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2022大學聯考作文題目材料(精彩多篇)

2022大學聯考作文題目材料(精彩多篇)

2022大學聯考作文題目材料(精彩多篇)

大學聯考語文材料的作文 篇一

青春的含義,是理想、是擔當,是揮毫的恣意,是吶喊的張揚。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築牢理想信念之基,以夢為馬,行遠自邇。

修身為本,本立而道生。有夢應當有志,有志還須有為。“世之奇偉、瑞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追尋心中的理想,需要有堅韌的毅力以及對夢想的執着。西漢名相陳平,家境清貧,忍辱苦讀,終學有所成,輔佐劉邦成就一番霸業;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僅用來計算的草稿紙,就整整裝了幾麻袋,終於論證了這一猜想。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宋濂“縊袍敝衣”卻無慕豔之意,因為“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終成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印證了荀子所説的“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對信仰的付出與執着,終會化為滿天星河,為自己照亮前行的道路。

小我中獨善自己,大我中胸懷靈宇。若無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豪情,無林覺民“願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大愛,無南仁東二十二年磨一劍的堅守,又怎會換來今日的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又怎會有今日的繁榮昌盛?

讓小我融入大我,讓個人與時代共振,是當代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我願意做一個矢志前行的逐夢人,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我不想事負這個時代。”是啊,我們不能辜負這個時代。青春逢盛世,如今,我們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乘着時代的高速列車,未來有無限的可能。然而,我們也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輩生而啜以芳華,更當矢志報國,像黃大年先生所説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以“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之中”,助力祖國的發展。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克雷洛夫説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行動勝於空談,理想為因,實幹為果。也許,逐夢的過程將會有無數挫折,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身負時代的重任,我們不應只將夢想作為掛在嘴邊炫耀的詞彙,正如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所説:“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心力體力合二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知行合一,不忘初心與使命,才能在夢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雖老猶未老也。”誠如斯言,以小我之青春,繪大我之山河,將夢撒在通往遠方的道路上,以夢為馬,不負青雲之志;行遠自邇,共繪絢爛榮光!

衝刺大學聯考材料作文 篇二

躲在柱子後,避免摔倒的女士過於尷尬,富蘭克林的助人之道在於尊重;匿於人海中,讓貧窮者從容安然地接受施捨咖啡,洛杉磯人的助人之道亦在於尊重。我們鼓勵助人,更提倡在助人時常懷尊重。助人有道,尊重為先。

面對即將墜崖的危難者,不解尊重的幫助猶如拋下一根帶刺的棘條,即使能助人脱於危難,也不免傷之至鮮血淋漓。唯有懷尊重之心助人,方能人愉己悦,臻於和諧。

以尊重為道的助人更容易為人所接受。

還曾記得“全城買米”、“全城買面”的温暖與感動,幫助困難的店主,不是用單純的捐款,而是去照顧他們的生意,讓他們用雙手拉自己出泥淖。這是怎樣的一種助人,怎樣的一種尊重啊?市民們不辭辛苦地去買一碗熱騰騰的麪條,是在尊重受助者的勞動,更是在尊重他們的人格!這些好心人又何嘗不是手捧着一顆熱騰騰的心去幫助別人的!想來那受助的店主也會因自己辛勤的勞動而從容且滿足,絲毫不會有坐吃施捨的低下之感。

市民們的熱心正是因以尊重為道才讓受助者樂於接受。孟子所言“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不就是告訴人們缺失了尊重的施捨與援手,會讓人寧死弗受嗎?

以尊重為道的助人更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引導。

面對獨臂的青年乞丐,女主人不是用一把零錢匆匆應付了他,而是直到他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才付給他應得的報酬。倘若乞丐輕易得到了施捨,那他必將在用尊嚴換取錢財的苟且中沉淪下去。當乞丐想要自賤尊嚴的時候,女主人卻以尊重之道扶起了他的脊樑。這樣的幫助,已然不是解一時之難的施捨了,而更是令人受益終身的向上引導了。

有人在施捨時踐踏着他人的尊嚴,讓人在自卑自賤中忘記了做人的脊樑,這不以尊重為道的助人,非但沒有給人以積極的引導,反而是將人推向了更深的泥淖,在某種意義上,這樣的幫助還不如旁觀!

現實中浮現出太多有着炫富意味的行善,他們讓善變了模樣,改了味道,失去了尊重的正道。這樣的幫助可能會緩解人物質上的貧困,卻在精神的土地上給他們鑿出了更深的溝壑。

因此,在助人時,要行有道之善,懷一顆尊重他人的熱心。以助人為任,以尊重為道!

大學聯考作文題目材料 篇三

從20__年至20__年,這三年的上海語文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題的具體內容,大家都已經知曉了。那麼,新材料作文到底有什麼新的特點呢?我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加以注視:

一、新材料作文的內涵多元性

比如,2009年的作文試題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書,非隸非楷,非今非古,俗稱‘板橋體’。他的作品,單個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有人説:‘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這段材料,實際上是由三句話組成的。然而,其中的每一句話,我們都可以作為寫作的一個角度,去選取撰文:第一句話,我們完全可以提煉為做任何事情,人類都必須採取‘多元交融,兼收幷蓄’的正確態度;第二句話,人們又可以理解為正確處置‘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差異與統一’的辯證關係;第三句話,那就很明顯的是在提倡大家幹事業,應該堅持‘獨一無二、開拓創新’的人生原則。考題材料中所提供的這些多元內涵,你在作文時只要談及其一、説透議深即可了,但千萬不要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二、新材料作文的理念思辨性

又如,20__年的作文試題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裏。他們説:‘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 ’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説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裏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魚。

這段材料,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辯證道理:竭澤而魚、殺雞取卵,這樣的處事態度,是極其錯誤的行為。人們如果想要永遠獲得大魚鮮美享受的話,那就必須首先考慮到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始終留有餘地、考慮後果;對‘過猶不及’的道理,也要始終銘記心頭、不可違背!由此,我們自然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撰文的論證觀點,那就是:自然資源,要有序開發,細水長流;生態保護,要不斷完善,持續發展。

三、新材料作文的論證現實性

再如,20__年的作文試題猶太王大衞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 ’契訶夫小説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這兩句寓有深意的銘文,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這段材料,因為在兩段銘文中,其差異是後句裏多了一個不字,所以它們的寓意就完全矛盾相反了。在本段材料裏,還特別有了一句醒目的提示語: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實際上,這句提示語,是在告誡考生們:論證這對寓有深意的矛盾銘文,你一定要體現出它的現實性來:也即矛盾事物的辯證性;理念認識的時代性;考生思維的原創性。再具體地説,當你在選擇形象或抽象的事物話題時,如果能運用當代的創新觀點,唯物辯證的論説矛盾體的諸多互變特質,那麼,銘文的現實意義,就能給真正地展示出來了。為此,這裏向你推薦當代散文大家餘秋雨的《廢墟》一文,你會對論證現實性的道理有清晰地理解了。

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 篇四

一、建議繼續抓新材料作文的應試訓練

所謂新材料作文,是指有別於以前的材料作文。話題作文以前,就有材料作文這種題型了。新材料作文,雖然與舊材料作文一樣,都提供材料;但新材料作文會提供N個可選擇的角度,不限定文體。這樣的新材料作文,不但不同於舊材料作文,而且保留了話題作文的優點,讓考生有更多的自由,有更適合發揮自己寫作個性的選擇空間。如2007年上海春季招生作文題,“有過很多很多的地方,我們來過又離去;有過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們經歷又忘記;有過很多很多的朋友,我們相識又分開……未曾有過的那份感悟,歲月把它輕輕送來。”就是新材料作文題,它給考生提供了三個角度——地方、事情、朋友。這三個角度是沒有優劣之分的,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切入,只要寫得好,都可能切題,都可能得高分。題幹中只限定“不要寫成詩歌”,其餘的文體是不限的。

新材料作文的應試訓練,關鍵處有兩個:

(一)全面理解材料。新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不同之處,就在於新材料作文的應試必須與材料緊密結合。所以,全面理解材料,是寫好新材料作文重要的起步。例如對上海的作文題,不仔細閲讀和理解,就不知道材料對提供的三個角度都作出了限定。選“地方”角度的,所寫的“地方”,必須是“來過又離去”的那個“地方”,千萬別寫“夢遊”的“地方”,別寫“神往”的“地方”,別寫讀過的“地方”。假如寫“事情”,所寫的“事”必須是“經歷又忘記”的“事”;如果寫“朋友”,必須是“相識又分離”的“朋友”。另外,材料中最後一句話,初讀不知其意,仔細地琢磨,方能領悟到這是作文要求的重要提示。提示什麼呢?這裏提示了作文必須寫出你又想起那“地方”或那“事情”或那“朋友”的原因;同時,也必須寫出“歲月輕輕送來”了什麼“未曾有過”的“感悟”。

新材料作文一般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這就需要訓練考生“全面理解材料”的能力了。在訓練中,應注意學生對“全面理解材料”與“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的片面把握,避免因顧及“全面理解”而面面俱到;同時,也要避免因“選擇一個側目” “一個角度”而不能準確地“全面理解材料”。

(二)掌握新材料作文的一般寫法

新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不同之處,在於話題作文可以漠視材料,甚至完全撇開材料只就話題作文,但新材料作文必須迴應材料。所以,新材料作文的一般寫法是:貼緊材料寫起,聯繫實際寫開去。當然,這只是一般性的原則,具體文章會有具體的個性化寫法,不必強求千篇一律,千萬別又搞出一種新材料作文的套路來。

二、抓好應試作文寫作過程的各項基本功

考生在考場上完成一篇應試作文,一般的寫作過程是:審題→構思→表達→修改。

知道這個寫作過程的好處,首先是好讓學生有把握地寫。不少考生對自己怎完成一篇應試作文的操作過程糊里糊塗,每次作文都好像在碰運氣,完全沒把握地寫。因此,考生有時是第一步和第二步並着走,邊審題邊構思,一心二用,導致審題有誤,構思紊亂;有時則是第二步與第三步並着走,邊寫邊想,導致思路飄忽,若即若離;有時則第一、二、三步並着走,拿起筆就亂寫一氣;有時不知不覺分了四步走,走對了卻無知覺。所以,大部分考生認為,作文發揮無定數,最沒把握是作文。這種無把握的作文心態往往導致作文應試信心不足。

知道寫作過程的好處,其次最好讓考生明白怎樣才能寫出高分的應試作文。考場上的高分作文,不是碰運氣“碰”到的,而是靠紮紮實實的基本功寫出來的。想在考場上寫出高分作文,就得有四項基本功:審題——對題意的理解能全面準確。構思——對題意的轉換能準確自然。表達——對題意的把握能始終清晰。修改——對題意的表達能反覆推敲。

知道考場作文得高分需這四項基本功後,就知道備戰大學聯考作文該做什麼了。建議就按大學聯考作文寫作過程的這四個步驟開展訓練。

1. 審題訓練。訓練要達到的目標是——對題意的理解能全面準確。

分析考生對題意理解不能全面準確的原因,主要不是閲讀理解的智力水平不夠,而是非智力因素影響造成的。比如,讀材料的時間太短,怕作文時間不夠,所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審題,粗枝大葉的結果可想而知。又比如,讀材料時心猿意馬,注意力不在理解材料上,而是在關注背好的材料和文章怎樣與題意套聯。結果被先入為主的心理暗示左右,理解歪了還蠻有理由地自認為“正確”,就導致“安樂死”。又比如,一邊讀材料一邊就急於構思自己的應試文章,一心二用,也是導致讀錯材料的非智力因素。

所以,審題的訓練,首先是自覺排除非智力因素干擾的訓練,養成良好的閲讀材料的習慣。所謂好的閲讀材料習慣,是指冷靜、客觀、全面理解材料。冷靜是指控制好閲讀的心情,彆着急,沉得住氣,靜心地花五分鐘反覆琢磨材料。所謂客觀,就是儘量排除“先入為主”的干擾,儘可能地對材料進行客觀理解。所謂全面,是就材料的整體意思去把握材料,不能只抓一點,不及其餘。先有全面理解,然後才選角度。

另外,審題訓練,還要注意培養找提示語的能力和方法。材料中的提示語,有些是明示,如上面的上海題,有文字作明示:“閲讀下面提示……”2005年的廣東題,對“紀念”的含義、方式、內容、意義、主體等一一作出明示。另一類是暗示,如2006年廣東題,沒有提示語言,但寓言中對話題作了多方面提示。抓住題幹中的提示語,對準確理解材料很有幫助。

審題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很多,這裏不可能一一而述。總之,一定要明確審題訓練的目標,訓練達到目標為止。這是大學聯考作文得高分的重要起步,這第一項基本功不紮實,一起步就摔跤或走歪了,高分就無望了。

2. 構思的訓練。訓練要達到的目的是——對題意的轉換能準確自然。

構思的訓練,首先是培養構思的習慣。大學聯考作文一般不能寫草稿,這種一落筆就是定稿的文章,更需要想好了再寫。要把邊寫邊想的壞習慣改掉。

構思的任務是,把題意轉換成一篇切題的應試文。這“轉換”是構思的基本功。依據題意,你在“轉換”時,要想出合適的題材和切題的“思想”。文章主要“寫什麼”,這是“中心”,這“中心”想表達“什麼意圖”,這是“思想”。動筆前必須想清楚全文的“中心”和“思想”,然後把這個中心思想句子寫下來。只是大概地想想是不行的,因為這時的想法還模糊不清晰。寫中心思想句的過程,就是逼迫思路成熟的臨界時刻。能把中心思想句子寫出來了,説明構思定型了,寫起來思路就不飄忽了,可把握了。中心思想句子寫出來以後,還得反覆推敲,“中心”切題了嗎?“思想”切題了嗎?對“中心”和“思想”都有切題的把握了,還需要對文章的佈局作個大概都謀劃,打算怎麼開頭,中間分幾段,詳略在何處,需要作考慮。這樣,構思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具有了構思的能力,每次“轉換”都能切題,這構思的基本功,就是你大學聯考作文得高分的致勝法寶了。

3. 表達的訓練。訓練要達到的目標是——對題意的把握能始終清晰。

表達階段的任務是將構思定型的中心思想通過文字外化為一篇應試文章。

表達訓練主要是掌握圍繞“思想”寫“中心”的寫作方法。可分別訓練記敍文圍繞“思想”寫“中心”的基本方法;抒情文圍繞“思想”寫“中心”的基本方法;議論文圍繞“思想”寫“中心”的基本方法。讓應試文字字句句都得分,避免離題的“垃圾”文字出現在文章裏,就能得高分了。

具有了圍繞“思想”寫“中心”的基本功後,還可以進一步訓練突出中心思想的各種藝術手法,如語言的藝術、修辭的藝術、過渡照應的藝術、畫龍點睛的藝術,等等。

4. 修改的訓練。訓練要達到的目標是——對題意的表達能反覆推敲。

平時要養成修改的習慣,要有修改的能力。如果平時修改的能力強,文章水平自然高,那麼,大學聯考作文雖不經修改,也能寫出不是毛坯的文章來。

以上分述了大學聯考作文四項基本功的訓練。建議訓練先分四個單項進行,再進行全文整體訓練。有分有合,可能更為奏效。通過單項訓練,讓每一步驟的基本功都練紮實了,這就能讓考生更清晰地掌握寫好大學聯考作文的步驟和方法,寫起來一步一步走得更穩當。同時,通過分合訓練,讓考生知道自己影響得分的寫作問題在哪,讓考生能自主地針對個人問題進行個性化的強化訓練,這就更奏效了。

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 篇五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個圓使我想到了循規蹈矩、穩定、規範。有人認為這樣就是死板,由於偏愛後一個圓形,認為這才是個性的張揚。

什麼是個性的張揚呢?周杰倫手舞雙節棍唱着“哼哼哈兮”是一種個性;女子十二樂坊站着拉二胡是一種個性;凡高的《向日葵》又是另外一種個性……其實,個性就是展現自我的風采,展現自我的才華,展現自我的見解……我們應當承認,個性張揚有利於個人的發展,也有利於社會的進步。然而,時下卻有一些人一味地去模仿別人,追求所謂的“時尚”;一個“酷”的表情,一個“炫”的姿態,這些在我個人看來,並不是個性的張揚,而是一種膚淺的作秀罷了。試想一下,走在大街上,每個人都和周杰倫一樣留着一小把鬍子,再戴個墨鏡,擺出一臉的“個性”,那麼我們周圍必定是單調、黯淡無彩的了,這便又回到了“圓”的圓形,達成了共性。一味盲目地去模仿別人,便會失去一些原本屬於自己的真我風采。其實社會大舞台上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何必要窮根究底,去爭論紅樓中的花魁呢?不正是有了寶釵的端莊,黛玉的優雅,湘雲的開朗,妙玉的清高,熙鳳的潑辣,還有那晴雯的俏麗,紫鵑的聰慧,平兒的細緻,大觀園才得以流光,《紅樓夢》才得以溢彩麼?不正是有了這麼多性格迥異的人,才構成了這個多元豐富的社會大舞台的嗎?所以,我們所提倡的“個性張揚”必須是針對自我的內在和潛能,只有真誠、誠實地秀出自我,張揚個性,才能像第二幅圖那樣,變成一顆耀眼璀璨的星星,升起在人生大舞台上。

然而,單單主張“個性張揚”是不夠的。個性的張揚又必須受“圓”這個道德與法律的制約。就像高中規定我們女生不能留長髮,這其實是對張揚個性的抑制。但試想一下,眼前一片紅髮、金髮,甚至綠髮,髮型各異,那還叫什麼校園啊。學校之所以制止,是因為這樣“個性的張揚”是不符合“高中生的個性”的。所以,個性還必須符合特定的時代、背景,而這便要受到“圓”這個規矩的限制了。當然,“圓”的制約還應當合情合理,賦予“人性”;有關“圓”的規定還應根據時代的改變,周圍環境的改變而做出調整,只有這樣,個性的張揚才得以理解,得以支持。只有這樣,社會大舞台才得以發光,豐富多彩,升起的星星才得以與日月同輝!

風,從水中掠過,留下粼粼波紋;陽光,從雲中穿過,留下絲絲温暖;歲月,從樹林中走過,留下圈圈年輪……那麼朋友,我們從時代的大舞台上走過,又該留下點什麼呢?我們應當留下青春的驕傲,尋夢的足跡;我們就當留下真我的風采與個性的張揚,我們應當留下無悔的演繹和星光的燦爛!

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 篇六

巧妙地運用比喻、對比、引用、設問、反問、呼告、對偶、誇張等常見的修辭手法,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特殊的加工編擬出標題,可以收到新穎含蓄的獨特效果。

1.比喻式。

利用比喻是使題目生動形象的好方法。如《信念是飛翔的翅膀》、《生活不妨喝點苦酒》、《幸運是汗水的紅利》等都是用比喻手法擬出的好標題。

2.對比式。

客觀事物本身都存在着美與醜、好與壞、新與舊、善與惡等矛盾對立的方面,它們是相反相成的。因此,我們可以從中選出一組對應關係來編擬標題,展開議論。如《我要學與要我學》的高明之處在於巧妙地利用語序不同而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學習態度相提並論,鮮明貼切。大學聯考作文佳題《評己與論人》、《我是天才,還是笨蛋?》、《標準與答案》等都運用了對比的方式,避免了“談及一點,不及其餘”的偏頗,富有吸引力。

3.引用式。

引用就是把詩詞歌曲、名言警句、成語俗語等引入標題上,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翻出新意、出奇制勝的效果。如《交友,讓我歡喜讓我憂》《罰你沒商量》《豈能因“財”施教》等。

《怎一個“慢”字了得》批評一味求穩、甘於求慢的傳統心理,號召人們大膽創新,大步前進。該標題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聲聲慢》中的名句,詼諧幽默,新穎別緻。《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對“記憶移植”的困惑》就引用了陳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兩句入題,概括了“一旦記憶移植成功,古人、今人、來者因襲同一種記憶時,人類就變成毫無思想的記憶機器”這一主旨。《答案在風中飄揚》巧妙地引用了美國20世紀80年代一首鄉村流行歌曲作為標題,確立了“怎樣度過人生”這一中心,顯得別出機杼。

4.疑問式。

疑問式包括設問、反問。如《烏鴉啊,你在何方》以醒目的設問吸引讀者,向人們敲響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警鐘;《笨鴨豈可當鶻使》批評用人不當,號召因才用人。《我是誰》則以設問為題,含蓄地發出否定記憶移植的心靈呼喊,文章假設自己是移植了別人記憶的“實驗品”,結果帶來的是不認親生父母和亂認父母的苦衷和憤懣,發人深思。而《20世紀你美嗎》、《陽光很活潑嗎》、《答案多彩夢為何物》均是用疑問擬題的典型。

5.呼告式。

呼告式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提煉出主題或觀點,並以之為題,力求一題中“的”,針對議論文而言又可叫觀點式。如據材料《鳥的評説》可擬出《不能求全責備》、《要正視自己的缺點》、《換一種眼光》、《切忌盯住別人的短處》等,這些標題簡潔、鮮明而有力,讓人看了一目瞭然,痛快之至。《爸爸,再給我一點愛》一文以“要把她的記憶移植給他爸爸”為題材,高度讚美了父親的崇高品質,文中呼告與題目呼告多次呼應,濃濃的父女深情躍然紙上。《請大家不要為難我》一文采用迴環往復的呼告方式,發出了“真心懇求你們讓我自己尋找答案,讓我成長一次,好嗎”的心聲。

6.對偶式。

用工整的對偶句式做標題同樣給人以簡潔明快之感。1999年一考生以《記憶王國唐僧行兇,南海仙境觀音難解》為題,巧借神話小説中的形象馳騁想像,巧妙地表達了對記憶移植的否定。2000年一考生以《追尋不同答案,砌成完整世界》為題,表現了“只有當答案突破了惟一的界限,才會有時代的進步”這一主題,顯得觀點鮮明,文題一致。

7.誇張式。

《世界很小是個家》一文的標題就用了誇張手法凸現了文旨,認為記憶移植能促進換位思考,促進心靈溝通,進而“世界將融為一個整體”,使人耳目一新,急欲一讀。《我聞到了陽光》一文以誇張的手法擬題,別具一格。

除以上常見的幾種修辭法擬題外,還有仿詞(如《緣何前“腐”後繼》),拈連(《水城給人留下冰冷的思考》)、頂真(《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諧音雙關(如《見義勇為與見義勇“圍”》)、反語(如《教語文要學會“偷懶”》)等,均不失為擬題的巧妙構思。

大學聯考優秀議論文作文 篇七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無數的感情裏度過的。有人説一個人的生命從笑聲中開始又在哭聲中結束,這一笑一哭,莫不飽含着濃濃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標、希望,使生命真正飽滿、充實,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華。

司馬遷説,人情莫不念父母、顧妻子。人在很多時候都會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碼將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關心的人,就像俗話所説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於是古代有了智子疑鄰的寓言而今人也仍舊在走着這條老路,甚至走得很偏很遠。一個年輕的女職員在她本該擁有幸福家庭,擁有燦爛前途之時卻因貪污公款被投入監獄,當人們問她為什麼要做這種傻事時,她的回答只有三個字:“為了愛。”一位母親,因年幼的兒子身患絕症無藥可治,竟抱着兒子一起踏上了黃泉路。一個老實的農民,卻也知道講哥們兒義氣,將兒時同學偷盜來的贓款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下,稀裏糊塗地便成了窩藏犯……人們所犯的錯誤,小到考試時幫助,大到殺人放火,有的只是一時的情不自禁,美好的情感卻真的成了道家所説的“情劫”。

也有很多人認識到這一點,於是情似乎又變得可惡了。“殺熟”,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領域冒出頭來。一樣的顧客,陌生人就可以得到全面周到的`服務,而熟人卻被晾到了一邊兒;有次品賣不出去,就聯繫一個熟單位做職工福利。反正是親不見怪,抑或是熟人自然能夠體諒,熟悉的人礙着面子不好説,只管讓他們自咽苦水。感情又一次左右了人的態度,甚至還成為了一種被利用的工具。

我們景仰包公,不只是因為他不畏強權,更因為他大義滅親,鍘了自己的親侄兒。

而事實上,每個人在感情佔了上風的時候,只要能再有一刻的冷靜,就能擺脱情感的糾葛,不論是偏向親近的人還是故意“殺熟”,都不再會成為人們心中對錯的評判。

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當我們注視感情時也切記:莫把情雲遮慧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r7rk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