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鎮教育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鎮教育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鎮教育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鎮教育調研報告篇1

摘要

學前教育是專門培養幼兒教師的一個專業,一般認為,幼師畢業生非常好就業,社會需求量很大。那麼,我們學校的近幾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用人單位的需求情況如何,很值得進行全面瞭解。本文在對xx區及市區部分幼兒園近幾年我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展開調研分析之後,瞭解了畢業生就業後情況以及社會上用人需求形勢,同時也可以對我們學校幼師的專業素質結構進行再認識,並以此為依據,建議要儘快提高生源質量和辦學水平,把發展的着力點放在特色辦學、校本課程研發、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

關鍵詞:畢業就業調研分析幼師發展

一、調研目的與意義

學前教育專業是師範類學科裏特有的一門專門培養幼兒教師及幼兒教育管理研究人才的學科,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幼兒教育專業,或者叫幼師,他們主要學習的專業課程包括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衞生學、學前教育管理學、家庭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幼兒園環境美化與佈置、鋼琴、美術、舞蹈、視唱、樂理、書法等。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對口就業單位是各類幼兒園及一些新興的早期教育機構如幼兒早教中心、幼兒智力開發中心、幼兒家庭教育機構等。其專業特點在於:較早地確定了從事學前教育的專業發展方向,學校所設置的課程、安排的教學活動都有針對性,學生將來的發展方向除幼兒教育外,還可向藝術類方向遷移。

當前大學生普遍面臨着擇業難、就業難的現象。而一般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優勢就在於:由於目前幼兒教育遠未真正普及,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裏,幼師畢業生需求量將會很大。但是現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到底是多少,現在都在何處就業,就業情況如何,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是什麼等等,我們都知之甚少。因此,對近幾年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及前景值得去做調查研究。

xxxx年xx月—xx月,學校分管領導、招生就業辦以及教務處等部門人員於對xx區及市區部分幼兒園進行了關於畢業生本人就業情況及各幼兒園、及早期教育機構用人需求和滿意度進行了調研,使我們初步瞭解了近幾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瞭解了社會上的用人需求形勢;使我們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結構及職業素養進行了再認識,並以此為依據,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與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建議;本次調研也試圖從幼師畢業生跟蹤調查中所獲得的情況,對幼師的現行培養模式以及社會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為探索學校建設和幼師生成長成才的規律提供依據。

二、調研對象

調研單位:xx國小幼兒園、xx實驗學校幼兒園、xx幼兒園、xx花園幼兒園、實小幼兒園、二附小幼兒園、xx幼兒園、xx外國語實驗學校幼兒園、xx國小幼兒園、xx中學幼兒園、xx國小幼兒園、xx九年制幼兒園、xx國小幼兒園、xx國小幼兒園、xx九年制幼兒園等。

調研對象:主要為xx區教師進修學校xxxx年以來的部分職高幼師畢業生。

三、調研內容和方法

調研內容:幼師畢業生就業情況。

調研方法:深入用人單位,採用訪談法、登記法等。

四、分析與討論

(一)畢業生就業情況

1、畢業生市場佔有率及目前就業率

通過對近二十個幼兒園的調研發現,這些單位的xx%以上員工是我校的幼師畢業生。但是,這些員工很多都是xxxx年以前的畢業生,近幾年的畢業生佔有率很低。其原因分析如下:(1)用人需求接近飽和;(2)待遇低下,學生期望值過高;(3)心理不穩定,耐挫能力差,這山望着那山高;(4)不願踏實做事,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這就説明畢業生還應該從自身入手,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的調整自己以儘快適應市場需求。還有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譬如有的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學生沒有理想的單位就不急於就業,寧願做啃老族;一些經濟境況不太好的畢業生即使是收入等各方面條件都不是太好的農村幼兒園,她們也樂意去就業。

2、幼師畢業生缺乏一定的從業資質

不管是以前的畢業生,還是近幾年的畢業生,大約有xx%沒有幼兒教師資格證,但是一般都持有育嬰師證,這就限制了這些教師獲得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再加上現在獲取教師資格證較難,更是增添了她們的悲觀情緒。

3、幼師畢業生的待遇普遍較低

通過訪談,我們發現,大多數幼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較低,大部分1200元—1500元間,使得部分幼師思想不穩定,甚至有轉崗的想法。有部分畢業生畢業後直接就放棄了從事幼教事業,而是從事其它行業,也有自主創業的。

4、幼師畢業生的職業能力不是太高

有部分用人單位反映,一部分幼師畢業生的職業能力不是太高,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專業實踐技能、教學技能以及公共關係能力。社會對幼兒教師需求量增加的同時,也在逐漸對幼兒教師的整體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調研瞭解到,各幼兒園渴求“熱愛幼兒教育、學歷較高、資質齊全,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兒教育理念新、教學基本功紮實、技能全面、心態好、願意長期在本園工作”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這充分説明社會對具有高素質幼兒教師的需求還是旺盛的,幼兒教育市場前景依然廣闊。

(二)思考建議

1、抓住機遇,增強社會影響力

伴隨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0年)》的出台,學前教育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空前關注。國務院頒佈了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國十條”,其中的第三條,專門針對師資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各地在根據自身的實際制定規化,擴充建設公立幼兒園,增加用人編制等。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廣為宣傳,增強社會

影響力,吸收更多更好的學生,為提高幼師素質打基礎。同時也要積極為畢業生更好的就業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在大專學歷進修、普通話培訓、教師資格考試課程(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正常開設等方面予以考慮,多為學生完善自身條件、順利就業做好鋪墊工作。

2、勇於創新,辦出特色

根據幼兒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當今幼兒園的特點,研究幼師生的培養方案,深化師資培養模式和課程改革,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努力培養高質量的幼兒師資。中國人缺的不是知識而是素質,要提倡學生們多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比如素質修養。作為一個人,尤其作為一個女生,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需要良好的儀態和修養。應該多開些禮儀、心靈雞湯等類似的課程,多開設户外內容,要打開眼界,走出社會,擴展思維。要將我校的淑女才女行動在理論和實踐上向縱深發展。

3、重視大範圍、高質量的專業實踐

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課程,加大幼兒園見習和實習力度,着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是要積極構建和不斷完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更新實踐教學觀念;二是要豐富實習內容,拓展實習功能,分散見習與集中見習相結合,不僅只是教學觀摩、備課上課、製作教具等內容,還要組織幼兒活動以及幼兒園各領域教學工作實習、幼兒班級管理實習、衞生保健工作實習和幼兒教育調查研究活動。既讓實習生更加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今後努力的方向,也可以為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可靠的實踐依據;三是應該積極聯繫建立大範圍、高質量的教育實習基地,並要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四是要嚴格實習管理,制定制度和措施,狠抓教育實習和見習的各項工作。

4、嘗試改變單一性別環境

長期以來,人們的觀念就是帶孩子是女人的事,男性青年基本不報考幼兒師範,幼兒園招聘教師更是鮮有男性應聘,從而導致幼兒園師資隊伍性別結構嚴重失衡,許多幼兒園長期無男教師。“十二五”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建設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師資隊伍是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和保障。要形成良好的幼兒教育生態環境,促進幼兒快樂健康成長,更好地培養幼兒剛毅和勇敢的品質,進一步提高民族素質,切實解決幼兒園師資隊伍性別結構失衡問題,就是要鼓勵優秀男生當幼兒園教師,因此幼師招男生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當然對於培養幼師的學校來説,如果招收了男幼師,就在原來清一色的女生中加入了男生,就意味着加大了日常管理的難度。學校是否願意嘗試,值得考慮。

5、適度控制招生規模,嚴控生源質量關,嚴抓培養質量關,增強幼師畢業生的綜合市場競爭力。

現今以國中生為招生對象的職高幼師,招生分數線大多在普高以下,生源大部分是普通高中升學無望的學生,甚至無分數也可錄入。再加上降低了入學面試要求,從而把本應關在“門外”的生源紛紛招了進來,而且每年招生在會考成績頒佈之前就已經宣佈結束,這樣就將很多尤其是城區學校的後來想進入我校就讀的優秀生源擋在了門外。這樣的生源狀況就使得學校想要輕易地培養出高素質的畢業生,存在很大的問題,這個應該引起同行和社會更多的關注。建議學校適度控制招生規模,招生時適當劃定錄取分數線,擴大面試內容和加大面試難度,如加入朗誦、模唱、形象、身體比例、開度、軟度、動作模仿和彈跳力等,嚴控生源質量關,這樣才能做到嚴抓培養質量關,培養出來的幼師畢業生才能具有較強的綜合市場競爭力。

在幼教市場需求從數量的補充到質量的競爭的過程中,畢業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是增強市場就業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同時,根據市場需求趨勢,具備各類職業資格證書,如藝體、英語、計算機等證書以及高學歷證書也是很有必要的。俗話説: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特,充分説明了學校更應該理性地分析就業形勢,超前預測,準確判斷,才能牢牢的抓住就業市場。要及早對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教育,鼓勵學生儘早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者行業資格證書,如:幼兒教師證、育嬰師證、營養保健師證、舞蹈教師證、早教開發教師證等,為學前教育學生全方位、高層次、多渠道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鎮教育調研報告篇2

調研目的:幼兒園存在的一些遊戲缺失問題

調研地點:xx幼兒園

調研對象:幼兒園小朋友

為什麼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問: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

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孩子的遊戲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一位幼兒園老師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情境:老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戴上頭飾當小雞,雞媽媽領着小雞們到小貓家串門,小貓不在家,但在家裏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寫着數字的卡片,讓小雞們找出這些卡片,並且根據這些數字在地板上繡花,卡片上寫着幾,就繡幾朵花。

這樣的遊戲在如今的幼兒園裏非常典型,老師是想通過這個遊戲檢查一下孩子們是否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黃進説,但是我們卻不禁要問:孩子們在老師設計好的遊戲裏,在老師的帶領下沒有一點自己去開發新的遊戲情節的想法,這樣的遊戲其本身有沒有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成了一種點綴?

有專家認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遊戲當作糖衣,靠糖衣來誘使孩子們吞下知識這個苦片。人們認為在幼兒園裏遊戲對學習重要,是因為人們希望遊戲能賦予孩子們一些經驗、技能和知識。黃進説,但卻忽視了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即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的、歡愉的體驗。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學者提到了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系教授李季湄説,所謂遊戲缺失,更多是從遊戲被成人控制這個角度而言。不少專家認為,老師成了遊戲的設計者,遊戲成了老師導演下的一台戲,成了外部強加的活動,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遊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為,但現在許多幼兒園裏遊戲是按成人的意願在玩。經常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説: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孩子們根本不把這認為是遊戲,是玩。遊戲被當成了工具。

李教授説,當然寓教於樂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這樣的所謂squo;遊戲squo;,大部分還應該是孩子自發的遊戲。

讓孩子們玩自己的遊戲。她給記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吃滷花生,有孩子突然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於是,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很快孩子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滷花生是種出來的,另一派認為是煮出來的。曹老師提議孩子們乾脆一起來做試驗,看看滷花生究竟怎麼做出來的。於是一組孩子開始種花生,另一組孩子則開始煮花生。答案當然很快就出來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卻很有興趣地加入到種花生的行列中。種花生的過程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説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裏,但立刻又有孩子説不對,應該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澆到土裏;隨即又出現了新問題:用熱水泡、温水泡還是冷水泡?

這些問題,我都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曹偉説,他們完全能夠解決,孩子們的能力和創造經常會讓你意想不到。

曹偉説她班上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主題經常是從孩子們討論的感興趣的話題中找出來,遊戲情節怎麼發展進行下去也由孩子們來決定,誰在遊戲組織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由老師來指派,而是由孩子們自主決定,最後遊戲做完了,再讓孩子們自己來作評價。那你呢?起一個引導作用?記者問她。嚴格來説,squo;引導squo;這個詞不準確,不是引導,我只需要在一旁觀察和發現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幫助。曹偉説,我跟他們是平等的,是他們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有滿肚子的苦水。據説,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多了,認字識數少了,就會有家長找上門來提意見,我讓孩子到這裏來是受教育的,不是來玩的。

劉焱教授説,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現代人們對於嬰幼兒教育的普遍信條,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通過這種提前開始的學習,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鎮教育調研報告篇3

關於農村國小現狀調查問題應該説是一個老話題,多年來,許多來自一線的教師以及教育管理人員、教育研究人員等都曾就此做過不少文章,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時,它又是一個新話題,因為隨着教育形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及地方關於教育的決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農村教育隨之會呈現出新的特徵,並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解決。下面,筆者謹以我鎮國小教育為例,作簡要調研分析。

一、基本情況

我鎮地處建湖縣西北部,與阜寧縣毗鄰,面積50。78平方千米,轄12個村(居),人口29820人,為鹽城市最薄弱鄉鎮之一。全鎮現有中心國小1所,定點村小2所。

1、辦學條件

多年來,由於受到全鎮經濟薄弱、交通閉塞、教育投入相對較少等因素的影響,學校辦學條件極其簡陋。

(1)校舍。中心國小現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學樓1020平米,為b級用房,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目前現有校舍中,教室、辦公室及生活用房嚴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無一間達標。兩所村小校舍總面積為1590平米,除增壽國小630平米簡易教學樓為b級用房外,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經有關部門建築安全性及抗震鑑定,全鎮國小所有校舍均在“建議拆除”之列。

寶塔鎮國小校舍基本情況統計表學校簡易教學樓平房校舍面積(平米)建築時間安全級別面積(平米)建築時間安全級別寶塔國小10201997b116480年代c增壽國小6301992b19490年代c朦朧國小077680年代c注:校舍安全及抗震鑑定建議均為:建議拆除。

(2)辦學設施。辦公設施:辦公桌椅基本達到教職工每人一套,但絕大部分為80年代所添置,陳舊、破損嚴重;目前因辦公用房緊張,仍有部分教師在教室裏辦公。電教設施:全校現僅有多媒體教學設施4套,電視機、dvd等配套教學設施5套;電腦95台,45台為今年新配“龍芯”電腦機房,另50台方正電腦已屆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為中心校淘汰電腦,各15台,均已報廢;教師用機目前才配至部門、科室,無教師辦公用機。錄音機、語音教學系統:無語音室及可用錄音機。圖書資料:中心校生均6冊,村小生均20冊。

寶塔鎮國小辦學條件統計表學校辦公設施電教設施辦公桌椅教師用機學生電腦(台)多媒體(台)電視、dvd寶塔國小36套(90年以後3套)部門科室有95(其中45台已屆淘汰年限)45增壽國小13套(無90年後新置)無15(已報廢)01朦朧國小13套(無90年後新置)無15(已報廢)01電教設施教學儀器圖書資料(生均)語音室可用錄音機可用投影儀冊數無無無僅省“四配套”b類器材6無無無僅省“四配套”c類器材20無無無僅省“四配套”c類器材20(3)公用經費。就目前公用經費的安排而言,我省在全國的排名約12位,國小生均370元,與江蘇教育發展狀況很不一致。同時農村國小由於生數相對較少,享受到的公用經費總額少,往往難以滿足學校功用經費使用需求。

寶塔鎮國小公用經費收支情況統計表學校公用經費總額(元)公用經費支出需求(元)生數標準總額代扣網絡費徵訂電教等水電費電話費等維修費差旅費辦公費寶塔國小560370元/人207201380050003000025000xx030000增壽國小65370元/人24050xx5000300030005000朦朧國小73370元/人27010xx5000300030005000學校公用經費支出需求(元)環衞費培訓費徵訂報刊等參加縣級比賽等特色發展費用招待費臨工工資寶塔國小3500xx0xx050005000600003000增壽國小500xx4000100030003000朦朧國小500xx40001000300030002、學生狀況

我鎮原上報人口數29820人,剔除虛報和已外流人員,目前全鎮國小施教區總人口約24000人,其中國小適齡兒童為1148人,在本鎮就讀671人,在縣城、周邊鄉鎮以及隨父母、親屬外出讀書567人。目前,全鎮國小在校生698人,生源嚴重不足。3、師資隊伍

全鎮國小現有在編教職工83人,借出1人,派出學習交流2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線11人,年老體弱休養未上班6人,在教育辦、成人校工作5人。全鎮國小實有一線工作人員58人。在58名學校一線工作人員中,全工、全合工7人,因接班頂替、民師轉正等因素進入教師隊伍15人,由師範院校畢業分配的36人,其中中師起點30人,無一名音樂、美術、科學等學科的專職教師。一線人數全工、全合工接班、民師轉正等師範類分配中師起點音樂等專職5871536300二、農村國小辦學的優勢與劣勢

(一)農村國小的辦學優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來説,一般農村國小几乎沒有什麼辦學優勢可言。如果勉強説來,大概有兩點:

1、班額少。中心校各班級生數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級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級甚至不足10人;而駐城及縣直學校班額一般在60以上。應該説,在農村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為老師儘可能多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發現並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體驗提供了可能。

2、教學質量的壓力小。雖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作為家長的共同心理,但總體來説,駐城及縣直學校的家長這種願望和要求顯得更為迫切和強烈,不少家庭經濟條件、社會背景等均相對較好,對子女教育培養的期望值較高。此外,一部分農村家庭,跳出“農門”心切,往往從幼兒園開始便在城裏租房或買房供孩子讀書。因此,農村學校在落實“減負”要求和貫徹“五嚴”規定方面面臨的困難要比駐城及縣直學校小得多。

(二)農村國小的辦學劣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而言,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辦學條件簡陋。一是教學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達標。二是教學及設備條件相對較為簡陋,難以滿足教學需求。三是學校公用經費相對不足,難以滿足學校正常發展經費使用需求。

2、教師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一是教師人崗對應極不協調。一方面按師生比來説,在編教師總數明顯超標;另一方面從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來説,人員相對緊缺、學科不配套的問題又較為突出。二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在教師隊伍中,專業知識不強、業務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業進取精神,安於現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以及不安心從教,無病呻吟、小病大養等情況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3、學校的品牌效應及綜合影響力較小。農村學校難以像縣城學校那樣對學生及家長有吸引力。在農村學校中,學生家長存在擇校的心理和願望還是較為普遍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無法進城讀書的類型,一旦條件成熟,仍要想方設法進城裏學校讀書。

4、缺乏促進教育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社區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視教育的力度不夠,學校在學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學校組織開展的有關活動時常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

三、問題成因分析

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究其成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制約着農村教育的發展。隨着“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施行以來,對促進教育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育發展也隨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縣級財政供給與全縣教育發展的投入需求間仍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計劃安排,應化解的義務教育階段有關債務我縣尚未完全撥付到位;縣直較大規模的學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債務等待政府償還,同時,作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點工程建設急需政府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儘管全縣上下都在大談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一定程度上講,教育局、縣政府均已無力兼顧面廣量大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和發展。

此外,隨着“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實施,鎮級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開了教育這一包袱,不再承擔自身在教育發展上應肩負的責任,使得農村教育的發展更加舉步惟艱。

2、教育經費使用與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當前,我縣學校公用經費是按生數多少為標準撥付的,即按每生每年370元的標準向學校下達公用經費總額,而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並不完全與生數成正比,就好比一個“三口之家”與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開支一樣,並不是“三口之家”只用“五口之家”的五分之三就夠了。在這種經費管理模式下,對生數相對較少的農村學校而言,則必定在維修費、辦公費、教師培訓費、學校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支出上大打折扣,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和制約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同時,目前學校經費支出採用國庫集中支付、大宗物品由政府採購的模式,對於規範學校財務管理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審核支付手續煩、規矩多,集中採購耗時長、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經費使用的效益。比如,不少鄉鎮校在規定的報帳日報帳,往往一天時間無法完成,結果還要住到旅店等第二天再去繼續排隊。再如,我鎮在4月份就上報計劃,打算購買一台草坪機,但至9月低尚未落實到位,結果在8月底校園環境整理中,僅清除草坪雜草就花去3000元左右。

3、在農村未能真正形成“教育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施行後,學校與社區、村(居)以及鎮級政府的聯繫沒有原來那樣密切,鎮級政府的教育責任相對減少,社區及地方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關心重視顯得相對不夠。二是學校工作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由於受到學生家長觀念、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家長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遠不及城裏家長。做同樣一件工作,比如學生報刊雜誌的徵訂、家校通平台的建設等,城裏家長十分熱心;而在農村,儘管這些做法對學生及家長來説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無幾。再如,學校在學生到校時間管理、學生路隊管理、家長接送學生管理等制度的實施方面,不少家長以自我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從學校管理,我行我素,動輒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罵甚至揚言毆打老師。

4、在教師的使用與管理上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一是教師流動不合理。歷年來教師“農進城”選調對象均為農村優秀教師,優秀師範類新生分配基本是駐城及縣直學校優先,優秀教師外流,又得不到新教師補充,使得城鄉教師隊伍素質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我鎮國小一線教學人員中,由師範院校畢業參加工作的僅36人,能勝任某一學科教學的不足45人。全鎮國小無一名科學帶頭人或教學能手,無一名音樂、美術、科學專職教師。二是農村教師結構老化。我鎮國小在編教師83人,其中年齡在55週歲以上達20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線或年老體弱生病休養的達17人,堅守教學一線的人員僅58人。三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①不少教師由於長期在農村工作,這裏管理相對落後,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社會、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低,甚至有的同志在某一學校一干就是10年、20年以上,導致部分教師不思進取,工作缺乏激情,養成鬆散習慣,難以專心教學。②對於一些中老年教師而言,因信息閉塞,學習、見識的機會少;加之思想封閉保守、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欠缺,儘管課堂教學、課程改革風起雲湧,但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方面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對於青年教師而言,置身於鎮校範圍內,因教師整體素質和教研水平不高,幾乎沒有什麼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師間的傳幫帶流於形式,效果差,在專業成長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領。③由於現行管理體制因素和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很難貫徹落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教師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當前,儘管已實行了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但上上下下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怕引發矛盾和問題,在績效工資分配上無法拉開較大的差距。從而安於現狀,不注重學習,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水平者有之;擺老資格,以功臣自居,未到退休年齡不肯上班者有之;無病呻吟,小病大養,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教師隊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四、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的對策

隨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以及國家、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相繼召開,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均衡教育的呼聲逾加強烈,加快農村教育的發展成了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眾所周知,當前農村學校與縣城學校在學校硬件條件上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這也正是農村家庭擇校縣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在學校辦學條件上的公平與均衡理應成為首當其衝的重要任務。

1、加快實施農村學校校舍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學校佈局調整的力度,按照原則上每鎮舉辦一所國小的佈局要求,對現有學校校舍情況作調研分析,立足學校實際,按照教學及配套用房基本滿足教學需求的要求,對農村學校校舍進行全面改造,使農村學校在校舍條件上既滿足需求,又達到整齊劃一的程度。

2、加快推進農村學校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由於受到經費使用的限制,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自行添置設備、設施相對較少,“等、靠、要”傾向較為明顯。目前,各校教學器材等主要是省“四配套”添置的,與教育現代化要求仍有教大距離。要組織對全縣各學校辦學設施設備條件的普查,立足縣域實際,制訂區域推進教育現代化標準,督導和幫助學校開展達標創建活動。

3、加大對農村學校的經費投入。教育主管部門要聯合財政部門要深入學校作好調研分析,科學合理地安排學校公用經費,要保證學校經費總額能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求。

(二)進一步調優資源配置,努力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農村學校發展步伐,是實現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的緊迫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加緊實施校舍改造工程和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外,對全縣教育資源進行重新“洗牌”,使得各學校在教育思想理念、師資配備、教學設施設備條件等諸多方面逐步趨於均衡,是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1、逐步建立起教師合理流動機制。目前,縣城學校是全縣優質師資最密集區,縣城學校在師資配備上高出農村學校一個較大的層次;農村學校師資配備校際間又有較大的不平衡性。為促進師資合理流動,宜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實行全縣教師統一調配製度。由教育局相關部門根據各學校規模統籌安排教師。二是實行教師輪崗制度。學校領導與教師在同一學校連續工作不得超過六年。三是選派縣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制度。在縣城學校選派一定量的教師支援農村學校,做到縣城學校教師原則上有不少於三年的農村學校任教經歷。

2、建立起縣城與農村學校對口支援制度。根據縣城學校規模及辦學實力等因素,確定其對口支援農村學校的數量,各援助學校要在辦學思想、教學理念上對受援學校產生實在的影響,要在人員及設備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促進農村學校的加快發展。

3、組建縣域教育聯合體。以縣內知名校、龍頭校引領,組建多個教育聯合體,實行人才、資源共享與互動,組織開展幫扶與促進活動,實現教育思想、教學理念、辦學質量、師資配備、辦學設備條件等方面高位均衡,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與繁榮。

(三)進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斷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當前,教育改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突出表現在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產生了積極的效應和影響。但多年以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波瀾不驚,教師崗位“鐵飯碗”的傾向表現得依然較為明顯,特別在農村學校,“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較為嚴重。

1、切實開展動真碰硬的師德教育活動。毋庸諱言,目前來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提法,我們作為教師本身已覺得不再是那麼底氣十足,以教謀私、有償家教等諸多行為的存在使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形象大打折扣。迫切需要展開一場至上而下的“整風運動”,通過展開深入有效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排查在思想上、行動上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上的存在問題及差距,並制訂出台具體而明確的制度與規範,對新發生的違規行為作何處罰,進一步規範與約束教師的從教行為。

2、有效推進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制訂與出台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實施方案,由縣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按需設崗的要求,對各學校核編定崗,由學校組織實施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全員聘任制改革,使能夠勝任教學一線工作並享有較高的羣眾信任度的教師優先聘任到教學一線工作,享有高於教輔、後勤等崗位的待遇和報酬。促使不能勝任一線工作、不安心從教、以功臣自居不肯上班、小病大養不願上班等各種類型的人員轉崗或待崗。在實施全員聘任制的過程中,可允許農村學校依據工作實際需要,招聘一定比例的擁有教師資格的社會從業人員,方可保證農村學校全員聘任制改革不會因教學崗位人員不足而流於形式。

3、全面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當前,教育行業中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但在目前的農村國小由於思想觀念的束縛,他們所理解的績效工資就是“漲工資”,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少學校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得經濟槓桿未能在調節與規範教師工作行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要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調控,一是要保證績效工資考核發放的民主性、真實性,二是要合理拉開工資差距,真正做到依據德、能、勤、績等綜合因素考核發放。做到有為才有位、績酬掛鈎、優績優酬。從而形成勤於學習、樂於鑽研、敬業愛生、廉潔從教的良好風尚。

鎮教育調研報告篇4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高職院校作為幼師職前培養的主力軍,其人才培養質量關係到幼兒教師起點質量,在國家關於幼教改革與指導意見的通知中,都強調要加強對專業建設的重視程度,注重專業辦學的質量。為貫徹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筆者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就調研結果分析如下。

一、調查設計

本次調研編制了《學前教育專業用人單位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涉及當前幼兒園人才招聘側重方向,結合崗位職責分析相關專業理論課程及專業技能課程的重要程度,對見習、實習的建議等內容,問卷答案採用客觀題為主,單選、多選與排序相結合的形式。調查於20xx年5月22日~20xx年6月15日開展,調查對象為宜昌城區及宜昌部分縣級幼兒園,共30所,問卷回收率100%。調查數據採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調查結果

(一)調研幼兒園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幼兒園辦園主體公辦民辦比例相當,既有由企事業單位主辦的機關團體公立幼兒園及由市、區教育局主辦的公立幼兒園,也有由私人或社會團體、民間組織主辦的私立幼兒園。同時,本次調研幼兒園質量較高,佔總體80%的幼兒園屬於省級示範幼兒園或市級示範幼兒園。

(二)調研幼兒園在選聘人才時的側重指標

調研顯示,高職院校是幼師職前教育的主要場所。數據表明,93.3%的幼兒園管理者對新進教師的學歷要求是大專及以上學歷。在幼兒園招聘教師考慮因素的排序上,端正的職業態度、較高的專業素養被排在了第一、第二位,這與《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等文件要求一致,接下來依次是有特長、技能突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性格特點,外在形象,性別。數據進一步顯示,幼兒園在選聘人才時,在畢業生所具有基本素質和能力重要性的評價上,是否持有幼兒教師資格證及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能力是最重要的指標,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佔到93.3%;其次是溝通與合作的能力,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達到86.7%;再次是班級管理能力及幼兒教師基本技能(彈、唱、説、跳、畫),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達到83.3%。除幼兒教師資格證外,幼兒園表示還重視保育員證、舞蹈教師資格證、計算機等級證、鋼琴演奏考級、英語等級證書、育嬰師和公共營養師,比例依次是70%、56.7%、50%、33.3%、20%、13.3%、13.3%。

(三)幼教工作者對在校期間課程體系的認識

在“您認為學前教育課程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上,80%的幼教工作者認為存在問題最多的是理論與實踐課比例失調,53.3%認為技能訓練較少,20%認為課程內容陳舊,跟不上市場發展需求,同時還有6.7%認為課程體系不完善。在所學課程的實用性上,66.7%幼教工作者認為實用性一般,33.3%認為比較實用。數據進一步顯示,幼教工作者表示在校期間學習到的最有價值的課程體系是專業基礎課,其次是實踐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比例分別是46.7%、40%、23.3%。多數幼教工作者認為目前高職高專學前教育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的關係基本符合,所佔比例為73.3%,20%的比例認為課程設置落後於市場需求。

(四)調研幼兒園對相關課程的態度

1.調研幼兒園對專業理論相關課程的態度

在問題“相關專業理論課程對教師工作的重要程度上”顯示:在可供選擇的課程中,認為《幼兒教育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幼兒教育政策法規》及《學前兒童衞生保健》課程非常重要的比例達到83.3%及以上;認為《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園課程》課程非常重要的比例在76.7%;認為《幼兒園經營與管理》《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程度相對較低(如表1)。

2.調研幼兒園對專業技能相關課程的態度

在問題“相關專業技能課程對教師工作的重要程度上”,數據顯示:在供選擇的課程中,幼兒園認為:首先《五大領域教育活動設計》最為重要,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達到90%;其次是《手工製作與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鋼琴基礎與兒童歌曲彈唱》與《幼兒遊戲與指導》,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在80%及以上;最後是《幼兒行為觀察與指導》《幼兒教師口語》,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在73.3%。(如表2)。

此外,所調研幼兒園認為技能訓練課程最需要改進的方面首先是“技能課程內容應側重於工作崗位的需求”,所佔比例為63.3%;其次要“加入技能訓練的授課時間”,所佔比例為50%;認為需要“鼓勵、扶持學生相關科目的考級”及“學校應有統一的技能訓練達標標準”的比例佔到36.7%、33.3%;最後“增加技能訓練的場地和練習時間”“技能訓練課程應分層次教學”,比例分別在26.7%、23.3%。

(五)調研幼兒園對見習、實習活動的態度

在幼兒園見習活動時間安排方面,33.3%幼兒園認為“每學期見習1次,每次1周”“每學期見習1次,每次2周”,分別為16.7%認為“每學年見習1次,每次4周”,13.3%認為“每學年見習1次,每次2周”。對學生的見習、實習活動存在的不足方面(多選),比例依次如表3所示。

三、思考與討論

以上調研在依據職業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同時考慮社會及領域用人需求,調研結果顯示了我校學前教育專業近年來人才培養方案的合理性,也進一步凸顯了不足之處,為接下來人才培養的修訂提供了參考意見:

(1)需要加強對學生職業態度與專業認同感的教育;

(2)要進一步對接行業、對接職業資格證書,完善課程體系,對藝術技能的培養必須充分考慮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進一步從學前的角度培育學前專業學生的藝術知識與能力;

(3)要夯實實訓基礎,加強校園合作,雙方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實習實訓方案,學校及幼兒園教師共同承擔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力求見習、實習活動發揮實效。

鎮教育調研報告篇5

大家知道,教育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學前教育又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辦好學前教育,關係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係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正因如此,這次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調研烏市學前教育和學生營養餐開展情況,這説明了自治區領導對學前教育和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高度重視,此舉深得民心。

長期以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並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在一些地方,學前教育倍受冷落,舉辦學前教育的主要責任推向了市場,財政投入長期過低。而這些本就數量不多的經費又僅僅投向了少數示範幼兒園,由此導致學前教育資源總體規模不足與結構不均衡,這是造成“入園難”、“入園貴”的主要原因。

正如自治區人大代表、烏魯木齊市教育局局長鬍軍海認為,雖然烏魯木齊充實學前教育資源已基本實現,但是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在烏魯木齊的293所幼兒園中,公辦幼兒園只有23所,不足10%。所以,烏魯木齊的學前教育是一個很大的短板,所以針對目前烏市存在的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筆者建議,其一,要嚴格執行幼兒園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和幼兒園審批、考評制度,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和幼兒園的監督管理。要形成以政府辦園為主體、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辦學格局。其二,儘快推進學前基本教育服務均等化。其三,要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以滿足城鄉居民子女的“入園”需求,努力解決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針對學生的營養餐問題。所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無疑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營養餐和學生餐必須保證安全衞生。諸多事例啟示我們,堵住營養餐或其他學生餐“營養”流失漏洞,需要制度給力,並且政府和學校、企業共同負起責任,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在營養餐採取不同供餐模式的過程中,應制定嚴格而細緻的實施細則,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確保採購、貯存、加工、配送、分餐等環節規範運作,確保營養餐和學生餐安全。

當然,要徹底管住學生營養餐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制度給力,共同監管。需要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承擔着指導和協調的任務,明確分管領導的責任,加強工作檢查,實施校長負責制等,切實承擔起具體組織實施的相關管理責任,為學生的安全健康把好關、站好崗。

總之,人大調研組的此次調研是重視民生的具體舉措,我們要以這次調研為契機,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和學生營養餐工作,要把教育惠民作為最大的民生事業來抓,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執政理念。只有這樣,才能讓祖國的花朵美麗綻放。

鎮教育調研報告篇6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對於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具有深遠意義。為深入瞭解我區學前教育發展現狀,近期自治區政府政研室組成調研組,對全區學前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學前教育發展基本情況

截至20xx年上半年,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幼兒園540所,其中教育部門辦園93所,佔17%;民辦及其他部門辦園447所,佔83%。全區適齡兒童約27.1萬人,在園兒童約13.9萬人(其中公辦園8.2萬人,民辦園5.7萬人),佔適齡兒童總數的51.3%。學前三年入園率為50.9%,學前兩年入園率為66.1%,學前一年入園率為92.36%。教職工7029人,其中園長502人,專任教師4613人,取得幼兒教育學歷人數3396人。

(一)主要做法。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級責任。近年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xx〕41號)精神,認真執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和要求,積極探索出黨委統攬、政府負責、教育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作配合的管理機制。成立了學前教育領導小組,建立了幼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學前教育機構統一由教育部門管理、審批,民政部門登記備案,公安、發展改革、財政、物價、衞生、質監等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對學前教育進行管理,有力推動了學前教育向前發展。

2、制定科學規劃,明確發展目標。我區制定了《寧夏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各地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適齡人口分佈、變化趨勢,科學測算入園需求和供需缺口,以縣為單位編制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幼兒園佈局規劃調整方案》、出台《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實施意見》等。

3、加大資金投入,擴大辦學規模。結合教育改革整體規劃,不斷加大學前教育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自治區政府今年正式啟動“幼兒園建設工程”,決定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保障建設。青銅峽市、興慶區、彭陽縣等市縣區積極探索政府投入、社會融資、家庭合理負擔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加快幼兒園建設步伐。

4、規範辦學行為,強化典型引導。堅持保教並重原則,遵循幼兒教育規律,通過典型示範引導,逐步規範辦學行為。石嘴山市積極探索幼兒教育新方法,不斷糾正學前教育“國小化”傾向,取締幼兒園珠心算、拼音教學等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興趣班、實驗班。興慶區實施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行動,將直屬公辦示範性幼兒園與臨近民辦幼兒園建立共享小組,開展集中培訓、觀摩教學、研討交流、送課下園等活動,發揮典型引導作用,有效帶動了民辦幼兒園的發展。

5、學習先進經驗,創新辦學模式。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借鑑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積極創新辦學模式,促進幼兒園保教質量雙提高。興慶區作為全國園本教研製度建設項目縣區,堅持順應兒童發展觀,積極探索和開展“無班界區域”、“主題探究”等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素質教育發展奠定基礎。靈武市指導民辦園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不斷創新教研活動形式、內容和方法,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平羅縣二幼自治區級課題《無班界互動中幼兒交往能力培養的研究》,引進教育部“小小探索者”早期智力開發工程項目,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評價。

(二)主要成效。

1、政府責任更加明確,迎來了學前教育新的春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發佈、以及20xx年全國學前教育電視電話會議的召開和《國務院意見》的出台,預示着學前教育進入一個前所未有、倍受重視的發展階段。政府責任更加明確,將學前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並列入每年的民生實事之中。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為學前教育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資金保障、政策保障、隊伍保障,迎來了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春天。

2、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擴大了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一是幼兒園數量迅猛增長。全區幼兒園總數從20xx年的208所增加到20xx年上半年的540所,增長達38%,尤其民辦幼兒園增長超過20xx年的30倍、20xx年的3倍以上,極大緩解了總量不足的問題。二是師資隊伍快速增長。全區幼教保育隊伍由20xx年到20xx年,增長60%,專任教師由2717人增加到4613人,增長58%。三是優質教育資源比例不斷提高。目前,全區區級示範園26所,佔總數的4。8%,比20xx年提高1。1個百分點;一類幼兒園60多所,佔總數的11%。

3、公辦比例不斷加大,提高了學前教育示範作用。截至20xx年底,全區公辦園93所,與20xx年相比增長31%。各級公辦幼兒園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與民辦幼兒園交流合作,開展送教下鄉、教學交流等活動,推動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有力促進了民辦學前教育和全區學前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學前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高,認識還不深刻。一是認識不到位。一些地方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夠,一些地方公辦幼兒園規模萎縮、民辦幼兒園管理失範,使“入園難、入園貴”成為困擾教育發展的嚴重社會問題。二是規劃不到位。部分地區沒有把學前教育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甚至把幼兒園推向市場,由於監管不到位,相當一部分民辦園以盈利為目的,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高額的入園費、給家長增加了極大的經濟負擔,社會反響較大。三是管理不到位。相當長一個時期,學前教育從規劃到投入、從建設到管理、從引導到規範,沒有建立完整的政策法規體系,導致學前教育無序發展狀態,亂辦園、亂收費、亂開課、亂指導的“四亂”現象和“大班額”招生、超負荷運轉、低水平辦園問題相當普遍,嚴重製約了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鎮教育調研報告篇7

  [摘要]本文探討分析了目前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的關係,為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關鍵詞]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調研報告

  一、調研基本思路與方法

  為使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縮小與企業人才需求的距離,培養優質的人力資源,我們積極深入大型國有企業進行調研,研究企業的崗位需求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之間的關係,為職業學校教育改革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1.調研內容。(1)調研目前企業人才學歷層次和比例的基本情況。(2)調研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人才規格內涵的介定情況。

  2.調研方法:調研組以座談、數據統計、下發問卷等形式,對企業員工的學歷結構及比例、專業人才比例、企業用工需求、合作辦學等情況進行調研,聽取企業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企業用人需求現狀分析

  1.學歷結構和比例分析。根據對某大型國有企業1700多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以得知其學歷結構。在企業的技術工人中,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所佔的比例接近40%,成為企業技術工人的主體。職業學校學生除了能從事該企業基本組裝等工種外,在專業技術崗位、基層管理崗位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專業技能等級及對應的比例分析。根據對1700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知人員根據從事的崗位不同,其職業資格證書一般分為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及技術等級證書兩種。

  企業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一般具有三種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其中高級佔21%,中級佔46%,初級佔22%,無技術資格佔11%。企業技術工人持有五個級別的技術等級證書,不同等級對應的比例如下,初級以下佔72%、中級佔14%、高級佔10%、技師佔3%、高級技師佔1%,從初級到高級技師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佈。目前企業的技術工人中,技術等級比例不夠合理,初級及以下比例過大。

  3.企業所需的人才規格與專業工種分析。企業隨着社會的發展,產品要不斷更新、不斷升級,需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先進的生產設備,這一切促使企業必須擁有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但職業學校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需要有差距,畢業生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與企業的要求差距較大。同時,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上,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對接程度還遠遠不夠,部分企業急需專業工種有機械加工、農藥化工、儀器儀表、鍋爐、鑄造、焊接、食品加工、話務員和營業員等,無論在質量與數量上職業學校都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

  三、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對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挑戰

  1.企業技術工人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調查顯示我市企業技術工人的比例結構以初、中、高排列為74:16:10,按照國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結構,企業技能型人才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工人數量嚴重不足,無證人員佔技術工人總數的52%。企業員工缺乏現代企業所必須的職業技能和基本知識,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職業學校在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等方面有很大的辦學空間,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

  2.企業需求的專業工種和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錯位。因為職業學校專業制約和市場用工需求有偏差,導致學生的就業率並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職學校並沒有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與社會實際需求脱節,不受企業的歡迎,造成招生與就業兩大難。而企業卻因缺少優秀的技術工人,制約着自身發展,也制約着經濟社會的發展。

  3.職業學校的學生培養目標和企業的實際員工素質有差距。企業對員工的各種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工作標準要求較高,但在部分就業的中職生的身上還存在着職業道德教育欠缺,敬業精神不強,責任心較差,不能勝任本職工作。這就需要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及教育教學改革上進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關係尚未形成良性互動。在調研企業人才需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受調查企業中管理崗位的領導往往説不出我市各職業學校的特色或品牌專業,對於曾合作過的學校也只能説出與之合作的幾個專業。根據國務院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提高產教結合、加強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職業學校無論是教育教學還是招生就業,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生產實踐,都需要與企業相互交流,相互補充。

  四、對推動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規範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大力加強校企專業對接。學校要堅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學校要與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繫,把企業的實際需求作為辦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後的發展趨勢,主動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使學校的專業與當地產業結構相吻合。在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上,力求做到“設置一個專業,培養一類人才”。另一方面,學校要主動積極為企業員工開展培訓,針對企業特點,制定培訓方案,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在職職工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實現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結合。按企業需求實現校企聯合,鬆散型、緊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質、重技能的勞動者,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學校要將素質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充分認識職業和技術實踐活動對經濟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勞動態度。以就業為導向,以文明禮儀教育為塑造學生職業形象的基礎,以公益勞動為塑造學生職業素養突破點,縮短畢業生適應企業工作的時間,使畢業生儘快地進入職業角色。

  3.加強職業學校教師深入到企業進行自身培訓,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和鍛鍊,通過零距離接觸企業,親身參加生產勞動,使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更加貼近企業的需求,提高對教學的指導性。同時,邀請企業專家深入地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探索和建立按企業用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在確定市場需求的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實訓實習和學習成果評估等各方面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適應新型職業學校課程的教學要求,為培養企業需求的優質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vngj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