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省政調研報告推薦多篇

省政調研報告推薦多篇

省政調研報告推薦多篇

省政調研報告篇1

近年來,我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探索和創建農村土地流轉新機制,本着“積極發展、因地制宜、探索嘗試、逐步規範、不斷完善”的總體工作思路,依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工作原則,突出重點,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加快了農業經營轉型升級。

目前,全區耕地流轉已達5.4萬畝,佔承包耕地總面積的23.11%。我區土地流轉有出租、轉包、互換等多種形式,以出租、轉包為主。出租佔流轉面積的59.1%;轉包占流轉面積的32.3%;互換等其他方式流轉佔流轉面積的8.6%。耕地流到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户的土地共有4.6萬畝,佔土地流轉總面積的84.6%。流轉的土地全部為農業用地,而且基本上用於種植業,99.8%的流轉土地用於發展農業生產,用於種植業的為4.7萬畝,佔流轉量的87.1%,以種植水稻、西瓜、蔬菜、水果、花木為主;用於養殖業的有0.8萬畝,佔流轉量的13.9%,主要以魚、蝦等水產養殖為主。

一、實踐做法

1、宣傳引導,順勢推進。面對農民自發流轉土地的發展態勢,及時把握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利用科技下鄉、農民培訓、新聞媒體等,廣泛宣傳黨在農村的現行政策,宣講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講解效益農業的發展路徑,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土地流轉的意義和作用,增強土地流轉工作的活力。3月我區召開春耕備耕暨土地流轉現場會,總結交流推廣蓮花鎮、橫路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農業規模經營的經驗和做法,研究部署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經營的政策措施,動員全區各級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有力地推進土地流轉工作。

2、建立機構,完善服務。首先在蓮花鎮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中心實行“服務組織網絡化、交易形式多樣化、經營主體多元化”的模式運轉。服務中心建立《農村土地流出意向登記簿》、《農村土地流入意向登記簿》和《農村土地流轉枱賬簿》,並通過農業信息網和農民信箱網站對外發布,搭建起土地流轉的服務平台。現正在建立區、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網絡,為規範土地流轉流程提供必要保障。

3、培育主體,強力帶動。我區通過深化農技推廣責任體系改革、實施萬名農民素質工程和農業政策扶持等措施,培育了一批規模農業經營主體。到現在有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12家(其中工商註冊的350多家),種養大户大量湧現,20xx年有20畝以上種糧大户1567户,10畝以上柑桔種植户176户;年飼養生豬50頭以上養殖户3866户,年出欄5000羽以上養禽户126户。這些農業企業和大户的發展,直接帶動了農村土地流轉,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生態特色農業的發展。

4、創新模式,加大流量。一是探索季節性流轉方式。在鼓勵流轉主體選擇中長流轉的同時,探索季節性流轉方式,解決季節性拋荒問題。土地流入主體在冬閒季節,根據生產需要向農户租用土地,到來年開春將土地歸還給承包户耕種。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橫路鄉下墅街村將87户農户的425畝農田流轉給本村大户種植蘿蔔,租金按土質和位置的不同每畝150元至200元支付,春夏季由農户自己種植水稻。這種流轉形式既化解了季節性拋荒問題,又給農閒期農業勞動力增加了就業途徑,還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率。二是創建“東湖模式”。蓮花鎮東湖村是個典型的農業村,全村現有農户221户,水田面積815.61畝。一是常年流轉託管。常年外出務工和無勞力社員,將自己的承包田以每年每畝250斤稻穀的租金全部流轉給東豐糧油給合作社經營。二是季節流轉託管。上半年社員將承包田流轉給合作社種植早稻,下半年由社員自己種植晚稻。合作社提供秧苗和大田平整,其它流程社員自負。三是全程代理。對入社農户早稻種植實行全程管理服務模式,實行 “五代理、十統一”服務。

5、規範管理,保障權益。區裏制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委託流轉申請書》、《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樣本,下發各地參照執行,到目前,簽訂書面合同的達4.58萬畝,佔總流轉面積的84.8%。加強土地流轉價格和流轉款支付方式的引導與監管,普遍採用以稻穀計價方式確定租金,以每年支付一次承包款的方式加以規範,最大限度降低流轉雙方的責任風險。20xx年建立了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通過仲裁機構及時化解土地承包糾紛和土地流轉糾紛,運用法律手段,為農民提供可靠的權益保障。

二、初步成效

1、開闢了農民增收的良好途徑。承包土地流轉後,農户在獲得租金的同時,還可以從事二三產業或外出務工獲得更多的收入。如浙江寶島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蓮花鎮五坦、澗峯、董家三個村流入土地675.1畝,每年每畝按300公斤稻穀的價格(以糧食收購指導價)支付租金,常年僱用當地幾十名農民務工,按月支付工資。蓮花鎮五坦村總人口1300多人,土地流轉後有400餘人放心在外打工,增加非農收入。高家鎮大田畈村種糧大户高榮根,流入耕地近千畝,年僱工2600多人次,發放工資10萬多元。

2、增加了農業投入提高了生產效率。土地規模經營實現了農業投入主體的多元化,彌補了國家、農户農業投入的不足。一些有實力的經營者立足高起點開發農業,紛紛投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着力解決交通不便、水電不通等問題,改善了生產條件。20xx年以來温嶺老闆和區林氏精品西瓜專業合作法在官塘、巖頭、塘前三村今年租種1000多畝耕地種西瓜的投資3萬多元新修機耕路,水利設施,不但本身受益,周圍農民也受益,彌補了村級公益事業經費的不足。嶺洋、舉村兩鄉動員農户將不宜種糧的300多畝山壟田、山坡地出租給專業合作社,建立茶葉、吊瓜生產基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

3、增強了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土地集中連片經營,為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創造了條件,有利於土壤改良,加快了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品牌建設。全區有 75 個名特優農產品註冊商標,9個農產品通過有機、綠色食品認證;20個農產品獲國家無公害農產品。15個優質農業新品種試種示範順利實施;水稻、玉米、草莓、柑桔等一大批農作物優新品種在全區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蟲無害化治理技術、水稻直播栽培、早稻旱育秧無紡布覆蓋技術等新技術廣泛應用。

4、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通過土地流轉,依託糧食合作社,建成了萬畝高標準優質稻米基地,為國家提供優質無公害商品糧;促進了糧食組織化生產,區金嶽糧食合作社由種糧大户107人組成,水稻種植面積10384畝,油菜、綠肥、蔬菜、西瓜等作物種植面積6930畝,合計複種面積17314畝,複種指數為225.86%。同時實現了糧食生產機械化。兩家農機合作社和一批農機專業户,擁有大型耕作機38台,小型耕作機300多台,農田作業機收機割率達90%,在全市率先初步實現農業機械化。

5、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發展。隨着土地流轉的加快,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户有了更大的創業平台,他們在適度規模經營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有力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蓮花鎮加速推進土地流轉,促進了規模農業、效益農業、綠色農業的發展,形成了基地化、組織化、機械化、品牌化的農業生產新格局。相繼建立了西瓜、葡萄、草莓、食用菌、優質稻、柑桔、生豬、麻鴨、藺草、花卉等十二大基地;香港華懿天然花卉集團有限公司租用月山村土地,建成千畝玫瑰園;一加一農業發展公司在澗峯畈租賃農户土地200多畝,建立了優質葡萄園。土地流轉促進了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帶動了一批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和規模優勢的“一村一品”專業村。茭白專業村、吊瓜專業村、枇杷專業村、無公害蔬菜專業村、高山蔬菜專業村、生薑專業村等“一村一品”專業村,在全區各地紛紛湧現。

三、存在問題

(一)部分農民用地觀念相對滯後。農民戀土觀念較重,對耕地的依賴性過強。當前,儘管有很多農户棄農經商、外出打工,但對土地留戀很深,一邊打工一邊還要照顧承包田的情況比較普遍,影響了耕地流轉的擴大。

(二)土地流轉基礎條件有待整合。家庭經營承包時,很多地方把同一等級的地塊,按照總户數進行了等分,農户地塊小而且分散,若有少數農户不願流轉,就不能形成連片種養,導致影響其他農户的正常流轉,降低了土地流轉效率。

(三)土地流轉矛盾糾紛逐步增多。近年來各級政府出台了支農相關優惠政策,取消農業税,給種糧農户直接補貼,再加上市場糧價上浮因素,有些農户對流轉租金期望增加,引發了農民新一輪的種養熱和承包熱,導致土地流轉過程中糾紛矛盾增多。主要是原先轉出的部分農户現在想要收回耕地使用權,但轉入方不願意改變合同,從而產生矛盾和糾紛。

(四)土地流轉期限普遍較短。土地流入方希望土地流轉期限越長越好,這樣就能在土地、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投入,以獲得長期的收益。然而,經調查,我區土地流轉期限在5年以下的,佔土地流轉總面積的70%以上,流轉期限普遍較短。

(五)土地流轉操作程序不夠規範。流轉雙方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未簽訂書面合同或簽訂合同不規範的情況仍然存在,20xx年底,流轉耕地中未簽訂書面的面積約佔15%。有少數耕地流出户法律意識淡薄,看到耕地轉入户經營效益好,對原簽訂的合同反悔,對耕地流轉的租金提出過高要求,從而直接影響耕地流轉。

四、推進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流轉引導。以《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和《物權法》等法律法規為重點,廣泛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程序、方法,進一步促使農民轉變觀念,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有序流轉。鄉鎮、村兩級必須高度重視耕地流轉工作,把推進耕地合理流轉作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來抓,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耐心細緻地做好農户的思想工作,嚴格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要求搞好土地流轉。

(二)強化農業招商,培育流轉主體。一是拓寬招商網絡渠道,建立招商機制,制定招商辦法,實施招商獎勵。二是建立項目庫,整合一批、包裝一批、儲備一批,使進優勢產業開發。三是加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户的扶持力度,培育更多的參與主體。

(三)強化服務職能,健全流轉機制。建立和健全區、鄉鎮(街道)、村三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組織。區成立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全區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建立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設在區農業局),負責流轉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政策、信息諮詢,技術服務和考核督查等工作;各鄉鎮(街道)都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班子和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負責流轉信息的收集、發佈,指導合同簽訂,資料歸檔等工作;村級建立土地流轉服務站,負責流轉信息收集、上報,幫助做好合同簽訂、建立信息台賬,並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四)加強耕地流轉管理、切實維護農民權益。鄉鎮或村可以確定專門的管理組織,加強對耕地流轉的日常管理。農户流轉承包地應簽訂書面流轉協議,並報所屬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機關備案。農村土地流轉期限不得超過農户家庭承包土地的剩餘承包期。進一步提高土地流轉合同簽訂率,並由相應的管理組織做好耕地流轉檔案資料的管理。

(五)依法規範運作,探索創新耕地流轉機制。

土地流轉,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在推進過程中必須注意把握好原則。以法律政策為依據,鼓勵有條件的鄉村在法律、政策的框架下,在體制機制方面大膽探索;以羣眾自願為基礎,重點推進土地向種植大户、向有實力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流轉;以增產增效為目的,首先是土地流轉後,土地怎麼辦?重點要向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向種養大户集中,才能最大程度實現增產增效。二是土地流轉後,人怎麼辦?要流向城鎮,流向非農產業,實現全民創業,多渠道就業。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土地流轉就是成功的。

重點在探索建立五項機制。一是建立服務機制。在完善蓮花、橫路兩試點鄉鎮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設同時,要建立區、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在農業部門和鄉鎮(街道)分別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村建立服務站,為土地經營權流轉雙方搭建起信息溝通的橋樑。二是建立監管機制。及時掌握農村土地流轉動態,加強流轉過程中的合同簽訂、鑑證、備案以及土地用途的管理,確保土地流轉規範有序健康進行。三是建立糾紛調處機制。要完善我區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機構建設,積極探索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仲裁工作,妥善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各鄉鎮(街道)、村也要建立相應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組織,及時解決土地流轉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糾紛,為土地流轉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四是探索建立儲備機制。要探索通過合作、入股、經營權置換等方式,將部分農户的土地實行集中儲備,定期收集信息,建立農村土地供求信息數據庫,以便及時對接。五是探索建立評估機制。對農村土地開展分等定級,建立價值評價標準,健全評估體系。要加強土地流轉價格和流轉款支付方式的引導與指導,提倡以每年支付一次租金的方式加以規範,最大限度降低流轉雙方的責任風險。

(六)制定激勵政策,加大推進力度。研究制定《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範化管理實施意見》,建立考核、獎勵機制。建立管理服務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和流轉實績考核評價體系,將專項考核與綜合考核結合起來,專項考核結果與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掛鈎。區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對當年新增連片規模流轉土地在100畝以上、流轉期限在5年以上的,按實際流轉面積一次性給予資金補助。

省政調研報告篇2

山東省煙台煙草有限公司抽調了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經驗豐富的18名同志組成調查組,以農村市場為主、城區市場為輔、兼顧建築工地的原則,兵分六路,用13天時間,採用走訪座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煙台轄區12個縣(市、區)的3152名男性公民就此問題進行了捲煙消費的市場調查。

被調查的12個縣(市、區),包括18個鄉鎮的67個自然村,12個建築工地,6個居民小區,7個娛樂場所,5個廠礦企業。調查的對象主要是農村村民、城市居民、個體經營户、廠礦工人、建築工人等。

被調查的3152名男性中,按年齡分類,60歲以上的840人,佔26.65%;40—60歲的1204人,佔38.2%;20—40歲的1108人,佔 35.15%。按居住區域分類,農村村民1531人,佔48.57%;城區居民1285人,佔40.77%;建築工人336人,佔10.66%。

人均年消費捲煙7.35條

煙台地處膠東半島東部,總面積13746平方公里,地域輪廓呈蝙蝠狀,地形為低山丘陵區,海岸線長909公里。20xx年全市總人口645.8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5.83萬人,占人口總數的65.94%;男性公民335萬人,占人口總數的51.87%;15—64歲人員占人口總數的 73.75%,65歲以上人員占人口總數的8.96%。全市在崗職工64.1萬人,年平均工資12032元;全市gdp1316億元,居山東省第三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5元,人均消費支出747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20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94元。

預計到20xx年底全年捲煙銷量達到19萬箱,人均年消費捲煙7.35條,吸煙者多為男性。較富裕的城區如芝罘、萊山年人均消費捲煙10條,較落後的萊陽、海陽、棲霞等地鄉村年人均消費不足6條。20xx年以來,全市捲煙銷售結構不斷提升,到8月份,一、二類煙比重已達到總量的14.4%,三類煙比重達到總量的40.4%,四類煙達到45.1%。當地消費品牌,高檔煙以雲南煙為主,尤其是“紅塔山”、“雲煙”等倍受消費者青睞,中低檔煙多以魯產煙“將軍”、“八喜”、“哈德門”、“紅金”等系列為主,省內外捲煙的銷售比重約為85:15。

捲煙消費市場調查的基本情況

被調查者的吸煙情況

3152名被調查者中,有2779人吸煙,佔88.17%;不吸煙者為373人,佔11.83%。

——吸煙者情況

吸捲煙者 吸煙者中有2273人吸捲煙,佔被調查者的72.11%,佔吸煙人數的81.8%。其中,消費30元/條左右捲煙的有1542人,佔吸捲煙人數的 67.84%;消費20元/條以下捲煙的有1021人,佔吸捲煙人數的44.9%;消費40元/條左右及以上捲煙的有731人,佔吸捲煙人數的 32.16%。

吸旱煙或煙絲者 吸煙者中有506人以吸旱煙為主,少數人吸煙絲,佔吸煙人數的18.21%。其中,由於經濟狀況或吸食習慣由原來吸捲煙改為吸旱煙者為235人,佔吸旱煙人數的46.44%,佔吸煙人數的8.46%;一直吸旱煙者271人,佔吸旱煙人數的53.56%,佔吸煙人數的9.75%。吸旱煙者大多在市場上購買來自東北的旱煙葉(調查中發現農民個人種植旱煙的很少)。由於低檔煙的比重減少,旱煙價格也翻番,由原來的2元/斤升至現在的4-5元/斤。

——不吸煙者情況

被調查者中,有373人不吸煙,佔被調查者的11.83%。其中,曾有吸煙史但因經濟狀況戒煙的有63人,因身體原因戒煙的有26人;沒有吸煙史且一直不吸煙者284人,佔被調查者的9.01%。

——吸低檔煙人羣情況

被調查者中,一年以前還在吸四、五類低檔煙者(價位在15元/條以下)有1345人,佔吸捲煙者的51.79%。隨着五類煙的緊缺和四類煙價位的不斷上升,現在所謂的低檔煙為20元/條(零售價)以下的四類煙,比過去的10元/條增長一倍。由於低檔煙價位上升,原吸四、五類低檔煙者,有324名因經濟狀況改吸旱煙或戒煙,佔吸低檔煙者的24.09%(其中235名改吸旱煙,89名戒煙)。

目前在吸低檔煙的1021名吸煙者,佔被調查者的32.39%,比過去比重下降10.25%,佔2273名吸捲煙者的44.92%,比過去比重下降6.81%。

不同區域人羣捲煙消費市場調查情況

——城區市場情況(城區包括xx市區xx縣級市城區)

城區被調查者為1285人,佔40.77%,老(60歲以上)、中(40—60歲)、青(40歲以下)年齡段分別調查了360人、460人和465人,所佔比重分別為28%、36%和36%。吸煙者為1160人,占城區被調查者的90.4%;不吸煙者為123人,占城區被調查者的9.6%。

吸煙者情況 城區吸煙者中有1125人吸捲煙,占城區被調查者的87.55%。在消費檔次上以中高檔煙為主,其中吸20元/條左右捲煙的人員有218人,佔吸捲煙人數的19.38%;吸30元/條左右捲煙的人員有358人,佔31.82%;吸40元/條左右捲煙的人員有358人,佔31.82%;吸50元/條左右捲煙的人員有191人,佔16.98%。

城區被調查者中,吸食40元/條左右及以上的中高檔煙的消費者,按年齡段統計,40歲以下的有253人,占城區被調查者的19.69%;40—60歲之間的有192人,佔14.94%;60歲以上的只有104人,佔8.09%。

城區被調查者中,吸20元/條左右及以下的低檔煙消費者,按年齡段統計,40歲以下的青年人僅有39人,占城區被調查者的3.03%;40—60歲的中年人有69人,佔5.37%;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10名,佔8.56%。調查數據表明,低檔煙在城區中的需求量明顯低於農村。

不吸煙者情況 在城區被調查者中,有123人因各種原因不吸煙,占城區被調查者的9.57%,佔被調查不吸煙人數的32.98%,其中因經濟狀況戒煙的25名,因身體狀況戒煙的8名,從來不吸煙者90名,內有40歲以下的從來不吸煙者53人。

——農村市場情況

農村被調查者為1531人,其中吸煙者1307人,佔農村被調查者的85.37%;不吸煙者224人,佔農村被調查者的14.63%。

本次農村市場被調查者大多集中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0歲以下年輕人大部分打工外出不在家。僅萊陽、海陽、棲霞3個縣級市外出打工者就有27萬人,佔 3個縣223萬總人口的12.1%。農民經濟收入主要靠糧田、果園等來源,較有代表性的xx市、xx市、xx市的8個鄉鎮,人均年收入平均1500元左右,較貧窮農村年收入還不足千元,為數不少的家庭在土地上的收入甚微,年終幾乎沒有結餘,日常花銷依賴青壯年外出打工賺取,家中的土地多數由婦女、老人耕種,生活比較艱難,因此吸煙者吸煙檔次較低。

吸煙者情況 按年齡段分,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1024人,佔農村被調查者的78.34%;40歲以下的有507人,佔農村被調查者的21.66%。按吸煙種類分,吸捲煙者為882人,佔農村被調查吸煙人數的67.48%;吸旱煙者425人,佔農村被調查吸煙人數的32.52%,其中因健康、經濟條件等原因改吸旱煙的220人,一直吸旱煙的205人。農村吸煙者中,吸食旱煙者近乎達到吸煙人數的1/3。

農村吸捲煙者中,有593人吸20元/條左右及以下的低檔煙,佔吸捲煙人數的67.23%。據調查得知,由於煙廠調整結構提升檔次,市場上零售價格在20 元/條左右的四類煙處於緊缺狀態。因此,農村消費者有的改吸旱煙或煙絲,有的乾脆買假煙吸。四類煙的缺乏,一定程度上使農村的旱煙市場銷售見旺。

不吸煙者情況 224名不吸煙者中,有32人因經濟條件因素戒煙,有15人因身體因素戒煙,從來不吸煙的達177人。

——建築工地情況

調查建築工地12處,建築工人336人,年齡段基本在30—60歲之間。其中,吸煙者310人,佔建築工地被調查者的92.26%;不吸煙者26人,佔建築工地被調查者的7.74%。

吸煙者情況 在建築工地吸煙者中,有266人吸捲煙,其中有210人吸20元/條左右及以下的低檔煙,佔建築工地吸煙人數的78.95%;有37人吸30元/條左右的捲煙,佔13.91%;建築工地的承包人和工段長等人員收入較高,有19人吸40元/條左右及以上的中高檔卷煙,佔7.14%。

不吸煙者情況 被調查的336人中有26人不吸煙。其中因經濟條件因素戒煙的有6人,因身體原因戒煙的有3人,一直不吸煙的有17人。

捲煙消費市場的基本特徵

特徵一 對於低檔煙的需求,農村遠遠高於城區。從調查情況看,20元/條左右的低檔煙消費,農村佔67.23%,高於城區48個百分點。

特徵二 因低檔煙減少,農村改吸旱煙或戒煙人數佔到被調查者的近1/10。調查結果顯示,235名改吸旱煙者中有220人是農村消費者,佔被調查者的7.46%,加上因經濟狀況戒煙的63名不吸煙者,共有298名被調查者從吸捲煙隊伍轉到吸旱煙或不吸煙的行列,佔被調查者的9.45%。其中年齡在40歲以上的農村中老年改吸旱煙和戒煙者有255名。

特徵三 100元/條以上的省外高檔煙消費佔xx市場的重要地位。當前省外煙在投放上我們採取了緊縮投放策略,若按需求供應市場,目前的雲南煙約佔據煙台兩成以上的市場。

特徵四 檔次結構的上升,暫不影響捲煙銷量增長。從1998年以來的捲煙銷量看,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而低檔煙的價位呈階梯狀的上升,其比重也以階梯狀下降。但銷售總量卻穩中有升,其原因:一是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吸煙檔次逐漸上移,對一部分消費者也是必然;二是由於吸煙者的嗜好習慣,被動接受拉昇結構也是無奈。儘管有戒煙或社會反煙現象,儘管經濟承受能力決定着消費開支,但戒煙的還是少數,況且確有一批新生的捲煙消費者在不斷補充這個隊伍。據調查,20xx年全市大學聯考落榜學生大約有1.2萬人,其中男生有0.6萬人,男生中約有0.3萬人補充到吸煙隊伍中來;三是國家局抓規範經營,治理體外循環工作大見成效,捲煙流通秩序的大環境有了根本性的好轉,再加上網建水平不斷提高,客户關係不斷加強,使市場控制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促進了銷售的穩步增長;四是專賣力量不斷加大,市場管理力度不斷加強,在市場大環境好轉的前提下,細查嚴打,使渠道外捲煙的流通空間不斷減少,為銷售工作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兩點建議

低檔煙的生產要適量。雖然低檔煙在農村市場有一定的消費量,但是捲煙作為一種特殊商品,不能因市場需求量大而狹隘的去滿足供應,要循序漸進,逐步拉昇結構檔次。

同時,低檔煙的價位要保持相對穩定。低檔煙的供應量減少了,目前總銷量仍在增加是事實,但絕不意味着低檔煙的比重可以持續地減少;低檔煙的零售價位目前一般在20元/條左右,其總銷量仍在增加,但絕不意味着低檔煙的價位可以持續地上抬。比重和價位都應把握好一個度。盲目地拉動結構檔次,一味地追求高指標是不顧客觀情況,脱離實際情況的“激進做法”,將對中國煙草的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根據煙台煙草目前的銷售情況和這次市場調查可以看出,低檔煙的價位現階段保持在零售價20元/條左右,比重保持在30%左右為宜,這樣對農村消費既可起到導向性的適應作用,又可相應滿足其需求,不急不躁,有利於循序漸進的向中國煙草的持續發展目標邁進。

省政調研報告篇3

一、調研目的和概況

(一)調研目的

為進一步瞭解市場對會計專業學生人才培養規格的需求變化,以及會計專業在專業設置、素質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經濟管理教研室組織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到湖南省水利廳、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安化縣農村信用社等本土企事業單位進行實地調研。

(二)調研方法

問卷調查、訪談調查、電話調查。

本調研發出電子問卷194份,收回問卷170份,涉及頂崗實習單位83家,頂崗實習學生97人;走訪企業5家,訪談對象有管理人員10人,註冊會計師6人,畢業生23人;訪談校內相關專業教師12人。

二、會計行業、企業現狀及人才需求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各行各業、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事業單位都需要會計人員,所以整個社會每年對會計類人才的需求總量是非常大的。目前會計行業處於低端人才不缺,高級人才告急的階段。出納、普通會計員並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而要找一個有過硬的專業背景,手中拿着國際認可的會計職業資格證書,並在相關行業中“滾打”過幾年的人才卻是件極不容易的事。

大多企業認為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和實務性很強的工作,因而他們更看重的是應聘者的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企業認為現在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欠缺的有:

1、實踐經驗,作為一名會計專業者,還要對審計及法律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2、實務經驗、職業規化及能力與職位的定位。

3、遇到問題無法主動,出色地加以解決,安於現狀,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議和見解。

三、會計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及結果分析

(一)調研企業的人才結構及來源

本次針對企業的學歷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趨於理智,用人浪費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從回收的有效調查表來看,中小企業對大專人才的需求成為了這類企業人才需求的主體。

(二)本專業主要崗位羣和工作任務

工作任務

會計

1、執行財務管理制度;正確使用會計科目;

2、填制和審核各種原始憑證;

3、填制記憑賬證;設置和登記各種賬簿;

4、編制會計報表;

5、會計檔案保管。

出納員

1、現金收付、銀行結算業務;

2、登記日記賬;

3、保管支票、匯票、收據和發票;

4、差旅費報銷、工資發放税務會計

税務會計

1、編制企業各類納税申報表;

2、審核下屬公司報送的各類税務表;

3、向税務機關申報納税;

4、按照國家税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繳納公司税款。

會計主管

1、制定本企業會計制度;

2、組織領導財會部門工作;

3、充當高層領導的財務管理助手;

4、加強日常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

5、保證按時納税及應交利潤;

6、負責定期財產清查;

7、搞好財務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根據本次調研,一般企事業單位和銀行系統會計人員的除了上述4種崗位外,還有工作崗位:審計、總賬、報表、成本核算、工資核算、納税核算、往來結算、資產管理、財務分析、銀行櫃面出納、銀行信貸、銀行結算、統計等,在這些崗位中,有些只適合本科及以上學歷層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如審計、總賬、報表、資產管理、財務分析等。能夠適合高職學歷層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崗位主要是一些理論知識要求不高、技能操作要求比較熟練的崗位。目前適合高職學生的會計類崗位主要有:單位出納員、銀行櫃面出納員、會計信息錄入員、統計員、工資員、成本核算員、倉庫保管員等。

四、20xx年專業建設的設想

通過調研,讓我們瞭解到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專業會計應該注重產學研結合。會計專業在產學研方面要積極探索,建立了產學研結合的長效機制,吸納社會、行業和企業的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進入教學過程。在專業設置、培養方案、教學運行等方面參與並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進一步加快師資隊伍、實踐基地建設,實現學校與社會的結合,師生與勞動者的結合,教學和生產實際的結合,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符合學校實際的、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途徑。

(一)校企合作,制定和優化培養方案。

為使會計專業培養的學生符合社會、行業、企業的需求,我們要經常聘請了校外專家以及院內骨幹教師為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每年定期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會議,針對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所需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要求,聽取企業專家對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的意見,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內容做了相應調整。

(二)加強實習實訓方面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

校內建有實訓室,學生在模擬實訓中切實體會會計工作的真實情況,感受會計的崗位環境和崗位能力需要。簽有校外12個實習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校內實踐教學的不足,加強了與企業的合作,送學生去會計師事務所等實習基地考察、實習,培養和鍛鍊了實踐技能。

(三)加強校企合作,共享人力資源。

為了使同學們在學習時能夠理論聯繫實踐,也為了使教學更有針對性,本專業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邀請校外專家來本專業做專業講座和擔任實習指導教師,邀請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作兼任教師承擔本專業的部分教學任務,這樣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手能力,也促進了“雙證書”教學活動的開展。

與此同時,本專業讓在校優秀教師參與社會和行業培訓,為社會提供專業培訓,有力地服務了地方經濟建設。

省政調研報告篇4

某建材市場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市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總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

市場外面是由圍牆包圍而成,呈封閉式,內部道路寬暢,建設和安裝有衞生保潔、倉儲保管、金融、通訊、消防等一流的配套設施。聘請有治安保衞和運輸裝卸隊等,服務周到、熱情,治安狀況良好,大小貨車24小時等候調遣,可以隨時裝卸貨物。

但近兩年來,該建材市場交易額不斷減少,效益每況愈下。管理層們屢次召開會議也百思不得其解。該建材市場的老總慕名找到了我公司,希望我公司可以為其指點迷津,救企業於危急之中。

我公司介入後,對該建材市場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我公司發現,該建材市場在幾年前,由於本城市尚沒有比較有規模的建材銷售市場,因此其算得上是比較大型的、高檔次的建材交易地點。但隨着本城市經濟的不斷髮展,各種建材市場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崛起。而這時反觀該建材市場,就顯得其面積有限、規模小、檔次低,周邊缺乏擴展空間,進一步發展潛力有限,各方面均有待完善。

在這裏,我們總結出了該建材市場在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四個突出問題。

首先是市場發展定位不夠高,不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該建材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由於認識上的侷限性,其發展戰略定位不是很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建設檔次不高,大部分建材經銷商雖能夠歸行入市,但是經營方式仍停留在攤位式經營的水平上,商品以低、劣居多;二是市場銷售覆蓋面不廣,目前該建材市場上的商品多銷在本地及周邊的一些縣城,知名度低,輻射範圍不廣,銷售量有限,影響力低下。

其次是政策法規配套跟不上,進一步發展受阻。主要表現為:一是行政引導不力,導致了市場分散。市場分散既不利於市場的管理,也不利於市場的良性發展,更不利於市場品位的提升;二是徵費政策過緊,各種徵費過高。這無疑會打擊業主的投資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該建材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再次是市場設施不配套,服務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門店(貨位)面積大小不一,不合適。業主普遍反映小户不夠用,大户用不完;二是鋼材貨位場地沒有硬化,場地坑窪不平,積水疏排不暢,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三是無地磅設施;四是倉儲設施不配套,倉庫容量遠不能滿足業主的需要;五是缺乏對裝運隊的有效管理;六是生活設施不配套。

最後是地理位置已不能適應本城市發展的要求。目前該建材市場在市區之中。承載建材商品的重(大)型貨運車輛不適宜進出市區內的市場。同時在市區內設置建材市場,一方面對建材市場自身發展是一個限制,另一方面也影響到城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影響到城市的品位和檔次。

因此根據當前建材行業的發展形勢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公司結合調查到的情況,認為必須重新建設該建材市場。因為該建材市場是在市區之中,承載建材貨物的重(大)型車輛不適宜在市區內自由進出市場,並且該建材市場離鐵路和公路交通要道太遠,運輸不方便。其次就是該建材市場建設不規範、不集中,倉儲保管、生活辦公設施不配套,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業主的需求。再有就是經營户在市場內切割瓷磚和切割鐵製管材時的噪聲污染和粉塵污染超標,嚴重影響了城區居民的正常生活。最後就是目前本城市建材市場銷售狀況已趨於飽和,該建材市場規模小、檔次低,已經不能適應本城市經濟建設迅猛的發展。

因此該建材市場已不宜再繼續留在鬧市區中,必須重新選址,整體搬遷。同時,建設新的建材市場應該重點考慮一下幾個問題:

1、市場定位。新的建材市場應按照立足現在,着眼未來的要求,建設成為當地唯一的綜合性建材經營地,成為專門、集中、門類廣泛、品種齊全、管理統一、服務優質的專業市場,進一步建設成為以建築材料為主,集展示、交易、信息、倉儲、服務為一體的建材貿易集散中心。

2、新的建材市場選址。建議將地址選擇在城郊附近。主要是因為建材產品多屬體重量大的產品,對運輸條件要求較高,而該地段鐵路和公路運輸交通方便,空地較多,便於建設和使用,同時也可拉動該地段的經濟繁榮和勞動就業。

3、建設規模。新的建材市場擬定佔地15萬平方米,其中營業面積4。5萬平方米,倉庫面積3萬平方米,營業門店設計為二層,上層為辦公室、住房,下層為經營門店,倉庫設計為單層。新的建材市場經營門店定為1500個,年銷售額預計為5億元人民幣。

4、新的建材市場投資。新的建材市場預計總投資4500萬元,其中置地費用約1100萬元,建築費用約3400萬元。建設資金可由該建材市場獨立投資興建,也可通過招商引資,實行股份制等方式進行融資。

5、新的建材市場的管理和經營。新的建材市場的管理既可保持原有模式,繼續由市場服務部負責,也可實行股份制,由股東董事會負責實施經營管理。經營方式採取先進的敞開式、超市式經營,裏面經營商品齊全,基礎設施配套齊備,實現“一站式”採購,提供細緻周到的售後服務。

最後,我公司認為新的建材市場也應該大力加強協調,組建市場管理體制,加大行政引導和管理力度,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影響力,提高市場活力

省政調研報告篇5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説:“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脱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 。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説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血。

二、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説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説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説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三、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衞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四、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省政調研報告篇6

一、調研的目的

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調整符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求的薪酬體系,吸引更多優秀人家加盟,人力資源部自年月日着手展開薪酬調研工作,並於年月日全面完成薪酬調研任務。

二、調研對象

1、公司內部員工

2、同行業500強列表中前100家企業

3、同行業與本企業有競爭關係的10 家企業

三、調研方式、渠道

1、收集、查看政府部門發佈的薪酬調查資料。

2、委託諮詢公司調查。

3、對本公司流動人員進行調查瞭解

4、開展問卷調查

四、調研結果分析

1、整體情況分析

(1) 本企業所屬的行業總體薪酬水平較上一年度增長%,縱觀最近幾年的薪酬

調查結果,整體薪酬水平呈穩步增長趨勢。

(2) 本企業所屬行業上一年度平均薪酬水平為元,本企業平均薪酬水平為元,

高出市場的平均薪酬水平。

(3) 本企業關鍵崗位或核心人才的薪酬管理上還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薪酬結

構設計不太合理。

2、重點調查對象薪酬狀況分析

根據薪酬調查統計分析的結果,將調查的同一類薪酬數據由高至低排列,再計算出數據排列中中間位置的數據,即25%點處(一家)、50%點處(六家)、90%(三家)點處。

五、下一階段工作任務

通過以上薪酬調研與公司目前薪酬狀況比較,本公司應從如下兩方面進行薪酬薪酬管理工作的改進。

1、根據企業經營效益適時地調整本企業的整體薪酬水平。

2、結合外部薪酬水平狀況及本企業實際情況,對關鍵或重要的崗位部門的薪酬水平與

結構進行重新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m3qv5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