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心得體會(共2篇)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心得體會(共2篇)

第1篇:“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心得體會(共2篇)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

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第2篇:

學習永威學校“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光彩回民國小

孫思玉

在劉校長和幾位老師的帶領下,我有幸接觸了永威學校“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學習領會中深受啟迪,讓我感受頗多。

一、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認識。

通過聽課、聽報告、學習,我對永威學校“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理念有了新的感悟。這種課堂模式的特點是:“準備充實、結構樸實、訓練紮實、效果真實”。

“先學” 環節。具體到數學課,並不單純讓學生去看書、理解。而是在教師已給出的自學指導下,讓學生明確任務,在一定的時控下進行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題。在自學指導中明確了,自學時間、內容、標準、學法、驗收辦法。並不是幾道簡單的預習提示題。該環節中教師的“教”是隱含地,給學生留足了自主學習的空間,真正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後教” 環節。該環節是數學課堂的關鍵環節,是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方法的主陣地。“後教”不是教師漫無目的地教,是在學生通過先學環節中檢測有關暴露的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讓大面積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板演不同的結果、答案。將學生的答案、思想、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學面前,讓學生從中類比異同,尋找最好的方法、思路。多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錯,使知識得到了細化,學生明白了為什麼,便於從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該環節教師要充分利用優、中、差三層次學生解決問題。凡是他們能講明白的觀點,教師絕不參與,只做補充、更正講解、總結歸納、拓展延伸講解,真正實現了“兵教兵”,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又合理利用了優生、中等生資源,克服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提高了課堂效率,效果顯著。

“當堂訓練”環節。該環節是鞏固雙基,形成能力的主陣地,是建立在教師精心設計訓練題的基礎上。要求教師每節課必須有一套高質量、有梯度、高強度的綜合訓練題。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像考試一樣真實嚴格。營造有序、緊張的課堂氛圍,並要要求學生有錯必糾,教師做到有錯必改。真正強化了雙基,紮紮實實進行訓練,達到一定真實檢測效果。

二、今後實際中的努力方向。

1、教師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相信學生、大膽放手,學生能做的教師堅決不講。不能將學生困的過死,對學生總不放心。

2、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教學,要突出一個實字,沒有花架子。凡是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一律不講。課堂的講解靈活地控制在十分鐘左右,訓練時間努力保證在二十分鐘以上。

3、重視對知識的落實。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中,我們不難看到,永威人的理念中突出對知識的落實,“四清”工作就是體現。反思平時工作,這一點做的不夠好。具體到數學課,結合我們學生實際,關鍵是落實“堂堂清”、“日日清”。

4、重視學法研討和學法指導。永威課堂上出現最多的語言是“為什麼?”和“説説你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學法討論和指導,因為“題是無限的,法是有限的”。特別是現在全面綜合複習,掌握一法,勝做千道題。

總之,在學習永威經驗中,我們必須不斷地反思,及時總結,實踐,適時地改進,相信我們的教學水平定會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jl3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