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民族團結徵文(精彩多篇)

民族團結徵文(精彩多篇)

民族團結徵文(精彩多篇)

民族團結伴我行徵文 篇一

人們常説:“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我理解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和我們小區的一個維吾爾族姐姐一起玩遊戲的時候,用團結的力量,讓我真正理解了這句話!

那天,我在樓下玩兒。我們常在一起的玩伴有漢族小夥伴、維吾爾族小夥伴還有回族小夥伴,我們一起找了一根長長的麻繩,準備拔河。我朝麻繩看了看,説:“夥伴們,我覺得好像還少了些什麼?”

“好像真的少了些。對哦……”大家討論着,嘈雜聲大了許多。

我左想想,右想想,忽然,腦袋裏閃出一個答案——紅手帕,我把想法告訴了大家。“我家有紅手帕!”我的話音剛落,我的好朋友阿依努爾姐姐就立刻説。

阿依努爾姐姐,是一個活潑可愛的維吾爾族小姑娘,個子不高,但是,炯炯有神的眼睛裏面,透出一種堅毅的目光,好像永遠不會失敗,我們分組的時候,我和她分到了一組,她堅毅的目光,也給了我力量。

接着,我把紅手帕繫到麻繩的最中間,用一根樹枝放在地上。豆豆是裁判:“預備,開始!”

隨着裁判的號令,阿依努爾姐姐在前,我隨其後,此時的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賣力的阿依努爾姐姐一邊用力拉,一邊鼓勵我們説:“加油!加油”。

在阿依努爾姐姐的鼓勵下,我們終於贏了!我們小組的幾人一起歡呼起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通過這一次次的親身經歷,我知道了: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團結、友愛,才能成功!讓我更加明白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真理,更加理解了所講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也是對“團結就是力量”的最好詮釋。

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篇二

《黨旗下的一條心,手牽手的一家人》

xx月xx日,xx縣一例省外返鄉人員初篩陽性,讓這座原本熱鬧喧囂的小縣城安靜了下來,工人停工,商鋪歇業,學生停課,好像全縣人都停止了活動,又好像沒有,物資源源不斷的被送進來,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進行着,各個路口的堵卡點不分晝夜運轉,封鎖的小區、村社有人送物資、送温暖。疫情讓我們在空間上保持了距離,卻讓心的距離貼得更近,在這場嚴峻鬥爭中,各族人民羣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萬眾一心戰疫情,守望相助鬥病毒,築牢了守護萬家燈火的安全防線。

黨旗鮮豔,先鋒出動,為民定心神。“如果顏色有奇蹟,那一定是中國紅”這是我聽過最動人的告白。當我們從喊着武漢加油、吉林加油、上海加油、中國加油到現在的xx縣加油時,這片土地上的我們也在不停努力着。面對嚴峻複雜的防疫形勢,岸門口鎮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號召,聞令而動、聽黨指揮、衝鋒在前、擔當作為,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在最短時間集中最大力量阻斷疫情傳播,為疫情阻擊戰築起一道道牢固的“紅色防火牆”。

岸門口鎮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全面壓實各防疫戰線,織密防疫工作網,確保措施精準,防控有效。全鎮共6個設控卡點118名值守人員、262名網格員入户聯防聯控,“你好,請出示的健康碼、出行碼,配合我們進行體温檢測”、“你好,非必要請不要外出”、“你好,請問是xx嗎,請問你最近外出過什麼地方,做過核酸檢測了嗎”、“你好,請不要聚集、戴好口罩”“你好,我們是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請配合我們做好人員信息核查工作”這些每天重複百遍的話語是全體鎮村幹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最真實的工作寫照。

丁少宏老師,回族,岸門口鎮許家河國小教師,在2022年初疫情形勢嚴峻的時候,他毅然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願者,為全鎮防疫抗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他所説:“家鄉正處在抗疫最艱難的時期,無論在哪裏,我都會為抗疫出一份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定會戰勝疫情。”彰顯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體現。

温暖同行,攜手互助,患難見真情,攜手渡難關。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個共同體,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全鎮人民緊密團結了起來,也讓整個中華民族團結了起來。疫情之下的一個個讓人破防的瞬間,一幕幕暖人心窩的畫面,已經沒有比這些更能説明我們是一家人的了。“我們本是一家人,守住家鄉,守護家裏的每一個人。”在這場疫情之下,這句話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的終點,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滋養着岸門口這片土地上開出的最鮮豔的團結之花。

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篇三

《民族團結同抗疫石榴花開見真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迷壩鄉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我們看到了鄉黨委政府科學精準的決策部署,看到了白衣天使勇敢逆行的大愛精神,看到了志願者們一線奔波的辛勞付出,同時,也看到了各族羣眾凝心聚力、共同抗疫的團結互助。連日來,迷壩鄉少數民族羣眾心繫疫情、守望相助,勇擔社會責任,自發捐款捐物,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有些志願者可能不太熟悉這邊少數民族居民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在這也能發揮聯繫域內回民一起參與抗疫的作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之時,迷壩鄉馬蓮咀村土家族羣眾劉羽丹第一時間報名志願者,迅速投入到抗疫一線,每天行走在馬蓮咀村的山間小路,宣傳防疫的重要性,積極勸導村民少出門,多居家,讓迷壩鄉真正的“靜下來”。每天迎着朝陽出門,夜幕降臨時()才歸家,儘管如此辛苦,她卻仍舊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只為將防疫知識宣傳到每家每户,她用腳步、用行動、用擔當參與構建聯防聯控的人民防線。

回族村民楊紅霞在執行防疫任務以外,還肩負着八羅村村民的民生保障工作,她每天通過電話、微信及時瞭解並記錄村民生活情況和訴求,統一進行採購後,提前將購買菜品分揀消毒,挨家挨户上門配送,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志願者的責任與擔當,為家鄉的百姓提供了生活保障。

苗族村民熊桂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抗疫志願工作。每輪核酸檢測工作中,她都是第一個到達檢測點位進行準備工作,最後一個完成收尾工作;每輪核酸檢測工作中,她盡職盡責的維持村民秩序,讓大家保持一米線的安全距離;在等待中產生怨言的村民,她也會耐心的安撫村民情緒,使村民瞭解核酸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保證迷壩鄉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吆喝的一聲聲抗疫宣傳音,讓羣眾自覺築牢防疫的“安全網”,送去的一份份美味可口的“民族”特色飯菜,讓羣眾吃在嘴裏,暖在心裏;分發的一件件分量滿滿的支援物資,讓辛苦緊張的抗疫一線充滿愛與希望。這些温暖聚滴成雨,聚水成河,澆灌了盛開在“疫”線的民族團結之花,驅散了疫情的陰霾。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迷壩鄉各族羣眾緊密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共克時艱,他們以平凡微小的舉動為這場艱苦的疫情阻擊戰貢獻着自己的力量,在這片民族團結滋潤過的熱土上,在這場戰“疫”裏,彰顯着抗疫鬥爭中淬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凡人之舉彙集小城大愛,用涓涓細流彰顯出民族團結的巨大精神張力,共同繪就迷壩鄉各民族同胞心手相牽的壯美團結“畫卷”。

民族團結伴我行徵文 篇四

今天晚上沒有作業,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亞運會男籃決賽電視直播,經過艱苦的比賽,中國男籃的大哥哥們終於先輸後贏,逆轉戰勝了伊朗隊,取得了亞運會冠軍。賽後,記者採訪了多位男籃隊員、教練、領隊等人,他們都説到取得勝利最重要的原因是團結。

在整場比賽中,表現最佳的是中國隊的23號球員,他的名字叫阿不都·沙拉木,是一位維吾爾族隊員,在球場上,他與其他隊友精誠團結、通力合作,充分發揚了敢於拼搏、絕不放棄的精神,防住了伊朗隊的一次次進攻,投機了一個又一個關鍵球,整場比賽情節跌宕起伏,看得我心都快蹦出來了,直到終場哨聲響起,我激動的心情才慢慢平靜下來。

賽後,我跟爸爸説起了我的想法:“中國隊能夠反敗為勝,關鍵時候就靠阿不都·沙拉木站出來得分”。爸爸很贊成我的意見,他對我説,我們中國隊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團結,即使是不同的民族,也能團結一心,阿不都·沙拉木是維吾爾族,但是他能夠跟其他隊友一起拼搏,所以成就了中國隊的勝利,也成就了他自己的籃球夢想。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就是一部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下面我們每人講一個這樣的故事吧!

爸爸先講了一個“彝海結盟”的故事。1935年5月,紅軍長征來到了必經之地——大涼山彝族聚居區,那個時候,當地的彝族人民還處於奴隸社會,受到民族壓迫政策,對漢族相當敵視。由司令員率領的紅軍先遣部隊進入彝族區時,便遭遇當地彝族武裝的襲擊。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的司令,真誠地把彝族首領小葉丹請來做客,申明瞭紅軍北上抗日的宗旨和幫助彝族人民解除外來欺壓的承諾,兩人談得甚是投機,還相約彝海邊結拜為生死兄弟。結盟後,小葉丹派出嚮導為紅軍帶路,護送紅軍順利通過了危機四伏的百里彝區,為紅軍取得強渡大渡河、奪取瀘定橋的勝利贏得了寶貴時間,從而贏得了長征的最後勝利。

我不禁想起早上和同學們畫黑板報的情景,於是我向爸爸講了我和同學們一起出班級黑板報的故事。開學第一天,老師安排我和同學出一期黑板報,兩天之內完成。於是,我和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畫學校、有的畫大樹、有的畫小鳥、有的書寫內容,不一會兒,我們就順利完成了任務,得到老師的表揚。通過這件事,我暗自想到:“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怎麼能完成這麼‘艱鉅’的任務呢?前期的構圖想象,還有畫圖描邊,還有顏料上色,等等,若不是靠我的小夥伴們團結一致,我可真完不成這次黑板報創作,這也正是體現了團結的重要性啊!”

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但是我們要記住,只要和身邊的人一起團結起來,就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產生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從而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民族團結作文 篇五

在我成長的道路里,經歷了許多快樂,悲傷或後悔的事:有的使我感到無限的驕傲與自豪;有的使我憂傷與煩惱;有的在時時激勵我要奮勇前進;有的能常常告誡我要引以為戒;有的讓我至今後悔莫及;還有的讓我難以忘卻……總而言之,每一件事都常常縈繞在我腦海或浮現在我眼前,讓我久久難以平靜但總能幫助我一步步的走向成功,而那個最令我敬仰的便是“團結”這個詞。

記得去年有一天,我放學回家,聽見樓上傳來了陣陣喧鬧聲夾雜着幾聲歎息,由於父母不在家和我的種種好奇心佔了上風,於是我就跟着幾位阿姨上了樓。樓上人擠得滿滿的。都圍着王心悦的家門口七嘴八舌的説個不停。好像發生了什麼大事一樣,我擠也擠不進去,正在東張西望的時候,我竟發現媽媽也在門口和一位老奶奶説話。於是我趕緊跑了過去問到:“媽,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咋都圍在這裏呢?”媽媽説:“你怎麼也出來了,王心悦他們全家昨天回家看親人,今天回家發現家裏被盜了,只留下他們的衣物用品,最可怕的是那張存了三萬元的銀行卡不翼而飛了,”我的心不由的一震,王心悦本來就生活的很艱苦,父母都沒有工作,只是在外面做一些雜活來過日子,這怎能不使人感到焦急與無奈呢?我也真替他們難過啊。真不知道他們以後該怎麼辦啊!

正在喧鬧的高潮,幾位警察來了,原來他們是來調查情況的。於是我們讓開了路,隨着人羣的移動,我看見王心悦的媽媽趴在牆上一邊用拳頭捶着牆一邊喊到:“以後這日子還咋過啊!”她爸則在牆角蹲着不停的吸着煙,而心悦則是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也哭了起來,不知是什麼打破了這時安靜的氣氛,只見值班室的李大媽拿着幾件衣服和一百多塊錢走到心悦媽媽身邊安慰的説道:“來,小玲,別這麼傷心,這總會過去的。這不,還有我們呢!你就甭哭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必須手下。”心悦的媽媽收下了錢和衣服,感激的點了點頭這下氣氛又變得熱鬧了,劉阿姨從樓下急急忙忙的跑下來,手裏拿着三個飯盒送到他們家,説:“不吃飯怎麼可以?”説着就掐去心悦爸爸手裏的煙,把飯盒遞給了他,心悦爸爸端着飯盒,大滴大滴的眼淚打在了上頭。幾個淘氣的男孩也紛紛拿出自己心愛的玩具,親手遞給了王心悦。這時,全場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有錢出錢,有物給物,有力出力,忙得不可開交。王心悦爸爸的一個朋友也起身站在前頭帶着大家唱到:“團結就是力量······”歌聲激昂有力的迴盪在整個家屬院,彌散在每一個角落裏。隨着飄飄悠悠的歌聲,我們看見王心悦一家眼裏再一次閃出了幸福的激動的淚花。

這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愛在這個世間原來還是尚存着,這時我親身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這樣親密,同時團結友愛的精神也在我們心靈深處盪滌着每一個人的靈魂。在此,我也希望整個中華民族也能有這種名族團結的精神,繁榮富強!

民族團結伴我行徵文 篇六

蔚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點綴,才不會寂寞;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裝點,才顯得生機盎然。在由56個民族構成的祖國大家庭裏,在多民族聚居、美麗富饒的新疆,我們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團結一心,共同發展,才能構建永久的和諧。

自從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內地眾多省份紛紛來我們的家鄉新疆接洽援疆事宜,無論是新聞裏還是老師們都在説:新疆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的最好時機,一幅副支持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宏偉藍圖正在被繪製。國家的關懷,遠在內地的祖國人民的支持不是春風勝似春風,吹綠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開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兒。這是一朵民族團結的花兒,這是一朵幸福的花兒,就像天山上盛開的雪蓮花,迎風搖曳、盡情綻放。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表現了我一直很喜歡的那句話:天山輕鬆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在各族人民心連心的民族大家庭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先進人物和事蹟,最讓我感動的是阿里木叔叔的故事。阿里木叔叔是一個外出務工、靠賣羊肉串為生的普通的維吾爾族人,但是他又是不普通的,因為叔叔正憑着他的所作所為感動着貴州、感動着新疆、感動着中國。八年來,阿里木叔叔把主要靠賣羊肉串攢下的10多萬元,全部捐贈資助了上百名貧困學生。人們親切地稱他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他的事蹟已經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國營造出人人求團結、處處講團結、事事謀團結的濃厚氛圍,民族團結之花在這裏縱情怒放。

在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團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間的關心和愛護是天經地義的。讓我們心連心,手挽手,為新疆的安定團結貢獻自己的一片愛心,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攜手共進!讓我們向阿里木叔叔學習,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動澆灌一朵朵民族團結之花,讓民族團結之花開得像火一樣紅!

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篇七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新時代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如同個體成員會不斷追問自我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一般,一個國家和民族也需要時時省思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目標定位與理想追求。

一方面,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樣,可以映射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縮影。也就是説,小我之個體的觀念意識與行動取向,會深刻地影響大我之整體的形象、面貌與走向。另一方面,這滴水又會跟隨大江大河匯入大海,流向遠方。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瞭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不管您身在何方,身居何職,身事何業,您都在懷念着故鄉的的山水,牽掛着故鄉的親人,關注着故鄉的發展。春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每年年三十談家溝村的每位村民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去墓地去祭拜祖先親人,可是通往墳墓的那條小路崎嶇,尤其是雨雪天氣,更是路滑難行。2018年11月6日,在王壩鎮黨委政府和苟家莊村級兩委的關心支持下。談家溝社社長鄭小紅同志通過召開全社村民會議,徵的全體村民的同意,達成一致,為談家溝社通往墓地修建一座板橋。在王壩鎮黨委政府的支持、村領導班子的領導、以及我村滿分作文網村民的齊心協力下,修橋補路這一工作於2018年11月7日正式展開。每家每户不管在人力還是物力上都最大程度的給予了相應的支持。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更多的還是團結在一起的幹勁。不管是年邁的老奶奶還是婦女都拿出了巾幗英雄的氣概,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每個人都能夠團結一致,只為能建設好自己的家鄉而努力、堅持不懈。在大家的的共同努力下,小橋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本項工作共耗時兩天,於2018年11月8日圓滿完工。

不管是在家的還是因生計在外務工的村民,每家每户都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本項工作也圓滿完工。本項工作不僅促進了村民之間、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之誼,也更加彰顯了在為家鄉建設做貢獻之時每個人的大無私奉獻精神。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相信在未來,在王壩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村領導班子的不懈努力,以及全村各民族羣眾對各項工作的積極配合下,我們談家溝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明天更加輝煌!

民族團結徵文 篇八

“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每當我聽到這首歌,都會激—情澎湃,我國56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一起用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慼與共,共同建設我們的祖國。在共同團結奮鬥的歷程中,結成的是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凝結的是各民族心手相連的真情實感。

“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家和萬事興,有你也有我”,幾十年來,全國各族人民朝夕相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結下了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有什麼理由不感受到黨和人民給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呢?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在我們的生活中湧現出許許多多民族團結的感人事蹟:海原縣鄭旗鄉撒堡村回族婦女馬志英,不顧病痛,以頑強的毅力和慈母愛心,12年來先後救助撫養了186名回漢貧困女童,被稱為“回族媽媽”。有同心縣韋州鎮韋一村,回族婦女馬兢花不離不棄,撫養漢族棄嬰“小風雪”11年的故事。

這些事蹟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們的精神傳遍了大江南北,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各族人民。

千百年來,在這塊神奇的熱土上,各個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漢族羣眾向回族羣眾教授農業耕作技術,回族羣眾向漢族羣眾傳授經商之道。每年逢回族開齋節、古爾邦節,漢族兄弟前來賀節;到了漢族過春節的時候,回族兄弟同樣前往祝賀。“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互相離不開”,在寧夏各族羣眾當中已形成共識,深入人心。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一塊塊磚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蓋起萬丈高樓;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獲得永存。這就是團結,團結可以鑄就和諧,和諧才能促進發展。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我們的每一份付出都將為社會增添一份和諧,我們的每一滴汗水都將折射出太陽的光芒。讓我們乘着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的浪潮,並肩攜手、同心同德,共同擔負起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的神聖使命,弘揚民族團結精神,愛我中華,共創祖國輝煌的明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w8k95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