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寒假社會實踐報告(春節民俗調研)(精選多篇)

寒假社會實踐報告(春節民俗調研)(精選多篇)

第一篇:寒假社會實踐報告(春節民俗調研)

寒假社會實踐報告(春節民俗調研)(精選多篇)

題目:體驗民俗文化,感受節日氛圍

系部名稱:旅遊管理學院 專業:酒店管理 年 級:大二 班級:高職八班

姓名:劉嘉(09101071)、 隋拓(09101061)、何勇興(09101102)、任鴻鵬(09101106)

實踐單位:大連市各市區及鄉村

實踐時間: xx年1月29日 至 xx年2月17日 共20天

實踐目的:為響應我院對此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要求,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激發學習興趣,增進生存體驗;形成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我們於xx年1月29日 至 xx年2月17日期間在大連市各市區及鄉村開展了體驗民俗文化,感受節日氛圍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新春佳節來臨的契機,依靠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我們順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會實踐作業。

實踐內容:在開展活動之前,根據我們各自的特長及優勢結合實際,進行了如下分配。任鴻鵬同學在美食方面比較感興趣,因此安排他與隋拓同學一起在組織活動期間調查傳統節日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大連市各市區及鄉村的飲食文化習俗。何勇興與劉嘉兩位同學則負責組織活動期間調查大連市各市區及鄉村的文娛及傳統活動。

在調查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大連市的文化習俗時,我們採取先農村後城市的方法進行調查,在此期間我們發現大連人的過年習俗其實和東北人的差不多。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特別多。

有民謠道出東北過年的習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

小年祭灶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東北有首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老東北過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爺”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時用的是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帶些酸味兒。

掃塵

臘月二十四,為掃塵之時,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在年前將房間裏外打掃乾淨,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掃除,也叫除舊迎新,徹底清理粉刷乾淨迎接新年。

春節的準備

殺豬:在農村,舊時沒有冰箱,最好的殺豬季節為春節前,一是喜慶,二是此時天氣最冷,可以保存較長時間,殺豬的時候要宴請左右鄰居好幾桌人熱熱鬧鬧的,現在也有二十六買豬肉之説。

蒸饅頭:舊時為了春節期間來客人做飯鍋不夠之備,所以要提前蒸幾鍋饅頭備用,也為春節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即指此,也有稱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辦年貨:採購春節用品,如無論家裏已經多出多少碗筷,為了人丁興旺所以每年春節都要買幾個;給孩子買新衣服,以圖喜慶;春節期間出去給長輩拜年的禮物等等。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貼春聯時間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貼窗花、掛年畫

“破五”吃餃子

“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腳”被稱作“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窮”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自古就有的一種很有特色的過年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早在宋朝時,送窮風俗已相當普遍。宋以後,送窮風俗依然流行。

送窮風俗的儀式大多是:送窮時,既要為“窮鬼”準備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給“窮鬼”帶上乾糧。有的地方還有“以芭蕉船送窮”的做法。看來,各地送窮,各有各的辦法。民間廣泛流傳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糖瓜祭灶

東北有首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老東北過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爺”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時用的是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帶些酸味兒。

春節時,老東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點,有蜜供、薩其馬等,這些不僅是東北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的食品,也是東北人家中必備的食物。東北人還有除夕夜吃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就和“吉慶有餘”相聯繫。所以,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東北過年還會備很多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就是現在的什錦果脯。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閒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因為東北主要人口遷徙到東北的歷史不是很久,所以東北的習俗都帶有一些外來或是中原習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於不同地區的人口的習俗也是不一樣的。送燈在東北來説是一個比較流行的祭祖習俗。

在元宵節時,家家都做面燈,而燈形如碗盞,俗稱燈碗。用玉米麪做成的叫金燈,用白麪做成的叫銀燈,用蕎麥麪做成的叫鐵燈,做成型後上鍋蒸熟後,插上用棉絮纏裹的蘆葦做成的燈芯,面燈碗裏倒滿燈油,面燈就算做成了。然後依次把這些面燈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倉庫、牛馬圈、井台、碾磨房等處,送到大門旁、大路口。

然後要把這面燈送到墓地,放在已故親人的每個墳頭上。而現在大多采用紅色的蠟燭來代替原來的面燈,油燈了,紅色蠟燭表示喜慶,天剛剛黑的時候,家裏的男人帶着燈,紙到自家的祖宗的墳頭前,給先輩燒紙,在塋門口點燃蠟燭,即為送燈,然後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點一支燈,女人在家裏給家裏灶台,豬羊圈,井口,糧倉旁,牲口圈都要點上燈,而且在屋內要點上一家人的屬相以示一家平安,至於送燈的意義不同的地方傳説也不一樣,有一説是:送燈是給老祖宗照亮抓蝨子,在十字路口送燈是要老祖宗回家過燈節能找到回家的路,當然送燈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夠保佑自己家族能夠人丁興旺,後代千萬。

實踐總結:春節,全國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習俗外,各個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東北的春節習俗除了和北方許多地區一樣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習俗。近些年來,社會上關於傳統民間習俗問題的爭論不少。有人認為應該移風易俗,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反對者認為,如果把以前的習俗都改了,節日就會不像節日,不利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麼過年還像過年嗎?正因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後,又改為有條件的開禁。

由於價值取向不一樣,喜好不一樣,遇到具體事物時,各人會有各人的選擇和判斷。對於傳統習俗,我們不妨採取包容的態度,允許大家保留各自的觀點和做法。隨着社會的發展,當絕大多數人的認識趨於一致時,自然而然就實現了與時俱進。如果不顧現實和民眾心理,單憑理想就去推行所謂的新政策、新觀念,那會遭到羣眾抵制的。傳統習俗的形式和內容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我們只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第二篇:關於春節民俗情況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春節民俗情況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户户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

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着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説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

第三篇:寒假社會實踐之——春節民風民俗調查(正文)

歷史學院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春節民風民俗調查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1月1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悦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這也成為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

一、調查內容:

春節活動以及節前節後的其它節日、活動

二、調查時間:2014年1月13日—2月10日

三、調查方式:

先通過網絡或老年人之口對春節習俗做一統計,然後根據各地的不同,留意當地的這些春節習俗、活動,對這些活動親身體驗,在活動中和老年人交流,瞭解這些活動,並在活動中注意觀察,瞭解這些活動在當今時代的特色以及和過去的不同,然後寫出小區域春節習俗調查報告,最後彙總。

四、調查結果:

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對河南部分地區的春節習俗、特色活動進行了親身體驗,並在活動中對傳統的春節文化得到了深刻的體會,並以一個炎黃子孫而自豪、驕傲。

(1)節前節後的其它節日、活動:

①: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 - 1 -

節” ,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説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説雞是灶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説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説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 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説,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説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麪、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因此部分地區又稱過小年。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②:臘月二十四(部分地區在臘月二十五)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

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③:臘月二十五—臘月二十九置辦年貨

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對聯年畫等,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④:正月七年級近鄰等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⑤:正月八年級回孃家

正月八年級回孃家這是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是一樣的,在這天,女兒、女婿和外孫、外孫女等要到姥姥家拜年

⑥:正月九年級—正月十五拜年

這段時間,親朋好友互相到對方家中拜年,送去新春的祝福,互相贈送禮品,在一起聚聚、吃飯、喝酒、話家常。

⑦: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大多親人聚在一起晚上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各地有燈會、焰火晚會,在古代還有猜燈謎的習俗,現在大多被焰火晚會所取代。

⑧:正月十六小七年級

大多數人過完年和家人團聚完之後選擇在今天出行,正式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2)大年三十(除夕)

①:貼年畫(貼春聯、請門神)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在有些地區還流行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

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②:放鞭炮: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且認為鞭炮能驅邪、祛除疾病,保佑家中的安寧,讓家中平平安安。

③:吃年夜飯、守歲接年: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請繼續關注好 範文網)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通過調查發現過春節的習俗不同民族、姓氏、不同地區而不相同,在我省漢族、回族、滿族和部分其他民族過春節的習俗都不盡相同;不同的姓氏以及地望,過春節的時間及程序也不相同,如有些在中午過年,有些在晚上過年;在我省南北各地市因為飲食習慣及其他因素春節期間的飲食風格以及各項節日活動也不盡一樣,如我省南部的一些地區過年盛行吃年糕等米制品,而在北方多吃餃子等麪食。

除一些小的差異之外,我國春節各地的習俗大部分還是一致的,由於千百年以來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的民族信仰,形成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中華春節文化,而在這個大背景下又形成了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春節文化,這也為當代社會的春節特色旅遊擴展了市場,這些春節文化在除舊迎新中成為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在當前經濟危機大潮中成為我國經濟的新的經濟增長點與增長契機。

五、調查意義: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們對中華傳統節日作了進一步系統深入的認識,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加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知識,培養了我們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以前雖然是每年都過春節,但除了玩之外很少對這些春節文化做一瞭解,這次調查,讓我們在親身體驗春節的快樂、幸福中去尋找春節的深入內涵,也去了解一些即將消失的春節文化以及伴隨着春節文化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藉此將春節文化發揚光大,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真正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

第四篇:春節民俗變化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安慶懷寧)

春節民俗變化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合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10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摘要: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它也是有歷史,有內容的。春節的發展過程是悠久而又精彩的,春節的內容是豐富而又多彩的。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灶祭,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它有很多的習俗,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節日。然而在調查中發現許多時代與傳統摩擦,許多人的認識觀念發生了變化,春節對他們而言意義很輕,春節到底意味着什麼,為什麼許多人淡化春節?這個寒假我針對我的家鄉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進行了實踐調查。

關鍵詞:春節 民俗 變化 生活水平

正文: 春節由來及古今民俗對比

一、春節由來

據史料記載得知春節又稱元日、元旦、元正、元辰、新正、元朔、歲旦、歲首、歲朝、首祚、三元或年、過年,。由於曆法不同,各代歲首之日不盡相同:夏代為正月七年級,商代為十二月七年級,周代為十一月七年級,秦代為十月七年級,漢武帝時又恢復到正月七年級,並延至今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廢除夏曆,中國開始採用公曆,每年以公曆1月1日為新年元旦,這樣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人們就只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而不再別稱元旦了。“春節”各代所指也有區別,漢代指立春這一天,南北朝指整個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七年級。它是我國曆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緻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國56個民族中53個(除去藏、白、傣族)都要舉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慶賀,故又稱(元日大慶宴)。

二、以往與今日民俗對比

經實踐走訪我縣年長的老人得知一些我縣以往春節民俗以及近年來的變化對比:講到過年,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們了,因為過年大人是忌罵孩子的,傳統認為孩子七年級若捱了罵就要一年都捱罵,尤其要求七年級要説好話,不能説粗話不雅之言,有時孩子一不小心説溜了嘴,大人會説童言無忌。若不小心摔壞了東西就會説“打發打發”(發財之意)或者碎碎(歲歲)平安。當然過年是個喜慶的日子,孩子們現在也還是一樣不能隨便説不雅之言的。七年級忌打掃衞生,忌把垃圾掃出門。七年級自早上起忌把水倒出門,家家都會拿桶接水,水和垃圾被稱為來年的財氣,過年前會送走灶王爺,寓意要灶王爺向上蒼討一個好年回來。隨着老一輩漸漸減少,這樣的習俗只在部分家庭還在延續,年輕的小兩口是不計較這些的。因為講衞生也不會留着垃圾,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迷信的做法。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也就“掃揚塵”有除舊迎新之意。據《呂氏春秋》記載,新春掃除有除陳布新之意,其意為把所有晦氣掃出門。因為許多人在外

地長期居住,只會在過年回家,打掃房子是當然的,不過不會確切地定在臘月二十四,隨時都可以,由各自家庭看情況而定。以前的春節是一個熱鬧的節日,春節前期在外地的農民工紛紛趕回家裏,開始為春節準備。從八年級開始到元宵就是我們走親戚的日子了。孩子們都盼望着過年,那時除了熱鬧,每家每户都會置辦特色年貨。以前我們這兒還是以農耕為主,所以年貨除了買來送親戚的,其他的都是自己家種的。例如:那時大概在臘月二十幾人們就會炒花生、用板糖捏糖果、炒芝麻等好多好吃的農村特產。那時家家户户門口都飄着濃濃香味,散發着勞動果實的氣息。為了增加過年的氛圍家家户户都會養一頭豬,在鄰近臘月三十的時候殺了過年吃。在老人們眼裏豬就是年寶,豬頭和豬蹄都會在臘月三十的下午放在鍋裏蒸,大年三十那天是沒有午飯吃的,至於為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是給胃留足空間晚上好吃好吃的吧。七年級的晚上也是沒有飯可吃的。現在那樣的習俗不見了蹤影,我走訪了一些人,他們説:現在大部分年輕一輩都外出務工,家裏只剩下老人,種田地的極少了,再説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而且買的不用家裏麻煩又好吃。人們也不願因為習俗而不吃飯。以前三十夜裏吃完年夜飯,家家擺好果盒裝滿好吃的擺在桌上,拜年以一個隊為單位,每户人家的男人們家家户户的走一遍,進人家家門就説:納福過歲。年老的在家等着別人來拜年,來到了你家,你家就要端茶倒水把好煙好茶給人家換上。他們會在你家談天説地,談些今年的收穫與不足,來年的計劃,孩子們的事等,總之等把家家户户走完差不多深夜了。現在回來過年的人少了,生活水平好了,在外地買了房子的就不會回來過年了。也越來越看重娛樂了,年輕小夥子愛打麻將了,三十夜串門就在人家家裏站一會兒了,把它當一項任務來完成,完事各自找人打麻將玩撲克。家裏女人們老人們冷清的看着春節聯歡晚會。以前孩子們可以打着燈籠家家户户走,説些好話就可以得到一根煙,那時煙是好東西。煙越多説明跑的家數越多。孩子好多在一起熱鬧到深夜才回來。大家都會過了十二點才睡覺,因為要守歲。現在不一樣了,從將煙換成糖果,再換成牛奶,再孩子們都不願出門了。生活水平好了,孩子們吃的東西多了,父母已經不願意讓孩子晚上出門,自己傢什麼都有。過年缺少孩子們的走動就更加不熱鬧了。到了八年級一般地都會去孃家拜年,帶上禮品。禮品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變,從單一的糖糕變為腦白金、富硒康、黃金搭檔、雪源康等貴重的補品。吃飯的場地也發生了變化,由於生活水平好了,不願在家自己做飯麻煩,就全請到飯店裏去吃了。中國人喜歡熱鬧,在飯店吃飯顯然沒有在家那麼熱鬧了。走親戚也失去它的意義,成為一種任務。

結論:

春節作為中華傳統節日,它的習俗據有文化傳承的意味,人們日益淡化春節氣息及其重要意義主要在於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生活的舒適讓人們儘量避免所謂的麻煩,取而代之是用金錢換之而來的方便。種莊稼傷神勞累,在外務工掙得是

實實在在的錢,有錢就可以買到需要的東西,傳統既要繼承也要進化。在有些人腦海中春節已經是一種形式,還沒過完元宵就出去掙錢了,傳統就此刪繁就簡。通過實踐我知道了人們在適應社會發展下追求物質需求時淡化了文化需求,在新的一代中我們要將必要的傳統傳承下去。

致謝:

衷心感謝對我實踐調查提供熱情幫助的老人家,感謝他們的耐心回憶與細心講解,感謝青年説出自己真實想法,積極配合調查問卷。

第五篇:社會實踐報告民俗

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

祭灶 掃塵 貼春聯、門神 年畫 倒貼“福”字 除夕夜 年夜飯(團年飯) 祭祖 守歲 回孃家 初六送窮 接財神 紅包(壓歲錢) 新年贈橘 新年放爆竹 拜年 迎春

具體一點: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掃塵] [吃灶糖]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説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説,這是一個好時機。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 浴]

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過趕年]

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放爆竹][祭祖][給壓歲錢]

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春節習俗——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説,一説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

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麪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圖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説,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pwq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