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一

《我是小小音樂家》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隨音樂分角色進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英國的小音樂家,你們聽聽他會演奏什麼樂器?

2.欣賞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動畫。

二、《我是小小音樂家》歌曲學習

1.學歌詞。

(1)老師範讀一遍歌詞,學生注意聽重音出現在哪裏。

(2)學生再讀一遍這一樂句,讀出重音。

2.學唱歌曲。

(1)學生演唱第三樂句。

教學要求:學生演唱這一樂句時,要注意聲音輕巧有彈性。

(2)學生和老師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學生演唱第三樂句,老師演唱其他樂句。)

(3)學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詞。注意:歌聲輕巧。

3.歌曲表現。

4.播放《我是小小音樂家》伴奏,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課堂小結

國小英語四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篇二

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的教學設計

教學進度表

第二課: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二單元 單元説明

第三單元

13山中訪友

次北固山下 王灣

18綠色蟈蟈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能用簡潔的語言概述 內容。

2.能體味文中的美詞佳句,並説出其作用。

3.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閲讀、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也許你還記得童年時看螞蟻搬家時的情景吧?也許還記得在夏夜裏在草間提着燈籠捉螢火蟲吧?也許你已經從各類中體會到蜜蜂、小鳥等各類小動物生活情趣,這些美好的昆蟲、動物也許都是伴隨你成長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訪一位昆蟲朋友——綠色蟈蟈。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徵?

2.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學生自讀,小組討論發言,教師也可參與討論,並及時點撥指導。

三.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

[問題組]

1.你最喜歡哪個段落?為什麼?

2.你最喜歡哪個詞語或句子?為什麼?

四.拓展延伸,應用反饋

請同學們靈活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説説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五.課後練習

1.讀法布爾的《昆蟲記》節選本。

2.以自己熟悉喜愛的小動物為內容寫一篇短文。

19月亮上的足跡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2.理清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

二.速讀課文,感悟大意

要求學生速讀課文,瞭解內容。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並提出思考題,把握大意。

1.自主學習

A.快速默讀課文,並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B.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D.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簡要説明。

2.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然後由小組代表發言。

三.研讀欣賞,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2.宇航員登月後 做了哪幾件事?

3.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説明。

四.拓展延伸,聯想和想象

1.月球上有些什麼?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科學家為什麼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3.想象一下在登月過程中,宇航員會有什麼感覺?

五.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願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20山市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神。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象能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由“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的詩句引入。

二.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

檢查預習,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教師導讀,出示文言文閲讀方法

1.通覽全文,瞭解全貌

①識記生字詞 ②斷清句層次

③ 朗讀按標點 ④難句標出來

2.逐詞逐句,通懂詞語

①分析理解詞語 ②省略補出翻譯

③精讀分析理解 ④畫批圈點小結

三.自主學習

1.在學法指導下,用多種方法讀。

2.看註釋講內容,理解句子的含義。

3.互相質疑,師點撥。

四. 探究想象

1.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2.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3.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

理?

4.相象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五.拓展練習

1.請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2.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3.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瞭解起創作風格。

第五單元

人與社會之一:家庭親情

濃濃親情,動人心絃,天倫之樂,其樂融融。親情是人間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本單元前兩篇課文描寫矛盾,後兩篇課文描寫家庭親情,最後一篇文言文描寫家庭教育,大都以描寫心靈感應為主。《風箏》為我們講述了一對兄弟童年時代遊戲的故事,從童年的遊戲中感受人情美、人性美。《羚羊木雕》講述的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一場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好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散步》短小精悍,意味深長,濃濃親情,醉入肺腑。《詩兩首》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麼一種親暱,那麼一種親熱。《世説新語》中《詠雪》將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客觀地寫出,未加任何評論。但誰的語言優,誰的劣,一望而知。《陳太丘與友期》記錄陳紀和來客的對話。客人得知太丘已經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陳紀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這些大都以描寫心靈感應為主,感情性特點較為明顯。

學習本單元,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鑑,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要求學生體驗表現的情感,投入感情,學會感受,學會領悟。可引發學生對課文作出個人的判斷,發表創見。

第六單元

人與社會之二:想象世界

這幾篇都是描寫想象世界的作品,通過虛構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現實,表達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假惡醜的鞭撻。《皇帝的新裝》是以想象寫成,通過虛構而又生動有趣的故事,表達對愚蠢的統治者的蔑視和對人世間真理的追求。《郭沫若詩兩首》短小、精悍、清新、優美。《天上的`街市》描寫的是晴朗的繁星和滿天的夜空,《靜夜》描寫的是天上飄着團團白雲,遮住了天河,遮住了星星,月亮也不甚明亮的夜空,前者引起的想象是牛郎織女在天街閒遊,是動景,後者引起的想象是鮫人在天河岸邊對着月亮流下串串珠淚,是靜景。《女媧造人》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義與擴充。課文敍述了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這篇美麗的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友好的氛圍,是有詩情畫意的境界。盲孩子熱愛生活,渴望光明,情調輕鬆歡快,情境多姿多彩。《寓言四則》包括伊索寓言和兩則中國寓言,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通過虛構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或揭露鞭撻,現實生活中的醜惡,或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或讚美呼喚人間真情,想象豐富奇特,引人遐想。

本單元重朗讀指導,在朗讀中品味與感悟。注重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可嘗試運用續寫、改寫、擴寫等手法激活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能力。鼓勵學生討論、爭辯、大膽地説出自己的看法,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深入理解課文。本單元內容是虛構的,但是反映的都是生活的真實、生活的本質,可讓學生聯繫自己身邊的生活,感悟的深意,培養學生嚮往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綜合性學習:追尋人類起源

○教學目標

① 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自主組織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科學探索精神。

② 學習欣賞神話傳説。

③ 培養蒐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

④ 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活動重點

① 蒐集資料,整理資料。

② 口語表達。

③ 想像寫作訓練。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① 讓學生自主選擇合作伙伴,組成合作小組,並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及活動內容給小組命名。

② 圍繞活動內容廣泛蒐集資料,上網查詢資料,整理資料。

③ 每組準備一個檔案袋。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可從放映《星球大戰》影片片段導人活動,喚起學生對未來世界的遐想,對人類起源的思考,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科學探索熱情。

二、故事大王比賽

① 每組每人蒐集一種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在小組內互講故事。

② 每組選出一名講故事的代表,參加班級故事大王比賽。

③ 比賽將評出一、二、三等獎。

④ 小組將部分參賽的神話故事進行蒐集整理、彙編成冊。

三、自由辯論會

① 蒐集查找關於“人類起源新説”的資料。

② 從中選定一種説法,並圍繞這一説法繼續查找相關資料。

③ 讓小組成員熟悉資料內容,為參加班級自由辯論會做好準備。

④ 辯論形勢靈活,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展開辯論。每一小組可在比賽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並根據資料證明自己觀點的成立,同時還可以反駁其他的小組的觀點。

A.以小組合作情況、發言情況及準備資料的多寡評出一、二、三等獎。

B. 比賽後與其他小組交流資料,實現資源共享,互通有無,並彙編成冊。

四、給未來人畫像

① 每組設計一幅未來人像

② 每幅畫要做簡要説明,説明主要包括:(1)外形設計理念;(2)服飾搭配理念;(3)人體結構的變化:如皮膚、肌肉、骨骼會有哪些改變……

③ 畫像要求100c×80c,將畫像懸掛在教室牆壁上,每組派代表到畫像前闡述本組的創作理念。

④ 根據畫像製作的精美程度,設計是否有創意、説明內容是否充分,評出一、二、三等獎。

⑤ 每人以“未來世界”為題,寫一篇想像作文。

五、活動評價

根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的情感和態度,同時也根據小組在各個活動中的獲獎情況,評出最佳合作獎、最佳口語交際能力獎、最佳表現獎、最佳創意獎等一系列獎項。

六、活動小結

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瞭解了關於人類起源的發展過程,感受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及神話傳説的魅力,培養了學生自主組織、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科學探索精神,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都得到較好的確培養和提高。

人教版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篇三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閲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説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遊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近毛澤東。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閲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有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採取了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閲讀材料”兩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篇,略讀課文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將前後課文從內容上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閲讀。口語交際習作獨立成一個欄目,並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其中有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台”“日積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兩次,“趣味語文”一次。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32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了逐步放手培養閲讀能力的設計思路。

二、教學目標

(一)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二)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的優美。

(三)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六)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敍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閲讀説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説。

(七)學習瀏覽,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八)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25萬字。

(九)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十一)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十二)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並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三、每組教材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組

本組教材以“我愛閲讀”為專題進行編排,選編的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緊密地圍繞着閲讀。本組教材將其作為一個專題,目的一是要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情感;二是要在閲讀中能夠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習得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閲讀的重要意義,激起閲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閲讀的習慣,從而受益終生。這也是對《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的具體實踐。配合本組專題,安排了“綜合性學習”“閲讀鏈接”,《竊讀記》生動、細緻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教學本課前,教師可讓學生交流課外閲讀所帶來的快樂與享受。本文教學的重點是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本文語言樸實而又生動感人,教學時要重視朗讀,儘可能地引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竊讀的滋味雖是苦樂交織,憂喜並存,但樂大於苦,喜大於懼,知識和智慧的豐收彌補了身體的勞累。教師相機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讓學生自己組成小組開展活動,蒐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去圖書館或書店瞭解圖書有哪些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做個書目;找一本喜歡的書閲讀,讀書時做摘抄或填寫閲讀記錄卡,為後面“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台”做好準備。《小苗和大樹的對話》本文作為略讀課文,且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沒有複雜的句式、過多的修辭和深奧的詞句,完全口語化,所以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 本文是訪談錄,通篇都是對話,在反覆自讀把握主要內容後,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或模擬採訪。在朗讀中要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

《走遍天下書為侶》本文是一篇説理性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是本文的特點。可以採用以下教學步驟:(1)初讀全文,重點交流對主要內容的把握,作者走遍天下以書為侶的理由和方法。然後再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還可提出不懂的問題。(2)“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一觀點,作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3)反覆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啟發?《我的“長生果”》本文為略讀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可放手讓學生自學。按閲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容,想想作者寫了少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然後,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註,再同小組的同學交流體會。最後,全班交流,明確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並適當遷移運用。《口語交際 習作一》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角度:説寫自己在讀書經歷中的故事;交流採訪經過和體會,整理採訪記錄;圍繞“開卷是否有益”展開辯論,再寫下經過或自己的看法。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共同交流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閲讀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要求後,商量一下對哪個話題最感興趣,能夠使用大多數同學在綜合性學習中搜集的資料,就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還可先讓學生對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加以整理,根據自己在課外學習的收穫選擇一個角度,然後再請選同一個角度的同學組成小組進行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説互評,互相啟發。教師也可參與其中,瞭解學生在課外關於閲讀的綜合性學習情況。然後選有代表性的在班上彙報交流,師生共同評議。最後,在交流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寫下來。《回顧 拓展一》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就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啟示。在交流和對比中,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並進行改進。教師可組織學生從課內學習和課外綜合性學習兩個方面進行回顧和總結。可先在小組內,就課文學習,語言積累,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結合課內學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提高;然後就課外的綜合性學習,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還可以在小組內提出自己覺得欠缺的地方,請大家幫助。最後,教師再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第二組

家鄉,在遊子的心裏,永遠是最温馨、最難以割捨、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本組選編的一首首詩詞,一篇篇散文,可以説,都是遊子們思鄉懷鄉的絕唱。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二是通過對比閲讀,使學生領悟到,思鄉的情是一樣的,思鄉的方式、寄託的對象卻是因人而異的,引發鄉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感情是通過一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三是通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古詩三首》學生應該是積累了一些表達思鄉懷親的詩詞,要善於利用學生的積累,引入新課的學習。三首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一樣的,是表達的方法各異,《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秋思》則是敍事抒情,《長相思》則融寫景與敍事於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於這個特點,可以在初讀課文、理解內容之後,把三首詩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教學。在體會相同感情的同時,感受語言的各自特點,揣摩表達方法的不同。當然,也可以按順序一首一首地進行教學,要有導有放,以第一首詩為例,學習理解詩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二、三首詩則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交流來理解詩意,通過討論和教師的點撥來比較寫法,通過誦讀來積累語言。《梅花魂》課前,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讚美梅花的詩文讀一讀,對梅花的品格有所瞭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對梅花的感情。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可以採用以下思路展開教學:首先,在學生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説一説,作者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幾件事,從這些事中體會到了什麼?使學生對文章有個初步的、比較全面的瞭解,對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個初步的體會。然後,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出外祖父思戀祖國的感情”這個問題,深入讀書,交流討論。在交流中,相機引導學生讀好有關的段落。在讀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從具體語句中,就可以對怎樣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所領悟。

《桂花雨》教學過程可以安排如下。首先,通過自讀自悟,認讀生字,瞭解課文大意,知道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然後,再讀課文,體會“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後,與同學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進行適當點撥。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正是從“我”對有關桂花的童年小事的回憶及母親的話裏表達出來的。最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讀出搖花帶給作者的快樂,以及無窮的回味。《小橋流水人家》本文是略讀課文,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結合課文前的閲讀提示,邊讀書邊思考。在交流中,教師相機點撥學生思考“那段日子,是什麼樣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來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想象作者家鄉景色的美好,人們生活的愜意。《口語交際習作二》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策劃一次主題為“濃濃的鄉情”的活動。目的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藉助策劃活動,學習怎樣和別人圍繞着一個話題來討論,商量出一個結果。在教學本組課文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蒐集有關鄉情的詩詞、歌曲、文章等,一是加深對課文內涵的體會,二是為這次活動做準備。策劃這次活動,學生重點討論的問題是活動的內容:表演哪些節目,由哪些同學表演,怎樣表演才能使節目更精彩。在討論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要積極地參與,把自己的想法説清楚,還要注意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回顧 拓展二》教學交流平台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抒發感情的方法。交流的時候,除了聯繫課文,聯繫自己的習作,也可以聯繫讀過的其他詩文,這樣話題會更展開一點。交流時,可以一邊談表達方法,一邊讀相關的段落或句子,這樣一是避免交流時語言枯燥,二是與文章緊密聯繫,會加深對錶達方法的體會。當然,這個內容可以根據教學實際來靈活安排。比如,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交流:在教學的過程中初步交流一篇課文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在課文都學完之後,整體交流幾篇課文分別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為學生習作奠定基礎;在學生寫完了習作後,安排交流習作中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進一步學習並掌握課文的表達方法。

第三組

本組教材編排了4篇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的説明文,《鯨》和《松鼠》介紹了有關動物的一些知識,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動物世界的科學之門;《新型玻璃》介紹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以使學生感受科學技術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沒有灰塵》揭示了科學家們的重大發現,闡釋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係。

本組教材的幾篇課文是以前學習説明性文章的延伸與發展。選編本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奧祕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是要讓學生了解説明的方法,體會作者怎樣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教學本組教材,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有拓展課程資源、加強學科整合的意識,一方面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渠道蒐集有關信息以擴展知識面;另一方面在科學課教師的幫助下,努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2.在教學內容上要統籌安排,把課文的學習與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台和課外書屋有機整合起來。如,一進入本組課文的學習,就推薦優秀科普著作,引導學生閲讀,在本組教學即將結束時召開讀書交流會;在學習每篇課文時,要指導學生認真做好筆記或卡片,總結從課文中獲取的知識和信息,列出課文中運用的表達方法及例子,為“交流平台”中的單元小結做好準備。3.不要把語文課上成科學常識課,對於課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學知識,在語文課上不宜深究,應把教學的着眼點放在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和學習説明文的表達方法上。《鯨》要重視讀寫有機結合,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吸收,又在寫中練習運用,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錶達方法的領悟。在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之後,可以讓學生再補充介紹一些課前蒐集的有關鯨的資料,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展示白鯨、虎鯨、藍鯨、座頭鯨等不同種類的鯨的圖片。之後出示一些隨文練筆作業,請學生任選其一完成。《松鼠》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上的異同,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習了兩篇介紹動物的文章後,可以進行一次改寫練習,引導學生將課文《鯨》仿照本文的表達方法進行改寫,也可以讓學生將本文仿照《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成一般性説明文。

《新型玻璃》教學本課前,可以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新型玻璃的資料,觀察現實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廣泛應用,以擴展知識、開闊視野,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伊始,教師可先告知學生這堂課將要召開新型玻璃展銷會,前提是要學好《新型玻璃》這篇課文。在學生熟讀精思,基本消化了課文的內容和語言後,便可組織召開“新型玻璃展銷會”。《假如沒有灰塵》領悟説明文的表達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生理清線索、理解內容之後,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閲讀方法自讀自悟。

《口語交際習作》這次習作是圍繞本組專題設計的,在閲讀了四篇説明文之後,讓學生也來練習寫一寫説明文,旨在鼓勵學生將閲讀中體會到的説明文的表達方法及時運用到習作中去,使學生在習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受到熱愛科學的教育,陶冶熱愛生活的情趣。

第四組

本組所選的四篇課文,情節性強--學生愛讀;語言質樸簡潔--學生能讀;含義深刻--也許會影響學生一輩子,可他們不一定能真正讀懂,這正是本單元課文教學的重點所在。好在每篇課文,特別是兩篇精讀課文,都有直接點明文章主旨的重點句,我們可以憑藉這些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不僅讀懂課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從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這也是本單元重點要培養的語文能力和需要落實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教學本組課文,首先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動,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然後,帶領學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現實中,聯繫生活實際,感悟待人真誠、誠實做人的重要,師生共同努力,一起為生活這本書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後,還得再回到文本:對於課文中給人深刻啟示的重點語句,能夠熟讀成誦,牢記於心,自覺用這些富有哲理的話來指導和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誠實善良、樂觀向上、有益於社會的人。

《釣魚的啟示》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從中得到啟示,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在落實這一單元重點時,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首先應基於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讀懂句子的意思,然後適度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切實受到教育,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平凡的行動為生活這本書增添新的篇章。《落花生》深入學習時,重點應放在理解爸爸説的“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這句話上,由落花生的特點體會做人的道理。文章採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教學時應突出這一特點。《珍珠鳥》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髮揮想象,體會作者和珍珠鳥之間的感情。學完全文,建議回讀文前的“學習提示”,落實提示中提出的“結合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體會。”以加深對課文重點句的理解和認同。

《口語交際習作》在這次“口語交際”及“習作”中,編者安排了豐富的內容,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了説話和習作的思路: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從一條警句格言、一幅漫畫説起、寫起。為了降低習作難度,讓學生有話好寫,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建議:(1)將“回顧拓展四”提到“口語交際”和“習作”前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更好聯繫本單元內容,進一步發揮課文的範文作用,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警句格言做參考;(2)可預先佈置學生蒐集一些有意義的名言和有趣的漫畫,以進一步豐富本次“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回顧 拓展》這一板塊的教學可參考以下步驟進行。(1)回顧本組四篇課文的課題。選擇一篇自己印象最深或自己最感興趣的課文,説説主要內容和所得到的啟示。(2)獨立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3)選背自己最喜歡的句段,聯繫生活實際,説説從中受到的啟發。(4)拓展。説説學了本單元課文後其他方面的收穫(例如,對作者的瞭解,所引起的聯想,對課文表達上的感悟。

第五組

本組教材圍繞着“遨遊漢字王國”這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初步瞭解漢字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加深學生對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確運用漢字的自覺性。同時培養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查找和運用資料的能力。“遨遊漢字王國”分成“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希望學生根據這些建議的提示,按照當地實際情況自主地開展活動。“閲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閲讀,對於瞭解必要的知識、啟發思路是很有幫助的。當然,開展活動的材料不止於此,學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師也可以補充提供。這是學生第一次開展較長時間的綜合性學習,為保證活動的效果,活動前要制訂計劃;活動結束後,要展示和交流活動成果。每個板塊後面有一些要求認讀的字,第一個板塊後有10個字,第二個板塊後有13個字。讓學生結合閲讀學會認讀,也可以在活動結束後集中認讀。這次綜合性學習可以開展的活動主要有:(1)小組討論和制訂活動計劃。(2)舉行猜字謎遊戲;蒐集有漢字諧音特點的歇後語、笑話;蒐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瞭解漢字的起源。(3)蒐集漢字字體特點及變化的資料,瞭解漢字的歷史;進行社會用字調查,寫簡單的調查報告;蒐集書法作品,舉辦書法展覽。(4)用多種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實施要點:

1.制訂活動計劃。為了讓活動有序開展,需要制訂活動計劃,使小組每個成員明確活動時間、內容、方式、分工等。活動計劃是一種應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師要對怎樣制訂活動計劃加以指導。一般來説,活動計劃分標題、正文兩部分。標題要寫清什麼單位、開展的是什麼活動。正文要寫清“什麼時間”、“做什麼”(目標、任務)、“做到什麼程度”(要求)和“怎樣做”(措施辦法),以及“由誰做”(參加人員和分工),也可以把要做的事逐項列出,看起來有條不紊。末尾寫上制訂計劃的日期。

2.猜字謎是學生喜愛的遊戲。開展這項活動重在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有趣。所以,要鼓勵學生把活動設計得有趣味,吸引同學。對猜出來的字要求學生説説是怎麼想的,注重思考的過程。有時還需要教師舉例説明思考的方法。在自編字謎時,鼓勵學生一字多編,活躍思維。

3.諧音的表現形式很多,歇後語是比較常見的,可以讓學生通過工具書、網絡等去搜集。有些笑話比較低俗,學生蒐集之後需要加以選擇,避免把低俗的笑話向全班介紹。

4.《倉頡造字》和《“冊”“典”“刪”的來歷》兩篇短文可以讓學生略讀。《倉頡造字》可以在閲讀的基礎上做兩件事:一是談談沒有文字的不便,鼓勵學生想象“結繩記事”、“物語”的好處和問題,體會文字發明的重要性;二是講講倉頡造字的故事,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5.瞭解漢字演變的過程。開展這項活動,要儘量利用兩則“閲讀材料”。

6.認識錯別字產生的危害,防止和糾正錯別字。這項內容可以開展以下活動:(1)閲讀《一點值萬金》,再交流自己的感受。(2)蒐集有關寫錯別字鬧出的笑話或造成嚴重後果的事例。(3)走上街頭,調查招牌、廣告等用字情況;檢查電視字幕用字不規範的情況。

7.漢字書法欣賞。這項活動可以從閲讀課本開始:先欣賞課本上提供的優秀書法作品,説説自己為什麼喜歡它們;然後拓展到課外,蒐集碑帖,參觀書法展覽,訪問當地有書法特長的人,舉辦小型書法展覽等。

8.習作。活動結束後,鼓勵學生把活動的收穫用筆寫下來。

9.彙報、交流和總結。在本次綜合性學習結束之前,要進行彙報、交流和總結。彙報、交流的形式有多種,教材中提示的有編小報、辦展覽、開成果彙報會,此外還可以開展“漢字知識競賽”。

10.綜合性學習的評價。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着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既評價個人,也評價小組,關注個人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 度。這次綜合性學習,可以採用“成長記錄評價”。

第六組

在本組教材的教學中,要緊緊扣住“父母之愛”這一專題,整合全組教學資源,把閲讀、口語交際、習作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學習課文,應引導學生重點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品讀文本,再現情境並聯系生活實際體驗文本,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口語交際要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父母的愛。習作應在聯繫生活、表達真情上下功夫,讓習作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通過習作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地震中的父與子》深入閲讀時,要抓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深究為什麼説是“了不起的父與子”。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的品讀,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還要抓住課文中有特色的語言,在閲讀中學習表達。《慈母情深》在讀通、讀熟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默讀課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畫出描寫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然後組織學生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有哪些感受和體會,還有什麼沒有解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要注重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先讓學生練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後將課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後來的認識兩部分,引導學生精讀。然後,讓學生聯繫實際,想一想,家長對自己的鼓勵和批評,在自己的成長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學會看病》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課文前的閲讀提示,邊讀書邊勾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然後交流。體會母親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是重要的手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應穿插在學生交流感悟體驗之中。《口語交際習作》先通過出示三則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話題,讓學生評説,提出自己的看法。“口語交際”的另一個話題,是把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並談談看法。這是前一個話題的拓展,與生活聯繫得更緊密。教學中,結合三個故事談看法,要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口語交際過程中,要讓學生打開思路,充分交流。同時,要注意蒐集反饋信息。在教學的全過程,教師都要加以引導。習作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選好寫的內容,這是習作能否做到真實具體、言之有物的關鍵。第二是溝通要真誠,只有真誠,才能做到表達真情實感。把習作讀給爸爸媽媽聽,這個環節一定要做好,目的是讓孩子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增進了解,融洽關係,形

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圍。這也是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繫,為生活服務的具體體現。

第七組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有高瞻遠矚、面向未來的寬廣胸襟,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牢記歷史教訓,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的事業才能長盛不衰,我們的民族才能綿延不息。課文,應在閲讀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結合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勿忘國恥;通過整合閲讀、口語交際與習作等教學內容,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薰陶感染,增強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還要從課文中領悟寫作方法,提高表達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總結交流整理資料的方法,提高蒐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圓明園的毀滅》介紹“圓明園輝煌的過去”(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探究要有個主題,可找出文章中三個高度評價圓明園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句子。教學“毀滅”這一自然段,要利用好課後思考題。可採用換詞、刪詞法。《狼牙山五壯士》教學時,再通過全班交流與教師點撥,明確這些語句所體現的五壯士的偉大精神,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課文中的插圖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圖文結合感受五壯士的高大形象與偉大精神;最後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概括各部分的小標題。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敍述中領悟到一些寫人記事的表達方法: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突出人物特點與中心思想的部分詳寫,其餘內容略寫;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寫具體;有多個人物時既突出重點人物,又兼顧其他人物等。

《難忘的一課》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瞭解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文中語句體會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痛恨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做到披文入情,入境動情。在理解內容、體會感情的過程中,要多讓學生朗讀,在朗讀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內容和體會出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從而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陶冶與感染。《口語交際習作》本次口語交際是以“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開展一次演講活動。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初步的演講能力,增進學生對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瞭解,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與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公開演説能力,是學生未來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能力,要從小培養。但國小生演講,主要是一項口語交際的練習,因此要求不要過高,能圍繞一個主要意思作一兩分鐘的發言,語言比較流暢,態度比較大方,感情比較真摯即可。本次習作是學寫讀後感。經常寫讀後感,可以提高閲讀和作文的能力;還可以增長見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教學時,可以參照下列步驟引導學生進行習作。第一步:讓學生閲讀提示,瞭解什麼是讀後感及寫讀後感的作用。第二步:賞析範文,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讀後感的寫法。第三步:明確要求,開啟思路。本次習作主要是圍繞本單元課文或同專題文章寫讀後感,把習作與單元專題結合起來,把寫讀後感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第四步:引導學生自改互評,教師及時批閲反饋。

第八組

毛澤東--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本組走進毛澤東,讓學生去感受他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是本組教學的主要目標,同時,在感受的過程中,要重點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感受毛澤東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對學生而言,有諸多困難,加上本組是本冊的最後一組教材,更要注重已有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教學時,一是要儘可能地組織學生蒐集與課文相關的材料,以幫助學生讀懂課文;二是要儘可能地幫助學生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自讀課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要求,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對《長征》一詩的理解,學生有所感悟、大體讀懂即可。《七律 長征》本課教學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簡要介紹長征,如,時間,經歷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戰鬥等。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瞭解介紹,老師作必要的補充。(2)初讀全詩,交流閲讀收穫。初讀時要儘可能地多讀幾遍,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交流的內容可以是質疑,可以是點滴的體會,也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地方。(3)細讀全詩,理解每句詩的意思。弄清每句詩的意思時,應引導學生結合查閲的資料(如,文字、圖片、影 視資料),深刻體會紅軍長征途中的“難”以及紅軍戰士的“不怕難”,不要僅僅就字就詞孤立地分析講解。(4)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句,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紅軍的戰鬥豪情。(5)拓展延伸,讀讀所蒐集到的毛澤東的其他詩詞。《開國大典》透過一個個場面,體會人民羣眾激動、自豪的心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怎樣幫助學生體會這種思想感情呢?一是要提供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材料,是要盡力引導學生去想象場面情景,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引導學生想象時,要注意抓住一些關鍵詞、句,通過對這些關鍵詞、句的揣摸來體會人們的思想感情。三是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感受毛澤東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懷,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時,讓學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動的地方,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聯繫、調動學生的家庭親情指導學生去感受。本課教學要以讀為主,讀讀、議議、讀讀,特別是學生交流了自己深受感動的地方後,要安排時間自由朗讀課文,在讀中進一步感受毛澤東的情感,在讀中昇華學生自己的認識。《毛主席在花山》本課的敍述通俗易懂,又是一篇略讀課文,可按照課文前面“導讀”要求,安排學生自讀課文,教師重點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你從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中體會到了什麼。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時,要注意不要脱離課文,要緊緊抓住那些細節描寫,扣住具體的詞、句來體會。《口語交際習作八》教學前,要佈置學生回顧觀看(聽過、閲讀過)的有關毛澤東或其他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影視片(故事)。可蒐集相關資料製成卡片,如,自己喜愛的影視作品的名稱、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精彩情節。教學時,要對推薦者和聽眾提出明確要求:推薦者要講清楚作品名稱、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精彩情節、觀(讀、聽)後感想;聽眾聽時要認真,抓住要點,有不清楚的地方可直接詢問,還可以補充相關情節或談自己的感想。可以先分組活動,然後在全班舉行“革命領袖、英雄人物影視作品推介會”。推介會中,要充分體現雙向互動的特點,教師要注意從口語表達、交際態度等方面加以指導,以達到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這次習作,安排了兩個內容供學生選作:一是學習《開國大典》場景描寫的方法,按時間順序描寫一個場景;二是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寫場景。這對學生而言並不生疏。本次習作要求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這正是學生寫場景的難點。指導時,要充分利用範文《開國大典》,可選擇《開國大典》中的一個場景描寫組織學生再閲讀感悟,看看《開國大典》一文是如何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的。學生習作過程中,要體現先説後寫的原則,學生説時,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組織學生互評、互幫,或教師指導,讓學生把選擇的一個場景説具體,説清楚,説後即寫。寫梗概。過去訓練不多,屬新學內容。寫梗概一般要經歷如下過程:①熟悉文本(作品);②理清脈絡,抓住重點;③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概括。指導時,可先以學生熟悉的課文為例,寫出梗概,給學生予以示範。再組織學生試寫梗概,寫後評議、修改、完善。由於是新學內容,不必要求過高。

1竊  讀  記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敍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敍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説一説體會。(小組交流、彙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着”,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説一説。(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説:‘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迴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裏,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痠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蒐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彙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 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迴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裏,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敍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説説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閲讀的快樂。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2.佈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2.質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小苗是誰?大樹又是誰?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4.這篇課文的形式與我們以前讀的課文有什麼不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做好批註。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互相評議。

3.指名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4.交流彙報: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你是從哪些詞句瞭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組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完成表格。

2.各小組派代表彙報,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3.重點圍繞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b.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積累運用。培養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2.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多讀書、讀好書的體會。

拓展活動

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書。

3走遍天下書為侶

學習目標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一本好書,藴含着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閲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己的話説説課題的意思。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麼,在書上作批註。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麼。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説:‘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説:‘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説説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繫上下文説説“新東西”指的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後、最後”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麼?

3.聯繫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後……最後……”説一説。

4.默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麼?5.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積累運用,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夥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示?説説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遊,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後……最後……)

3.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閲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説説你喜愛它的原因。

佈置作業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後“小練筆”

第二單元

4.我的“長生果"

學習目標

認識“扉、癮”等12個生字。學生互相提醒認清字型,讀準字音。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作文中受益的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同學們聽説過“長生果”嗎?(板書:長生果)吃了長生果會怎麼樣?板書課題,並指名讀課題。

2.讀了課題以後,你想知道什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同學們要運用平時學到的方法自己讀懂課文。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讀第一聲,水滸的“滸”不讀許,過癮的“癮”是前鼻音,饋贈的“饋”聲母是k.

3.默讀思考:“我的‘長生果’”是什麼?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關的部分畫下來。

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我”的“長生果”是什麼?(書是“我”的“長生果”。)

2.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a.作者是怎樣讀這些書的?(板書: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牽腸掛肚)

(1)從作者這樣讀書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作者非常喜歡書。)

(2)指導朗讀相關的句段。

b.作者從作文中悟到了什麼道理?讀ll、14自然段。理解“別出心裁、嘔心瀝血”等

詞語。

3.讀書和作文有什麼聯繫嗎?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並談談理解。

4.作者為什麼説書是“我”的“長生果”?(書像長生果一樣,對我有好處。)

為什麼又把書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呢?(書是.-j-~流傳下來的,我們通過讀書可以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書就像“長生果”一樣不老。)

積累語言。交流感受

1.認真讀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或段落,與同學交流體會。

2.課外積累有關讀書的格言警句。

口語交際習作一

學習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採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促進學生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 良好習慣。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閲讀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在這次“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穫吧?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組內討論,人人蔘與

1.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麼收穫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2.學生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可採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3.互聽互評,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4.推薦代表參加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辦法,使發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讀書故事,再引導學生交流別人的讀書經歷。

2.你對誰説的話有同感?學生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閲讀的快樂。

開展辯論。啟迪思維

1.人們常説:“開卷有益。”但也有人説:“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説道理,展開一次辯論。

2.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3.師總結: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户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我們養成愛好閲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採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大家的發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閲讀提示。明確要求 投影出示習作內容:

讀書故事;

採訪記錄;

記一次辯論活動。

試寫初稿,反覆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後,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謄寫作文,製作小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滿意後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收集到的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以“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回顧拓展一

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後的收穫,引導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並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過程

回顧“詞語盤點”

1.學生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記憶競賽、抄寫競賽,引導學生積累本組所學詞語。

交流平台

1.圍繞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組內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口頭交流這段時間課外閲讀的收穫、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所瞭解的新的讀書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成果加以展示。

日積月累

1.激情導入。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a.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5古詩詞三首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準備

1.瞭解王安石的生平。

2.瞭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遊介紹,激趣導入

(出示地圖,標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遊,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頭。”這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我們介紹的是瓜洲。瓜洲位於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 b.而“京口”不僅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之地。許多詩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句: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if-件展示詩句。)還有一首廣為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為什麼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重山、照我還”。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覺得詩寫得很關,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剛同學説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詩,(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能説説為什麼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説,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説一説: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麼説什麼。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説。

5.指數名學生説。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

種“綠”色呢?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高山。(學生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裏的“綠”有着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閲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讚賞。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你的讚歎吧。

品評詩句。昇華情感

1.過渡:這麼美的綠,這麼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裏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理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學生上台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裏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

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説那裏是他的第二故鄉。

5.你從哪裏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引導學生從“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又”“何時照我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迴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牽腸掛肚呀!讓

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於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湧上心頭

……更讓我們驚歎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範!

第二課時

樂調情

1.播放歌曲《故鄉的雲》.

2.聽!來自遠離家鄉遊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的雲總是那樣的白,故鄉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讀入情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註釋或藉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學生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現什麼?(指名答。)

4.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夥伴一起反覆讀上三遍之後,再好好想想。

5.讀了這麼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任選一首説。(指數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4.學生同桌互相説一説;指名説。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惆悵、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麼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9.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

掛念。

1◆.就讓我們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齊讀。)

11.王安石見明月而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麼,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學生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我們不可能到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情,我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得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含着對故鄉的想念、對家鄉的思念。讓我們一起再來背

一背這首感人的詩詞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説説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指名答。)

3.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4.學生練寫。

6   梅  花  魂

學習目標

1.認識“魂、幽”等12個生字,會寫“魂,縷”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幽芳、漂泊”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感受外祖父的思鄉之情。

3.領悟梅花不畏“風欺雪壓”的品格。

課前準備

1.查找有關梅花的資料。瞭解梅花的特點。

2.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揭題

1.(教師板書“梅花”二字。)你見過梅花嗎?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嗎?    學生相互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資料。

2.(教師板書“魂”字。)查字典説説“魂”字的意思。

3.揭題釋題。

a.讀課題,你的心中有疑問嗎?

b.學生針對課題進行質疑。

教師過渡語:是啊,梅花只不過是一種植物,它何來之魂?讓我們帶着疑問走進課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2.小組夥伴之間互相讀課文,交流自讀生字新詞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讀。

4.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閲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幾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還常流眼淚。b.外祖父對墨梅圖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髒,他競大發脾氣。c.外祖父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了。d.外祖父將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了“我”。e.分別那天,外祖父又把繡着梅花的手絹送給“我”。)

合作交流

1.討論交流:比較課文中首尾兩段,你發現了什麼?(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後一個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圖想到了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在寫法上這是首尾呼應。)

2.過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豔、縷縷幽芳的梅花,會讓作者憶起已葬身異國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圖與手絹,讓作者永遠感受到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組學習課文,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

4.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聽寫詞語

(“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裏的詞語。)

讀“三哭”。感悟真情

1.讀課文,畫出有關描寫外祖父哭了的語句,讀一讀,共有幾處?(共有三處:教我讀詩詞時;得知不能回國時;送“我們”上船時。)

2.學生聽錄音跟讀第2自然段,交流體會外祖父第一次哭時的情感。

a.瞭解外祖父教我吟誦的三句詩的出處,讀懂它們的意思。

b.體會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的用意所在。(這三句詩都表達了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於借詩句表達他對家鄉的思念。)

c.説説“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為這些詩句觸動了他思鄉的情感,教“我”讀着詩句,他心裏湧動的是對家鄉、對家鄉親人的懷念,淚水就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淚,體會他無法回到家鄉的傷感。

a.教師朗讀這部分內容,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你看見了什麼?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b.你能理解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嗎?

久居異鄉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鄉,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他無法回到故里,於是他將這種思鄉之情寄託在某種事物之上,請大家再認真讀 讀課文,想一想:

(1)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讀出體會和感受。

“唯獨書房裏那一幅墨梅畫,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個句子進行比較:“書房裏那一幅墨梅畫,他很愛惜。”

◆説説這兩個句子的異同,哪個句子更好?為什麼?

“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

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

◆從外祖父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從外祖父的動作中你看出了什麼?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2)品讀外祖父送畫時的話,體會老人對梅花別樣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最多?

◆再讀一讀這句話,説説有怎樣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樣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話來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

“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

◆“他們”是指誰?為什麼把他們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華民族有哪些有氣節的人物?學生交流之後指導朗讀。

◆你知道中華民族有哪些有氣節的人物?學生交流之後指導朗讀。

“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裏,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為一箇中國人,你怎樣理解外祖父的這句話?

◆在外祖父的眼裏,梅花代表着什麼?(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他珍愛梅花,讚美梅花,實則是在表現他那顆拳拳愛國之心。)

◆美讀昇華: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這番話讀出來嗎?

4.在何情況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淚?讀一讀,深人體會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個詞使我們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淚眼朦朧。)

b.外祖父把珍愛的梅花圖及手絹送給“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鄉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這一舉動?

品語句,昇華情感

1.從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們不僅深深體會到了他對梅花的愛,對具有梅花秉性的中華兒女的愛,更體會到了他的愛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愛,是對祖國的深深的眷戀。請你有感情地朗讀外祖父説的話和外祖父為作者送行的有關語句。

2.面對這樣一位身居異鄉的老人,我們的心中能不對他產生敬意嗎?讓我們飽含敬意朗讀課文中首尾兩段。

歸整體,理清層次

1.讀到這裏,你發現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有什麼聯繫嗎?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

2.嘗試分段,説説每部分的意思。

重積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動的語句或段落抄寫下來。

2.故鄉,祖國,讓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遊子產生了無盡的思念與眷戀;幾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出了無數思鄉愛國的詩篇,你會吟誦嗎?

3.學生吟誦熟知的有關詩篇。

7桂  花  雨

學習目標

1.學會“籮、杭”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3.準備“搖花樂”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自讀提示明要求

◆師生談話:説説在兒時曾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教師導語:童年曾發生過的趣事令我們難忘,只要一想起它,我們仍會感受到一種快樂。今天我們要讀的課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筆把童年趣事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共同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板書課題:桂花雨)

◆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桂花的資料後,針對課題説説想了解哪些內容。

初讀課文知大意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夥伴之間互相讀課文,糾正字音,再説一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N品讀語句悟情感

◆讀課文,看“搖花樂”的掛圖,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a.“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

b.“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分小組讀所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語句所描繪的情景,再説一説此刻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感受到了什麼。(有感情朗讀“搖花樂”這一段。)

◆教師導語:多麼令人難忘的搖花樂,它同樣也把童年的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

僅僅為了寫搖落的陣陣桂花雨嗎?聯繫上下文,讀讀有關語句,再説説你的感受。

a.“我喜歡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c.“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d.“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學生邊讀有關語句,邊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這幾句話,聯繫上下文,如與“梅花、梅樹”的對比,體會出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體會母親對故鄉的懷念。

a.找出有關描寫母親的語句。

b.讀母親的話“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説説自己的感受。

試着用“這裏的--再--,也比不上--”這樣的句式説説母親還可能會説些什麼。

c.與同學交流:母親的話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聽着母親的話,“我”不禁又想起了“搖花樂”,你能通過朗讀向同學們表達出“我”的思鄉之情嗎?(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難忘童年的畫面,難忘母親的話語,更難忘故鄉的桂花,讀讀課文中的語句,想一想,課文中是否還有讓你回味無窮的句子?找出來並有感情地讀一讀,再交流為什麼要這樣讀。

積累語言求發展

◆讀了這篇課文,你的內心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在課外閲讀中,在你的生活實際中,你有沒有感受到人們對家鄉的懷念呢?説一説。

◆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8小橋流水人家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4.欣賞課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理解。

2.學生蒐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淨沙》.

教學過程

讀詩,瞭解課題出處

◆談話:(板書課題:小橋流水人家)讀一讀課題,説一説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法?(或想説點什麼?)

◆出示古詩文《天淨沙》,全班齊讀。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請讀過這首詩的同學試着説説對這首詩的理解。

◆導題:這篇以古詩句為題的文章寫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翻開書讀一讀。

初讀,把握課文主旨

◆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出作者怎樣的

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輪讀課文,相互正音,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説説課文表達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達方式

◆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註。

◆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彙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

◆根據學生髮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着,發出悦耳的聲音。”(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景物的喜愛與讚美。)

b.“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卧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農家卧室與書房的不同特點,讓人感到家的親切,引發美好回憶。)

d.“大家過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配樂朗讀: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摘抄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説一説。

口語交際習作二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能圍繞“濃濃的鄉情”這個主題講清楚自己的活動安排。

2.能與同學進行商討,培養自主合作的參與意識。

3.通過活動,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4.能就口語交際的內容,大膽發揮想象,寫出家鄉的變化,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收集與“濃濃的鄉情”相關的詩詞、歌曲、故事等。

◆瞭解班級同學的特長,以便策劃活動。

◆通過書籍、電視、網絡等媒介,瞭解怎樣策劃才能搞好一次活動,可以事先參閲一些好的經驗。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黧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説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鄉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詩人李白用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而這詩句也成了表達思鄉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讓我們來暢談一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吧。

暢所欲言。抒發情感

1.同學們,請你們來説説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吧。

2.現然大家都這麼熱愛家鄉,那麼我們就以“濃濃的鄉情”為主題來策劃一次活動。既然是活動,形式就要豐富多彩,要通過豐富的內容、精彩的節目來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小組交流討論

◆明確小組討論的內容:表演哪些節目;由哪些同學表演;怎樣表演才能使節目更精彩。

◆重點討論怎樣演才能使節目更精彩,根據討論情況列出節目表。老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指導。

◆小結過渡:剛才老師參與了部分小組的討論,看得出來同學們事先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非常熱烈,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能考慮到。每個小組都希望通過策劃這次活動來表達對家鄉的熱愛,那現在就請同學們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策劃的活動方案吧。

展示活動方案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活動方案。

◆其他同學可以質疑,也可以和同學進行深入的交流。

◆師生共同評議。綜合大家的意見,全班制定一個活動方案。

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通過策劃“濃濃的鄉情”這個活動,不僅鍛鍊了我們的組織策劃能力,而且還激發了大家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相信“濃濃的鄉情”這個活動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談話導課,激發興趣

在策劃“濃濃的鄉情”活動中,同學們盡情抒發了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是呀,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今天讓我們大膽地想象一下,通過我們的努力,二十年以後的家鄉會是什麼樣子?

大膽想象

◆想象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

◆想象兒時的小夥伴會是怎樣的。

◆想象久別重逢的親人會有怎樣的感慨。

閲讀提示,明確要求

學生默讀提示,明確習作要求及內容。

小組互説。打開思路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試寫初稿。自行修改

◆回憶這組課文中作者運用的表達感情的方法,試着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

小組評議,互改

◆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根據同學的建議再次進行修改。

佳作賞評

每個小組推選好的作品進行全班賞評,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斷。

賞評。

回顧拓展二

學習目標

◆回顧本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拓展學生視野,引領學生積累有關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明確內容

◆“望着雲彩,思念故鄉。思念故鄉,望着雲彩”這詩句表達了一種什麼情感?

◆這思鄉情是人世間一種美好的情感,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之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收穫了什麼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賞讀片段。感悟鄉情

◆讀着一篇篇思鄉的課文,一些感人的描寫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裏,下面這些內容還記得嗎?出示相關語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裏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這些語句出自哪些課文?從這些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詩人觸景生情;通過寫具體的事表達外祖父的思鄉之情;通過寫景物抒發懷念故鄉之情。)

過渡:課文中這樣的描寫還有哪些呢?本組的幾篇課文是通過哪些人、事、景、物來表達思鄉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見

◆回顧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或寫事或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內容讀一讀,邊讀邊批註。

◆你找到了哪些這樣的描寫?小組裏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發言。

a.課文中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b.課文中通過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小結:表達思鄉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應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體現。作家的作品是這樣,我們的習作也要這樣。

◆平時我們的習作是怎樣表達感情的?(結合本次習作中的典型例子進行交流。)

詩文鏈接,內化積累

◆回顧課文的學習,通過充分交流,我們收穫了很多,不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體的事物

或景物來表達,還積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誰能背誦一兩段?

◆表達思鄉情的詩文還有很多很多,讀一讀下面的詩句(日積月累中的),你能把它們印在腦海裏嗎?練習背誦。(個人背,同桌背。)

◆你還讀到過這樣的詩文嗎?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嗎?(指名讀背。)

趣味語文。激發興趣

◆學生自讀“推敲的來歷”一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小組互問,解決不懂的問題。

◆全班交流對“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對語言文字進行推敲的實例。

9  鯨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蒐集一些有關鯨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麼瞭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麼更深的瞭解。

一、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

◆認識生字後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麼?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二、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1、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瞭解?

2、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後讀一讀。指名彙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

自己試着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説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着用舉數字的方法説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説一説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説一説“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彙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並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説説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彙報,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裏,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麼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麼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鬚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後在小組內交流。

吃食(吃什麼,怎麼吃,特點) 呼吸(用什麼怎麼呼吸

共同點 都吃魚蝦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

鬚鯨

小魚小蝦  吞進 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

齒鯨

大魚海獸  咬住 兇猛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鯨在睡覺時是什麼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並把它畫下來。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説一説你還知道了什麼?

二、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着同學們去探索。佈置同學蒐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10  鬆    鼠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

2.朗讀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3.瞭解本文的説明順序,方法。

4.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關於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資料。

2.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松鼠的圖片:同學們,你瞭解松鼠嗎?請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説一説。

今天,我們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封所寫的《松鼠》,讓我們讀一讀,他給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組自學生字、鞏固生字。自己讀書,畫出不懂的詞語,利用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自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説的是什麼?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在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學生圍繞提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後,在全班發言。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形體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馴良: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等,是從活動的範圍、時間、吃食物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乖巧:從過水、警覺、跑跳、叫聲以及搭窩、窩口設計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最後寫繁殖、換毛等方面是補充説明其習性。

五、閲讀感悟。體會寫法

◆松鼠為什麼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説一説為什麼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多處運用比較的語句,體會表達特點。

◆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徵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11  新 型 玻 璃

學習目標

◆學習本課的生字生詞。

◆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介紹的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作用及介紹各種玻璃時運用的説明方法。

◆想象自己將要創造設計的新型玻璃,説清楚這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能説説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麼作用嗎?

◆教師板書課題點明“新型”。“新型”是什麼意思?

◆“新型玻璃”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教師抓住學生的質疑,進一步啟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習課文後我們就明白了。

二、自學生字。讀順課文

◆讀課文,在文中畫出生字、新詞及不理解的詞。

◆不認識的字可在小組解決,也可查字典解決,注意要讀準字音。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難寫的生字。

◆鞏固練習,教師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檢查學生生字掌握的情況。

認識生字後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畫出來,提出來和同學們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   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

[人教版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四

《山中訪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創設情境:瞧,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這大自然多姿多彩,有聲有色,有情有意。學習第一組課文我們將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跟隨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讀課題。

3.讀課題,想一想,猜一猜:作者拜訪的是一位怎樣的朋友?

4.讓我們帶着好心情,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拜訪作者的山中“朋友”。

二、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要求:①自由輕聲讀課文,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②讀中思考: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

2.讀後交流,瞭解學情。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依次列出:古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雲雀-落花-落葉-石頭-陣雨

(2)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

學生討論後明確: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體現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密無間,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找出語句,交流體會。

默讀課文,找出哪些體現“我”和山裏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關語句,讀一讀,交流體會。

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鳥兒──“呼喚我的名字”;

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樹──“是我的知己”,“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樹”;

山泉──“要我重新梳粧”;

溪流──邀我“唱和”;

瀑布──“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

懸崖──“挺拔的身軀”,“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

白雲──“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

雲雀──談“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教師小結: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裏,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説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

三、再讀課文,用心賞讀。

師:作者是那麼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和他一起會晤山中的好朋友。快速瀏覽,找出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為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是因為”的句式説一句話。

品讀精彩句段,深入理解內容。

1.句段一:古橋: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裏默默地對他訴説些什麼呢?請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抓住“德高望重”一詞)

師:對古橋,作者在敍述時人稱有無變化?請揣摩一下變化的原因。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小結: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由第三人稱轉為第二人稱,生動地傳達了對老橋的深厚感情。

2.句段二:樹林裏:作者不僅把林中的一切當做自己的朋友,當他進入樹林,看到一棵棵樹的時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樹,生根長枝。讀一讀有關語句,體會當時作者是怎樣的感受?

抓住:“知己”“人樹相融”來理解。

小結: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了一體。這是多麼美妙的情境啊!從這奇特的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着這種感受,再讀一讀。

3.句段三: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這句話指的是哪些朋友?讀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麼?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麼説?(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3)面對這麼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粧嗎?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感情地朗讀全段:同桌對讀,或師生輪讀。

四、研讀重點,片段仿寫。

1.從稱呼角度看,文章在寫作上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什麼?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討論明確:運用第二人稱的寫法,如同和人對話,顯得親切自然。

2.研讀第5自然段,找出起最有特點的句子形式,練習仿寫。

討論明確:“你好!--”這是典型的第二人稱,要注意稱呼的選擇。示例:

A.你好!高大的樹木,你撐着一把巨傘,是讓我停下腳步休息嗎?

B.你好!翩翩起舞的蝴蝶,你和着大自然的音樂,跳起歡快的舞蹈。

學生練習: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遊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

五、體驗反思,拓展深化。

1.問題引領,加深感悟。

(1)課文體現了人與大自然怎樣的關係?

(2)現實生活中人與大自然有哪些不和諧的現象?

(3)假如你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你想對破壞大自然的人説些什麼?

2.閲讀古詩,遷移體驗。

閲讀古詩《獨坐敬亭山》,體驗詩人將自然景物當做親密好友的獨特構思,激發親近自然之情。

3.學生回顧,述説感受。

(1)講述自己一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

(2)回想自己以前閲讀過的有關親近自然,從自然中獲得人生感悟的文章,並與同學分享。

學生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總結: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調發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係。我相信,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聲。

一、質疑導入,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詢問:“村落”是什麼意思?

2.質疑導入:村莊是人類聚集居住的地方,那麼,你們見過蟲子嗎?你們知道“草蟲的村落”是怎樣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跟隨台灣作家郭楓一起去探個究竟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學習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讀準、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思考:你從“草蟲的村落”看到了什麼?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為什麼這些我們常見的草叢和蟲子會在作者的筆下是一座奇妙而快樂的村落呢?

2.學生自學。

三、交流反饋,瞭解學情。

1.出示卡片,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認,並注意“攘、宅、暄”的字音。

(2)出示卡片,先齊讀後理解詞語。

熙熙攘攘:本課指村子裏黑甲蟲很多,非常熱鬧擁擠。

意味深長:意思含蓄深遠,耐人尋味。

2.設問反饋:你從“草蟲的村落”看到了什麼?(村民的和諧生活;音樂演奏會;村民的勞動生活。)

四、精讀全文,深入感受。

《草蟲的村落》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草蟲草的村落”在哪兒?你在那裏看到了什麼?作者是怎樣想象的?

2.交流反饋。

(1)它們的村落散佈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裏有很多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

點撥:草蟲的村落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個森林在作者的想象放大構成的。

(2)空間在我眼前放大了,細小的草莖變成了粗大的樹木,柔軟的草地變成了茂盛的森林。

點撥:作者的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把一個草叢邊上有甲蟲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個“草蟲的村落”。

3.你在“草蟲的村落”裏看到了什麼?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1)一隻小蟲,一隻生着一副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裏。我想,它一定是遊俠吧!……終於走出了一條路。

點撥:從這勇敢的小俠客身上,體會到成功者的喜悦。因為他雲遊四方,回到家鄉,與同伴們打着招呼,非常快樂。

(2)從第4自然段即“村民的和諧生活”中,體會作者獨特的感受。

村子的大街小巷上,……到處參觀這房遠親的住宅。

點撥:從“駐足痴望”、“攀談得很投機”可以體會小甲蟲們不但跟同類之間相處得很好,和異類的關係也十分融洽。他們在這個小天地中,真是其樂融融。

(3)從“音樂演奏會”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我的目光被一羣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它們有十幾個吧,散聚在兩棵大樹下面--這是兩簇野灌叢,紫紅的小果實,已經讓陽光烘得熱透了。

點撥:作者認為甲蟲的叫聲“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作者熱愛田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從“村民的勞動”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現在它們歸來了,每一個都用前肢推着大過自己身體兩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趕着路。

點撥:是什麼力量使它們這麼勤勉地奔忙呢?(生活的快樂以及對家庭的責任,促使甲蟲們勤勞地工作着,在勞動的同時,它們也快樂着。)

(5)教師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村落”:有建築,有形形色色的“人們”,他們還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4.再讀課文,説説作者是怎樣發現這個“草蟲的村落”的?

(1)“我目光追隨着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

點撥:理解“追隨”。

(2)“今天,我又躺在田野裏,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點撥:“靜謐”是什麼意思?從這個詞中你讀懂了什麼?(“靜謐”不但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幽靜,還寫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靜、人很放鬆。有這樣的環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會發現這“草蟲的村落”,才會發現──“我發現了草叢中蟲子的快樂天地。我多麼得意啊!”)

5.我們一齊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田野、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六、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小甲蟲們不但有生命,還有靈性。因為作者細緻的觀察、豐富的想象和獨特感受地表達使課文中的小甲蟲有情有意。課後認真觀察一種小蟲,注意展開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寫一篇短文。

2.指名學生朗讀自己的短文,師生一起修改點評(注意結合課文比較兩者寫法的異同),並總結昇華。

《索溪峪的“野“》

一、展示畫面,引入新課。

1.出示畫面,簡介激情。張家界森林公園是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它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大自然保護區構成山奇、水奇、石奇、雲奇的武陵源,組成一幅碩大無比的自然山水畫。這裏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於一體,藏賂、橋、洞、湖、瀑於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真是讓人稱奇叫絕。

2.張家界的索溪峪更是別具一格,它因溪水狀如繩索而得名,有着其他景點無法比美的魅力。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我們跟隨作者去遊覽一番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指名朗讀課文,初讀反饋。

3.抓住題眼,瞭解索溪峪“野”在哪裏?

三、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

1.讀了課文,索溪峪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課文通過哪幾方面的描述來寫出索溪峪的“野”?

(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連遊人也漸漸變得“野”起來。)

2.自選一個部分,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遊人的“野”生動逼真的描繪出來的?

3.分塊賞讀。(根據學生的回答,選擇板塊進行點撥、引領)

(1)賞讀“山是野的。”

A.齊讀,思考:這部分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手法?(這是一種驚險的美,一種磅礴的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

B.賞讀句子:“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麼‘一線天’,什麼‘百丈峽’,聽着名字就讓人膽顫。”

點撥: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這種驚險的美?

C.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驚險的美?

D.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你的驚訝、讚歎,談談自己的感悟。

(2)賞讀“水是野的。”

A.讓我們跟着攝像師的鏡頭,來領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賞讀句子:“索溪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繞着山奔跑,一會兒撅着屁股,賭着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點撥:“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給人活潑、靈動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傳神地寫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賭着氣又自個鬧”,可見十分調皮、可愛。這從側面表達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邊的遊人那輕鬆愉快的心情。

這段中作者還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個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樹木是它的大叔,石頭是它的弟弟。)

C.分組賽讀,讀出索溪的樂趣、野味。

(3)賞讀“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遊人也‘野’了起來”。

A.快速朗讀,想想“野”加上引號的含義。

B.賞讀句子:“人們,在這山水中返樸歸真了。”“返樸歸真”是什麼意思?(“返樸歸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作者怎樣寫猴子與遊人的“返樸歸真”的?

(4)品讀課文,説説作者在謀篇佈局上採用了怎樣的表達方法。(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

四、朗讀積累,體悟索溪峪的“野”

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表達了獨特的感受,讓我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我們要努力讀中想象,讀出韻味,讀出感受。

1.自己挑選一部分練讀。

2.合作讀、齊讀與個別讀相結合。

3.挑選自己最喜歡的精彩句段背誦、積累。

五、迴歸整體,拓展深化。

1.不同的人對同樣的自然風光,會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處美麗的索溪峪,感受到一個字──“野”:這裏的山野、水野,這裏的野物“野”性十足,連遊人也返樸歸真,漸漸變得“野”起來。作者描繪索溪峪獨特的美,洋溢着自己暢遊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課後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描寫張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細細品讀,用心體會:他們對索溪峪的感受是什麼?又是怎樣表達的?

(二)閲讀拓展訓練

山林之晨

吳春暉

雨,忽急、忽緩、忽飄、忽灑地下了一夜,終於在黎明即將來臨之際,悄然而住了。雨後初晴,碧空如洗。我帶着濃濃的興致,信步踏上了我家房後那曲折幽深的山徑。

四周滿溢着泥土的芬芳,混雜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為之一振。那些圓圓的、亮亮的、潤潤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滿天星斗,掛在樹枝上和草葉上,閃閃爍爍,熠熠生輝。走不多遠,我的衣襟已濕漉漉的了,真可謂“道狹草木長,朝露沾我衣”呀!

樹林中的歌唱家--小鳥,倏的一下,從一個樹枝飛到另一個樹枝,抖落了顆顆“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那叫聲,時而婉轉,時而酣暢,使人為之陶醉。或許因為“鳥鳴山更幽”的緣故吧,此時的山林愈發清幽了。

晨霧似乳白色的薄紗,如夢、如幻、如詩、如畫,揮不走,扯不開,斬不斷,擋住了我的視線,我有一種飄飄然乘雲欲飛的感覺。山披着霧,霧籠着山,綠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綠色,如同掛着白霜的綠葡萄,又好似典雅清秀的山水畫。莽莽蒼山似乎在酣睡着。

漸漸地,羣山就像一個個嬌美的維吾爾族少女,揭開層層潔白的面紗,臉頰飛起了一抹淡淡的紅雲,然後脱去白紗,換上了淡淡的桔黃的綴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有的地方是亮晶晶的一片,折射着一抹陽光,閃動着美麗的光澤。我不由地注目凝望,看着看着,羣山已悄然無聲地穿上了深綠色的長裙,霞光圍繞着她美麗的身軀,為她鍍上了一圈金色的光暈……

露珠也似乎驚詫於眼前的景色,悄悄地溜到別處遊玩去了,地上留下了它們的痕跡,濕濕的,潤潤的。透過枝葉的間隙,霞光執拗地照在我的臉上、身上。此時,山林上空的晨霧已不見了,而山林之中,卻流動着煙波,薄薄的一層,長長的一縷,濃濃的一團,我似乎置身於仙境之中,不禁陶醉了。這時,一束陽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來,望着這陽光的恩賜,心裏湧起一種莊嚴、聖潔的感覺。

恍惚之中我彷彿變成了花叢中的一朵,露珠中的一滴,羣鳥中的一隻,陽光中的一縷,我的魂靈飄起,似曠野的鳥兒在藍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深遠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此時此刻,在這靜寂的山林中,我激動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誦,我想歡呼,我想雀躍。哦,不!何必破壞這份屬於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吸一口這甜甜清新的空氣,就足夠了。還有,在心底高喊一聲:我愛你,山林之晨!

1.聯繫上下文解讀句子。

(1)“一束陽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來,望着這陽光的恩賜,心裏湧起一種莊嚴、聖潔的感覺。”説一説,作者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

(2)“此時此刻,在這靜寂的山林中,我激動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誦,我想歡呼,我想雀躍。”作者到底想抒發怎樣的情懷?放飛心靈的翅膀,説一説或寫一寫。

2.這篇短文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它描寫了哪些景物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短文語言優美,巧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分別找出不同的句子用心品讀,體會其含義與手法。

夏感

樑衡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爐子上的一鍋冷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了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漸漸滋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牆。輕飛曼舞的蜂蝶不多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着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擁着一艘艘的艦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着,飄過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香。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它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漫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們早起晚睡亦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風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麥子打完,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

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想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1.解釋下列詞語。

春華秋實:閒情逸致: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處的一組詞語,恰當的是()。

A.垂直頂着悄然生長B.長着結着默默前行

C.挑着舉着匍匐前進D.舞着搖着歡樂行進

3.第一段劃線的句子採用了比喻手法,説説作者用此比喻的意圖是什麼?

4.體會句子包含的思想感情。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

5.最後一段寫到“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作用是什麼?

6.最後一段寫到夏季“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結尾處又“想大聲讚美……黃金的夏季”。

(1)這兩者是否矛盾?請簡述理由。

(2)作者為什麼要讚美夏季?

7.通觀全文,選出不屬於作者所體會到的“夏感”的兩項是()。

A.“充滿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

B.“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

C.“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

D.“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天地間升騰。”

E、“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正是一個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旺季。”

8.夏天是炎熱的,難耐的,但不同的地方並不完全一樣。小朋友,你那裏的夏天給了你怎樣的感受呢?用一段話寫一寫夏天的太陽、雨或者風吧。

[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篇五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冊1

學習目標: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的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一塊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① 一本好書,藴含着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閲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從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讓我們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② 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③ 用自己的話説説課題的意思。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② 請同學讀課文,正音。

③ 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④ 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麼,在書上做上批註。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① 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記號。

② 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③ 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歡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是早已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説:“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説:“我怎麼沒注意過,光線怎麼那麼美!”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讓大家充分説説自己的感受。(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表不同的見解)

④ 齊讀第6自然段,聯繫上下文説説“新東西”指的是什麼。

⑤ 有表情地朗讀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一、激趣課文,深入感悟

① 朗讀課文1—6自然段。

② 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後、最後”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麼?

③ 聯繫實際,同學們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後……最後……”説一説。

④ 自己試着背背第7自然段。

⑤ 默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麼?

⑥ 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節。

二、積累運用,昇華認識

① 劃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着背一背,再與同學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② 合作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自己有什麼啟示?説説如果有一本書陪伴自己去旅遊,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後……最後……)

③ 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動

① 讀一讀課文,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② 向大家介紹你是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説説你喜愛它的原因。

四、作業

① 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② 抄寫生字詞。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冊2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覆讀書的方法,並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閲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於閲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閲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難點:理解作者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讀書名言,回顧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想想自己閲讀經歷與方法。

2、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課件出示生字,一些重點句子及訓練的句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為什麼?

[設計意圖:文本的開篇就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創設,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説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營造一種寬鬆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同時,學生有了自己的選擇後,再去領悟文中的選擇時,或許更能感悟作者愛書的人文情懷。]

二、釋題明意,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麼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麼意思?

2、質疑課題。(為什麼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設計意圖:就題質疑的方式似乎陳舊,但並不落後、過時,語文教學應講追求紮實、有效。只要能服務教學,有益於學生語文學習,就是好方法。本文圍繞課題質疑,很容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旨:作者只選一本書旅行的原因。]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並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後,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①教師呈現詞語,學生自由拼讀;去掉拼音,指名領讀;讀對了大家跟讀。

②教師呈現文中帶有生字新詞的重點句子,請學生讀句。

③指導寫字。

師:你們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兩個字最難寫?誰來教老師寫。(着重指導“豫”、“趟”的寫法,學生可能認為其它字難寫,可以順勢指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導書寫。)

④讀通課文。

師:大家已經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同桌之間合作讀書,每人一段輪流讀,互相聽評,幫助對方把書讀得更通順,更好。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中,繼續關注識字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避免常規教學中受公開課的影響,尤其是進入高年級後忽視學生生字學習和第一課時的學習,特別強調第二課時學習,以致第二課時,任務重,頭緒多,走馬觀花,無法落實。]

四、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整體感知。

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寫了什麼?

2、自讀自悟。

師:為什麼作者要以一本書為自己旅行的伴侶呢?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把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弄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讀文,並結合課文,交流感悟,教師注意評價多樣性的引導。作者把書當作自己朋友,當作自己的家,不論朋友見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們還是會有新的發現。説明“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板書:常讀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練筆。

①感悟方法。

師: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她在讀書過程中是怎樣讀的?(生讀第7自然段。)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體會: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穫、想象)

(板書:思考、品味、小結……)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體會“首先……然後……還……最後”的句式)

(這一過程,簡單理解,重點讀中感悟。)

②關注練筆。

師: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一定對我們有所啟發,我們平時也讀了許多書,你是怎樣讀書的呢?請大家拿出習作本,寫一寫,注意用上“首先……然後……還……最後”的句式。

③展示練筆。選擇幾篇學生習作,請學生上台朗讀交流。

④小結。通過學習課文,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瞭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後的閲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閲讀的快樂。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讀自悟過程中,抓住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落。同時,讓學生在讀中與作者對話,交流自己讀書經歷與方法,讓學生展示自我閲讀的成功,激發學生動腦、動口的表達慾望。讀中學寫,既整合了教學內容,又體現了紮實的語文實踐學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瞭解上節課所學內容:瞭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板書:以書為侶:原因方法)

2、瞭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麼印象?(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閲讀。)

3、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書,愛讀書,我們應該怎麼讀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由內容的把握到情感的感知、體會,是閲讀教學中質的飛躍與提升。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定好閲讀教學的“調”(情感),更難得的是這種情感得自於學生自主的暢所欲言與感悟。]

二、體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你認為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愛書、愛讀書的深厚情感,畫上記號,想一想作者怎樣具體地表達這種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寫上批註。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師:你發現了哪些句子表現了作者深愛書籍?説説作者是怎麼表達這種情感的?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根據學情安排教學,下面為預設順序,注意體會以比喻的表達方式為主。)

(1)假設。(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學生談體會。(作者怎麼表達自己愛書的情感的?怎麼調動讀者的閲讀熱情的?)

②指導朗讀。(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選擇的事物應讀出疑問的語氣,以突出作者對書的鐘愛。)

(2)比喻。(重點研讀。)

a.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 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c.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導學生體會把書當作朋友時的珍愛與親密;把書比作家時的温馨和留戀;把書比作故地時的方便與依戀。

②把這三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用比喻對錶達愛書之情的妙處。

③拓展練習。

師:根據你自己的讀書感受,填一填,讀一讀,尊重學生個性化見解。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

(3)設問(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猶豫”。

②體會朗讀,體會回答果斷、愛書之切的情感。

(4)反問。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①學生交流體會。(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作者愛書的情感更進一層。)

②體會朗讀,體會反問、質問的語氣。

(5)列舉交流學生自己蒐集到的讀書的名言資料。

(6)朗讀全文,迴歸整體。(可指名接讀。)

師:讓我們帶着對書的熱愛,再次體會作者假設、比喻、反問的表達方法!(完善板書:熱愛讀書)

理由:常讀常新

以書為侶熱愛讀書

方法:思考、品味、小結……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交流品讀中的思維碰撞,感悟、習得作者的表達方法,重點感悟、學習比喻的表達方式並讀好課文。在這一環節中,作者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但教師心中不可不分輕重,滿盤皆抓。教師應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上(對錶達的方式並不瞭解,更不知道一些俗語。)對教學重點放在比喻的表達方式上,不僅讓學生學習體會,還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模擬表達,各抒己見,積累內化。除比喻的表達方式外,其它如假設、設問、反問等的表達方式,學生有所感悟,教師點到即可,把重點放在指導品讀上,讓學生讀出滋味來。]

三、閲讀鏈接,昇華情感

師:請大家放聲朗讀《神奇的書》

1、畫出書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麼表達的。

3、學習了課文,讀了這首詩,談談你對書、對讀書的感受,誦讀這首詩歌。

[設計意圖:在學生閲讀感悟有所沉澱內化時,順勢引導拓展新的閲讀內容,讓學生有喧泄、展現自己情感與能力的空間,實現課堂上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間的對話。最後的暢談感受,更是實現學生對閲讀興趣與價值觀的新的提升,讓學生心中銘記“走遍天下書為侶”。]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冊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閲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並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有一種果子叫長生果,你們見過嗎?(板書:長生果)

2、説實話,老師也沒有見過,不過在神話中聽説這種果子吃了能讓人長生不老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閲讀課文——我的

“長生果”(完成課題板書)

3、齊讀課題。

4、課題中的長生果打上了引號,可見它並不是指真的長生果,那指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⑴ 課題中“長生果”指的是。

⑵ 課文寫了作者童年時的___和___的幾件事。

2、遇到生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交流。

(板書:讀書 作文)

三、自讀自悟

1、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邊讀邊畫,把自己感受較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2、交流:

我們先來看看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板書:飽覽“香煙人”畫片《秋天來了》、看圖書、閲讀文藝書籍《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讀中外名著。

3、從作者所讀的書籍中你看出了什麼?

(讀書的範圍越來越廣,內容越來越深,從中得到的知識越來越多)

書的類型:我對書的情感、“香煙人”畫片、看圖書、閲讀文藝書籍、讀中外名著。

4、作者是怎樣讀書的呢,他對書傾注了哪些情感?仔細閲讀寫他讀書的段落,在書上畫出相關的句子或詞語,完成如下表

格:

書的類型 我對書的情感

“香煙人”畫片

看圖書

閲讀文藝書籍

讀中外名著

四、交流,教師點撥

1、讀自己畫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例如:如醉如痴、津津有味、牽腸掛肚、囫圇吞棗等。

(貼出小黑板條)

3、點擊多媒體,填表。

4、從表上所填的這些詞句中你看出了什麼?(作者很愛讀書,爭分奪秒地讀書)

5、像他這樣讀如醉如痴,廢寢忘食地讀書,簡直就是一個(書迷,書蟲,書痴,書狂)

五、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高爾基曾經説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作者就是這樣如飢似渴地讀書,把讀書當作人生一大

樂事。正如文中所寫:

(點擊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這段話寫得多美呀,他把讀書當作人生中的一件美事,所以描繪小時候讀書的情景才能寫得這麼美,讓我們自己試着美

美地讀一讀吧。

3、指讀、評議。

4、師範讀。

5、全班齊讀。

6、小結:

作者愛讀書,他從書中得到了報償和饋贈。

六、交流

1、作者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2、多媒體出示道理。

3、學生結合文中事例和自己平時寫作談談感受,理解詞語:嘔心瀝血。

4、欣賞作者寫秋天的作文,理解:別出心裁。

5、作者的作文得了“甲優”和“讚譽”都歸功於(讀書)這就是讀書給他的報償和饋贈。(板書:報償 饋贈)

七、總結、昇華

1、讀書使作者一生受益,他成功了,成了一位響噹噹的作家,有着精彩的人生,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話:“閲讀,生命因你

而精彩。”

2、我們再來看看課題,作者把書比作長生果是因為(作者喜歡讀書,它使人一生受益)正如沙士比亞所説(出示:齊讀)

所以課文一開篇就説(出示課文第一句話,齊讀)

3、分享一首小詩:神奇的書。

4、總結:

讓我們養成愛好閲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它就像長生果,帶給我們一輩子的營養,讓我們一生受用!

【板書設計】

4我的“長生果”

讀書 作文

飽覽“香煙人”畫片

看圖書:報償《秋天來了》 甲優

閲讀文藝書籍:饋贈《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讚譽

讀中外名著

【教後反思】

這是一篇閲讀課文,課文很長,如何在一節課內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

我想首先得讓同學們運用以前所學的閲讀方法進行快速地閲讀,迅速地捕捉文中所傳遞的信息。

第二、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既做到以學為主,也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第三、精心處理教材,緊扣文章主線展開教學,教學線路清晰,重點突出。

這堂課,開篇與結束緊密相連,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給人一氣呵成,渾然一體之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大段的老師的話語,看似説得有些過多,擠兑了學生學習的時間,但是使學生對閲讀的認識得到了昇華,激發了學生對閲讀的熱愛之情。所以我覺

得這些時間花的也是值得的。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冊

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冊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注意多音字“給”的讀音。隨文學習本課的關鍵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激發學生從小熱愛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勵同學們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切身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

2、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勵學生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1、(板書:條約)同學們,你們知道“條約”嗎?結合預習説説你對“條約”的瞭解。

2、解釋“條約”:國與國之間簽定的有關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的文書。

3、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有趣的條約:兒童和平條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鼓勵學生讀題質疑,部分解疑。

(1)兒童和平條約和其它條約有什麼不同?

兒童和平條約不用強制別人執行,它表達的是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

(2)兒童和平條約簽定的原因和時間?

1986年為聯合國“國際和平年”。這一年,全世界圍繞“和平”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之一就是簽定一項公約——“兒童和平條約”。同年9月全世界兒童聚集在美國,分別代表本國兒童在條約上簽字。代表中國在條約上簽字的是11歲的國小生劉玲。

(3)兒童和平條約裏都寫了什麼內容?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過渡:兒童和平條約裏都寫了什麼內容?帶着我們的好奇心走進課文。

2、根據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自己認為難懂的詞句做上記號,聯繫實際想一想。

3、小組內互幫互學,交流自學情況。

4、分段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注意:多音字“給”在本課的讀音。

5、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1)默讀。要求:邊讀邊想,條約有些什麼內容?

(2) 組內交流。要求:試着關上書説一説。

(3) 指導學生概括條約內容:嚮往和平——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創造和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梳理課文條理。

2、交流:兒童和平條約字裏行間都表達了兒童共同的心聲,這心聲是什麼?(相機板書:和平)

3、過渡:我們初讀課文便讀出了全世界兒童的共同心聲。如果再走進條約,細細品味,我們還能夠體會出條約藴涵的那份執着以及兒童維護和平的決心。下節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條約。

四、指導書寫

1、小組內自由識記、書寫生字。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四課,知道了全世界兒童的共同心聲:希望世界和平!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兒童和平條約》,去體會條約背後藴涵的那份執着與真情。

二、入情入境,細讀感悟

1、學習1——4自然段:嚮往和平

(1) 過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恆的主題;和平,世界人民嚮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作為“我們世界的兒童,宣告未來的和平。”

(2)自由讀1—4自然段,説説你從中知道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3) 相機出示句子:“我們要消滅一切!”鼓勵學生質疑:“這一切”指的什麼?

(4) 默讀1——4自然段,勾畫相應詞語,小組交流:聯繫實際説説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5) 拓展想象:除了“戰爭”、“破壞”、“憎恨”等詞語,“這一切”還可能指的是什麼?(一切與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體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7)播放音像畫面,教師激情渲染戰亂場面:戰火硝煙,肆意瀰漫,無數轟炸機從人們的家園上空飛過,轉眼間,城市變為廢墟,到處是哭泣和呼喊,人與人之間充斥着冷漠、恐懼和憎恨。多少人在戰爭中失去家園,多少親人不得不面對生死離別!看到這樣一個**的年代,你在想什麼?想説點什麼?(消滅“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嚮往和平)

(8)情感朗讀。可以引讀。

2、學習5——9自然段: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1)過渡:消滅一切與和平對立的事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切換畫面,用心發現和平的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吧。

(2)點讀5——9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我們是怎麼做的?

(3)指導讀句子,感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

(4) 我們將共享富饒的大地、保衞美麗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潔淨,這既是和平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更是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帶上我們的這份責任心齊讀5——9自然段。

(5)拓展聯想:除了人類這些賴以生存的美好環境,和平的世界裏,我們還可以擁有什麼?又會有什麼責任和義務呢?仿説句子:(誰)給予我們(什麼)———我們將(怎樣做)

3、學習第10自然段:創造和平

(1)承上啟下:沒有戰爭,處處鳥語花香、歡聲笑語,那是一個多麼美好、和諧的世界啊!人們的生活幸福而舒適,心情開朗而豁達。讓我們為了和平、為了現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讀第10自然段。思考:我們不僅有享有和平的權利,同時也有維護、創造和平的義務和責任,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3)只有我們共同攜手,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才能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讓我們加入和平志願者的行列,叫響我們的和平口號吧!齊讀第10段。

三、迴歸整體,拓展延伸

1、過渡:遠離戰爭,珍愛和平、創造和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請同學來説説學習本課的收穫。

2、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着背下來。

3、介紹一篇詩歌《放飛和平》,讀一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蒐集一些有關呼籲世界和平的文學作品,讀一讀,或者辦成小報。

板書設計:

4、兒童和平條約

嚮往

珍愛 和平

創造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冊 篇七

國小英語四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通冊備課

一、教學內容: BOOK 3

本冊書共六單元,課本內容共分六部分:

Unite 1

My

Classroom

Unite 2

My

Schoolbag

Unite 3

My

Friends

Unite 4

My

Home

Unite 5

What Would You Like?

Unite 6

Meet My Family!

二、教材分析

為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新內容時要強調聽準,辯清,觀察,模仿,練習運用。即:

聽音——仔細靜聽;

辯音——辨清發音;

觀察——注意觀察;

模仿——認真模仿;   練習——積極練習;

運用——實際運用;

課堂練習

A----活動手冊

它是本套教材教科書的主要組成部分,與課本同步進行。

B----單元練習

每單元課後用一課時鞏固前面內容。

錄音帶,投影片和教學掛圖,音標卡片,字母卡片,教學圖片。這些輔助材料,均為配合課本的系列輔助材料,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有效的進行教學,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

1、對於有一年學習基礎的。學生要求進一步提高,加強兒童對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能力,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説英語,在理解的基礎上表演英語。

2、

打下較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

3、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根據單詞的拼寫和發音規則認讀和拼寫單詞。

四、重點難點:

1、“四會”單詞的教學。

2、每一課的會話的表演。

3、四會單詞的拼寫。

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的生字詞,認識歎詞,體會所表達的情趣;

2.學習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趕海的無限樂趣。

教學過程:

板塊一:概括課文的大意

1.藉助文後生字的注音,嘗試讀通課文。

在學生練習朗讀後,教師引導學生逐段朗讀,就語句中的生字詞進行重點指導。

例:指導書寫“暑假、舅舅、俘虜”三個詞語中易錯的生字。

2.指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説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教師提示: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語句;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概括為一句簡潔的話。

交流點評,例句:(1)我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2)我來到海邊,追趕浪花;(3)人們趕海時的情景;(4)趕海的人們回去了;(5)我邊回邊唱歌。

3.根據段意,説説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的特點?引導學生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首尾用同一首歌來呼應;按“來到海邊;人們趕海;人們回去”的事情發展順序寫。

教師提示:閲讀一篇文章,要大概瞭解寫了什麼,並且整體上把握寫作的順序和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於我們深入地閲讀理解。

板塊二:感受趕海的樂趣

1. 讀課題,讓我們隨着人羣一起去趕海吧!

2. 海灘上有各種各樣的海貨,誰能用個恰當的詞,讓它們成為你的“戰利品”?

(1)出示填空:____螃蟹 ____海魚 ____貝殼

學生填寫後出示:捉螃蟹 撈海魚 撿貝殼

所填寫的三個詞有什麼特點?(都是動詞,都是提手旁,指導書寫。區別:撿與揀)

引導學生朗讀,體會這三個詞語的特點。如果寫成:捉螃蟹 撈魚 撿貝殼,讀起來的感覺有什麼不同?這樣一改,就失去詞語的節奏了。這三個詞語字數相同,結構一樣,讀起來就節奏勻稱,有一種聲韻的節奏之美。

(2)繼續出示:____海星 ____大蝦 ____海螺 ____龍蝦……引導學生填上恰當的動詞。提示學生不可以重複用詞,教師可以用動作提示,如:海螺藏在沙子裏,怎麼辦?挖。

例句:摸海星,捏大蝦,挖海螺,抓龍蝦……

(3)出示句子: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很多人了,他們有的捉螃蟹,有的撈海魚,有的撿貝殼……

你體會到趕海的時候,有什麼特點?(人多,熱鬧,喧鬧,快樂……)

這句話怎麼寫出這種喧鬧的特點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讓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個省略號表明還有很多人,還有很多的有趣的事。)

指導學生通過節奏快慢的變化、聲音高低的區別,讀出那種喧鬧、快樂的感受。

3. 我和小夥伴們也去趕海了,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吧!

(1)學生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後半部分。

讀後,問學生:這次趕海,你有什麼感受?(教師歸納到一個“趣”字)

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個“趣”字表達出來?

(2)學生再次朗讀,教師巡視,作個別指導。

(3)出示:我在海水裏摸呀摸呀,嘿,一隻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學生讀後,問:這句寫什麼?(我摸到了一隻海星)

教師可以範讀,突出:摸呀摸呀,嘿,被我抓住了!

引導學生體會

“摸呀摸呀”,詞語的重複,體現摸的時間長,摸的一種樂趣;

“嘿”,表達出什麼?(驚喜之情)

“被我抓住了”,比較:我把一隻小海星抓住了!(被字句更加突出我的那種驚喜和樂趣,因為我是在海水裏摸,大海撈針,一般很難摸到遊動的東西。但是我居然摸到了一隻小海星,出乎意料的歡喜!而我把一隻小海星抓住了,似乎是我事先知道是一隻小海星,再去抓,就完全沒有了那種驚喜的感覺了。)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出示:哎,那邊一個小夥伴,正低着頭尋找着什麼。我走過想看個究竟,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原來是一隻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突然,小夥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這句寫什麼?(一個小夥伴捉螃蟹)

哎,表達出什麼?疑惑,好奇。比較“哎”讀第一聲、第四聲時所表達的不同的情態。(第一聲表示驚訝,哎,你真行!第四聲表示遺憾、悔恨、懊惱。哎,早知如此,我就不去了去!而這裏,可以讀第二聲,表示一種疑惑、好奇。)

理解“束手就擒”,理解“擒”的意思,比較與“抓、捉、拎”等詞語的不同。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讀出那種緊張、有趣的語氣來。

(5)出示:咦,怎麼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隻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着兩條長鬚,活像戲台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這句寫什麼?(我俘虜了一隻大蝦)

咦,表達出什麼?(突然之間的奇怪,疑惑。)

哦,表達出什麼?(一下子明白了。)

比賽朗讀,看誰能體會到趕海的樂趣?指導讀出輕快、活潑的語氣。

(6)連起來練習朗讀這3段話,或者分3位學生朗讀,進一步感受情趣。

4.這3句話與第1句話有什麼聯繫?(總分關係)

5.出示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説説寫了什麼?(趕海的人們離去了)

(2)這時的海灘有什麼特點?(平靜)

(3)作者怎麼寫出這個平靜的?(直接描寫;借寫海鷗飛翔來寫海灘的平靜,還襯托出一種寧靜的美。)

(4)指導朗讀,體會平靜之美。

6.現在,誰能根據課文內容,説説什麼叫“趕海”?(人們趁海水退潮的時候,到海灘上去淘海貨。)這個“趕”字表達出些什麼?(爭先恐後,抓緊時間,急切,因為潮水上漲了就不能在海灘上了,必須抓緊時間。)“趕集”也是這個意思。

板塊三:體會歎詞的情趣

1.出示句子

(1)嘿,一隻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邊一個小夥伴,正低着頭尋找着什麼。

(3)咦,怎麼我的腳也癢癢的?

(4)哦,原來是一隻大蝦在逗我呢!

這4個句子中都有這樣的詞:嘿,哎,咦,哦。這些詞表示感歎或者應答,就叫“歎詞”。歎詞在句子中能表達特別的情意。一起讀一讀,感受一下。作者就是藉助這些歎詞吧內心的驚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表達了出來。在朗讀中,我們要注意體會這些歎詞所藴含的特定的情態、情意。

2.出示其他文章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朗讀體會歎詞表達的特殊情意、情趣、情態。

(略)

3.指導學生嘗試運用歎詞。根據上下文,體會情景,填上恰當的歎詞。

語文課上,王老師佈置了一道作業:回家當着爸爸或媽媽的面,大聲説:“爸爸(媽媽),我愛你!”嘻嘻,居然有這樣的作業!大兵邊走邊琢磨着怎麼完成這道題。哎,都男子漢大丈夫了,怎麼説得出口哦!回家一看,爸爸正坐在沙發上看足球賽。大兵哎邊上看了一會兒,憋足了勁,走到爸爸身邊説:“爸爸,我愛你。”嗯,爸爸愣了一下,瞪着眼睛問:“你沒事吧?”大兵一肚子委屈,哼,早知道就不説了,“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哦,你不早説啊?”爸爸哈哈地大笑起來……

學生填寫,交流,體會當時的情景;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2、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重點:感悟“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課前準備 以記者身份,採訪兩會熱點話題。如:物價、醫療、住房、教育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用汪國真的人生格言揭開本節課學習的序幕。

2、學生交流介紹關於埃利諾·羅斯福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掃除生字、詞障礙。

2、投影出示學習要求:

①讀一讀課文的1~8小節,然後嘗試着描述一下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如

何?他作了哪些準備?

②説説課文描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三、模擬採訪,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1、出示要求

(1)讀一讀課文的9至14小節,把科寧斯和羅斯福夫人的對話分別用不

同的線條標出來,對採訪的內容做到胸有成竹;

(2)討論:為了使再現採訪能夠比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議;

(3)學生小組內排練;

(4)上台採訪;

(5)細細地揣摩羅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長的話,進一步感悟廣交朋友,走

向生活的人生態度。

相機總結:羅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滿了熱情和智慧的女性。

2 、對於再現採訪,老師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先讀課文相關內容,明確採訪

內容;然後討論採訪應注意什麼?

(記者的注意事項,怎樣表現羅斯福夫人等等);

3 、採訪時,及時點撥學生注意採訪記者和羅斯福説出不同的口吻、語氣。

4 、體會羅斯福夫人的話,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

三 揭示主題。

1 、引讀課文第三部分。

體會科寧斯的收穫。

2、指導朗讀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

“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給我的生活賦予了價值,增添了歡樂。”

3、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人生格言。

四 拓展性作業。

討論寫採訪報道的角度;幫助學生複習梳理科寧斯寫的採訪報道可以從哪

些角度寫?

板書設計

9、走向生活

“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給我的生活賦予了價值,增添了歡樂。”

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的教學設計 篇十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教學要求】 ⒈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試商和調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能判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幾位數,能估計商的最高位是幾。 ⒉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乘法與加減法、除法與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初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會脱式計算兩步運算的式題。 ⒊經歷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這些運算律,會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簡便運算。 ⒋初步認識射線和直線,能區分線段、射線和直線;瞭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體會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⒌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表示角的符號和角的計量單位“度”。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45°、60°、90°的角。 ⒍進一步認識直角、鋭角和鈍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係。 ⒎能根據實際需要對數據分段整理,填寫統計表,能對統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分析和判斷。 ⒏在探索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進行有關的口算、估算的過程中,發展類比遷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發展數感。 ⒐在認識射線和直線的過程中發展空間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數,認識平角、周角,認識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等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有條理的思考,初步學習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説明。 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有效地與同伴合作,或者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或者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與同伴交流,體會合作的益處,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 ⒓通過數學學習活動,初步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 ⒔在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初步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增強理性精神。 ⒕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敢於提出疑問,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下,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⒈正確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進行筆算;正確判斷商是幾位數,商的最高位位是幾。 ⒉運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混合運算進行簡便運算。 ⒊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⒋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係的學習過程。 【教學難點】 ⒈利用間隔排列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的有關問題。 ⒉對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作出正確的分析。 ⒊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或垂線。 ⒋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分析、判斷、創新等能力進行培養。 【進度安排】 單元 課時 除法 13課時 角   7課時 混合運算  8課時平行和相交  5課時 找規律 4課時 觀察物體  4課時 期會考試  2課時 運算律   7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  4課時 統計與可能性  6課時 認數 8課時 用計算器計算  5課時 整理與複習  6課時 加機動課時10課共89課時 【研究專題】 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教學措施】 ⒈學期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加強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⒉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從而輕鬆掌握所學知識。 ⒊加強補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不落人後。 ⒋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無味。         第一單元 除法   【教學目標】 ⒈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探索、掌握整十數、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商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⒉ 使學生經歷試商過程,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進一步加強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⒊ 使學生在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已掌握的乘、除口算的方法,能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⒋ 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已有的計算解決問題睥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鍛鍊克服困難的意識,培養認真負責的精神。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5頁: ⒈ 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⒉ 學習除數不是整十數的筆算,着重掌握試商的方法(包括試商後不需要調商和試商後需要調商),以使學生較為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課時劃分】 共計13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1課時 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筆算  1課時 練習一    1課時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3課時 練習二    1課時 練習三    2課時 複習    2課時 單元測試練習  2課時   第一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1頁例題,“試一試”,第2頁“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要求】 ⒈ 充分利用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和已積累的除法計算經驗,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兩位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⒉ 在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 【重點難點】 ⒈ 靈活掌握整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學會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 ⒉ 學會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 【教學資源】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課件出示) 漫長的暑假過去了,在暑假中有沒有去新華書店逛逛呀,我們學校也到新華書店去為同學們採購了好多書,你們瞧,實物投影出示掛圖。 二、師生探究 1、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學生自己列式計算 3、交流:板:60÷20= 4、提問:80÷40怎樣想? 相機板書:20×3=60  6÷2=3   60÷20=3  60÷20=3 5、提問:60÷20要怎樣筆算呢?這就是今天學習的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板課題) 6、教學豎式 筆算先寫豎式(板豎式)提問:60除以20得幾?為什麼是3?3寫在哪一位上?為什麼不能寫在十位上呢?接下去怎麼算?(完成豎式)誰來説説筆算60÷20怎麼想的? 三、活動嘗試 1、出示題目:96÷20= 2、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在書上完成,並驗算 3、反饋交流,提問:這題與前面一題有何不同?餘數是幾,餘數是不是比除數小? 4、指出:兩位數除以整十數,商寫在個位上,計算時,只要想這兩位數裏最多有幾個除數,就是商幾。 四、鞏固反思 1、想想做做1 (1)學生自己完成 (2)反饋交流:你是怎樣想的?上下兩題有何異同? 2、想想做做2 (1)出示前兩2題,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在書上完成 (2)反饋交流: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3)比較這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與不同的地方? (4)出示後2題,用相同的方法完成 3、想想做做4 (1)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時間單位?你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嗎? (2)小黑板出示:60分=( )時 60秒=( )分 180分=( )時  300秒=( )分 420分=( )時  540秒=( )分 (3)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4)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4、想想做做6 (1)學生自己完成,指名2人板演 (2)反饋交流 5、完成思考題 (1)小黑板出示思考題 (2)學生自己完成,能寫幾道就寫幾道 (3)交流: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四、應用質疑 1、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穫?有什麼疑問? 2、作業:P2―3.5 板書設計: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60÷20=3(包) 96÷20=4……16   3 4  20 20 60  20 96  驗算×4   60   80  80   0 16 +16 答:60本《科學天地》要打成3包。  96   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筆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3頁例題,“試一試”,第4頁“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要求】 ⒈ 使學生經歷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試商過程,初步感受試商的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除法。 ⒉ 使學生在探索、練習中不斷豐富積累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重點難點】 ⒈ 估計商的大致範圍。 【教學資源】實物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⒈口算下面各題,指名説出其中一、兩題的思考方法。 120÷40 560÷70  420÷60  240÷80  320÷40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⒈出示例題圖,指名説説題意。 提問:要求“可以分給幾個班”算式怎樣列?學生列式。 ⒉提問:420÷30得多少,你們能估計一下商大約是多少嗎? 三、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⒈估算出結果。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結果和方法。 ⒉筆算出結果。 ⑴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 ⑵提問:你是怎麼想到要商1的?這個1為什麼要寫在商的十位上?30怎麼來的?… ⒊教學試一試。 ⑴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的兩題,指名説説計算過程。 ⑵比一比:這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⒋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⑴同學們分小組説一説,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可以怎樣算? ⑵師小結,補充完整。 四、想想做做 ⒈“想想做做”第1題。 ⑴學生獨立計算,指名版演。選擇其中兩題説一説計算過程。 ⑵比較前兩題和後兩題,為什麼被除數一樣,但商的不同? ⒉“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找出錯誤,全班交流,分析錯誤原因。 ⒊“想想做做”第4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q7lo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