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運算定律》 篇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P27——32。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李叔叔騎自行車外出旅遊所行的路程引出問題,先教學交換律,再教學結合律;先教學運算律的含義,再教學運算律的應用。這樣安排有三個好處:首先是由易到難,便於教學。交換律的內容比結合律簡單,學生對交換律的感性認識比結合律豐富,先教學比較容易的交換律,有利於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學效率。交換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活動可以遷移到結合律,遷移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再次是符合認識規律。先理解運算律的含義,再應用運算律使一些計算簡便,體現了發現規律是為了掌握和利用規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情感與態度

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小遊戲:比眼力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孩子們,誰能説一説今天我們要學習什麼內容?(加法運算定律)

你是怎麼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寫的)

非常好,你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師:在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律叫做運算定律。加法的運算定律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加法運算定律。(板書課題——加法運算定律)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漫長的暑假好多人都外出旅遊放鬆心情去了,當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麼去的?(出示幻燈片)

生:騎自行車。

師:你們看的真準,再仔細看看,你從圖中還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學生彙報自己瞭解的信息。

(3)根據你瞭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提問)

(4)學出問題: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探究加法交換律

1.列式計算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算?請自己列式計算然後彙報。(40+56和56+40,如果沒有學生説出56+40這種算法,教師要引導他們這樣列出)

2.兩種算法不同,為什麼結果是一樣的?(因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結果是一樣的。)

3.既然這兩個算式的結果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在裏填上什麼符號?(“=”號)

4.像這樣的算式,你們還能舉出例子來嗎?

(學生舉例)

5.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

(兩個加數沒有變,只是它倆的位置交換了,和不變。)

6.這樣的算式我們能寫完嗎?你認為你舉得例子左右兩邊一定相等嗎?為什麼?(因為無論它倆的位置怎樣,都是算它們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兩邊相等。)

7.揭示規律

(1)同學們,像剛才我們舉得那些例子中包含的規律,就是加法的交換律,你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什麼是加法的交換律嗎?

(學生總結)

(2)小結: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的交換律。(板書)

8.既然像這樣的算式寫不完,你們能想個辦法用一個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換律嗎?試一試。

(學生嘗試)

9.展示學生的方法。

10.確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並板書。

師:由於字母表示比較簡便,所以通常我們用a、b表示任意兩個加數,所以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板書)

11.對口令

師:83+17=生:等於17+83

57+44 a+b 100+60 18+75 35+65 85+768

12.介紹加法交換律在加法驗算中的應用。

(二)探究加法結合律

1.剛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經過的路程,我們來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圖二)

2.學生觀察,説説了解到的信息。

3.出示問題: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嗎?請自己先算一算。

4.展示學生的算法。

(88+104)+96 88+(104+96)

哪種算法簡單,為什麼?

5.我們來理一理這兩種算法。

師:算法一,先算前兩天騎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

算法二,先算後兩天騎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這種方法簡單。

師:算法不一樣為什麼結果一樣?(因為它們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

6.既然結果一樣,我們可以用什麼符號把這兩的算式連接起來?(等號)

7.比較下面兩組算式

68+152+48 68+(152+48)

(225+175)+67 225+(175+67)

8.讓學生照樣子寫出幾組算式,並展示。

9.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生: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想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10.揭示加法結合律。

(1)師:像剛才我們又發現的加法中的這一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什麼是加法結合律嗎?

(2)小結: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這叫做加法結合律。(板書)

11.試着用符號表示加法結合律。

師:加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為:(a+b)+c=a+(b+c),a、b、c分別表示任意三個加數。

三、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填一填:

(1)兩個加數交換( ),和不變,這叫做加法( )。

(2)三個數相加,先把( ),或者先把( ),和不變,這叫做加法( )。

(3)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

(4)加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 ________。

2.應用學過的定律在下面( )中填上適當的數。

(1)29+17=( )+29

(2)120+( )=35+( )

(3)138+(62+365)=( + )+365

(4)( +358)+ ( )= 198+( +42)

3.連一連,再説一説每組連線的依據是什麼?

63+325 64+(19+81)

87+32+68 325+63

(64+19)+81 87+(32+68)

36+78+64 78+(36+64)

4.比一比,那組算得快。

(1)(195+32)+68 (2) 195+(32+68)

(205+59)+241 205+(59+241)

486+78+14 78 +(486+14)

師:利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四。合作總結,整理內化。

1.本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請用是什麼、為什麼和幹什麼把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對你的同桌説一説。

師:同學們今天的表現非常出色,用自己善於發現的眼睛和聰明的頭腦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規律,認識並理解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你看,數學家能總結出來的運算定律我們也能總結出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勤動腦、多動手,一定可以把數學學得更棒!

板書設計

加法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二

一、課前自學,預習要求

1、看:課本第11頁例5,

2、想:兩題的結果一樣麼?為什麼?

第一小題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為什麼先算減法?

第二小題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為什麼?

3、做:嘗試做第12頁做一做

二、自學反饋

1、檢查預習作業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交流討論

三、關鍵點撥

1、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

兩名學生板演。全班學生進行檢驗。

上面的兩道題數字、符號以及數字的順序都沒有改變,

學生獨立解答

問:兩題的結果一樣麼?為什麼兩題的計算結果卻不一樣?

第一小題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為什麼先算減法?

第二小題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為什麼?

這幾天我們一直都在説“四則運算”,到底什麼是四則運算呢?

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説明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板書)

學習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幫我們大家來總結一下

學生自由回答

2、檢查“做一做”

第一題先讓學生用術語和、差、積、商説説運算順序。

第二題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

3、小結

問:這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運算順序

全班交流討論結果

教師總結: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同級運算是從左到右計算,有括號的最先算。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4題:學生做完後,引導學生豎着比較上下三個小體的異同點。

2、練習二第5題:先讓學生估計平均每組做的個數,再計算精確數,通過估算和筆算結果的比較,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練習二第6題:學生用一個算式解答後,要引導學生將具體情況與除法意義聯繫起來,説説為什麼兩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四)

(1)42+6×(12-4) (2)42+6×12-4 運算順序:

=42+6×8 =42+72-4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乘、

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裏有括號的,要先算括

號裏面的。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反思與感悟:

第五課時

0的運算

教學內容:P13例6(0的運算)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關於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在解決有關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有關信息,能借助所畫直觀圖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2、在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用畫示意圖的方法對於整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價值,體會到畫圖整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用策略,培養幾何直觀,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驗策略的價值,會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

難點:藉助畫圖的策略解決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理念】

通過嘗試畫圖、指導畫法、藉助示意圖理解題意、體會畫圖的優點、藉助畫圖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等活動,幫助學生切實感受畫圖策略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探索並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突出解決問題的“中間問題”、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創新使用教材,既體現“以本為本”的教學思想,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活用例題、在強調合作、交流的同時,始終把獨立思考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既重視知識技能訓練,又注重發展數學思考、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

能在你的作業紙上畫出一個長方形嗎?

師:長方形的面積怎麼計算?求長方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知道了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怎麼求寬?如何求長方形的長呢?

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面積÷長=寬

面積÷寬=長

師:今天老師想請大家解決我們學校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願意嗎?

2、教學例題

(一)例1教學

出示例題:合肥市華山路國小有一塊長方形的花圃,長8米、在修建校園時,花圃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花圃的面積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來花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認真讀題,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2、師質疑:同學們已經注意到花圃的長增加3米,面積增加了18平方米、仔細想一想:長方形的長增加了,面積就一定會增加嗎?師指名回答、

預設1:學生長增加,寬不變,面積就一定會增加、

預設2:學生長增加,寬不知道,面積就不一定會增加,也許還會減少、

師:同學們説的非常有道理,在這道題中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花圃的長增加,面積就增加了?

預設1:把增加的面積畫出來、

預設2:畫圖

3、畫一畫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接下來我們一起在練習紙上畫一畫示意圖,用剛才畫的長方形代表花圃,在花圃上面畫出增加的面積、提醒一下:既然是示意圖,可以不需要用尺子,用鉛筆直接畫、

4、同學們都畫好了嗎?老師也想畫一畫、

預設:第一步,黑板上的長方形表示花圃、

第二步,只畫一條邊增加很長、追問:可以嗎?為什麼?

第三步,畫出一條邊增加3米、追問:畫好了嗎?

第四步,畫出兩條邊都增加3米、追問:現在畫好了吧?怎麼又不可以?

第五步,誰能上來把那條邊畫出來、你來指一指哪裏是增加的面積?教師用陰影部分表示增加的面積、原來的面積在哪裏?

第六步:誰來根據示意圖説一説面積為什麼增加了?寬是哪一條邊?師指着圖,這條邊既是原來長方形的寬,也是這個增加部分的什麼?(用紅筆再次畫一畫這條寬)

5、在示意圖中標出條件和問題,然後同桌根據示意圖互相説説題目的意思、(指名上台板書,説一説)

6、想一想應該先算什麼?

7、獨立完成,指名上台指着示意圖板演,教師板書、

8、從圖中我們發現花圃的長增加了,寬不變,面積增加了;如果花圃的長減少了,寬不變,面積會發生什麼變化?(減少)你能在長方形中畫出減少的部分嗎?想一想,誰上台在長方形中畫一畫?

預設1:上台畫出正確的同學,讓他説一説哪條線段減少了,減少的面積在哪裏?這位同學的畫法非常準確、

預設2:上台畫出錯誤的同學,讓別人説一説哪條線段減少了?符合題意嗎?誰能上台畫出長減少,減少的面積在哪裏?

師提醒學生畫圖一定要一定要想好哪條邊改變?哪條邊不變?比較:兩次畫圖有什麼不一樣?

過渡:長方形的寬不變,長髮生變化,面積也發生了改變、那如果寬減少,減少的面積在哪裏呢?一起看第二道數學問題、

(二)教學“試一試”

華山路國小原來有一個寬20米的長方形水池、後來因擴建公路,水池的寬減少了5米,這樣水池的面積就減少了150平方米、現在水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齊讀,教師追問:這個長方形發生了什麼變化?你能在圖中畫出減少的部分嗎?

2、在圖中畫出減少的部分,指名上台用手勢比劃後師追問:這次什麼改變了?什麼又沒變呢?

3、獨立列式計算後,誰來説一説自己的解題思路?上台指着圖説、

(三)比一比

1、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解題過程,這是文字敍述題意,這是用示意圖表示題意,比一比,你有什麼想説的?同桌交流,再指名回答、

2、師:看來,畫圖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和策略、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

三、變式練習

過渡: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兩道題目中都有一個量沒有變,你發現了嗎?如果長與寬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題目你們還會嗎?出示變式1:

(1)變式1

一個長方形,如果長增加6米,或者寬增加4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原來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老師讀題後並追問:長方形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是怎麼理解的?

2、師:照這樣,增加的面積在哪裏?先在大腦中想一想,想好了試着在圖上畫一畫、

3、師指名上台比劃示意圖,課件隨機出現、

4、長方形的長和寬都不知道,看着示意圖,你會解決問題嗎?

(二)變式2

師:同學們現在已經能夠在紙上畫出圖形幫助思考了、其實高手畫圖不但能在紙上畫圖,還可以在腦海中畫圖、接下來我們一起試試在腦子中畫圖、

(出示:有一個長方形,長50米,寬40米、)

1、長增加5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先在頭腦中畫圖,再列式計算,最後課件驗證,板書算式、

板書:40×5=200(平方米)

2、寬增加5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先在頭腦中畫圖,再列式計算,最後課件驗證,板書算式、

板書:50×5=250(平方米)

3、長和寬同時增加5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頭腦中的圖畫好了吧?誰能很快列出算式?

生:200+250=450(平方米)

(2)我們在圖上畫一畫來驗證腦子裏想的圖,好嗎?有什麼不一樣?發現剛才我們的計算有什麼問題?到底增加了多少呢?

4、長和寬同時減少5米,面積減少了多少平方米?

先在腦子中畫圖,課間驗證、

師:你想用什麼方法求出減少部分的面積?

生1:分三部分來求、

生2:分兩部分來求、

生3:大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小長方形的面積來求、

5、長增加5米,寬減少5米,面積改變嗎?肯定嗎?

四、課堂小結

師:我們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各種變化,我們是怎麼解決的?畫圖有什麼好處呢?在畫圖應該注意什麼了?

師:其實不單單是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的面積如果發生變化,同樣可以採用畫圖的策略予以解決、課後同學們可以好好研究這道題“長增加5米,寬減少5米,面積改變嗎?”,將研究過程和成果寫成“數學日記”,與你的老師、你的同學一起分享!

最新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5頁的例題3。

教具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

2、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學廣角。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出示情境圖片:碼頭上現在同時有3艘貨船需要卸貨,但是隻能一條一條地卸貨,並且每艘船卸貨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那麼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使3艘貨船等候的總時間最少呢?

2、觀察圖,説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問: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學生討論)

3、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

列出表格,問:從表中你有什麼發現嗎?(引導學生思考彙報)

4、找出方案。

三、鞏固新知:

1、書後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葉同時來到學校醫務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怎樣安排他們的就診順序?

2、有210人選舉大隊長,有三位候選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選之中1人,不能棄權。前190張票中甲得75張,乙得65張,丙得50張,規定誰的票最多誰當選。若甲要當選,最少還需要多少張票?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簡便算法--教材第55頁例1-2,做一做題目及練習十二6-8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改為從這個數裏減去這兩個減數的簡便算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出示例1:育民國小圖書室新買來130本圖書。其中故事書46本,科技書34本,其餘的是連環畫。買來連環畫多少本?

指名學生讀題,並説一説,這道題可以用幾種方法解答,再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出來。解答完後,指幾名學生説説是怎樣解答的,教師板書出兩種解法:

130-46-34130-(46+34)

=84-34=130-80

=50(本)=50(本)

引導學生對比這兩種解法:

這兩種解法有什麼區別?(第一種解法是先從總本數中減去故事書的本數,再從減得的差中減去科技書的本數,求出連環畫的本數;第二種解法是先算出故事書與科技書的和,再從總本數中減去求出的和,求出連環畫的本數。)

它們的結果怎樣?(兩種算法的結果相同。)

這道題用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簡便?

使學生初步理解: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從這個數裏減去這兩個減數的和,在這道題中用後一種解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2:計算295-128-72。

先讓學生觀察題裏的數目有什麼特點,想一想:能不能用學過的知識使計算簡便。然後引導學生聯繫例1思考:因為128與72的和正好是整百數,從295中依次減去128和72,等於從295中減去128與72的和。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計算起來比較簡便。教師邊分析邊板書出計算步驟:

説明虛線框中的計算步驟初學時可以寫出來,以後可以省略不寫。

2.做第55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説一説簡算的依據是什麼。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二的第6-8題。

1.第6題,讓學生自己填數,並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2.第7題,計算時,告訴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寫不寫簡算過程。

3.第8題,這是接近整百數的簡便算法,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着重讓學生説出少加了的要再加上,少減了的要再減去。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人教版 篇六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八冊第一單元第13頁例6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掌握0在四則運算的特性,理解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和概括能力

2、通過歸納分析總結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特徵。

3、通過學習進一步理解0在生活中的意義以及0在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體會0在四則運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

教學準備:

主題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出示口算卡片

150+0=

43-0=

25-25=

0 +50 =

0×135=

0÷12=

1、讓學生快速口算。

2、同桌互相説一説這些題目有什麼特點?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以問題的形式創設數學情境,目的是引發學生的思考,為新知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回憶以前所學知識,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關0的運算?

(1)小組合作交流並舉例。

(2)全班交流。

老師結合學生的概括,整理出板書內容。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例:5+0=5

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5-0=5

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 5-5=0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0×5=0

0除以任何數都得0 0÷5=0

(設計意圖:在低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加減法,就認識了0,掌握了有關0的加減法的計算。隨着年級的增高,知識的擴展,在學習乘除法時又認識了0在乘除法運算中的特性,之後學生又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實際計算,進一步掌握了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體會到0在四則運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這一環節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回憶、整理和概括有關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教學時,採用小組合作形式,大家在組內暢所欲言,然後在全班交流,從而得出結論。)

2、質疑

(1)老師提出問題:關於0的運算你還有什麼想問或想説的嗎?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

板書:5÷0=□ 0÷0=□

小組交流、教師補充板書

0除以任何非0的數都得0。

0不能作除數。

(設計意圖: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使教學突破這個難點,我結合教材提出問題“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接着出示5÷0=□,0÷0=□兩個算式,讓學生通過分析説明觀點,自己從驗證過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數的結論。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不但掌握結論,而且理解結論的算理。)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算一算。

0+1=

0+0=

68-0=

23×0=

456-0=

78×0=

0×0=

78×1=

0÷56=

100-0=

2、填一填

(1)一個數加上0,還得();

(2)被減數與減數相同時,差是();

(3)一個數與0相乘,仍得();

(4)0除以一個()的數,還得0;

(5)0不能作()。

3、先説説運算順序再計算。

58÷2×0 0÷14+63÷7

24÷(75-67)9+9×9-9

4、列式計算

(1)98加42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

(2)840減去140的差,再乘上0,積是多少?

(3)87減87的差除以78加22的和,商是幾?

5、課本P15

(1)練習二第7、8題。

(設計意圖:圍繞學習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鑑,教師要及時鼓勵和提升,正確對待學生暴露出的學習的不足和疏漏,加強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診斷矯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高。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關於0的運算你最想提醒自己或同伴些什麼?你認為自己或同伴的表現怎樣?

(設計意圖:對課堂學習進行全面地回顧總結。在回顧知識的同時,對情感態度進行回顧總結。)

板書設計:

關於“0”的運算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例:5+0=5

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5-0=5

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 5-5=0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 0×5=0

0除以非0的`數都得0 。 0÷5=0

注意:0不能作除數。

教後反思:

本節課是讓學生將有關0的運算知識系統化,瞭解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因此,我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瞭解的一些有關0的運算,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並舉例,再結合學生的概括整理出要板書的內容,如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必須舉出例子來進行驗證。教材中特別強調0不能作除數,那麼0為什麼不能作除數呢?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使教學突破這個難點,我結合教材提出問題“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接着出示5÷0=□,0÷0=□兩個算式,讓學生通過分析説明觀點,如有學生髮現0÷0的商無論等於什麼數,商和除數0的積都等於0,0÷0的結果有無數個。學生能自己從驗證過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數的結論。

四年級數學教學計劃下冊 篇七

本班學生共( )人,其中男生( )名,女生( )名。班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能主動探索,並按時完成課堂內外的任務;但是有個別學生的自覺性不是很高,不能按時完成課堂內外的任務,學習主動性不強,自覺性差,對學習缺乏興趣。所以在教學中,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然後,在完成班級教學任務的同時,做好這些後進生的提升工作。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1、讓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體會大數的意義,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大數的讀寫,結合實際背景,幫助學生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在觀察比較中,學會求近似數。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 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靈活地處理教材,以適應大綱要求。

2、積極聽課,向優秀的前輩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素質。

3、注重課堂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掌握知識。

4、做好優生、中等生、後進生的輔導工作。

5、教師的教學方法應具有創新意識。

6、教學中發揚教學民主,創造一個輕鬆和諧有序的教學和學習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n3dqp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