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錄像機、鵬博士教學軟件、液晶投影儀、大屏幕、錄像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麼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麼不同)。

(二)彙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通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瞭解?

2.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課本,説説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説出為什麼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 潮過後)

(三)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彙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遊客,他們爭先恐後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裏有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像後的感受。

第二課時

(四)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才我們在錄像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學生通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通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a.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b.怎麼會出現“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a.怎麼會形成“白色城牆”呢? 因為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牆。)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麼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麼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佔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湧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

c.男女同學比賽讀。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麼?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你覺得怎麼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説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通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做“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教師在網上查看學生練習情況)

7.調一學生的練習作示範,投影到屏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麼順序寫潮水變化的?(教師指屏幕啟發學生説出由遠而近)(板書:遠近)

(2)師小結:作者隨着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潮水變化,使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為在祖國大地上有如此壯觀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着無限讚歎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説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餘下的內容)

(5)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通過學習瞭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麼“潮來前”、“潮過後”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餘下的幾段。

(五)學生質疑。

(六)學生通過網上查閲,自己解疑。

(七)學生通過網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作鵬博士軟件中《觀潮》一課的練習,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教師網上查看,個別輔導)。

(八)課堂總結。

(九)放錄像(讓學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佈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二

課題

我的心兒怦怦跳

課型

習作

授課

時間

1課時

教學

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自己心跳的事去寫習作。

2、要寫清事情的經過,有條理地敍述。

3、引導學生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之間互相分享交流。

4、掌握敍述事情的方法,並運用到寫作中。

5、敍事要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教學

重點

1、圍繞自己心跳的事去寫習作。

2、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

教學

難點

1、掌握敍述事情的方法,並運用到寫作中。

2、敍事要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3、能結合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去寫習作。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創設情境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讓自己心跳的事,你的心心跳的事是什麼事?參加運動會,登上領獎台,心兒怦怦跳;進行社會實踐,第一次採訪他人,心兒怦怦跳;進入考場,遇到難題時,心兒怦怦跳;犯了錯誤,害怕被人發現時,心兒怦怦跳……

今天,我們的習作就是圍繞“我的心兒怦怦跳”來寫的。現在就讓我們寫一寫“我的心兒怦怦跳”吧。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有利於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們儘快蒐集寫作的對象及材料。】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審題指導(出示課件2)

1、讀題目,你都瞭解到了什麼?(板書:我的心兒怦怦跳)

《運動會上領獎的那一刻》,心兒怦怦跳;《第一次採訪》,心兒怦怦跳;《緊張的考試》,心兒怦怦跳;《野外遇險》,心兒怦怦跳……

認真讀一讀,打開寫作的思路,從中得到啟發,確定選材的範圍,必須多讀幾遍,做到心中有數。

2、你認為這次作文的重點應在什麼上下功夫?

請你以“心兒怦怦跳”為題,選擇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寫下來,與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板書:心跳的過程(詳寫))

三、組織材料。(出示課件3)

1、想想自己心跳的是什麼事,是什麼原因讓你這樣,是激動,還是害怕。按要求準備。(出示課件4)(板書:心跳的事)

要求:

(1)説一説是什麼事。

(2)説一説你的心跳的原因。

2、彙報自己的選材。

(1)請習作較好的同學先彙報,其他同學認真聽,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較為客觀的評價。

(2)再請中等和有一定困難的學生進行彙報。同學和老師之間進行及時評價,友善地提出不足之處。

3、互相借鑑習作素材,積累運用。

四、突破難點(出示課件5)

1、剛才我們已經説過要寫好這篇文章重點是心跳、心跳過程。把這些寫下來,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剛才同學們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組進行討論,彙報討論結果

3、教師總結:描寫心跳的時候,我們要抓住心跳的過程;詳細介紹過程中,你的心理活動,你的想法,動作表現,什麼後果,獲得什麼樣的感受。(板書:獲得的感受)

五、動筆練習(出示課件6)

根據你剛才的材料進行寫作練習,注意要把過程寫得生動具體。

【設計意圖:審題指導這個環節能讓學生很快了解題目,把握寫作重點。】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指導,讓學生明白寫作對象及具體要求,同時,通過口述,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

【設計意圖:設計“突破難點”這一環節,除了有利於學生寫作之外,還能鍛鍊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讓學生寫的文章更加生動具體。】

【設計意圖:設計“動筆練習”這個環節,能讓學生把理論運用到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範文指導,讓學生對比自己的寫作,從而進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力。】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六、小結

這節習作課,我們學習了寫“我的心兒怦怦跳”這樣的文章,我們在介紹自己的心跳的事的時候,要抓住心跳來寫,詳略得當,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摯。

板書設計

心跳的事

我的心兒怦怦跳 心跳的過程(詳寫)

獲得的感受

教學反思

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如何才能讓學生寫好一篇文章,這是值得我深思的問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總結了自己的優缺點:

1、在這節課中,我抓住寫作題目,讓學生深入瞭解題目,明確寫作目的,在寫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情況,通過設置“組織材料”“彙報”“練筆”這些環節,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物可寫,有據可依,從而達到預期目的。

3、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沒能及時把握不同學生的寫作情況,沒能對學生的作品做出及時評價,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改進。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以及新詞;朗讀古詩並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背誦、默寫課文。

2、聯繫生活實際、資料查詢、討論等相結合。

3、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喜歡學習詩歌。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並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今天,我們走進李白的時代,和他享受詩的快樂。

板書:贈汪倫

讀詩的名字。

二、自學古詩:鼓勵:請同學們自己讀這首詩,根據註釋,或查字典自己嘗試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

學生各自投入地讀書,然後自己嘗試解釋詩句。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身邊的同學求助

三、學習古詩,體會詩的意境:

1、引導:誰來説説你怎麼理解這首詩的。

2、鼓勵:你很能幹,不用老師講,自己就理解得這麼好,誰再試一試?

3、提示:很好,看來,大家的自學能力挺強,離開老師也能自己學習了。古人説:“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問。”對這首詩,你們有什麼問題?

4、鼓勵將問題進行得更準確:你們真會提出問題,但是,我更相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詩,再仔細思考思考,討論討論,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問題。

5、學生讀詩,提出新的問題。

6、學生再一次説自己的理解。

7、學生提問:“踏歌聲”是什麼意思?李白為什麼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和汪倫的感情為什麼這樣深?”

出示補充的資料(教參)

8.鼓勵:這兩個同學很會聯繫生活實際,按理説送人應該在家裏告別,送別朋友一般又比較傷感,他們發現了詩中寫的和生活實際不同。請大家圍繞“汪倫為什麼要等到李白上船時再送?”“為什麼是歡歡喜喜地踏歌相送?”

9、提示:誰願意發表自己的看法?

10、鼓勵:汪倫真是李白的知己,你們真是李白和汪倫的知己,也是這首詩歌的知己啊!你能把這首詩歌背誦下來嗎?

11、提示:這首詩是誰送給誰的詩?用什麼形式送的?

板書:以歌送別

12、學生細細地讀詩歌,將問題進行系統準確化:“一般人離別時都很傷感,為什麼汪倫送李白時,高高興興地踏歌相送呢?”“為什麼汪倫偏偏要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時候才來相送呢?”

13、學生討論。

14、學生説自己的想法。

15、學生背誦。

16、學生:以歌送別。

四、指導學習古詩《山中送別》:

1、提示:汪倫以歌送別李白,王維也在送別自己的朋友,出示: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2、提示:請你藉助課下注釋、字典等相關的資料進行自學!有困難的同學仍然可以與身邊同學交流。

小組交流

3、引導:誰能將這首詩歌解釋一下?

4、學生自由讀一讀。

5、學生藉助相關的資料進行自學。

6、提示:如果説汪倫用歌送自己的朋友李白,那麼王維用什麼送別自己的朋友呢?

板書:以話相送

7、學生相互討論學習,然後進行展示。

8、學生説説:以話相送。

五、師生:

提示:古人不論是以歌送別、以話相送、以酒相送、以目相送,説到底詩人是以什麼相送?

板書:以心相送 以情相送

激發情感:待人以真心相送,以真情相送,讓我們都懷着和詩人一樣的心情吟誦這兩首詩歌吧!

學生説説:以心相送 以情相

學生進行背誦。

六、作業:1’

提示:課後蒐集相關的送別詩歌,進行背誦。

送給老師幾句詩。

學生完成。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四

認知目標:

1、理解課文中踉踉蹌蹌、遲緩等詞語的意思,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朗讀課文,想想華林到底把戲演砸了沒有。

3、通過上網,瞭解戲劇知識。

能力目標:

1、通過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通過合作學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富有同情心,善待有困難的人。

分層目標:

ABC三類學生在各目標方面要求有所降低。

學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案學生活動

一、認知衝突:

1、板書課題:10、意外的台詞讀課題

2、學生質疑:(1)什麼是台詞?

(2)意外的台詞是什麼?

二、主體探究:(3)為什麼説是意外的台詞?

1、提出小組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理解詞語。

(2)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解決剛才提出的簡單的問題。

(4)圈出華林在演出時神情表現的詞語,

從這些詞語,你明白了什麼?小組合作自學、討論解決

(5)有的人覺得華林把戲演砸了,有的人認為比較簡單的問題。

華林演得最好。你是怎麼認為的?

2、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交流詞語意思:獨幕劇、遲緩、懈怠、客棧、踉踉蹌蹌

(3)根據填空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A、B類學生回答華林是個,新年快到了,他在班級準備的一個獨幕劇裏扮演,他排練時。新年到了,他在演出時説:

(4)説説:課文裏意外的台詞是指什麼?C類學生回答

3、圈出華林在演出時神情表現的詞語,A、B類學生先回答:

討論:從這些詞語,你看出什麼?華林善良,富有同情心,

(1)交流圈出的詞語。善待有困難的人。

(2)品讀課文,指導讀。

(3)説説看法。

4、齊讀課文最後一節,討論:有的人覺得華林把戲小組討論、交流演砸了,有的人認為華林演得最好。你是怎麼認為的?

三、實踐運用:

1、選詞填空:

嚴格嚴厲嚴肅

爸爸的臉突然()起來,我們都不敢出聲了。學生先比較這三個詞的華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很()。意思後再填空。

小孩子不可以説謊。媽媽()地批評我。

2、從下面的詞語中挑選一個造句。

大吃一驚。學生在組內

(大吃一驚什麼意思?誰在什麼情況下會大吃一驚)自選一句造句踉踉蹌蹌。(誰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會出現踉踉蹌蹌的樣子?)

四、拓展延伸:

有關戲劇等知識,你可以從這些網址查看資料:老師也已經從這些網上找到了課本劇、相聲等。小組準備、交流。

這裏有個有趣的相聲《猜字謎》三段,根據自己的愛好,挑一段讀讀。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100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學情分析:

本文雖是一篇科技説明文,卻生動形象、文辭斐然。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令文章增色;作比較、舉例子等説明方法使課文深入淺出,具體可感。教學本課應指導學生體會它們的妙處,並學着運用於今後的習作。

教學建議:

本文中心突出,語言通俗易懂,完全可以多給學生一些閲讀和想象的空間,教師就勢從旁指導即可。教師還可以設計一系列問題,以此為綱,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並分類,再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過程與方法→←】

藉助工具書理解課題,初讀課文後,讓學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詞句相互質疑、解疑,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蒐集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利用幻燈片展示反映不同時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圖片)生活的巨大變化是科學技術不斷髮展的結果,今天我們來學習《呼風喚雨的世紀》,感受20世紀100年間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提出不懂的問題。

3、全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三、細讀課文,體會表達方法

1、讀第1、2自然段。

(1)聯繫上下文理解“呼風喚雨”。

①這個詞讓你想到誰?(有法術的神仙)

②文中誰“呼風喚雨”?靠的是法術嗎?

③用自己的話説説對“呼風喚雨”的理解。

(人類利用科學手段能夠有條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到自然條件的嚴格限制)

(2)“發明”與“發現”有什麼區別?(“發明”是指創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發現”則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瞭解的事物或規律。)

2、重點指導第3、4自然段。

(1)指出你讀後不理解的地方。

①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a、“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讓你想到了誰?他們的哪些本事能反映出這三個詞語的意思?

b、“願望”是什麼意思?(希望將來能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

c、這些願望在20世紀還算是人類的願望嗎?用生活實例來回答。

(衞星可看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飛機可以在雲中穿梭,宇宙飛船可以到宇宙中遨遊……)

②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a、這句詩出自哪兒?是什麼意思?

b、用在這裏想説明什麼?(説明了現代科技發展的成就之大,範圍之廣)

3、交流資料,豐富知識,加深認識。

(1)從文中找出具體體現科技發展成就巨大的內容。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繫緊密的“地球村”……)

(2)你還能舉出哪些能反映科技成就的例子?

4、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談談你明白了什麼。

(科學創造着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四年級上冊語文優質公開課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是一首歌詞,它語言樸實,格調工整,表達了各族兄弟姐妹親如一家,愛我中華要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的豪情壯志,旋律昂揚,催人奮進,欣賞歌詞及歌曲,可以激發學生心中對祖國的熱愛,從小樹立長大要為祖國建功立業的遠大理想。

【學生分析】

國小四年級學生想像豐富,口頭表達慾望強烈,喜歡聽歌,也愛唱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讓學領悟我們的祖國是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只有民族之間相互尊重,情同手足,我們的祖國才會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六次重複所表達的感情。

2、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播放歌曲引入。

1、今天和大家共同欣賞一首在我們祖國各地廣為流傳的歌曲《愛我中華》(放歌曲愛我中華)。

2、學生談談聽後的感受。

二、簡介背景和資料。

1、這首歌曲的詞作者喬羽。

2、曲作者徐沛東。

三、初讀歌詞,整體感知。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

四、精讀感悟

根據學情隨機反饋。

1、通過研讀,感受到不管五十六種語言有多大的差異,但有一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我中華”。

①結合有關語句談理解,講感受。

②通過大屏幕放映奧運會上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雄姿英發的場景,使學生目睹各族健兒在世界比賽場上為祖國摘金奪銀爭得榮譽的場面。

③放映醫護人員在非典時期救助病人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中華各族兒女在愛國熱情的激勵下,在各行各業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

2、指導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那感人的場面。

過渡:看到這一幕幕動人的場面,我們心潮湧動,激情澎湃,清聽作者的感慨。

五、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小組裏排練,或領唱合唱。

2、全班展示,以多種形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再次感受歌曲的熱烈和濃厚的感情。

六、總結全文。

1、在朗讀歌詞時,哪句話讓你充滿激情。

2、這麼美的歌詞,配上昂揚的旋律,更能表達人們的愛國情感,就讓我們載歌載舞再一次聽聽這首催人奮進的歌吧!(放歌曲愛我中華)。

七、作業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唱這首歌。再找一找其他相似的愛國主義歌曲。

【板書設計】

愛我中華

奮起步伐讀

建設國家誦(民族團結,共建祖國)

雄姿英發唱

【教後反思】

這篇文章表現了各民族愛我中華的強烈的凝聚力,因此,本課始終調動同學們的愛國情感為主線。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對文本的誦讀和對學生語感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請,讀中悟志,使文章中的事與物活化。同桌讀,小組讀,師生對讀,讓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多元華的讀中去感悟作者的民族情,愛國情。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七

(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讀懂“每到這時”是指什麼,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可以任意強調“每到這時”“童年時代”“搖花樂”“陣陣的桂花雨”等不同的詞,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現朗讀的個性化。)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四)精讀感悟。

1.初識“桂花雨”。

(1)“桂花雨”是什麼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齊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2)用文中的話,是怎麼説的?出示(讀):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關注“!”,指導學生讀出對“桂花雨”的讚歎。)

(3)這是一場怎麼樣的“桂花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相關的詞句並寫上批註。

(4)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5)集體彙報:這是一場的桂花雨,請用上一個詞概括説一説。這是一場香噴噴的桂花雨(板:香)。這是一場快樂無比的桂花雨(板:樂)。這是一場香香甜甜的桂花雨,這是一場難忘的桂花雨,是一場充滿思念的桂花雨(板:念)。

2.品讀“桂花雨”之“香”。

這是一場香噴噴的桂花雨(板:桂花香),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據學生髮言相機出示句子,引導學生交流,觸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①把這句話換個説法,變成肯定句。

②“浸”本來是什麼意思?在這裏指什麼?“浸在桂花香裏”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覺就是“浸”的感覺。)想象一下,“幾十家鄰居都浸在桂花香裏,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

(藉助老師激情的語言引導學生想象,老師再小結:不論走到哪裏,都會聞到桂花的香味,房前、屋後,左鄰、右舍,村裏、村外;不論白天干活,還是晚上休息,都會聞到桂花的香味。總之,香氣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③讓“芬芳的桂花香”飄滿整個教室,飄滿整個校園,飄滿我們的內心,讓我們都浸在這濃濃的桂花香中吧。請用你自己的方式讀出你獨特的理解。

(2)出示:桂花搖落以後,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①聯繫上下文區分為什麼用“揀”而不用“撿”。(“揀”是有選擇、有目的挑選。而“撿”

只是拾取。)分別用“揀、撿”説句話。

(放在文中感受詞的含義,聯繫生活實際練習説話,這都是理解同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

②這裏的“沉浸”和前面的“浸”有什麼不同?“沉浸”是什麼意思?在這句話裏又是指什麼?(引導學生抓住“全年”“整個”“沉浸”等詞體會桂花香氣的散發地久、散發地遠、散發地廣、散發地深入。)

③此時的人們,全村的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提示引導:一個月,兩個月,半年,全年??一户人家,兩户人家,全村的各個角落??)

④讀出桂花的濃香。

(3)出示:母親洗淨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花雨繽紛入夢甜。

①讀讀父親的詩,説説有哪些不懂的詞,再説説詩的大體意思。

②這段話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③指導朗讀,輕輕的、甜甜的。

(4)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想象一下,搖落桂花時那紛紛揚揚的情景。大聲喊---;

②看桂花紛紛落下的課件,再大聲喊---;

③看着身邊的小夥伴,邊搖邊大聲喊---。

你喊出了什麼?又喊出了什麼?還喊出了什麼?請一齊再把小作者的感受喊出來!

第二課時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四)精讀感悟。

1.品讀“桂花雨”之“樂”。

過渡:上節課我們品讀了“桂花雨”的香,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這場奇特的桂花雨。這還是一場快樂無比的桂花雨(板:搖花樂),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請圈畫出來,説説你的理解。據學生髮言相機出示句子,引導學生交流,觸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①指名讀。説説哪些字詞讓你感受到“我”的樂?

②引導學生抓住“可樂了”“幫着”“鋪”“幫着抱”“使勁地搖”感受小作者的難以言表的快樂。

③為什麼説“我可樂了”?聯繫上下文讀一讀。

(引導學生讀讀相關的第一自然段,知道“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它的香氣味真是迷人。”使學生明白聯繫上下文也是讀懂課文內容的一種好方法。)

④輔以表情、動作再次朗讀。

(2)出示:“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説:“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

①引導學生抓住“大事”“老是”“纏着”這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盼望搖桂花時的急切心情。什麼樣的事是大事?“我”會怎麼樣纏媽媽?

②想象填空,出示:(時間),“我”就(動作),地説:“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説:“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

③師生即興表演。

(3)現在終於可以搖桂花了,所以我可樂了。我們也快來和作者一起搖桂花吧。(出示“搖桂花”的動畫。)師生互動採訪式對話:

①咦,你怎麼這麼開心,你在幹什麼呀?

②喲,瞧你樂得,你心裏在想什麼呢?

③快看,一陣陣的桂花從樹上落下來了。這桂花像什麼呀?

④呀,看,一些桂花落在你的頭上了,有什麼樣的感覺?瞧,又落到了你的脖頸上,你有什麼感受?哈哈,落到了他的`身上了,你又有什麼感受?

⑤再次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為什麼説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引導讀出心中的快樂。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學習閲讀的方法,養成提問的習慣。

2、對比形近字的`用法,學習設問句。

3、熟讀並背誦名言警句。

教學重點:

1、養成提問的習慣。

2、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學習閲讀的方法,養成提問的習慣。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課時目標:

1、學習閲讀的方法,養成提問的習慣。

2、對比形近字的用法,學習設問句。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談話導入。

這一單元的課文我們學完了,知道了閲讀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問題。我們都有了許多的收穫。現在,看看語文園地這個版塊,給我們準備了哪些知識吧。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板塊一:交流平台

1、讀一讀,找規律。

出示課件

(1)閲讀時要動腦筋,積極提出問題。

(2)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讓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3)篩選出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4)要養成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習慣。

①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②説一説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體會,你還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③學生在小組內説一説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④全班交流。

⑤鼓勵學生在閲讀中要開動腦筋,善於思考、勤於提問,做學習的主人。

2、練一練,學運用。

預設:

我們提出的問題,可以是對文章中一個詞語,一句話的理解,可以是對課文內容的把握,還可以是對文章主題的概括。

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

3、我交流,我積累。

平時你還有哪些好的閲讀方法,與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我們在讀書時,要積極地提出問題,善於思考,才能深入挖掘書中知識。

(板書設計:閲讀的方法)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總結了這一單元的閲讀方法,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朗讀。

版塊二:識字加油站

1、讀一讀,找規律。

課件出示駐紮蛀蟲拄拐

捐款娟秀手絹

花苞冰雹鮑魚

(1)讓學生大聲朗讀這些詞語。

(2)這些詞有什麼共同點?

每一組字都有相同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都是形聲字,讀音只是聲調不同。(板書:形聲字)

同學們可以根據每個字的偏旁來區分這些字的意思。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置是教給學生字的組成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練一練,學運用。

讀句子,選擇正確的字填空。(只填序號)

①駐

②蛀

③拄

(1)戰士們日夜()守着祖國的邊疆。

(2)()着枴杖的老爺爺慢慢地向前走着。

(3)這幾天弟弟的牙好疼呀,原來是有()牙了。

①娟

②捐

③絹

④涓

(4)媽媽買了一個新手()。

(5)一股()()清泉從山上流了下來。

(6)同學得了重病,我們積極給他()錢。

(7)老師的板書,字跡()秀,我很喜歡。

3、我拓展,我積累。

讓學生舉一些像這樣的詞語。

(方仿訪紡)

板塊三:詞句段運用

(一)比較下面成語的説法,選一兩個説句子。

1、讀一讀,找規律。

(1)讀成語,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性做到底。

一是一,二十二:有一説一,有二説二。

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及動作乾脆利落。

八九不離十:指與實際情況很接近。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2)用“一不做,二不休”和“三下五除二”造句。

到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拼了。

他三下五除二地解決了問題。

總結:這些詞都是成語典故,都有一定的含義。

(板書:成語典故)

2、練一練,學運用。

選擇一兩個説句子。

(我不敢説是對他特別熟悉,不過講猜測的話,我或者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媽媽三下五除二就把幾間屋子收拾得乾乾淨淨了。)

3、我拓展,我積累。

這樣含有數字的成語還有很多。

三思而後行、一物降一物、一字值千金、三寸不爛之舌、五十步笑百步。

一步一個腳印、三句話不離本行、一發不可收拾、三過家門而不入。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置,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有助於提高學生理解成語和用運成語的能力。

(二)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問號的用法,再照樣子寫一寫。

1、讀一讀,找規律。

課件出示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是怎樣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靠什麼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1)大聲朗讀書中的句子。

(2)思考並説一説這是什麼句?

設問句就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板書:設問句自問自答)

2、練一練,學運用。

照樣子寫一寫。

(1)夏紅學習成績為什麼非常優秀?因為她學習刻苦。

(2)社會有這樣大的進步,靠的是什麼?靠科學技術的力量。

3、我拓展,我積累。

像這樣的設問句還有很多。

難道地球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嗎?當然不是。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交流平台知道了要養成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習慣、識字以及詞句段的運用,希望同學們多積累好詞好句。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熟讀並背誦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語文園地二,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名言警句。

二、日積月累

1、讀一讀,找規律。

學習文言文裏的語句。

課件出示:

a、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尚書》

b、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c、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唐韓愈

e、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宋陸九淵

(1)朗讀這寫語句,説説你讀了以後瞭解到裏什麼。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讀句子,我們發現這些句子都和“疑問”有關,説明提問題在學習、做事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大體瞭解這些句子的意思,再進行積累。能用到我們的説話和習作中更好。

(3)説意思。

①謙虛好問的人氣度就寬宏,自以為是的人氣量就狹小。

②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③不學習自能知道,不問別人自己就懂得了,從古到今做事情,還沒有這樣的人。

④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

⑤讀書做學問就怕發現不了問題,只有帶着問題學習才能進步。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情況。

2、練一練,學運用。

選擇合適的句子填空。

①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1)()因此,我們的好多疑問可以通過讀書、請教他人、從生活中去感悟來解決。

(2)凡事要想辦好,就得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請教。()

(3)()因而,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善於思考,善於發現問題,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3、我拓展,我積累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記?學記》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會了名言警句,明白了其中藴含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多積累、運用這些名言警句,使我們的文章更精彩,指導我們為人處世更加合理規範。

四、課後作業

蒐集名言警句,交流,背誦。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落實,在紮實上下了功夫,進行了拓展,並設計了合理的練習,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如在“識字加油站”的練習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舉形聲字的詞語,讓他們循序漸進地掌握了知識。

2、在“詞句段運用”的授課中,由於學生對這成語很陌生,所以,我通過朗讀、講解,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去體會,去感悟,這樣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成語的意思,理解起來也就容易多了,並讓學生們運用,加以鞏固。

不足之處:

在講授“日積月累”時,講得不夠詳細,沒有照顧到學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學沒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的教學有較大幅度地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6kjlj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