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一

一,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處,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瞭解交流我國環保現狀,樹立學生環保意識。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與原因。

難點: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藴涵的深刻道理。

三,課前準備:學生查找有關環保資料;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填補空白髮展思維,培養想象,鍛鍊口頭表達。

1.出示課件(美麗的村莊)同學們欣賞。

2,這個小村莊以前是如何的美麗 學生描繪,老師當場畫簡筆畫。齊讀課題。(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恬靜的小村莊,那裏綠樹成蔭,樹木成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淙淙地流着。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一座座房子掩映在綠蔭間,人們安居樂業,過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3,我們來看看書上又是怎麼描繪這個小村莊的美麗,理解"鬱鬱葱葱,湛藍深遠",這村莊的美麗是誰帶來的

4,(出示課件):"鬱鬱葱葱,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這些詞該怎麼讀 讀好以上詞語再學習朗讀第一自然段。

5,(出示課件)看看故事結尾,最後這個小村莊變成什麼樣 (展開想象自由説)

6,這個美麗的村莊之所以起了這麼翻天覆地的變化,直到毀滅,其中有個至關重要的器具起了毀滅性作用,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板書:斧頭)

二,抓重點詞,句自主學習課文2—5自然段,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請同學們默讀2—5自然段,看看文中出現了幾次"斧頭".把你讀懂的詞,句用"﹏"畫下來並作簡單批註。不懂的詞句用"┄"畫下來。

2,(出示課件):"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在這"拎"可以換成哪個詞 (提)為什麼不用提而用拎呢 (當地居民砍樹很隨意,根本不受約束)

3,哪個詞體現了砍伐的數目非常大 (一棵一棵,學生邊説老師邊一棵一棵地搽去黑板上的樹木。)

4,看老師的這個動作,你們心裏感覺怎樣 學習朗讀這一句,如何念出心疼的感覺

5,理解"裸露"(看課件理解)

6,課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不斷擴大……"哪個詞可以體現這樣的爛砍伐樹木行為還在繼續 這個"……"代表什麼

7,(出示課件)創設情境採用"疊加式"朗讀"一年年,一代代——"一句。

8,聯繫生活實際説説樹木都有哪些作用

9,(出示課件)讀讀課文,瞭解樹木給當地居民帶來了什麼好處

填空樹木都變成了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應有盡有",瞭解排比句)

10,哪些詞語體現了被砍伐的樹木數量多 (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

11,(出示課件)"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空中了。"讀到這,你想説什麼 (樹木被廉價使用)

12,(出示課件)對比句子:

"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

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 這樣"不錯的日子"到底指什麼樣的日子呢 聯繫上文理解自然的給予讓村莊人們過着安逸的生活。第一句話作者是真的在稱讚當地居民的日子過得不錯嗎

13,(出示課件)理解"大雨沒喘氣兒"(擬人化寫法).

14,看課件感受"咆哮的洪水".在這咆哮的洪水來臨時原本誰可以保護這美麗的小村莊呢 學習朗讀。

15,(出示課件):"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回顧:"樹木為這小村莊帶來了什麼 ",感受:"現在洪水又帶走了什麼 "結合理解"一切"(出示課件): 什麼都沒有了是指"——沒有了——沒有了——沒有了——還有——也沒有了。"(隨着同學的回答,老師一一搽去黑板上的板書)

16,這鋒利的斧頭看似為小村莊居民創造了不錯的生活,可它們也是毀滅村莊的間接殺手,而真正毀滅村莊的罪魁貨首又是誰呢

17,讀到這你有什麼話想對小村莊的居民説 請寫在書上。(學生彙報)

18,現在再看這課題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帶着這種感覺再讀課題。

三,拓展延伸,瞭解我國的環保現狀,樹立孩子的環保意識。

1,(出示課件):環境受污染的圖片。

2,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談談關於我國環保現狀。

3,以環保為主題,設計一句廣告語。

四。總結全文。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能從中得到一個信息,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大自然,如果破壞了大自然,那我們最終還是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二

讀短文後作答。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村子裏住着幾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户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俱、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户户選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不錯。

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不知捲到了何處。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

傍晚( ) 增加( )

2. 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應有盡有:

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兩層,請寫出每層的意思。

4.寫出“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都還過得不錯”這句話的意思。

5 村子裏的人們當時在砍樹時會怎麼想?假如有洪水過後的倖存者,他又會怎麼想?

6.讀了短文後,你有什麼感想?

7.大雨傾盆,咆哮的洪水席捲了小村莊時,小村莊會是一片什麼情景,請用一、二百字寫出你的想象。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語文教案-24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2.感悟詩歌評語言,瞭解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變化,感受祖國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

教學準備

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範讀課文。

思考:深圳的昨天和今天各是什麼樣子?從書中找出有關語句説一説。

三、指導學生自學,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24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1. 小聲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看看詩歌共有幾個小節,每小節講了什麼。

2. 一邊讀,一邊想。

四、檢查自學情況。

1. 詩歌共有幾個小節?

(1) 它與我們平時學的課文分節有什麼不同?

(2) 教師小結:一般來講,詩歌是以空行自然分節的。

2.指名分節朗讀,檢查是否達到正確、通順。

3. 每小節講了什麼?

(1) 題目中的“昨天”指的是什麼?

(2)哪幾小節講深圳的昨天?哪幾小節講深圳的今天?

五、小組討論學習。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四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藴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教學一開始,圖文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鬱鬱葱葱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後的圖,一邊説: “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後這麼美麗的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多元解讀文本,進行心靈對話。

閲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本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 ——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幹什麼?”學生們説出了 “蓋新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説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麼?學生都説體會到村裏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説:“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説“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這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後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後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帶着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通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藉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通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説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繫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後,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歎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首先讓學生觀看展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景象和洪水來臨後的變化課件。在學生觀看完後問道:“你看到了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遠方流去。”“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樹伸展着茂密的枝葉,鬱鬱葱葱。”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野草“我看到下雨了,雨越下越大,發洪水了,小村莊裏的房子、大樹都被洪水沖走了。”“我還發現就連斧頭也被洪水沖走了,洪水退去的時候,小村莊不見了。”

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同學們,看到這兩種不同的景象你現在心裏怎麼想?”學生踴躍回答:“太可惜了,那麼美的一個村莊竟然會在一場暴風雨中消失,小村莊的人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了。”“我感到很難過,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莊怎麼那麼經不住洪水的侵襲呢?”趁學生心有疑問之時,我趁熱打鐵:“同學們,那就帶着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細讀課文,看看從中你能發現什麼,讀懂了什麼?”我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把課文讀上幾遍。學生置身於自我思索、不斷髮現的情境之中,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自然也就憑着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主要以這種方式進行講授,先聽課文或看課文視頻——再説説你聽懂或看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然後自瀆課文,自己解決一些問題 ——再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在指導學生閲讀《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把這段意思畫出來(樹林減少,裸露土地擴大,樹樁遍地皆是,樹林成了房子,傢俱、工具柴煙)不出所料,學生們興趣盎然,不一會兒,便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簡筆畫很好的體現了人們無知地肆意砍伐,破壞生態環境和無節制地浪費自然資源。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創作的意圖和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畫得十分生動,講得十分精神,但你們認為為這段該怎麼讀呢?

康詩琪:“老師,應該讀出那種十分氣憤的語氣。”

師:為什麼這麼氣憤?

康:你想,那麼多的綠樹被這些人天天砍,月月破,做成各種各樣的傢俱、工具和房子,太氣憤了!

師:那你就用氣憤的語氣讀讀吧!

康面帶憤怒地朗讀。

胡平:老師,我給她提個建議,好嗎?

師:喔,想不到你還有更好的建議,説吧。

胡:我認為應該把“一間間”、“一棟棟”、“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等詞讀得特別重些,而且我認為也可以讀出惋惜的語氣。

師:為什麼?

胡:你想,這些人破樹修房子、做傢俱不説,他們還修得那麼多,傢俱是要有盡有,工具是多種多樣,這得要破多少樹呀!還住的、用的就行了,幹嗎還要破這麼多的樹,真是太浪費太可惜!

師生一片掌聲。

師:你就讀一讀。

胡滿臉惋惜之色,邊讀邊搖着頭。

剛讀完:“咚“的一下,一隻手高高舉起,這不是“批判大王”馮欽渝麼?(平時他最愛雞蛋裏挑骨頭,批評別人的觀點,所以落了個“批判大王”的名號。)

我微笑着説:“又有什麼更高明的東西嗎?”

馮:老師:我認為讀這段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

頓時,我和全班同學吃了一驚,“又在出風頭!”不知從哪個角落冒出這麼一句。

馮(臉色並沒紅):你想山坡上那麼多樹苗,如果只是擋風擋沙,防什麼山洪,豈不是浪費。現在人們把它們修成了一棟棟漂亮的房子,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美觀適當的傢俱,人們的生活不是理幸福了嗎?那心情當然應該高興呀!

一席妙語,令大家暗自心服。不覺為他叫好。

“馮欽渝,人們靠樹雖然獲得了美滿的生活,但後來為什麼全村都被洪水淹沒、沖走了呢?”只見一個嬌小的姑娘站了起來,原來是譚夢竹。

師:喔,確實。

譚又説道:我認為破是可以用的,但不能破多了,可以邊破邊栽樹嗎。

師:馮欽渝同學是站 在村民們的角度去理解的,認為他們因幸福生活而高興,這是合情合理的,譚夢竹提的建議更是高明,又利用了樹木,又保護了資源,真是兩全其美。既然你們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而且是那麼富有創意,就按自己的理解、體會去讀吧!

話音剛落,教室一下子沸騰了,有的面帶怒容,語氣充滿了憤恨;有的語調低沉,惋惜之情溢於言表;有的洋洋自得,為樹林換來的幸福生活而陶醉……

新課程理念強調:尊重學在閲讀過程中的個性張揚,珍視他們在閲讀實踐中的“多元化”和“獨特體驗”。而這些需要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和諧地進行,正是教師放心、放手、放權,充分信賴每位學生,才能讓他們主動脈積極地去發現和探究,去用心感悟和品味。教師“甘做平等中的首席”,不失時機地點撥和啟發,激勵和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潛能和智慧,去實現文本、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去實現朗讀的多元化,以讀促悟,以悟助讀。因此,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朗讀素養就顯得水到渠成、輕鬆自然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會寫13個字和14個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③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朗讀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在閲讀中感受到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難點:①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② 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組織課堂

1、孩子們,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來看大家上課,那我們應該對老師們的到來説什麼呀?來大家齊聲説出來。(歡迎您)

2、大家説我們這一週的訓練主題是什麼?(課堂常規)

那齊聲説《行為規範》裏關於上課的那一條是怎麼要求的?老師相信大家做的一定像你們所説的那好。

二、説話導課

1、(出示課件)上課前老師先請大家一起欣賞一幅畫,孩子們這幅畫畫得怎麼樣?仔細觀察,然後用優美的語言説一説你看到的美景,用上我們學過的詞句。提示大家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的順序有哪些呢?(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從左到右、從右到左)。説得真好,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村莊裏,你心情會怎麼樣呢?今天老師就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你們看到這個美麗的小山村的故事。(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好,一會兒大家就會知道這個故事。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猜故事結局。

1、指導朗讀第一段。(出示課件)

大家剛才説的這個小村莊真美,我們現在就來看看課文是怎麼説這個村莊的?誰來讀一讀。孩子們比課文中説得還要好。大家剛才都很想知道小村莊發生了什麼事?那我們就先猜猜故事的結局吧。(早先有過)

2、猜猜故事的結局。

早先有過是什麼意思?那説明這個小村莊現在還在不在啊?對呀,看來在課文的第一段裏對小村莊的消失就埋下了伏筆。

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小村莊是那樣美麗,又突然告訴我們它消失了,你的心情又怎樣呢?(驚訝、吃驚)

(二)學習課文2——4段

1、那你想知道小村莊消失的原因嗎?趕快打開課本105頁。拿起你的筆,自讀課文第二三四段,找一找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説説你畫了什麼句子。和大家交流你為什麼畫了這些句子?還有沒有呢?孩子們讀書很認真,老師也畫了一些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出示課件)。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把誰換成“你”“我”把“拎”換成拿,找?行不行,試試看,意思有什麼變化?這個誰和我們平時所説的誰有什麼不一樣?這個誰是不是在問大家是哪一家或者哪一個人呢?那它是什麼意思?

就在村莊裏的人們一棵一棵吹下樹時,當年美麗的山坡有什麼變化呢?出現了裸露的土地。(課件演示裸露)

這時你的心情又怎樣啊?(着急、難過)

我們如此着急、難過,看看小村莊的人們的心情是怎麼的?他們有沒有停止手中動作呢?(沒有)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邊説邊用課件演示樹木的減少,土地的擴大)他們砍樹多不多?

作者用了一個省略號,他省略了什麼呢?(砍伐還在進行中)

孩子們拿起你的筆,你還能在這一段裏畫出哪些詞能説明砍樹之多的詞呢?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出示課件)這裏連用了三個變成,是什麼修辭方法?

孩子們看到裸露的土地越來越大,砍伐的樹木越來越多,你的心情又怎麼呢?僅僅難過嗎?還有什麼?(憤怒)

但村民們還覺得自己的生活還不錯。孩子們看這兩個句子,讀一讀有什麼不同?(出示課件)生活不錯指什麼?(上面提到的應有盡有),那還不錯是什麼意思?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這樣的句子,比如説:有人問你最近還好嗎?你會回答還行吧。還行吧,還不錯,是不是非常好的意思呢?那又回到我們的句子中來,還不錯,是説好還是不好呢?哪些地方不太好?想一想利用樹木得到了一些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又失去了什麼呢?結合第一段課文説一説。那誰能用一個排比句説説都失去了什麼(出示課件)

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我們繼續來看這個表面的不錯下面隱藏着什麼?(出示課件)大雨沒喘氣是什麼意思?來孩子們,喘個氣,誰會喘氣呀?那現在説大雨沒喘氣是什麼修辭方法?説明了什麼呢?(雨大)那誰還能説説課文中哪些詞説明雨很大呢?(一連下了五天五夜、雨才停下來。咆哮、卷)雨又為什麼會這麼大呢?

孩子們,故事講到這裏,小村莊已經不知到哪裏去了?你的心情又怎樣呢?(痛惜)

(三)學習第五段,昇華思想。

(出示課件)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什麼都沒有了指哪些東西?回憶課文用斧頭都得到了哪些東西?房子有嗎?工具有嗎?傢俱有嗎?連斧頭都沒有了!美麗的小村莊從美麗到消失到底是什麼東西破壞的?——鋒利的斧頭。

故事講完了,你的心情又怎麼樣呢?(沉重、深思、譴責),譴責誰呀?是斧頭嗎?是生活在小村莊的人們。

生活在小村莊的人們用鋒利的斧頭砍掉了樹木,也砍掉了自己的未來。誰破壞自然也必將遭到自然的懲罰。

三、練習説話,加深認識。

1、現在誰能説一説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呢?用上我們已經學過的“因果”關係;誰還能用我們學過的“假設”關係展望一下小村莊的未來呢。

2、小村莊的教訓是深刻的,一場洪水什麼都沒有了。孩子們如果你是小村莊的倖存着,你有什麼感想?那我們來採訪一下小村莊的倖存者到底是不是這麼想的?

四、拓展延伸。

孩子們除了破壞林木,生活中還有很多破壞環境的例子,你都看到哪些呢?和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事例,孩子們你們看到一幕幕景象是怎麼想的?(出示課件)怎麼做的?我們大家一起來寫環保標語,倡導人們一起來保護環境吧。

五、佈置作業:

請大家回去拿起筆,向全社會呼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全人類要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可以寫詩歌,編小品,繪圖畫,譜歌曲,寫調查報告,記敍這次記者招待會,展望新建的小村莊會是什麼樣,還可以上網查資料,介紹環保知識,向環保部門提建議……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⑵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角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創新素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創新素質培養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志向、創新思維和創新想像。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為,卻把抽象的含義化為具體的物象,讓我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學生分析:

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學生講述了一個村莊從發展到毀滅的過程。但文章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讓學生結合體會,談感受,教師適當點拔。

3、重點、難點、創新點、德育點、空白點的確立:

⑴重點:

①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⑵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所藴涵的深刻道理。

⑶德育點:

①通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②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⑷創新點:

鞏固與創新運用環節中,讓學生自由發言,談感受,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感悟。

⑸空白點:

多處設置空白,主要體現在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中。學生自由研讀,提出問題等。

【教學內容】

正如它的題目,講述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着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傢俱,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揭示了村莊里人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的嚴重後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本課教學採用自制的多媒本課件,展示直觀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讓情境再現,使學生多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較深的層次,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過程】

本課採用師生合作研究體驗創新教學程序,重視讀中感悟,誦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

一、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村莊的畫面,創設情境,學生欣賞感悟,同時設問質疑。

2、教師導語:

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裏的森林鬱鬱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裏住着幾十户人家,靠着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麼樣?(板書)那麼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麼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師生合作研究探索(學習2~4節)

1、學習第二節:

⑴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指名讀,質疑。

帶着你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通過質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

⑵自由研讀,分析理解:

①設計問題:

從哪個句子中知道村裏人砍樹的?(留空白,尊重學生的選擇,有觀點後討論,學生可以從關鍵詞、句多角度分析,解決本課教學重點,同時滲透環保教育)(空白點、重點、德育點)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②質疑:

指名再讀,其他人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空白點)

(尊重學生選擇,留空白,請學生在讀的基礎,提出問題,然後再通過讀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涵。)

A、理解“誰”。

B、理解“拎”。(換詞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圖片對比理解)

D、小結。

(板書:隨意砍樹)

③指導朗讀。

④句子訓練: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誰家()……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補充句子,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生活經驗相合)(創新點、留空白)

這裏省略號表示什麼意思呢?

⑤小結。

2、學習第三節:

設計問題,引發思考:

人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後他們停止砍樹了嗎?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⑴課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⑵理解“不斷砍樹”:

(板書:不斷砍樹)

理解省略號的作用(此處作者省略意味深長,説明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在這設置空白,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過度採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點、德育點)

⑶句子訓練:

應有盡有傢俱和各種各樣的工具都會是什麼呢?排比句子練習。

(空白點、創新點)

⑷理解“柴煙”:

在這一自然段中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柴煙是指木柴燃燒後所產生的氣體。

人們把這些樹木砍下來後幹什麼了?這裏指樹木被人們砍下來,用來生火做飯、取暖。

在我們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文章內涵──環境保護。)(德育點)

⑸指導朗讀。

3、學習第4節:

過渡:我們雖然生氣、我們雖然難過,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⑴理解“不錯”。

⑵出示句子:

引讀第四節。

⑶情境再現。(課件)

⑷談感受。

⑸指導朗讀:

自由讀、齊讀。

4、學習第五節:

⑴出示句子:

引讀最後一節(板書:什麼都沒有了)

⑵指導朗讀。

三、鞏固與創新運用

1、小結:

板書:保護環境

2、情境再現:

出示98年洪水的圖片和各種污染環境的圖片。

3、談感受:

任選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組同學説一説:

⑴我想設計一句環保公益廣告詞──

⑵所有地球村的村民們,我奉勸你們──

⑶讓我放飛想象的翅膀將美麗的村莊、咆哮的洪水細細描述給你聽!

(本環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着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靈活性思維,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設計多種形式,任選其一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這一主題的感悟,同時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立足於剛掌握的知識,在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勇於表達自我的能力)(創新點、德育點)

【延伸作業】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作業請各小組任選其一來完成。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出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2、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寫出簡單的彙報材料,與同學交流

(這節課的最後,提供給學生探究學習的途徑與方式,鼓勵學生探究無止境,學習無止境。課尾,教師並不滿足於學習的“無疑而終”,努力使其“疑無窮,疑無盡”,無數問號引研究性學習之路,再一次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創新點)

【板書設計】

隨意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什麼都沒能了

(保護環境)不斷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懂得要愛護自己的家園──地球,決不可以去任意傷害迫害它。

2、理解小村莊變化的根本原因。

3、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詞語描寫景物的。

【教學重、難點】

準確的理解小村莊變化的根本原因,學習作者是怎樣準確的運用詞語描寫景物的。

【教學目標】

1、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2、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教具準備】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美麗的小興安嶺》實況錄象,引入新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二、新授

1、教師範讀最後一自然段:

問:你從這段中體會到了什麼?(心情很沉重)

帶着你們的體會齊讀這段。

2、這個小村莊原來是什麼樣子的?(美麗的)

看插圖,用自己的話説説早先的小村莊。(早先的小村莊有幾排瓦房,周圍的樹木鬱鬱葱葱,旁邊有條清澈的小河,春天,鳥兒在樹上鳴叫,各色的野花盛開,老人們在樹旁散步,孩子們在樹林間玩耍,大家呼吸着新鮮的空氣。)

你們説的真好,可是這樣的一個很象樣的小村莊被洪水捲走後,什麼都沒有了。這時你會產生什麼問題?

學生甲: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呢?

學生乙:是什麼原因使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

3、默讀課文,畫出有關使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的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投影提示: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誰家────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⑴ 讀這句話。

⑵ 把橫線補充完整。(誰家想做傢俱,誰家想燒柴……)

⑶ 指名讀這句話,評讀。

4、人們這樣做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呢?(什麼都沒有了)指名讀第3自然段。

投影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⑴ 指名讀這句話。

⑵ 從這句中找出有關係的兩個詞。(減少、擴大)

⑶ 結合課文內容用有關係的兩個詞説一句話。(每個人去植樹,樹木會不斷的增多,裸露的土地面積會不斷縮小。)

⑷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出什麼了?(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把樹木變成了自己家的生活用品,土地的面積越來越大。可以看出人們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破壞了生態平衡。)

投影出示:

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⑴ 齊讀這句話。

⑵ 結合上下文,説説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不僅砍伐樹木破壞生態平衡,而且把樹木當成取暖做飯的柴燒掉,冒出的柴煙又污染了環境。)

5、想象一下這時的小村莊會是什麼樣呢?(只剩下一些光禿禿的樹樁了)

6、造成這樣光禿禿小村莊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人為造成的。即亂砍亂伐樹木,破壞綠化。)

投影出示: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⑴ 齊讀這句話。

⑵ 結合上下文説説這句話的含義。(由於人們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洪水襲來不僅捲走了光禿禿的小村莊,還捲走了包括住在小村莊的人,以及人們靠斧頭得到的傢俱等生活用品,告訴人們要植樹,要綠化。)

三、總結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完了,它告訴我們,人類要愛護自己的家園,要注意生態平衡,植物、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決不可以任意去傷害、迫害它們。

四、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請同學們課下做一環保調查,並蒐集有關圖片、資料等,以“保護綠色家園”為主題,辦一次牆報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的:

1、學會《美麗的村莊》並能大膽、自信的演唱

2、能夠根據《美麗的村莊》的旋律結合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來編創歌詞並能把自己的創作與同學分享。(從環境方面寫歌詞)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編創歌詞

教學用具:

鋼琴、投影機

教學方法:學生主動參與,利用比較法、引導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展示美麗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風光,置身於美景之中,同學們想不想高歌一曲?(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讚美美麗風光的意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

二、新課教學

1、簡介歌曲:這是一首優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為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段曲調活潑,描繪了村莊周圍的景色,表達了孩子們而家鄉無比熱愛之情。第二段旋律優美抒情,表達了意大利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讚美,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3、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

4、學生自己學唱歌詞,自己體會並對歌曲作藝術處理。

5、學生自唱。展示自學成果。

三、課堂活動

1、剛才我們學會了讚頌意大利鄉村的歌曲。其實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麗而有特色的。下面我們按照小組合作的方式,以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温州,按照美麗村莊的歌詞的格式寫成歌詞,用我們剛才學唱的旋律唱出來。

2、學生分組討論,編創歌詞。

3、小組或者個人展示創遍成果

4、師生點評

四、課堂延伸

1、小結:同學們,從我們剛才的創作及表演活動中。老師感覺到了同學們對美麗家鄉的熱愛與讚美。比如有的同學寫到了……接下來同學們再欣賞兩個畫面(播放圖片,一幅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為旅遊勝地地上隨處可見的垃圾袋、隨紙)大家看了這兩個畫面還能寫出那麼好的美景嗎?

可見人類不好的行為導致了環境的被破壞,甚至由於環境的被破壞威脅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環境是需要每個人去維護、去愛護的,希望我們美每位同學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不良習慣,愛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一起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2、佈置作業:課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達本課節的收穫和感想。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九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本文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為,卻把抽象的含義化為具體的物象,讓我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本文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學生講述了一個村莊從發展到毀滅的過程。但文章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讓學生結合體會,談感受,教師適當點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創新素質。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2.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小村莊消失的過程和原因。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山谷中,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的圖片。(課件一)

你覺得這個小村莊及周圍的環境怎麼樣?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十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二。品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文中是怎樣描述這個小村莊的?引出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 畫出並體會優美的詞語:鬱鬱葱葱,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

2. 讀出小村莊的美麗。(花樣讀)

過渡:是呀!多麼美麗可愛的一個小村莊,那裏綠樹成蔭,樹木成林。綠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羣撒歡地玩耍、嬉戲;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揚的樂曲聲在碧藍的空中迴盪。不遠處有所國小校,從校園裏傳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大人們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園。整個山村充滿了祥和的氣氛和勃勃的生機。可是最後卻消失了,什麼都沒有了……引出第五自然段:

(二)齊讀第五自然段

(出示課件二:一片荒蕪的場景)

1.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2.這個小村莊到底是被什麼毀滅的?

(這時同學們有的説是被村民,有的説是被斧頭……藉此引出第2---4自然段。)

(三)請同學們默讀第2---4自然段。思考: 這個小村莊到底是被什麼毀滅的?

把你讀懂的詞、句用“﹏”畫下來並作簡單批註。不懂的詞句用“—”畫下來,可在小組學習中解決,如果小組解決不了,提到班上解決。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質疑

師: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因為村裏人砍樹。,山坡上才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師:你從哪些句子知道是村裏人砍樹的?

(課件三)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2)相機指導理解用詞:

a. “誰” b.理解“拎”(換詞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圖片對比理解)

(3)句子訓練

(課件四)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做傢俱),誰家(想燒飯)……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4)小結 (板書:隨意砍樹)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人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後他們停止砍樹了嗎?

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生:人們在擁有了這些東西后並沒有停止砍樹。課文中説: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1)(課件五)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2)理解“不斷砍樹” (板書:不斷砍樹)

(3)理解“柴煙”

柴煙是指木柴燃燒後所產生的氣體。

人們把這些樹木砍下來後幹什麼了?這裏指樹木被人們砍下來,用來生火做飯、取暖。

在我們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我們雖然生氣、我們雖然難過,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可是最後,那個小村莊卻被一場咆哮的洪水不知捲到了何處。

(1)理解“不錯”是真正的不錯嗎?

(2)情境再現美麗的村莊,想象: 洪水來臨時小村莊什麼樣?洪水過後又是什麼樣?

(3)談感受:

生:我知道這樣不錯的日子不會太長,因為在他們隨意砍伐樹木的同時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生:我彷彿看到了萬馬奔騰般的洪水把僅剩下的幾棵樹連根拔掉。洶湧奔騰的洪水已衝垮了他們的房屋,沖走了他們辛辛苦苦換來的一切。

生:我彷彿聽到了經過這裏的人們的歎息道:目光短淺也!罪有應得也!

生:他們在慢性自殺。當洪水來臨時,他們來不及呼救,就已經告別了人世,告別了美好的未來。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 總結全文

齊讀全文,説説你學習了這一課懂得了什麼?

生:我懂得了我們不能隨意砍伐樹木。

生:我懂得了我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樹木。

生:我懂得了不愛護大自然,就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師:同學們説的太好了!學習了這一課,我們知道了由於村民的無知與自私,他們過度砍伐樹木,忽略了樹能防風、固沙,不讓水土流失的作用,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壞,環境在不斷地惡化,最終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一切都沒有了。我們要吸取這個沉痛的教訓,就讓我們一起愛護森林。愛護大自然!共同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吧!( 課件六:愛護大自然,愛護環境)

四。延伸作業

俗話説,心動不如行動。面對如此怵目驚心的環保問題,我們國小生能做什麼呢?就請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出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吧!

五。板書設計:

隨意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什麼都沒有了

(保護環境) 不斷砍樹

教後反思:

本課採用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通過研究體驗、自主學習,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並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感悟。通過質疑、討論、鞏固與創新運用研究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學生的閲讀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創造性思維和想像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

本次教學分三個教學環節:

1、課前引入談話,創設情景(一組與課文有關的畫面),學生邊看邊想,引入課題,由課題入手,教師相機引導,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思維,讓學生大膽去想,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巧妙的利用課件,把原來美麗的小村莊的畫面展示過渡到很多年後風沙滿天,裸露的土地,讓學生看後自由説,尊重學生,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的對話,學生的回答充分展現一種民主氛圍。

2、問題入手,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這個美麗的小村莊被毀滅了。學生自由讀課文,帶着問題去讀,邊讀邊想,挖掘文章的內涵,"這個美麗的小村莊被什麼毀滅了"?學生的説法不一,有的説是村民、有的説是洪水、有的説是斧頭,學生的思維處於興奮狀態,體現了民主的氛圍,學生自由説,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自主探究,師生合作是本堂課的中心環節。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啟發誘導,體現了一種和諧的探究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民主,和諧的合作氛圍,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強化了自主意識,發揮了主體作用,教師從教課文中跳了出來,樹立了為學生而教的新觀念,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參與率高,課堂氣氛活躍,從過去的"要我學"過渡了"我要學"。通過探究,活化知識,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甚至能知其必然,初步掌握了探究語言文字的門徑。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角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創新素質。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四)創新素質培養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志向、創新思維和創新想像。

教學分析與處理

(一)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本文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為,卻把抽象的含義化為具體的物象,讓我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學生分析

本文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學生講述了一個村莊從發展到毀滅的過程。但文章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讓學生結合體會,談感受,教師適當點拔。

(三)重點、難點、創新點、德育點、空白點的確立。

重點:

1.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點:

1.通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2.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創新點:鞏固與創新運用環節中,讓學生自由發言,談感受,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感悟。

空白點:

多處設置空白,主要體現在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中。學生自由研讀,提出問題等。

教學內容

本文正如它的題目,講述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着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傢俱,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揭示了村莊里人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的嚴重後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本課教學採用自制的多媒本課件,展示直觀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讓情境再現,使學生多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較深的層次,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過程

本課採用師生合作研究體驗創新教學程序,重視讀中感悟,誦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

一、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村莊的畫面,創設情境,學生欣賞感悟,同時設問質疑。

2.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裏的森林鬱鬱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裏住着幾十户人家,靠着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麼樣?(板書)那麼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麼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師生合作研究探索(學習2-4節)

(一)學習第二節

1.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指名讀,質疑。

帶着你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通過質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

2.自由研讀,分析理解

(1)設計問題:從哪個句子中知道村裏人砍樹的?(留空白,尊重學生的選擇,有觀點後討論,學生可以從關鍵詞、句多角度分析,解決本課教學重點,同時滲透環保教育)(空白點、重點、德育點)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2)質疑

指名再讀,其他人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空白點)

(尊重學生選擇,留空白,請學生在讀的基礎,提出問題,然後再通過讀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涵。)

a.理解“誰”

b.理解“拎”(換詞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圖片對比理解)

d.小結:

(板書:隨意砍樹)

(3)指導朗讀

(4)句子訓練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 ),誰家( )……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

(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補充句子,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生活經驗相合)(創新點、留空白)

這裏省略號表示什麼意思呢?

(5)小結

(二)學習第三節

設計問題,引發思考:

人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後他們停止砍樹了嗎?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1)課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2)理解“不斷砍樹”

(板書:不斷砍樹)

理解省略號的作用(此處作者省略意味深長,説明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在這設置空白,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過度採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點、德育點)

(3)句子訓練

應有盡有傢俱和各種各樣的工具都會是什麼呢?排比句子練習

(空白點、創新點)

(4)理解“柴煙”

在這一自然段中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柴煙是指木柴燃燒後所產生的氣體。

人們把這些樹木砍下來後幹什麼了?這裏指樹木被人們砍下來,用來生火做飯、取暖。在我們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文章內涵──環境保護。)(德育點)

(5)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4節

過渡:我們雖然生氣、我們雖然難過,不管怎樣,家家户户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1)理解“不錯”

(2)出示句子

引讀第四節

(3)情境再現(課件)

(4)談感受

(5)指導朗讀

自由讀、齊讀

(四)學習第五節

(1)出示句子

引讀最後一節(板書:什麼都沒有了)

(2)指導朗讀

三、鞏固與創新運用

1.小結

板書:保護環境

2.情境再現

出示98年洪水的圖片和各種污染環境的圖片

3.談感受

任選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組同學説一説:

1.我想設計一句環保公益廣告詞──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們,我奉勸你們──

3.讓我放飛想象的翅膀將美麗的村莊、咆哮的洪水細細描述給你聽!

(本環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着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靈活性思維,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設計多種形式,任選其一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這一主題的感悟,同時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立足於剛掌握的知識,在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勇於表達自我的能力)(創新點、德育點)

總結

延伸作業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作業請各小組任選其一來完成。

①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出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②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寫出簡單的彙報材料,與同學交流

(這節課的最後,提供給學生探究學習的途徑與方式,鼓勵學生探究無止境,學習無止境。課尾,教師並不滿足於學習的“無疑而終”,努力使其“疑無窮,疑無盡”,無數問號引研究性學習之路,再一次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創新點)

板書設計

板書:

隨意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什麼都沒能了

(保護環境) 不斷砍樹

教學體會

本課採用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通過研究體驗、自主學習,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並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感悟。通過質疑、討論、鞏固與創新運用研究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學生們不僅學會和課文中的知識、鍛鍊了閲讀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創造性思維和想像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r31z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