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多篇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多篇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多篇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篇1

室內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

培養具有良好藝術修養、掌握系統設計理論和現代設計方法;掌握傢俱造型、結構設計與傢俱製造工藝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室內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木材加工業和傢俱與室內設計領域從事傢俱設計、工藝設計、室內裝飾設計與工程的人才

主要課程:美術、計算機輔助設計、人體工效學、裝飾材料學、木質材料學、傢俱與室內設計史、傢俱造型設計、傢俱結構設計、室內設計原理、室內裝飾工程。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裝飾裝潢公司、園林、規劃、展示展覽公司、建材商場等單位,從事建築室、內外裝飾設計、施工管理及廣告設計、材料市場營銷等工作。

就業崗位如室內裝飾行業的一線設計助理、效果圖設計師、裝飾工程資料員、預算員、裝飾項目助理等崗位;中小型裝飾企業主案設計師、設計總監、項目經理、軟裝飾設計師、陳設設計師和企業經營者室內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室內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

1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房地產業的發展,為室內設計師就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該行業都急需大量專業人才加盟。但國內相關專業的大學的畢業生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很多城市的室內設計師就業缺口極大。建築裝飾行業的大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迅速擴大了對裝飾設計專業人才的總量需求。室內設計師就業機會多:室內設計師行業選擇餘地大。

室內設計師發展空間廣闊,就業機制靈活,關聯行業均可可以,也便於兼職和創業室內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職業規劃。整體來説,室內設計屬於朝陽產業,有很不錯的就業前景。

2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城市分佈

你的大學選擇什麼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分析

3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1、在各裝飾工程公司設計部門從事室內外設計、小區規劃、展示設計方面的工作;

2、在市場部門從事宣傳策劃、設計、製作、施工等方面的工作;

3、在建築部門從事室內設計管理或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

4、從事建築工程技術方面的其他工作;

5、從事多媒體設計與製作方面的工作。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篇2

深圳市消委會

一、前言

為了反映消費者對商品房市場的意見和呼聲,加強對商品房市場的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搞好商品房市場的監督管理,推進房地產行業的誠信建設,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於近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住宅商品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

二、調查問卷回收的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針對消費者對當前住宅商品房市場滿意度的評價,內容涉及:消費者對國家有關住房消費政策的瞭解程度;消費者對房地產行業誠信情況的評價;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住房過程中對銷售服務、規劃設計、工程質量以及物業管理等方面的滿意程度和評價;消費者的住房需求及對住宅商品房價格走勢的預期;消費者對商品房消費領域的意見和建議。本次調查採用“判斷抽樣”法選取商品房項目,採用“等距抽樣”的方法選取住户。

本次調查隨機抽查了15個樓盤,這些樓盤分佈在全市六個區,調查採用入户的形式“一對一”進行訪問,調查回收的問卷共1236份。其中有效問卷1220份,無效問卷16份,有效率為98.71%。

三、調查對象的特徵

説明:調查問卷採用0-5分的打分標準來執行,4分和5分表示為滿意,3分表示為一般,0分、1分和2分表示為不滿意。 1、調查對象的性別

調查樣本中,男性佔53.52%,女性佔45.82%。

2、調查對象的年齡集中在26-40歲

接收調查的消費者年齡在31-40歲的佔多數,為38.69%,其次是26-30歲的佔28.36%,41-50歲的佔16.56%;此外,50歲以上的佔9.1%,25歲以下的佔6.8%。(如圖2)

3、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以大專、本科和高中為主

接受調查的消費者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大專、本科和高中(職高),分別佔31.97%、28.85%和26.80%,國中和碩士分別佔7.54%和4.43%。(如圖3)

4、調查對象的職業

接受調查的消費者職業主要集中在獨資、合資、私營企業工作人

員佔43.2%,其次是黨政、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佔22.7%;此

5、調查對象的收入

接受調查的消費者,收入主要集中在5001-10000元、20xx-3000元和20xx元以下,分別所佔23.03%、21.15%和15.66%;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僅佔5.9%。

6、五成多接受調查的消費者居住的房屋使用面積在80-120平米之間,六成多接受調查的消費者認為適合的房屋使用面積在80-120平米之間

調查的結果顯示,有35.9%的消費者居住的房屋使用面積在81-100平米,30%的消費者居住的房屋使用面積在51-80平米,其次,有19.4%的消費者居住的房屋使用面積在101-120平米,僅有1.1%的消費者居住的房屋使用面積在180平米以上。

調查的結果顯示,有33.6%的消費者認為最適合的房屋使用面積在101-120平米,32.5%的消費者認為最適合的房屋使用面積在81-100平米,僅有0.5%的消費者認為最適合的房屋使用面積在50平米以下。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篇3

前?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着高校本科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多,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尤其是在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球經濟不景氣,工作崗位減少,眾多的高校畢業生面臨着“一畢業就失業”的問題。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客觀環境導致的,另一方面源於於畢業生個人因素。畢業生就業心理準備不充分、個人定位不合理、對就業信息及政策瞭解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是阻礙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原因。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今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長迅速,20xx年畢業生人數預計將超過600萬,比07年高出100多萬。

然而從用人單位來看,09年招聘大學生人數只有小幅增長,遠遠低於大學畢業生人數增長。中國人才熱線最近發佈的20xx年首份大學生、研究生求職調查顯示,近七成大學生和研究生仍然選擇在深京穗滬這四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區成為很多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這説明在當前國家對大

學生到西部發展的“西部計劃”政策鼓勵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觀念與國家政策出現錯位,畢業生就業觀念亟待轉變。

在20xx年關於大學生最想去就業的單位調查中,50%的學生把考公務員排在第一位,20%的學生把事業單位排在第一位,20%的學生把國有大型企業排在第一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仍為大學生的首選,主要是認為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收入穩定、福利好;國有大型企業比較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工資待遇較高。這説明大學生自身定位不合理,在職業、行業選擇上有盲從現象。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此次調查主要從大學生的求職地區選擇;大學生的求職行業、職業選擇;大學生對自己的認識及定位;大學生對就業外部環境的認識這四個方面瞭解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人文學院學生就業意向現狀出現的新情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為人文學院院就業指導工作提供事實資料和建議。意向,心理學上的定義是人們對待或處理客觀事物的活動,表現為人們的慾望、願望、希望、謀慮等行為反應傾向,是特定行為發生前人們心理上的準備狀態,就業意向是指就業主體(這裏主要指大學生)關於將來所從事工作的相關方面的想法、考慮、願望、態度,包括具體的職業、就業的單位和地區、就業環境的選擇,工作薪酬的考慮等。

(三)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以定量統計調查為主的方式。調查的總體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06、07、08級的同學,採用分層抽樣和定額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從法學、社會學、公共事業管理三個專業各抽取90個樣本,運用自填式問卷來收集材料,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70份,回收問卷258份,其中有效問卷228份,有效回收率為84.4%。被調查者中男生佔44.3%,女生佔55.7%,三個專業中法學佔38.2%,社會學佔38.6%,公共事業管理佔23.2%,三個年級中06級佔26.3%,07級佔36%,08級37.7%。本次調查總體有540人左右,樣本容量大約佔總體的50%,抽樣時樣本數量在年級、專業包括性別上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總結起來本次調查的樣本有足夠的代表性。這裏需要説明的是本次調查沒有涉及05級的同學,主要是考慮到05級的同學即將畢業,就業已經是他們經歷過了的事情,這樣的調查對他們來説是沒有意義的,故而捨去。

本次調查針對的是大學生的就業意向,調查問卷總共涉及了26個問題,對就業意向進行概念操作化得到反映就業意向的四個主要的大指標:求職地區的選擇、求職行業的選擇、自我定位和對就業環境的認識及態度。其中求職地區的選擇由問題12~15四個問題得到,主要包括的變量有最想就業的城市或地區及原因説明、是否願意到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就業;反映求職行業的選擇的問題是10、11和16,包括變量有最想進入的行業及原因和首選的就業單位;問題6、7、8、9、19、21、22、26對自我定位進行測量,包括的變量有對就職薪酬的考慮、自己在求職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做過的職業生涯規劃情況、對決定自身就業成敗因素的看法和現在進行的就業準備;對就業環境的認識及態度由問題4、17、18、19、23、24、25反映得到,其中包括的變量有擇業觀念、對就業形勢的判斷、自己就業所持態度、對當前就業中存在問題的看法、首選的求職渠道和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態度。另外問卷的開頭5個題反映的是背景情況,包括的變量有性別、所學專業、所屬年級、家庭所在地(農村、城鎮、城市)和家鄉所屬地區(東部、中部、西部),這些問題主要作為自變量來分析不同性別、專業、年級、家庭、地區的學生就業意向的區別。

在對數據進行分析時,我們採用的是spss統計軟件,主要用到的分析方法有基本的描述統計、交叉列聯表分析、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等。

(四)研究類型

本次調查屬於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意向做一個基本描述,其中涉及較少的原因解釋。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篇4

隨着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對每個大學生來説,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我和其他兩位同學一起組成一個團隊用問卷形式對西南政法大學的同學做了一個不完全的調查,問卷的問題極具代表性,對沒每一個大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調查內容:

一、大學生對就業形式的認知

就業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的。有絕大多數人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75%的人認為就業形式嚴峻,就業難。17%的人認為形式正常。看來許多人對這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式的嚴峻迫使大學生在大學裏努力的學習知識,嚴峻的形式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你更好就業。

二、就業的砝碼

問卷裏提到專業、學校、個人能力,什麼對就業的幫助最大。5%的人選擇了學校,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或許她的招聘廣告上寫道“只招211工程大學”。大學的名氣對就業確實有影響,但是進入名牌大學的人卻是少數啊。總體上來看,其他大學的就業率也不差。11%的人選擇了專業,社會上流傳“選好學校,還不如選個好專業”。專業對以後就業確實有影響,比如某大學的王牌專業,它的就業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業以後,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專業只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因素。90%的人贊成個人能力才是就業的最大砝碼。有了能力,無論走到那裏就有飯吃。但我個人認為,你沒有那塊敲門磚,進不了那扇門,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資質,文憑。

三、怎麼樣就業

談到通過什麼方式就業,也不過這幾種方式:校方推薦、找關係、靠自己。這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但不是絕對的。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學裏學業平平,沒有被校方推薦就業,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業了。這就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15%的人認為就業要靠父母和親戚,這是走向崗位的捷徑。81%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找工作,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現象了。什麼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學生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麼鮮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願意,憑自己的雙手肯定能夠為自己謀得一席之位的。

四、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學生對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45%的人定位在1000~1500元/月,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麼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麼一點,這也是因為就業難造成的問題。許多畢業的大學生認為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運的啦,慌不擇路,什麼職業都可以,最緊要的是能夠有錢可賺啊。1500~3000元/月,這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還是有點難的啊!46%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就在這個層面,當她們出入社會後會發現許多現實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馳。合理的定位將會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面,就業的機會也會更多。

五、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裏就業也困擾着很多大學生。選擇家鄉還是外地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鄉,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裏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家鄉工作的話,適應工作的速度肯定會很快,自己的親人也在那裏,可以提供很多幫助,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在異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於大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弊在於,大學生對這裏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對氣候不適應,沒有親戚朋友,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面臨危險。59%的人選擇在家鄉就業,18%選擇在外地就業。看來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檢驗不僅侷限於家鄉,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裏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六、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越來越成為當下流行。我們會在報子上看到某大學高材生賣豬肉,某大學生賣包子……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一石二鳥的舉動。一是緩減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二是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問題。59%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顯然很多人對就業也是有兩手準備。光靠企事業單位來吸收畢業大學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還是一味的等着招聘的話,那好比在抹殺機會。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渴望的結晶。

結論和建議

中國經濟體的壯大,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中國帶來了可觀的gdp,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大學生就壓苦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是中國長期積累下的問題。經濟的壯大,對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走上了這座獨木橋,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業。嚴峻的形式依然沒有改變,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

怎麼解決大學生就業苦難的問題呢?

教育體制需要改革,高校擴招是造成就業困難的問題之一。中國的高校擴招,生產出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大學生的價值也在不斷的貶值。高校只知道擴招、再擴招,收錢,還是收錢。他們有為自己生產出的產品想過嗎?到底銷路怎麼樣啊?廁所裏的'環衞也是大學生。高校理應制定出一套方案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法人應該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離不開企業的,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大學生人才的。所以他們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係。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一大支柱。

只是靠外界因素是完全改變不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的。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大學生只有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社會。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現在的就業形式多種多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自主創業、當村官……關鍵在於自己,轉變了就業觀念將會更有利於就業。

所以,提升自己,把握機會,就業就不再是難事。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篇5

一、調查報告説明

本調查報告分為兩個大部分:一部分是調查當前用人單位以及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要求及應該掌握的技能技術(由於本人是學生、故從權威網站中找到這部分的調查資料直接借用,具體內容詳見附表一)。另一部分是針對內蒙古地區呼和浩特市內各高校學生之間的調查。其中調查主要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具體調查報告內容見附表二)。

調查的目的就是找到電子商務就業需要的條件和當代大學生尤其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同學們從企業用人的角度出發,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的培養自己各項技能技術和職業素養,為以後就業打好基礎。

二、調查的相關事項

(一) 調查時間: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15日

(二) 調查地點:呼和浩特市區內

(三) 調查範圍:呼和浩特市區內各高等學校在校學生

(四) 調查方法:問卷式

三、調查報告內容概況

(一)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要求

作為新興的營銷模式,市場對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需求可謂供求失衡。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電子商務中的網站策劃/編輯人員的需求達到21.43%,對於網站設計/開發的人員需求佔到28.57%,而網站美工人員和網絡營銷人員的要求也分別達到14.29%和42.86%,對於網站運營人才的要求更是高達42.86%。窺一斑而見全豹,企業對電子商務從業者的需求還頗高的。但是,在高需求下各企業對從業人員技術要求也是不低的。數據顯示,市場要求的電子商務人員在各種要求中掌握或是能夠運用在線客服的佔78.57%,網絡營銷為64.29%,市場營銷50.0%,網店策劃是42.86%,就連文案處理也有21.43%的人要求,項目管理、客户關係管理辦公自動化分別佔14.29%, 28.57%,28.57%。這些好不包括在線採購、信息化管理、電話營銷、網絡安全等內容。可以説企業在求賢如渴的同時也是尋找那些德才兼備的。

(二)本地區高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及現況

在對呼和浩特市區內的各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有76.79%的學生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數據顯示,能知道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有48.21%的同學基本能知道、35.71%的表示不能、另有16.07%同學表示能。而對你知道什麼是edi嗎?33.93%的人知道一點、48.21%的同學表示不知道、知道的人只佔17.86%。至於在課餘時間能否主動閲讀關於電子商務的論文、著作或具體報刊的調查中經常只有7.14%、偶爾的卻有60.71%、那些不看電子商務論文或雜誌的也佔到了32.14%。

這些數據從一個面上反映了喜憂參半的結果。喜的是: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還是瞭解的,這為以後電子商務更好的發展奠定了知識基礎和後備力量。憂的是:電子商務要想更快、更好的發展,可謂路漫漫兮其修遠。

四、調查報告的分析

通過調查得到的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這説明,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而且切身的體會了一把電子商務熱。在調查中儘管主動了解或訂閲電子商務的同學比較少,但還是有一部人在通過閲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瞭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但是,他們缺少系統全面的學習。尤其是對涉及到電子商務專業方面知識的欠缺和不足。不恭敬的説,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雖然能夠認識到電子商務但要想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市場中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依賴和其人才的求賢若渴。可以説電子商務就業前景是十分廣闊的。知識經濟下的市場對電子商務崗位總的來説是供不應求。但我們還應看到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的要求並不是僅限於做做網頁、規劃一下網站、更多的是多方面技術、技能、綜合指標的全面要求。比如説在綜合素質方面要求電子商務人:

(1)掌握現代經濟。現代商務。現代管理知識,懂經濟,會管理,善商務。

(2)具有信息科學知識,掌握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能運用it技術進行嚴謹的定量分析及其基礎上的定性分析來解決經濟、商務、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3)有較高的英語水平,能用英語作為書面語口頭上的工作語言來處理商務。這是經濟全球化與商務國際化的電子商務必然要求。

(4)把握電子商務需要的現代商務與現代管理基礎、現代商務與現代管理基礎的it需求和電子商務實施與運行的思路、方法與策略,初步具備電子商務系統實施諮詢的能力。

(5)初步掌握電子商務軟件開發技術,初步具備電子商務系統分析、組件選擇、連接、測試、運行、維護等二次開發能力。

這些要求無疑是對電子商務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調查預測

通過調查和對有關文獻的研究不難發現,電子商務已成為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有關調查指出:“隨着全球電子商務高速增長,我國電子商務也急劇發展,使得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短缺。我國登記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已達到1000多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就有10萬多家,初步估計,未來我國

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20萬人,而我國目前包括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不到10萬人。人才總量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隨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些畢業生在進入人才市場時本應搶手”。

由此看出,電子商務就業前景是廣闊的,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企業對電子商務人的技術要求和綜合評定,也是非常苛刻的,就拿對電子商務人員技能方面來説電子商務從業者必須:

1、熟練進行計算機操作,能夠進行網絡操作系統和常用軟件的安裝與使用,熟悉辦公軟件操作;

2、掌握網絡技術,能夠熟練地利用internet獲取資料和信息並進行信息處理;

3、具有計算機軟硬件配置、網絡操作系統等基礎知識,能夠進行網頁製作及電子商務網站的建立、發佈、維護和管理;

4、瞭解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的功能和業務流程,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術,能夠進行網上交易、網下服務以及電子商務系統的安全維護,具有電子商務人員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

5、熟練進行pos操作,能夠進行mis管理,熟練進行商場、網站的各種數據資料的收集、處理工作。

儘管説企業對以及市場對電子商務專業從業者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但是隻要我們掌握學校開設的各種專業技能,從用人單位用人需求出發,硬硬實施的掌握一些技術技能和商務的知識,就不難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崗位。

總之,在經濟知識一體化、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術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經濟貿易領域。電子商務作為計算機應用技術與現代經濟貿易活動結合的產物,已經成為人類跨入知識經濟新紀元的重要標誌之一。電子商務儘管電子商務在基礎設施、技術知識、人才培養、政策法規以及網上支付等一系列問題上有不足之處仍然需完善改進,但作為一個新興專業,以快捷、迅速、自由和交換的低成本為特點,註定其將代替傳統的商務活動,成為社會的商業發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因此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很廣闊的,只要我們抓住機遇,掌握所學技能做到理論與技能實踐相結合,做到精一、懂二、會三型的人,必然會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崗位。

就業調查調查報告篇6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想"就業"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説都是很敏感的,我們大多數大學生讀四年大學無非是為了以後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但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卻是我們有可能失業,這給很多大學生很大的打擊,甚至有損我們讀大學的積極性。記得我們社會問題研究老師對我們説過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是這樣説的:“現在大學生就業難,難道真的是企業不需要大學生了嗎?”是啊,難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學生了嗎?不是的,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大學生失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結構性失業。由於學習期間社會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等)發生了變化,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區域分佈等不適合經濟結構變化的要求,畢業時不能適應就業市場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順利就業。

二是摩擦性失業。畢業生對用人單位的發展空間、工資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環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習成績、專業技能、個人素質等也有一定要求,由於雙方要求不一致導致畢業生沒有用人單位接收的情況。

三是週期性失業。週期性失業原意是指由於經濟衰退、總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業。我國目前經濟持續增長,並沒有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但是隨着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社會對畢業生需求量增長速度滯後於畢業生人數增長,導致有效需求不足。

那為什麼會出現上述情況呢?原因有三:首先,“供求矛盾”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15萬人,大約有35萬畢業生就業時未找到工作;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45萬人,未就業畢業生人數超過50萬人;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212萬人,預計畢業時未就業人數將超過70萬人 [1]。未來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和畢業時未就業的畢業生數還將急劇增長。畢業生就業人數的增加,促使畢業生就業市場發生了新變化,畢業生就業逐漸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使廣大畢業生面臨更加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在“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下,畢業生作為人力資源提供方通過就業市場擇業,用人單位作為需求方在就業市場中選拔畢業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實現均衡,否則則會失衡,導致“就業難”。“供求矛盾”的表現主要有:畢業生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學歷層次,甚至就讀院校等等不適應市場需求;畢業生的擇業傾向與技能等不適應市場需要;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與用人單位要求不一致等等,這些矛盾的存在,導致了非自願的摩擦性和結構性失業。

其次,市場缺陷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成因之一。市場發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場化程度低;圍繞高校、地區、行業存在不少就業市場,但是未形成較統一的大市場,導致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搜尋成本較高;市場規則不統一,部分市場甚至秩序混亂等等。導致就業市場的不完全競爭、不完全信息和較高成本,影響就業。當前買方市場中的不完全競爭會導致兩種現象:一是部分用人單位的人才高消費,二是一些畢業生被迫退出市場,形成周期性失業;市場信息不完全會導致摩擦性失業或結構性失業;市場進入和運行成本較高則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週期性失業。用人單位招不到滿意的畢業生,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單位,是市場不完善、信息渠道不暢通的直接體現。

此外,就業難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滯後,制約了人力資源的充分流動。雖然這種現象隨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務措施的出現得到了一定緩解,但是距離由畢業生就業障礙轉變為就業動力還有不小差距。

那要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第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現高等教育與社會接軌,增強畢業生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高等學校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人力資源的主要陣地,社會和市場發展的需要應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導向。增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繫,根據社會需要開設專業、設置課程,不斷革新教學形式和內容,才能使高等學校更好地履行社會服務職能。

無視社會需要,盲目培養,就會導致高校畢業生不適應用人單位需要,在就業市場上缺乏需求,形成結構性失業。高等學校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基礎,培養服務社會各級各類需要的多種人才。在培養中應充分重視市場需求,建立科學的評價、分析和預測體系,把握社會實時經濟走勢和就業市場的變化情況,按照社會發展方向設置專業,有效地消除結構性失業。這是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學改革中應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市場需求是多樣化的,不同崗位對畢業生素質的要求就不一樣。如果高等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質差,或是動手能力差,或是社會適應能力差,其結果必然就是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素質教育強調個人素質的發揮,因而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畢業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克服摩擦性失業。

第三:着力提高就業指導和服務水平,增強畢業生的擇業技能。

在就業市場上,畢業生缺乏必要的求職技巧、擇業技能差是導致摩擦性失業的重要原因。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作為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應當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着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科學地分析市場、客觀地認識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掌握一定的擇業技巧,善於利用市場信息,善於在就業市場中“推銷自己”,通過市場落實就業單位。

第四:加快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

要重視和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就業市場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場成本,提高效率,實現節省資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標。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信息不充分是影響用人單位選材和畢業生就業的突出問題,因此,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化建設是當務之急。國家、地方和高等學校要圍繞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立體化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互相聯繫,互相補充,促進就業市場中的充分信息,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還要制訂相關規定,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管理。有效的調控和管理是市場發揮優勢的重要保證。目前畢業生就業市場中還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亂、缺乏監督的情況,不利於就業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各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調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關管理辦法和規定,為畢業生就業市場提供統一規範,保證市場秩序。

第五:積極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多形式就業。

處在新世紀戰略機遇期的大學畢業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會發現,我們所面臨的時代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創新的思路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積極引導畢業生突破傳統的就業觀念的束縛,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觀,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自覺樹立自主創業的思想觀念,主動到基層就業。努力實現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學擇業,積極創業。

大學是我們許夢和圓夢的地方,我們來的時候躊躇滿志,我們走的時候也絕對不要留下任何遺憾。雖然大學生難就業已成為一種趨勢,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絕不要就這樣失去了信心。或許我們以後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但是我們也還是要有我們來時的那顆火熱的心,把我們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管以後會怎麼樣,只要我們在這四年內無愧於心,這樣就夠了,如果我們太注重結果的話我們有可能欣賞不到沿途的美麗的風景,畢竟結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想通這一點,那麼我們就不會失去信心了,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現在,把什麼就業煩惱都拋到一邊,認真學習,我想這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693k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