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篇1

作為一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畢業的國中教師,原來在大學裏學到的知識已經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了。要想繼續勝任教師這一職業,必須重新學習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作為一名教師,究竟怎麼樣進行教育教學工作,這需要我們時時刻刻進行思考和研究。愛因斯坦曾經説:“走出校門後,把學校裏的知識全部忘記,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也有人説,讀了一本書之後,把書本里的知識全部忘掉,這才是真正的讀書。因此,讀書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怎麼讀書才是最重要的。

就現代社會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作為一名教師,就需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一條途徑就是讀書,為此,我在寒假期間,我閲讀了學校裏給我們購買的《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合作學習技能35課——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未來競爭力》等和網絡上的一些文章,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一些反思,同時產生一些感悟,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學校裏應該教給學生一些什麼知識

首先,本人對愛因斯坦的“走出校門後,學生把學校裏所學的東西都忘記,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怎麼理解。按照常規來説,學校是培育人的地方,一位學生從幼兒班開始到大學畢業,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應該説在學校生活的每一個過程都會給學生打下烙印。那麼,怎麼理解“把學校裏的所學的的東西都忘記”呢?通過深刻思考,又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一)應該教給學生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學習知識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灌知識的“罈子”,也就是説,不能夠教給學生一些現存的死知識。

(二)讓學生磨練出一些技能

現在社會需要創造性的勞動者,也就是説,需要培養的應該是勞動者,而不是隻會讀死書的“書呆子”。

現代社會需要培養的是有創新能力的勞動者,就拿農村來説吧,原來的農村村民是最底層的,不需要什麼知識和技能,只要能夠進行簡單重複的體力勞動就可以了。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就連農村裏的勞動也需要有比較高等的技能了。

二、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應該怎麼培養人才,培育怎麼樣的人才

對於“人才”一詞,按照《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可見,人才需要具備創造性勞動能力,又是個勞動者。

學習了《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一書的相關內容之後,首先的“智人”和“智神”的理念進行創新性地理解:

智人:這裏值得不是生物學分類中人屬中的一個“種”,指的應該是有智慧的人,有創造力的人。

智神:指的是有高度智慧的人,有非常強的創造力的人。

(一)從小開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創造力”指的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裏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以及優良的品質等複雜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人的創造力是天生的,可是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是有差別的,而且創造力的能力和水平的差異很大,另一方面,不同的學生的創造力的類型也是不一樣的。有藝術方面的創造力、文學方面的創造力等。

在學校裏,教師首先需要認識和研究出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能力特長。俗話説,天生我材必有用,投胎到人間的任何一個人都對社會會有用。但是,每一個人的能力大小、能力類型是有差異的。

(二)發展學生個性的教育

個性指的是個性別、個人性,就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度等方面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質,這個特質表現於外就是他的言語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任何人都是有個性的,也只能是一種個性化的存在,個性化是人存在方式。

過去的教育教學方式過於“千篇一律”了,不論是水平好的還是水平差的學生,都是用全國統一的教法和評價標準。這從某種角度來説,一大批的人才被埋沒了。因為每一個孩子的能力特徵、個性特徵是不同的,有些具有音樂的天賦、有些具有體育方面的天賦。任何人都有創新的天賦,因此,教師認真地研究學生,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的教育是發展個性教育的具體表現。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篇2

最近,利用空閒時間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收穫不小。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提到了學會讚美,賞識。這不禁使我想到:讚美和賞識他人體現了一種智慧——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也在不斷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讚美他人體現了一種美德。

教育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的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之有法;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培養習慣;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之讚美!

我們的學生年齡雖小,內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讚美,需要教師發自肺腑的真誠讚美賞識,願學生在教師們的讚美和賞識中長大,願老師們在讚美之中成熟、優秀。

教師要有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着鄭傑的這一百條新建議,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有了更新的認識,“完整的人”、“稱職的員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職業”教師職業的這四重境界也將會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篇3

書,是你的朋友也是你的老師。一本好書就是良師益友。在寂寞時,書會給我們以安慰;有疑難時,它會給我們解答;遇到挫折時,它會給我們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時,它會指引我們向光明的前程邁進。

有許多名人都把書比喻成了一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而我把書比喻成是人類的靈魂。我之所以把書比喻成靈魂是因為人類沒有靈魂就活不下去,而人類沒有書活得是毫無意義的,就相當於失去了靈魂。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先生説的,沒錯,沒有書籍人類就沒有創新的思想,沒有創新的思想就沒有大膽的嘗試,也就不會有偉大的傑作,這樣人類就不會跨越時代也不會進步了。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一個人如果在讀書時做到了三到就可以把書讀到腦子裏,我就是一個事例:在一個星期六裏,我寫完作業發現還有半小時看書,我馬上拿了一本書看了起來,我看了半小時後發現差不多把書看完了。這時我覺得奇怪?為什麼這本書我以前看了一天才看完,今天只看了半小時就看了十分之九呢?這時我想起了一句話: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時我才明白這個道理。

讀書,這個行為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但是也不簡單,因為很多人只是去讀書中的字,並沒有理解書中的深層意思,所以讀書對他們來説是無意義的。而有人只是把讀書當作自己的任務一樣,我奉勸一句:“世上沒有人會逼另一人去讀書!”所以不要把讀書當作是痛苦的差事!

書是新鮮的,你總能從一本書中不斷髮現新東西,不管你讀過多少次!讀書可以使人擁有更加豐富的想象力,也可以使人更加有感情。一本你喜歡的書就是你的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去的故地!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篇4

讀書於我而言,是一種審“苦”。這種審苦,像一位評論家形容波德萊爾的寫作狀態: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着明晃晃的刀子給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鏡、右手持刀;最後發現刀是鈍的、身軀是虛空的。

“我”在石板上銘肌鏤骨地“觀”着。鏡子呢?鏡子還是鏡子。我從小人書開始“讀書”生涯。村裏的大小孩,從國中學校借回小人書。有些大小孩還爬到老師家或供銷社裏去偷小人書。借回來的第二天就要還,於是一本小人書在村裏輪流讀到天明,輪不着的乾瞪眼。讀國小的我放學回家,主要任務是放牛,讀小人書的機會比其他人多。當時用得最多的一個短語,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風”。在這“春風”中,我感覺到了父輩們一生的“悲慘”。這種“悲慘”感越來越強烈,最後成了未成年的我關注農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讀高中時,我拼命地思考農民的命運。讀的書越多,越深入,越感覺到世界的廣大、知識的無涯、思考的無窮,而人在其中的命運也越切近,越飄渺。我不知不覺走上抽象之路。當年的“農村之思”遠了,“人的命運”這個維度卻刻骨銘心了。為何讀書?我説不清楚,因為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讀書已經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讀書之所及,無不是“人的命運”,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在世界中的命運,在人類中的命運。我關於人的命運的關注就這樣地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地展開了。

我信奉叔本華的理論:喜歡閲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閲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認為一個民族也是如此。一個沒有比較艱深着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艱深,不是因為它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因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複雜。我的閲讀也是如此。我喜歡閲讀艱深的着作。在閲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裏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閲讀是抽象的,關於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閲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説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稱之為差異閲讀法。我很少單純地閲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

書香假期讀書心得體會篇5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裏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列寧也曾説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説,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了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裏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為我們國小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説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上的書那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千元,各不相同,可它們內存的知識是無價的天價難及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為了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ez53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