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領導講話稿 >

某鄉鎮勞務開發工作會議講話(精選多篇)

某鄉鎮勞務開發工作會議講話(精選多篇)

第一篇:xx鄉鎮勞務開發工作會議講話

某鄉鎮勞務開發工作會議講話(精選多篇)

全力做好我鄉勞務開發工作

同志們:

為了進一步加快鄉域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代,拓展新的勞務市場,確保全方位、多渠道、有序組織我鄉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現就我鄉勞務開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強化認識,明確目標

勞務開發是我鄉農村居民收入新的重要來源,是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各村黨支部、村委會及鄉級相關單位必須從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維護農村穩定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勞務開發的重大現實意義,切實加強領導,把勞務開發工作真正當作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產業來抓,作為事關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要把勞務開發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納入重要工作議程和目標管理。要從實際出發,搞好勞務開發,做到政令暢通、政策兑現,工作到位,措施有力,確保勞務開發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我鄉勞務開發的指導思想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長年在外的建築隊伍為龍頭,以有組織成建制的輸出為主要形式,以提高務工人員素質為手段,以擴大輸出隊伍為重點”,做大做強勞務開發產業,推動鄉域經濟快速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是:2014年全鄉組織勞務輸出人數3000人,勞務輸出收入1840萬元,全鄉人平勞務收入達到6000餘元(目標任務具體分解情況見附表),

二、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為了加強我鄉勞務開發工作的領導,決定成立鄉勞務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後),具體負責組織、協調、督查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鄉工貿公司內,具體負責相關方面勞務開發的日常規劃、管理、辦理和服務工作,搞好轄區內農村剩餘勞動力資源、素質結構和對外輸出的統計建檔工作,按時收集、報送勞務輸出資料和統計報表,定期向鄉勞務開發領導小組彙報全鄉勞務開發工作進展情況。各村也要建立相應機構,由各村村主任任組長,村文書為副組長,各村民小組組長為成員。其主要職責是:1、組織協調本村勞務輸出工作,制定勞務開發規劃;2、搞好勞務市場的調查研究;3、做好勞務開發的宣傳;4、加強對外聯繫,積極拓展勞務輸出、“回引”渠道;5、強化服務職能,積極為外出務工人員排憂解難。各村在成立勞務輸出領導小組的同時,要確定一名專職人員,具體負責處理日常事務,並搞好勞務開發的規劃、管理和服務工作,做好勞動力資源、素質結構和勞務輸出情況的統計,按時收集、報送勞務輸出資料和統計報表。

三、突出重點,紮實工作

(一)抓市場,多渠道開闢勞務輸出門路

1、鄉勞務輸出管理部門和各村勞務開發領導小組要加強與勞務中介機構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大中城市勞務中介機構、企業和民間組織、親朋好友以及本村長期在外、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知名度的人員保持聯繫、合作,以龍頭企業和龍頭人物為依託,有組織、有計劃地拓展勞務市場。

2、鞏固老基地,開闢新的勞務市場。要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達成勞務合作協議,建立起長期的勞務合作關係;要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我國入世的大好時機,上下聯繫,左右溝通,把我鄉剩餘勞動力輸送到西部建設的主戰場,不斷開闢產佔領新的勞務市場。

3、成建制、有序組織勞務輸出,擴大勞務輸出規模。鄉勞務開發管理部門要利用各種關係和信息網絡,捕捉勞務需求信息,既要成批地將全鄉勞動力有針對性地輸送到外地企業,又要利用專業技術人員建築施工隊伍組織帶領務工人員外出創業,進一步擴大勞務輸出規模。

4、圍繞經濟建設發展重點,就地轉移剩餘勞動力。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農田、水利、房屋維修、公路整修、農電改造、小城鄉建設、退耕還林還草等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中多讓農民投勞、換取收入;要抓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村產業化進程,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要加快小城鄉建設步伐,讓有條件的農民進城落户經商辦企業,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二)抓培訓,不斷提高勞務輸出人員整體素質

鄉勞務開發管理部門要根據縣上的計劃安排,有針對性地對剩餘勞動力進行職能、技能培訓,同時教育廣大務工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採取自學、參加短期培訓,拜師學藝等,努力掌握1—2門實用技術,2014年勞務培訓人數400餘人,以適應多渠道就業,不斷造就懂業務、會技術、善操作的新型民工隊伍,改體力型輸出為素質型輸出,改外出後被動適應為外出前主動適應提高,努力提高勞務人員的競爭力,使全鄉務工人員輸得出去,打得開局面,站得穩腳跟。

(三)抓服務,切實為外出務工人員排憂解難

鄉勞務開發管理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認真履行職責,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服務,廣泛蒐集勞務市場信息,及時準確提供就業渠道。要及時辦理相關證件;解決好處出務工人員行路難的問題;要積極提供法律服務,保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為了維護好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鄉成立外出務工人員維權領導小組(名單附後)、鄉司法所及相關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為外出務工人員維權的擔子;要加強與外出務工人員的聯繫,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村勞務開發領導小組對務工人員的土地轉包,外出辦證等方面要多為外出人員提供服務和幫助,要及時解決務工人員的家庭糾紛、在家老小生活、生病等困難,加強外出務工的已婚育齡婦女計劃生育管理,督促落實節育措施。

(四)抓“回引”,鼓勵更多的務工人員回鄉創業

外出務工人員有的在外務工多年,有相當一部分人學到了技術,掌握了信息,增強了實力,想回家鄉開展第二次創業,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帶動更多的人走上發家致富之路。因此,要因勢利導,切實抓好“回引”工作,對回鄉創業者在立項、用地、貸款、能源供給和穩收等方面提供方便和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辦企業,發展壯大本地經濟。

四、嚴格考核,逗硬獎懲

黨委、政府今年下達給各村的勞務輸出人數和收入指標,各村必須完成,鄉勞務開發領導小組要跟蹤督查,分季掛牌公佈,年終獎懲兑現。對全面完成任務和超額完成任務的,按完成任務的指標進行綜合排位,前一、二、三名分別獎現金200元、100元、50元;對沒完成任務的村後兩名的各懲現金100元,並將罰金按責任大小計算到村勞務開發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對勞務開發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鄉黨委、鄉政府將給予表彰獎勵。

謝謝大家!

第二篇:2014年鄉鎮勞務開發工作總結

2014年,全鄉勞務開發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密切協作、積極配合下,全鄉上下認真岢勾淦燎?006年勞務開發工作會議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加強組織領導,拓展信息資源,強化技能培訓,注重服務管理,組織輸出和自謀輸出相結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堅持走 “信息蒐集、組織招收、技能培訓、輸送管理”的路子,通過政府引導、部門參與和市場調節,加大組織輸出力度,勞務輸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2014年度我鄉勞務輸出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勞務開發工作基本情況

2014年全鄉計劃輸出勞動力5000人。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鄉勞動保障所和各部門緊密配合、積極組織,全年實際輸出勞動力5500人次,佔年計劃的110%。其中組織輸出65人次,佔任務的108%,自謀輸出5435人次,培訓農民工1200人次,佔計劃900人次的133%,培訓川妹子18人,培訓川廚師16人,培訓川縫紉13人,培訓川建工18人;全年訂單輸出610人次,佔全年計劃550人次的110%,年內創勞務總收入0.26億元,人均勞務純收入7800元,逐年遞增的勞務經濟收入,即滲透着廣大務工人員的心血和汗水,也充分體現了鄉黨委、政府的大力發展勞務產業的科學決策,反映出我鄉勞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潛力巨大。

二、具體做法

(一)以信息蒐集為基礎,拓展增收空間。為了同用工單位長期開展合作,確保農民收入的穩定性,堅持走“組織招收、技能培(請繼續 關注本站:)訓、輸送管理”服務一條龍的路子。鄉黨委、政府把勞務工作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實行目標管理,制定考核辦法。為了進一步加快勞務產業的發展,把勞務工作向村、社逐級延伸,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了勞務工作有人抓、具體工作有人幹、人人肩上有擔子的良好工作格局,為勞務產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輿論氛圍。為了提高廣大羣眾對勞務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進社會各界對勞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們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採取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宣傳勞務輸出的有關政策和依靠勞務輸出致富的先進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對比算賬,增強了廣大羣眾外出務工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調動了廣大羣眾外出務工的積極性。

(三)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從業能力。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缺乏專業技能是阻礙我鄉勞務輸出工作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我們把提高農村勞動力專業技能水平作為勞務輸出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抓。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明確培訓方向,突出規模效應,整合培訓資源,2014年全鄉共培訓各類技能人才1200人次,其中獲證人數320人。通過培訓,增強了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加強交流合作,拓寬輸出渠道。2014年,我鄉努力拓寬勞務輸出渠道,確保農民工收入的穩定性,堅持走 “組織招收,技能培訓、輸送管理”服務一條龍的路子。

(五)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普查工作。2014年,我所組織各村、社幹部,深入各村、社,對我鄉勞動力資源狀況進行了普查,摸清了人力資源底子。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為有計劃、有目的的勞務輸轉移掌握到第一手資料。

三、2014年工作安排

(一)整合培訓資源,加強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整體素質。

勞動力素質低下,是制約我鄉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我們把農民勞動技能培訓作為促進勞務輸出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工作來抓。採取政府推動、市場拉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務工人員的就業能力和最終實現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整合多方資源,加強實用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使勞務輸出人員由“勞力型”、“體能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促使勞務收入的有效增長。

(二)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和體系,提高組織管理水平。

勞務輸轉必須以真實可靠的信息作支撐,才能減少其盲目性,實現勞務輸出的正常運作。積極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加強信息服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根據我鄉的實際,充分利用網絡平台,做到對全鄉農村勞動力建檔到户,掌握到人。及時準確地為廣大羣眾提供多方面勞務信息,使勞務輸出的方式從無序性向有序性、有組織性轉變,減少盲流性。

(四)繼續加大宣傳,營造有利於勞務輸出工作的良好氛圍。採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廣泛宣傳勞務工作,通過講困難、講形勢、講政策、講法規、講典型經驗和事蹟,教育和引導廣大農民羣眾從實際出發,切實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讓外出務工成為農民增收的“鐵桿莊稼”。

(五)積極開闢勞務基地,努力拓寬輸出渠道。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多聯繫、多爭取,多建立一些用工量大、信譽好、羣眾喜歡長期務工的比較穩定的勞務基地,讓農民外出務工趨於穩定、正常。

總之,我們堅信,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廣大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我鄉的勞務開發工作一定能夠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第三篇:鄉鎮勞務開發工作專題調研

勞務開發是丘陵欠發達地區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始終 堅持把勞務開發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引擎,探索出“提高素質—對外輸出—回引創業—就近轉移”的勞務開發之路,為促進全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就業觀念等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勞務經濟呈穩定、有序發展態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過一步強化勞務經濟工作,助推新農村建設,我們就全鄉的勞務開發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勞務開發基本情況

(一)勞務開發現狀。**鄉地處蓬溪縣東南部,幅員面積28.1平方公里,位於涪江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屬於蓬溪的旱片死角,現有3159户,11311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0942人。鄉村勞動力總數為8562人,其中勞動年齡內的人數為6661人,鄉村從業人員7116人,年內農村勞動力轉移4188人,勞動力轉移總收入2584萬元。2014年10月底,全鄉外出務工人員4100餘人,通過匯兑和帶回資金近2014萬元,佔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8%,極大地改善了全鄉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回鄉創業6人,以發展特色養殖業為主,年户平增收達2萬元以上。

(二)人員構成及分佈。截止今年10月底,全鄉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為4100人,其中:男性2645人,佔64.5%,女性1455人,佔35.5%。主要務工地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沿海發達地區和京津唐經濟圈,分佈在本省和其它省區僅佔25%左右。

從行業分佈看,建築裝修行業佔38%,進企業務工佔32%,商業貿易、餐飲服務及其它行業分別各佔10%。其中,在民營、私企的佔75%,外資企業的佔20%,在國有、集體企業或出國務工者總數佔5%。職業主要以簡單和重複勞動為主,大部分是從事一線的普通工和輔助工。

從年齡結構上看,35歲以下的佔79.09%,36歲—45歲的佔19.73%,46歲以上的佔1.18%。從文化層次上看,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佔11.25%,國中佔52.6%,高中(含中專)佔25.4%,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10.75%。

(三)外出的組織形式。從全鄉情況看,外出的組織形式正在從無序到有序、從自發外出逐步發展到有組織、有計劃的輸出。據統計,縣、鄉、村有組織的輸出人員佔外出人員的37.4%;由“領軍人物”帶出的佔29.1%;由親友介紹,以親情為聯繫,互相結伴外出的佔17%;通過務工地勞務市場介紹的佔6.5%;自由謀職的佔10%。

(四)外出務工收入。全鄉外出務工人員由於受文化層次、年齡結構、工種熟練程度、地區差異等因素限制,其收入差距較大,年收入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其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佔11.05%;年收入在6000元至1萬元的佔63.95%;在1萬元以上的佔23.02%;年收入在10萬以上或僅只能保住來往車旅費的佔1.98%。

(五)農民外出務工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據農經年報統計,2014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為5421萬元,外出務工人員寄帶回家收入為1768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3.3%。全鄉3000餘農户中,有1萬多户翻建新房,其中蓋樓房的達6000餘户。

(六)回引創業情況。**鄉於2014年正式啟動“人才回引工程”,先後有夏光能、樑勇、李玉全、陳強等共計6人回鄉創業,從事的行業有pic生豬養殖、泥鰍養殖、霧都山雞養殖、建築開發等。從年齡結構上看,均在45歲以下;從文化程度上看,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均有,從年人均收入來看,每户均達1萬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牽線搭橋,農民工重捧“飯碗” 。

一是鄉黨委、政府成立了維護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組織維護全鄉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工作。二是建立鄉、村兩級維權網絡,為農民務工提供服務組織保障。目前,全鄉65個行政村都成立有“維護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領導小組”。三是在縣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成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站),做到了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便捷的服務。幫扶農民工就業,首先要了解返鄉農民工的數量、就業意願等基本情況,建立起農民工迴流監測制度,進行動態監控。我鄉分別在外出務工較多的**村、瓦窯溝村、楊柳溝村、新宇村設立了農民工返鄉監測點,同時要求各村每週上報一次本地農民工返鄉情況。

2014年3月,32歲的乃堂壩村3社村民禹華友,在與**南大食品有限公司簽訂的用工合同上按下了紅手印,開始在這家公司務工。曾綿延曾在深圳一家傢俱廠打工。2014年11月,他所在的公司因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度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況。無奈之下,他不得不提前返鄉。

曾綿延説:“真沒想到,在沿海失了業,在家鄉竟找到了新‘飯碗’。” 截止目

前,**已有200多名像曾綿延這樣的返鄉農民工,在鄉政府為返鄉農民工編織的就業保障網的幫助下,度過“就業寒冬”。

(二)培訓充電,幫農民工捧更好的“飯碗” 。

鄉黨委、政府始終把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素質作為勞務開發工作的重點來抓好抓實。為了實現勞務輸出向技能型、智力型轉變,確保農民務工人員出得去、

穩得住、能拿錢、形象好,在組織勞務輸出的過程中,充分協調縣級各職能部門,在我鄉開展勞務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務工人員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質。2014年與縣就業局聯合開設了就業技能培訓班,參訓人員免交學雜費,首批參學人員達150餘人,現已畢業就業。

事實上,在一些傳統勞務輸出地,近期以來已經出現“用工荒”。我鄉着力加大對返鄉農民工的培訓力度,使他們掌握更多、更好的勞動技能,不僅增加了返鄉農民工的就業機會,而且儲備了人力資源,為經濟發展增添了後勁。

新宇村村民樑慧穎,便是通過再就業培訓重新上崗的返鄉農民工。她曾在廣東一家電子廠打工,2014年10月,電子廠裁員,只好提前返鄉。剛返鄉,新宇村農民工返鄉監測點就對她進行了個人情況登記,通知她參加了縣在我鄉組織的再就業培訓,幫助她在**一家公司很快實現了再就業。樑慧穎説:“回家鄉工作的環境不錯,工資收入也較高,一個月能賺到1600多塊錢。”

(三)政府幫扶創業,創造更多的“飯碗” 。

鄉黨委、政府制訂優惠政策,動員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經濟發展。田竹埡村6社村民夏光能在當地是家喻户曉的返鄉青年創業户。前幾年,他在廣東等地打工。2014年,在鄉黨委、政府的動員下,他回鄉創業,投入資金20萬元,建成年出欄生豬500頭的養殖場。2014年,鄉黨委、政府主動幫他跟縣畜牧局協調,爭取到“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項目扶持資金25萬元,擴大養殖規模,建成年出欄生豬1000頭的養殖場,實現產值60多萬元。夏光能説:“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是個辦法,家鄉是我們農民工創業的廣闊天地。” 在他的帶動下,我鄉楊柳溝村1社的返鄉青年杜剛強立志創業,投資25萬元建成了年出欄500餘頭的生豬養殖場,明年就能見效益。

乃堂壩村1社村民樑勇,2014年春節回家探親,鄉黨委、政府主動與他洽談,從青年創業優勢、養殖前景、市場走向等方面充分舉證,動員他投資到由大學生村官創辦的豐誼公司,從事泥鰍、霧都山雞養殖。最後樑勇以20萬元現金入股豐誼公司,成為我鄉青年創業團中的一員。2014年,鄉黨委、政府又與團縣委協調,幫他們獲得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10萬元(屬財政貼息項目)。5月,該公司共投入60餘萬元,高密度養殖泥鰍15畝,1.2萬斤。2014年7月17日,因特大洪水襲擊,他們的養殖基地損失慘重,鄉黨委、政府從緊張的工作經費中擠出了1萬元幫他們度過難關。如今,他們的泥鰍長勢喜人,預計12月底前打撈上市,經初步估算(除去損失部分),可實現總產值81.6萬元。該公司從成立至今,已解決了我鄉3名外出務工人員的工作,基地建設時所請的臨時工另計。他們已成功帶動新宇村4社大學畢業生陳偉回鄉創業,養殖霧都山雞1500只,實現利潤近1萬元,另有周邊縣市有志青年近百人前來參觀,詢問泥鰍養殖技術,洽談依靠公司的技術發展泥鰍養殖事宜。

為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從金融、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截至2014年10月底,全鄉累計協調信用社發放小額貸款40多萬元,直接扶持自主創業農民工累計由2014年的3人上升至6人,帶動就業人數累計由2014年的2人上升至21人。

三、存在的問題

(一)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被侵害時有發生。主要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交納醫療、工傷、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險;勞動安全措施不健全;工資不能及時、足額兑現;任意延長勞動時間(有些是採取計件工資制,工人被迫“主動”增加勞動時間);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權利未能完全落實等等。

(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沒跟上,一部分務工人員法律意識、政策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

(三)地方保護性歧視仍然存在。輸入地的户籍管理仍然是“關卡”,外出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問題尚未得到真正解決,外地兒童入學交高費現象嚴重。

(四)返鄉創業人員應對突發事件及承擔風險的能力不足。由於他們的資金來源單一,創業初期幾乎將全部積蓄都投入了進去,如遇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往往容易一蹶不振。

四、幾點建議

(一)構建依法維護農民進城務工權益保護的法律平台。建議在《憲法》指導下,制定《農民進城務工合法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勞動關係雙方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勞務輸出與輸入地對進城務工農民權益保護的權利與責任等。

(二)進一步理順有組織勞動力轉移渠道。加強與東南沿海勞務中介組織的聯繫,有計劃的選擇一批務工基地,以勞務基地的進一步拓展,保證勞務輸轉的持續發展。

(三)樹立品牌意識,抓好特色培訓工作。堅持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轉移的原則,大力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培訓網絡和陣地作用,提高務工人員素質,以需定培,讓更多的人學到一技之長。

(四)加大對農村青年創業人員的政策性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務機制,使他們在資金、技術等創業的關鍵性問題方面有地方可詢問,有政策可依靠。

第四篇:在農村勞務開發工作會議講話稿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去年以來,我縣農村勞務開發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全面開拓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不斷提高農村勞務輸出總量,促進我縣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年全縣在縣內就業和外出就業人數達萬餘人,佔全縣農村勞動力的%,其中縣內就業萬人,外出就業萬人,全年外出勞務收入突破億元,農村勞務開發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下一階段工作打算如下:

一、加強宣傳,發揮~的引導作用

加強農村勞務開發宣傳工作,大力營造”外出務工光榮,勞務輸出快富”的濃厚社會~氛圍。充分發揮廣播、專欄、標語等各種宣傳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各鄉鎮利用圩天進行宣傳,懸掛宣傳橫幅,做到宣傳進村入户,通過~的力量,調動社會各個方面關注、關心”農民工”這一社會羣體,在全縣範圍內掀起農村勞務開發的熱潮。同時積極向上提供勞務新聞線索,為市、縣勞務簡報供稿,通過宣傳,使廣大農民增強”要想富,外出就業是條路”的思想。

二、領導重視,部門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勞務經濟是新時期農村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年我縣進一步強化了農村勞務開發工作,成立了縣農村勞務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辦公室主任由縣農辦的領導兼任,有專門的幹部負責勞務開發具體工作,各鄉鎮成立了勞動保障服務所。(能否把鄉鎮勞務開發工作結合進去,解決鄉鎮勞務開發工作無專職人員的問題。)二今年縣政府專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年我縣農村勞務開發工作的意見》,把農村勞務開發作為發展地方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抓好重點鄉鎮(新橋、童坊、大同、河田、濯田、南山)的農村勞務開發工作,在摸清全鎮的農村勞務開發現狀基礎上,進一步對該鎮的農村勞務開發提出對策與建議,以點帶面,促進全縣農村勞務開發工作。(各鄉鎮對勞務工作有什麼問題和要求,需要縣裏解決會上都可提出來,農辦彙總上報。)

三、以提高整體素質為目標,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

按照”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原則,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與相關部門一道搞好培訓。充分調動各種社會辦學力量的積極性,按照市場用工需求設置培訓科目和課程,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大力推廣實用技術培訓的同時,對農民進行商務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農民適應市場的能力,二是創新培訓方式,依託現有職專等職業教育基地,走”校企聯辦”、”訂單辦學”之路,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如威鴻製衣、天山針織培訓的崗前培訓。

四、創新勞務開發工作機制,成立了長汀縣勞務開發工作協會一一長汀縣惠民協會

針對我縣勞務開發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縣裏組建了長汀縣惠民協會,從200年8月份開始籌備,12月底已正式成立,是集我縣縣直有關部門、鄉鎮、村、知名企業等從事農村勞務開發熱心人士組成。協會從強化服務入手,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有效促進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惠民協會有協會簡報和務工信息的發佈,協會正逐步搞好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加強與本縣新辦企業和廈門、泉州、廣州、深圳等沿海發達地區勞務市場聯繫、溝通,瞭解掌握用工信息和動態。協會將按照協會章程開展活動,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發揮好橋樑作用。一方面,及時把政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有關管理部門的規定傳達下去;另一方面,認真做好調查研究,探討農民進城務工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二是發揮好紐帶作用。三是為協會成員服務。協會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圍繞農村富餘勞力的轉移,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信息諮詢服務,開展務工信息的發佈等工作。

各鄉鎮對本鄉鎮內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情況、求職願望、培訓情況、外出務工人員去向等須建立檔案,為以後勞動力供需對口服務。一些大鄉鎮勞務輸出較多的可以考慮成立縣惠民協會的分會。

第五篇:副縣長在全縣勞務開發工作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指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縣委、縣政府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把“三農”工作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中之重來抓,從政策、資金、項目上向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傾斜,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取得突破。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貫徹落實市、縣農村工作會議及市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工作會議精神,分析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形勢,專題研究部署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加快轉移就業步伐,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挖掘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潛力

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農村勞動力面臨着第三次解放,其特點是突破城鄉分割二元結構的藩籬,形成勞動力轉移的加速期。面對新時期的新形勢,我們必須以新的眼光來審視、以新的角度來看待、以新的思維來分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這對於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增加農民收入至關重要,意義重大。

(一)時間的推移,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變化

隨着改革開放和“三百工程”的縱深推進,轉移規模不斷擴大,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回鄉創業不斷增加,農村勞動力轉移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2014年,我縣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人數為17.2萬人,比1999年增長45%;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為1079元,比1999年的717元淨增362元,增長50%,年均增長12.5%;農村勞動力縣外收入為741元,比1999年淨增266元,增長56%,年均增長14%。近年來,我縣轉移的農村勞動力約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0%左右,轉移人數和轉移就業收入都不斷增長。目前,我縣已被農業部確定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範縣。從總體上看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有如下四個鮮明特點:

一是轉移地域變廣。我縣農村勞動力面向全國輸出,主要輸出地為重慶、廣東、福建等省市。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重點建設項目的啟動,縣內外的轉移人數都呈現增長勢頭。2014年,我縣內轉移人數為 5.6萬人,佔農村勞動力13%(包括亦工亦農的半轉移人員);縣外轉移人數11.6萬人,佔農村勞動力27%。

二是轉移結構趨優。我縣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在年齡結構、文化素質、性別比例上逐年優化,務工者年齡在18-45歲居多,2014年在本年齡段的轉移勞動力人數為11萬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2014年達到1萬人;男女比例為2:1,轉移勞動力性別比例較為穩定。

三是就業行業集中。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用工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工業和建築業,比例達到60%以上,其次是商業和其它行業,具體職業以工人、服務員居多,大部分在私營企業務工。

四是返鄉創業成功。經過多年的勞務輸出,我縣農村勞動力中有不少人掌握了技術、學到了經驗,並積累了一定資金,其中一大批人在離開打工所在地,選擇回鄉創業。2014年,我縣個體和私營工商户中,返鄉創業的企業達50家。他們在生產經營方式、管理規模、資金運作、員工培訓等方面與其他個體户、企業相比處於領先地位,成為當地羣眾致富領路人,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二)客觀的分析,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客觀分析,農村勞動力轉移,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對農村經濟乃至全縣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農村勞動力務工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通過引進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二、三產業,非農就業人數17.2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的40%。勞務創收 元,平均每年全市農民人均創收元,農村勞動力轉移收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到2014年,我縣農村人均轉移就業創收分別為924.6元、981.7元、972.15元、1155.84元,分別佔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4%、39.2%、37.5%、42% 。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52元,同比增長5。2%。二是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通過農村勞動力轉移,不僅提升了農民的商品意識和效益觀念,還有效開發利用了農村的勞動力資源,促進了農村耕地資源優化配置。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高效農業和規模農業方向發展,帶動了全縣8萬畝土地流轉。三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2014年全縣農村勞務收入8.78億元,佔gdp的16.5%,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諸多的原因,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面臨種種的問題

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同時還存在不少問題急需研究解決。

一是機構不健全。目前,我縣大部分鄉鎮沒有統一的勞務開發管理機構,對勞務開發工作重視不夠,沒有系統的農村勞務開發管理工作政策和辦法,勞動者權益保護、外出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社會治安管理等方面都出現了一些問題。據調查大多數的轉移勞動力曾經有過務工後不能得到工資的情況,100%的轉移勞動力曾經有過被侵犯合法權益的情況。二是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着受歧視現象。長期以來,“農民”是貧窮、落後、愚昧的象徵。農民進城務工叫民工或“扁擔”、“棒棒”,一些帶有歧視性的規章和政策限制了農民選擇非農的就業崗位,在就業機會、就業收入上與城市人口也有較大差別;在就業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設置障礙,受到不公正待遇。近幾年,由於社會總需求的相對不足,我國產業結構處於調整階段,城市下崗失業現象日趨嚴峻。為降低失業率,不少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清退和排斥農民工就業,在就業行業、就業工種、就業成本上(本文權屬文祕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www.網絡查看)進行限制。這些就業上的歧視,阻礙了勞動力流動,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三是資源配置不合理。2014年,我縣農村居民佔全縣人口比重達87%左右,農民人均可耕地面積0.81畝左右,分別僅佔全國54%、全市86%;從事第一產業的81。3萬人,比例高於全國水平19個百分點左右;農村二、三產業不發達,農業比較效益低,無法吸納這麼多的農村勞動力。我縣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文盲、半文盲佔5%,國小文化佔16%,國中文化佔19%,高中文化以上的僅佔11%,較為系統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僅有10%。在18萬35歲以下的青壯年農民中,僅8%較為系統地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每年還有大約3500名初、高中畢業生返回農村。文化水平低,專業技能差,勞動力轉移的崗位受到限制。大多數勞動力只能從事髒、苦、累的工作,缺乏就業競爭力,相應地工資收入低,生活條件差。勞動力資源配置不合理,特別是勞動力素質低下已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障礙。四是勞動力市場滯緩,組織化程度低。近年來,我縣農村勞動力有組織的轉移僅佔16%,其中由勞動部門組織的佔 9.0 %,由農業和其它部門組織的佔7%,有 45% 以上屬於自發性盲目轉移。另外,職業中介機構、用工信息網絡不健全,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市場尚未建立,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五是存在一定負面影響。一些地方由於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給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出現約4萬畝土地撂荒、經營粗放等情況。大批青壯年勞力外出,有的甚至夫妻雙雙外出,留下老人、兒童,造成留守孩子難教、土地貧瘠化等一系列問題。 此外,在部分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還存在關卡多,亂收費、亂罰款,辦事難等現象。

二、創新思路,促進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發展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城鄉統籌,採取綜合措施,按照“抓培訓、強素質,重輸出、增收入”的思路,優化就業環境,實行積極的轉移就業政策,推動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大規模轉移,實現多層次、寬領域就業,推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調整,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二)基本原則:政府促進、市場運作、培訓輸出、農民受益。根據農村勞動力資源狀況,制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劃,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形成直面市場的新機制,尊重農民意願,由農民自願參加培訓、自主選崗就業。切實抓好技能培訓和輸出服務,構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綠色通道”,減少農村勞動力的輸出成本,增加務工收入。

(三)工作目標:從2014年開始,我縣每年培訓農村勞動力6000人以上,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1.2萬人以上,要努力建成一批農村勞務輸出基地鄉鎮(街)、一批農村勞務培訓基地和一批重點勞務中介機構。到2014年,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達到23萬人左右,全縣農村勞務收入每年增長10%以上。

(四)工作重點

一是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增強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是推進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舉措;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城鎮化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已進入新階段,農村勞動力面臨第三次解放。針對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多,達10餘萬人,佔(本文權屬文祕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www.網絡查看)全縣總人數的11%,城鎮化率僅24.3%,分別比全市低 百分點、全國低 百分點。已成為我縣農民快速增收的“瓶頸”。我縣要實現2014年我縣城市化率達到56%,每年需轉移1.75萬農村人口,年均增長1.86%,轉移任務艱鉅。各級各部門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讓更多的農民由農村向城鎮聚集,向非農業流動,培養成為合格的產業大軍,是新階段調整結構,減少農民、富裕農民最直接的渠道和最現實的手段。

二是打通“兩個渠道”,拓寬我縣勞動力轉移的領域。打通縣內和縣外輸出兩個渠道。在外輸方面,主要開拓沿海各大中城市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包括家政服務、美容美髮、旅遊配套服務產業等,同時,要加強與縣外公司的合作,加大向縣外輸出勞務開發工作力度。在內轉方面,充分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上崗培訓。由於我縣是全國甲級旅遊開放縣,旅遊服務及五金製作勞動力需求空間大,同時,隨着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我縣優質糧油、瘦肉型豬、枇杷、筍竹、冬菜調味品五大產業的發展,農村勞動力進入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工人行業的比重逐漸增大。

1、充分依託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展起來的各大龍頭企業,如重慶長龍集團、香港迪爾牧業公司、海天石魂集團公司等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實現農村勞動力產業化。

2、促進勞動力向以郵亭—龍水—寶頂為軸心的旅遊配套服務業和鄉村集鎮化方向轉化,如餐飲、住宿、娛樂、石雕石刻工藝品製作、小五金紀念品製作等。在勞務輸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傾力打造品牌勞務,如“大足石刻工藝師”、“龍水五金巧匠”等品牌,推進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向高水平發展、寬領域邁進。

3、大力招商引資,形成發地方資源優勢明顯,勞動密集、科技含量高,低耗高效環保新型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吸納更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充分就業。

4、強化農村市場和貿易流通管理,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市場,專業市場和綜合貿易市場,既能解決農產品流通不暢、商品率不高等問題,又能活躍一方經濟、發展一方產業,還能培育和鍛鍊一大批懂經營、善管理、靈通信息的農民商人,經理和老總,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三是構建三大服務系統,促進我縣勞動力有序轉移。

1、抓緊建立人力資源調查系統。全面、準確地掌握農村勞動力資源狀況。縣勞務辦要成立勞務信息網,隨時發佈勞務用工信息。各街鎮鄉勞務辦要逐村、逐社、逐户地摸清本地農村勞動力資源普查,切實摸清農村富餘勞動力資源總量,求職願望、外出務工人員輸出數量、務工地點等基本情況,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搞好動態追蹤。該工作縣勞務辦已專門通知辦理,各街鎮鄉務必於六月底前完成,並及時彙總上報。

2、着力建好技能培訓系統。(1)培訓要利用好現有資源,注重機制創新,整合分散的教育培訓資源。(2)培訓與市場相聯,提倡和鼓勵培訓機構與勞務市場、用工單位、技工名校簽定合同,實行訂單培訓。(3)培訓要以就業為導向,在內容上突出職業性。(4)培訓形式靈活多樣。以短期培訓為主,也可到鄉鎮舉辦專題講座,送培訓下鄉等形式。(5)切實抓好培訓機構認定工作。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必須經過嚴格申報、審核認定或招標程序,並對社會公示。培訓機構除了要具備培訓資質等一般性條件外,還應該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出口管進口”,即被認定的培訓機構必須有委託培訓的訂單和比較強的職業介紹能力,不具備這一條件,不能被認定。第二面向社會,堅持公開、公平、自願,整合和利用社會各種培訓資源用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第三向社會公佈,讓農民羣眾知曉, 堅持市場運作。

3、切實搞好組織輸出系統。建立縣、街鎮鄉勞務辦和相關部門為主體的勞動力輸出系統,組織開展好轉移輸出服務,真正實現三大系統良性互動。充分發揮在外民工的帶動作用,做到“輸出一個,帶動一批,輸出一批,富裕一方”。

四是抓好四個關鍵環節,推動我縣勞動力轉移快速發展。1、抓好宣傳引導,及時提供信息。要深入搞好宣傳發動,各新聞單位要制定專門的宣傳計劃,開闢專門欄目,加強對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務工信息、維權保障等方面的宣傳報道,做到政策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各級各部門要圍繞讓農民“出去有路、就業有崗、務工有為、回鄉有成”的思路,認真做好輸出前、輸出中和輸出後的各項服務工作。2、落實好扶持政策。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的實施意見》要求,做好政策落實。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培訓的扶持。積極推行政府“買單”或部門買單,補貼農民的培訓扶持政策,縣裏將安排專項資金用於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培訓的扶持。對農業、扶貧等部門的有關培訓資金,要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統籌打捆使用的原則,重點用於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改善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的環境。各街鎮鄉及部門要按照中共大足縣委辦公室、大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服務工作。對涉及農民務工的文件、規定進行認真清理,取消所有對農民進城就業的限制性、歧視性規定以及不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規定,降低農村勞動力進城和就業的門檻,簡化農民跨地區就業和進城務工的各種手續,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所有就業崗位都要一視同仁向農民開放,逐步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按照“企業繳納、個人補貼、國家支持”的原則,對與用工單位簽定較長時期勞動合同、就業相對穩定的農民工,實行大病醫療、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險。要指導和監督用工單位,按規定將所招用的農民工納入工傷保險範圍,建立必要的大病醫療救助、補貼制度,解決進城農民就業期間最需要的保障問題,逐步將進城務工農民納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3、建立完善農民務工維權組織,切實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勞動監察和勞動合同管理,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查處力度,及時督促用工單位兑現農民工工資。要加強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4、抓好回引工作,引導回鄉創業。目前,我縣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創業逐漸增多,需要建立外出務工和返鄉創業雙向流動機制,積極為返鄉人員提供創業平台。應在土地使用,税費徵收,資金扶持等政策上進行鼓勵和扶持,外出務工農民回鄉興辦企業,納入政府中小企業擔保資金支持範圍,享受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創辦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外出務工農民回鄉在本縣範圍內從事個體户經營,減免個體工商户登記費20%,免收管理費;興辦經濟實體減免20%登記費。

五是嚴格把好四關,確保我縣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渠道暢通。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涉及面廣,關係到全縣42萬農村勞動力,也關係到我縣的發展與穩定,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實行培訓效果跟蹤驗收制,補助資金實行報帳制,保證資金專款專用。對培訓單位的培訓情況和效果進行階段性的督促和評估,實行組織培訓、轉崗就業全程質量跟蹤,把質量意識滲透到各個環節。1、嚴把人員關。抽調到縣、街鎮鄉勞務辦的工作人員,必須素質過硬,業務精通,在工作上與原單位脱鈎,確保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2、嚴把培訓機構審定關。培訓機構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並按要求開展工作,不得弄虛作假,對達不到要求的培訓單位,堅決不予認定。3、嚴把培訓質量關。對培訓單位上報的培訓人數、培訓內容、培訓時間、收費標準、就業去向等,縣勞務辦要從嚴審查。並不定期對各培訓學員就業情況進行抽查,抽查面不低於5%,若抽查與其提供的情況不符的,將收回補助資金,並取消其培訓資格。4、把好資金管理關。切實加強對補助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確保補助經費真正落實到農民頭上,讓農民直接受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截留或私分培訓經費。

三、加大力度,實現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突破

(一)切實加大領導力度。 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工程”,不僅事關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而且事關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不僅關係到提高農民素質,而且關係到人才強縣戰略的實施。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到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把此項工作列入經濟社會發展長遠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納入黨委、政府工作目標考核範圍,實行嚴格的責任制,真正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辦成“富民工程”。

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了大足縣勞務開發領導小組,由江縣長擔任組長,下設辦公室,設在縣行政服務中心,抽調縣農辦、農業局、財政、教委、勞動、貿易、司法等部門分管領導和工作骨幹組成得力工作班子,強化指揮、管理、統籌、協調。各街鎮鄉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配備得力人員,認真抓好有關工作。

(二)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各級各部門都要把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責無旁貸的任務,切實加大工作力度,聯繫實際,深入研究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具體問題。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支持力度,無論在資源調查、網絡建設、技能培訓、輸出服務和日常工作上,都要給予更多的幫助、指導和支持,為該項工作創造和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三)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各街(鎮、鄉)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調整支出結構,安排必要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專項工作經費,確保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縣級有關部門也要積極向中央、市級爭取有關扶持項目,增加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投入。

(四)切實加大管理服務力度。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步伐,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強有力服務。各級政府一定要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切實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指導和服務工作。要深入搞好宣傳發動,增強農民“走出去”的意識;要突出抓好教育培訓,提高農民“走出去”的本領;要強化系列服務,優化農民“走出去”的環境;要採取有效措施,打通農民“走出去”的渠道;要簡化辦事程序,降低農民“走出去”的成本。各級各部門要圍繞讓農民“出去有路、就業有崗、務工有為、回鄉有成”,認真做好輸出前、輸出中和輸出後的(本文權屬文祕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www.網絡查看)各項服務工作,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五)切實加大協調配合力度。 縣勞務辦是我縣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的綜合管理服務部門,負責擬定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培訓機構的招標和認定,監督檢查培訓單位的培訓工作,開展培訓效果的評估驗收,指導學員就業以及監督檢查落實培訓補助資金的使用等。 各街鎮鄉勞務辦要加強與相關培訓機構、有關部門的聯繫,將培訓任務、計劃及就業動態及時上報。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勞務中介機構的管理、監督,嚴肅查處違反勞動法規的行為;工商部門要嚴厲打擊非法職介,查處虛假廣告,規範勞務市場秩序;公安部門要搞好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對不合理收費進行清理和取締,簡化出境勞務人員申領護照手續,積極探索實行城鄉户口一體化管理的措施和辦法;司法部門要幫助農民工搞好法律援助和維權服務;農業、勞動、教育、扶貧、外經貿等部門要認真做好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和資格認證工作。縣勞務辦要儘快建立完善有關工作制度,做好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統籌協調工作,加強檢查督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同志們,“三農”問題是全黨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收入問題的關鍵是就業問題,就業問題的關鍵是素質問題,素質問題的關鍵是培養教育和引導問題。讓我們抓住這些關鍵,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奮發努力、紮實工作,切實推動我縣勞務開發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為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作出新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evk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