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認植物心得體會多篇

認植物心得體會多篇

認植物心得體會多篇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1

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瞭解了動物的生態分佈和規律,提高了保護動物的意識,同時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野外實習中,鍛鍊了自己獨立的工作能力也鍛鍊了團隊合作能力,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習第一天,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位於白雲區的帽峯山,老師交代好一些該注意的事後,我們就開始拿着工具去捕動物了,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遇到什麼動物,很害怕沒什麼收穫,所以在樹上的一些小螞蟻和毛毛蟲我們都很輕易地捕了後放進毒瓶,大家都不肯輕易放過任何一種眼裏看到的新鮮動物。一開始我們捕到的都是一些很常見的小昆蟲,如螞蟻、蜜蜂、蒼蠅、小蝴蝶等昆蟲。最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在一顆木瓜樹上看到了一隻體形很大的蜘蛛,大家看到的第一反應都是尖叫,只有一個組員説她不怕,她去捉,可是由於她用了大大的鑷子去夾,一下沒夾準,反倒讓它逃進了中空的木瓜樹,很是可惜,就此與那隻大蜘蛛擦肩而過。在此之後,我們陸陸續續地聽到一些組有捉到蜥蜴、水蛇等爬行綱動物,我們很是羨慕,對於這些比較高等的動物我們也是充滿了慾望,但是就是遇不到,真可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戰利品。在下山途中組員們都已筋疲力盡,對於捕動物也是有心無力了,但我還是很想遇到蜥蜴,所以沿途多將眼光放於路邊的樹木上,也因此撿獲了只很長很粗的蚯蚓,看到它的時候它已經皮膚乾燥,趴在水泥地上無力地伸縮着,我們把它拾獲後將它置於空水瓶中並給淋了一些水,它果真就恢復了一些精力。回到學校後,我們將捕到的動物簡單地做好分類後小組也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並將捕蜥蜴的願望寄予在第二天的火爐山之行。

實習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火爐山,火爐山的環境和帽峯山的環境還真是不一樣,帽峯山的環境是相對比較乾燥的,而火爐山那兒是想對比較潮濕和陰涼的,所以在火爐上我們又捕獲了一些新的動物品種,如馬陸、蜈蚣等動物。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這一女子特別行動組真的在火爐上完成了我們捕蜥蜴的心願,事實上那隻變色樹蜥是其他組的人發現的,但是他們一不小心沒捕到,反倒把蜥蜴從一顆大樹上打到山壁下的樹底,而就在附近的我們當然不會放過,眼光直跟着蜥蜴,11個人都迅速圍在了那顆樹下,拿着捕蝶網、燒烤叉在那兒拍打着,那隻狡猾的樹蜥死活不願出來,有些組員都想放棄了,但是也有組員堅持蜥蜴是很難遇到的,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所以在我們的堅持下那隻變色樹蜥終於堅持不住了,跑出來了,最後我們齊心協力地將它網住了,在捕到它的那一刻,我們組沸騰了,那是一種靠自己去收穫的成就感,大家都特別激動和興奮,所以在那一天,我們組的士氣也相對比較高漲。一路上山,看到最多的是馬陸,隨便翻一下樹葉,就能看到它們縮成一團的樣子,我們還觀察到馬陸爬行的時候它的足是怎麼動的,就像是一波波的海浪湧過去的感覺,很可愛,但還是覺得它太多腳了,有點恐怖不敢用手去碰。

在最後一天的標本展示中,我們組也是分工明確,大家都比較配合和投入,雖然一開始準備地不太充分,但是最後的結果我自我感覺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相比來説,我們組捕到的動物類羣還是比較多的,涉及的門和綱也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都很開心,感覺組員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這就夠了,在快樂中學習總是讓人充滿活力和激情,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在這4天半的實習中,我對動物的分類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認識,對動物生活的環境和各種動物的習性也有了一些瞭解,在動物標本製作過程中更是親自動手實踐過,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也許有點累,但是值得,因為快樂,因為收穫!希望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能保持動物學實習中的激情,學到更多!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2

我們本次實習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熟練掌握常綠和落葉果樹修剪的方法和技術,瞭解並且掌握花果調控得方法,為今後園藝果樹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得實習地點學校農場果園。實習的主要內容就是果樹的冬季修剪和花鼓調控,冬季修剪是從落葉至第二年前面芽之前休眠期的修剪。適宜的修剪時間是在深冬之後至早春營養生長之前。這時枝幹和根系貯存的大量營養的枝條和花芽有效地利用。本次實習果樹為桃、李、梨、枇杷、葡萄等。桃樹的冬季整形修剪根據桃樹生長結果的特點,桃樹修剪可分為幼樹期、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4個不同時期的修剪。幼樹期主要是以整形為主,修剪時期是夏季修剪與冬季修剪相結合,以夏季修剪為主,主要任務是培養主枝和側枝。

初果期是在幼樹整形的基礎上,繼續調整各級枝條的從屬關係,對強壯新梢及時摘心,促生分枝,培養各種類型的結果枝組,提高早期產量。盛果期修剪主要任務是維持健壯樹勢,調節主、側枝長勢均衡;注意選留和培養更新枝並選留主枝基部分枝,保持樹冠內有較多的結果部位;各級骨幹枝的延長枝要適當重剪,儘量延遲結果部位外移的速度;樹冠外圍的過密枝可適當疏除,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延長結果年限,提高經濟效益。衰老期修剪的主要任務是更新復壯長勢較弱的骨幹枝,促使抽生健壯新梢和結果枝;選留、培養着生位置適宜的徒長枝,用於更新衰老骨幹枝;同時注意更新復壯樹冠內膛的結果枝組,延緩衰老年限,維持經濟產量,待失去經濟價值時,及時進行全園更新。

葡萄樹冬季整形修剪,為了保證各個主蔓上,能按照一定距離配備好結果母枝組,要將不需要的或不能用的枝蔓從基部徹底剪除掉。短截冬季修剪時,習慣上把成熟1年的新生枝剪短。把枝蔓剪短留到所需要的長度,長度的確定主要是根據修剪需要和成熟新梢的質量而定。修剪的長度一般為:短梢,留3-5節;中梢,留5-7節;長梢,留8-10節。一般枝梢成熟好、生長勢強的新梢可適當長剪;生長勢弱,成熟不好、細的可以短留;枝蔓基部結實力低的品種,宜採用中、長梢修剪;枝蔓稀疏的地方為充分利用空間,可以長留;雙枝更新,在一個枝組上通常由一個結果母枝和一個預備枝組成。成果母枝長留,採用長、中梢修剪,下面一個作預備枝剪留2-3個芽,每年反覆更替進行,採用此種方法培養更新枝比較可靠,適用於發枝力弱的品種。

梨樹的冬季整形修剪,骨幹枝的培養需注意其成層形、主從性、開張性、均衡性和牢固性,以保持樹體的通風透光、優質高產和健壯長壽。幼樹在培養枝組時應遵照“少疏多留,先截後放,以截促枝,以放促花”的原則。大樹枝組的修剪應遵照“輪替結果,養縮結合,以養促壯,以縮更新”的原則。一般逢二留一破一,逢三留二去一,逢四留二去一破一,逢五留二去二破一。去留原則是疏上留下,疏弱留壯,疏花芽留葉芽。幼樹的修剪一般採取對長枝輕剪緩放,對直立壯枝拉平,保留中短枝,儘量利用抽發的枝梢,擴大樹冠。除疏剪部分過密枝外,一般不進行疏剪。

枇杷樹有兩次疏花疏花穗再一次疏幼果。除去花穗頂端的花序,粗壯的結果枝一般留3~4個小穗,中等的留1~2個小穗。頂端的花穗會先開花,將其除去後,就能保證留下的花同時開放,以便於後期管理。在第一次修剪後的2周左右,當花穗的剪口處形成愈傷組織後,進行第二次修剪,要控制結果枝的量,一般保持六七成的成花量,所以修剪時要先將細弱的結果枝除去,再疏。每一小穗的花序留3~5朵花,花朵的朝向和位置儘量錯開。

在果樹冬季修剪方面,我們應該針對果樹不同生理週期的生長特性來進行評判修剪,在認準果樹修剪方法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結合對果樹不同部位的不同培養方案來進行綜合整形修剪,不能草率的進行作業。在本次教學實習中,對不同果樹冬季修剪的方法我基本上得以掌握,但是還是大大不夠的,在其它季節的修剪方面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鞏固和實習操作,我相信通過我自己的不斷努力和進取,一定可以熟練掌握南方大部分果樹的四季修剪方法。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3

明天就要進行動物學實習的展示了,好緊張,會不會抽到我答題呢很有可能,看來不能隨便亂抱佛腳,我會努力準備,不會讓組裏成員失望的,當然,前提是抽到我啦!

動物學實習是我們在野外實習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通過這次的野外實習,不僅僅是我,大家都收穫了很多。這次的實習不僅使我們更近距離的接觸了各種動物,瞭解各種動物,鞏固了我們的專業知識;同時我們也鍛鍊了我們各個方面的能力,開拓了眼界,提高了我們學習的主動性。實習不僅僅使我們親近自然,得以觀察到學校裏沒見過的動物,彌補了學校中大多都是標本或標本不足的情況,而且彌補了我們在理論課堂上記憶抽象概念而沒有動物圖像的不足。

為期5天的動物學實習,在端午節那天結束了。由於有了植物學實習的經驗,我們對動物學實習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植物學實習的時候,我們是集體行動。所有人都圍着老師和植物轉。而動物學實習,我們的自主性極大。整個動物學實習下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蟲、蛾、蜂等等都隱藏在密密麻麻的樹葉或草叢中,需要仔細地觀察才能發現。而在帽峯山最難捕捉的就是大大的鳳蝶了。它們“身手敏捷”,每次從深谷飛出,都引起一片驚呼,但我們嘗試了無數次,最終還是沒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爐山,由於地勢較為平坦,峽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峯山捕蝶的經驗,我們這次很順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種類的蝴蝶。

可能是由於小時候,經常在山裏玩耍,去摘野果,捉蟬,掏鳥窩之類的,我一點也不害怕那些動物,反而覺得很有趣。當然,我們抓動物不是隨便亂來的.。設想過我們要抓哪一類動物,我們初步瞭解了它們的習性,然後開始尋找目的地。在火爐山,我就在水邊的小石頭下,抓到一條很大的馬陸,還有在淺水處抓到一隻小蟹,很開心!上山不久,我還抓到一隻正在蜕皮的蟬!那個蟬殼已經從背中線裂開,可以看到幼蟬綠色的背部!等到11點半休息的時候,居然發現蟬已經完全從殼裏鑽出來了!綠綠的!整個過程也就不到一個小時!可惜抓到它時,卡氏液不在我們這個小組(因為我們這個大組分成兩個小組來行動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殼裏。也很可惜,那天沒能向老師説明我觀察到的這個現象。

在大學城,我在湖邊抓了一隻有綠色條紋的蜻蜓。這種蜻蜓很難抓!它總是在湖邊忽悠一下就飛走。我覺得自己有點邪惡啊!因為我是趁它產卵的時候,用捕蟲網抓住它的。在野外實習的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現象。學習了動物學之後,我們不再以玩樂的眼光來觀察動物,而是從專業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也發現了一些動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看大盤表面現象。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們小組分工合作,大組的聯繫就不夠緊密。實習路上,我們打趣説我們這是西天取經呢!

製作標本的時候,我們一起查閲資料,為確定每一隻蟲子的目而糾結;製作標本的時候,為螞蟻的微小而歎息。製作標本的過程,我們不斷翻書查閲,使我們的知識得到一個梳理和鞏固。

我覺得,這次動物學實習又一次增進了小組成員之間的感情,增強了同學們之間的瞭解,為我們的大學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時,也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最後,老師人性化地取消了個人考試,讓我們很感動!

三天的到外實習,很累很辛苦但真的很快樂。想想就夠樂的咯,這輩子也就這次動物學實習了,真的沒有什麼機會可以以這副武裝到廣州的帽峯山、火爐山和大學城橫行啊!哈哈,想到別人的眼光我們雖然一開始也挺尷尬的,可是後來,大家都覺得自己開心就好,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爬山爬到累的腿都直抖了。火爐山的階級太恐怖了,哪有那麼陡的,順便崇拜一下那些每天登山的人~~最近肯定提到爬山,肯定不去了。我們組的合作良好,昆蟲捉到很多,蝴蝶撲到了很多,大家都是捕蝶大户了。希望明天的展示順利進行,老師有問我們必答!!加油啦加油啦!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4

這次在黑石頂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zui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裏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到現在,我還記得有着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着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x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後會有蠟痕的甜茶椆……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麼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黑石頂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於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説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後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於生命和自然的那種着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在認種初期,我對於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徵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後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後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

2、理論聯繫實際:在複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徵描述更準確更,zui後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鬆很多。後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徵適用於在實驗室裏更為準確的分類鑑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zui實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葉子揉過之後會有蠟痕,沒有一本工具書上會教這種方法,但這卻是野外識別甜茶椆的重要途徑。所以,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按圖索驥是要不得的,要到實踐中去發現總結更為靈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後種: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態特徵想到種名,然後再根據筆記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過與身邊同學的對比,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我這樣只是記住了植物,而不是學習了植物。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根據植物的形態特徵確定了所屬的科,然後再確定對應的種,因為一般來説我們所掌握的識別方法其實並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確定到種,但是通過對一些比較明顯的形態特徵的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它們屬於哪個科。後來老師的講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於我的理論課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就連科的特徵都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雖然明知錯誤但還是不得不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植物於是在後來的認種考試中我吃了很大的虧!我想,如果我一開始就是採用先科後種的方法學習,我的收穫一定會更多。

4、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覆學習: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説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通過比較和反覆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穫zui多的莫過於集體學習了一羣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着、互相幫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鬧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試前的一晚,我們組的男生自發去採集新鮮標本回來供我們全組成員共同複習反覆記憶,那晚一起圍在飯堂門前的方桌前流水線式的複習不僅給我們整個小組帶來不錯的平均成績,還讓我們感到了集體的温暖。我覺得,集體學習氣氛比較輕鬆活躍,學習效率比較高,個人獨立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但是從他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多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着重要意義。當然了,對於認種來説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覆學習,只有反覆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才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於心。

在黑石頂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而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凡強老師是我zui熟悉的老師,一直喜歡他的風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專業和認真。相信經過黑石頂實習的同學們都會驚歎:這人真神了!無論是經過百般蹂躪的葉子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他都能迅速準確地告訴你這來自什麼植物。在黑石頂,凡老師是比百度更強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後來我們一旦有待定種類就會説:拿去凡強一下!我曾經多次請教他植物分類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問題,從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他告訴我們,當年他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是如何先從標本上認識植物,再到野外去觀察植物;他現在還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徵之類的,説即使現在他還沒有親眼見過某種植物,但是隻要對它有足夠的瞭解,他以後一旦見到就可以知道這是什麼;在黑石頂他也每天給自己佈置任務,要比較哪些種類等等……他還年輕,我也許不能説從他身上學到學無止境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斷努力的精神真的讓我很佩服。還有我們又帥氣又親切的—老師,智取紫玉盤柯的事蹟永存我們小組成員的.心中!這段時間以來對學生們都很好,一起打籃球一起吃飯聊天,完全沒有架子。關於辛老師學術方面的事情我是聽凡強老師説的,不過到現在都沒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後會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希望能和老師做很好的朋友。而那個在我們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離開的唐恬老師看起來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這兩位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得很優秀的人,但是對於相對比較陌生的植物分類他們沒有不懂裝懂,在學生面前會很坦然地承認自己不會,並且願意和我們一起學習。我記得他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筆記,還夾了葉子什麼的,認真程度絕不遜色於我們這些學生。石祥剛老師對於黑石頂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請教他問題都能得到詳細又耐心的解答。zui遺憾的是廖老師有事離開了,跟他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我們很少能獲得那麼多和老師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見識到了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品質。

黑石頂的日子是簡單而快樂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我們曬黑了過敏了累垮了還是會想念黑石頂的白粥,屋頂的星空,煙斗柯羅浮栲釣皮錐和x青岡。zui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為有效。特別是在zui後一天的爬山過程中,一路艱險,幸虧同學們互幫互助,男生們發揮騎士精神女生也體現了俠女精神,終於勝利登頂!黑石頂是我們友情和集體感呈指數型增長的見證。

不過我想,無論友情師生情等等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麼難能可貴的發展,它們始終是這次實習的副產品珍貴的副產品。到zui後做總結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實習本身上來。人手不足帶來的尷尬,時間緊迫帶來的事與願違,這些都是黑石頂實習有待改進的地方。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5

植物對很多人來説就是被人們種植的綠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實植物的概念並不是這樣,有的細菌如藍藻也屬植物的範疇。植物是指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一類自養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產者,對於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很喜歡植物,我喜歡研究它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喜歡瞭解植物的藥用價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學的野外實習,這樣我就可以實地考察它們,近距離接觸它們,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書本知識了。

就談一談在嶺南和x實習時的感受吧。20xx年6月30日下午,我們來到了嶺南,那天下午我們沒有上課,只是忙於熟悉一下環境,包括吃飯、住宿等。大家都在忙,有説有笑。看着這個場景,我有種説不出的高興。這樣的場景對於我們快要走出學堂的人來説何嘗不是一種留戀。那天還有一件事讓我我印象深刻:我發現當地人對於我們的到來很是歡迎;提供飯菜、住宿的主人和幫忙做飯的人對我們的照顧很是周到。7月2日上午,先是方老師向我們講解了野外實習中的組織管理、安全防護、簡易用具、如何採集植物、採集什麼樣的植物才算符合要求及如何製作標本等等。然後我們被分成幾個大組,各個大組在相應老師的帶領下帶着枝剪、高枝剪、採集袋就去採集植物了。我歸屬於張老師的帶領下。張老師帶着我們那一大組往山上走,當見到常見的植物時,張老師就向我們講解它是什麼科、什麼屬、什麼種、果實的類型或花序的類型或這兩者,有時還介紹植物背後的小故事,我們邊聽邊記,然後老師就讓學生把它剪下來留作標本。

不知不覺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我們就收拾好工具、揹着標本回去了。因為植物不像動物那樣有活動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穫自然不會少,同時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第一,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援?),然後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以前總認為一棵樹上的葉子都是雷同的,不會有多大區別,但現在不這麼認為了,因為評判葉子是否一樣的標準有葉形、葉尖、葉緣、葉脈等;第二,要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觀察鑑別植物的過程中,不能一味聽老師講,老師説什麼就是什麼,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記錄老師講的東西就行了。可是我覺得這其中也有幾點不足:一是這全部由老師講學生記,並不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師轉,沒有獨立觀察鑑別植物的機會,達不到提高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學生“保護資源,珍愛生命”的意識不強,學生採集標本時不去考慮這種植物的現存量,只知道採,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掃蕩敵人一樣要把他們消滅掉。下午,張老師幫助學生確定要做的論文題目,然後講解了怎樣寫論文。剩下的時間就留給我們自己分配,想做標本的就留下做標本,不想做的就去採集植物。

我們那一大組全是女生留下做標本男生去採集植物。我覺得做植物標本一點都不難,《植物學野外實習指導》上説得很清楚,但要做得精緻美觀,那還得下功夫。晚上,各個大組的組長召集成員繼續做標本,所有人圍在一張桌子上,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大家互相幫助,氣氛很融洽。我覺得偶爾實行集體學習也是有必要的,俗語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每個人思維是不一樣的,把多個人的想法集合在一起,那就會找出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7月4日上午,我們那一大組人繼續採集缺少的植物標本,因為只需要採集很少的標本,所以我們早早的就完成任務回來休息了。下午和晚上,我和室友一直尋找資料寫植物學野外實習論文初稿。這個下午和晚上對我來説算是刻骨銘心,我在找資料時,書上講的東西有很多都不理解,我無從下筆,搞得興趣降低了一半,但是又是和室友一起合作,有她們的鼓勵和支持,我們共同完成了這個任務,也許不是很好,但是我已經很滿足了。

7月5日的上午,老師帶着我們去三溪大峽谷遊玩了。説實話,我就是帶着出去旅遊完全不用去想書本知識的心態去的,我和同學一起觀賞沿途風景,不時的拍照留念,隨之笑聲傳到了很遠的地方。我看很多人也是這樣的。走到某個地方,我看到張老師正在採集植物,他是在溪邊用手拔的。為什麼我的思想和張老師的會有這麼大出入?為什麼別人會樹立這樣的觀念—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而自己卻那膚淺?我決定我也要樹立這樣的觀念。下午,每一大組都把全套標本上交給老師,老師對此進行打分。今天的晚餐有點特別,不僅比平常豐富,而且還有啤酒喝。張老師和王老師簡略總結了在嶺南實習的情況後,就各向我們班女生和生科班女生敬了一杯酒,我們也回敬了。我估計在野外實習結束後,我就徹底地遠離了這兩位老師(因為我不打算考研),有點不捨。晚餐過後,大家都去看晚會了。晚會上上台者有嶺南鄉的鄉委書記、招待我們的主人、黃鬆老師的女兒、生科和生技的學生。這次的晚會讓我看到了三點:一是當地人的熱情好客;二是年青人的生機活力;三是生科班的人要比我們班的人對待事情更積極,而且才藝也勝過我們班,我們班的人要加油了。7月6日的早餐過後,我們又拿起了自己的行李踏上了回校的旅程。

此外,嶺南的實習提高了我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能力。在這裏,白天我要抵住太陽和植物葉子對我的傷害,晚上我要忍受沒有風扇和被蚊子叮咬的痛苦。可我最後還是帶着活力回來了,我已經具有相應的“抗體“了。

7月7日,我們乘車去了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的x。我們到x的時候已近十二點了,大家都因為坐車感到很累,老師就帶着我們去吃飯。誰知那菜太淡了,我沒辦法吃下去,硬是逼着自己吃。吃過後,司機又用車把我們帶到植物園。我喜歡植物,我想認識更多的植物,所以進了植物園後我就開始記錄植物名及它是什麼科,我跑了好多地方,不過時間有限,很快就到了集合的時間,我還是有好多地方沒有去,我只能帶着遺憾離開這個植物園了。之後,老師就帶我們去吃飯、找賓館住宿了。這一晚是實習以來睡的最好的一晚。

7月8日上午,老師帶着我們去西湖遊玩了。這是我初次見到西湖,真的覺得好美,喜歡西湖的水,喜歡西湖邊上的垂柳,喜歡西湖的橋。此外,遍及各地的遊客也是西湖一道亮麗的風景。在這裏幾乎每個人都拍了照片留念,我也為我敬愛的兩位老師—張慧沖和王德青老師拍照了。下午我們去了自然博物館,哇,那的建築好豪華!因為要交動物名錄,組長給每一個成員分配任務。那裏面陳列着無脊椎動物、脊索動物的化石或模型或兩者,那裏面還有動物進化的介紹圖紙,好壯觀。我不是很喜歡動物,但我還是認真的記錄動物的屬名、種名,因為對於我應該做的事,即使我不喜歡,我也會堅持到底。我自認為我是一個善始善終、不輕易半途而廢的人。7月9日上午,我們去了野生動物園,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很多活生生的動物,這和自然博物館有所不同。在這裏我看到了世界上不同地區分佈的動物,如果沒有學這個專業,我估計沒有機會看到這麼多動物。我還進了遊樂園玩,我體驗到刺激的感覺,當我快要飛出去時,又會有強大的向心力把我拉了回來。出了野生動物園門口,我們班全體學生和老師一起合影拍照。之後匆匆的吃了頓飯就返校了,我們的野外實習就結束了。

我還應該對我的輔導員謝丹芳説聲謝謝,她身體不適,本可以不用帶我們去實習,但她並沒有推卸這份重任,依然選擇和我們一起吃苦,我很是感動。她真得是一位稱職的輔導員,她事事都為學生考慮。謝老師,謝謝您對學生的關懷!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6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生物科學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努力創設民主、寬鬆和自由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真知。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習製作洋葱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掌握製作方法。

1、(2)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製作的臨時裝片,認識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練習繪製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儀器、工具,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分工合作,積極參與實驗。

教學重點、難點

製作洋葱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教法

演示法、講解法、激勵法。教法

小組合作法、實驗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導入課題

1、創設情境:你們想知道肉眼看不見的細胞是什麼樣的嗎?那麼我們來製作“洋葱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就能知道它的模樣了。

2、引出課題:(多媒體出示)植物細胞

(設計理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剛剛學會使用顯微鏡,很想利用顯微鏡來觀察微小的細胞,而創設問題情境剛好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學習興趣自然高漲。)

二、示範操作、教會方法

1、認識材料用具(多媒體出示):洋葱鱗片葉、清水、稀碘液、鑷子、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2、熟悉製作步驟(多媒體出示):製作洋葱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方法步驟

(1)、擦:用潔淨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淨(2)、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鑷子從洋葱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4)、展:把薄膜浸入清水中用鑷子展平

(5)、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放下,蓋在材料上

(6)、染:用滴管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

(7)、吸: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3、教師結合方法步驟一邊講解,一邊演示

(設計理由:古話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手段。我把實驗過程的七個步驟用用七個字概括,既利於學生識記,又便於學生操作,再結合教師的演示,學生實驗的準確性和成功率大大提高。)

三、學生實驗、教師點撥

讓學生兩人一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並指導解決。

(設計理由:實驗主要是鍛鍊學生使用工具和儀器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分配兩人一小組進行實驗,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四、對照比較、強化認識

1、(多媒體出示)洋葱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圖片。

2、讓學生把自己顯微鏡中看到的細胞和圖片進行比較,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細胞簡圖。

3、表揚製作快速、成功的小組,分享成功。

(設計理由:通過對照、比較,以及教師的肯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提高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信心和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五、課堂鞏固、反饋提高

(一)選擇題

1、醫生在載玻片上將病人的血液塗成標本,這種標本叫()

a切片

b裝片

c壓片

d塗片

2、蓋片時必須讓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後再輕輕蓋下,其目的是()

a避免出現氣泡

b防止水溢出

c增加透明度

d防止材料移動

3、黑藻細胞的基本結構中,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到的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4、製作洋葱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下面操作正確的是()

a、用餐巾紙擦拭載玻片

b、將洋葱塊直接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

c、用鑷子將取下的洋葱表皮在水滴中展平

d、染色時掀開蓋玻片,滴入染液

5、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的哪個結構中()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6、櫻桃素有“開春第一果”之稱,吃起來酸甜可口。這些酸甜物質主要存在於櫻桃細胞的()中

a葉綠體

b細胞膜

c液泡

d細胞核

(二)非選擇題

7、下圖為植物細胞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填寫標號及文字):

(1)植物細胞的結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填名稱)

(2)這些植物細胞是在顯微鏡的目鏡12.5×,物鏡是10×的情況下?

觀察到的,這些細胞被放大了______倍。

(2)已被碘酒染色的裝片上,細胞中染色最深的結構是________。(填序號)

(3)若這個細胞是洋葱鱗片內表皮細胞,那麼細胞中沒有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若他所觀察的這個洋葱表皮細胞在視野的左下方,要使這個細胞位於視野的中央,移動玻片標本的方向是_________。

(5)王小明從洋葱鱗片葉的內側撕取一小塊表皮做成的玻片標本叫_________,常用的玻片標本還有_______和_________。

(設計理由:練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手段,通過練習反饋便於教師查缺補漏。)

六、課堂小結、感悟拓展

讓學生小結課堂學習內容及收穫。

教師總結:正是因為植物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能夠製造有機物,人類和其他生物才有了食物來源,所以我們要愛護植被。

七、教學反思

關於請學生站着操作,一方面,七年級的學生個子本身比較矮,站着操作比較方便,另一方面,根據站着的人數,教師可以及時瞭解全班已經成功完成觀察的學生人數,更好地掌握上課的進度。當然,這個階段不能時間太長。

雖然已經學習過使用顯微鏡的有關內容,也親自操作過顯微鏡,但由於遺忘和不熟練,學生在觀察時常常遇到各種困難,因此,實驗報告的作用在這裏尤其突出。它的使用便於學生條文清晰地發現自己實驗中的問題所在,也便於教師、其他成功學生的指導和幫助,而教師、成功學生的鼓勵、幫助、學生之間的合作對全體學生都順利完成實驗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課後把該實驗報告上交,可以很好地讓老師瞭解所有學生的掌握情況。

教學反思:七年級上冊《觀察植物細胞》一節,我按計劃組織全班複習了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然後,引入新課的學習。我説:“同學們都知道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可到底細胞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卻從沒見過,本節課我們將藉助顯微鏡一睹細胞的芳容……”上節課學生只是用顯微鏡看了玻片上的“上”字,總覺得不過隱,聽説現在可以見識一下神奇的細胞,心裏是何等的興奮啊!沒等我説完,學生們已經按捺不住了,紛紛好奇地拿起實驗桌上整片的洋葱鱗片葉等往顯微鏡的載物台上放,都迫不及待地想到細胞王國遨遊……

沒想到,剛上課就偏離了我預設的軌道,看着這意料之外的一切,到底該不該用紀律去強制學生停下來,繼續聽我講述臨時裝片的製作以及植物細胞的觀察方法呢?我猶豫了一下,忽然想到,讓學生先嚐試一下不是更好嗎,於是我決定把計劃中由我講述的“生物材料需要經過怎樣的處理才能看清細胞呢?”這個問題改為由學生自己探究,於是我不動聲色,讓孩子們繼續看下去。

2分鐘之後,學生們陸陸續續地抬起了頭,滿臉疑惑地相互詢問:“你看到嗎?細胞是啥樣子的?”、“黑黑的,什麼都沒看見!”、“我也是,到底怎麼回事?”、“明明對好光,可就是看不見。”……

大家都熱切地把目光投向我,希望我能幫幫忙,可是,我把問題又拋回給他們:“是啊?為什麼我們沒看見細胞呢?請你分析是什麼原因?”話音剛落,課室裏就沸騰起來了,一陣熱烈的討論之後,一個學生説:“細胞太小,可能放大倍數不夠。”反駁的聲音馬上就出來了:“課本説虎克用140倍的顯微鏡就看到了軟木裏的細胞,我們組剛才用的已經是150倍了。”另一個學生附和道:“是啊,我們組用高倍鏡試過,還是沒看到。”接着,又一個學生起來説:“我認為是因為這些材料外面裹着一層皮,遮住了裏面的細胞。”不少人在點着頭,表示贊同,我插了一句:“可表皮本身就是細胞組成的呀。”課室裏又再度議論紛紛,有個男生忽然醒悟過來似的,一邊高高舉起手,一邊喊着“我知道了,剛才把材料放進去後,突然變得漆黑一片,我想可能是材料太厚了。”我對這個學生的想法給予了肯定。至此,水到渠成,這個知識點已經不必我去講述了,學生們自己得出了結論,要在顯微鏡下觀察生物材料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要非常薄……

課堂是開放的,是生機盎然的,學生們興致勃勃的觀察、凝神的沉思、嘰嘰喳喳的討論、激烈的爭辯……其間折射出了孩子們的自信和成功感,也讓師生都共享了教育的幸福。

課後我仍為自己面對課堂中出現的“意外”不壓制,不漠視,而是能巧妙地與預設融合而感到欣慰。一個巧妙的引導使同學們經歷了一次來自他們自身內心所需的探究,在這樣的主動探索中他們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假如當時我只想到我的預設,只想到自己的進度而把孩子們急於探索的熱情撲滅,同學們的好奇心、求知慾、主動學習、自我教育的.情感將受到多大的打擊啊!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7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北京植物園親子春遊。我們首先來到温室大棚,玻璃外罩就像一個圓形的水晶宮。走進大棚,彎彎曲曲的小路旁長着各種奇花異草,就像漫步在綠色的熱帶雨林。

最美的是蝴蝶蘭。蝴蝶蘭色彩多種,有的潔白如雪,有的粉如朝霞,有的藍如大海,真像一羣羣色彩斑斕的花蝴蝶,在風中翩翩起舞,我想蝴蝶蘭是因此得名吧?最與眾不同的是蝴蝶蘭的莖,又細又長,筆直地挺立着,寬大的葉子都長在靠近泥土的地方,像一個個衞兵,警惕地守護着美得不可方物的蝴蝶蘭。

最奇特的是豬籠草。它像個細長的口袋,上面是紅色的,下面是綠色的,頭部還有一個黃綠色的小蓋子。一隻無家可歸的蒼蠅發現了豬籠草,以為那是一個睡袋,想飛進去美美地睡上一覺,結果它剛一飛進去,蓋子一合,就被吃掉了。我戰戰兢兢地把手伸進豬籠草裏想試探一下,奇怪的是蓋子並沒有合上,我的手也並沒有被吃掉。媽媽笑着説:“豬籠草沒有牙齒,它是不會咀嚼食物的。它的瓶口特別光滑,昆蟲像坐滑梯一樣滑落進瓶內,就會被瓶底分泌的液體淹死,最後逐漸被消化吸收了。”我恍然大悟。

我還看到了巨型仙人掌,它圓圓的,像西瓜那麼大,渾身長滿了刺,真像一個巨型刺蝟;形狀像酒瓶一樣的酒瓶蘭;葉子像小扇子一樣的銀杏樹……温室大棚真是無奇不有,讓我大開眼界。

認植物心得體會篇8

在去xx之前,雖然聽到師兄師姐説植物學實習會很好玩,但是我一想到又熱又多蚊子而且還要一天認一百多種植物,簡直想死的心都有了,覺得在xx實習並不是在學習而是在受苦,雖然有些難過,但我還是跟着大隊去了xx。

在xx的五天學習裏,我卻有點喜歡這樣的活動,也在享受着歡樂中學習,為了記住某一種植物而念科名種名十幾遍,為了確定自己所説是對的問了好幾個人,為了最後一天的考試而每晚不管多晚也認植物認幾遍,每天接近一百種,認着認着,便會忘記了當初認植物是為了應付最後那天的考試,更多的是內心渴望認識多一種植物、瞭解多一種植物,增長自己的見識,充實自己的知識。或許很多時候,對於學習,一開始都會有些惰性,但是強迫自己靜下心去認真學、努力學,漸漸地就會喜歡上,甚至很享受學習的過程。

現在,在校園裏走着走着,總是會不由自主地説:“嘿,這是xx科的xx。”回想起,在xx的五天,讓我更加喜歡大自然。

當然,在xx的學習中,不得不説的就是周雲龍老師。他總是很細緻地給我們介紹植物,也很關心我們是否累了,一路上跟我開玩笑拍照唱歌,各種各樣的歡笑,給炎熱的夏天降温。

我覺得xx實習真得很有意義,希望以後每一屆的師弟師妹都能有機會去好好享受這一段經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q8w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