”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持。為挖出屬於中國的這第一捧月壤,我們電機人低頭苦幹了上千個日日夜夜。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4

2013年夏天,嫦娥五號任務中挖月壤的動力電機試製任務到了401所。那時的團隊面臨着空間條件電機組件研製經驗空白、大靜磁力矩方案不夠成熟、人員隊伍普遍年輕經驗少等諸多困難,加之月球表面的真空環境、巨大的晝夜温差、沒有大氣保護的宇宙輻射,這些來自月球的嚴苛考驗想想都令人生畏。

但我們的團隊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航天人自力更生、勇於登攀的精神早已浸潤入他們的血脈!

3年間,我們自主提出了雙繞組電機組件方案,兩套繞組在同一殼體內完全電氣隔離,獨立工作,為工作任務上了“雙保險”。我們首次在宇航任務中提出靜磁力矩代替制動力矩方案,省去制動器環節,電機變得更小更輕。為了讓電機組件適應月球表面的極端温度,對-100℃到200℃温差變化下永磁電機組件的性能變化,不斷進行資料收集、分析、仿真、論證、調整,直至最終滿足覆蓋整個任務週期……

神箭舉夢臨銀盤,鄰伴嫦娥入廣寒。希望嫦娥五號任務帶着我們的航天夢遠踏月宮,為華夏民族帶回求索千年的神奇“桂果”。

嫦娥五號飛天夢個人心得總結5

胖五發射成功,太激動了!因為我們親手打造的兩款產品—電磁推力器組件和特種壓力傳感器成功應用在了代表我國探月工程最高技術的嫦娥5號探測器上,這不僅是我所技術的又一次突破,更是對我們科研生產能力提升的充分認可。

此次搭載的兩款產品均應用於探測器推進分系統中,其中特種壓力傳感器作為44所一款較為成熟的產品,主要應用於監測推進劑貯箱壓力,為推進系統正常工作提供可靠的壓力數據監測。而更讓我們激動的是另一款新型推力器組件—電磁推力器組件,作為未來新型推進系統核心部組件之一,電磁推力器組件具有相當大的加工難度,大直徑薄壁加工、極易斷裂的材料特性、特殊的熱處理工藝、極高的表觀質量要求,對我們來説,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

朱新波是一名銑工,為了突破加工工藝,他從走刀路徑、切削進給量等入手,不斷試製打磨,嘗試尋找最佳的工藝路線。那時候他經常一干就是一個多月連軸轉,有一次我見他眼睛濕紅,以為是累得,便讓他回去休息,可他什麼話沒説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後來我才知道,那天他的孩子意外摔傷,但正巧趕上產品交付,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堅持完成任務,回到家時已是凌晨。後來他告訴我,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是對家人的虧欠讓他愧疚不已。最終他不僅成功攻克了加工難題,還將產品生產效率提升至原來的兩倍,為批量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批電磁推力器組件不僅難加工,而且十分精細,誤差要求控制在0.02毫米以內,須全神貫注在高倍顯微鏡下操作才能滿足要求。執行拋光任務的崔強強經常對着顯微鏡,一坐就是一天,眼睛充血,脊柱僵硬是家常便飯,然而更讓崔強強難以釋懷的是在產品交付的關鍵時期,正趕上他的岳母重病住院,等到他完成交付趕往家鄉,沒想到已是天人永隔。因為無法彌補的遺憾和自責,讓他眼裏噙滿淚水,他説:“大家都拼盡了全力,我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像這樣的故事委實太多了,我們團隊中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實力干將,正是他們在各自平凡崗位上的默默堅守和奉獻,才有瞭如今兩款產品為嫦娥奔月積聚起強勁力量,我為有這樣一羣同事感到驕傲,為我們從事的偉大事業感到自豪,同時也祝福我們的深空探測事業破風遠航!

部分素材來源於人民日報、航天報等

標籤: 飛天夢 五號 嫦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wykel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