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多篇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多篇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多篇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篇1

在本次師德培訓中看完了最愛鄉村教師的事蹟,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最美鄉村教師們的身影在我腦海揮散不去,她們的事蹟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是要傾注愛心。教師沒有深切的愛就難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愛心架起師生心靈的橋樑,注意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傳統的“師道尊嚴”理念的影響下,人們常常有這樣的觀點:學生就應該服從老師,被老師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這種觀點在當今社會顯然已不適用。學生,尤其是處於生長叛逆期的中學生,他們追求個性發展,個體意識明顯加強,更追求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尤其是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在開展班級德育工作,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由於受遺傳因素、家庭條件、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中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在平時的學校生活中,教師就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應對每個學生都有全面的細緻的瞭解。而要了解學生光靠觀察還遠遠不夠,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學生溝通,溝通多了,就能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動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而事實證明,要想讓學生接受老師的觀點,批評説教的效果遠及不上和學生談話的效果明顯。老師應首先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要讓學生真正的從心底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尊重學生,寬容學生,並不是放任自流,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有時還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評。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黨員教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批評學生要慎用批評用語,要講究語言藝術,要處處顧及學生的自尊,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願意與你作心靈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切實有效地發揮批評的作用。

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就會使師生關係愉快。我們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我們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教育,是真心的愛護,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能夠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學生才能更加尊敬,愛戴老師,師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學生?

第一,教師要平等友好地對待學生。校園裏,師生之間沒有人格的尊卑、貴賤之分。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態度、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髮號施令。例如,當一個學生有缺點或出現過失時,教師對其進行幫助、教育以至嚴肅的批評,都是必要的,但必須抱着與人為善的態度,才能為學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則只能引起學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師生間就會出現一道鴻溝。

第二,教師要由衷地信任學生。信任學生是一種特殊的尊重,對學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無端猜測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事實上,教師把學生當什麼樣的人看待,就等於暗示他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學生往往從教師的信任和期待中體驗到人的尊嚴,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學生的一種特殊手段。同樣,信任學生也是培養學生自尊心的一個原則。

教書育人是一項重大的嚴肅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因此,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深入學習各種理論學習,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不斷探索新的科學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教學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一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進行着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但是,今天通過學習師德先進教師的感人事蹟,我將在教育教學的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篇2

很久沒聽過專題講座,也很久沒聽過自己感覺實用的講座。但胡博士的講座,讓我對教學論文有了一點的希望和興趣。胡博士的確從我們一線老師的實際情況着手,分析我們對論文恐懼的原因,步步化解我們心理的疙瘩,在重建我們信心的同時,也提了許多有效的建議和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鑑學習。(説句題外話,我注意到了胡博士在説寫論文之前説了一句:暫且我們不討論是不是有必要人人都要寫論文。)

首先,是心態態度。我們有了研究的心思,就會時刻有反省和關注的觸角,這時候選定領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自己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再怎麼關注和研究,也不如領域裏的專家教授點破來的快,畢竟人家是專門做研究的。每次我們教研員去開會回來,都會説些開會的資訊,或是市教研員做點評時,即便很零碎的熱點,但對我們來説,也有不少的啟發,有時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受。話説回來,所有的研究還是必須源於自身的意願,這樣的態度,才會是在做研究,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所以端正了態度,我們就會有研究的動力和方向。

其次,弄懂論文的“規則”。在胡博士的講解下,對優秀論文的共同特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實也是對寫論文的“規則”有了瞭解。個人很喜歡胡博士提煉的這幾個特徵:標題清晰:直達主題,凝鍊特色;解決問題:言之有物,針對問題,解決問題;要明確:做好框架,不要“骨質疏鬆”;術語專業:分清場合,體現專業素養、研究素養;言之有據:用“量化數據+定性案例”支撐結論;呈現有法:巧用圖示、文體、文風;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不要簡單堆積;觀點創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文獻規範:文獻要標註、規範、正確;格式工整:細節決定成敗,界面也是生產力。這幾條下來,一篇優秀的論文差不多就可以誕生了。加上規範的標點和格式,規範性,成品就出來了。

最後,“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是胡博士説的,我覺得好文章不但是改出來的,關鍵還是寫出來的。不動筆,所有的話都停留在口頭上。不管多麼深厚的知識和情感,沒有行動,還是沒有文章出來的。即使有個很差勁的雛形,不斷地修改,還是可以化腐朽成神奇。我個人就是很怕動筆,提筆就有諸多的擔心,所以總沒有文章。

總之,胡博士這次實用簡潔的講座,給我們不再單是聽完激動,是會後能行動的收穫,最重要的,是希望還能有優秀的論文出品。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篇3

本學期,我園以提倡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新為前提,以愛國主義、團體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品德教育為基礎,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成為講禮貌、守紀律的孩子,在全體教師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幼兒園文化建設,注重德育的隱性資源

兒童是好模仿的,外界事物的影響容易在兒童身上發生作用,但兒童的模仿是無選擇性的,兒童的是非觀念很薄弱,不可能只選擇進取的事物去模仿,所以,我們加強了幼兒園德育隱性資源的建設。因為隱性的德育資源具有潛移默化性和可模仿性,它能時刻無聲無息地影響幼兒,能起到潤物無聲的功效。我們把幼兒園隱性德育資源分為物質環境和人際關係兩類,物質環境包括園容園貌、活動室牆面和區角環境,在物質環境的創設中,我們滲透了進取向上的思想,以生動、可感、趣味的形象塑造幼兒可模仿的對象,讓幼兒在不經意間受到道德的薰陶。如每學期幼兒園都要進行大規模的環境佈置。我們抓住這一契機,在園內的過道,走廊,活動室等佈置團結友愛、關心團體、愛祖國、愛家鄉、不怕困難、禮貌禮貌等環境,每個班級也根據思想教育的要求創設相應的主題活動環境,如:“幼兒安全教育宣傳”、“幼兒健康教育宣傳”等。人際關係主要是指師生關係和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係。幼兒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教師成為他們一日活動的組織者,成為他們模仿學習的主要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的構成,為此我們加強了教師師德行為的建設,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做好表率。要求教師用高尚的行為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以自身

進取、正確的行為促進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構成。在進取向上的環境中,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變得自信、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助人等優良品德。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主題教育

幼兒良好的個性品德培養是經過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實現的,形式多樣、資料豐富的德育主題活動,是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個性培養、發展個性傾向供給鍛鍊的好機會。

幼兒是在活動中成長的,幼兒的發展是經過活動實現的。所以,我們十分注重經過開展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來豐富幼兒德育的資料。在小班“我愛我家”主題中,教師組織了“爸爸媽媽本領大”、“能幹寶寶”等活動,萌發幼兒愛親人愛同伴的情感,幫忙幼兒明白自我的事情自我做的道理。在中班“馬路上車”主題中,我們請來了_叔叔為小朋友上了一堂融演示、互動、體驗為一體的生動的交通安全課。活動中,_叔叔向小朋友介紹了自我身上的全副武裝,讓小朋友體會到了_叔叔的職責及工作的辛苦。並經過圖片、演示等形式詳細介紹了過馬路的安全知識、乘車時的注意事項。在大班“我的本領大”主題中,教師設計開展了“大帶小”愛心體驗主題活動,由大班哥哥姐姐帶領小班弟弟妹妹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如“大帶小”一齊勞動,“大帶小”一齊進餐,“大帶小”一齊遊戲等。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倍加關心,而弟弟妹妹對哥哥姐姐無比信賴。心靈上的共鳴,使大班幼兒體驗到了付出愛的歡樂情緒,小班孩子感受到了“幼兒園像我家”。另外,每班均有值日生和好孩子的標誌,每個區域活動角,均有值日生負責整理,且輪流擔任,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與團體榮譽感。

三、節日活動與品德教育相結合

一年四季,有不少節日,節日活動是幼兒園進行德育的良好契機。我們根據節日特點,有計劃地制訂節日活動方案,利用節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在多彩的活動中滲透有關德育資料。新學期一開學,就迎來了新小班的小朋友,幼兒園對他們來説既陌生又新鮮,為了幫忙他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融入團體中,我們中大班的小朋友充分發揮了他們做哥哥姐姐的作用,帶領弟弟妹妹參觀了幼兒園,幫忙弟弟妹妹簡單瞭解了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在大帶小的過程中,孩子們的交往本事得到了培養,中大班的幼兒在活動中也逐漸學會去關心照顧弟弟妹妹,學會了謙讓。中秋節我們則是以年級組的形式開展大活動,孩子們紛紛從家裏帶來了月餅和糖果,在活動中,孩子們你嚐嚐我的,我嚐嚐你的,學會了與人分享。國慶節到了,我們開展了“我是中國小娃娃”的德育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和小朋友一齊瞭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動了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為了打扮教室,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共同製作了有特色的燈籠,還做了小國旗,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麗。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篇4

通過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的教育學習,我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孩子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着孩子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孩子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因此,針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人民羣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熱點或突出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熱愛教師職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教師職業也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應該只把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更應該把教書育人作為終生奮鬥的事業。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崗位上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是偉大的。

二、關心孩子、熱愛孩子、平等對待孩子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孩子觀。現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與孩子是平等的師生關係,這已成為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觀點,愛和責任是師德之魂。青少年孩子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難免有缺點和錯誤,作為教師不能一味批評指責他們,而要從關心愛護的角度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和他們談心,談感受,讓他們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才會關心孩子,瞭解孩子,公正對待每一位孩子,才能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孩子的現象發生。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並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説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孩子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孩子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説“教師是鏡子,孩子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裏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給國小教師講座1心得體會篇5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等教育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着導向、動力和保障作用。近年來,我校進取貫徹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件精神,始終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為確保順利實施,一年來,我校德育工作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發展為本的原則,將基本道德素養培養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規律,講究操作,注重實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規範化、科學化的方向邁進。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完善管理制度,構建管理體系。

1、學校進行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個健全的組織機構。我們建立了校、處、班三級管理網絡,明確德育管理職責,由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組成德育領導小組。從校長到基層的班,構成一種垂直的聯繫,這就要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組織到操作做到全方位聯通,以到達指揮靈活,步調一致,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德育管理的效能。

2、學校經常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學習有關教育法律法規、課改理論,召開教師民主生活會,派人外出取經等,尤其是經過每週的例會,間週一次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活動,更進一步提高了德育教育隊伍的綜合素質。

二、以人為本,狠抓隊伍建設,強化育人意識。

以嚴校長為首的校領導一班人,高瞻遠矚,把德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他們認為教師是德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是進行德育的羣體力量,而班主任又是學校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主力軍,所以,優化教師隊伍,強化班主任培訓又成為諸工作中的重頭戲。

1、樹立一種觀念:樹立了德育是為全體學生供給服務的觀念,為學生的生活、學習、生理、心理成長供給全方位的服務,幫忙學生自主認識、實現自我成長。

2、強化一種職責:我校每位教職員工做到“進取主動、耐心細緻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充分體現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感和使命感。

3、抓好一條主線(班主任隊伍):學校經過對班主任的培訓、考核、評優等途徑,提高全校班主任的整體素質,構成了一支素質優良、精幹實效、開拓進取的班主任隊伍,湧現出了舒官芝、李紅英等模範班主任。在她們的帶動下,我校掀起“學先進,爭創優秀班級”的活動高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構成一種合力:樹立了德育教育無小事,人人蔘與,齊抓共管,構成合力,使學校的每一個教育活動都能體現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美化環境,陶冶師生情操,營造德育氛圍。

學校環境是學校精神禮貌建設的窗口,同時又是學校日常德育的載體。所以我校努力淨化、美化學校環境,引導學校文化氣氛向健康、高雅方向發展。

1、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各班教室後面的黑板和牆面都充分利用起來,如設立學習園地、圖書角、光榮欄等,讓它們也成為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的文化陣地。

2、佈置學校環境的美化。努力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識,開闊眼界,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如為迎接陽光鍛鍊計劃,我校在運動場專門新刷的標語“每一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就能讓學生在鍛鍊的同時,浸潤文化的薰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7541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