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通用多篇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通用多篇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通用多篇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篇1

一、調研的目的

為掌握我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青少年體質狀況趨於下降的原因進行本次調研,從而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調研探索出一條符合我縣實際情況的體育教學改革新途徑,讓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我縣中國小體育教學再上新台階。

二、調研的方法和途徑

本次調研一是採用對學生及教師的問卷調查法,瞭解體育教學情況;二是觀察法,即通過聽課、檢查教案、看部室建設、學校體育活動場地情況,並和體育教師交流,充分了解學校對體育教學及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關注情況。

三、調研的範圍

本次調研,擬對我縣義務教育階段的13所中學和部分國小進行調研。

四、調研情況

本次調研共發放學生問卷270份,回收有效問卷266份,回收率98.5%,教師問卷63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95.2%;從調查問卷和觀察交流中可以看出學我縣中國小體育教學的開展和體育教師專業成過程長中反映出來的問題:

(一)通過學生調查問卷反應的情況

1.關於每週體育課上課節數。從學生調查的數據我們很欣慰的看到,78.3%的學生認為每週體育課節數達到課程標準要求,這是我縣中國小“陽光體育”活動開展情況良好的證明;然而,也有21.7%學生每週僅上兩節體育課,反映出仍有個別學校未按課程標準開足課程,體育課仍存在被擠佔現象。

2.關於體育課開展內容。學生的調查數據較好的展現了我縣中國小多姿多彩的體育教學活動,教學內容基本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將近七成學生上過籃球、排球、足球、田徑課,乒乓球等課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多種多樣,但是一些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在部分學校仍然未曾涉及,如:舞蹈、健美操、武術、游泳等。

3.關於體育教學的評價。體育教學評價與其他科目教學評價的脱節是我國體育教育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根據體育課成績與評優關係問卷調研數據來看,僅有不到40%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成績與其他科目評價掛鈎,這體現了學校在體育教學評價上的不科學;學校不組織監督體育考試,學生體育成績與學校其它學科成績無法比較,這不僅是我縣學校體育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國教育中長期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4.關於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數據顯示多於95%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了課外體育活動,83%學生認為學校每週會開展一到兩次的課外體育活動,此項可以看出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確開展了,但是,一到兩節的活動課開展頻率基本達不到國家《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

5.有關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度。六成以上的學生認為多於60%的學生能參與到課外體育活動中來,由此可見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部分學校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監管力度不大,不能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活動課預期的目的。

(二)教師問卷調查反映情況

1.體育教師的專業性。調查顯示60%左右的體育教師畢業於體育教育轉業,還有部分教師畢業於運動技術相關專業;此項數據中,國小几乎沒有專職體育教師,中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基本合格。

2.教師的教案書寫。體育課程不同於其他科目,是一個重視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學科,體育課教案的書寫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87%左右的教師會每學年書寫新的教案或者修改原有的教案,有30%的'教師沒有課後反思或教案過於簡單,這個問題值得注意。

3.有關教師培訓的層次。對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能較好的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調查來看我縣體育教師參與區縣級和校級培訓的人數較多,值得肯定的是,有35%的教師曾經參加過省市級的培訓,也有更加優秀的教師(16%)參加了國家級的培訓。

4.有關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值得肯定的是,我縣的中國小教師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提高意願,52%的教師希望以專業培訓提高能力,還有其他教師希望以業務進修、學歷進修和教學觀摩等多種形式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5.其他情況。在調查中發現國小几乎沒有《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及學生用教科書,部分中學也沒有使用《體育與健康》循環課本;還有的國小體育活動場地不足,硬件設施不達標;體育教學計劃流於形式,課堂隨意性大,沒有按課程標準進行正常的體育教學。

五、現狀的成因分析

1.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重視統考科目,忽視了體育教學。會考加試體育以後,體育課得到重視,但平時還是不夠重視,只是到了九年級,加強鍛鍊,突擊練習獲得高分,考完之後就束之高閣,有部分學校就取消了體育課。

2.國小體育師資力量薄弱。我縣許多國小由於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專職體育教師,幾乎均為兼職;教學中也只能給學生教教操,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動,久而久之,體育課成了玩耍課,到了期末,簡單的考一兩項,劃個分數,體育課就結束了。

3.體育場地及硬件設施不到位。屬於政府投資力度不夠,國小也沒有自身創收能力,體育教學成果很難展現出讓人矚目的成績,僅有的一部分教學經費也都會分配到以語、數、英等主要教學科目上,因此國小體育工作開展比較艱難。

4.安全問題擴大化。在學校常規管理中安全問題重於泰山,體育課安全問題也不能忽視,學生稍有運動損傷或出現不安全因素,家長就會把責任全部推向學校,推向體育教師,因此,有些運動項目如單槓、雙槓、足球、遠足等項目在學校不敢開展,造成體育課因噎廢食的現象。

5. 體育學科邊緣化導致教師專業成長艱難。由於考試科目的限制,導致體育課程邊緣化,無論是專業技術職務晉升,還是評優樹模,體育教師往往被忽略,職務考核中,按考試成績排隊,無法給體育教師的成績賦分,體育教師只能靠模糊評定。

六、措施及對策

1. 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充分認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學校教育的根本是讓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要意識到體育教學關乎全民素質的提高,民族振興和國家興亡。同時面臨會考體育改革,體育教學要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實施教學,必須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

2.舉辦短期或稍長時間的體育教師培訓班。由各校安排年輕而且有體育基礎知識的教師參加,聘請省市體育專家前來授課,儘快打造一支具有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體育教師隊伍,彌補國小體育教師缺編問題;同時,對的中學體育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或對他們進行短期培訓,鼓勵自主研修,提高自己專業技能,從而成為一支業務素質精良的中學體育教師隊伍。

3.要求各校每學期對體育教學投資達到一定比例。每學期定時購置、更換數量達標的體育器材,給每學期一次運動會,每年一次的冬季越野賽,籃球賽、體操比賽、棋類比賽等活動分配足夠的經費;按照《學校體育衞生工作條例》提高體育教師待遇,應當妥善解決體育教師的服裝費。

4.安全問題人人有責。體育教師抓好課堂組織管理,把安全意保護識滲透到生活和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儘量避免課堂上的運動損傷和不安全因素;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評估不能安全問題一票否決,應查明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多種原因;學校組織教師、家長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議家長購買簡單學生意外傷害險;體育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意外傷害時有發生,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向學校或體育教師,給體育教師一個大膽工作的寬鬆條件。

5. 組織專業檢查組。對各校體育教學情況定期進行督導評估檢查,及時通報檢查情況,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各國中成立體育教研組,固定辦公地點,由一名校領導主抓學校體育工作;國小可以中心校為單位,成立體育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並由國小中心校業務校長具體主管;縣教研室制定切實可行的體育教學評估方案,各單位要加強體育教學測評,縣教研室每學年評估一次學校體育教學情況,並通報全縣。

總之,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教育和教學體育的根本,是一項長效性工作,關鍵需要社會、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上級主管部門堅持常抓,定期督導評估,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篇2

經歷了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初嚐了身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回顧和學生們一起走過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也深感如今的學生比我們過去多了一份頑皮,一份靈活,一份大膽。學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強,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想在學生中樹立起好老師的形象,還需要走一段不尋常的摸索之路。在實習期間,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中間力量和骨幹分子,對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班主任又怎樣使自已的工作上台階、上水平、上檔次呢?實習期間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有這樣一個認識,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實質上是一個與學生實行心理溝通的過程,只有真正瞭解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當,才能達到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指導、學生對教師的工作給予配合支持的目的,從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談談自己切合學生心理實際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嘗試下面談談本人在實習班級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一、獎懲適當。

我知道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時刻應該用愛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個笑容,一個課餘誠懇的交談,有時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都會對學生產生長久的影響,你愛的奉獻會得到愛的回報,但我們細想一下,這樣的學生有多少,真正能感悟到你老師的愛的學生,絕對孺子可教也。常有的是你對他的寬容增加了他的放縱,淡薄了紀律的約束,這在實習中我也是有所體會的。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幾個學生,而是六十二人的班級沒有嚴明的紀律,如何有良好的班風?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懲罰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當然,懲罰特別要慎重,我認為當我們懲罰學生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錯的就是錯的,不要一錯百錯,全盤否定;②懲罰的目的是警示學生什麼不可以做,做了會有什麼後果,不是為懲罰而懲罰學生,而是為教育學生而懲罰學生,換句話説,懲罰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③誰都會犯錯誤,但不是誰都會改正錯誤,受懲罰不要緊,要緊的是改正錯誤,關鍵不是懲罰,關鍵是接受教訓,改正錯誤。

二、組織開展活動的魅力。

良好班集體的建設必須依靠活動來實現,活動可以產生凝聚力,密切師生關係,使每個學生髮揮主體的積極性,這時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健康的競爭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凡是學校組織的活動,班主任和我都給予高度的重視,如校運會的報名與訓練班主任與我都親身參與當中,開動員大會,一起與學生訓練。告訴他們不用把名次的好壞,放在第一位,只要我們盡力了就行了。心理學等理論告訴我們:在競賽活動中,一個人的目標期望水平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只有中等水平的期望值才能使參賽者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對於我們每個同學來講,活動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們如何對待競爭,是否有參與意識,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問心無愧。在活動中進行教育,同學們易於接受也能很快轉化為行動。抓住活動這個最佳的教育時機,精心設計教育內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主題班會。

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在第一週的週五我主持了新學期的第一次班會,這也是我主持的第一次班會。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安全教育與新學期新打算。在班會上,同學們積極發言,讓我深深的體會現在的中學生已經有了很豐富的安全常識。例如,上體育課的注意事項,交通安全,地震、颱風來襲需要注意哪些等等,他們都回答的頭頭是道。班會的另一個要點是新學期新打算,讓一些學生上講台説出他們上學期的不足之處和這學期的計劃。這不僅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改正,更讓學生在學期初就定下新學期的大體計劃,更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這也培養了學生上講台的心態。雖然沒有每一個學生在班會上都發言,但是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新的計劃、新的打算。每一個學生都對上台發言的同學都深有感受。教學更是實習的重點,以下是我實習的一點心得。

第一是預備階段。先熟悉實習班級的情況,認識班上的每個學生以及他們學習情況(通過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交流)。然後,認真聽指導老師上課。現在的聽課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聽課是為了學習知識;現在聽課是學習教學方法。目的不一樣,上課的注意點就不一樣,現在注意的是指導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的思想。接着,根據在大學所學的教育知識和在中學實習聽課所學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礎上備課,試講。做足了上講台的準備。

在經過了前兩週的聽課、試講後,第三週我正式走上講台,第一次感覺自己所學的知識派上用場。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一個天職就是教書,無私地把知識傳播給學生。這也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內容授課。我初次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上一節課,要經過備課(寫教案)上課批改作業接受學生反饋的信息評講、鞏固練習這樣一個流水線。看起來簡單,可其中每個環節又有很多小細節,最主要的是上課。這個環節,也就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課堂教學。

近年來,我國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各種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具有指導意義的成果不斷湧現。然而,這些成果大多着眼於如何使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技能學得更多、更快、更好,如何促進與之相應的個體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社會化發展問題。也就是説,強調了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的傳遞和學習為基軸的教育過程,強調了以個體心理品質的訓練與養成為主線的發展過程,卻忽視了以人際互動為中心的社會過程。幾乎所有的教學過程都發生在學生羣體人際互動的環境之中,因此重視學生個體與學生羣體的相互作用,加強和指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所謂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要求學生們在一些由26人組成的異質性小組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系統,需要不斷地進行反饋與矯正。

在班級教學中,不同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學習風格和矯正需要。尤其是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班級內學生數學水平差距甚大,設計適當的矯正活動需要大量的計劃時間。如果教師是矯正活動的唯一幫助來源的話,那麼管理上的困難將會拖延教師對學生的幫助,從而降低它的效能。如果運用合作學習,學生們則可以從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質量的矯正活動的幫助,縮短了矯正時間,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完成學習任務。小組中的合作學習還能為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誘因,並且能降低焦慮。經驗顯示,在同伴輔導的過程中,向其他同學提供幫助的小組成員得益最大。這即是説,學習困難學生的進步並不以犧牲優秀學生的發展為代價,相反,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學習小組的同伴輔導中獲益非淺。需要説明的是,並不是説建立起了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進行了幾次小組討論學生就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教師應對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作細緻的組織工作,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必要的指導,對小組之間的活動情況組織有效的交流,以此來提高小組活動的效率。當我們不斷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時,它所起的作用就會充分地顯現出來。還應指出,強調合作學習並不意味着削弱學生的自主學習,事實上,合作學習的一個基本點就是強調個體責任。其出發點乃是強調在各種形式教學活動的互配實施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以上介紹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我個人認為是可行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又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隨着計算機的發展和教學軟件數量的增加,計算機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利用計算機來演示幾何教學中的圖形,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幾何中的性質、定理、判定等命題。從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大提高課堂利用率。因此,為了適應現代教學需要,我們必須掌握有關的計算機知識,製作教學課件,並把它應用在課堂上。 在實習中,我還只是採取傳統的講授法,一共上了八節代數課,還有a、b班的練習課,覺得還是a班的效果好。課堂上若學生對我的提問有所反應的話,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因此,在課堂上必須注意學生的反應,即時對他們的疑問作出解答,使上課內容能夠按時完成。 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學習成績優秀,但這總是老師的一廂情願。我認為,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原因,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確立教學內容。

回顧這兩個月,我在不斷的向前輩老師們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從中體會到教師的喜悦和煩惱,體會到我未來工作的快樂,也有了新的追求。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篇3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中國小生學習音樂知識和器樂已成為人們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環。為此,家長為孩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取得的成效是:

第一,為社會培養了大量音樂人材;

第二,為下一代提供和拓寬了升學與就業的機會和道路;

第三,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但在教學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一,音樂知識的西洋化傾向,已對我們民族音樂構成了衝擊。

教學內容全盤西化,很難看到使用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教材,學生只會演奏這些教材中的部分章節,只知道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除了這些教材之外,不知道我們民族還有很多值得驕傲的音樂文化遺產。這樣長期下去,帶來的嚴重後果是學生不會演奏自己民族的音樂作品。

在強調民族性的同時,我們並不否認西方傳統音樂文化教材是西方一代代音樂家為後人留下的音樂文化精髓,我們要讓我們的學生去學這些優秀的人類智慧結晶,但同時應注意逐步做到洋為中用,融會貫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加強和提高對自己民族文化的學習和認識,更要把它溶化進我們民族音樂文化的血液之中,從而豐富我國的音樂文化,進而繁榮世界音樂文化。

第二,注重基礎知識、技能教育,缺少趣味性和想象能力的培養。

在當前器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一味強調技術訓練,已或多或少地忽視了音樂的趣味性和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師和家長強迫學生長時間枯燥無味地去死啃一首首練習曲,純粹為技巧而學習,這樣只能把孩子培養成演奏家,不僅使本來學習積極性很高的學生感到學習器樂成為負擔,也使本來很活潑的學生失去了靈性。

現在有很多學生國小畢業時,就已經考過了八級、九級,有很紮實的演奏功底。但表現情緒在演奏樂曲中普遍死板,從內涵去分析缺乏美感,從理性上剖析缺乏對曲子的理解。很難讓人們聽到美妙的聲音和豐富的色彩,表達不出音樂作品深層次的情感韻味。

當然,技術訓練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終目的。教師在教學時,應儘可能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啟發和誘導學生,儘可能把作曲家寫在紙上的音符形象化、生動化,使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慾望下去練習,這樣才能觸及音樂的真諦,音樂的精髓。日本著名的兒童音樂教育家鈴木靖一説:“重要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專業音樂家,而在於培養優秀的業餘人材,這些人也能在他們所獻身的崗位表現出高水平的能力。”

第三,只管教學,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實用能力。

大多數教器樂、尤其是教西洋器樂的人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多數學生不會運用和發揮學來的技能、技巧。由於學生所學教材全是五線譜、固定調,所以學生不會看簡譜,不會用首調演奏,只會演奏出版的教材,遇上用簡譜譜寫的曲子時,便束手無策,無從下手,必須有專人把曲子翻譯成五線譜、固定調,甚至設計好指法,弓法才會演奏。

這不是説學簡譜和學首調比學五線譜和固定調好,不是讓學生放棄學五線譜而去學簡譜,而是説兩種記譜方法和兩種唱法讓學生都會才對。因為學生將來不可能每個人都從事專業演奏,如果是搞業餘的話,簡譜和首調更為方便,更具有實用性。教師不仿靈活一些,把同樣一首曲子用兩種記譜法記下來讓學生練習,這樣學幾首學生就掌握了。不一定要教給學生多深的知識,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方法和能力,告訴學生哪一種技巧適合去表達什麼樣的感情,使學生遇上一首樂曲時,能把平時的練習曲和音階中學過的方法和技巧運用進去,從而增強其實際能力和實用能力。

教中國小生學習音樂、器樂,並不是最終目的,在教學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使之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材,這才是最終目的。

説了是調查報告

就是需要你去詢問中學生的意見

製作一個提問表格 讓他們填寫他們的想法 然後集中彙總後 (也可以在qq上放這樣的表格讓他們給給意見)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篇4

1、機構行政化

中國農村現階段教育主管機構行政管理人員與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之和與教師之比是1:1,就是説一個教師在上課,後面就有一個領導在監視着。人多,機構就多,部門就多。

不管理是不作為,換句話説,管理管理,不管就沒人“理”。管理了,事務就多,文件就多,會議就多。很多學校安排了專門參加會議、領取各種文件通知的專職駐城辦事人員。

有人統計了一下,教師一半時間在課堂,一半時間要應付各種會議、檢查、達標、驗收。兩個一半,這樣算起來,農村基礎教育的人力資源的投入用到孩子身上的只能説是一半的一半。

教育是什麼?教書、育人,教師的事。領導是什麼?不教書,不育人,育教師。所以教師要想生存只有兩種方式:

一是要教好書,指哪幹哪;

二是要有個領導做保護人,潛規則吧,不然,就得被“育”。教好書不難,多學習,多交流。不被“育”就難了,那麼多的領導在監視你。

所以巨大的壓力之下教師大多也分為兩類:

一是“老黃牛”,別“思想”;

二是“奴隸化”,想方設法變成“主子”。這樣算來,教師隊伍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的也不是很多。

2、管理行政化

如此龐大的,“鋼架”的,而且“後勁十足”的教育管理機構,還能融下多少“自主”、“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呢?教育管理部門就自己去考察,研究,再發文,培訓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向教師發號施令。按章辦事,按文辦事,辦不好就得被“育”。

3、教學行政化

教學行政化表現為:

一是為“分”教;

二是為了“作業”,上面佈置下來的課題要完成,條條框框要完成,上傳下達傳遞給學生。

三是龐大的作業量,龐大的班級學額,龐大的課時數,教師能應付就高手了。還什麼“自主”呀,都“自主”就鬧翻了天了。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篇5

××熱電廠××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和社會網絡化不斷髮展,信息化的浪潮已向我們撲面而來,數字化生存方式以此特有的魅力衝擊和改變着社會生活。我們知道,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多年來一直堅持用法制培訓、法制講座、法制板報、上法制課、知識競賽等傳統的教育形式,而現在,隨着網絡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也是如此,網上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也應運而生。網上教育作為法制教育一種新形式,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而且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也收到了良好效果。雖然,人們改變舊習慣不是一件易事,但人們接受新的東西卻並非難事,這可能正是社會不斷進步地一個重要原因。網上教育作為普法教育一種新形式,一方面與傳統法制宣傳教育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普法的內容與傳統普法教育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向人們不斷傳授法律知識,增強人們的法制意識,告訴人們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達到提高法律知識水平。另一方面,網上教育因藉助的工具以及宣傳的方式上具有新的特點,使得網上教育與傳統教育又有很多不同,而這正是網上教育的魅力所在。

一、電腦的普及為網上教育提供了可能。以網絡為教育工具,跨越時空的侷限,使人們更直接地接受教育,只要你擁有一台可以上網電腦,只要你鼠標一點,你隨時可以打開法制教育欄目,接受法制教育。因此,電腦是開展網上教育必備條件,據××熱電廠信息中心統計,截止到2002年底,全廠共有電腦350台,每一個部門都配備了電腦,基本上做到機關部室每位專職擁有一台電腦,每一個班組都配備一台電腦,全廠電腦都通過mis網相聯。正是由於電腦的普及和網絡技術地廣泛應用,網上法制教育才成為可能。

二、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適時開展普法教育。為了適應當今的新形勢,自20××年開始至今,××熱電廠在傳統法制教育的基礎上,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新形式---網上教育。具體做法就是在mis網上開辦《法制教育》欄目,同一欄目裏設有幾個專題,如《以案説法》專題、《法制宣傳月》專題等,同時,把職工們關心的熱點問題放在《網上漫談》欄目內與廣大職工面對面地交流,及時解決職工在實際工作、生活中遇到地困難,通過網上教育,××熱電廠的普法宣傳工作搞得更活、更好,開闢網上法制宣傳教育新天地。

三、網上教育具有其它傳統教育無法比擬的優點。

1、突破時空侷限。由於網絡打破了時間的限制,網上教育是每天24小時對外教育,它是全天候的教育,打破了時空的藩籬,能夠隨時為廣大職工提供服務。20××年××熱電廠普法教育考評檢查中發現,全廠100多個班組都點擊法制教育欄目,應該講,這樣宣傳普及率是前所未有的。

2、信息量大。網絡作為一種新的宣傳媒介,具有信息量大的優點,其實網絡本身就是一個信息傳輸通道,有無數個數據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超信息量、立體化、交互性強及方便快捷等特點,實現法制教育效果,進行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增強法制教育的吸引力。

3、變被動為主動。網絡改變人,作為網絡的主體---人,也可以改變網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可以通過網絡陣地提高廣大職工法律知識水平。與傳統的法制教育相比,上網的職工不是被動接受教育,而是主動尋找、選擇接受教育.

4、創新的教育模式。將傳統的灌輸方法轉變為吸引與參與的方法。我們把法制宣傳教育的主要內容用廣大職工喜聞樂見形式表現出來,並且利用多媒體技術以聲、色、光、畫等多種現代化手段表現出來,從而抽象變為具體,化枯燥為情趣化不解為理解。

5、開設網上論壇。我們定時通過電子郵件讓廣大職工關發佈有關法律信息,同時開闢就廣大職工普遍關心地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自由討論,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大家可以在平等、信任的情境下進行正確開展法制宣傳工作,同時結合現實生活,我們可以在網上開設律師信箱,把職工們現實生活想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一一加以解決,這樣一方面,可以適當解決廣大職工生活中難題,同時利用這些法律難題向廣大職工宣傳,普及法律知識,這與我們傳統每月定期請法律專家來廠解決法律難題,真是解決問題及時迅速、效果顯著,這是傳統法制宣傳是無法比擬的。

6、解決實際問題。隨着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出現了新問題,作為非生產系統的法制宣傳教育辦公室沒有專門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網上教育,成功地解決了普法宣傳人員少的困難.這也給企業順利進行改制提供了保障。

四、網上教育的開展使職工的遵紀守法意識進一步增強,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首先,網上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對人們有極大吸引力,從而能夠調動大家學法積極性,把普法工作引向深入。××熱電廠自開展網上教育以來,全廠職工學法積極性有明顯提高,職工的法制意識進一步加強,全廠學法活動在全廠各基層單位甚至在班組全面展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真正向更深更廣方向發展,近幾年來,××熱電廠取得了無職工犯罪的好成績,職工思想道德和法制意識進一步增強,各項管理工作逐步邁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多次被評為、江蘇省、××市、江蘇省電力公司文明單位。另一方面,網上教育還能及時傳遞信息,為人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更好為人們服務。今年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我廠就是利用網絡開展非典期間的法制宣傳工作,我們在網上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宣傳與非典相關知識,運用法律,做好廣大職工解疑釋惑工作,為我廠正常生產提供良好環境。網上教育有很多優點,在實際工作也可以取得實效,但是,網上教育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僅僅是普法宣傳教育的一種新形式,目前是還處在探索試驗階段,還存在許多不足,如電腦還沒有完全普及、教育的對象有侷限性,僅能在系統內部教育等等,但它作為普法教育一種新形式,應該大力提倡和發展,並逐步完善它,同時,在目前現有的情況下,不能放棄傳統法制教育形式,因網上教育目前不能代替傳統教育模式,也永遠不能代替,只有把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開展好普法宣傳工作。

教育調查調查報告篇6

問題選項人數比重

你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嗎?知道32490%

不知道113%

有點印象,但具體不清楚257%

你覺得在各種媒體以及現實生活中關注素質教育有關問題的頻率怎麼樣?非常頻繁32891%

比較少113%

幾乎沒看到過144%

不清楚72%

你覺得你在接受素質教育時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可多選)家庭經濟條件不能保證你們較好的接受素質教育33091.4%

教育設施與教育水平落後,學習條件較差18050%

留守成風或者親情缺失導致你的幸福指數較低25972%

你的功課長期無人輔導,學習成績不理想24768.5%

你有來自其他同學的騷擾與欺負的問題113%

你的爸媽對於素質教育不瞭解或者全然無知41%

你的爸媽文化水平不高,不支持你接受素質教育00

其他41%

你覺得你在接受素質教育過程中由誰監管較為合適?爸媽7922%

爸媽一方即可185%

老師24869%

(外)祖父母133.5%

無所謂20.5%

你覺得以上問題會引發一些什麼後果?(可多選)家庭經濟困難,學業長期無人輔導,學習成績不理想,導致你可能輟學、厭學、失學,從而影響素質教育質量的提升18050%

你留守家中,缺乏親情,引發心理問題,身心健康受損,導致素質教育有名無實16947%

幸福指數較低,導致你失去接受素質教育的動力,從而致使素質教育實施情況較差298%

不利於國小教學質量的提升,導致當地教育水平較低4713%

你對家長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導致家庭幸福感降低4011.1%

其他72%

你認為你接受素質教育出現問題時是誰的責任?出門在外的爸媽38987%

在家的監護人4510%

學校以及相關老師92%

其他31%

你認為學校方面應該針對你們接受素質教育做些什麼?(可多選)關心你們,舉辦一些課餘活動33894%

關愛學生,開設心理輔導室,關注其心理健康發展33091.6%

老師在假期進行家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進行走訪28178%

設立助學金,一對一幫扶與資助你們27075%

定期進行素質教育的專項培養32490.1%

其他41%

你認為政府在這個方面可以做些什麼事?(可多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學生家庭經濟水平35097.3%

加強教育事業的投入,改善你們的學習條件34595.8%

制定“貧困學生幫扶”政策,在學雜費生活費等方面給予補助32189.2%

提高對貧困學生的宣傳力度,呼籲社會給與你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30284%

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素質教育的調研,提升學生接受素質教育幸福指數28378.6%

其他92.5%

由上面的調查問卷數據可以從以下問題展開對“藏區國小素質教育實施現狀、特色、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之分析,如下:

3.2.1素質教育探析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着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它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性質、宗旨與任務。提倡素質教育,有利於遏制目前基礎教育中存在着的“應試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有助於把全面發展教育落到實處。從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麪向未來的要求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教育界對中國小素質教育內涵的研究,由於角度不同,給素質教育下的定義(或作的解釋)不盡相同。有人依據“強調點”歸納“素質教育”有9類15個定義。這9類定義,有的屬於詞語定義;有的屬於哲學定義;有的強調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有的同時強調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有的強調公民素質;有的強調先天與後天相結合,有的把各種素質平列;有的試圖劃分素質層次;還有的強調通過科學途徑充分發揮天賦。綜觀這些定義,雖然表述不一,但有着共同特點:

第一,認為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第二,認為素質教育要依據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實際需要。有的定義雖然只提到人的發展,但並非是不考慮社會需要,而是針對“應試教育”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偏向而突出強調人的發展。

第三,在某種意義上,素質使人聯想到潛能。這些定義都主張充分開發智慧潛能。

第四,不僅主張智慧潛能的充分開發,而且主張個性的全面發展,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

關於素質教育的含義,國家教委《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着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內在素質和外在的素質。內在素質主要是人對世界、環境、人生的看法和意義,包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等,也就是一個人的對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為人的“心態”。外在素質就是一個人具有的能力、行為、所取得的成就等。

總的説,素質教育就是一種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

3.2.2達孜縣完全國小推行素質教育有哪些特色?

在教學過程中,在這裏與內地相比有共同點,也有着差異。

1、學校實行“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大大減輕了家長在孩子們教育方面上的經濟負擔,雖然學生們都是免費來此上學,但學校依然在教學質量及孩子們的生活上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學校努力在各方面做好,做一個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放心的好學校。這樣孩子的家長就可以放心把孩子留在學校。

2、由於為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着民族的特色,如富有特色的早餐糌粑,充分考慮了當地的生活習慣,學校會尊重藏族的地方特色,在維護民族團結的同時進行教學,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大家相互都很融洽,不單是在生活上,在教學上一樣也是富有特色。在語言方面,由於地區的特殊性,教學中藏漢結合是很重要的特色之一,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同樣在英文課教學上,也借鑑了漢語教學的方法,實行英漢結合,在教學中不單單拘泥於課本,老師也會為學生們補充英文國家的相關知識,不僅調動了學生們的興趣,也為學生們拓寬了學生們的眼界。

通過聽當地老師講課,我們可以看到教學中老師們也積極認真地落實着素質教學,課堂極具特色。以五年級為例,班中58人,56人為藏族,2人為回族,且班中學生對漢語的掌握程度不一,所以老師在教學中會在語言上選擇藏漢結合的方式,對一些難理解的知識點通過藏語再解釋一遍,保證同學們充分掌握知識要點,實現合理化教學,並在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們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課期間貫穿講授誠信、勤勞等優良品德,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優秀品德,老師們的教學也可謂是歡樂與知識並存,老師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趣味方式傳授知識,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極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3、老師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個性培養與心理健康,不僅平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在孩子出現的問題時也努力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老師們會對學生進行家訪及時掌握學生信息,且學校針對住宿生的特殊情況,學校設有家長開放日,住校學生家長前往學校看望孩子,保證了家長與孩子們的親情及溝通,在家長開放日時,老師也會與前來的家長及時交流,交換對孩子教育的意見,極大提高了對學生教育的實施成效。

4、達孜縣完全國小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每天的第二節課後,學校組織全體學生做富有西藏特色的健身操;除此之外在下午放學後學校為學生提供各種體育器材,例如足球、籃球等,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自由選擇體育活動,使得學生們積極投身於陽光體育運動中去。為保障素質教育的開展,打下堅實“身體基礎”。

5、該校積極開展以愛國教育為核心的德育教育,從小給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從思想層面上,給孩子一種思想歸屬。

6、學校同時也設有計算機室,從小培養學生們的計算機技術,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為把他們培養成國家的棟樑之才打好基礎,老師們也會定期進行多媒體教育的培訓,學習如何利用ppt等軟件進行輔助教學,不僅提高了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同時也在教學中提高了效率,為學生們展現了不同的教學,效果也極為顯著。

3.2.3藏區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藏區國小的素質教育極具民族特色,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經過調查與分析,我們發現主要發現以下幾點問題:

1、受地區貧困和生產方式的侷限,以及宗教習慣的影響, 藏區羣眾對文化教育的認識落後於其他地區,學生家長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又是少之又少 。藏區適齡兒童尤其是牧民子女和回族入學率很低,學生流失現象嚴重,使得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素質教育舉步維艱。

2、在一些地方和學校“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片面追求升學率,輕視全面素質培養的現象還相當普遍。有的牧區學校至今未能形成正常的教學秩序,教育目標不明確,教材內容偏多,教學方法死板,考試製度單一,教育教學質量的監督評估不夠規範,這些問題使得素質教育難以實施。

3、民族地區教師量少且學歷合格率比較低,體育、音樂、美術教師極為缺乏,加之民族地區環境惡劣,條件艱苦,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偏低,許多村社學校的教師離崗棄教,專營家務,校園空空,學生無法就讀,這對實施素質教育無疑是雪上加霜。

4、教育基礎普遍較差,經費需求量大,而民族地區地方財政本身捉襟見肘,對教育難以有較大的投入,致使辦學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校舍破舊,危房依在,教育教學必需的設施嚴重短缺。在這種十分簡陋的條件下,開發學生智力,促其全面發展,受到許多限制。

5、藏區民族居住地區大都為高寒缺氧、環境惡劣的牧區和山大溝深、土地貧瘠的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文化生活單調,教育氛圍低沉,勞動者素質不高,從根本上阻礙了教育和經濟的發展。

6、家庭情況不夠寬裕,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較少,藏區有些居民還沒有認識到讓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加之由於當地居民多為務工、務農人員,對孩子的教育參與較少,功課輔導不夠關注,孩子們在學習、生活及內心產生問題時得不到及時的解決,一樣影響到了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推行。

從圖中(圖五)我們可以看到,在學生接受素質教育中遇到的的問題裏,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所導致的問題約各佔一半,其中家庭經濟條件差,基礎設施與教育水平落後為主要原因,急需解決;其次是功課長期無人輔導和留守成風、親情缺失;同時還有少部分是來自其他同學的騷擾與欺負。

由上圖(圖六)可以看出:家庭經濟條件差,教育設施和教育水平落後,留守成風或親情缺失,功課長期無人輔導等都會影響學生接受素質教育,長期以往導致的結果有以下四點:

(1)學生強烈的自卑意識和失落感。

(2)生活中敏感的人際關係和孤獨感。

(3)學習上迷茫的學習和缺乏老師的關心。

(4)學生接受素質教育的成果不易保證。

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經濟條件及親情缺失,長期的自卑、壓抑使貧困孩子的內心非常脆弱、敏感。經濟上的窘迫是他們不願提及的,害怕同學的憐憫。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對任何事情都多疑,其他同學無心的説笑,在他們聽來可能是嘲笑,與自己本來無關的事情,他們也會認為同學是在背後議論自己。這樣既為他們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又使他們容易受到更多挫折,從而對他人產生對抗情緒甚至敵意,致使人際關係緊張。同時,他們通常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困難情況,寧可自己艱苦一些,也不願輕易求助。其原因是“認為會被別人瞧不起,會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

在父母教養中,許多孩子的家長長期在外打工,對孩子的親情缺失,引發心理問題;學業長期得不到輔導,厭學情緒逐漸增加;幸福指數較低,導致孩子不願接受教育,在日常學習中學習效率較低,不能保證受教育的質量。

總體來説,影響藏區素質教育水平的因素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因此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必須從這兩方面入手,總體上大力發展經濟,促進當地發展,加大經濟對教育的支持力度,細節上加大對教育的宣傳,幫助當地居民瞭解教育的重要性,鼓勵父母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健康成長,保證硬件與軟件共同發展,提高當地素質教育水平。

3.2.4藏區國小素質教育的經驗與教訓

發展西藏教育事業,不斷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質,是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級政府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充分享有人權的一項重要內容。西藏和平解放60年來,在中央政府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西藏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初步建立起了一個涵蓋幼兒教育、基礎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內的較為完備的現代民族教育體系。

1、從“0”到“1127”

舊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依附於這種社會形態的教育事業受到嚴重束縛,寺院佛學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可以説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學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為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受教育的權利,中央政府高度重視並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從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大力幫助支持發展西藏教育,同時還採取國家有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和發達省市對口支援西藏教育,幫助在內地省市開辦西藏班(校)等有力措施發展西藏教育。經過60年的發展,目前,西藏共有1127所各級各類學校(其中普通高等學校6所,中等職業學校6所,高級中學29所,初級中學93所,國小872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幼兒園119所)和668個教學點。

2、從2%到99.2%

舊西藏僅有餘名僧侶和貴族子弟在舊式官辦學校和私塾學習,兒童入學率不足2%,青壯年文盲率高達95%以上,廣大農奴和奴隸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到,全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2%,國中入學率98.2%,高中階段入學率60.1%,高等教育入學率23.4%。各級各類在校學生數近60萬人,其中西藏高校普通本專科生超過3萬人、中學生超過20萬人、國小生近30萬人。西藏累計掃除青壯年文盲近180萬人,非文盲率上升到98.8%,15週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7.3年,以藏族為主體的各民族人民接受教育的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3、從“無受教育權”到全面享受“三包”

長期以來,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級政府致力於“讓西藏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從1985年開始,中央政府對西藏義務教育階段農牧民子女和城鎮困難家庭子女實行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和助學金制度,並先後10次調整標準及實施範圍。目前,這一政策已涵蓋學前、國小、國中和高中階段,並將學前教育所有農牧民子女和城鎮困難家庭子女納入生活補助和助學金範圍,按學生就讀學校所在類區分別為年生均2200元、2300元、2400元。,“三包”、補助及助學金經費總額將逾10億元人民幣,受惠學生達50餘萬人。

,西藏率先實施城鎮免費義務教育,對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實行免收學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定量作業本的“兩免一補”政策。,西藏對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實行免收學費和住宿費的免費教育政策。20,西藏對高中階段所有學生實行免除學費、住宿費、教科書費及雜費等一切費用的免費教育政策。近日,西藏再次決定,對農牧區中國小住校生按每生每學年100元標準核定交通補助經費,組織統一接送,切實解決農牧區邊遠地區農牧民學生上學交通難題。

在高等學校,通過“獎、貸、勤、助、補、免”等多種方式,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大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對師範及農牧林水地礦類高校學生實行免費教育,並提高其生活費補助標準,目前補助標準達每人每年2000元。

西藏教育保障能力的不斷加強,加快了西藏各級各類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切實減輕了農牧民和城鎮困難家庭的負擔,有力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促進了教育公平,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4、最好的建築是校舍,最美的地方是學校

60年來,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級政府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強化教學樓、學生宿舍、餐飲設施、運動場館、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學設備、圖書館(室)、實驗室、醫務室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僅“十一五”期間,中央政府用於西藏各級各類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達40億元,先後實施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農村中國小校舍危房改造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教學點改造工程”、“國小規範化建設工程”、“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改擴建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現代遠程教育西藏覆蓋全區所有中國小校,即使最為偏遠、條件最艱苦地區的學生,在學校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在廣大農牧區,人們看到最好的建築是校舍,最美的地方是學校。孩子們在窗明几淨的校舍,運用着現代化教育教學設備,愉快地學習。

在一個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經濟和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地區,西藏教育事業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面向未來,西藏教育任重道遠。我們將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堅持改革創新,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

繼續給與藏區教育極大的支持力度,不光是在資金支持,還要有師資力量支持。加大公共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課程和學科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建立教育決策諮詢體系,成立國家和地方的教育決策諮詢機構,聘任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專家學者、各界代表和社會知名人士,就實施素質教育、建立教育質量標準、推進課程改革等重大決策提出諮詢建議。

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整體規劃大中國小德育,融入學校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學生生活的'全過程。加強適應我國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科學研究和教育,完善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諮詢和幫助體系。建立公益性設施免費向中國小開放的財政補貼機制,加快全面免費開放公益性設施的步伐。

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給孩子們更多時間接觸世界、接觸事物、接觸生活。整體規劃高中課程改革,原則上3年內逐步在全國鋪開。鼓勵大學與高中合作,加強高中選修課程建設和對尖子學生的培養工作。

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建立教師獎勵制度,重獎對教育教學改革有貢獻的教師,加大對實施素質教育作出貢獻的教師的宣傳。建議中央和地方設立師範生專項獎學金,吸引優秀青年報考教師教育專業,鼓勵優秀大學畢業生到中國小任教。逐步提高新增中國小教師的學歷要求和專業素質。

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教學環境和教育技術的社科變革。建議有關部門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機構參與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鼓勵形成教育信息化資源的中國品牌。設立專項資金,推動少數民族語言的教育資源建設。

3.2.5通過素質教育來提升學生幸福指數的通道

學生們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他們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當今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人們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無形當中,孩子們的學習和升學壓力也與日俱增,相對於應試教育,素質教育不僅僅是一“考”概全,一“考”定乾坤,更注重學生個人興趣與愛好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在培養自己興趣愛好的同時,喜歡上學習,進而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例如:我們實踐所在的拉薩市達孜縣完全國小,通過開展素質教育,學生們逐步培養了畫畫,歌唱等興趣愛好,使孩子們更加積極的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提升孩子們的幸福感。

我們實踐的接收學校——拉薩市達孜縣完全國小,通過開展素質教育全面提升了學生們的思想道德修養,由以前的單純地關心學習成績、關注自身發展到現在的關注國家大事、關心民族發展,思想道德層面有了質的飛躍。例如:達孜縣完全國小通過開展以愛國教育為核心的德育教育。從小給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從思想層面上,給孩子一種思想歸屬。

通過開展素質教育,學生們由以前被動的接受書本知識,到現在自己動手探索自然規律,瞭解科學現象,不僅知其結果,更知其所以然,學生們通過動手做實驗,既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他們探索科學的自然興趣。例如:所在的達孜縣完全國小的孩子每年都會舉行藝術節,在藝術節上學生們充分發揮他們的個人能力,動手做出一幅幅作品。

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既要讓學生獲得精神食糧,同時也要關注學生身體素質。例如:達孜縣完全國小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每天的第二節課後,學校組織全體學生做富有西藏特色的健身操;除此之外在下午放學後學校為學生提供各種體育器材,例如足球、籃球等,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自由選擇體育活動,使得學生們積極投身於陽光體育運動中去。為保障素質教育的開展,打下堅實“身體基礎”。

四、如何根據各種因素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4.1促進貧困學生接受素質教育的途徑

解決藏區貧困學生接受素質教育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孩子們上學費用問題,例如在我們實踐的國小——拉薩市達孜縣完全國小,學校現實行國家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解決西藏貧困學生上學的門檻問題。

讓貧困學生接受素質教育,一般依靠國家的相關政策,由國家資助貧困學生入學,使學生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但國家資助範圍較窄,並且對於西藏特殊的社會環境,貧困人口眾多,國家政策貫徹執行難度很大。能夠解決典型一般的貧困學生問題,但普適性不高。造成貧困學生的上學易,堅持完成學業難的問題。所以從國家的角度來説,需要加大西藏教育的投入,將現有的政策堅持下去,並逐步將相關政策惠及更廣的層面,例如西藏已將三包政策惠由最初的義務教育階段及到高中階段,雖然將大學教育納入三包階段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差別對待”,可以有學生提出申請,由政府相關部門對學生的貧困身份進行認定,認定符合相關規定的學生在大學階段繼續實行“三包”政策。

對於貧困學生上學問題,社會資助也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解決途徑,社會人員通過中間機構,例如紅十字會等社會公益機構,資助貧困學生上學。這種途徑確實解決了部分貧困學生的上學問題,但由於近年來紅十字會等機構,負面影響不斷,挪用公款,霸佔資助學生的補助等現象層出不窮,缺乏社會公信力,造成此項資助的明顯削弱。增加社會慈善機構的透明度,挽救慈善機構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更需要,加快慈善立法,使慈善事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規範。此外,慈善工作者要嚴於律己。僅有信息公開透明不能解決慈善公信力的所有問題,還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保障。對於資助貧困學生,慈善機構應積極做好資助者和學生的橋樑,使雙方能積極溝通交流,使資助者能時刻關注受資助學生的情況,使他們感受到所做的善舉,做到資助全程透明公開。

貧困學生的身份,並不是由學生自己選擇的,解決此問題的根本還是要從家庭入手,使家庭脱貧。只有家庭富裕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如不解決此問題,即使學生入學的門檻再低,也會由於家庭因素輟學,不能完成教育的學生不在少數。支持和引導貧困家庭就業,增加貧困家庭的收入,使貧困家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是解決此問題根本出入。

對於學校層面,關心和愛護貧困學生,讓學生體會到社會的問温暖,不歧視和嘲笑貧困學生,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切實提升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提升學校的魅力,讓學生喜歡去學校,喜歡讀書。

在西藏地區,加強教育的宣傳力度,使人民羣眾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在社會上形成重視教育,尊重教育的社會風氣。進一步使的貧困學生的家庭支持學生接受教育,讓學生沒有後顧之憂。

4.2促進孩子接受素質教育、提升素質教育質量的方法

經過入户調研,從家庭考慮發現以下幾個方面可促進素質教育在藏區的推行。

首先改善藏區居民家庭的經濟收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家庭不至於為温飽問題發愁,有精力和實力投入孩子的教育,切實從根本上解決素質教育推廣的難題。調整藏區居民單一的收入來源,提倡多元化經營,引導藏民擇業創業,從事手工業生產,告別單一的農業模式。

其次,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同時也是限制素質教育推廣的重要因素,經過走訪,大部分學生家長几乎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大多國小,國中學歷。文化水平影響一個人的視野和看待事物的眼光,由於藏區大部分居民尤其是現在的家長,大部分學歷較低,對教育的認識不足,尤其是貧困的家庭,一直從事傳統農業種植,大多為體力勞動,所以在他們的觀念裏,孩子認幾個字就行了,稍大點,就在家裏幫忙。從小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培養下,孩子漸漸失去對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排斥學習。由政府和社會,積極宣傳教育對人的影響,使人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消除來自家庭的阻力。

然後,家庭的支持力度深刻影響素質教育的推行,其與家長的受教育程度程度關係密切,經過走訪調研發現,一般受過教育的家長十分支持孩子接受教育,並對孩子的教育不吝惜。加大宣傳力度,使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4.3改善藏區素質教育現狀的措施

從政府來説,素質教育重在課堂,關鍵在教師。鄧小平同志指出:“一所學校,能不能為無產階級培養合格的人才,培育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對學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是實現教育改革,發展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可以説,要實施素質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首先就必須要求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然而在西藏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滯後,學校教師待遇不高,一些責任心強、素養較高,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紛紛往地方經濟發達,教師待遇好的學校“跑”。凡此種種,均嚴重地導致了西藏地區學校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與不均衡。政府應從政策上增加教師的薪資,以優厚的條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從學校來説,在我國目前還沒有推行其它選拔人才的方式之前,絕大部分地區仍是以“考”為手段來衡量一所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來考核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來檢驗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往往是一“考”概全,一“考”定乾坤。這種以“考試”為主要手段的教學評價制度也就致命地導致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仍必須以考試為指揮棒,也繼續擴大了應試教育滋生的領域。而在西藏地區學校也是“一切圍繞考試,一切服從考試;對學生的要求還是:圍繞應考科目,學好應考知識,掌握應考技巧,提高應試技術。於是,在老師的教學工作上也有了這樣的教學觀: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在學生的眼中自然也就滋生了這樣的學習觀:應試科目至上,考試分數至上,課堂教學至上,書本知識至上,重點班級至上,重點學校至上。應試教育氣氛之濃厚可想而知。自然,學生幼時那種“愛學習,樂學習”的學習熱情也就變成了“厭學習,怕學習”的學習觀自然,厭學,逃學的現象也就此伏彼此,見怪不怪了。西藏地區的學校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更如雪上加霜。例如在我們支教的國小,學生主課為藏數,藏語,數學,英語,漢文,六一班(實驗班)一週只上這幾門課,其他班級對於“副科”也不夠重視。經與學生交流,很多科目像自然科學等,大部分課,學生在操場上度過。學校過於重視升學率。

可以説,良好完善的教學設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將現代化先進技術引進課堂,已成為教育發展的一大轉折。譬如,我們把多媒體電腦引進課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製造思考的情境,創造必要的氛圍,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能把一些靜態物景動態化把抽象問題具體化,把枯燥無味的問題趣味化,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真正化“要我學”的被動學習為“我要學、我愛學”的主動學習觀,真正把“素質教育的靈魂是創新”體現得淋漓盡致,臻於完美。然在西藏,有的學校教學設備仍極端落後,有的甚至連讓學生做做實驗的最起碼的儀器設備都沒有,更不用奢想要用現代化的語音室或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了而只能困守在以“一本書、一根筆”的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單調無味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落後的教學設備嚴重地阻礙了西藏地區素質教育的開展力度和深度。

從家庭來説,由於藏區大部分居民尤其是現在學生的家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並且缺乏對教育的正確認識,尤其是貧困的家庭,一直從事傳統農業種植,大多為體力勞動,所以在他們的觀念裏,孩子讀書是無用的,只會浪費孩子幫家裏幹農活的時間。從小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培養下,孩子漸漸失去對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排斥學習。由政府和社會,積極宣傳教育對人的影響,使家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消除來自家庭的阻力。並且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共管的局面。利於素質教育的推廣。從家庭層面入手,把素質教育的課堂由學校拓展到家庭,形成新的局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8gnp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