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中國調查報告多篇

中國調查報告多篇

中國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了,職場女性的話題也再次受到關注。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經濟領域,以知識、創新、體驗、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全新經濟模式給予了女性越來越大的表演舞台。

誠然,也使得當今的職場女性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在女性就業率高達73%的中國。在家庭中她們是妻子、是母親,相夫教子是義務;在企業裏她們是職員是領導,盡心盡職是責任,同時還需要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

2022年,全面放開二胎,承擔生育責任讓女性在職場上進退維谷,而事實上,女性還面臨着職業發展過程中的能力被認可、升遷阻礙等問題,更有職業黃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兩難。

總結下來這就是當前女性在職場中備受偏見的現狀:

1、大齡女青年不受待見

2、女性工資低於男性

3、因懷孕而影響晉升

4、女性年齡上處於劣勢

5、女性刻板印象,難以改變

6、社會輿論容易將某位女性的錯誤都上升為羣體缺陷

下面我們來結合大數據來看看,調查報告指出超八成女性認為在就業中存在性別歧視,其中,超兩成女性認為在就業中性別歧視嚴重。此外,7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直屬領導為男性,只有28%的受訪者表示領導為女性。

在就業中,性別歧視普遍麼?——超八成女性認為存在歧視

根據調查顯示,女性羣體對於就業中的性別歧視感知更為強烈。22%的女性認為就業中性別歧視現象嚴重,比男性高出近8%。而27%的男性則認為就業中幾乎不存在性別歧視的現象,比女性高出9%。

高學歷女性會遭歧視麼?——超四成具碩士學歷女性感受到嚴重歧視

在就業過程中,高學歷女性會被歧視麼?上述調查指出,從學歷角度看,女性學歷越高,感受到的就業性別歧視越明顯。

調查顯示,在擁有高中或大專或本科學歷的女性羣體中,認為在就業中存在嚴重性別歧視的比例分別為12%、18%、28%,但在擁有碩士學歷的女性羣體中,有高達43%的女性認為就業中存在嚴重的性別歧視。值得注意的是,在擁有碩士學歷的女性羣體中,超九成女性認為在就業中存在一般甚至嚴重的性別歧視。

此外,調查也顯示,擁有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學歷的男性羣體中,認為在就業中存在嚴重性別歧視的比例分別為14%、13%、14%、18%。

升職會受性別因素影響麼?——超八成女性認為在晉升中存歧視

在職場發展中,女性遭受到的性別歧視同樣讓人擔憂,特別是女性在面臨晉升領導崗位的問題上,性別歧視的問題尤為凸顯。數據顯示,有25%的女性認為當前的晉升狀況存在着嚴重的性別歧視,而男性的這一比例僅為18%。此外,還有26%的男性認為晉升中不存在性別歧視現象,高出女性7%。可見,女性感受到晉升中的性別歧視現象比過去更為嚴重了。

職場女性晉升難麼?——超四成女性到目前為止尚未升過職

該報告還對個體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晉升使用的時間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59%的男性在兩年內完成個人職業生涯的首次晉升,女性這一比例則為49%,低於男性1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尚有44%的女性表示截至目前自己從未獲得過升職,而面對這一狀況的男性比例僅為31%,比女性低出了13個百分點。

相較2022年我們的調查數據,2022年的職場性別歧視現象仍不容樂觀,從實際情況看,這一現象在短期內仍很難消除。就業和晉升過程中的性別歧視,是女性在職場中最易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在婚育階段的女性 ,深受其困擾。

女領導多麼?——女性領導佔比不到三成

當前,在職場中,女性領導越來越多,不過,相比眾多男性領導,她們還只是少數。上述調查也發現,7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直屬領導為男性,只有28%表示領導為女性。對此,調查指出,這表明,目前領導層中性別分佈嚴重失衡,男性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那麼,男性領導為何多於女性領導呢?對此,調查分析,基於同男性天然的生理差別和受深厚的男權社會意識的影響,女性在邁向領導崗位的路途上,總是會面臨比男性更多的障礙和困境。

從特質上看,男性領導更多的表現出剛毅果斷,而女性領導則更容易展現自己包容理解的一面。不過人們在做出決定時,產生影響的因素不僅僅是性別,他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驗等也在起着重要作用。我們當儘量以中立客觀的態度對待女性領導,不能一概而論。當然,不可否認,性別也確實是凸顯女性領導價值和優勢的部分原因,人們期待女性領導通過其特有的柔性特質,為團隊/集體帶來更為包容、和諧的氛圍。

相較於2022年的評判標準,2022年社會對成功女性的特徵有了新的看法,我們希望這些成功的女性能將自身的成功經驗分享,去傳遞積極的價值觀和正能量影響更多的羣體。

【第2篇】關於中國農村貧困老齡化問題的調查報告

i.引言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進步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按照國際慣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時,標誌着該地區或國家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1999年中國政府宣佈正式進入老齡社會。而貧困老齡化是指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結構並不是依靠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進步導致的生活水平提高而進入老齡化社會,相反,卻是依賴強制性的人口政策降低人口生育率和人口死亡率從而使老年人在總人口中的比重日趨增大。這是一種與西方發達國家完全不同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方式,我國只用了2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發達國家要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人口年齡結構由成年型向老年型過渡,這並不能正確反映我國經濟發展與人口老齡化之間的關係。截至xx年11月1日零時,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總人口為130628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14408萬人,佔總人口的11.03%,與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0.67個百分點,而其中大概有8500萬人生活在農村。[①]因此,貧困老齡化問題主要發生在人口眾多的農村,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世界上僅次於日本排列第二,農村人口的老齡化速度又是城鎮居民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幾倍。[②]人口老齡化,尤其是貧困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速度、國家政策制定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同時,由於人口貧困老齡化產生的農村養老問題向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提出了越來越緊迫的要求。老齡化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在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使其成為制約各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球60歲以上老齡人口已達6.29億,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一位60歲或60歲以上的老人。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一位60歲或60歲以上的老人,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將接近20億,超過14歲以下兒童人口的總數。到2150年,每3個人中就將有一位老人。[③]日本現有人口將近1.277億,其中65歲以上的人佔19.5%,隨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日本的退休年齡從65歲延遲到65歲以上,出現了職工超年齡負荷工作的現象,日本的老齡職工佔總職工人數的7.4%,這使得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大國的養老保障資金吃緊。在法國,近年來雖然總人口數在不斷上升,但人口老齡化趨勢還是在不斷加強。截止xx年1月1日,法國本土人口達6020萬,如果加上海外領地和海外省的人口,法國人口總數超過了6200萬,而75歲以上老人的比例約佔人口總數8.7%,是1962年時的兩倍,與此同時,20歲以下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也從1962年時的32.2%降至23.8%。這只是幾個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實例,各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都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

為了瞭解中國農村貧困老齡化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當代農民生活的現狀,為解決現階段的農村貧困老齡化問題提供一些建議,筆者於xx年7月20日至8月5日走訪了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山門鎮路邊村的十幾户農民家庭,對農民的家庭收入和支出、老人的養老情況、生活現狀進行了調查。此次調查主要是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主要的調查對象都是60歲以上老人,受到文化水平和視力條件的限制,筆者就通過問詢的方式記錄下了主要的調查參數。同時,由於該村村長外出的原因,就只能通過電話訪問的形式瞭解了當地主要的經濟狀況和人口結構。在調查對象的選擇上,考慮到家庭養老是中國傳統的養老模式,而兒子又是贍養老人的主要承擔者,因此選取了老人的兒子在家務農、外出務工、在本地務工以及兒子還在上學等幾種家庭的類型作為調查對象,而在兒子外出務工的家庭中,又選取了兒子收入高低不同的家庭作為樣本,主要是想反映不同的贍養能力是否對老人贍養狀況存在差距。由於此次調查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因此就沒有進行大樣本的調查,只是抽取幾個代表性樣本進行調查,但這並不影響調查報告的參考價值。

ii.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被調查地區的經濟結構和人口結構

路邊村位於湘西,距離省城長沙380公里,距離洞口縣城26公里,離廣東800多公里,近年來,湖南省加強了道路交通建設,320國道和即將開通的邵懷高速公路從洞口縣經過,但路邊村因為離縣城位置較為偏遠,並沒有真正享受到交通便利所帶來的好處,但對於該村外出務工人員來説還是大大方便了他們的出行,節省了時間和經濟成本。路邊村坐落在雪峯山[④]腳下,翻越雪峯山即可到達懷化市漵浦縣,因為四面環山,森林綠化較好,該地區自然氣候宜人,盛產柑橘,柑桔是該地區主要的經濟作物,但近年來由於該地區不注重柑桔品種的改良,傳統柑桔受到了改良後的新品種的嚴重挑戰,並因為價格低廉、口感欠佳,加上交通運輸不便,使該地區的柑桔缺乏競爭力而漸漸退出市場。桔農的種植積極性大大受挫,原來用來種植柑桔的土地都換種其它的農作物。據統計,xx年該村柑桔種植面積228畝,到xx年已減少為62畝,種植面積縮減了72.8%[⑤]。如今,該村種植的柑桔主要是供自己食用,流通到市場的數量極少,因此,在此次調查期間,很多家庭都沒有關於柑桔產量的相關數據。

路邊村總人口2560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620人,佔總人口比重的24.2%,是全國老年人口所佔總人口比重的兩倍還多。全村人均收入1948元,其中農業產值大約佔21~26%,其他收入有80%來自務工收入[⑥]該村外出務工人員大約900人,主要的務工地域為廣東、福建沿海省份的大中城市,在本地或本省的務工人數極少。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務工人員都是通過親屬介紹進入工廠工作,許多子女為上個世紀80年代出生的家庭由於父母年紀尚輕(均在三五歲至五十歲之間),勞動能力較強,加上子女正是勞動壯年時期,在接受國中或高中教育後直接跟隨父母或他人南下打工,從而出現了所謂的“務工家庭”,因此,也就出現了在筆者所調查的村子人煙稀少,童叟相依的情景。

路邊村耕地總面積1927畝,水稻是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該村旱地面積較少,人均不到0.4畝,旱地主要是田埂和一些小山坡,用於種植蔬菜、花生、土豆等農作物。由於湖南省位於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的丘陵地帶,而路邊村又坐落在雪峯山腳下,一年四季雨水豐沛,耕地成狹長塊狀分佈,且面積狹小,不適於機器耕作,但現在基本普遍能夠採用柴油機動力收割,這為減輕農民負擔作出了貢獻。此外,油菜、玉米、高粱、小麥等旱地作物也有所種植,但種植面積不大,僅僅有很少一部分家庭在收割完晚稻後種植一點點旱地作物,以餵養家禽或用於榨油。而近年來,由於糧食價格偏低,但用於糧食種植所需的農藥、肥料、種子等農資物價局高不下,糧食種植無利可圖,再加上勞動力大部分外流,糧食耕作辛苦勞累,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大受挫[⑦],而外出務工收入成為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農民對農作物收入不再形成依賴,大部分農民都不再種植兩季,而是改種一季稻只滿足全家一年的口糧,因此出現了夏耕時節良田荒閒的現象。在筆者所調查的家庭裏,有85%的農民只耕種一季稻,或種植小部分雙季稻。筆者認為,良田的閒置不僅給農民帶來了經濟收入的減少,更是成為國家糧食減產的重要原因。此外,當地鄉鎮企業數量為數不多,因此並不能像江浙一帶的鄉鎮企業一樣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而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營業務的鄉鎮企業更是屈指可數,因此,“農村產業化經營”、“改變農民收入的增長方式”對該村來説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可以肯定地説,路邊村的情況只是中國農村經濟狀況的一個縮影,要貫徹執行中央的“三農”政策,真正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二、對被調查地區貧困老齡化現狀和成因分析

如前文所述,貧困老齡化與發達國家的老齡化不同,主要是指一國人口結構進入老齡化的趨勢與該國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由於該國經濟實力有限,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老齡化人羣的社會福利並沒有因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醫學技術的發展而得到顯著提高。通過調查,筆者發現農村的貧困老齡化問題比城鎮人口的貧困老齡化要嚴重得多。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養老保險制度只是初步在城鎮得到落實,而要建立農村的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障制度對擁有8億農民的中國來説也只是一個設想。

(一)被調查地區貧困老齡化問題的特點

1、貧困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根據筆者的調查,路邊村xx年總人口達到2560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620人,佔總人口比重的24.3%,總人口比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2397人增長了6.8%,年均增長1.1%,高於全國人口的年均增長率0.63%[⑧],60歲以上人口數與xx年的556人相比增長了11.5%,高於全國0.76%的增長水平。由此可見,農村貧困老齡化的速度要高於城市,這樣一高一低,才使全國60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維持在0.63%左右。到xx年,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處於生育高峯期出生的人將進入60歲的人羣範圍,屆時,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1.2億。而農村是中國人口在生育高峯期的主力軍,由於受到“人多力量大”等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在以手工勞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的農村,能夠養育更多的子女以增加家庭的勞動力數量從而謀求更多的“工分”成為人們在人口生育方面的主要追求,“二老加三四個子女”的家庭模式成為普遍的家庭人口結構。在筆者所調查的十幾户家庭裏,受訪老人的兄弟姐妹平均在三個左右,且這些兄弟姐妹要麼已經年邁60或者即將邁進入60高齡,有的甚至有五兄妹之多。足以可見,農村在推動中國人口老齡化方面所發揮的重大作用。但是,中國農村農民的生活現狀並沒有隨着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得到明顯的改善,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齡人,他們從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獲得的好處也僅僅侷限於基本的温飽問題的解決。由於中國的農業經濟並沒有得到像工業經濟一樣深刻的改革,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工業經濟的發展速度,無論從技術革新、制度改革還是收入增長方面來説,農村經濟都不及工業經濟的成效顯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仍然佔據主導地位,這對農村的經濟制度改革,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重大的挑戰,農民收入增長方式的轉變也就難上加難。如此,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就不會像發達國家的老年人一樣衣食無憂,貧困老齡化成為現實。此外,雖然醫療條件和醫學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這隻對城鎮居民的老年人才是福音,因為他們可以靠退休工資、或醫療保險、或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兒女的經濟支持來享受先進的醫學治療,而對於農村老年人來説,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因而也只能“望醫興歎”。這對控制農村人口的死亡率的作用不及對城鎮人口死亡率的顯著。在筆者所調查的村子,80歲以上老人為61人,約佔60歲以上人口總數的9.8%[⑨],低於全國12%的水平,這可以説明醫學技術的發展,醫療衞生條件的進步並沒有為提高該地區人口壽命起到預期的作用。

2、農村的貧困老齡化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

總的來説,中國的貧困老齡化是在中國經濟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到來的,是中國特殊的國情和特殊的人口政策所造成的,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老齡化有着不同的成因。在發達國家,一國的人口老齡化是伴隨着工業化、城市化、生產社會化、商品化和人口再生產現代化的出現而產生的。經濟的飛速發展,增強了社會福利保障能力,因而生育率持續下降,而現代科技的進步,醫療條件大為改善,死亡率鋭減,人口壽命延長,導致人口年齡結構逐步老化。人口的老齡化和經濟發展是正相關的。而在中國,人口生育率的降低是長期貫徹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在1999年中國政府宣佈進入老齡化社會時,在70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也只有中國、格魯吉亞、摩爾多瓦、亞美尼亞四個國家的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而當時日本的人均gdp為35567美元,美國為34047美元[⑩],這種收入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懸殊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年,中國的城市化、商業化和工業化已經有了飛速的發展,各個不同城市的面貌可以説都煥然一新,這從近年來房地產市場價格的飛漲就可以得到證實,但根據筆者之前在農村生活的所見所聞與此次調查的對比,筆者發現,農村生活面貌並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村舍依舊維持着七年以前的樣子,只是多了些許新樓房,而這種房屋的翻新並不佔大多數。此外,由於當地經濟條件有限,該村道路多年失修而泥濘不堪、坑坑窪窪,這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相差甚遠。而在筆者調查的所有農户中,僅有三户家庭能夠達到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但仍然達不到xx年的全國人均xx美元的水平,而且在這些收入相對較好的家庭,其收入主要是家庭中的兒子兒媳在廣東打工獲得,並不是依靠農業生產所得。儘管大部分家庭的主要勞動力都在廣東務工,但各個家庭的務工收入卻有着很大的差距。如在筆者所調查的農户裏,務工年收入最高的可達30萬,最低的不到2萬元,[11]該村外出務工人員約有900人,占人口總數的31.2%,年齡大多在18歲至50歲之間,其中18至40歲之間的人口約佔80%,因此留在家中的就只剩一些小孩和老人,由於缺乏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加上近幾年農資產品價格高漲而糧食價格又偏低,農民失去了種糧的積極性,也就出現了當地由“雙季稻”改種“一季稻”的狀況。這不能不算是當地勞動力流失的人口結構造成的,而與此同時也是適應了人口流動發展的結果。

3、貧困老齡化引起的農村養老問題亟待解決

由於中國農村貧困老齡化的速度和規模都呈上升的趨勢,而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遲遲不能建立,加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日趨嚴重。

(1)家庭養老模式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的挑戰

中國的養老模式主要是以傳統孝文化為基礎的家庭養老模式,子女一般是老人贍養義務的主要承擔者,因此家庭成為農村養老的基本單位和核心,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收入水平和道德觀念決定着老人的養老狀況。而自從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後,國家加強了對農村人口的生育控制,傳統的認為子女越多養老就越容易得到保障、“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養老觀念受到嚴峻挑戰,“四.二.一”[12]的家庭結構逐漸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結構,而在農村,唯一的差別就在於一對夫婦可能會撫養一個或兩個小孩。隨着家庭規模的小型化、結構的簡單化、核心化,不僅降低了農村家庭的養老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家庭勞動者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此外,社會化過程中帶來的年輕人價值觀和家庭觀的變化,使年輕人和父母之間的代差越來越大,年輕人和老年人在生活方式和觀念方面的差異,在強化老年父母獨立生活的同時,也進一步弱化了家庭的養老功能。隨着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老年人的養老根基受到動搖,因此生活狀況也將變得更加惡化。在筆者所調查的路邊村,老人的養老情況令人堪憂。有一位近80歲的老人,領養了一個兒子,老伴因病早逝,由於傷心過度哭瞎了一隻眼睛,但兒子一方面由於經濟不夠寬裕,另一方面也缺乏孝心,對老人的病置之不理,老人與之理論卻遭到毒打致使其腦部嚴重受傷而時常失憶。如今,老人生活雖能自理,但已喪失勞動能力,領養的兒子一年到頭分文不給老人,只負責老人的伙食,但卻必須以老人為其打理家務為交換,老人苦不堪言。當然,這只是一個特例,但據筆者調查,老人與兒媳之間的生活不和諧是普遍現象,這使得當地老人的養老保障受到挑戰。有一對老年夫婦,雖然兒子在外的務工收入在當地是鳳毛麟角的高收入,但對老人的贍養卻只是基於基本的贍養義務給與老人一定的金錢,對老人的精神慰問卻少之又少,婆媳之間的矛盾可謂日積月累,不可開交。很多老人因為養老得不到保障,70歲高齡了還要上田間勞作以維持生活。足以可見,農村的家庭養老模式對農村養老沒能形成真正的保障作用,需要通過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完善農村的養老現狀。

(2)貧困老齡化使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障制度增加了難度

目前,我國城鎮現養老保險體制主要包括三大塊: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是針對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企業繳費比例一般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0%,個人按本人工資一定比例繳費,1997年不低於4%,以後每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最終達到8%,按本人繳費工資的11%為每個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户;②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主要是針對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其養老保險費全部由國家或單位負擔,個人不繳費,資金實行現收現付制,養老金給付以本人工資為基數,按工齡長短計發;③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主要是基於自願原則實施的一種僱主責任計劃,單位和個人供款實行完全基金積累模式,並採用個人賬户管理。應當説,我國城鎮養老保險體制是比較完善的,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但在農村,基本上尚未出現養老保險體制的雛形,在調查中發現,有70%的人願意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參加養老保險,農民對養老保險的觀念有了改變,但由於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在筆者所調查的幾户家庭裏,購買養老保險的幾乎為零。而根據1999年國務院發佈的《社會保險費徵繳條例》第三條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徵繳範圍為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同時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規定將城鎮個體工商户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範圍”如此看來,佔我國老年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中的老人根本不在基本養老保險範圍之內,因此也就不可能享受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農村的養老保險體制存在了政策缺失。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農村也未能得到落實。我國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把城鎮居民納入了“低保”範圍,根據各個地方的消費水平、收入水平不同,各地的“低保”金額也不同。在筆者所調查的地方,最低生活保障金為80元,雖然金額較少,但當地生活水平較低,勉強能滿足最低生活水平,而當地廣大農村的老人基本上享受不到這種政策的優惠,倒是國家對農村獨生子女家庭的補助政策獲得了農民的好評。[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沒能在農村落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的財力有限,而農村人口卻佔據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之多,這財力缺乏與人口眾多之間的矛盾難以解決。另一方面,由於農民的自產能力較強,基本上能自己解決温飽問題,而且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在贍養老人方面還能起到一定作用,在農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沒能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

(二)對解決農村貧困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一些建議

1、正確認識農村貧困人口老齡化問題

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老齡化問題雖然因為國家的人口政策導致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老年人是社會的財富和資源,而非單純的消費者。雖然農村老人的受教育水平較低,但他們仍然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在子女外出務工的情況下,老人就成了家庭生活和農田勞作的主角,他們年邁高齡卻還要為子女撫養兒女,這使我國現階段呈現的總人口撫養比和少兒撫養比急劇下降的情形得到了緩解。因此,要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的以孝為先的傳統倫理道德,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氛圍,充分認同老人為社會所作的貢獻,使其在心理上得到一種慰籍。

2、儘快建立一個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保障為輔的全方位養老機制

如前所述,家庭養老是中國農村養老的主要模式,這種養老模式的主體地位在短期內還不會隨着經濟的發展而有所削弱,因此,仍然要強調家庭養老在農村養老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並在當前形勢下把其作為養老模式的重點來抓。由於家庭養老效果的好壞與子女的收入及其對老人的態度直接相關,農民增收就成了問題的關鍵。農民增收既是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利器也是中央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國家要放寬政策鼓勵農民工進城就業,以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要大力宣傳和發揚中國傳統的孝文化,不斷提高子女贍養老人的意識,只有雙管齊下才能使農村老人的養老得到真正的保障。另外,不斷完善和發展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為主包括農村養老金制度、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務體系以及維護老年人利益的法規在內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最主要的是加強農村養老保險體制的建立。農村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明確其法律地位,使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各個環節做到有法可依,以取信於民。基於養老保險制度難以在農村建立的現實,各地區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條件採取不同的養老金徵收制度。在經濟發展較快、鄉鎮企業發展迅猛的江浙、東南沿海省份的農村可以採取個人自養制,即農民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購買養老保險,基本上與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一樣,只是在養老保險繳費額上可以定得低一點;此外,還可以實行集體輔助養老金制度,這是一種家庭養老和集體養老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主要模式是農民自己繳納一部分養老保險金,集體補助一部分,國家分擔一部分,但要採取“以個人保障為主、集體輔助為輔、國家政策扶持”的方式予以發展,這種養老保險制度已經在我國的些地方進行試點,如廣東中山市的農村已有105個行政村逐月或逐季或逐年向老年人發放“養老輔助金”,月均33.69元,受惠老人佔老年農民的28%。[14]

3、切實採取措施,逐步解決農村老年人口醫療保障問題

醫療費用在農村老人的生活開支中佔據很大的比例,農村老人都有一種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因此在日常生活上的花費不大,但一旦生病則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農村老人的醫療費用不像城市裏的老人有醫保或單位報銷,農村老人的醫療費用只有靠自己支付或者子女承擔一部分,加上當前農民的收入水平十分有限,因此,農村老人的醫療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在筆者調查的幾户家庭裏,7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開支平均在400——600元/年之間,但全年的生活開支約為3000元左右,醫療開支約佔開支總額的17%。因為這些高齡老人體弱多病,喪失勞動能力,而其子女也都即將跨入花甲之年,收入微薄,對老人的供養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農村高齡老人的醫療保障問題成為解決農村醫療保障的重點。此外,還要加強衞生宣傳和健康教育,儘量減少農村老人的發病率;對農村孤寡老人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等“五保”供養制度,提高供養水平;建立特困醫療救濟基金,建立社會互助制度,動用社會力量提高農村老人的供養水平,使農村老人得到全社會的關注等等。以上各項提高農村老人供養水平的措施都是以國家經濟穩定、健康、快速發展為背景,以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為依託,以農民為主體才能得到落實,因此,只有經濟發展起來了,政府具有一定的財力,中國的貧困老齡化問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iii.小結

農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這並不能説明中國農村的問題就解決了,農村經濟就得到發展了,農村面貌發生的變化是由於農民收入增長的結果,但農民收入增長並不是基於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是依靠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收入等其他非農收入。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以及城鎮周邊的農村,這些地區的農業經濟再工業經濟的帶動下有了很大的飛躍,但這些地區只集中了中國農村的一部分人口,大部分農村還處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農業產業化的步伐甚慢。中央已經注意到“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如今又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並根據戰略目標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農民增收的政策。農民增收是中央工作的重點,也是解決中國農村貧困老齡化問題的關鍵,這是一個長期而浩大的工程,它是關係到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的一件大事。農民增收和中國農村貧困老齡化是相輔相成的,農民增收有利於中國農村貧困老齡化問題的解決,而中國農村貧困老齡化問題的解決有利於農民增收。雖然農村貧困老齡化問題尚未引起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但會間接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只有在家庭、社會、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農村的貧困老齡化問題才能得到解決,中國農村的老人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老有所樂”。

題記:通過此次暑期調查,使我對當前農村經濟形勢有了大概的把握,對農民的生活現狀和農村面貌有了全新的認識。“三農”問題始終是歷屆中央政府亟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歷屆政府最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毫不諱言的説,誰能把中國八億農民的問題解決了,那就為造福中華民族、造福全人類做出了重要貢獻,那他就是歷史的創造者,就會被載入史冊而名垂千古,足以可見“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和挑戰性。以xx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領導集團已經向解決“三農”問題發出了號角,但通過此次調查,中央政府關於“三農”問題的決策並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農民還是怨三道四,對當前社會提出了很多不滿,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中央政府的“三農”政策是從農民利益出發,立足農村實際而制定的,因此應該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針對性。但由於農村人口占據中國人口的大部分,而從中央決策到基層實施需要層層政府機構的作為,且政府要員對自身利益考慮得較多,對農民的利益考慮的少,中央政策的執行遇到了障礙。農民認為,當前中央政府的各項政策是民眾的福祉為出發點的,應該值得高興,但由於當前政府機關貪污腐敗現象嚴重,真正落實到農民頭上的好處很少,農民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產生了懷疑。如從xx年開始,國家規定中央政府給農民的種糧補貼為24元/畝,但在筆者調查期間,種糧補貼還沒有得到落實,而去年的這個時候農民已經拿到了補貼,農民開始懷疑是村官或上級部門扣留了中央財政的撥款補助,因此對中央政策的執行者失去了信心。

2、糧食價格是種糧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但當前的糧食價格卻一直持續低迷,據筆者調查,當前的稻穀價格在70元/百斤,相比於xx年糧食價格的85元/百斤降低了21.4%,但是,最主要的是,用於糧食種植的農資產品價格卻一直走高,種植糧食的利潤甚微。此外,農付產品的價格也很低,但農付產品的成本卻相對較高,以養豬為例,農民賣整豬的價格為2.8元/斤,按一頭豬200斤計算,賣一條豬的毛收入為560元,但一頭乳豬的成本大概是65元,而一條豬從乳豬到出欄需要吃150塊錢的飼料和80塊錢的糧食,算下來養一頭豬的淨利潤僅為265元,如果不是專業養豬户,不具備規模經濟效應,還需要付出很多的勞力和心血,這樣下來,養豬也顯得無利可圖,並不能作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3、農民對當前人口政策的執行情況感到不滿。計劃生育政策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在控制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隨着近年來流動人口增多,政府對流動人口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加大,很多“黑户”人口也隨之增多。在筆者調查的村子,在外務工大約900人,約佔總人口的35%,很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經常是單身外出,但回來時卻帶上了妻兒,在其再次外出時就是全家出動了,這些在外出生的嬰兒由於其父母年齡未到或是超生未能及時落户,這給政府的人口統計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黑户”人口及低齡父母的現象在農村已不足為奇,而這對我國人口普查的真實性提出了挑戰,不難看出,中國人口普查是含有一定的水分。

【第3篇】2022調查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x日至xx日

調查地點:網絡

調查內容:關於中國單身青年孤獨感指數調查

調查對象:單身青年

x月xx日,中國最大的網絡婚戀交友運營商世紀佳緣在成立十週年之際推出大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之《突破阻愛,不孤單》(以下簡稱世紀佳緣調研)。據悉,此次調研採用互聯網在線定量研究的形式進行。調研時間自20xx年x月xx日至xx日,共有8x656人次參與,經過嚴格的問卷質量複審,最終篩選出有效單身人羣樣本67467份。

世紀佳緣全新改版後採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手段,讓廣大青年男女藉助婚戀網站真正實現大數據時代的千萬裏挑一,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根據調研,單身男性的孤獨感指數(綜合單身人羣最近一次孤單情緒發生的比例、時長及程度計算出的數據)高達78.0,遠遠高出單身女性的68.9。其中內蒙古、山西、黑龍江三地男性孤獨感指數最高。等待合適的人出現、自身陷入困境和工作太忙成為阻擋單身人羣獲得愛情的三大原因,7成以上單身男女表示自己已經喪失追求愛情的驅動力。

年齡阻愛 70後孤單指數最高

越長大,越孤單這句歌詞成為都市單身男女的真實寫照,根據世紀佳緣調研,相比80後和90後,70後的孤單感明顯更為強烈,70後的單身男女大多由於工作忙或失敗的戀情導致沒時間或者不願意交友,個人生活空間閉塞導致孤單感增多。89%的受調研男性和82%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隨着年齡的日漸增長,自己的孤單感會越來越強。

不過,60後和60前的單身男女卻低於這個數據,在對60前男性的調研中,僅有85%的男性表示有孤單感,位於各年齡段最低。這與60後、60前的單身男女大多有過婚姻經歷有關。這部分人羣多為離異或喪偶,並且已有子女,對家庭的照顧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孤獨感。

性別阻愛男人更難愛

據調查,儘管在世俗眼光裏男人通常是愛情中佔據主動的一方,但是男追女如隔山的難度卻讓不少男性望而卻步,選擇觀望。調研顯示,儘管8x%的女性都在等待愛情的降臨,但是隻有5x%的男性願意主動出擊去尋找另一半,男性在愛情中的角色逐漸發生着改變。

強烈的孤獨感阻擋了男性追求愛情的腳步,僅有5x%的80後男性和54%的70後男性表示願意主動出擊,略高於90後男性的49%。

不少接受調研的男性都表示,由於怕被拒絕,他們不敢向心儀女性表白,寧可選擇上網和看書來打發單身時光。研究發現有聲音陪伴加之房間空間小,孤單感也會相對減少。

知識阻愛 低學歷讓我不敢談情説愛

和男人相比,女性對另一半的物質和精神要求更高。調研顯示,50%以上的單身女性認為男性要有錢、有房、有內涵才值得去愛。儘管男性隨着學歷增長對自身精神世界豐富程度的要求有所增長,但仍與女性對這點的看重存在很大差距。女性對於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視程度是男性的一倍。一方面女性不會放棄對愛情中物質基礎的要求,另一方面學歷越高的女性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也越高。自卑感成為大部分低學歷、低收入男性的阻愛:半數以上的的男性表示由於收入在2千以下,困境階段讓自己無法戀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九成受調研女性表示,車並不是談戀愛的必需品,近六成女性更看重男性的工資是否在中上等收入,並且男性比女性更在乎對方是否有一定消費能力。

時間阻愛忙碌成最大藉口

低學歷人羣不敢輕易言愛,高學歷人羣卻沒時間談戀愛。忙碌成為高收入高學歷男女堂而皇之的單身藉口,收入2萬以上的單身男女普遍表示,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單身並不可恥。學歷越高,對前途和理想的追求越高,受訪的高學歷單身男女均表示,他們對愛情的渴望都被忙碌的工作消耗怠盡了。別以為單身男女忙碌工作是為改善生活找到另一半,當他們中的多數人是以前途、理想和掙錢為工作目的時候,又如何有心情、有能力主動尋愛?

根據世紀佳緣調研,64%的90後受調研單身女性和61%後受調研單身男性表示自己是為了前途/理想而工作,而對於60前、60後、70後、80後,受調研單身男性百分比要超過受調研單身女性,90後的單身女性由於剛步入社會,事業心更重,更看重自己的前途。

親友阻愛 你的幸福與我無關

和年齡、學歷等客觀因素相比,來自父母親友的主觀因素也許具有更大殺傷力。47%的受調研男性和49%的受調研女性均表示,自己非常在乎父母的意見。當然,也有約x0%的受調研男女認為單身是自己的選擇,與其他人無關。

除了來自父母的壓力,約6成單身男女表示,自己還會被好朋友秀恩愛所刺激,從而產生孤單的情緒,其中年齡越小,孤單感越強烈。

突破阻愛 靠自我

97%以上的單身男女,都會選擇與心愛的ta一起生活,而不是一個人生活。 不論性別、年齡、收入、學歷,所有人對愛情的嚮往都是一致的。愛情的本質,在於讓對方感覺到被愛,被愛的感覺又分為三個層次,被接納、被欣賞、被尊重。現在人們的自我意識過重,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怎樣突破阻愛?對於剩男來説,樹立自信、提升自己的內涵最為重要,要勇於突破自我,主動出擊;而剩女則要考慮重新定義自己的擇偶標準,更理智的去尋找另一半,經濟基礎固然重要,但現實中樣樣皆備的男人肯定是少數,發掘潛力股,懂得取捨才能找到愛情。 作為單身男女的父母,儘量少給子女壓力,想辦法幫助自己的孩子理清頭緒。

中國的單身男女,特別是身處大城市的他們,似乎陷入了單身沼澤。一方面他們表示對愛情的極度渴望,另一方面他們又無能力或者不願意去主動獲取愛情,深陷泥沼無法自撥。據悉,此次報告旨在從單身人羣的孤獨感、對愛情的渴望、造成單身的原因、希望得到的社會理解等多角度來分析單身沼澤的成因。並提醒單身男女們,只有直面自我,突破內心的阻愛因素,才能獲得對的愛情,不再孤單。

【第4篇】關於2022年度中國面膜行業質量現狀調查報告

菌落總數嚴重超標説明產品達不到基本衞生要求,將會破壞精華液的營養成分,加速其變質,並危害人體健康安全。此外,銅綠假單胞菌是致病菌的一種,當肌體抵抗力低下時可致病,並引起病人死亡。

美即和俏十歲企業在調查樣品後,出示證據證明被抽檢出問題的3款面膜都是冒牌假貨,並向電商平台投訴了錦華護膚品和羽凡生物科技旗艦店2家售假網店。隨後這2家網店被封。

面膜有價美麗無價,如果選擇網購,消費者可先到專櫃購買正品,然後再到網上購買該產品,從外觀,香型,材質,功效等方面自行進行對比,掌握辨別真偽的方法。在實體店購買時,一定索要正規的發票、憑證、票據。另外,還可以在購買之前,通過品牌商品的官方服務熱線打電話驗證。

【第5篇】“80後”、“90後”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

在520被許多年輕人賦予我愛你寓意的日子,一份新鮮出爐的《80後、90後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82%的單身青年因為缺少勇氣而不去戀愛,76%的適婚青年有恐婚心理。

該報告由中山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與百度大數據、金六福酒業聯合發起,通過街頭問卷、互聯網調查等形式,共收到超過3萬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佔發放問卷的95%。在地域分佈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的受訪者超過50%,其他以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的受訪者居多,職業分佈上普通白領與公務員比例最高。

在針對受訪者婚戀狀況的調查中,65%的受訪者表示目前處於單身狀態,只有2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結婚。在身邊剩男剩女數量問題上,接近80%的受訪者認為剩男剩女處於多數狀態。

對於單身狀況,其中82%的單身青年選擇因為缺少勇氣而不去戀愛。在成為剩男剩女的原因上,有76%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是因為缺少勇氣。

有65%的青年受訪者選擇在30歲以後結婚,91%的青年男女認為婚姻是件壓力很大、很麻煩的事。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壓力過大,在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父母壓力的影響下,年輕人很難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婚姻上。

對於結婚的重要前提條件,有63%的青年男女認為物質條件滿足是結婚的重要前提。穩定的感情不再是結婚的最重要因素。

有高達76%的適婚青年表示有恐婚心理。面對恐婚,除了對結婚高成本的恐懼,也有對婚後生活狀態改變的擔憂。在如何看待恐婚問題上,認為缺少勇氣、不敢結婚的有超過60%,其次也有50%的受訪者認為經濟壓力過大。

報告認為,針對當前適婚單身青年的恐婚現象,既要寬容對待他們各自的選擇,也要倡導當代青年勇敢結婚,大膽去愛。

【第6篇】中國家庭幸福指數與移動電子產品關係調查報告

4月29日,由《婚姻與家庭》雜誌社主辦、歐派家居集團協辦的每天關機一小時中國家庭幸福指數與移動電子產品關係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本次研討會彙集了《非誠勿擾》客座嘉賓、著名情感專家黃菡以及國內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醫學方面的相關專家,共同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家庭亞健康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併發布了《中國家庭幸福指數與移動電子產品關係調查報告》。

6成中國夫妻遭遇電子情敵

調查數據顯示:每個家庭至少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大多數家庭擁有2-3部智能手機,半數家庭擁有平板電腦,73.3%的被調查者的智能手機24小時開機。當前,家庭聚會已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聚,聚會模式變成人+智能手機+人,43.0%的被調查者表示,會在家庭聚會中各自玩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

在已婚被調查者中,超過6成(60.1%)的人感到配偶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時間過長,移動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夫妻間的電子情敵。因單方或多方家庭成員過度沉迷手機等移動電子產品而導致家庭溝通缺失,進而造成家庭矛盾激化、幸福指數降低等家庭亞健康狀況普遍存在。

同時,移動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也降低了親子關係的品質。26.3%的父母在工作日下班後陪伴孩子時仍可能會用智能手機,而在節假日這一比例上升至33.4%。36.6%的被調查者會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作為安撫孩子的工具。從不或較少在陪伴孩子時使用移動電子產品的家庭,親子關係品質更好,父母與孩子間面對面的互動更有利於提升親子關係質量。

用心陪伴,歐派倡議每天關機一小時

對於移動電子產品帶給人際和家庭關係的亞健康現象,包括《非誠勿擾》客座嘉賓、著名情感專家黃菡、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會長朱宗涵在內的10餘位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就中國家庭溝通現狀、移動電子產品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合理利用電子產品拓展親密關係、挽救電子時代的夫妻生活、如何適應網絡時代的交流、如何提高電子產品使用的效率等話題展開了廣泛交流。多位與會專家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為迅速的經濟體,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但是對於高速發展背後存在的社會性問題和家庭亞健康狀態,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企業和社會人士的關注,集中社會力量,共同提升中國家庭健康、幸福指數。會上,婚姻與家庭雜誌社與歐派家居集團聯合向全社會發出每天關機一小時的健康生活倡議。

關機不僅是一個呼籲,更是一個愛家宣言和行動口號。關機即關愛,這與歐派愛家計劃所倡導的用心陪伴是一脈相承的。歐派家居集團營銷副總經理阮達羣表示,歐派一直將有家有愛作為企業核心品牌理念,有義務喚起全社會對家庭亞健康現象的關注,此次協辦研討會,目的在於呼籲人們在繁忙之餘迴歸家庭,放下電子設備,以切實的行動關愛家人、陪伴家人,傳遞愛家正能量。

阮達羣表示,為了擴大每天關機一小時的影響力,讓更多人意識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家庭溝通問題,歐派還專門邀請周冬雨參與攝製愛家公益微電影《關機一小時》,希望能借助明星的影響力,傳遞歐派愛家計劃的正能量。據悉,目前微電影已經拍攝完畢,將於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當天舉辦的歐派愛家公益盛典上首映。另據阮達羣透露,歐派品牌形象代言人、新任愛家大使孫儷和微電影主演周冬雨都將出席愛家公益盛典。

【第7篇】關於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優秀調查報告

xx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調查報告

xx科技在今天公佈了一份xx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是對北京、上海和廣州地用户進行計算機輔助隨機抽樣電話訪問調查後作出的。從調查報告結果可以看出,百度依然是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老大,市場佔有率領先google 40多個百分點。跟去年相比,google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下滑了12.3個百分點,特別是可見很多google的用户已經“投靠”了百度。值得注意的是,google的下滑趨勢在最近半年(xx年月~8月)有所減緩。無論是學生用户市場還是非學生用户市場,百度的市場佔有率都領先於google。排在google後面的分別是雅虎搜索,搜狗和新浪搜索。

搜索引擎 一年前的市場份額 當前的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變動

百度 51.5% 64.5% +13%

google 32.9% 20.6% -12.3%

雅虎搜索* 3.7% 5.4% +1.7%

搜狐 4.6% 3.4% -1.2%

新浪 4.0% 3.5% -0.5%

對於搜索引擎用户羣的調查可知,google的使用者仍然比百度用户有着更早的上網經歷、更豐富的搜索引擎使用經驗、更強的搜索引擎依賴性、地搜索與工作或職業相關的內容等重要行為特徵。有趣的是,在非學生用户中,google使用者的平均年齡和月收入都比百度用户要高。在學生用户中,除了百度,其他幾個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均低於它們在非學生用户中的市場份額。

【第8篇】最新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由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與華通明略合作開展,共覆蓋了代表不同區域和經濟發展水平的9個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民眾,也涵蓋了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南非、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的民眾。每個國家的受訪民眾為500人,共計4500人。

總體來看,海外受訪者對中國形象認同率最高的描述是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較高,佔46%的比例;但是與此同時,45%的受訪者也會認為中國是一個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

屏蔽此推廣內容報告顯示,對於中國提出的一系列發展理念和國際倡議,海外受訪民眾有較高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和依法治國是海外受訪者最為熟知的內容。在認可度方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訪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海外民眾最熟悉的十大中國品牌依次為:聯想、華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海爾、阿里巴巴、中興、海信、tcl、中國銀行和中國移動。對中國產品的整體評價相較2022年有所提升,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依然是阻礙海外消費者購買中國品牌的主要因素。此外,售後服務也是中國產品亟待改善的方向。

【第9篇】中國圖書暢銷調查報告

在圖書市場,為什麼有的書暢銷百萬,但大部分作品卻被束之高閣,滯銷蒙塵?一部作品如何才能叫好又叫座?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實力作家生計無憂,創作出更多好的作品。鑑於此,我們結合本年度的調查結果,再次撰寫暢銷書啟示錄,但願對當下陷於市場困境的作家有所幫助,對出版界人士有所啟示。

一、暢銷成常銷

2022年度,餘秋雨的《山居筆記》《文化苦旅》及安妮寶貝的部分作品,以及名家名作如傅雷的《傅雷家書》、沈從文的《湘西散記》、楊絳的《我們仨》、陳丹青的《退步集》、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王安憶的《長恨歌》、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活着》等曾經的暢銷書,到現在每個月還能賣掉近千本甚至更多,由暢銷變得常銷。

二、實用是王道

2022年,生活類圖書頗為暢銷。《求醫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新編家常菜譜》的熱銷,説明隨着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通過圖書快速獲取生活信息和知識,已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而引發讀者共鳴的一些職場小説,如《圈子圈套》《杜拉拉昇職記》《輸贏》等描述職場爭鬥、揭露職場內幕的小説能夠取得成功,在很多程度上,也與它的實用性有關。比教材好看、比小説有用。

三、單本變系列

在目前的圖書市場,銷量每年超過5萬冊的圖書數量並不多見,達到10萬冊的屈指可數,發行過百萬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一旦某部作品成為暢銷書,出版者和作者通常會迅速反應,比較常見的方式是將單本變成系列,此舉近年尤為明顯,《藏地密碼》《藏獒》《盜墓筆記》《明朝那些事兒》等系列暢銷書莫不如此。圖書的這種複製性與影視劇沒有實質的區別,都是大眾文化生產的本質特徵。

四、作家明星化

當影壇大哥成龍都成為于丹的粉絲時,作家的明星化就成為一種巨大的市場優勢,其其龐大的粉絲羣體就是她的目標或潛在讀者,這就是為什麼于丹的作品起印就是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原因。在記者隨機採訪的50名各年齡段讀者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表示,自己如果喜歡某位作家,那麼,無論他出什麼作品都會購買。

五、深度衝擊波

一本書要想暢銷,除了作品本身所具備的特性之外,和它的出版者也是密不可分。

頗為有趣的是,在中國出版界,有幾位姓名中帶波字的出版者,正好構成了中國出版界的深度衝擊波:金麗紅與黎波、路金波、沈浩波、張小波、安波舜等。這些圖書策劃人對於讀者的研究,常常細化到誰會買這部書?可能買多少?對於作者的考量,深入到他寫東西之前是否做過長期準備是否對自己作品傾注全部情感。作品出版時,封面和廣告詞,紙張和版式,定價和消費羣,都在研究的範疇。而一旦作品出版,就會用各種方法去推廣、宣傳,使其贏得市場。

調查手記

文化消費嚴重不足,書市發展遭遇諸多挑戰

今年上半年,中國圖書市場並未有令人驚歎的亮點,反而出現不少微妙的變化。這些變化和年初的雪災及八月的奧運或多或少有關。

各種原因導致人工、紙張、油墨、運費上漲,隨之而來的是書價上漲,去年定價20元的書,今年同等厚度要賣到28至32元,漲價幅度已經超過了40%。原來是印刷廠先墊資買紙印刷,印完才付款;現在,是出版社先買紙交給印刷廠才開印。北京蜜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編張業宏告訴我們:去年的圖書平均價格在25至28元之間,按目前的趨勢,估計不久後將突破30元。文藝類的價格還好,社科書平均價格已經達到35元。

圖書漲價帶來的矛盾心態同樣值得注意,據上海書城反映,還有不少讀者專門到書城看書抄書名,然後去網上享受折扣書價,直接掏錢買書的人較以往少。而我們調查時發現,很多被出版界人士認為是購書主力的目標讀者羣,事實上很少買書。不少人人選擇更為快捷的閲讀方式:在網上下載電子書,然後通過手機、mp3mp4等載體閲讀。

安慶師範學院一位學生告訴我們,在他們學校,這種電子化閲讀十分火爆,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價格低廉,到網吧下載小説,一個小時可以下載n部,但是需要支付的費用,只是每小時2-3元的上網費而已,這比買盜版圖書還便宜其次,手機攜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閲讀,並且操作簡單,晚上寢室熄燈之後,打開手機看小説,還是蠻爽的,該同學説,如果是紙質圖書,黑燈瞎火的你讓我怎麼看?

而青少年讀物的常銷程度則令人吃驚,在作家富豪榜的25位作家中,青春讀物佔據了財富的半壁江山。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在同等的消費能力下,花30元錢吃一頓快餐或者打一次出租車時,很多人會覺得物有所值,若用相同的價錢買一本書,卻往往心有不甘。由此可見,公眾在選擇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時,往往更傾向於物質消費,這是否也折射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物質消費極大豐富的背後,大眾的文化消費意識不足、消費觀念嚴重滯後的現實?

【第10篇】2022年9月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查報告範文

2022年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查報告

《“一滴水的歷程”中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調查報告》日前在北京發佈。

報告是21世紀經濟報道與浩澤淨水聯合發起的“淨澤計劃”公益項目的成果之一。研究人員歷時一年,實地調研7個城市,綜合調研20個重點城市,對城市飲用水水源的基本情況、水源地水質和水污染情況、保護和水污染治理情況等實施了詳細調研分析。

報告選取中國20個重點城市(地區)作為考察對象,其中實地調研北京、上海、廣州、西安、三江源、重慶和長沙7座城市(地區)。這些城市覆蓋了中國大部分地區,人口密集、經濟較為發達。調研飲用水水源的形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為便於更好的比較,調研組還對水資源極度緊缺的新加坡供水系統進行了實地調研和訪談。報告以實地調研、專業人士訪談、檢索的方式開展,數據於政府主管部門、企業公開公佈的信息、專業人士提供資料及研究論文、調研組實測數據。報告將相關數據與實地檢測數據結合,更好接近真實現狀。

報告顯示,在我國,目前水質狀況有五大規律:

水庫水質好於河流水,地表水水質好於地下水,河流上游水質好於下游,河流乾流水質好於支流,工業企業較少地區水質好於密集區。

此外,影響城市自來水水安全有3個關鍵環節,第一是水源地水質,也就是原水的品質;二是從自來水廠的出水水質,水源地到自來水廠淨化工藝處理後的水質;三是從自來水廠到供水管網水龍頭出水水質。

【第11篇】2022中國光伏行業調查報告:“屋頂發電”為何沒有預想火

孫廣彬:地面電站很好理解,比如在一個空地上,山坡、戈壁建一個5兆瓦、10兆瓦這樣一個集中式的電站,好發電、好併網,也好管理;分佈式,就是分開、在不同的地方來佈局。比如廠房、屋頂、辦公等等,分佈點可能比較多,但每一個都比較小。除了地面電站以外,剩下的只要跟建築相結合的,都是基本上都是分佈式。

正信光伏副總經理楊靜:首先你要得到一個你所住的小區物業管理的許可,證明你可以在自己家裏的屋頂上搭建這種系統;然後拿到這個許可證以後,你還得找設計公司去設計,做屋面的承重分析、根據用電量設計裝機容量、鋪設的佈局。然後你拿着這套設計方案,去當地的供電局申請。我要搭這個,我要併網,要有入網許可證。

物業的許可證明、電力公司的設計方案和供電局的入網許可,把這三樣充分必須條件集齊,可不輕鬆。想法新潮的倪女士就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遇到了諸多沒跟上她步點的相關單位:

倪女士:先是到供電局,所有的窗口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我説我知道有這個政策,而且我知道其他省有補貼,櫃枱的櫃員都説不知道。給了我一個科長還是主任的電話,他説是有這麼回事,但要物業先批准。實際上這一步就走不通,物業不同意,我跟他説這是國家希望鼓勵我們做的事情,他還是不同意,因為覺得在屋頂上裝,我雖然是獨棟,但是整個小區會影響,會怕引起鄰里糾紛。

【第12篇】2022年6月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社會調查報告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邊城裏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與隔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本站為大家整理了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範文,閲讀!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是目前全社會關注的一大問題。為了全面瞭解開發區留守兒童家庭生活、教育狀況,推進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對開發區(園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進行了摸底、調查。

一、基本情況

開發區隨着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入),留守兒童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羣體,在特殊時期這一羣體的生存和權益保護狀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1、開發區(城南學校施教區)現有留守兒童256名。調查顯示,有31.3%的屬父母外出務工,一個星期左右與孩子聯繫一次,36.5%的半個月或一個月與孩子聯繫一次,和孩子見面的多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由於父母常年在外,長期和孩子分離,對孩子缺少關愛,缺乏交流溝通,導致親情缺失,監護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兒童軟弱無助,自卑封閉,逆反心理嚴重。

2、留守兒童家庭生活環境情況。從總體情況看,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親屬。其中78%的留守兒童隨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兒童與其他親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兒童由老師或其他人擔當監護人,隔代撫養情況較為普遍。

3、留守兒童學習情況。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多數處於中下游,成績優秀的較少。學齡留守兒童中,學習優秀佔15.9%;學習良好,佔35.9%;學習成績一般,佔43.7%;學習成績較差佔4.4%。其中,有72.6%的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需要輔導時首選的是老師,單獨選擇監護人或哥哥姐姐輔導的僅佔18.7%。

4、留守兒童心理情況。從調查看,大多數孩子性格內心、孤僻、倔強、與人交往少。在不開心時,都會出現一些 “想早點長大獨立”, “想讓父母安慰自己”,“覺得沒有人關心自己”,“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別人” 超長的想法;有些還甚至想離家出走,多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懷與社會的關注,希望多與父母進行心靈的溝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

5、家庭教育情況。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國小文化程度及文盲的佔到60%。監護人教育孩子的知識於自己摸索的佔 49.5%,從長輩那裏學來的佔33%,而通過專門的家庭教育培訓班或家長學校學習的僅佔3%。近30%的監護人很少或從不主動與孩子聊天,關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學習,其次是生活情況,過問孩子情緒問題的只佔13%。

二、存在問題

兒童時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長身體、培養健康心理的關鍵時期,他們不但要接受學校的教育,還要接受社會的關愛,更要沐浴在父母親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最需要父母關愛,遠離了父母,由其他人代為監護,使這些兒童的受教育狀況、健康成長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1、隔代教育力不從心。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佔多半以上,由於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忙於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監護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無精力監護孩子。因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負擔,危害社會。

2、家庭學校溝通不夠。由於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很少甚至從不主動與孩子的老師聯繫或參加家長會,缺乏與學校的溝通,也不過問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及學習情況,加之學校老師缺少對孩子的家訪,有的孩子抓住這個空檔,在學校欺騙老師,在家裏又矇騙監護人,雙方無法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實現有效對接。使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和學習得不到發展而走向消極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近年來,雖然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農村家庭教育特別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如農村家庭教育網絡不健全、已有家長學校作用發揮不夠好、有關領導和部門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視不夠、缺少有針對性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宣傳培訓活動等,加上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不注重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使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面臨着諸多困難和問題。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優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境。根據園區內外來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多的特點,學校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作為學校為推動新農村建設,為開發區社會、經濟建設作貢獻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留守兒童監護網絡。對無人照看和學習、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兒童到學校寄宿讀書,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將利用市局支持資金對學生食堂、宿舍進行改造,為寄宿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弟)創造更加優美的成長環境。

2、切實執行規定政策,確保外來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對外來無務工子女學校盡力接收其入學,並按學區內學生對待,一視同仁收費,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努力為留守兒童接受同等教育創造條件。

3、加強溝通交流,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互動網絡,對所有留守兒童(外來學生)逐個建立學習、生活檔案,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兒童父母定時(不定時)聯繫,定期召開留守學生及其監護人座談會,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及時通報學生在校學習表現情況,讓監護人及時瞭解留守兒童在校情況,並及時向學校反映回家後的思想狀況和行為習慣,使學校和監護人能有效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

4、學校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學校以工會牽頭,組成以黨支部、團隊、班級等組織為主的關愛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弟成長的組織網絡,協調、維護、教育和服務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協調有關部門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入學、困難學生補助等實際問題,不斷優化留守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環境。着力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研究,認真履行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職責,大力發展家長學校等家教服務網絡,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引導留守兒童外出務工父母和監護人改變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真正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使社會真正和諧。

【第13篇】中國大學聯考狀元職業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大學聯考狀元大學期間學習能力突出,考研深造和出國留學成為畢業首選;大學聯考狀元職業發展並不理想,職業成就平平遠低社會預期;狀元僅是考場狀元,尚未成為職場狀元。以下是本站範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中國大學聯考狀元職業狀況調查報告,歡迎閲讀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大學聯考狀元職業狀況調查報告

大學聯考狀元畢業後大多銷聲匿跡,僅十分之一狀元職業有案可查

報告顯示,本次調查統計到的大學聯考狀元有350多人,約佔1977-1998年大學聯考狀元總數的25%。其中理科狀元190多人,文科狀元160多人。當中能統計到其職業狀況的有130多人,僅佔1977-1998年大學聯考狀元總數的十分之一。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聯考狀元大學畢業後都銷聲匿跡了,大學聯考狀元畢業後能見度偏低與現今大學聯考狀元高曝光率形成鮮明對比。

大學聯考狀元陽盛陰衰,文理科男狀元優勢凸顯

調查顯示,在統計到的350多名大學聯考狀元中,男女狀元比例嚴重失調,男狀元約佔64%,女狀元約佔36%。其中理科狀元中,男狀元佔絕對優勢,約佔73%,女狀元約佔27%,女狀元不到理科狀元總數的三分之一。文科狀元中,男狀元仍佔優勢,約佔53%,女狀元約佔47%,女狀元勉強與男狀元平分天下。可以説,1977-1998年我國大學聯考狀元呈現出陽盛陰衰的局面。

1977-1998年我國文理科大學聯考狀元性別比

文理狀元 所佔比例理科狀元所佔比例 文科狀元所佔比例

男64%男73%男53%

女36%女27%女47%

北大清華成大學聯考狀元首選,中科大高居第三

調查顯示,在統計到的350多名狀元中,能統計到就讀大學的有190多人,約佔總數的55%左右。其中,選擇就讀北京大學的狀元最多,有85人,高居第一。選擇清華大學就讀的有46人,位居第二,其中北大和清華錄取狀元合計約佔總數的70%左右。選擇就讀中國科技大學的狀元有16人,位居第三名。選擇就讀復旦大學狀元有8人,位居第四。選擇就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6名,列第五名。其中理科狀元選擇就讀清華大學的最多,文科狀元選擇就讀北京大學的最多。

狀元歸屬正在成為衡量大學影響力的風向標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學術負責人、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對比1977-1998年和1999-2022年兩個時期大學聯考狀元選擇就讀高校情況來看,1999年以前狀元選擇就讀的高校相對分散,而1999年以後狀元選擇就讀的高校非常集中。自1977年以來,北大和清華一直都是狀元的首選高校,而其他高校在不同時期情況則不同,如中國科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南京大學等高校1977-1998年是狀元報考人數較多的高校,而最近幾年則少有狀元問津。特別是2022年香港高校納入內地統一招生後,部分高校在狀元心目中的地位已基本上被香港高校所取代,而與此同時,香港高校也對北大、清華髮起強有力的衝擊。相對來説,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則表現比較穩定,不同時期均有一定數量的狀元選擇報考。

1977-1998年中國最受大學聯考狀元青睞大學排行榜

名次學校名稱所在地區狀元人數

1北京大學北京85

2清華大學北京46

3中國科技大學安徽16

4復旦大學上海8

5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6

6南京大學江蘇4

7中國人民大學北京3

8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14篇】中國移動搜索商業模式調查報告

在信息社會,隨着通信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電信運營商可以為用户提供越來越多的新型、方便、實用的服務,日漸豐富用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繼手機錢包、移動音樂、移動博客等等業務之後,又一種新的應用服務在通信服務市場悄然興起,這就是移動搜索服務。

移動搜索是一項新型的無線增值業務,由於無需使用任何線路連接,因此市場上也稱之為無線搜索。目前運營商提供的移動搜索服務主要是給用户通過手機搜索互聯網上的萬千信息,而用户使用服務的主要方式為短信搜索和wap網站搜索。其實,我們需要始終注意的一點就是,移動搜索應該返回用户想要的信息,而不是一串的網絡連接。

儘管各大互聯網搜索公司和新型的專業無線搜索公司都紛紛進入移動搜索領域,移動搜索看上去風光無限,但是離大規模商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藍圖和現實的距離

儘管移動搜索的前景不言而喻,但一切也還處在剛起步階段,移動搜索要想順利贏利,還存在許多問題。巨頭們雖然積極推行移動搜索,也不過是把網站搜索的內容在手機上展現而已,並無革新之處;而真正的移動搜索需要專門的移動搜索引擎,好的用户體驗才利於推廣。

與互聯網相比,移動搜索的資源極度匱乏,這已經成為移動搜索服務藍圖和現實差距的最大障礙。目前wap站點僅16000多個,且多是以下載鈴聲、圖片為主的,可以用來搜索的滿足用户個性化需求的信息並不多。

技術發展是制約移動搜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制約性主要體現在移動終端設備屏幕的狹小和無線網絡帶寬的束縛。用户在使用移動搜索的時候,受移動終端屏幕的限制無法獲取更多的資源;而用户在發出搜索指令後,受無線網絡帶寬的束縛又需要等待很長時間。

2、如何縮短差距?

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縮小差距,首先得區分互聯網搜索和無線搜索的不同:一方面是硬條件的差異,手機搜索屏幕小、速度慢,用户需求差異性大、目的性強;另一方面,無線搜索面臨的市場不是一個公平的環境,互聯網搜索基本上沒有什麼其他因素的制約,而無線搜索受運營商和終端的制約因素很大,這是一個產業鏈共贏的模式。

基於以上兩點,對於如何縮小差距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加強與手機廠商的合作;第二,與運營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第三,技術進步獲取競爭優勢。

如果能夠成功地和普及率高的手機廠商形成合作,移動搜索服務提供商將極大地提高移動搜索的普及率。在進軍無線搜索領域時,百度就宣佈將與諾基亞合作,在諾基亞手機中植入百度搜索服務。

同時,在移動搜索價值鏈中,電信運營商處在核心地位,因為基於移動網絡的服務必須徵得運營商的同意,所以運營商的態度和推廣力度將直接影響移動搜索的發展。

cgogo的其中一項搜索業務就是與電信運營商進行戰略合作,cgogo提供搜索引擎的平台、解決方案,並負責實施。與運營商的合作使得cgogo具有網絡資源的優勢,使其形成更好的用户忠誠度,並且更容易與產業鏈上下游包括手機終端廠商、橫向的內容提供商建立良好合作關係。

在技術進步上,基於為客户提供更加個性化、準確化服務的基礎上,無線搜索市場將產生多種搜索技術的結合體,系統可以根據用户的關鍵字或者問題,從相匹配的搜索結果中通過智能化的篩選和過濾,把最有效的信息提供給用户。這種技術的結合體將成為無線搜索技術的一種發展趨勢。

3、找尋更好的商業模式

即使現在是移動搜索的市場鋪墊期,贏利也是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移動搜索服務提供商不能總是停留在燒錢的狀態,如何贏利的問題也是當務之急,用户是否會接受移動搜索這個新事物還需要合理的商業模式。

基於手機平台的移動搜索業務,必須依靠手機的wap上網功能,而且使用搜索功能產生的費用按流量多少計算。對於手機用户來説,流量計費仍然是一個非常奢侈的消費,這對移動搜索市場的開拓設置了一個不小的障礙。

對於移動搜索運營商來説,在手機終端開闢移動搜索業務無疑是為了贏利。用户使用移動搜索引擎業務時按照網絡流量收費,移動搜索引擎運營商無法參與移動運營商的分成,要想獲得分成,移動搜索運營商必須成為sp運營商,這對於移動搜索運營商並不是難事。用户通過互聯網使用搜索引擎是免費的,通過手機使用搜索引擎卻要收費,用户能否接受。

正是基於此,贏利模式的選擇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在目前使用的手機搜索中,最被看好的是本地搜索,在本地搜索上,cgogo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通過給用户提供地圖黃頁、商品信息、價格優惠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訊息,通過競價排名和廣告的方式向提供訊息的廠家收取一定的費用,向用户免費的商業模式,目前已經收益。

但是移動搜索的贏利絕不僅限於此,還需要多種模式的探索。如果在業務贏利模式上有所突破的話,移動搜索必將在短期內有很大的發展。

【第15篇】《2022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調查》報告最新解讀

暖流來襲: 大型書城最受益

線上線下兩種零售渠道經過幾年的競爭與發展之後,不同的讀者、不同類型的圖書均形成了特色化的渠道分佈,我國的圖書零售分佈格局已經基本穩定,渠道多元化的局面開始形成。

渠道選擇:線上線下有側重

數據顯示,線上與線下圖書零售的類別分佈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社科類、少兒類和文學類在兩個渠道的表現都非常突出,尤其是社科類和少兒類,在實體書店渠道合計碼洋比重超過35%,在網上書店渠道合計碼洋比重接近50%。但是在實體書店渠道佔比達到25%的中國小教輔教材類圖書,在網上書店渠道的銷售碼洋比重僅為7%左右。另外,公務員考試類、成人專業考試、少兒類下屬的卡通繪本漫畫類等圖書,在網上書店渠道的銷售比例也略高於實體書店渠道。

由實體書店渠道和網上書店渠道的銷售結構比對可以看出,這兩個渠道圖書銷售的主體需求基本類似,只是個別細分類的表現有所差別,而這種差別與實體書店渠道和網上書店渠道購書人羣差異及其需求特點有直接關係。相對年輕化的網購人羣需求類別,或者受到價格折扣影響較大的類別,往往在網上書店渠道的表現會更為突出。而全民性的銷售熱點或者綜合性銷售類別,往往在實體書店渠道的銷售佔比更高。

細分市場:傳記少兒增長快

2022年實體書店渠道圖書零售的銷售回暖也體現在各個細分類市場當中,絕大多數類別的年度增長率都比上一年度有所提升,這也進一步説明實體書店渠道的銷售回升是各個類別共同作用的結果,並不是依賴局部類別或者個別熱點的拉動。

在各個細分類當中,增長表現最好的類別是傳記類和少兒類,這兩個分類的年度同比增長率均超過10%;文學類的年度增長率也近10%;教輔教材類和社科類也實現了正向增長。與前兩年相比,主要分類的年度增長率均有所提升,文學類、社科類均扭轉了前期負增長的局面;生活類和科技類儘管未能實現正向增長,但是這兩個類別的同比增長率也已經比上一年度有所改觀。

即使從全球範圍來看,少兒類圖書銷售的表現也是非常突出的。根據美國尼爾森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少兒類圖書銷售在其監控的全球多個區域表現突出,增長速度明顯高於成人閲讀。在這一方面,中國市場與全球眾多國家市場表現一致。不過對於文學類、傳記類等圖書的銷售,中國市場的增長速度高於尼爾森公司監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

暢銷渠道: 網上書店貢獻突出

在圖書零售市場當中,暢銷書一直是重要的影響力量。數據顯示,2022年實體書店渠道銷售開卷前100名暢銷書貢獻達63.53%;在網上書店渠道當中,該指標進一步達到80.55%。可見,暢銷書在網上書店渠道的影響力更加突出。其實,相比於實體書店渠道的多地域、網點眾多的特點,網絡渠道的圖書銷售本身就經營者數量來説相對集中。在網上書店銷售做爆品的典型營銷思路之下,網站流量和實際銷售量也更多地聚集在排序靠前的商品當中。眾多在展示頁面中排名靠後的圖書甚至都沒有被讀者瀏覽進而產生銷售的機會,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網上書店渠道銷售的聚集效應。

當進一步對比線上與線下的暢銷書類型,會發現其實不管是實體書店渠道還是網上書店渠道,讀者購書的消費熱點還是非常類似的。少兒、文學、學術等類別仍舊是大眾暢銷書榜單上的上榜主力,但是在具體的暢銷主題和上榜圖書方面會稍微存在一些區別。相比之下,少兒文學類、小説類圖書在實體書店上榜數量更多,而少兒卡通繪本漫畫、經管、育兒等生活書在網上書店更為熱銷。

由於少兒類圖書在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上榜數量都非常高,對除了少兒類暢銷書的大眾暢銷榜單進行詳細比較後,發現實體書店渠道與網上書店渠道成人閲讀暢銷書前100名的整體重合度達到43%,來自於文學、心理自助、學術文化、生活、經管、教育、科普等類別的43本暢銷書,它們無論是在線上渠道還是在線下渠道,都進入了成人閲讀暢銷書榜單的前100名。各細分類表現大致如下:小説類、散雜文類、傳記類在兩個渠道都非常受歡迎,但是從上榜數量來看這幾個類別在實體書店受歡迎程度更高,網上書店上榜數量明顯低於地面店;生活類、經管類在網上書店銷售表現更加突出,且主題更加豐富,線上線下渠道的具體上榜書存在較大差別:生活類在實體書店上榜的圖書主題集中在養生書,而網上書店銷售較好的集中在育兒主題;經管類實體書店渠道上榜書集中在經濟理論和金融類,但是在網上書店渠道細分類進一步豐富,增加了企業管理、銷售營銷等;學術文化、教育、自然科學等類別在線上線下的上榜表現大致均衡,不過也存在部分上榜品種的差異現象。

線上與線下渠道的暢銷書結構差異,一方面反映了當下不同渠道讀者閲讀熱點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不同出版單位的不同產品在渠道發行方面的側重點和策略佈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4kz1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