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某校學生男,6歲,國小一年級學生。該生學習成績差,性情怪異,很難與同學相處。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1衞生習慣差,手臉總是有污穢;

2人際關係惡劣,總是欺負周圍的同學,總以強者形象出現,無緣無故的,就打同學一巴掌或踢同學一腳,要不就咬人。

3組織紀律差,上課時有話就説,沒有留心聽課、認真思考、舉手回答的習慣。

原因分析: 1、該生從小跟爺爺在老家生活,很少見到父母,對父母缺少依戀。,爺爺對他言聽計從,千方百計滿足他,漸漸構成橫蠻任性的性格。(小時候環境生活的影響)

2、之後父親怕他吃虧,叫他回擊欺負他的人,漸漸地,他由一個受他人欺負的人成為一個欺負他人的人,由一個弱者變成一個大“天王”,令老師極其頭疼。(父親錯誤的引導方式)

由於該生自小過於寵愛、放縱,家長怕他吃虧,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變得像個“小皇帝”。別人説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卻目中無人,動不動就打人。該生以自我為中心,不理解別人的意見,他並沒有認識到來學校是來學知識、學文化的,更沒想到來學校是要遵守紀律的。對待這類孩子,一下子的批評教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解鈴還須繫鈴人,於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學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養。

綜合分析與診斷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 攻擊性行為; 2人際關係; 3學習適應性。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為:

根據兒童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為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取某種行為,主要是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主角的轉換,但當他打了小朋友後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是可行的。”強者打人”與”弱者捱打”的體驗在認知上讓他強化了這種打人的行為,讓他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

因此,觀念中構成了這樣的推理:“弱者、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強者” 能夠透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 而且,在”我是強者”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發出警示,以證明自己的強者姿態。

當行為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人格特徵之一,就現狀及年齡階段,還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説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能夠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為復現率的提高,會使改變難度增大。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為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但卻引起了同學的”注意”,這些行為也就構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説不得、脾氣大、愛打人即使有些行為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理解的。

3學習適應性:

現該生學習沒有多大的進步,這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這除了影響行為與人際協調外,還有對學習態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響。

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調整好情緒,給予學習相應的注意力,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在行為上給予用心的推薦與指導,兩者結合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1、詢問基本狀況。

2、向家長反映該生的在校表現,證明想教育好其兒子的心意。

3、向父母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尤其是重大事件;4、與孩子交談,探尋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願;

5着重讓孩子表達”當時怎樣想,想怎樣做,感覺如何”,目的一在於讓孩子宣泄;二在於讓父母學習與演練與孩子的溝通;三能夠順勢引導家長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讓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歡迎的學生,讓他明白如何與同學相處,做個受同學歡迎的人。

7、指出繼續努力的方向:繼續自我監督與控制。

8、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潛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9o1e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