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人性的作文多篇

人性的作文多篇

人性的作文多篇

人性最美 篇一

一塊鋼鐵是沒有感情的,當一個人像一塊鋼鐵時,他還會有感情嗎?

我們人類之所以還存在這個世上,並不完全是靠我們聰明的頭腦和發達的科學技術,而是人的感情,本質的美。

因為有了人性最本質的東西,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才變得精彩。

他,一個剛生下來就被進行無人性軍事化訓練的小男孩。他沒有自己的姓名,只有編號,在成年時臉上還會刻上他的編號。

他不知道家是什麼,女人是什麼,妻子是什麼,父母親是什麼,孩子是什麼,淚水是什麼,痛苦是什麼,在他眼裏只有服從長官的命令去完成任務。

他殺過許多的敵人,平民,小孩,甚至在殘酷的魔鬼式訓練中還殺過自己的戰友。

他可以説完全是一個殺人機器,沒有人性,沒有感情。

但他最終還是被拋棄了,在一次訓練中失誤而死,被同垃圾一起丟棄在另一個荒廢的星球。

可他還活着。

他獲救了,是星球上的一些人類力排眾意救的他。可不久他又被委婉的拒絕了,雖然他們都很喜歡他,可他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士兵,他的無情令他們害怕。

那夜,沙塵大作,在偌大的星球上,一片荒蕪,他,流淚了。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許是他想起了那個漂亮又善良的女主人。

無聲無息,那淚就流了下來,我們應該驚喜,因為他開始有了人的感情,有了正義感。

他會帶着人們走向自由,走向幸福。在面對敵人入侵時,只因為他曾經是一名鋼鐵般的戰士。

他不再聽從於誰,他只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的能力只服務於他那顆正義的心以及心靈深處散發出的人性最本質的美。

這是兵人中的故事。

人性雖然有時會被湮沒,但不會湮沒一輩子。人是有感情的,人性的那種最本質的美終究會流露出來。

人性的作文 篇二

“計算機是否會代替人類?”

——這是目前計算機專家們的爭論熱點,也是許多老百姓關注的問題。

很多專家表示,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這將無疑成為21世紀大危機。而我曾讀到過一位專家的分析,覺得頗有深意。他是這麼説的:“人類無法被計算機代替,因為至少目前擁有自主意識的計算機還未能被創造。”他認為“自主意識”是人類征服計算機的重要因素。

“自我意識”,雖然我沒有認真研究過,但對這四個字印象頗深。它們帶有一些哲學意味,讓我時常思索。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初春,許久沒有感受這種暖意的我打破了平時足不出户的習慣,去街上曬了一天的太陽,直至旁晚還賴在夕陽的餘暉裏戀戀不捨。晚上在家當我正愉快地哼着小曲回味着白天的好興致,突然被地板上一刻不停工作的掃地機吸引了視線。看着它忙忙碌碌地來回奔波,我心中感慨“它對今日的暖暖春意有所感知嗎?它能在感到愉悦的時候哼個小曲表達情緒嗎?

肯定是不能的。而這或許就是那所謂的“自主意識”。機器人的行動模式永遠單調而重複,無非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在接收指令和完成指令中切換。人類卻不同。我們會接受指令後通過我們的意識進行判斷和調整,根據自身的狀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去完成指令。

步入現代快節奏社會,人類的思考方式正被轉變和扭曲。強烈的目的性導致了逐漸程序化的生活方式。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旅行者在火車鐵軌上碰到一位修剪雜草的老人。老人告訴他,自己不知道鐵軌通向何處,讓他清理軌道的公司也有五十年沒給他消息,這五十年他一直在外工作未回過家,他一直堅信只要工作,公司就會打錢給家中的妻兒。告別了老人,旅行者繼續向前走,又碰上了另一位老人,令人驚訝的是這位老人和剛才那位老人的話如出一轍,只不過,他是被公司派來跟在前一位老人後頭拆軌道的。

也許,這就是當人類的思維愈來愈趨近於模式化時社會可悲的樣子。是誰將人類帶往這種處境?從不是那些計算機和機器人。

找回被丟棄再角落裏的“自我意識”吧,給予自己一些關注,偶爾閒情逸致當一回民間藝術家,給予自己空間吧,靜靜冥想,清楚自己究竟該做什麼,或是學學古代文人直抒胸臆,激揚文字。——這些不正是人性的表現形式嗎?

我相信計算機不會代替人類,也相信人類能牢牢抓住“自我意識”這份上帝給予人類的珍寶。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在。

以人性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篇三

狂風暴雨無法無法使海燕退怯,他更無法將人性的光輝,真理的魅力所湮滅。讓人性的光輝照亮整個世界吧!

當艾斯梅拉達為伽西莫多獻上甘冽而珍貴的水,伽西莫多用一滴懺悔、悲哀的眼淚作為回報,那灼灼閃亮的水珠好似如油的春雨灑進了那些看台下中世紀的猶如孩子般的人民的內心,於是,人性的種子開始一點點發芽,衝破了神權的禁錮。人民停止了嘲諷、侮辱,拍手讚歎的聲音響徹了全場。人性的光芒照亮了刑場,照亮了教堂,照亮了巴黎的街頭巷尾。

《巴黎聖母院》的作者雨果始終堅信人性縱然有時黑暗,卻終究是光明的,黑暗與光明永遠交織,追尋光明永遠是人類追求的主題,這就是人世間的魅力。帶着這樣的信念,他將自己關在房間裏,用一件羊皮大衣作為抵禦法國漫漫嚴寒的武器,在隆冬過後,他將自己的鉅著一氣呵成。雨果畢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作品中的艾斯梅拉達再也不能為伽西莫多送水,現實中的雨果也再不會寫作,但他們留給世界,留給時間的是熠熠生輝的人性,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美麗的人格。

當蘇格拉底飲下毒酒,他用生命捍衞了真理,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説:“一切都會過去的,惟有真理長存"人們也許早已忘記了那些號稱維持民主的將蘇格拉底迫害致死的人,卻永遠忘不了蘇格拉底這偉大的名字。

當“和諧號”動車相撞,衝下橋底,瞬間折成幾段,滿目瘡痍。孩子的哭喊聲,呼救聲在這漆黑的夏夜裏牽動着人們的心靈。警車、消防車、救護車迅速趕到,救援隊員不顧尖利的玻璃刺破手臂,將一個又一個被困的乘客救出;醫護人員忘記了一天的勞累,毫無怨言地來到工作崗位行駛着救死扶傷的天職;更有志願者在各醫院、詢問點在炎炎夏日奔波,不厭其煩地解答家屬的問題。動車車頭被永遠地埋入地下,但全國各地的人們不斷為遇難者流淚,為倖存者祈福;永遠對以身殉職,鋼筋穿過胸口都未放開剎車的駕駛員感到敬佩……是3年前,眾志成城的精神鼓舞着人民,還有貫穿歷史千百年的人性和生命可貴真理永遠在人民心中倘佯,才為這個酷暑難耐的夏季帶來了縷縷清風

人性和真理就像千錘百煉的寶劍,閃亮奪目的鑽石,永遠不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人性的作文 篇四

我彷彿已經看到人性中最尖刻的影子,那種禁錮在靈魂中無法抹去的謙卑。

烈日下,一個佝僂着背的工人上了車,坐在我前面。他的衣着算不上衣衫襤褸,但也是樸素中的樸素,並且骯髒不堪。那件與他的年齡極不相符的國小校服被緊緊地裹在身上。袖口早已磨爛,背面滿是油污或是一大塊的汗鹼。肩上和他那雙污漬斑斑的膠黃鞋一樣,都有着一個很長的口子。那條肥大的褲子像是套在他的腿上,隨着走路的顫顫巍巍,笨重地晃動着,顯得那腿是多麼瘦弱。我望着他,白髮和黑髮雜亂無章地交在一起,每一根都艱難地挑着些塵土,散落在那令人髮指的頭皮上——是那樣紅腫,那樣長滿了可怕的皮蘚!這是一個不幸的人,我想。

他的鄰座,一位衣冠楚楚的年輕人,沒看工人一眼,卻只是把身子往旁邊挪了挪,把包抱得更緊些,他似乎並不想沾染上那些塵土,為保持自己所謂的“風度”。

工人沒在意他的舉動,只是低下頭,深深地將那原本佝僂的背彎的更低些,然後伸出那雙發黑的大手,慢慢舉過頭頂,輕輕地抓撓着自己的頭,艱難地撥弄着每一根頭髮,要把頭上的灰塵清理一些,任由那些細發和塵土一齊輕飄飄地掉下來。他動作做得很輕,似乎像做錯了什麼似的,小心翼翼地,將頭埋得更低些,或許是不想讓人注意到他,也不想讓自己觸及到別人。因為他的心裏清楚,這樣做應該會將那些目光減少一些。

他直起背的那一刻,那個年輕人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索性把頭轉向窗外,不知嘴裏説着些什麼,只是用力地拍拍自己的包,撣撣自己的褲子,發出巨大的聲響,再把身子往璧上靠得更緊些,顯得那麼可笑。也是在那一刻,他的手似乎無處安放,背又彎了下去,再次把頭埋進自己的胸膛,一動不動,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地上散落的頭髮和塵土,若有所思着。車停了,他慌忙站起身,倉皇地走下車,便一下子消失了。一個人走了過來,若又其事地用手在工人原先的座位上撣了撣,才坐了上去……

這是人性的那一瞬間,那最尖刻最刺骨的一面,那些對勞動者最無恥的排斥。而那位工人,是因為他的底層低才卑微,還是因為那些日日夜夜與之類似的舉動,才讓它卑微。同是不幸,後者則是更深的不幸。

人性的作文 篇五

一個人對於人性有了足夠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會變得既深刻又寬容,在這樣的眼光下,一切隱私都可以還原成普遍的人性現象,一切個人經歷都可以轉化成心靈的財富。

每個人身上都藏着人性的祕密,都可以通過認識自己來認識人性。事實上,自古至今,一切偉大的人性認識者都是真誠的反省者,他們無情地把自己當作標本,藉之反而對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在偉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動我的不是他們的豐功偉績,而是那些顯露了他們的真實人性的時刻。其實普通人也一樣,人人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時刻,而這樣的時刻都是動人的。這使我相信,任何人只要願意如實地敍述自己人生中刻骨銘心的遭遇和感受,就都可以寫出一部精彩的自傳,其價值遠遠超過那種僅僅羅列豐功偉績的名人傳記。

天賦,才能,眼光,魄力,這一切都還不是偉大,必須加上真實,才成其偉大。真實是一切偉人的共同特徵,它源自對人性的真切瞭解,並由此產生一種面對自己、面對他人的誠實和坦然。

精神上的偉人必定是坦誠的,他們足夠富有,無須隱瞞自己的欠缺,也足夠自尊,不屑於用做秀、演戲、不懂裝懂來貶低自己。

凡真實的人性都不是罪惡,若看成罪惡,必是用了社會偏見的眼光。

沒有一種人性的弱點是我所不能原諒的,但有的是出於同情,有的是出於鄙夷。

蒙田教會我坦然面對人性的平凡,尼采教會我坦然面對人性的複雜。

人性的作文 篇六

時間荏苒如白駒過隙,四月的天空飄着細密的雨,盈潤的雨絲洗淨塵世的鉛華,帶着些許朦朧,像一個沒睡醒的孩子眼中的世界,純淨、朦朧、有愛……記憶中的她還在那棵老槐樹下嗎?依稀記得她明媚的笑顏,記得她的樸素與善良。

雨水漸歇,在雨後晴朗的天空下漫步是一種享受。那當兒,明媚的山水和小城,帶有我很熟悉的那種愉悦的味道……這種味道,我想起了愛笑的她。與她的熟識是在車水馬龍的長街,我透過稠密的人羣,注視着戴着紅色袖標的她,志願者的標識緊貼在肘間,陽光在她的面頰上閃動着善良的光芒。迎着她的方向,路口處走來一個挎着菜籃的老奶奶,拖着長長的影子,步履顯得有些沉重與笨拙。她匆匆跑過去,來不及甩去臉上的汗珠,甜甜地喚聲奶奶,利落地接過菜籃,就這樣,她帶着愛與善良的光環,淡出了我的視線。不能忘的是她幫助別人時明媚的笑顏,陽光下的側臉。

又一次十字路口,我有意識地張望她。對於她我沒有過多的瞭解,但她身上所具有的光芒是我熟悉的。最近的霧霾天頻現,黎明才剛剛展露一角,它不像往日那般絲滑的純藍,有些像暮色濃深之時的灰暗,少了些晨起的生機。騎着單車在路上的我彷彿穿越進仙境,夢遊一般飄入四面霾伏的世界中,這樣人人希望躲在家裏的天氣,她依然在那裏,手裏抱着一次性口罩,向過路的人分發,還不忘叮嚀一句“空氣質量差,儘量少出門”。這個霧霾天一下子變得暖暖的,好有愛。

“愛,是一種無聲的諾言,只要輕輕一點火花,就能讓世界充滿温暖;愛,是一種無償的交換,只要小小一縷奉獻,就能讓彼此真誠相待。”感謝你,感激你,作為志願者,你讓我倍感這個世間的善良與美好人性。

人性的作文 篇七

文化和人性

文化只能影響到人性的表現形式,並不能從根本上達到對人性的重塑。在具有相當文化素質的人身上,人性之惡和人性之美仍如此鮮明的對立着,一如在普通人身上一樣。人性之於文化素質的高低,擁有知識的多少,其實是一種很獨立的東西。它更決定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不決定於你具有多高的文化。當然,知識羣體要比非知識羣體的犯罪率要小得多,並不否認這裏有文化的影響,但更主要的還是人性本身。每個人都受到各種不同事物的吸引,同樣,文化也不例外,追求知識,渴望提升自己的人,都像鐵屑受到磁石地吸引一樣,聚攏在它的周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具有“向通人性”的知識羣體。不是因為有了文化,才形成了相同的人性,而是具有相同人性的人一同受到了知識的吸引。當然這裏相同的人性並不代表善的人性,它只代表着具有某種文化傾向的人性。在知識羣體中,仍有着人性之惡和人性之美的對立,只是它們都被文化弱化了。

迄今為止,文化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性,它只是模糊和拉近了善惡之間的界線和距離。

文化·個性·人格

已經忘了在那本書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是一個在國外留學的學生講的。不知是誰搞了一個惡作劇,外國教師把一個學生叫起來,讓他揭發這個搗蛋鬼,遭到拒絕後,這名外國教師沒有氣急敗壞,而是轉而用讚賞的口氣説:你是不應該説,你説出來你就是奸細了。看到這裏,我覺得這個老外實在可愛,他和我們國內某些為人師者真是有着太大的不同了。出於一時的氣惱,急於找出“搗亂分子”,以期對其責罰,是出於普遍的人性,是人性的一般水平的衝動,但而後的讚賞卻超出了一般的水準,體現出了理性,個人修養,以及所代表的文明程度了。

再回到開頭提到的那件事上,如果是在國內,那個不肯配合老師的學生,一定會被認為是冥頑不化,不僅不會得到讚賞,反而會受到懲罰。因為外國的教育是在培養有個性的高貴的人,而我們的教育是在培養萎縮人格服從者。也許,有人會説我們也在培養“高貴者”,但我們的所謂的高貴,只是一種軟綿綿的、被馴化的、羣體的高貴,而不是那種叛逆的、不順從的、如開頭外籍教師所説的不肯當“奸細”的高貴,個人的、個體的高貴。其實這已是老生常談了。

人性的作文 篇八

“好書只能邂逅,就像這套“大語文”。住在樊籬之內久矣,我一直在等,有一本語文書,不通往考場只抵達靈魂,直到遇見“大語文”。“大語文”之大,不在於浩瀚而在於深遠,她採擷語文學科日漸疏遠的生命之美和人性温度,幫我們開門,見山,教我們雅活,樂享”。“大語文”這套書,採擷了多少好文章,在人類的精神宇宙上綴掛了一條燦爛的銀河。而一篇一篇的文章,正是這銀河中的一顆一顆的星,每顆星,都有自己的特點;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繆斯的燭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豐子愷先生的《藝術三昧》,揭示了藝術中的“三昧境”:要統一,又要多樣;要規則,又要不規則;要不規則的規則,規則的不規則;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進而談到宇宙的大藝術。宇宙之間沒有可以獨立存在的事物。作為一個小小的個體,小我若能融於宇宙的大我之中,才能成就大藝術。《如何欣賞高雅音樂》,讓我們懂得欣賞音樂需要思維和情感,也告訴了我們音樂的起源。

天若有情

心靈啊,如此豐富,如此微妙,又如此真摯!欣賞作者內心的歷程,也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加純淨的過程。

可憐而又可悲的草百靈,一生唱着動人的歌聲為他永遠不會來的伴侶唱歌,直到他的生命隕落。在小小的草百靈身上,寄寓了作者的哲思——關於自然,關於愛情,關於本能,關於生命……《痴雞》中,作者記錄了一隻黑母雞孵小雞的故事。出於母性的驅動,這隻黑雞固執的要孵出一窩小雞,卻受到母親的百般阻撓,最終消失了一個月,帶着一窩小雞回來的故事。在作者筆下,母雞似乎和一個人一樣,有了個性,有了喜怒哀樂,作者貪慾母性本能的強大——屢經壓抑而無法泯滅,更揭示了人類的自私,殘酷的一面;每個人都會長大,但又有幾個人能像《父親坐在黑暗中》的父親一樣,重返呢令人懷念的最初的美好時光裏?

靜默之味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蘭草象徵着君子的美好情操,古代的文人雅士素有愛蘭的情致。這篇《紀蘭》,記載了作者遇蘭、賞蘭之樂與索蘭之痴。作者借自己與友人的蘭草之痴,抒發的實則是為人卓爾不羣的清高旨趣。試問有幾人能及?又有幾人不為之心折?《兩株樹》先後介紹了周作人先生喜歡的兩種樹:白羊和烏桕。作者信手拈來的詩句和掌故,處處不動聲色地展現出作為一個讀書人的旨趣與淵博的積累。文中沖淡的神韻,含藴的意境,親切的風味,都是周作人的典型風格。《門》中的這些故事,似乎具有清晰的意義,但深究起來又如迷霧一般難以概括。這樣的東西來自於作者大半生的滄桑經歷,來自老人特有的對世界通脱的態度,或許,這就是“智慧”。

不朽的笑聲

生活應該笑着去面對,笑的力量是無窮盡的。

《論幽默》告訴了我們幽默的兩個必要條件:其一是擁有智慧,其二是平等和博愛的觀念。總之,他的幽默觀謔而不虐,處處閃着智慧的光芒而不乏悲天憫人的底色;幽默是荒繆的解藥,但幽默不等於尖刻,幽默針對的是荒繆本身而非荒繆之人。《幽默的境界》很好的體現了幽默的神奇功效。幽默是一種含蓄的藝術,暗示性越強,藝術性就越高。幽默是一種心靈的境界,富足開放,寬厚圓通,與世無爭。

“閲讀如登山。教科書中那些幾百字、幾千字的文章,猶如一個個小土坡……如果僅止於此,那麼,我們便無法登上精神的高地。”對!僅僅止於課本上侷限性的知識對我們的精神需求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閲讀課外經典,是我們學生的精神需求。這本書,“不通往考場只抵達靈魂”,這些故事,讓我們重拾日漸疏遠的生命之美和人性温度,使我們觸摸文字的肌理,體察文章的精髓,盡情地暢飲這精神源頭的偉力,是直達靈魂深處的一線航班,是採擷生命與人性的精神殿堂!

關於人性的作文 篇九

遠走他鄉的遊子,在夕陽中與母親作別,那是一種留戀,是一種人性的温暖。

賽場上不顧一切,揮汗如雨的運動員,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拼搏,是一種人性的激情。

愛斯基摩人在白茫茫的極地行走,捕食,生存,那是一種人性的純潔。

人性,很美!

人性之美,是滌盪世俗塵囂後的透明、純真。

記得曾經看《安徒生童話》,那是一部闡述人性的巨着,於是,我懂了,原來連街頭的妓女曾經也是渴望抱着可愛的布娃娃;那個半夜被父親從鳥籠裏揪出來泣不成聲的孩子,其目的只是想親親雞媽媽;還有那個小姑娘,在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新衣服時説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要是鄰居家的小狗狗能看到我穿得這麼漂亮就好了!”一切,無不在體現着純真的人性。

人性之美,是與自然的和諧,對生命的熱愛。海子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種豁達,頓時穿越了時空;而李白則多了一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憂傷;蘇軾在高歌“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渴望報國但壯志難籌;而毛澤東更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人性之美,是對生命的本質理解與自如進退。

每次回家,小區的管理員都會對我微笑,我感覺很温暖;公交車上,和孤獨的老人隨便寒暄幾句,他會感到快樂;朋友的孩子穿了新衣服,就別吝嗇你的幾句誇讚;火車站裏,看到別人大包小包,就別讓人先過;中午排隊買菜,學會靜靜地等待,給別人留一份安靜;下雨了,即使和陌生人同撐一把傘,有何妨?

人性的美,是能處處為別人着想,帶給旁人快樂,讓人“舒服”,就讓人性的光輝在我們身邊閃耀,讓我們將自己的心放開,勇敢地去接受別人,也勇敢地接受別人的愛。

用心地去生活,用心一點,再用心一點……

點評:

作者的開篇很有表現力,發散很開,但又緊扣“話題”,造成先聲奪人的效果。這是本文獲取高分的重要因素。同時,三個分論點的設置也見匠心,還有關於閲讀《安徒生童話》的一段心得體會也寫得很真切,很細膩,極易獲取評卷老師的好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41v85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