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思政課心得體會新中國史範本 全國思政大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思政課心得體會新中國史範本 全國思政大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思政課心得體會新中國史範本 全國思政大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最新思政課心得體會新中國史 篇一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為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價值引領、能力達成、知識傳授的總體要求,深化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發揮各類課程育人作用,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充滿德育元素、發揮德育功能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

自20xx年起,啟動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示範課堂和課程思政授課比賽等系列活動,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促使學校全體教師、各項教學活動與教書育人同向同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能力。

堅持頂層設計。根據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總體目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對課程思政工作認識,提高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能力,明確課程育人目標、優化教學方案、健全評價體系,實現紅專並進。

堅持改革創新。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引導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類課程教學,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為課程思政目標服務,努力實現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堅持分類指導。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協同性要求,注重統籌思政理論課、通識教育課、素質拓展課和專業課的育人作用。明確各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內容和方法,分類分步有序推進工作。

(一)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1.增強通識教育課程育人功能

根據不同學科性質特點,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點。哲學社會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重視價值引導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引導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自信”。自然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增強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意識,明確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擔當。人文藝術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注重把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貫穿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體育類課程要主動與德育相融合,改革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發展健全人格,弘揚體育精神。

2.發揮專業課程育人作用

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重點培育學生求真務實、實踐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養學生踏實嚴謹、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等優秀品質,使學生成長為心繫社會並有時代擔當的技術性人才。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融合,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科學精神。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於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

3.開發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課程

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學科優勢,組織知名教授、教學骨幹、科研骨幹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系列講座,宣傳我國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科學技術發展、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工程規劃和建設以及對外承建的項目等方面成果,使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結合學校“徽文化與徽派建築”方面研究優勢,組織開展徽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激發學生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責任與擔當。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教師教育與培訓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四個自信”,提高育人意識,切實做到愛學生、有學問、會傳授、做榜樣。轉變教師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輕價值引領的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為目標,帶動廣大教師既要當好“經師”,更要做好“人師”。充分運用學科組討論、老教師傳幫帶、教材教案編寫,本學科先鋒模範人物的示範作用等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養。有關部門、各學院要充分運用入職培訓、專題培訓、專業研討、集體備課等手段,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2.發揮思政教學團隊和骨幹教師示範帶頭作用

充分利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優質資源,發揮4個省級振興計劃“弘揚核心價值觀”名師工作室、10個十九大精神示範課堂和2個思政課教學團隊的引領輻射作用,鼓勵思政課教學名師、骨幹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在集體備課、專業系(教研室)工作例會等方面開展聯誼活動,發揮在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的帶頭示範作用。

(三)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中,注重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和發揮作為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監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並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中落到實處。在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精品課程、示範課程的遴選立項、評比和驗收中應設置“價值引領”或“德育功能”指標;在課程評價標準(含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等)的制定中設置“價值引領”觀測點。

(四)工作安排

1.建設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每年度各學院遴選1-2門課程完成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每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組成員不少於2人。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驗收主要標準如下:

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須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並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評價德育滲透的教學成效,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製作新課件(新教案)。根據新教學大綱製作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新教案)。

提供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和體現改革成效材料。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視頻、照片、文字等多種形式);本課程學生反饋與感悟,以及其它可體現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課程思政育人評價體系

結合學校20xx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原則意見,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機融入學校20xx版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嚴格執行領導幹部聽課制度,在聽課記錄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在“學評教”體系中體現育人評價元素,完善“學評德”體系,使德育元素成為“學評教”重要內容。

3.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以專業系(教研室)為單位全面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活動,着重圍繞“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發揮團隊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4.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堂聽課活動

每年度各教學單位負責建設1-2個課程思政示範課堂,開展1次以上單位教師參加的示範觀摩聽課,重點對融入課程課堂教學的思政教育元素進行把脈。聽課人員聽課後須及時填寫聽課記錄表,提交各教學單位彙總統計,報教務處備案。

5.開展課程思政授課比賽活動

每年度學校組織課程思政授課比賽,進行評比,對獲獎教師給予獎勵。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學工作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構,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二)加強協同聯動

加強教務處、宣傳部、人事處(教師工作部)、學生處(工作部)、團委等相關部門和各教學單位工作聯動,明確職責,協同合作,確保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三)強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使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時宣傳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依據;改革學生課程學習評價方式,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納入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將各教學單位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納入單位績效考核評價。

(四)提供經費支持

學校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穩步推進。通過項目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並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實施動態管理,確保專項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對於組織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學單位給予獎勵。鼓勵各教學單位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工作推進有力。

最新思政課心得體會新中國史 篇二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共**省委教育工委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為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價值引領、能力達成、知識傳授的總體要求,深化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發揮各類課程育人作用,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目標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充滿德育元素、發揮德育功能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

2018年起,啟動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示範課堂和課程思政授課比賽等系列活動,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促使學校全體教師、各項教學活動與教書育人同向同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提升學校人才

1

培養能力。

三、基本原則

堅持頂層設計。根據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總體目

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

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對課程思政工作認識,提高教師將思想

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能力,明確課程育人目標、優化教學方案、健全評價體系,實現紅專並進。

堅持改革創新。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引導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類課程教學,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為課程思政目標服務,努力實現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堅持分類指導。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協同性要求,注重統籌思政理論課、通識教育課、素質拓展課和專業課的育人作用。明確各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內容和方法,分類分步有序推進工作。

四、主要任務

(一)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1.增強通識教育課程育人功能

根據不同學科性質特點,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點。哲學社會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重視價值引導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引導

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自信”。自然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課

2

教學中,引導學生增強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意識,明確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擔當。人文藝術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注

重把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貫穿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體育類課程要主動與德育相融

合,改革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發展健全人格,弘揚體育精神。

2.發揮專業課程育人作用

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重點培育學生求真務實、實踐創

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養學生踏實嚴謹、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等優秀品質,使學生成長為心繫社會並有時代擔當的技

術性人才。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融合,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觀,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科學精神。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於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

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

3.開發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課程

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學科優勢,組織知名教授、教學骨幹、科研骨幹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系列講座,宣傳我國現代

工業體系建設、科學技術發展、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工程規劃和建設以及對外承建的項目等方面成果,使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教師教育與培訓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四個自信”,提高育人意識,切實做到愛學生、有學問、會傳授、做榜樣。轉變教師重知

識傳授、能力培養,輕價值引領的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

3

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

造為目標,帶動廣大教師既要當好“經師”,更要做好“人師”。充分運用學科組討論、老教師傳幫帶、教材教案編寫,本學

科先鋒模範人物的示範作用等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養。有關部門、各學院要充分運用入職培訓、專題培訓、

專業研討、集體備課等手段,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2.發揮思政教學團隊和骨幹教師示範帶頭作用

充分利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優質資源,發揮4個省級名

師工作室、10個十九大精神示範課堂和2個思政課教學團隊的引領輻射作用,鼓勵思政課教學名師、骨幹教師與專業課

教師在集體備課、專業系(教研室)工作例會等方面開展聯誼活動,發揮在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的帶頭示範作用。

(三)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中,注重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和發揮作為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監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並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中落到實處。在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

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精品課程、示範課程的遴選立項、評比和驗收中應設置“價值引領”或“德育功能”指標;在課程評價標準(含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等)的制定中設置“價值引領”觀測點。

(四)工作安排

4

1.建設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每年度各學院遴選1-2門課程完成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

設,每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組成員不少於2人。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驗收主要標準如下:

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須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並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評價德育滲透的教學成效,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製作新課件(新教案)。根據新教學大綱製作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新教案)。

提供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和體現改革成效材料。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視頻、照片、文字等多種形式);本課程學生反饋與感悟,以及其它可體現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課程思政育人評價體系

結合學校2019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原則意見,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機融入學校2019版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嚴格執行領導幹部聽課制

度,在聽課記錄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在“學評教”體系中體現育人評價元素,完善“學評德”體系,使德育元素成為“學評教”重要內容。

3.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以專業系(教研室)為單位全面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

活動,着重圍繞“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發揮團隊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4.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堂聽課活動

5

每年度各教學單位負責建設1-2個課程思政示範課堂,

開展1次以上單位教師參加的示範觀摩聽課,重點對融入課程課堂教學的思政教育元素進行把脈。聽課人員聽課後須及

時填寫聽課記錄表,提交各教學單位彙總統計,報教務處備案。5.開展課程思政授課比賽活動

每年度學校組織課程思政授課比賽,進行評比,對獲獎教師給予獎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學工作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構,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二)加強協同聯動

加強教務處、宣傳部、人事處(教師工作部)、學生處(工作部)、團委等相關部門和各教學單位工作聯動,明確職責,協同合作,確保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三)強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使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時宣傳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依據;改革學生課程學習評價方式,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納入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將各教學單位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納入單位績效考核評價。

(四)提供經費支持

6

學校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穩步推進。通過項目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並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實施動態管理,確保專項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對於組織開展

課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學單位給予獎勵。鼓勵各教學單位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工作推進有力。

六、本實施方案自頒佈之日起施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wkrm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