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接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接力棒”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並對“十四五”時期的工作作出部署。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要打造黨建引領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的動力引擎,鞏固抓黨建促脱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鄉村治理,抓穩鄉村振興的“接力棒”,才能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真正落地生根,把鄉村振興的美麗藍圖變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圖景。

全面推進組織振興,延伸鄉村振興的“工作手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充分發揮好鄉村黨組織的作用,把鄉村黨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的鄉村組織體系。把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充分發揮出來。強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理論武裝。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和領導幹部的思想、行動、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齊心協力投身鄉村振興。鍛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組織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要加強鄉村組織體系建設,健全完善“整縣提升、整鄉推進、百村示範、千組晉位”四級聯創機制,加強鄉鎮黨委建設,加快轉變鄉鎮政府職能。進一步推動黨的組織有效嵌入農村各類社會基層組織,使黨的工作有效覆蓋農村社會各類羣體,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和羣團組織建設,規範村務監督委員會運行機制,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培育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鄉村振興委員會等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和羣眾活動團體,延伸黨組織聯繫服務羣眾的“工作手臂”。提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黨建質量。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持續排查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抓好村民小組黨支部建設,優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係,創新活動方式,嚴格落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按照擴大黨員參與面、提高實效性的原則,不斷創新適合時代要求和體現農村特色的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使黨組織活動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黨員需求、融入羣眾關切,構建同心同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全面推進人才振興,壯大鄉村振興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引才聚才育才的優勢,以黨建引領人才振興,持續配強班子、建強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選優配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領頭雁”。深化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特別是帶頭人,嚴格人選標準,提高人選質量,積極推行“一肩挑”,優化班子結構,着力推動整體優化提升,同步做好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推選工作,探索村幹部專業化管理長效機制,規範鄉鎮青年人才黨支部運行,培養儲備村級後備力量。培養壯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先鋒隊”。實施農村發展黨員“源泉”工程,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健全完善發展黨員和黨員教育、管理、監督長效機制,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持續推進農村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排查整頓,推行黨員積分制、設崗定責、承諾踐諾、志願服務等,着力建強鄉村振興主體隊伍,全力激活農村黨員“細胞”。建立縣級以上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向鄉鎮流動工作機制,充實鄉鎮工作力量。建立選派幹部駐村幫扶長效機制,重點向集體經濟薄弱村、軟弱渙散村等精準選派第一書記,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回引培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田秀才”。鄉土人才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決勝決戰脱貧攻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農業農村現代化,落腳點是農民全面發展。要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支持農民參加農業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技術培訓,以培訓促就業創業、以就業創業促脱貧,着力培育有影響力的鄉土人才。同時,通過政策宣傳、選聘下派、組織引導、前景引領等途徑,持續實施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將優秀人才吸引到農村廣闊天地,不斷壯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體隊伍。同時,充分發揮新鄉賢具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優勢,重視鄉賢的樹立和推崇,讓鄉賢成為一支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全面推進產業振興,激活鄉村振興的“發展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脱貧的根本之策。產業是脱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產業興旺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產業不興旺、經濟不發展,鄉村就留不住人,活力就煥發不出來。產業興旺、經濟發展,鄉村才會有人氣和活力,才會有現代化進程中不斷髮展的內生動力,才會有真正的源頭和活水。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持以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推動作用,帶動產業興旺、生活富裕。深化改革,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村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以延伸產業鏈、拓展農業功能為重點,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和流通,開發農業旅遊、文化、康養等多重功能,促進農業生產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户、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主體,提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統籌發展特色產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堅持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讓特色產業給貧困户種出“搖錢樹”、讓特色產業在鄉村“大顯神通”,實現從前有“特”沒“產”,如今“特別能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黨建引領,拓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三個組織化”成果。在產業扶貧上,推廣“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户”發展模式,把黨組織建在合作社、產業鏈、基地上,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充分發揮黨員“雙帶”作用,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在就業扶貧上,加強勞動力培訓、提升就業本領作為重中之重,通過職業技能培訓,以培訓促就業創業、以就業創業促脱貧,探索一條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從“輸血”到“造血”的產業技術扶貧新路子,讓其獲一技之長、促就業與增收,實現“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貧”的目標;在易地扶貧搬遷上,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持“一次搬遷、同步小康”的理念,按照“幫教結合、管服並重”的原則,通過健全基礎設施、完善治理機制、配套產業就業等方式,推動搬遷羣眾由脱貧向小康轉變,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過渡,讓貧困羣眾在黨組織帶領下,不斷轉變思想觀念、提升生活質量。因村施策,結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和發展黨組織領導、村民廣泛參與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或合作經濟組織。持續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加大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整合各級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領羣眾走共同富裕道路。探索集體經濟扶持項目向村民小組延伸,利用村級和村民小組集體資產、資金、資源,村組聯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全面推進文化振興,留下鄉村振興的“濃濃鄉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同樣,在廣大農村,鄉村文化是其靈魂和精神家園所在。若文化不興,“魂”系何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記住鄉愁”,這裏的“鄉愁”,就是“魂”之所繫、“魄”之所歸、心之所向之地。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要堅持黨建引領文化振興,弘揚優秀文化、文明鄉風。優秀文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塑形”。指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出台村規民約,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羣團組織、農村社會組織和羣眾活動團體作用,用好村組活動場所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黨員羣眾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廣泛開展農民喜聞樂見、樂於參與的羣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引導羣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強化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文明鄉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鑄魂”。尊重農民羣眾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重塑農民對於本土文化的信心與價值追求,通過傳承鄉村文化,留住鄉愁記憶。大力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村,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鄉村底色的保持,保護好鄉村這一傳統文化的“棲息地”。持續推動農村羣眾移風易俗,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用身邊事感染帶動身邊人,使文明有禮、崇德向善成為農民羣眾的行動自覺。引導羣眾破除封建迷信,推進禁賭禁毒,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加強新時代鄉村文化建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實現鄉村社會良性有序發展。

全面推進生態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水光山色與人親”,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就要以黨建引領生態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髮展新格局,實現生態宜居、鄉村美麗。生態宜居,規劃先行。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推動鄉村綠色發展新格局,充分發揮統籌作用,按照自然環境、產業基礎、區位優勢、人脈文化資源等特點,牽頭制定村莊佈局規劃,確保合理有序開發建設,避免抓發展與抓環境治理“兩張皮”現象,進一步完善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鄉村美麗,保護為要。綠水青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引導羣眾改變落後生產生活方式,適應新環境、融入新生活,要充分認識到良好生態本身就藴含着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羣眾主體作用,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工作,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引導羣眾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要求,聚焦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改造等,深入開展愛國衞生專項行動,大力推進農村環境問題綜合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做好鄉村綠化、美化、整潔化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o8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