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家風家教徵文:我的家風家教【多篇】

家風家教徵文:我的家風家教【多篇】

家風家教徵文:我的家風家教【多篇】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 篇一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成語辭典中也有“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詞條,這就是説,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當官為人更要遵守道德規範,做到守住底線,不踏紅線,不碰高壓線,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領導滿意、百姓擁戴的好官。近日,縣委組織部發文,要求黨員幹部撰寫家規家風的文章,結合本人的家庭、家風、家規,對照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規”,我想説出自己正家風、行家規的體會和感悟。

作為本人及其家屬,一個是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個是單位副職幹部,多年來,約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規,家風,就是: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權私,不留話柄。

我認為,正家風、立家規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為家為人樹立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私利,敬畏紀律的榜樣。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裏的招投標事項,我沒幹預過一次,也沒背地裏讓親友同事參與過一次,都是由局物品採購及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進行陽光操作;優撫安置,調殘評殘、城鄉低保工作中,沒為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打過招呼、發過話。

我認為家風家規連着黨風黨規。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立好家規,樹好家風,更是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金錢固然重要,但金錢不是萬能、品德必須高尚。周恩來總理一生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不以權力為自己為家人、為屬下謀取私利,其高風亮節,世界敬仰,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就是因為他有了自己的“十條家規”,並時刻用“十條家規”的尺子規範自己,約束自己、規範家人的行為,他為我們黨員領導幹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我認為立家規、正家風還是一種責任擔當,一些黨員領導幹部權高位重。如果能夠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須有責任擔當意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雖然是句老話,但從這句老話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個稱職的黨員領導幹部,面對新形勢、新常態。要管理好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就必須視那個部門、那個單位為自己的家,這個“家”的好家風、好家規更為重要、更應立好。諸如大到人、財、物規範管理制度,為民服務承諾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軟環境建設評優制度,小到上下班紀律、機關作風建設、年度考核等制度,都應不斷建立,不斷完善,因為這樣的“家風”、“家規”,直接關係到這個單位、這個部門黨風行風的好壞,關係到黨的事業及其部門和單位工作的興衰。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牆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裏出現,做到天天常思已過,日日警鐘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受到黨和人民信賴的民政幹部。

家風家教個人心得 篇二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家教心得體會 篇三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成語辭典中也有“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詞條,這就是説,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當官為人更要遵守道德規範,做到守住底線,不踏紅線,不碰高壓線,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領導滿意、百姓擁戴的好官。

作為本人及其家屬,一個是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個是單位副職幹部,多年來,約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規,家風,就是: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權私,不留話柄。

我認為,正家風、立家規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為家為人樹立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私利,敬畏紀律的榜樣。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裏的招投標事項,我沒幹預過一次,也沒背地裏讓親友同事參與過一次,都是由局物品採購及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進行陽光操作。優撫安置,調殘評殘、城鄉低保工作中,沒為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打過招呼、發過話。

我認為立家規、正家風還是一種責任擔當。如果能夠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須有責任擔當意識。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牆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裏出現,做到天天常思已過,日日警鐘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民政幹部。

家風家教個人心得 篇四

最近在看一部電視劇,叫《虎媽貓爸》,講的是教育孩子引發的家庭紛爭。對待孩子,“虎媽”採取高壓手段,“貓爸”則是百般順從。分歧不僅在年輕父母之間,老一輩也各執己見,各有招式,爺爺奶奶是極度溺愛,外公則不惜動用暴力手段來管教。

這個家庭在教育價值觀方面太混亂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結果家庭不能和諧相處,鬧得雞飛狗跳,甚至不斷製造出家庭悲劇。這種現象,現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爺爺奶奶老一套,爸爸媽媽用新招,有的使用土辦法,有的採取洋模式。家庭價值觀不同,家風也就模糊混沌,家風不好,不止影響孩子前途,大人也難有幸福。

再往大處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好了,社會風尚又怎麼可能清純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人説,孩子是中國的最大公約數,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就得找到時代價值的公約數。

從古至今,家風和國運,也都緊緊聯繫在一起。古人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家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孟子也説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現在,各地也都在倡導“最美家風”,尋找“最美家庭”,就是因為,家與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家風關係社會風尚,影響國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經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內容,人們眾所周知的《弟子規》、《禮記》、《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就記載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細節,有很多家訓警句,現在依然可以作為人生應秉持的原則。去年,我市武隆的楊興明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中宣部、全國婦聯還將楊興明老人樹為“全國教子有方先進典型”,就是因為這個家庭傳承一百多年曆史的《黃氏家訓》,教育了黃家一代又一代子孫,形成良好的家風,值得更多家庭學習。

家風是傳統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倫理和禮儀規範,在今天需要進行傳承。對待傳統文化,有個常識判斷,就是不能全盤照搬,盲目拿來,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要求,圍繞家風,既要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倫理,又要積極將時代先進的價值元素植入進來,來為每個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價值觀,形成新家風。

這種教育價值觀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比如,既要有傳統家風崇尚的禮儀、仁愛、勤勞、樸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絕不能缺少現在國家倡導的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也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現代文明進行有效融合,形成時代價值,形成新家風,家庭教育才不會出現那種價值混亂的現象。

《禮記·學記》説:“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當前,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兼收幷蓄的精神,來凝聚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形成符合現代社會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風”,讓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識,來不斷催生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最美家庭”,讓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

優秀家風家教事蹟材料 篇五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訓家風家家都有。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有些人的家規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有的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但每個家庭的家規不論深淺,卻都是我們的精神財富。世上有千千萬萬個家庭,也有千千萬萬種家風,可我家的家風卻很平凡,即不包含古法門規也不包括人生哲理,但卻會讓人學會怎樣做一個人。

父母從小教育我,可以不成才但不能不成人。一個人只有先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才能為社會做貢獻,才能成才。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道德底線都做不到,成了才也是給國家和人名添麻煩。俗話説得好“可以做學渣,但不能做人;可以不成才,但不能不成人”。比如説“馬加事件”“清華大學劉海洋事件”就是很好的證明,這兩位都有着很好的成績,但結果卻令人深思。所以父母教育我要尊老愛幼,上學要認真學習,要愛護環境衞生,不打架不罵人,要正派,正直,品行端正,不損人利己,尊重他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小的方面,父母教育我,不是我的東西不能隨便拿。這一點深受父親的影響,父親在當兵期間,部隊改編,一些軍用物資例如望遠鏡等物品管理混亂,很多人都會自己留下一個。但父親全部上報,除了部隊分配給個人的物品外沒有多拿一件。而我也在父親的影響下,養成了這種意識,對於別人的東西送不亂拿,自己想要的可以找父母要。這也是我的家風。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優秀家風家教事蹟材料 篇六

從小,父母就讓我文質彬彬,做人要誠實,從小,我就把它當成家風。

在過年時,父母都會面帶微笑,大大方方是的招待客人,我和姐姐不開口説話。大人問,我便回答,客人就會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父母便微微一笑,説:“哪裏哪裏,普普通通罷了。”

在爸爸睡覺時,我有時還會在爸爸頭上別上一個蝴蝶結髮卡,夾在中間的媽媽只能把我趕到書房寫作業,在書房裏的我,都能聽到爸爸説:“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我曾經在書上看過中國古代有名的家訓,如,《朱子家訓》,《章子家訓》,《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它們都是中國古代家庭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一次的單元檢測中,我考試退步了一個等級,回到家後,媽媽看了試卷,變怒斥道:“你怎麼學的?考這麼差,快到書房好好複習一遍,週六週日別玩了。”砰——-聽見一陣關門聲,一猜就是爸爸回來了,媽媽把我考試成績告訴了爸爸,爸爸走到書房對我説;“以後再考這麼差,就別光完了,好好複習不要光玩,學習是第一位。”媽媽説:“學習是第一位,玩是次要的,父母不是非要讓你考第一,只要考好就行。”自從那以後,這便成了我們家的家教。”

這便是我們家的家風,家教,家訓,有利有弊,它會伴隨我度過一生,讓我一生受用!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 篇七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家規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對人的成長而言,家風、學風、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一個不斷進階的過程。家風主要是對人生的啟蒙,學風是對人生的充電,社會風氣則是對人生的淬鍊。

優秀家風家教事蹟材料 篇八

詹天佑(1861-1919年),生於廣州市荔灣區(原廣州府南海縣),是近代著名的科學家,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他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籌劃過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禮、新易、京張、粵漢等線,成績斐然。他為中國的鐵路事業奉獻了一生,並教育子女要時時以國家利益為重,形成了奉獻國家、廉潔自律、勇於創業的好家風。

婉拒兩個兒子“官費”出國留學

1914年秋,正在擔任粵漢、粵川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接到北洋政府的一個通知:批准他的兩個兒子“官費”出國留學。看到通知,他並沒有感到高興,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當天晚上,詹天佑躺在牀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着覺。他想,別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都是自己出錢。現在,我的兩個孩子出國留學,卻是“官費”留學,還不是因為我對祖國的鐵路事業做了一點點貢獻。要是因為自己對祖國做了一點點有益的事,又有一定的地位,就可以讓子女得到特別的照顧,這不僅對國家不利,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

於是,他婉言謝絕了政府的特殊照顧,堅持用自己的薪俸,支付兩個孩子留美八年的一切費用。

“不能只顧個人,要多為國家着想”

兩個兒子從美國留學歸來,有單位要用高薪聘請,詹天佑不同意。他對孩子們説:“我送你們出國留學,不是要你們回到祖國做高官、拿厚祿,而是要你們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些有益的事。我看,你們不要到別的單位應聘,我身邊正好很需要人手,你們就在我身邊工作吧。”

當時,在詹天佑身邊工作的,還有幾個和他兒子一起回國的同學,每月的工資有一百多元。而詹天佑只給他的兩個兒子七十多元的工資。同樣的學歷,又做同樣的工作,可工資收入卻不一樣,相差都快一半了。有人為他的兩個兒子打抱不平,認為這樣做不合理。兩個孩子也覺得父親做得有點太過分,鬧起了情緒。

詹天佑知道後,十分懇切地對他們説:“不是因為你們工作得不好,而是因為你們倆是我的兒子,要求要更嚴一點。對自己的孩子徇私是不好的。你們要知道,國家目前有困難,我們不能只顧個人,要多為國家着想。”

不佔用一分公款

詹天佑子女較多,原來的住房較為擁擠。政府為了照顧他,在張家口為他安排了一幢寓所,並用公款為他家添置了一些傢俱。詹天佑知道後,覺得政府之所以這樣做,是考慮到他的實際困難,也算是對他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的獎賞,他很領這份情。但他又覺得,這樣對孩子們的影響不太好,怕他們滋長特殊化的思想。於是,他要來清單,照單子付清了用款,不佔用一分公款。不久,考慮到詹天佑工作的需要,鐵路局為他買了一輛汽車,供他個人使用。為了節省公款,他謝絕了,而用自己的錢買了一輛馬車,供自己工作時使用

優秀家風家教事蹟材料 篇九

人生路上,風雨同舟,灑下真情款款。王永菊和陳明,這一對普通的職工家庭,卻用不普通的人生經歷詮釋了事業、生活和家庭的真諦,留給了我們“相依一世、相知一世”的真情和感動。

丈夫原是貴陽市南明煙葉復烤廠的一名駕駛員,妻子王永菊是花溪區孟關鄉中心完小的一名教師。在結婚十餘年的時間裏,這對夫妻互敬互愛,孝敬父母、愛戴孩子、寬以待人,在家中以德治家,譜寫了一曲文明、感動的華美樂章,成為創建文明家庭的先進典型。

一、愛崗敬業,愛校如家。

作為妻子的王永菊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是一個對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高度責任心的人,曾擔任過低、中、高不同年級段的教學工作,由於她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曾先後被評委市、區、鄉級的優秀班主任,成為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的好老師。在工作中,她對每一個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在生活中,她對自己的同事們悉心關照、熱幫互助,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王永菊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高度負責的工作責任心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並多次在年度考核工作中被評定為優秀。她始終堅持責任心是做人之本,責任心是成事之源,所以她在工作中始終以愛崗敬業、愛校如家的心態努力並且奮鬥着。

二、相敬如賓、相濡以沫。

都説人生之路,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坦途,沒有一勞永逸的捷徑。但意外卻是來得那麼突然與沉重,在新婚後的第二年,丈夫陳明因鼻咽癌放化療留下的後遺症日趨嚴重,並使得聽力、語言能力和吞嚥食物的能力都迅速衰退,以致現在已經完全失去聽力,退養在家中。就是在患難之際,妻子王永菊一面多方打聽名醫幫丈夫治療病症,一面悉心照顧家中老人與丈夫,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面對丈夫日趨衰弱的身體,王永菊始終對丈夫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對她而言,每天下班回家能看到丈夫把食物順利地吞下去,不噎着、不嗆着,就是她最大的安慰。她時常開導丈夫,讓丈夫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丈夫陳明也非常支持妻子的工作,在家裏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好女兒,自己生活上的瑣事從來不讓妻子操心,因為丈夫失去聽力,那一張張的小紙條成為夫妻倆傳達信息和交流情感的紐帶。幾年的時光,妻子王永菊承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和壓力,是她,支持着丈夫、支撐着家庭。結婚至今十一年,是十一年的堅守,王永菊,用美好的心靈再次詮釋了愛心、善良的真實含義,譜寫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曲頌歌。面對新婚丈夫的病患,是逃避,是利己,也許會有多種選擇,每種選擇,也都會找出各種理由,然而正是由於王永菊這種天性的愛心和善良,愈加彰顯出人性的光輝!十一年來的堅守,王永菊始終沒有放棄過,面對長期病弱的丈夫,不拋棄,不放棄,敢於直面艱難困苦,做到一時容易,長期堅持確實很難。正是王永菊這種默默的堅持,愈加突顯出人生的壯美!

三、互敬互愛,盡心盡力。

王永菊精心照顧丈夫,更是細心的照顧着公婆的起居,她知道丈夫的病對年邁的公婆打擊有多大,儘管自己背後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但是隻要面對二老的時候都是笑嘻嘻的,經常給老人講笑話逗他們開心,經常勸説老人,説開心話,講大道理,她對二老説:“醫學越來越發達,什麼病都會有治理的辦法的,陳明的病一定會治好的。”十多年來她就是這樣用自己的善良及對家人的愛,將這個幸福温暖的家維護和經營着。

在生活上相濡以沫,對待家庭和老人,王永菊也是分外的用心和孝順。陳明生病住院期間,妻子王永菊獨自一人在醫院照顧,不讓家中的二老擔心和操心,還經常打電話安慰他們。二老為了給王永菊減輕負擔,除了料理好家中的所有事務以外,還盡心盡力替她照顧好女兒。一家人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相依一世、相知一世,這就是和陳明的愛情寫照,一對風雨同舟的終生伴侶,一個充滿温情的幸福家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5kew5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