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體系服務工作總結多篇

體系服務工作總結多篇

體系服務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調研應急體系,服務杭州市民”社會實踐總結

中國市長協會第四次市長代表大會上正式發佈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大城市分佈在自然致災多發區,近年來中國各類安全危機的爆發數量持續攀升,但中國現有減災水平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城市應對災害打擊的能力十分脆弱,使得城市中受各類災害影響的風險逐漸增加。

當前,我國正着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生命安全為最基本的要素,今年年初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暴雨還有颱風,火車出軌相撞,還有前不久的汶川大地震啟示我們,越是經濟發展,就越不能忽視可能發生的風險,我們要把安全問題提高到足以引起每一個人都重視的層面。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關注生命,注重生命的安全。全社會要進一步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在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的同時,全面加強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提高防範和對應自然災害能力,政府在這方面應下大力氣,千方百計排除老百姓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全力保障全體市民的生命安全。這不僅是社會和諧與發展生產的重要前提,也為安然度過08奧運年提供了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這些舉措可以有效安撫民心,在眾多令人痛心的事件後要採取必要措施加強防範,平撫國人悲痛、恐懼的情緒,恢復健康、堅強、自信的精神面貌。

杭州預計在xx年將各項應急預案推廣至杭州市各個社區,而目前,各項應急預案還未得到很好的完善,各種應急知識還並未得到很好的推廣,我社會實踐小分隊通過調查、資料蒐集,分析指出杭州市應急體系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形成書面報告呈給相關部門,給出建設性意見。並且對廣大市民進行應急知識宣傳及演習,提高大眾的安全意識,使市民及相關部門認識到建立健全的應急平台體系的重要性。

現我將本隊實踐總結如下:

“調研應急體系,服務杭州市民”實踐小分隊的活動內容主要分以下四個方面:

(一)整合應急資料,問卷調查民生

【第2篇】調研應急體系服務市民社會實踐總結

調研應急體系,服務杭州市民”社會實踐總結

中國市長協會第四次市長代表大會上正式發佈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大城市分佈在自然致災多發區,近年來中國各類安全危機的爆發數量持續攀升,但中國現有減災水平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城市應對災害打擊的能力十分脆弱,使得城市中受各類災害影響的風險逐漸增加。

當前,我國正着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生命安全為最基本的要素,今年年初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暴雨還有颱風,火車出軌相撞,還有前不久的汶川大地震啟示我們,越是經濟發展,就越不能忽視可能發生的風險,我們要把安全問題提高到足以引起每一個人都重視的層面。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關注生(公文大全)命,注重生命的安全。 全社會要進一步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在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的同時,全面加強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提高防範和對應自然災害能力,政府在這方面應下大力氣,千方百計排除老百姓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全力保障全體市民的生命安全。這不僅是社會和諧與發展生產的重要前提,也為安然度過08奧運年提供了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這些舉措可以有效安撫民心,在眾多令人痛心的事件後要採取必要措施加強防範,平撫國人悲痛、恐懼的情緒,恢復健康、堅強、自信的精神面貌。

杭州預計在2022年將各項應急預案推廣至杭州市各個社區,而目前,各項應急預案還未得到很好的完善,各種應急知識還並未得到很好的推廣,我社會實踐小分隊通過調查、資料蒐集,分析指出杭州市應急體系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形成書面報告呈給相關部門,給出建設性意見。並且對廣大市民進行應急知識宣傳及演習,提高大眾的安全意識,使市民及相關部門認識到建立健全的應急平台體系的重要性。

現我將本隊實踐總結如下:

“調研應急體系,服務杭州市民”實踐小分隊的活動內容主要分以下四個方面:

(一)整合應急資料,問卷調查民生

(二)走訪直管部門,座談相關領導

(三)社區宣講演習,服務杭州市民

(四)整理實踐材料,撰寫論文 回饋

下面分點對以上各方面的活動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

(一)整合應急資料,問卷調查民生

首先,隊員們通過網絡、圖書館查詢資料、請教相關專家以及社會學老師等方式,對杭州市目前的應急體系建設和市民應急知識掌握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隨後,我們通過大量的市民調查問卷,進一步瞭解了杭州市應急體系現狀和市民應急知識的薄弱環節,並根據杭州經常發生的突發事件及市民應急知識欠缺的方面專門製作了一本應急指南手冊用於免費發放;最後,我們根據前期掌握的資料和實踐期間對市民的問卷調查整理結果選定了杭州14個與應急相關的部門和4個重要的社區,並針對每一個部門及社區認真地撰寫了訪談提綱及相關調查問卷,並在方建中老師的熱情幫助下進行了反覆的修改。

讓我們感覺非常可喜的是,在市民問卷調查的環節中,市民對於我們的主題給予了極大的肯定,他們認為“這是大學生在為社會做實事”,與市民做調查問卷,更像是與他們在做一次關於杭州民生的深刻談話,他們各自獨特的角度、和深入的剖析給我們的實踐指引了新的方向,起了及其關鍵性的作用。

(二)走訪直管部門,座談相關領導

實踐期間,我們走訪了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省交通廳、浙江省氣象局、杭州市環境保護局、浙江省海事局、浙江省體育局、浙江省電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杭州市地震局、杭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杭州市下城區公安局消防大隊、杭州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三堡船閘這十四個與應急密不可分的部門,並與其領導進行了深入的座談,這些與應急相關的部門,內容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衞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各種緊急事件。通過針對性的與各部門專業人士的接觸,我們深入的瞭解了杭州目前應急體制的現狀——實行點面結合、條塊結合、專羣結合、平戰結合的運作機制,全市應急預案體系正在抓緊建立。意欲構建全方位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防範救援體系,但目前尚未形成整體的應急網,只停留在平面化的狀態,並且對市民的宣傳力度也遠遠不夠。

我們的實踐得到了各部門領導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他們細緻地為我們講解他們專業的應急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也為我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浙江省海事局的處長在為我們介紹應急體系的同時,提出了對於基層人員,可以用應急小卡片來代替繁瑣的應急預案這個最有效的方法,在認真瞭解我們的實踐方案之後,他説:“今後的應急體系要從娃娃抓起,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這就提升到了文化的方面,你們的調研報告,最後可以以文化作為昇華,讓應急知識通過文化來傳播。”實踐隊員都無比榮幸得到各位領導的意見和建議,並在討論之後將他們的建議轉化成實際行動。

(三)社區宣講演習,服務杭州市民

【第3篇】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一、試點進展情況

領導重視。省裏工作會後,理事長馬上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縣政府分管領導做了專題彙報,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並明確批示,成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殘聯。在做好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好工作方案,並縣政府辦公室文件出台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由縣政府辦公室、縣殘聯、衞生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領導參加的動員會,會上主管縣長作了重要講話,明確了各鄉鎮、各部門的工作職責,落實了工作任務,強調各部門各鄉鎮要相互配合,全力赴,共同做好此項工作。

成立了技術資源中心。確定了農村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的技術指導中心。

開展了康復資源調查。9月13日——10月10日,對全縣16個鄉鎮衞生院包括人力、技術配備等情況進行了調查。我們在對全縣16個鄉鎮殘疾人康復需求普遍調查的基礎上,對其中4個首批試點鄉鎮重點展開全面調查工作,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填寫《殘疾人康復需求檔案》,每人一冊。並在鄉鎮、街道、社區開展了殘疾人失業、就業登記;就業需求登記;婚姻狀況登記;納入低保、醫保、新農合殘疾人調查表等工作,並將上述情況填入一系列調查表,並對調查表科學分類,便及時準確為殘疾人提供必要的服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殘疾人康復意識有待提高。農村殘疾人對康復這個概念的認知程度非常有限,什麼是康復?怎樣康復?康復能達到什麼程度?大部分人還沒有聽説過,更不知道康復與到一般醫院看病有什麼不同。更有的農村殘疾人覺得康復沒什麼必要,不如救濟更現實。自願康復、配合康復的主動性不強。

二是村醫專業康復知識缺乏。殘疾人康復指導與服務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要求參與康復指導和服務人員必須掌握康復訓練與服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包括殘疾的識別,殘疾人康復需求的確定,康復服務的內容、如何提供服務、記錄和評估的方法,簡單實用訓練技能,家庭康復護理等知識。由於多年來都是殘聯的組織體系在提供專業的康復技術,現在擴大專業服務隊伍後,短期內還不能全面、系統地掌握康復技術。

三是殘疾人的實際需求與服務能力相脱節。我們的服務對象很大一部分屬於低保户,自制訓練器材、購置輔助器具困難很大。在開展康復需求調查工作中,所接觸的殘疾人第一反應就是國家要給什麼,根本就不關心優惠政策,都想要錢或者是物品。在9月份省輔具中心把輔助器具發放給貧困殘疾人後,每天都有殘疾人到殘聯問為什麼自己也是低保户而得不到輔助器具。

四是工作經費不足問題仍是突出。在農村基層康復站建設、康復器材購置和康復協調員培訓方面普遍存在經費不足困難。雖然省殘聯已經為我縣撥付10萬元工作經費,但從工作進展情況看,資金缺口仍然較大。

三、下步打算

一是建立工作網絡。辦好農村殘疾人康復員協調員培訓班。建立一支素質好、技術穩定的農村殘疾人康復服務員隊伍,為殘疾人提供集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於一體的農村殘疾人康復服務。

二是利用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做好康復知識與殘疾預防知識的普及和宣傳。結合農村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的實際需要,與衞生、教育、計生等部門聯合開展康復和預防知識的宣傳活動。鄉鎮衞生院、中國小、計生服務站、文化大院、村部為主陣地,通過版面展示、發放宣傳資料、授課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康復和預防知識。加強對農村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和探索,積極總結經驗,加強同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的協調,加強與其它試點縣(市)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學習,力爭取得突破和創新。

三是建好康復站,搞好康復服務。加大與個試點鄉鎮、縣衞生局溝通合作力度,購買一定數量的康復器材,充實到這4個鄉鎮衞生院和有關村的康復站。針對殘疾人康復的個性化需求,做好殘疾人康復器具的適配工作。

做好農村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需要長期的努力,同時需要全社會的共同理解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在廣大農村真正深入殘疾人家庭,使殘疾人受益,今後,我們將認真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及時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創新工作方法,為全縣殘疾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做出貢獻。

【第4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創建工作總結範文

xxxx年,省政府在全省範圍內啟動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的體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也是首批參加創建的城市之一。現將創建工作情況小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明確分工

接到創建任務後,市分管副市長立即牽頭成立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市長親自擔任組長,市體育、教育、工商、人社、民政、統計等部門主要領導擔任成員。把60個指標分解到各相關部門,由各部門收集數據和證明材料。各鎮、街道也均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完成本轄區內的創建工作。市體育部門內部也再次進行了細化分工,辦公室、羣體、競訓、體育中心、體育產業管理中心均按照各自的職責收集數據和證明材料。

二、研讀指標,虛心求教

本次創建的指標由南京財經大學專家制定,層次與要求均較高。我們在創建過程中對每個指標都進行了詳細研究。對於有疑問的指標,我們的負責同志均在第一時間與南京財經大學專家進行了溝通、請教,確保準確理解每個指標的含義,按照指標要求收集數據和材料。

三、主動作為,不厭其煩

創建指標中有一些指標,比如體育產業上的一些數據並不能直接獲得,統計部門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為此,我們與統計部門多次聯合工作,充分利用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中得到的體育產業方面的數據,結合統計部門的科學分析,獲得了比較精確的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年體育產業營業收入等數據。

四、認真複核,查漏補缺

創建材料上報省體育局後,市並沒有停止創建工作,而是繼續與南京財經大學專家保持聯繫,逐一複核各指標對應的數據和證明材料是否準確、完備。積極補充相應材料。

五、一如既往,做好工作

【第5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服務地方標準化體系總結材料二

200*年是我市標準化取得累累碩果的一年。《煤層氣》、《車用壓縮煤層氣》地方標準發佈;廈普賽爾食品飲料集團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澤州酥梨、陵川黨蔘、高平生豬三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通過了驗收;4個企業的9個標準被國標委立項,全國煤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煤層氣工作組落户晉城,綠洲公司起草的《大麻本色布》企業標準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和國標委授予的“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在推動晉城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200*年,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局黨組提出的“優服務、嚴監管,強科技、重發展,創新優、勇爭先”的工作思路,牢固樹立“標準就是科技”和“科技離不開標準”的理念,堅持“科研標準產業同步”的思想。按照省局對標準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以優服務、嚴監管為主線,以強科技、重發展為保障,以創新優、勇爭先為目標,着力加快推進標準化事業發展,着力提高標準化工作的有效性,努力開拓標準化工作的新局面,為晉城經濟又好又快做出新的貢獻

一、積極開展服務標準化工作,促進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的加大,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年,我們將有重點地組織和指導商業、餐飲業、新興服務業業、旅遊業和金融保險業開展標準化工作,積極申報和創建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推動我市第三產業服務水平的提高。

二、強化標準化長效動態監管與服務,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繼續加強企業標準化長效動態管理,加大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標準實施監督檢查的力度,鞏固和發展消滅無標生產的成果。依法指導和幫助企業完善企業標準體系,做好企業產品執行標準註冊登記等基礎性工作,使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

切實加強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提高備案質量。對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行政許可和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一定要嚴格把關,防止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標準行為發生。對到期的企業標準,要督促企業及時複審;逾期不復審的,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加大對《企業標準體系》系列國家標準的宣貫力度,動員和組織標準化工作基礎好的企業參加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活動,積極引導企業尤其是名牌產品企業紮紮實實地建立和完善以技術標準為主體,包括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在內的企業標準體系。

三、大力推進工業標準化,促進我市質量總體水平的提高

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積極推動企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確保我市工業產品採標率達到100%。

大張旗鼓地召開山西省煤層氣地方標準新聞發佈會,以此發出全市質監繫統以工業標準振興晉城經濟的新的動員令。積極探索為當地產業發展的新方法、新思路。

四、深入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為建設新農村作貢獻

切實加強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的建設。按照年度目標任務,制定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落實措施,確保完成年度示範任務。按照省局部署,重點做好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的各項工作。

加快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要加強與農業部門的協調和溝通,在地方經濟中,已經形成規模,影響面大,有發展前途和需要規範化管理的農產品,如澤州的澤州黃小米和巴公大葱、陽城的酥梨和沁河鼈、城區的玫瑰花等一批特色項目要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高平的生豬養殖、陽城的蠶絲等優勢農業標準化項目要力爭參與制訂國家標準項目。按照國家總局部署,在全市積極推行良好農業規範(gap)。

加快建立和完善優勢和特色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各地要以農業生產實際出發,會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當地農業專家和企業人才的作用,着力抓好本地優勢、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工作。同時,要圍繞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農村推廣使用的秸稈氣、沼氣利用項目,在制訂標準、技術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

緊密結合“公司+基地+農户+標準”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針對當地農業產業化實際,有重點地抓好1—2個農產品龍頭企業的標準化工作,從加工和銷售環節促進農業標準化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試點工作,促進農產品銷售環節的規範化、集約化。

【第6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服務地方標準化體系總結材料一

近年來,_____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深入推進實施服務標準戰略,建立健全並不斷完善全市服務標準體系,推動服務標準化工作深入開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1、採取多種形式加強服務標準化宣傳,全市服務業標準化意識明顯提高

為進一步提高全市服務業標準化意識和水平,大力宣傳服務標準化對提升服務水平的重要意義,通過廣播、報紙、網站等媒介大力宣傳服務標準化的重要作用,通過舉辦各類服務標準化培訓班和座談會的形式向服務單位宣傳服務標準化這一科學有效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全市廣大服務企業的認可。近年來,為保障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提高全市餐飲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餐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_____局組織對全市餐飲業開展標準化工作摸底調查和技術服務,在整個餐飲業開展執行標準登記工作,並對企業提供必要的技術諮詢服務,幫助他們收集、整理標準,進一步提高了全市餐飲業執行標準的能力。200*年,組織全市57家從事美容美髮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參加了_____省地方標準《美容美髮業服務質量規範》(db37/t600-200*)宣貫培訓班,對全市美容美髮行業服務質量進行嚴格規範,消除美容美髮行業服務的隨意性。近年來,全市共舉辦各類服務標準化培訓班10餘次,宣貫服務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26項,共培訓服務業從業人員630多人,在全市服務業宣揚了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為開展服務標準化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2、以制定服務業地方標準為抓手,全市服務標準體系初步完善

為建立健全全市服務標準體系,近年來全市投入大量資金蒐集國家、行業有關服務基礎標準、消費品售後服務標準、商品物流服務標準、飯店旅遊服務標準、各類服務場所相關標準等57項,並會同有關主管部門組織宣傳貫徹。在認真貫徹執行上級各類服務標準的基礎上,_____局與各有關部門、單位加強工作聯動,對全市服務業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緊密結合全市服務業發展現狀,對條件好的服務企業適時引導其推行iso9000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目前全市有15家服務單位通過了iso9000體系認證,認證單位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結合實際制定適合全市服務業發展的_____市服務業地方標準。由於_____市超市、便利店星羅棋佈,在為市民生活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着零售店店址設置和經營定位不合理等多種有礙進一步發展的因素。據統計,_____市共有商業網點2.2萬處,發展勢頭迅猛,但也存在着經營特色不突出、同業態競爭激烈、商業網點佈局不合理、業態設置不規範、服務功能不配套等多種問題。為消除影響商業零售業發展的障礙,進一步規範全市超市、便利店的發展,_____市局在認真調研並廣泛徵求行業主管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併發布了規範商業零售業經營的兩項_____市地方標準:《商業零售業態規範》、《商業分級設置規範》,明確了市級商業中心、區級商業中心、居住區商業、鄉鎮商業、專業街等6個級次和類別,提出了量化指標和建設配套的技術要求,並對功能定位、客流量、服務人口、基本商業面積、基本設置業態和業種、配套行業、生活服務業等內容制定了嚴格詳盡的要求,科學合理的規範了零售業的經營。《商業零售業態規範》是結合_____市商業發展的實際,着重體現_____的特色,按照商業零售企業在選址、商圈、目標顧客、規模、商品結構、經營方式、服務功能、商業信息自動化程度等方面的特點進行分類的。該標準在涵蓋_____省設定的零售業態10種分類的基礎上,增加了雜食店、小型百貨店和市場型商店3種零售業態。

此外,_____市局積極引導和鼓勵服務企業參與制定_____省服務地方標準,,_____藍海酒店集團提出了7項_____省服務業地方標準制定計劃。通過制定省、市服務業地方標準,進一步填補了_____市服務標準化工作的空白,為全市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發展動力。

3、依託龍頭樹立品牌,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示範帶動作用逐步顯現

為推動全市服務標準化工作再上新的台階,_____市局積極依託全市服務龍頭企業樹立品牌,積極參與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爭創服務名牌。餐飲業在_____服務行業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在餐飲業推廣應用服務標準化能有效地提升_____服務質量的整體水平。_____市局以幫助指導_____藍海酒店集團建立服務標準化流程和內部服務質量控制點為主要突破口,建立起從員工培訓、選購生料、操作間規程、服務禮儀等800多個服務環節的標準化流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服務標準體系。,_____藍海酒店集團被列為全省第一批服 務標準化試點單位。

藍海酒店集團的服務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也得到了國家認監委和省局的一致認可,,受國家標準委和_____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委託,_____藍海酒店集團承擔了全國餐飲行業服務標準體系資料的起草工作,為在有效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務,_____局多次和酒店的有關人員研究體系的編寫工作,並多次尋求有關行業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在密切結合自身行業特點的基礎上,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經過大量認真、細緻的工作,最終圓滿完成了全國餐飲類服務標準體系材料的編寫。11月,國家標準委在北京組織召開全國服務標準化工作座談會,_____藍海酒店集團的標準體系起草人在會上就餐飲類服務標準體系的編寫作了經驗介紹,得到國家標準委和國內同行的一致好評,為全市服務標準化工作的發展畫上了濃重的一筆。

通過一系列服務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全市服務業充分體會到了服務細節化、規範化、標準化運作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讓廣大消費者感受到了服務業人性化服務的無限魅力。服務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服務業的蓬勃發展,提高了_____服務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湧現出了一批服務名牌。截至目前,_____市已擁有_____供電公司的“電力彩虹”服務品牌等7塊_____服務名牌。

服務標準化試點和服務品牌的創建,大大帶動了全市服務業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全市服務業積極引入服務標準化的工作模式,積極創建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和服務名牌。,先後有中國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8家單位提出申請創建_____省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不斷湧現的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和服務名牌為全市服務標準化工作注入了強心劑。

4、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契機,全市服務標準化工作推向深入

200*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全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並對各縣區政府、市直部門和服務企業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為更好地完成市創優辦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_____局大力抓好創優工作,成立了_____市質監局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創建優秀旅遊城市工作的組織領導。去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_____局組織召開了“全市創建旅遊城市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準宣貫會”,會上對《標誌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系列國家標準進行了宣貫,詳細講解了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計要求、設置原則等基本規定,並制定了《全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設置工作進度表》,明確了工作進度和要求,確保了工作質量。_____局通過多種渠道蒐集各類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準,購買、下載、複印標準1100餘份,價值5萬餘元,並將蒐集到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最新標準免費發放到各有關主管部門,確保圖形符號標準的有效性,為全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目前,全市各類工作場所已按照標準要求設置了規範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進一步強化了城市的服務功能,為全市服務業乃至全市經濟社會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7篇】農業局農技體系建設和服務年終總結範文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我們調研組先後三次赴石首市並對該市的久合垸、高基廟、東昇、調關等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站所建設、科技示範樣板和科技示範户等現場進行了認真調研。我們覺得石首市的經驗很有特色,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廣。

近幾年來,石首市農業局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目標,以建立“以錢養事”新機制為契機,以規範管理為手段,不斷健全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方式,推進科技入户,科技推廣實現了新突破,服務水平得到了新提高,部門形象得到了新提升。2022年,石首市被荊州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業服務工作先進縣市;石首市農業局被省農業廳評為先進單位,在石首市政風行風評議中名列第一名;在該市開展以“加快工作節奏、加大落實力度,服務經濟、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為主題的“兩加三服務”活動中,被石首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佳部門。石首市在農技體系建設和服務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體系建設,健全服務網絡

近年來,石首市積極穩妥地推進機構改革,狠抓了基層站所建設和科技示範户建設,進一步健全了農技服務體系,目前已形成了以石首市農技推廣中心為龍頭,以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為紐帶,以科技示範户為載體,以產銷協會等為補充的推廣服務網絡。

一是穩步推進機構改革。2022年,按照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石首市將原來的15個鄉鎮農技站改製為15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原有的112名農技人員按政策進行了身份轉換和分流安置,通過考試考核和公開競聘從中擇優聘用了45名種植業服務人員,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的人、財、物仍歸口農業局管理,並逐步建立了“以錢養事”新機制。通過改革,精減了人員,化解了債務、穩定了隊伍,提高了效率,確保了農技服務體系的相對穩定。

二是不斷加強服務中心建設。近年來,石首市以建立“以錢養事”新機制為契機,以原鄉鎮農技站為基礎,籌資近100萬元,分批對基層站進行維修和裝備,鄉鎮服務中心有了新變化、新發展。石首市15個鄉鎮服務中心都達到了辦公有場所、服務有陣地、工作有裝備的基本要求,15個鄉鎮有14個服務中心達到了“五有”:一有固定場所,每個服務中心都有獨立院落,有辦公室、資料室、接待室等辦公場所;二有農技服務公示牌,每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樹立了一塊服務內容公示牌,將農技人員及聯繫電話、聯繫村及科技示範户、服務內容及科技項目等內容向社會公示;三有信息發佈欄,每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設有農技信息發佈欄,張貼農技簡報,及時發佈農村政策、農產品供求、農業技術等農業信息;四有農技諮詢部,每個服務中心設立一間農技諮詢室,備有桌椅、諮詢台、諮詢記錄本,每天安排1名農技人員“坐診”,負責接待農民諮詢。五有基本辦公設備,每個服務中心已配備電話、傳真機等辦公設備,部分鄉鎮配備了電腦、打印機、多媒體等辦公設備。

三是大力發展科技示範户。石首市將科技意識濃、種田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種植大户培養成科技示範户,建立科技示範户檔案和服務枱帳,進行統一登記、統一掛牌、統一印發資料、統一技術培訓,讓每個科技示範户達到“五有”,即:有門牌、有資料袋、有科技小黑板、有服務枱帳、有科技示範田。全市培養科技示範户2000户,每個科技示範户輻射50户,帶動全市10萬農户。

二、完善管理機制,規範服務行為

“以錢養事”新機制建立後,石首市從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對鄉鎮服務中心實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績效掛鈎,目前已建立了“二、三、四、五、六”等一整套規範化管理機制。

第一、把好“兩個關口”。一是強化崗位培訓,做到先培訓後上崗。石首市農業局制定了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方案,對所有農技人員送到省、市每三年進行一次知識更新培訓,並將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納入“以錢養事”項目,落實培訓經費。石首市農業局每年組織一次農技人員春季集中培訓,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辦法,對農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2022年,先後組織30名鄉鎮農技推廣人員到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大學等大專院校參加知識更新培訓,進一步提高了農技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推廣能力。二是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末位陶汰制。採取檢查、考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加強對鄉鎮服務中心及其服務人員的管理。全年對業務工作分季度、半年和年終進行督辦檢查,每年組織一次專業知識測試,年終對服務人員的德、能、勤、績進行全面考核;綜合檢查、考試、考核結果對服務中心及服務人員進行排名,對連續三年排名末位的中心主任進行改選,對排名倒數三位的服務人員留職考察,考察期間只領取基本生活費,對連續三年考核不合格的服務人員予以解聘,打破了服務人員的“鐵飯碗”,增加了他們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

第二、簽訂“三個合同”。一是石首市農業局與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所有人員簽訂聘用合同,三年一聘。二是石首市農業局與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簽訂農技推廣公益性服務合同,各鄉鎮辦區政府為鑑證方,明確服務範圍、服務項目和工作要求。三是鄉鎮農技服務中心與崗位人員簽訂年度公益性服務合同。服務中心及其人員的日常管理以石首市農業局為主,年終考評由石首市農業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其中石首市農業局考評佔50%,鄉鎮政府考評佔30%,服務對象考評佔20%,按考評結果兑現工資報酬,實行績效掛鈎,調動了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落實“四項經費”。主要是積極爭取落實省撥“以錢養事”經費和本級財政預算經費,確保工作報酬、辦公經費、養老保險、項目開支等四個方面的需要。2022年,石首市共下拔經費224.7萬元,其中:工作報酬81萬元、人平1.8萬元,辦公經費36萬元、人平0.8萬元,養老保險15.7萬元(五保合一)、人平3482元,項目開支93萬元。“以錢養事”新機制的建立,化解了農技推廣經費短缺的難題,鄉鎮農技推廣人員工作有經費,待遇有提高,養老有保障,基本解除了服務人員的後顧之憂,穩定了推廣隊伍。

第四、制定“五條辦法”。為了強化服務人員崗位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做到規範管理,優質服務,石首市農業局制定了掛牌子、背袋子、翻本子、結對子、查位子等“五子”管理辦法。一是“掛牌子”。石首市農業局統一製作了農技人員工作牌,要求推廣人員上班時一律佩掛工作牌,既公開身份,又方便服務。二是“背袋子”。為鄉鎮農技人員統一配發了農技推廣專用包,每個專用包內裝有捲尺、放大鏡、處方單、取樣袋、標本盒、小刀、鐵鏟等工具,農技人員下鄉時攜帶工作包,既展示形象,又方便工作。三是“結對子”。鄉鎮農技人員每人聯繫30户科技示範户,每月入户指導兩次。四是“翻本子”。為每個鄉鎮服務中心及其服務人員統一印製了考勤記錄本、工作日誌本、諮詢服務枱賬、項目實施台賬、科技示範户服務枱賬等工作記錄簿,由中心主任和服務人員每天作好考勤及工作記錄,作為衡量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據。五是“查位子”。採取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檢查服務人員到崗到位情況,對擅自離崗的給予通報批評,並在年終考核中扣減相應分數。

第五、健全“六項制度”。石首市農業局與該市財政局、水產局聯合發文,印發了《石首市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管理辦法》,制定了《石首市鄉鎮農業公益性服務“以錢養事”實施方案》,將服務中心管理納入制度化、規範化。各鄉鎮服務中心制定了考勤制度、學習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科技示範户聯繫制度、諮詢服務坐診制度等六項規章制度,並統一上牆公示,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三、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

近年來,針對農技推廣方式單一、手段落後、信息斷層等問題,石首市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採取六條措施推進科技入户,將農技服務網絡延伸到村、技術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

一是以科技示範户為基地,帶動科技入户。石首市以科技示範户為抓手,在重點培養、規範管理和優質服務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帶動作用。農技人員對科技示範户實行定向聯繫,定期上門服務,及時提供技術指導,免費發送“農信通”手機短信,定期發放技術資料,優先安排試驗示範,適時組織培訓考察。通過科技示範户的帶動,促進了新技術的推廣普及。

二是以新農培訓為契機,推動科技入户。在常年農技培訓的基礎上,新增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2022年,石首市被列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縣市,該市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培訓要求,建新農培訓學校50所,落實基礎學員2000人,全年組織進村培訓30000人次,組織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80人次。通過新農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三是以“農事直通車”為窗口,傳播科技入户。石首市與該市電視台聯合,開通了《農事直通車》電視專欄節目,請專家現場指導、解難答疑,每週製作2期,每天午間、晚間定時播放,節目開播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受到了農民朋友的一致好評。

四是以手機短信服務為平台,發送科技入户。石首市農業局與該市電信局合作構建了“農信通”手機短信服務平台,開通“農信通”手機短信服務10000部,履蓋石首市278個村2517個村民小組,免費發送農產品供求、農村政策、農業技術等農業信息。2022年,共發送手機短信14萬多條。

五是以電話諮詢服務為媒介,促進科技入户。石首市農業系統共設立了農技諮詢電話20部,局機關、農技推廣中心、農村能源辦、農業行政執法大隊、特產站分別開通了專家服務熱線;各鄉鎮服務中心開通了一部農技諮詢電話,設立了一間諮詢室,由農技人員輪流值班,為農民提供便捷服務,做到有問必答、有疑必解,有求必應、有請必到。

六是以示範樣板為亮點,引導科技入户。近年來,石首市農業局採取領導掛帥、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羣眾參與、經費保障等措施,圍繞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發展現代農業,大力創辦示範樣板,發展特色農業,取得了明顯實效。先後創辦了東昇萬畝綠色食品西瓜基地、新廠萬畝無公害瓜椒基地、城郊(繡林、南口)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桃花萬畝無公害水果基地、調關萬畝蝦稻連作基地、久合垸萬畝“菜薹兩用”基地等一批特色農業基地,帶動該市建成並鞏固了40萬畝優質稻、40萬畝優質油菜、15萬畝優質棉、10萬畝無公害果蔬等一批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典型引導、樣板輻射,優化了農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科技入户,發展了農村經濟。

【第8篇】農業局農技體系建設和服務工作總結

[按]為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我們調研組先後三次赴石首市並對該市的久合垸、高基廟、東昇、調關等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站所建設、科技示範樣板和科技示範户等現場進行了認真調研。我們覺得石首市的經驗很有特色,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廣。

近幾年來,石首市農業局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目標,以建立“以錢養事”新機制為契機,以規範管理為手段,不斷健全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方式,推進科技入户,科技推廣實現了新突破,服務水平得到了新提高,部門形象得到了新提升。2008年,石首市被荊州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業服務工作先進縣市;石首市農業局被省農業廳評為先進單位,在石首市政風行風評議中名列第一名;在該市開展以“加快工作節奏、加大落實力度,服務經濟、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為主題的“兩加三服務”活動中,被石首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佳部門。石首市在農技體系建設和服務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體系建設,健全服務網絡

近年來,石首市積極穩妥地推進機構改革,狠抓了基層站所建設和科技示範户建設,進一步健全了農技服務體系,目前已形成了以石首市農技推廣中心為龍頭,以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為紐帶,以科技示範户為載體,以產銷協會等為補充的推廣服務網絡。

一是穩步推進機構改革。2006年,按照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石首市將原來的15個鄉鎮農技站改製為15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原有的112名農技人員按政策進行了身份轉換和分流安置,通過考試考核和公開競聘從中擇優聘用了45名種植業服務人員,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的人、財、物仍歸口農業局管理,並逐步建立了“以錢養事”新機制。通過改革,精減了人員,化解了債務、穩定了隊伍,提高了效率,確保了農技服務體系的相對穩定。

二是不斷加強服務中心建設。近年來,石首市以建立“以錢養事”新機制為契機,以原鄉鎮農技站為基礎,籌資近100萬元,分批對基層站進行維修和裝備,鄉鎮服務中心有了新變化、新發展。石首市15個鄉鎮服務中心都達到了辦公有場所、服務有陣地、工作有裝備的基本要求,15個鄉鎮有14個服務中心達到了“五有”:一有固定場所,每個服務中心都有獨立院落,有辦公室、資料室、接待室等辦公場所;二有農技服務公示牌,每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樹立了一塊服務內容公示牌,將農技人員及聯繫電話、聯繫村及科技示範户、服務內容及科技項目等內容向社會公示;三有信息發佈欄,每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設有農技信息發佈欄,張貼農技簡報,及時發佈農村政策、農產品供求、農業技術等農業信息;四有農技諮詢部,每個服務中心設立一間農技諮詢室,備有桌椅、諮詢台、諮詢記錄本,每天安排1名農技人員“坐診”,負責接待農民諮詢。五有基本辦公設備,每個服務中心已配備電話、傳真機等辦公設備,部分鄉鎮配備了電腦、打印機、多媒體等辦公設備。

三是大力發展科技示範户。石首市將科技意識濃、種田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種植大户培養成科技示範户,建立科技示範户檔案和服務枱帳,進行統一登記、統一掛牌、統一印發資料、統一技術培訓,讓每個科技示範户達到“五有”,即:有門牌、有資料袋、有科技小黑板、有服務枱帳、有科技示範田。全市培養科技示範户2000户,每個科技示範户輻射50户,帶動全市10萬農户。

二、完善管理機制,規範服務行為

“以錢養事”新機制建立後,石首市從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對鄉鎮服務中心實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績效掛鈎,目前已建立了“二、三、四、五、六”等一整套規範化管理機制。

第一、把好“兩個關口”。一是強化崗位培訓,做到先培訓後上崗。石首市農業局制定了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方案,對所有農技人員送到省、市每三年進行一次知識更新培訓,並將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納入“以錢養事”項目,落實培訓經費。石首市農業局每年組織一次農技人員春季集中培訓,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辦法,對農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2008年,先後組織30名鄉鎮農技推廣人員到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大學等大專院校參加知識更新培訓,進一步提高了農技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推廣能力。二是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末位陶汰制。採取檢查、考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加強對鄉鎮服務中心及其服務人員的管理。全年對業務工作分季度、半年和年終進行督辦檢查,每年組織一次專業知識測試,年終對服務人員的德、能、勤、績進行全面考核;綜合檢查、考試、考核結果對服務中心及服務人員進行排名,對連續三年排名末位的中心主任進行改選,對排名倒數三位的服務人員留職考察,考察期間只領取基本生活費,對連續三年考核不合格的服務人員予以解聘,打破了服務人員的“鐵飯碗”,增加了他們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

第二、簽訂“三個合同”。一是石首市農業局與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所有人員簽訂聘用合同,三年一聘。二是石首市農業局與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簽訂農技推廣公益性服務合同,各鄉鎮辦區政府為鑑證方,明確服務範圍、服務項目和工作要求。三是鄉鎮農技服務中心與崗位人員簽訂年度公益性服務合同。服務中心及其人員的日常管理以石首市農業局為主,年終考評由石首市農業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其中石首市農業局考評佔50%,鄉鎮政府考評佔30%,服務對象考評佔20%,按考評結果兑現工資報酬,實行績效掛鈎,調動了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落實“四項經費”。主要是積極爭取落實省撥“以錢養事”經費和本級財政預算經費,確保工作報酬、辦公經費、養老保險、項目開支等四個方面的需要。2008年,石首市共下拔經費224.7萬元,其中:工作報酬81萬元、人平1.8萬元,辦公經費36萬元、人平0.8萬元,養老保險15.7萬元(五保合一)、人平3482元,項目開支93萬元。“以錢養事”新機制的建立,化解了農技推廣經費短缺的難題,鄉鎮農技推廣人員工作有經費,待遇有提高,養老有保障,基本解除了服務人員的後顧之憂,穩定了推廣隊伍。

第四、制定“五條辦法”。為了強化服務人員崗位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做到規範管理,優質服務,石首市農業局制定了掛牌子、背袋子、翻本子、結對子、查位子等“五子”管理辦法。一是“掛牌子”。石首市農業局統一製作了農技人員工作牌,要求推廣人員上班時一律佩掛工作牌,既公開身份,又方便服務。二是“背袋子”。為鄉鎮農技人員統一配發了農技推廣專用包,每個專用包內裝有捲尺、放大鏡、處方單、取樣袋、標本盒、小刀、鐵鏟等工具,農技人員下鄉時攜帶工作包,既展示形象,又方便工作。三是“結對子”。鄉鎮農技人員每人聯繫30户科技示範户,每月入户指導兩次。四是“翻本子”。為每個鄉鎮服務中心及其服務人員統一印製了考勤記錄本、工作日誌本、諮詢服務枱賬、項目實施台賬、科技示範户服務枱賬等工作記錄簿,由中心主任和服務人員每天作好考勤及工作記錄,作為衡量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據。五是“查位子”。採取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檢查服務人員到崗到位情況,對擅自離崗的給予通報批評,並在年終考核中扣減相應分數。

第五、健全“六項制度”。石首市農業局與該市財政局、水產局聯合發文,印發了《石首市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管理辦法》,制定了《石首市鄉鎮農業公益性服務“以錢養事”實施方案》,將服務中心管理納入制度化、規範化。各鄉鎮服務中心制定了考勤制度、學習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科技示範户聯繫制度、諮詢服務坐診制度等六項規章制度,並統一上牆公示,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三、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

近年來,針對農技推廣方式單一、手段落後、信息斷層等問題,石首市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採取六條措施推進科技入户,將農技服務網絡延伸到村、技術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

一是以科技示範户為基地,帶動科技入户。石首市以科技示範户為抓手,在重點培養、規範管理和優質服務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帶動作用。農技人員對科技示範户實行定向聯繫,定期上門服務,及時提供技術指導,免費發送“農信通”手機短信,定期發放技術資料,優先安排試驗示範,適時組織培訓考察。通過科技示範户的帶動,促進了新技術的推廣普及。

二是以新農培訓為契機,推動科技入户。在常年農技培訓的基礎上,新增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2008年,石首市被列為國家級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縣市,該市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培訓要求,建新農培訓學校50所,落實基礎學員2000人,全年組織進村培訓30000人次,組織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80人次。通過新農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三是以“農事直通車”為窗口,傳播科技入户。石首市與該市電視台聯合,開通了《農事直通車》電視專欄節目,請專家現場指導、解難答疑,每週製作2期,每天午間、晚間定時播放,節目開播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受到了農民朋友的一致好評。

四是以手機短信服務為平台,發送科技入户。石首市農業局與該市電信局合作構建了“農信通”手機短信服務平台,開通“農信通”手機短信服務10000部,履蓋石首市278個村2517個村民小組,免費發送農產品供求、農村政策、農業技術等農業信息。2008年,共發送手機短信14萬多條。

五是以電話諮詢服務為媒介,促進科技入户。石首市農業系統共設立了農技諮詢電話20部,局機關、農技推廣中心、農村能源辦、農業行政執法大隊、特產站分別開通了專家服務熱線;各鄉鎮服務中心開通了一部農技諮詢電話,設立了一間諮詢室,由農技人員輪流值班,為農民提供便捷服務,做到有問必答、有疑必解,有求必應、有請必到。

六是以示範樣板為亮點,引導科技入户。近年來,石首市農業局採取領導掛帥、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羣眾參與、經費保障等措施,圍繞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發展現代農業,大力創辦示範樣板,發展特色農業,取得了明顯實效。先後創辦了東昇萬畝綠色食品西瓜基地、新廠萬畝無公害瓜椒基地、城郊(繡林、南口)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桃花萬畝無公害水果基地、調關萬畝蝦稻連作基地、久合垸萬畝“菜薹兩用”基地等一批特色農業基地,帶動該市建成並鞏固了40萬畝優質稻、40萬畝優質油菜、15萬畝優質棉、10萬畝無公害果蔬等一批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典型引導、樣板輻射,優化了農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科技入户,發展了農村經濟。

【第9篇】街道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總結範文材料

多管齊下多措並舉

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新步伐

近年來,街道高度重視、着力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勇於探索創新,逐步形成了“政府統籌、地區協調、社會參與、資源共享、功能多樣、服務羣眾”的工作格局。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協調共建單位、整合轄區資源,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步伐,使轄區面貌煥然一新,服務功能明顯增強,羣眾文化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一、設施完備,活動頻現,公共文化活動開展精彩紛呈

街道依山傍海、環境優美,面積15.57平方公里,轄8個社區,人口3.1萬人。目前,街道建有一個近1000平方米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街8個社區均建有不低於5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活動室計算機、網絡設備配置已進行全面提檔升級,以便進一步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服務轄區居民。

近年來,我街各項文化活動開展有聲有色、方興未艾。每個社區都建有文藝團體,全街成立了夕陽紅藝術團、快樂健身隊、萬年青藝術團、和諧健身隊、紅霞藝術團、喜洋洋中老年舞蹈隊、紅旺藝術團、金秋藝術團、金色年華藝術團、勝利健身隊等10支專業文藝團隊,打造了社區藝術節、廣場文化節兩大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八一、國慶、中秋等重大節日,廣泛開展自編、自演、自娛的羣眾性文化活動,全年全街舉辦各類文藝演出活動近50場,到場觀眾累計達數萬人次。

近年來,我街文體活動成績突出、效果顯著。街道先後榮獲江蘇省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港市和諧文化進萬家暨第八屆“在海一方”廣場文化系列活動優秀活動獎、東部城區第六屆中老年藝術節優秀組織獎、東部城區首屆沙灘青年歌手大賽優秀組織獎、區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紅歌演唱會一等獎及組織獎等榮譽稱號,得到上級機關及領導的支持與認可,在全區範圍起到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二、提高認識,明確目標,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思路

為了加快推進幸福生態和諧建設,我們探索出“圍繞一個目標,堅持四個原則”的公共文化服務基本思路。

一個目標:以提高羣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為目標,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項公共服務配套,充分發揮街道和轄區單位現有資源的作用,不斷滿足羣眾精神文化需求。

四個原則:一是整體性原則,即在辦事處的統籌安排和整體調配下,最大限度的發揮轄區公共服務資源的功能。二是發展性原則,即着眼長遠發展,逐步健全有利於公共文化服務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三是協調性原則,即既要突出經濟建設,又要強化社會公共服務,堅持二者協調並重,相得益彰。四是多樣性原則,即通過配備多樣化的硬件設施、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滿足不同羣體的需求。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的管理機制

為切實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我們着力構建並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體制,堅持“三個到位”,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

1、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機構完善到位。成立街道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辦事處主任及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組織、宣傳、文化、民政、團委、計生、工會、婦聯等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各社區主任為主要成員。公共文化服務管理辦公室設在街道文化服務中心,定期研究和解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為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2、落實目標任務,確保責任分解到位。明確責任分工,圍繞工作目標任務,完善績效評估體系建設。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把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納入街道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目標,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街道已基本形成了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民政、文化、等11個部門分工合作,各社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3、強化隊伍打造,確保人才支撐到位。在強化街道及社區硬件設施配套的同時,積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目前街道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專職人員3名,社區文化活動室配備專職人員共8名、兼職人員16名;為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高度重視,多次邀請市、區文化部門領導和專業人才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從而打造出一支業務精、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隊伍。

四、整合資源,多措並舉,着力拓展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為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強化文化陣地建設,結合轄區實際,統籌規劃、整合資源,通過實施各項有效措施,着力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建設。

1、着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提檔升級。堅持“立足社區、服務居民”的原則,將轄區內的各項公共文化資源面向居民開放。通過完善社區棋牌活動室、圖書閲覽室、多功能室、廣場硬件配套,不斷優化服務資源,強化服務功能,擴大服務領域,實現資源共享。今年以來,我街道增加30萬元投入,對街道及社區文化活動室的信息化建設進行提檔升級,進一步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打造成了資源豐富、技術先進、服務便捷、覆蓋全面的數字文化服務體系。

2、着力開展多樣化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結合羣眾需求,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近年來,先後開辦各類安全教育、禮儀培訓、法律講壇達50餘場;開展了少兒藝校和各種興趣輔導班,廣泛建立青少年校外素質教育基地,打造了別具特色的“暑期學校”品牌;針對轄區老齡人口多的情況,多次舉辦老年疾病防治講座、開展衞生救護培訓;此外,還積極開展各類書法、烹飪等比賽活動等等,極大地豐富羣眾文化生活。

3、着力保障弱勢羣體的基本文化服務權益。針對貧困人羣和未就業人員,開展經常性的就業再就業培訓,幫助其提高職業技能,及時提供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率;積極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進行維權宣傳、提供法律援助,有效避免了侵權行為和矛盾衝突;今年上半年,我街道成功舉辦了首屆殘疾人運動會,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上級機關和羣眾的一致好評。

五、存在問題及下步打算

近年來,我街道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初步形成了一個管理有序、服務完善、人際關係和諧的良好局面。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一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還需進一步拓展;三是示範帶動效應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第10篇】衞生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試點工作總結

衞生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試點工作總結範文

按照《雲南省衞生廳辦公室轉發衞生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評估工作的通知》(雲衞醫發〔2011〕1098號)文件精神,***區衞生局結合我區實際,在我區內認真進行了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的工作,確定了***區人民醫院、金馬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小板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三家單位為試點醫療機構,以中醫康復為抓手,不斷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根據對照評估工作方案內容,對我區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兩年來開展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1、***區人民醫院

2012年***區人民醫院主要做好康復醫學科的籌建工作,包括房屋、設備、人員、經費的逐步配套。醫院將門診三樓原中醫門診和鍼灸門診的重新設計裝修,並新建了近70平米的康復訓練廳。先後選派3人次到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進修學習。配備了中藥燻蒸牀、理療牀、牽引牀、遠紅外線按摩理療牀、中頻治療儀、紅外線烤燈、電針儀、周林頻譜儀、温熱磁場振動治療儀、tdp治療機、激光疼痛治療儀等設備。開展了鍼灸、電針、温灸、火罐、腰椎牽引、頸椎牽引、中頻治療、超短波、紅外線、熱磁療、推拿、按摩、中藥燻蒸、藥離子導入、中藥塗敷治療康復理療項目等。在衞生局統一安排下購買了7張電動牽引牀、3台蠟療機、2台熱敷治療機等物理治療設備。經過一年的準備,今年區醫院成立了康復醫學科,現有醫師4人、護士3人、治療師3人。在醫院內建立疾病早期康復介入制度。指導3家社區開展康復治療服務和康復諮詢服務。兩年來門診康復服務7860人次,住院病人61人次。

2、金馬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金馬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目前開展康復項目:牽引、手法復位、中藥燻蒸、中頻治療、推拿、電針、火罐、放血療法。

衞生技術人員32名,其中中醫3名,沒有康復專業人員。結合原有的中頻,燻蒸等中藥理療康復,做好了專科優勢病種的經驗總結,進一步完善專科病種的診療規範,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繼續打造好康復理療在社區的影響力,讓康復理療成為真正的具有同等競爭力的特色專科。在兩年裏科室共接診病人1250人次,收到廣大患者好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金馬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現有康復醫療設備:普通電腦牽引牀、多功能電腦牽引牀、中頻治療儀、中藥燻蒸牀、神燈、電針治療儀。2012年區衞生局配備了①燻蒸治療機一台②智能疼痛治療儀③離子導入治療儀④極超短波治療儀⑤艾灸治療機⑥電針治療機⑦神經損傷治療機⑧磁振熱治療儀等設備,填補醫院的醫療空白,為頸腰椎等病的`治療提供了又一經濟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療效。

3、小板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小板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開設中醫康復科,工作人員3名,其中中醫主治醫師2名,中醫執業醫師1名。現有設備:紅外線治療儀2台,中頻治療儀2台,超聲波治療儀1台,電麻儀2台,牽引牀1張。開展的項目為中醫、鍼灸、推拿、耳穴、艾灸、拔罐、牽引、中藥導入、電療、超聲波治療。目前重點康復人羣為中風後遺症患者,主要以鍼灸、中藥、推拿、心理治療和偏癱康復器幫助病人進行恢復,並總結出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並將經過醫師系統規範治療的康復者進行了記錄,並建立了規範的檔案進行管理。今年已有5位患者參與了康復管理,對康復建檔者定時認真的進行隨訪,及時的與患者溝通,並且給與患者予有效的建議。另外,今年對腦腫瘤切除術後肢體功能障礙的一名患者進行了康復治療,也取得了一定療效。今年特派兩名專業技術人員外出學習,提高了中心的康復水平。

二、工作中存在問題

1、康復場地不足及康復設施不全,康復專業人員缺乏。

2、針對性、系統性、實用性康復知識學習還在起步階段,可以説針對性有了,系統性、實用性還剛剛開始。

3、由於康復體系建設工作涉及多個部門,衞生部門無法單獨完成,因此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缺失,有利於此項工作的財政、醫保、人事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待出台。

4、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分工協作不成熟,還需磨合,適合雙方的分工協作方式有待探索。

5、對公眾的康復知識有待普及,康復醫療服務病源不明確,服務數量和質量有待提高。

6、康復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還沒有顯現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將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力度,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突出打造技術品牌。將康復醫療體系的建設納入我區醫療衞生事業發展規劃,制定相應工作規範,努力做好我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ppeo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