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衞生防疫公文範文 >

衞生體制報告多篇

衞生體制報告多篇

衞生體制報告多篇

【第1篇】縣農村醫療衞生體制改革調研報告

醫療衞生事業關係廣大羣眾身體健康,關係千家萬户的根本利益,搞好醫療衞生工作既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近年來,上栗縣醫療衞生系統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在基礎設施薄弱、隊伍參差不齊、多數鄉鎮衞生院瀕臨倒閉的不利條件下,一躍成為硬件設施全省一流、醫技人員業務精通、醫療收入連年翻番的農村衞生工作強縣,連續三年全市衞生系統綜合考評第一。為總結推廣經驗,破解發展難題,促進共同發展,我們對上栗縣醫療衞生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凸顯改革成效的三大亮點

基礎設施全省各縣區一流。新建的縣人民醫院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集醫技住院大樓、綜合辦公大樓和門診大樓為一體,醫療器械、設備先進,硬件設施領先全省絕大多數縣區醫院。改建後的縣中醫院交通便利、就醫方便,被省衞生廳領導譽為“發展變化最大、發展思路最清、成效最顯著、醫療環境和住院條件最好”。縣疾病控制中心規劃科學,理念先進,設施設備及人員隊伍齊全,得到省級專家的好評,是全省縣級疾控中心樣板實驗室。各鄉鎮衞生院環境舒適,設施完備,有的鄉鎮衞生院還配備了病人與醫務人員聯繫的傳呼系統。全縣88所村衞生室(所)業務用房已完成了標準化建設,正朝100所的目標邁進。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雙贏”。全縣醫療衞生系統業務總收入從20xx年的800餘萬元增長到去年的6900萬元,今年1-8月份已經達到了5000多萬元。在業務總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羣眾負擔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費用和日均費用同比分別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結構不斷優化,醫、藥費用比例趨於合理,走出了“以藥養醫”的困境,20xx年1-8月數據顯示,藥品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僅為41%,達到了省級醫院醫藥收入比的水平,實現了“以技養醫”、“以醫養醫”的良性發展。社會效益同步增長,20xx年上栗縣人民醫院成為首批14個被省衞生廳授予“羣眾滿意醫院”的縣級醫療機構之一,20xx年縣中醫院被評為全省中醫工作先進集體,20xx年上栗縣被評為了全省創建農村衞生工作先進縣,全縣已有4所市級“農民滿意鄉鎮衞生院”,8所市級“母嬰安全衞生院”。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持“三個全省領先”。一是報銷手續之便全省領先。首創了“鄉鎮醫院直補”,實行“即醫即報”,定點醫療單位全部設立直補窗口,農民出院當日即可領取補償款;實行“限時報銷”,在縣外住院的參合農户,出院後只需將相關手續交至鄉鎮農醫所,15天內可領取報銷款(省裏的標準為20天);實行“電話預約送款”,登記了所有報銷醫藥費的參合農民的聯繫電話,對居住分散且路途遙遠的農户給予特殊照顧。二是補償比例之高全省領先。上栗縣新農合最高報銷率達70%,實際補償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可報銷費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三是受益面之廣全省領先。結合本地實際,將住院分娩納入補償範圍,將8種門診大病納入住院補償範圍或定額補助對象,擴大了受益面,1-7月以來,受益人口達5萬多人次,總受益面列全省9個縣市區的第15位。

二、優化資源配置的“五個統一”

1、收支管理統一,集中力量辦大事。作為衞生部確定的收支兩條線管理試點縣,也是衞生部通報的試點工作先進縣,上栗縣成立了全省首家衞生系統會計核算中心,對全縣23家醫療衞生單位實行統一的收支兩條線管理。一方面,嚴格收入標準,實行一個標準收費,公開藥品價格,防止暗箱操作,需要減免的特殊困難羣體一律經過縣衞生局批准,杜絕亂收費,收人情費。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改變過去“撒胡椒麪”式的資金投入方式,將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實行“資金捆綁”使用,每年由各鄉鎮衞生院出資,籌集一至兩百萬元,分期分批建設各鄉鎮衞生院,兩至三年時間內完成了所有鄉鎮醫療機構改造。

2、人員調配統一,提高素質促交流。全縣建立了完善的專業技術人才上下流動機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選派縣級醫院、鄉鎮衞生院的業務骨幹到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所)掛職;選拔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所)優秀業務骨幹到縣級醫院、鄉鎮衞生院跟班,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拔學科帶頭人到市級、省級醫院進修學習。開展業務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專業素質,設立了醫療培訓中心,每年舉辦2-3期業務培訓班,聘請省級醫院專家給醫務人員授課,今年已培訓300人次。鼓勵參加學歷教育,組織了54名鄉村醫生報名參加中醫中等學歷教育。改革人事制度,對各鄉鎮衞生院院長進行公開選拔,對普通醫務人員實行逢進必考、雙向選擇和末位淘汰制。

3、藥品採購統一,降低價格惠羣眾。推行了以政府為主導、以縣為單位的網上集中採購,採取限價競價為主、議價為輔的方式,規範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保證了藥 品質量,減少了流通環節,控制了藥品的層層加價。今年1-9月,通過全品種集中採購,藥價平均降幅達到了30.36%,讓利羣眾200餘萬元。

4、設施配備統一,好鋼用在刀刃上。全縣按照中心衞生院及普通衞生院的設備配置標準,對省級下撥設備進行統一調配,為所有的鄉鎮衞生院配備“五大件”基本醫療設備,即:x光機、心電圖機、b超機、下腹部手術設備和一般檢驗設備。對村衞生室(所)則結合民生工程要求,按照診斷室、藥房、注射室、觀察室和治療室“五室分開、配套齊全”的要求,抓好村衞生室(所)標準化建設,統一購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醫療設備(資料櫃、體重計、高壓消毒鍋、毀形器)。

5、操作規程統一,規範服務保質量。統一印發了臨牀診療規範,全縣衞生系統臨牀醫生人手一冊,要求嚴格按照流程操作,減少人為錯誤,提高醫療質量。統一印製了病歷,制定了獎懲措施,發現不合格病歷3次以上責令責任醫生下崗,對單位負責人誡勉談話。

三、值得借鑑的四點啟示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礎。縣人民醫院建設投入20xx多萬元,中醫院建設投入1000多萬元,疾控中心建設投入500多萬元,村衞生所(室)建設投入100萬元,加上設施購置、人員培訓等,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20xx年,全縣財政支出用於醫療衞生事業達2638萬元,佔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於醫療衞生事業的財政支出已達20xx萬元。除縣本級財政的直接投入外,還努力爭取了上級部門和鄉鎮、村的支持。一是以項目為載體籌集資金。積極與省、市衞生部門進行業務聯繫,取得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先後爭取了醫療衞生建設項目22個,建設項目資金近20xx萬元。二是利用政策減少開支。縣級醫院、鄉鎮衞生院建設時,充分利用優惠政策,爭取土地全部劃撥,規費全部減免,節約了大量建設資金。三是同步建設節約資金。上栗縣規定,在規劃建設村委會時要規劃村衞生室(所),村衞生室(所)建設要與村委會建設同步,建成後由縣衞生局給每個衞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資金由村裏補助。在各級政府及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上栗縣醫療衞生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短短三四年間躋身全省農村衞生先進縣區行列,為全縣40多萬人的身體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樹形象,羣眾觀念是根本。上栗縣醫療衞生工作始終圍繞着一箇中心,即切實解決羣眾的實際困難,給羣眾帶來最大的實惠。一是把羣眾滿意作為第一追求。以“創建羣眾滿意醫院”活動為載體,連續幾年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得到了羣眾的好評,據調查,羣眾對醫療衞生工作的滿意度已經達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羣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主動上門走訪、開展羣眾滿意度調查、發放徵求意見表、召開懇談會、建立投訴機制,廣開渠道傾聽民意,僅今年就先後召開各類座談會20餘次,登門走訪調查羣眾3000多人次,針對收集的意見和建議,先後推出10條衞生行政機關政風建設措施、15條公立醫院行風建設措施。三是把羣眾利益作為第一原則。出台“三免四減半”等一系列惠民醫療政策,對特困户、低保户、70歲以上老年人、在鄉老複員軍人、農村獨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實行“三免四減半”。三免即門診患者免交普通門診掛號費、肌肉注射費、小換藥費,四減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規”檢查費、胸片檢查費、普通牀位費、三級護理費等各減50%。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羣眾觀念貫穿在上慄醫療衞生工作的每個過程、每個環節、每個時候。例如,提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時,有關負責人屢次表示希望在現有報銷比例為70%的基礎上還要繼續提高,讓農民真正享受到新農合的實惠,還談到將與民政等部門合作,降低困難羣體就醫付費門檻,特殊情況下實行“零付費”,確保無一人因病返貧,無一人因貧困有病得不到治療。

3、促改革,創新機制是關鍵。國務院《關於農村衞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出台之後,上栗縣認真貫徹《意見》精神,對醫療衞生系統進行了管理體制改革,自20xx年11月起,將原本下放到鄉鎮的衞生院和下放到村的村衞生室(所)管理權收回, 由縣衞生局按照職責對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所)實行機構、財務、人事的一體化管理。實踐證明,上栗縣醫療衞生事業的快速發展正是源於這次一體化管理改革。改革之前,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所)實行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雙重管理體制,即人、財、物由地方管理,上級部門只進行業務指導,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縣裏管不了,鄉村管不好的局面,不少患者小病自己吃藥了事,大病 “捨近求遠”到更高一級的醫院機構治療,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所)被架空,有的已經瀕臨倒閉。面對這些問題,上栗縣堅定地推進了一體化管理改革,對全縣醫療衞生系統進行通盤考慮,實施全縣醫療系統一盤棋的發展戰略,開展橫向互助,鄉鎮之間調劑餘缺,互通有無,五指並拳,形成合力,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進行縱向聯合,縣鄉村對口管理,對口幫扶;實行一級管一級,村衞生室(所)接受鄉鎮衞生院管理,鄉鎮衞生院接受縣醫院管理;倡導一級幫一級,縣醫院對口幫扶鄉鎮衞生院,鄉鎮衞生院對口幫扶村衞生室(所)。通過橫向互助、縱向聯合,全縣醫療衞生整體水平大幅提高,在一些地方普遍 “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庭冷落”的情況下,全縣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4、強管理,監督制約是保障。率先實行“鄉鎮醫院直補”後,有專業人士對此表示質疑,擔心簡化手續、縮短時間會產生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新農合資金的跑冒漏,但上栗縣用完善的醫療衞生監督制約機制打消了有關專業人士的顧慮。縣衞生局規定,縣、鄉、村要定期公示參合農民醫藥費用補償情況,接受社會監督,並於每月5日前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帳,不定期對補償對象進行電話回訪。在新農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堅持報銷費用衞生、財政雙印鑑制度,形成了財政管錢、衞生管事,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有效監督制約機制。為全面客觀瞭解和掌握新農合情況,該縣成立了聯合檢查組,對全縣各鄉鎮農醫所、定點醫療單位的費用補償、基金管理及醫藥費用控制等六個方面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書面反饋,檢查結果在全縣通報。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為杜絕醫療中的腐敗,上栗縣將監督制約機制滲透到醫療衞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日常監管和定期巡查相結合,自我管理和羣眾監督相結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監管機制。為加強日常監管力度,投資三十餘萬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覆蓋全縣衞生系統的局域網,對醫療衞生收費情況進行全程監控。執行定期巡查制,每半年由縣紀委牽頭,對全縣醫療衞生系統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情況嚴重的予以處分。開展廉政教育,組織醫務人員開展拒收“紅包”的簽名活動,各醫院向患者發放行風監督卡片,公開系統內八項行風紀律、八項服務承諾和投訴電話。通過教育整治,嚴格監管,使醫務工作者把人民羣眾的健康擺在首位,自覺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基本杜絕了收受“紅包”,開大處方拿“回扣”的現象。

【第2篇】醫藥衞生體制改革調研報告範文

近年來,全市衞生系統不斷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得到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農牧民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高。近年來,全市衞生系統不斷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得到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農牧民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高。截止12月31日,全市共有醫療機構1657家,其中有醫院(療養院、檢驗所)57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186個、鄉鎮衞生院68個、門診部38個(綜合門診部13個、中醫門診部4個、中西醫結合門診部5個、普通專科門診部4個、專科門診部2個、口腔門診部6個、眼科門診部2個。)、婦幼保健所(院)10家、衞生所(醫務室)42家、個體診所815家。全市共有鄉鎮衞生院68個,一體化村衞生室441家。全市有社區衞生服務機構186個,其中:中心47個、站139個。全市衞生機構有工作人員24401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19450人,佔總人數的79.7%。全市實有牀位共13590張,全市平均每千人口醫療衞生機構擁有病牀4.8張(全國平均3.8張,全區平均4.08張)。全市有大型醫用設備ct24台,核磁10台,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14台,電子直線加速器(la)7台。

(一)加強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構築健康屏障,保障羣眾能夠“防得了病”。

全面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着力改變“重醫輕防”的局面,突出加強公共衞生建設,努力使羣眾“少得病、不得病”。積極促進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全市城鄉居民規範化電子健康檔案建檔人數199萬人,建檔率73%。實施了農村牧區孕產婦住院分娩、“兩癌”檢查、免費服用葉酸項目和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手術,改造農村牧區户廁5.6萬座。加大傳染病防控力度,完善全市三級傳染病直報網絡,強化傳染病預警預測,切實抓好傳染病防控工作。強化衞生監督,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市財政投入800萬元購置水質全分析儀器,使我市水質檢測項目達到國家標準。強化婦幼機構和產科管理,全市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9.98%,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明顯下降。完善自願無償獻血網絡,實現臨牀用血100%來自自願無償獻血。加強衞生應急管理體系、預案體系、應急隊伍、應急演練等基礎性工作,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顯著提升。落實創衞長效機制,順利通過國家衞生城市複審。今年6月1日自治區人大批准《____x市愛國衞生工作條例》正式頒佈實施,愛國衞生工作邁上法制化軌道。

(二)構建和完善城鄉醫療服務網絡,提高羣眾就醫的可及性,確保羣眾“看得上病”。

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市醫療衞生的客觀現狀。據統計,我市醫療資源83%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集中在大醫院,造成農村牧區和城市社區醫療資源缺乏,成為“看病難”的原因之一。為此,着力發展農村牧區衞生和城市社區衞生服務。

1. 在農村牧區衞生方面。抓住國家以項目資金的形式對農村牧區衞生基礎設施和設備配置給予支持的有利時機,近年來,實施了15所縣級醫療衞生機構、53所蘇木鄉鎮衞生院、138所嘎查村衞生室新建改擴建項目。,積極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標準化嘎查村衞生室建設項目,目前104個嘎查村衞生室建設項目中,完工並投入使用13個,主體完工正在裝修中22個,正在進行主體建設40個,未開工29個。三年投入252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城市醫院對口支援蘇木鄉鎮衞生院。農村牧區三級衞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農牧民羣眾在鄉村的就診率明顯提高,逐步引導形成“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就醫觀念。

2. 在城市社區衞生方面。社區醫療服務具有方便、價廉等優勢,既有利於分流病人、緩解大醫院的就診壓力,又有利於降低衞生服務成本、減輕城市居民的醫療費用負擔,是緩解城鎮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出路。我市合理調整衞生資源,鼓勵和引導醫院延伸服務開展社區衞生工作,將一級醫院、部分二級企業醫院、區屬醫院、門診部、分院、街道衞生院轉型或改造為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形成政府主導、行業推動、醫院舉辦的發展模式。實現社區衞生服務基本覆蓋全體居民,並形成“十五分鐘服務圈”,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羣眾就醫,逐步形成“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

與此同時,不斷加快大型醫院建設,先後建成市中心醫院、包醫一附院、包醫二附院、包鋼醫院、北重醫院、市腫瘤醫院、包鋼三醫院、市傳染病醫院等醫院新大樓。啟動新都市區醫院籌建工作,開工建設了精神衞生中心病房大樓。

(三)完善機制,健全醫療保障體系,確保人民羣眾“看得起病”。

立足衞生行業實際,多途徑構建醫療保障體系,着力推進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和基本藥物制度,強化醫療機構內部運行管理機制,改進醫療服務,努力緩解羣眾就醫負擔。

1. 不斷完善新農合工作機制。全市參合農牧民69.63萬人,參合率99.07%,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425元,基金達到2.96億元。實行重大疾病醫療保險,病種擴大到29種,其中將14種大病以及無責任意外傷害納入大病商業保險範圍。今年住院報銷最高封頂線提高到13萬元。

2. 積極推進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市693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自治區增補藥物,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實現基層全覆蓋的目標,有效降低羣眾用藥負擔。

3. 加快醫療機構運行管理機制改革。

一是推動公立醫院改革。九原區醫院、達茂旗醫院、固陽縣醫院和土右旗醫院分別列為自治區和國家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醫院,重點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績效考核、優質護理、醫藥價格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

二是強化醫療服務管理。同時全市二級以上醫院不斷改善診療環境和服務流程,積極開展臨牀路徑管理、優質護理示範工程、預約診療服務。強化醫療機構對口幫扶,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啟動市中心醫院與土右旗醫院協作辦醫。積極推動包鋼三醫院股份制改革。與市公安部門聯合開展醫院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啟動市綜治委、衞生、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合建立的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積極推行醫師多點執業工作。大力發展醫療服務,鼓勵不同形式的社會辦醫,形成多元化的辦醫格局。

三是積極開展醫療機構公益性建設。推行濟困門診、濟困病房建設和對口支援農村牧區工作,大力推行單病種最高限價。深入推進“健康____x行動”。

四是加強行風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醫療服務環境。大力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和醫德醫風教育活動,在12家三級醫院安裝了反統方軟件。積極推行醫療服務信息公示制度和診療費用一日清單“五統一”制度,實現診療收費電子監督,努力提升衞生行業形象和醫院公信力。

(四)加強設備配置和隊伍建設,提高醫療衞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確保羣眾“看得好病”。

提高醫療機構診療水平和醫療衞生工作人員技術水平,是保障人民羣眾就醫效果的根本所在。在抓好各大醫院人才培養和引進,建立高、精、專醫療技術隊伍,更新陳舊醫療設備的同時,着力抓好農村牧區和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設備配置、衞生隊伍建設,促進全市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

加強醫療設備裝備。為406個嘎查村衞生室、40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配備價值317萬元和260萬元的基本醫療設備。投入276萬元為35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配備了雙向轉診車。投入253萬元實施農村牧區基本衞生服務全覆蓋工程,配備了17台流動衞生服務車及車載設備,發放3314個家庭健康保障小藥箱,為全市173個沒有衞生室的行政嘎查村農牧民提供基本衞生服務。

加快基層衞生信息化建設。投入750萬元在固陽縣醫院、達茂旗醫院、土右旗醫院實施旗縣醫院能力建設,配備pacs系統,用於日常監測信息採集和遠程會診。投入700萬元實施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完成全市一體化嘎查村衞生室和社區衞生服務機構信息管理系統。

加強第三方醫療服務。,我市首次引進醫療服務第三方評價組織機構,對我市12家醫院進行了全面的醫院服務管理暗訪調查,對每個被調查醫院形成完整的調查報告。並就存在的問題與醫院領導班子面對面、一對一、全方位、逐條逐項進行反饋,對改進醫院管理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衞生隊伍建設。健全和完善培訓制度和規劃,加強培訓基地建設,確定包鋼醫院、市中心醫院、包醫一附院為全科醫生臨牀培養基地。

加強名醫培養和學科建設。全市有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5個,自治區級領先、重點學科14個,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臨牀醫學研究所5個,____x市領先、重點學科71個。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3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引進和培養醫學博士、碩士210名。啟動實施名醫人才培養工程,五年投入1000萬元。首批5名名醫培養對象、10名名醫後備培養對象陸續赴國內外進修深造。對未進入名醫培養工程的蒙中醫、兒外、傳染病、精神科等學科進行專項資助培養。今年確定培養對象22名,其中名醫培養對象5名,名醫後備人才培養對象10名,名醫後備中蒙醫7名。

雖然我市衞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滯後於經濟的快速增長,醫療衞生保障水平與人民羣眾的期望以及社會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醫改面臨不少困難,一些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一)全市公共衞生體系建設還不健全,公共衞生財政投入不足,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任務仍十分艱鉅。疾控、衞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公共衞生機構基礎設施等比較陳舊、滯後,婦幼保健機構作為差額撥款單位,財政投入總量仍然不足,運行存在一定壓力。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經費不足。慢性病防控一是經費投入不足,部門間協調溝通、各負其責、有效監督的工作機制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院、專病防治機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負責和分級管理機制尚未建立。縣級以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傳染病監測和報告能力低下,全市90%以上傳染病是由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發現並報告。地方病防治專業隊伍建設滯後,目前全市地方病防治專業人員40餘人,工作任務繁重,人員年齡普遍較大,學歷水平普遍較低。全市9家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中,目前仍有3家婦幼保健機構(東河區、石枴區、昆區)還未納入政府全額事業撥款單位,與《全國縣級婦幼衞生工作績效考核標準(試行)》中要求的“明確婦幼保健

機構為全額預算事業單位”的目標還存在差距。全市9家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均為單獨建制,名稱規範,科室功能設置基本能與其開展業務相匹配。現達茂旗婦幼保健所、青山區婦幼保健院開展產科、住院臨牀業務,其他機構受條件限制僅能開展門診診療和婦女、兒童保健服務。除昆區、達茂旗、固陽縣婦幼保健所以外,其餘機構業務用房均未達到《考核標準》的要求,其中白雲區、東河區、石枴區婦幼保健所等機構甚至未達到要求的50%。婦幼保健機構人員配備中,專業人員所佔比例平均佔75%以上,本科學歷所佔比例達50%以上,按照《考核標準》中保健人員與當地人口比例1:10000的最低編制要求,昆區、青山區、東河區婦幼保健機構人員配置均不達標,白雲區、石枴礦區由於服務人口較少,存在開展業務工作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的現狀,而其他達標旗縣也存在人員老化,專業人員斷檔的問題。

(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醫療衞生資源差距較大,一些地區醫療衞生機構重複設置,佈局不合理。優勢醫療資源多集中在市三區,特別是青山、昆區,三級醫療機構重複設置,職能交叉,資源“過剩”,新都市區、九原區和其他旗縣區醫療資源匱乏,難以形成區域內資源的合力優勢。特別是農村牧區衞生工作基礎薄弱,發展水平總體不高,衞生資源總量、質量、衞生基礎設施、服務條件及人口健康狀況等方面都落後於市區,絕大多數大型先進醫療設備都集中在了城區大型醫院,農牧區醫療設備短缺、落後,且旗縣區之間、鄉鎮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三)衞生專業人才總量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8家直屬醫療單位1997年核定編制人數3970人,牀位數2590張,已不適應各單位目前業務增加、服務需求增多的實際需要。目前8家醫院實際開放牀位4341張,按照牀位和專業人員1:1.5的比例,應核定人數為6652人,總體人員短缺。同時,疾病預防控制、衞生監督機構專業人員不足,疾控機構具備流行病學調查能力的人員比例不足30%~40%;衞生監督員總體數量不足,平均監管數量大,監督頻次低。基於此種情況,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編制,暢通進人渠道,有效緩解部分單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立足目前我市醫療單位發展實際規模,在充分調研和測算的基礎上,分批分步有序增加部分醫療單位編制,從長遠角度解決人員不足問題,以形成專業人員梯隊建設。

(四)“無主病人”救治機制亟待完善。我市幾乎所有醫院都存在“無主病人”欠費情況,至各醫院累計接診無主病人1995人次,累計投入救治費用515.3萬元。鉅額的醫療欠費,醫護人員長時間辛苦付出得不到回報,影響醫療機構正常運轉秩序和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國家衞計委要求地方設立大病救助基金,我市目前還沒有開展此項工作。

(五)公立醫院改革滯後,有待於加快探索推進的步伐。目前,我市公立醫院改革仍然停留在表層的服務管理方式的改進,深層次的“四個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仍然沒有推開。

(六)村醫的養老問題亟待解決。我市共有鄉村醫生921人,50歲以上佔40%。鄉村醫生面臨人口老化,而絕大多數又沒有養老保險的現狀。為保障村醫老有所養,調動和發揮村醫積極性,需要積極探索實行村醫養老保險機制(鄂爾多斯市制定養老補助待遇:在崗工作滿10年,女滿55歲,男滿60歲的村醫,每月發放養老金1200元)。

(七)健康服務業發展滯後。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突出,健康服務中所需供應出現短板,導致現行健康消費保障機制不完善。服務鏈上的關鍵環節缺損,使得健康服務業的發展無法與消費需求和新興業態發展趨勢相匹配。第三方醫療服務需求逐年增加,現有的第三方醫療服務能力不能滿足羣眾需求。

(八)120急救能力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對於維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損傷、減輕患者痛苦,為進一步診治創造條件,提高搶救成功率,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於我市政府投入不足、急救資源不足,急救隊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導致我市院前急救一直處於供需不平衡的狀態下。政府投入不足,各急救分站業務收入只能維護一般運轉,基本建設、更新車輛、增添設備困難重重,120急救車輛配備嚴重不足,且車輛更新不及時,車輛狀況差,存在“帶病”出車現象。按每5萬人配置一輛救護車,我市至少應配60輛救護車用於院前急救,現有的27輛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各急救分站實行24小時兩班倒,有4個分站由於人員不足,實行每班24小時制,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國家對急救服務輻射半徑規定為3-5公里,而我市由於急救網絡醫院不足,服務半徑遠遠超過五公里,服務距離大,急救時間也在延長。在我市的報警求救電話中有30%的是騷擾電話。

(一)以將改革開放和創新作為核心驅動,提高醫療衞生服務和管理能力。

1. 應進一步推進衞生信息化建設。儘快拿出區域性衞生信息化建設規劃,以衞生業務為主線,以實用共享為目標,參照____x市衞生信息化“12446”工程,加大政府衞生信息化建設投入,建立全市統一的衞生信息化平台。

2. 加強機制體制創新,強化衞生人才科技支撐。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將人才戰略與體制創新相結合,深化“將才、團隊、平台”的科研人才發展模式,以人才培養帶動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逐步建立基層醫療服務監管制度,推動基層醫療服務監管隊伍建設,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監管工作。建議市政府保障名醫人才培養工程持續推進,加大名醫人才培養工程影響力,更好建設與管理重點學科,完成科研成果、適宜技術推廣、應用。

3. 加快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針對健康服務中所需產品供應短板,大力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評價等服務,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建議市政府整合全市醫療衞生資源,支持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諮詢服務等健康服務產業集羣,建立我市獨立的第三方評價機構。

4. 院前醫療急救帶有社會公益性和政府行為的特徵,是社會抵禦重大災難、集體突發事故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完善的院前急救體系和快速的現場急救能力,是社會安全保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市院前急救與經濟社會發展,建議市政府加大投入,整合120急救指揮中心和各醫院急救分站醫療急救資源,參照北京模式建立符合實際的綜合型120急救體系(既指揮各家醫院的急救分站做好院前急救,同時也有自己獨立的一支急救隊伍,指揮中心的急救隊伍平時也參與院前急救,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可以迅速到位,及時開展應急救援)。

(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推進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建設。

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強,基層衞生服務水平和公共衞生服務能力有所提升。新農合成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障服務體系基本構建。居民健康檔案真實性和規範性核查進一步加強,《____x市愛國衞生管理條例》基本落實,並實行城市衞生長效管理。在實施城鄉醫院對口支援項目的基礎上,以城帶鄉,積極探索推廣上下聯動的醫療聯合體機制,促使大醫院的人才向基層流動,並積極探索村醫養老保險機制。建議市政府出台有關政策制度以便加快支付制度改革深化進程,並通過提高籌資標準、增加財政補助等方式,增強制度保障能力,提高參合患者醫藥費用補償比例,並進一步規範城市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建設,加強管理標準化,實現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服務站一體化管理。

(三)完善公共衞生服務體系,更好提升醫療衞生安全保障能力。

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是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鄉鎮衞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衞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衞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制作用。近幾年,我市在衞生公共服務體系和醫療衞生安全保障方面有了全面發展,下一步建議市政府通過進一步完善政策,將健康管理融入社會管理的各個環節,呼籲並引導城鄉居民提高健康意識、改善健康行為,實施健康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羣眾健康素質。

(四)調整和優化衞生髮展布局,促進城鄉衞生統籌協調發展。

應本着“科學佈局、優化結構、適度規模、多元辦醫”的原則,對部分綜合醫院和當前短缺的專科醫院進行規模和結構調整,統一規劃佈局,合理定位各醫療機構的性質與管理歸屬。加強專科體系建設,以現有的重點專科為基礎,有

計劃地加強蒙中醫、骨科、康復、老年病以及婦女、兒童醫療服務等專科醫院建設,形成基本覆蓋居民主要健康問題的專科體系,並確定各家醫院的重點學科和發展方向,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要加大市級醫院對口支援旗縣醫院的力度,提升縣醫院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控制醫療資源總量,逐步建立公立醫院與民營醫療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明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功能與任務,按社會需求控制和調整機構規模,規定服務內容。放寬市場準入,建立公開、透明、平等的健康服務業准入制度,鼓勵民營資本進行醫療市場。

【第3篇】衞生監督體制建設的調研報告

衞生監督體制建設是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衞生監督體系是公共衞生體系的重要一環,是執行國家衞生法律法規、維護公共衞生秩序和醫療服務秩序,保護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衞生監督是國家管理衞生事務的重要形式,經過新中國建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社會公共衞生與健康相關產品、衞生機構和專業人員監督管理為主要內容的衞生法律法規體系。各級衞生防疫、防治機構和其他衞生機構承擔着大量的衞生監督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現行的衞生監督體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逐步形成的,目前尚存在衞生監督與有償技術服務行為不分,衞生監督隊伍分散,難以形成監管合力,行政效率低下等情況。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的確立,現行的衞生監督體制已不適應當前形勢的要求,迫切需要進行改革。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衞生行業的整治力度,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衞生法律、法規體系已基本建立.但長期以來,由於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衞生行政執法工作還不能適應衞生法制建設的需要,執法落後於立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仍然存在.因此,加強和改善衞生執法工作,顯得越來越迫切. 隨着衞生監督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各地通過改革,不同程度地解決了衞生監督力量分散、執法力度不夠、監督監測一體、重收費輕管理等問題,衞生監督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社會形象也得到了較大改善。通過不斷理順和明確衞生監督的政策及任務,完善了衞生監督執法力度和機制,開展了綜合執法,衞生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效果明顯提高。但隨着改革進程的深化,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本文就新形勢下衞生監督體制建設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一些淺表性的探討,旨在為進一步加強衞生監督體制建設,推動衞生監督執法工作健康發展,提高衞生監督執法水平,保障人民羣眾的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

一、衞生監督體制建設的現狀

根據國家衞生部《關於衞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衞辦發[20xx]第16號)和《關於衞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衞辦發[20xx]112號),各級衞生監督體制建設相繼改革,成立了專門貫徹執行國家衞生法律法規的衞生監督機構。_____縣衞生監督機構於2002年12月_____縣衞生監督執法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的關心下,在縣衞生局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公開、綜合管理的原則,積極推進衞生監督體制改革,成立_____縣衞生監督大隊,組建了衞生監督執法隊伍,在公共衞生監督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衞生監督執法隊伍逐漸成長壯大。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要求的衞生監督體系,強化政府衞生監督職能,20xx年3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_____縣衞生局衞生監督局,逐漸完善了衞生監督執法監督體系,這標誌着_____縣衞生監督執法工作將更上一個新的台階,並正式進入科學化、正規化管理軌道。承擔着許多方面的衞生執法工作,不但要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還要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8部國家衞生法律、12部條例、34部部門規章,開展了對食品衞生、傳染病防治、職業病防治、醫療機構、消毒衞生、學校衞生、公共場所衞生、飲用水衞生、化粧品衞生、母嬰保健、醫療糾紛等綜合衞生執法監督,年均監督6000多户(次)以上。由於衞生執法人員編制和經費投入不足,辦公用房和執法工具缺乏,衞生執法力度不夠,衞生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差等問題嚴重製約和影響衞生執法的力度和效果。所以在新形勢下衞生監督體制建設必須改革,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探索豐富新辦法、新措施,使衞生監督執法有效健康的發展。

二、衞生監督體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着衞生監督體制改革進程的深化,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一)缺乏明確具體、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國家衞生部《關於衞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關於衞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僅就改革的指導思想、目的、原則、機構名稱、職責等問題進行了原則性説明,在經費、編制等關鍵問題上缺乏必要的硬性指標,使用了“積極與編制部門協商”、“可比照當地有關行政執法機關的預算定額由財政部門核定”、“根據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等模糊性語句,也沒有爭取人事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行文。由於缺乏上述部門的認同,無法為基層單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改革實施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調度和統一的指揮。衞生部《關於衞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選擇條件成熟的地方或單位先行試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開。實際上經驗推廣工作基本是以省為單位完成的,成功經驗和寶貴教訓沒有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信息資源共享,也沒有及時進行系統概括和理論提升用以指導全國的改革實踐。省、市、區的改革基本處於各自為戰狀態,同一個省內的各級改革進度不一模式各異,甚至出現了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革成為差額單位的現象。根據全國衞生執法監督工作會議公佈的統計數字:自2000年《關於衞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下發部分省、市開展試點至4月底,除港、澳、台外,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建立了省級衞生執法監督機構。與上下步調一致、迅速完成機構組建的藥品監督等部門相比,顯然有不小差距。

【第4篇】加強基礎建設推進衞生體制改革工作報告

石家莊市橋東區位於某省省省會石家莊市中心部位,東依建設大街,西至京廣鐵路,南北分別與欒城、正定縣接壤,呈條狀縱貫石家莊市區。全區轄=個鎮、=個街道辦事處,==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平方公里,總人口==.=萬。

橋東區自====年開展社區衞生服務工作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各醫療單位的積極參與下,工作進展較快。今年以來,我們注重基礎建設,推進街道辦事處衞生院和*衞生院的轉型體制建設,推動全區社區衞生服務再上新台階。

一、加快街道辦事處衞生院轉型

一是充分利用存量資源。因地制宜地構建服務網絡、健全服務網絡,是實施社區衞生服務的組織基礎。在網絡建設中,我們堅持總量控制、資源調整和合理佈局的原則,以確保羣眾就醫方便,資源充分利用,建設標準到位,提供綜合服務,管理規範運行。目前我們八個街道辦事處衞生院,地理位置都比較理想,根據這種情況,在設置社區衞生服務站時,我們將八個辦事處衞生院全部納入社區衞生服務網絡規劃,有效地控制了總量,利用了存量,使衞生資源得到科學配置,社區衞生服務機構佈局趨於合理。

二是加強基礎設施投入。區衞生局加強指導和協調有關部門,通過實施社區衞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使衞生資源逐步流向社區,基層衞生資源空白與短缺的狀況得到有效改善。通過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使衞生服務網絡更加科學合理,社會、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區衞生局要求辦事處衞生院對照《石家莊市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設置規範》,對建築外飾、內部結構等硬件設施進行改造,以達到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設置的標準要求,各衞生院做了大量工作,陸續配備了電腦,按照規範要求粉刷房屋、屋頂澆注、進行鋁合金隔斷以及購置儀器等,總投入近==萬元。同時,指導各衞生院安裝統一的管理軟件,使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全科診療、慢病管理等個人信息資料全部錄入微機,今年病人就診時能很快的從微機上掌握病人以前的健康信息,這項工作我區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目前我區=個街道辦事處衞生院的轉型工作通過市衞生局檢查驗收。

三是爭取財政投入。按照財政對衞生院體制三年一調整的思路,今年適逢財政重新設定對衞生院的預算,區衞生局緊緊抓住這個機會,積極協調主管領導和財政部門,壓濾機濾布考慮到我區財政的實際情況,反覆研討了多個方案提請領導審定,將衞生院每年的定額補助增至為==萬元。

二、推進農村衞生服務工作

推進農村衞生服務工作,必須發揮衞生行政部門和鄉鎮衞生院的作用。區衞生局努力在改革前當好參謀,改革中認真組織實施,改革後及時調控、規範管理,這是搞好農村社區衞生服務的基礎。*衞生院是我區唯一的鄉鎮衞生院,是我區衞生改革的主體之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肩負着自身發展和帶動區域內社區衞生服務站發展的雙重責任。因此,*衞生院的功能能否充分發揮,職責能否全面落實,是開展好這項工作的關鍵所在。區衞生局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努力,加強協調。

一是將*衞生院上劃。按照市衞生局的指示精神,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對*衞生院的上劃工作。*衞生院劃歸區衞生局後,區財政每年對*衞生院增加了==萬元的財政投入,使幹部職工更加安心工作。同時,衞生政策傳達貫徹渠道更加暢通、便捷,推動了衞生院工作的較快發展。

二是加強設施投入。今年以來,在市衞生局和區財政的大力扶持下,*衞生院陸續購置了x光機、x光機鉛防護裙及防護眼鏡,濾布半自動生化儀、多功能微波治療儀、製氧機,電解質分析儀,搶救牀等設備,增強了醫療診斷能力。

三是指導衞生院做好農村衞生工作。明確*衞生院向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轉型的思路,指導*衞生院做好農村基層保健工作。加強對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的培訓,使他們對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職責、工作重點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樹立社區衞生服務的公益服務形象,截止目前,*衞生院對=個村的老年人進行了免費體檢,在村衞生所逐步建立了健康檔案,受到了村民的好評。

三、幾點體會

一是紮實推進社區衞生服務,是基層衞生部門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際行動。以全科醫學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衞生服務,近期效益是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實際問題,盡力使==%一==%的病人在社區基層得到醫療服務。它體現了社會主義衞生事業的性質,是一定福利性的社會公益事業。可以説,社區衞生服務具有保障全民族健康素質水平不斷提高和實現衞生資源優化配置的雙重作用,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基層衞生行政部門只有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才能將社區衞生服務的各項工作落在實處,為轄區人民提供優質、便捷的基層衞生服務。

二是加強基礎建設是推進衞生院轉型的重點。從我區街道辦事處衞生院和*衞生院的現狀看,普遍存在房屋簡陋、設備陳舊、技術落後、人員素質偏低、效益低下的狀況。另一方面,很多居民、農民小病不醫,大病醫不起,因病影響生活水平,這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時,羣眾對衞生服務的需求呈現出綜合性、多元化的特點,不僅需要疾病治療,而且需要預防、保健和康復等綜合性衞生服務,這就要求衞生院儘快完成基礎設施改造,達到社區衞生服務的標準,實現“六位一體”的功能。

三是強化政府行為是實現社區衞生服務功能的關鍵。推進衞生院轉型,改革基層衞生體制,開展社區衞生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直接涉及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相關部門的利益,單靠衞生行政部門很難操作,只有強化政府行為,依靠政府推動,才能形成合力,運作到位。今年以來,橋東區政府始終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強領導,深入調研,精心組織,政策上傾斜,財政上支持,為我區的衞生院轉型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證。

【第5篇】區衞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報告

市政府督查室、市目標辦、市醫改辦:

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對全市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進展情況進行督查的通知》精神,現將我區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醫改工作進展情況

我區五項重點改革從今年初相繼啟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完成了x%的年度目標任務。

(一)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截止9月1日,全區參合農民x人,參合率達x%,人均籌資x元,各級政府對參保農民補助人均x元,xx區內醫療機構報付比達x%,市直醫院報付比x%,平均報付比達x%;城鎮職工、居民參保率分別達x%、x%,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的平均報銷比例分別達到x%和x%;累計資助“參保”x人、“參合”x人,救助困難羣眾x人次。

(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啟動實施。經過周密細緻的前期調研並反覆論證,區府辦制定了《xx區建立基本藥物制度試點方案》。自3月1日起在老池、復橋、保升等7個鄉鎮衞生院和靈泉、龍坪、高升等3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首批實施,4月10日,桂花、永興兩個中心衞生院也相繼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在短短兩個月內在xx基層醫療機構已實現了全覆蓋。截止7月底,全區基層醫療機構共使用國家基本藥物x種,佔x%,省x種,佔x%;9個鄉鎮衞生院和3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共採購x萬元基本藥物,銷售金額x萬元,優惠x萬元,優惠率達x%。試行基本藥物制度後,xx藥價下降達x%以上,開創了讓供應商願意送、醫療機構願意配、醫務人員願意開、人民羣眾願意用的新局面。

(三)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衞生的投入、災後重建、拉動內需、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建設項目的契機,XX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有永興、老池、保升等3個衞生院住院樓,建設面積xm2,增設牀位x張;在建項目有區醫院住院樓和x、x、x、x泉x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改造的有育才社區服務中心和桂花中心衞生院門診樓。

(四)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全面實施。XX年,全面實施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免疫規劃等九項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截止9月1日,全區累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x9份,城市社區建檔率x%;農村建檔率4x1%。啟動了15歲以下人羣x人次乙肝疫苗補種;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x人次,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x人,補助資金x萬元;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x人;改建衞生廁所x户。

(五)積極推進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實施醫院信息公開,健全醫患溝通評價制度,規範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按照醫改要求,已完成各醫療衞生單位機構設置編制規劃,正着力制定全區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設置數量、佈局、牀位規模、大型醫療設備配置和主要功能。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是注重組織領導。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深化醫改工作,將其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及時進行研究部署。各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將其擺上重要工作日程,使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二是注重調查研究。堅持把醫改的政策要求與xx實際緊密結合,區醫改領導小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基層實情,及時發現、解決問題。

三是注重機制建設。初步建立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多渠道補償機制,推進了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機制轉變,為完成基層醫療機構迴歸公益性的改革目標奠定了基礎。

四是注重資金投入。我們努力克服財政困難,區財政安排352萬元改革配套資金,全面實施九項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啟動基本藥物制度試點,保障醫改工作穩步推進。

五是注重合力推進。各級有關部門圍繞醫改工作大局,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形成了推進全區醫改工作的強大合力。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多、工作量大,公共衞生人員偏少,素質不高,資源共享差。二是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還存在品種偏少、藥價虛高等制約醫改推進的制度性問題。三是鄉鎮衞生院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衞生院還停留在維持生計階段。

我們將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增添更加有效的舉措,統籌推進五項重點改革,確保全區醫改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堅決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給xx的醫改工作目標任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fangyi/7yvgk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