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四年級語文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整理21篇)

四年級語文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整理21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1篇《四年級語文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四年級語文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四年級語文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整理21篇)

篇1:四年級《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我的教學設計思路是題目入手,自主提問。針對問題,一步步探討。為什麼説魚游到了青年的紙上?魚怎麼就能游到紙上?。感悟“魚游到心裏”和“魚游到紙上”的關係。學習重點放在感悟“魚游到了心裏”,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及“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則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

為達到以上的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教程:

1、抓重點內容,巧設質疑點,在探究中激活思維。

開課伊始,我就出示“魚游到了紙上”的重點段,讓學生做填空練習,這樣既複習了新詞,又自然地讓學生在此處質疑,學生提的問題很到位,“為什麼聾啞青年能練得如此高超的畫技?”透過這個問題就能體會聾啞青年專注、勤奮。我覺得在高年級的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當學生帶着問題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會更加深入,理解會更加深刻。

2、提倡個性化閲讀,充分尊重學生的讀書感受。

在課堂中,我始終尊重學生的閲讀感受,讓學生自己找出重點句段,談自己的體會。我沒有拋問題給他們,而是通過“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你讀了這一段,哪個詞最讓你感動?”這樣的形式慢慢地引導他們體悟課文內容。

3、抓重點詞句,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一開始學生體會不深,我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你是怎麼看魚的?”,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明白這“靜”不只是嘴靜,更是心靜,從而體會到了青年的專注。這樣通過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讚歎之情一步步加深。

篇2:四年級《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當學生感悟到青年看魚的專注,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這位青年每個星期天都到這兒來看魚的堅持,由“每個星期天”這個重點詞,為學生創設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氣爽的星期天,寒風凜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看到了——通過這一連串情境的創設,反覆引讀青年看魚的句子,學生進入了情境後讀得有進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堅持,為理解“先游到了心裏”做好鋪墊。

在學生感受到青年通過專注、勤奮、忘我地看魚才練成高超畫技後,我再次回扣“魚游到了紙上”重點段,並反覆扣問“當青年工筆細描金魚每個部位時,還需要停下筆來看魚嗎?”“當青年揮筆速寫金魚動態時,還需要停下筆來看魚嗎?”學生回答得很好,“不需要了,因為他已經把魚記在心裏了。”“不需要了,因為他已經胸有成竹了。”我順勢引導,“用青年自己的話説,就是“先游到了心裏。”這樣,學生已感悟到“魚游到了心裏”,並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

篇3:四年級《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一、緊扣課題,激趣導入

首先我從課題入手,上課開始我就設計問題:同學們,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了,隨即引出“魚怎麼會游到紙上?是真的游到了紙上嗎?是誰讓他游到了紙上?”讓學生帶着疑問初讀課文,感知課文,並進行探究。

二、品味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我在教學過程中能把握文章重點,體現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巧設導語,精講點撥,引導學生在品句訓練中逐步達到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體現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從句子“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中的“遊”字可以感受年輕人魚畫得很逼真;從“喲”字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驚奇、驚喜。從“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從“老是、呆呆地、靜靜地”這幾個詞體會年輕人的專注。並從“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引導學生理解“一絲不苟、工筆細描”,體會年輕人畫魚時的神態、動作。並通過各種形式地朗讀,讓學生從語段中體會青年的專注。通過朗讀,讀出青年的專注,讀出青年的投入,學生也體會到了聾啞青年的勤奮專注、執著追求的品質,並受到感染。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師生間的配合比較默契,但整個課堂氣氛感覺有點悶,師生之間有點拘謹,沒能達到更好的活而和諧的境界。

關文章:

1.國小四年級語文《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2.四年級語文《烏塔》教學反思

3.四年級語文《火燒雲》教學反思

4.國小六年級數學《圓的周長》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5.語文《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篇4:《魚游到了紙上》語文教學反思

語言的學習需要範例。這篇課文寫作特點鮮明,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但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怎樣的語言學習才能最有效,這是我在做教學預設時思考得比較多的問題。教學預案几經易稿,最後確定把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作為教學重點。

(1)文題的特點解析。文章題目製造懸念,吸引讀者,文題與文本內容相照應,是本文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做了必要的點撥,引導學生懂得這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利於提高學生作文時確定文題的能力,取得一定的實效。

(2)外貌描寫的品讀與寫作模仿。由於對本文的外貌描寫已抓住特點,故學生在仿寫時對這一寫作要求瞭然於心,在課堂中也出現了一些仿寫得精彩的句子,教給了學生一種人物外貌描寫的方法。

(3)人物動作描寫與人物的`精神內涵。由於課堂節奏沒有掌握好,前半節課有些鬆散,後半節課就顯得倉促了。原來預設的從人物動作領略人物精神內涵的目標落實得不到位,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在課堂生成與預設有出入的時候,教師要能夠及時調整教案,要以追求學習的實際效果為目標,而不是自己的教學任務是否已完成。

篇5:《魚游到了紙上》語文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求實”,即樸樸實實,讓學生學得紮紮實實,使學生學有所得,真的能在聽説讀寫的語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起良好的語文素養。在片段一中,熊老師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回答“魚能不能游到紙上”的問題,這有利於培養學生認真讀書,善於思考的習慣。在片段二中,熊老師讓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學生用不同的符號畫出青年的外貌和觀魚、畫魚的.句子,並細讀品味,這實際上是指導學生學會閲讀時批畫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到閲讀的切入口,讓學生知道人物的品質,豐富的情感,都是藉助精美的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唯有真正體會到文本中語言文字的精湛,才會與文本進行着心靈的交流和思想的撞擊。所以,語文教學要重視對文本語言的理解、揣摩、積累和運用,對於重點的詞句,要細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處,咬出文字的滋味。

語文教學要“求活”,“活”就是要講求教學的藝術性,生動地教學,課上師生互動,讓語文教學深入人心,潤物無聲。教師在課堂上因學而導,神彩飛揚;學生在課上學語文如沐春風,在課外學語文其樂融融。在片段二中,熊老師在指導學生感悟青年畫魚的句子時,先讓學生理解“工筆細描”與“揮筆速寫”的意思,接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再同桌表演讀,最後師生合作讀,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津津有味,這時,師生與文本完全融為一體了。在片段三中,熊老師巧妙地引導學生從胸有成竹聯想到胸有成“魚”,這是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體現,這是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這也是一種深層的、具有切合學生髮展意義的語文學習活動。這一教學環節展現了教學的精彩,給所有聽課的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無窮。

另外,教師的激勵措施為課堂增添了色彩。在教學中,熊老師多次給發言精彩的同學“加亮點分”,這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的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再加上“實”與“活”的語文教學理念,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篇6:《魚游到了紙上》語文教學反思

一、抓問題共性,自主閲讀。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心智活動,這是國小閲讀的心理規律。閲讀教學應順應這一規律,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課伊始,從題目入手引導複習:為什麼説魚游到了紙上?然後根據學生的疑問,對不理解的共性問題引導讀、悟:魚怎麼游到紙上?為什麼能游到紙上?魚游到心裏是什麼意思?魚先游到心裏和魚游到了紙上兩者是什麼關係?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真正發揮教師的引領價值。

二、立足文本、品讀感悟

“教學決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杜威語)”語文課還要上出十足的語文味,這語文味就是紮紮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即聽、説、讀、寫的訓練。這節課上,我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精心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去體會,瞭解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培養敏鋭的語感。如“靜靜地看”一詞組,先讓學生説出什麼是靜靜地看?聯繫自己生活實際:你平時是怎樣看魚的?和你相比,青年的看顯得更加認真、更加專注、更加入神。通過對比,感受到詞語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這樣靜靜地看,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帶着想象,抓住“靜靜”讀。學生輕鬆地感受到青年的如痴如醉。又如,引導學生理解“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時,我超越了單純回憶生活經歷的簡單做法,要求學生找到文中可以理解的詞語去體會、去琢磨。這樣真正立足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理清關係,昇華情感。

在體會青年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基礎上,再出示“魚游到了心裏”,結合最後一段來理清兩者的關係,此時有水到渠成之感。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再給學生充分發表獨到見解的同時,適時地利用關聯詞:“之所以……是因為……”或“只有……才”來對這兩句加以歸納。然後再問課文學到這,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説,你想對誰説,説什麼?讓學生對所感悟的內容有個總結,有個提升。

四、模擬訓練,學以致用

每一篇課文都是習作的範例。每篇課文的學習中都引導學生了解、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厚積薄發”,到習作時才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本課在學生感受到魚栩栩如生後,引導學生想象:這麼活靈活現的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有白髮蒼蒼的小孩、有天真可愛的老人、有和藹可親的阿姨…聽!他們議論着、讚歎着……,你聽到了嗎?他們在説什麼?引導學生大膽地説。滲透習作中抓住人的外貌、神態、語言寫,同時讓學生了解,這節課只是初步學習的,今後的學習還要逐步深入學習積累材料的方法,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篇7:《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1.通過對青年“畫魚”“觀魚”重點句的品讀,能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並能體會、學習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能通過觀看插圖想象人們議論的情景,運用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説一句或一段話。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語句,並積累下來。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2.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説明的道理,體會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情導新,聽詞温故。 1導語:很高興今天的這節課有我來大家上,新老師給你們上課你們高興不?那就給我點掌聲鼓勵一下我唄!(學生鼓掌)謝謝!等會兒上課如果有同學表現好我們也把這麼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好嗎?(生:好)今天讓們繼續來學習(板書:

27、課魚游到了紙上)

過渡:昨天我們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詞,老師想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會寫了,有誰敢接受打挑戰上來聽寫的?

2、聽寫部分帶生字的詞語。(聾啞、清澈、花港、一絲不苟、廠徽)

我們一起來看看個這同學的字寫得怎麼樣?生1字寫得好。好在哪裏?(工整)同學們再來看看這些詞語中哪個字最難寫?師範寫(徽)(生

2、不好)

小結:在寫漢字的時候不僅要注意到這個字各部分的寬窄,還要注意每一部分的避讓規律,將筆畫搭配得當,這樣你們就能寫出工整漂亮的漢字了。

3、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讀完之後看誰最聰明能用黑板上的這些詞語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記住一兩句話就夠了。

小結:同學們你們看用詞語串連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一個好方法。今後大家也可用這個方法。

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吧!請同學們讀課題説説課題中哪個字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生:遊)為什麼是遊字?(生:魚應當是畫到紙上怎麼會游到紙上呢?)1

二、體會青年畫魚的句子,品“魚游到了紙上”

1、師:那就趕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青年是怎麼把魚畫得像在紙上游動的?請你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青年畫魚的句子。板書(畫魚)(生彙報)

3、師:你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好孩子(一邊説一邊打開課件)

課件出示句子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 (誰願意來讀讀這段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下這句話給你了怎樣的感受?)

4、下面誰來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

(我體會到了青年畫畫很認真,我體會到了青年的畫技很高超.)

師:有相同體會的請舉手,你是從哪兒感受到他畫魚認真的?(一絲不苟) 你能讀出這種認真的來嗎?請多名同學試讀。學生評價從你們的讀中我感受到青年畫魚時是那麼專注,是那麼一絲不苟。

你又是從哪裏體會到他畫魚技術高超的?(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讀出你的感受來。(學生評價讀)

同學們再來看看這段話還有一個關聯詞呢?你發現了嗎?有時??有時??造句

師小結:你看在句子中恰當地運用關聯詞語會使們的句子看起來更流暢。

6、剛才那麼多同學讀了這段話,老師也想讀一讀,可以嗎?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青年畫的魚都有哪些動態?咱們開始。師範讀句子。

師:睜開眼睛,你看到了魚的哪些動態?(生髮言)

8、真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啊!怪不得一個小女孩驚奇地叫了起來,PPT出示句子(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

9、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句話,作者是抓住了小女孩的哪些方面來描寫的呢?作者在這裏抓住了小女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描寫,讓我們體會到青年的畫畫得好。這種寫作方法我們今後在習作中也要學會去用。(出示:動作 語言 神態)

10、師:小女孩的這一叫可謂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圍觀的人紛紛議論着,讚歎着,(出示課文插圖)想象他們會説些什麼呢?(運用外貌 動作 語言 神態描寫)完成PPT練習(學生彙報)

這一聲聲讚歎都匯成這樣了一句話(板書:魚游到了紙上)這是一句稱讚別人的句子是吧?那如果我要説這個人把鳥畫得活靈活現,我該怎麼説?(生:鳥飛到了紙上)那如果是馬呢?(生:馬跑到了紙上)孩子們真聰明!

三、體會青年忘我的境界

1、青年聽到我們的讚歎聲,議論聲了嗎?為什麼?因為他是聾啞人,找到可以證明這一點的句子讀一讀。除了這一點還有什麼原因?

(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是啊,此時此刻青年和魚已經融合在一起了,已經到了不知金魚是我,還是我是金魚的境界了)

2、太陽下山了,大家都準備回家了,可他還在那裏靜靜地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他還可能忘記什麼?(生:回家??)但他唯獨沒有忘記(金魚),他手裏所畫的,眼中所見的,心中所想的,都是金魚。難怪我們的作者説他舉止特別了,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境界。(板書 愛魚——忘我)

三、體會青年看魚的句子,悟“魚游到了心裏”

過渡:當我的把小女孩的話“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這句話告訴青年時他怎麼説的?(生:先游到了我的心裏)青年是通過什麼方法讓魚游到心裏的。(板書:看魚)

1、課文中哪些句子是寫青年看魚到忘我的境界的?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生:彙報)

2、誰來把自己畫的句子讀一讀.師相機出示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

3、説説從這句話中哪些詞可以感受這個青年的忘我呢?(老是 呆呆地 靜靜地 從來)你能讀讀這幾個詞嗎?重點指導靜靜地!

他不只看魚是靜靜地,他還在什麼時候也是靜靜地,對,畫魚。你們看他不管做什麼都會靜下心去做,多專心多投入的一位青年啊!

誰能把青年的這種專心投入的神態讀出來。多人試讀。從你的讀中我看到了一位正在專心致志地畫魚的青年。你們可真會讀書孩子!

5、師:還可以從哪裏可以看出他看魚到了忘我呢?

生説師出示:(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從這句話中,那些詞語給你的印象深刻,你從這些詞中感受到青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生彙報(堅持不懈)請你讀出這份堅持不懈的精神來。

師:一整天就是指從早上到晚上,而且每個星期天都來,一年有52個星期天呢,那麼他觀察了五十來天!這五十來天不管嚴寒酷暑,無論颳風下雨,他從不間斷,讓們再來讀讀這段話共同來感受青年的這份投入與堅持吧!(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師小結:孩子們,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那位青年就是這樣堅持不懈地看魚的,他記住了魚的特點,記住了魚的形象,記住了魚的動態,所以我們説魚游到了他的心裏。(板書:魚游到了心裏)

四、討論“魚游到心裏”與“魚游到紙上”的關係。

青年通過反覆的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心裏,正因為有了魚先游到了心裏這個原因,才有了最終的結果——魚游到了紙上。它們之間是因果關係。

你能用一個關聯詞把“魚游到了心裏”與“魚游到了紙上”的關係表示出來嗎?

五、談收穫,昇華情感

1、從青年畫魚的故事中你學到了什麼呢?

(出示: 一絲不苟 堅持不懈 專心致志 全神貫注)

2、師總結: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説過:“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件事情、某項事業,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生活中只要你瞄準目標,堅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成功的大門會向你敞開的。

五、作業

小練筆。請同學們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試着寫寫身邊的人,並適當

的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寫一段話。

六、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看魚畫魚

魚游到了心裏魚游到了紙上

(因)(果)

愛魚忘我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8:《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教師語言還需斟酌,課堂上,老師的話較多,有些語言顯得較羅嗦,孩子質疑、回答有,但是沒有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説,顯得孩子的能力沒有被挖掘出來。

一、課堂氣氛還需調動,課堂氣氛沒有達到教案預設時的輕鬆愉悦的氣氛,孩子們發言不是很積極,老師只能一個勁地鼓勵學生多動腦、多舉手發言,但是效果不明顯。課後,其他老師建議我教案設計上可以創新點,設計還是顯得傳統,老師提問太多,沒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去悟。反思後,我確定了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

二、對教材鑽研還要再深入,要緊扣整本書、整個單元去備課,不能只一篇課文去設計教案,只有把握了整體,才能讓整個知識鏈連接起來,孩子學起來也更容易。

三、對課堂把握經驗方面還需向更多其他的老師學習,如如何調動課堂氣氛、孩子的積極性,對於學生的回答如何應答,體現老師的課堂機智。

四、在語言上還要多去錘鍊,在平時的常態課中就要灌輸此意識,老師要講得少而精又能點出重點,引導學生學習,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以上是我上完課後的反思及今後的努力方向,收穫頗多。希望自己能夠慢慢成長,能夠把每堂課都上成孩子心中的精品課。

篇9:《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魚游到了紙上》課文最突出的特點是語言樸實而含義深刻,因此,引導學生從樸實的語言中感悟語言背後藴涵的豐富內涵,領悟文章説明的道理,體會作者用詞用句的精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本節課,我以參與式教學理念為指導,讓學生與教師、文本深入對話,在簡單樸實的教學中,促進學生的發展。現在我就從以下幾點和大家交流我對這節課的一些思考。

一、引發質疑,激發興趣。

有一位名師説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而課前我創設了一個兒童喜聞樂見的聽力遊戲引入,然後話鋒一轉,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課題上,激起了他們的好奇,點燃他們求知慾望的`火花,使他們能興趣盎然地主動學習。

二、以讀悟語,以讀悟情。

我們知道,閲讀教學要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在這節課中,我以讀代講的特色就在於:指導學生有層次性、有指向性地朗讀,課題中出現的“遊”字,藴涵着豐富的內涵,我就從“遊”字入手,一遍又一遍重複着這個字,一步步引領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在與文本的對話中,走向文章的深處,領悟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用詞、用句的精妙,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三、動靜結合,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受參與教學中的要素組合課型方式的啟發,我想,一節課如果恰當運用動與靜的結合,學生就會學得不累,才能提高課堂的效果。居於這樣的考慮,在課堂中我就設計有了小動,如小組開火車讀,有全班的大動,如:表演當時人們聽到小女孩驚奇地叫喊後的場景,有靜心細想的,如閉上眼睛聽朗讀,想象青年畫魚的情景。做到在動中學,在靜中想,動靜結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以上幾點我自認為我還是做得比較好的,能在簡簡單單中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有效的人文教育,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篇10:《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魚游到了紙上》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一位聾啞青年看魚、畫魚的事。全文以青年人“舉止特別”為線索,通過“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使得青年人的形象一次次不斷放大,為讀者刻畫了鮮活的人物形象。文章在寫法上有以下特點:

一是對人物的觀察刻畫細緻入微,突出表現在對聾啞青年看魚時“特別”的神態和動作描寫;

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為此,我把本文教學的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説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的難點為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並安排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為品悟青年人看魚的四句話,感悟其做事勤奮專注、專心致志的作風和表現出身殘志堅的品質。理解“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裏”的關係;第二課時為感受青年人畫畫的形象逼真,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有人説,當今的閲讀教學有三種價值取向:

一是語文知識取向,這是平常關起教室的門時的做法;

二是閲讀能力取向;

三是人文精神取向,主要是大型公開課上比較注重的做法。而閲讀教學應當突出的是閲讀能力取向,為此,本節課的教學我力求能體現以學生閲讀能力的訓練帶動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取向的有效落實。

基於這樣的思考,本課時的教學,我以引導學生讀文質疑導入,在疏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基礎上,確定以“魚怎麼會遊進心裏”?為突破口,通過反覆品讀、體會文中描寫青年人看魚時的幾句話:

1、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

2、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3、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4、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回家。

一次次地放大並清晰青年人做事勤奮專注,鍥而不捨、身殘志堅的人物形象。

在教學四句話時,以朗讀、感悟為重點,通過自讀,體會句子的基本意思;比較體會語言的內涵及表達特點;回讀感受語言間的聯繫等方式。在不斷豐滿人物形象的同時,體會語言表達上的獨特作用。理清“魚游到心裏”和“魚游到紙上”相互間的關係,既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又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並在學生全面感受人物鮮活形象的基礎上,以向青年人説説心裏話的形式,寫下自己所受到的啟發和想對青年人説的心裏話,進行課堂小練筆。努力實現在教學中落實朗讀、感悟、表達、積累的訓練,上出語文味。

反思本課的教學,感觸較多。雖然基本的設計理念能過得到了實現,但也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還十分欠缺;由於長時間未從事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缺乏“課感”,制約了課堂教學的流暢性;同時,對學生水平估計過高,尤其是對人物身殘志堅、鍥而不捨品質的感悟落實還欠到位。

篇11:《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這一課採用“自學輔導式”教學模式,課堂上力求師生關係融洽。通過學生自主讀書,自讀自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再讀書交流,合作學習。經教師點撥指導共性難點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學習寫法,指導作文。教學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激疑導入,明確學習目標。明確每課時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心中有數,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又便於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這樣把教路和學路有效地統一起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讀書,整體感知,互相交流。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並且通過再讀書自己解決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通過相互合作學習,嘗試解答。課堂上也應有生生互學的場面。組內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由小組代表寫在卡片上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梳理排序。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克服課堂上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的現象。

3.學生不理解的共性問題,在梳理排序形成幾個重點問題之後,教師引導學生讀、思、議。學生讀書討論,互相合作學習,共同解決不懂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者抓住共性的、重點的、難點的詞、句點撥精講,使學生由不懂到弄懂,不會到會,不會學到會學。在體會詞句內涵的同時,使學生情感的'閘門大開,心靈也受到觸動,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以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效果。朗讀指導,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讀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閲讀能力。

4.對本課重點“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裏的關係”這一問題,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再給學生充分發表獨到見解的同時,適時地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導就應體現在此。

5.在自讀、精讀以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體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讓學生的感情在此處昇華。

6.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從讀學寫,在學生完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再讀課文,通過再次的合作學習,明確作者到玉泉觀魚,不僅看魚,而且還留心那裏的人。使學生了解,這節課只是初步學習的,今後的學習還要逐步深入學習積累材料的方法,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篇12:《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本課我在練習設計上比較有特色。

1.第一題,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時,緊緊抓住“聾啞青年”愛魚的特點進行深入理解。首先理解“忘我的境界”的意思,在到課文中找根據,具體感受“忘我的境界”。在找根據的過程中,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從能力培養的角度講,該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與表達的能力。

2.第二題在第一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入地理解,使聾啞青年的形象更加突出。首先應讓學生分別理解“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的意思,然後緊扣一個“先”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弄清“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之間的關係。在理解的過程中,凸現聾啞青年勤於觀察、刻苦練習到了忘我境界的形象,使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鍛鍊。

3.第三題,重在語言的積累。在朗讀與抄寫中,體會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自主性練習:

一、讀句子,回答問題。説他“特別”,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1.“忘我的境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先認真讀課文,找出相關的部分。把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説説,再簡要地寫下來。

二、讀課文,自由分組研討以下問題後選出發言人全班交流。

1.“金魚游到紙上來啦”是誰説的?為什麼這樣説?

2.“魚先游到我的心裏”是誰説的?是什麼意思?

3.魚“游到心裏”與“游到紙上”有什麼關係?

三、聾啞青年的外貌是怎樣的?他看魚、畫魚時的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再體會聾啞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並選擇其中的兩三句抄寫下來。引導學生圍繞課後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首先看是否正確地理解了兩句話的意思,再考察對兩句話之間的關係是否理解,是否能對“先”字的含義作出正確的解釋。

篇1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聽寫幾個生詞,檢查孩子們對本課生字的掌握情況,接着鼓勵學生嘗試用聽寫的詞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從而通過抓住重點來串聯全文。

其次是圍繞線索自主感悟,我先讓孩子們抓住本文的主要線索“舉止特別”,再出示“自學提示”,讓孩子們自學,利用“讀、思、疑、劃”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自主閲讀、合作交流過程中,體會“青年舉止特別”的地方;自學後,及時對共性的、重點的、難點的詞、句點撥精講,不失時機地穿插朗讀指導,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讀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閲讀能力,為突破本課的難點,做好情感的積澱。

再次是理清關係昇華情感,在讓學生體會“魚游到了我的.心裏”的基礎上學習最後一段,以“先”字為切入點理清“魚游到紙上”與“魚游到心裏”兩者的關係,形成水到渠成之感;在讓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發表見解的同時,適時地利用關聯詞“因為……所以”來對這兩句加以歸納,進一步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以心感悟文本,讓學生從想像中深刻感受年青人對美的追求,體會青年人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提升情感體驗。

篇14:《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接下來,我就結合《魚游到了紙上》一課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研讀教材,把握重點,力求教學內容簡約,教學目標明確

準確生動地解讀文本,是上好閲讀課的前提。在文本解讀時,我主要從普通讀者、學生收穫、教師教學三方面潛心研讀教材。

作為一位普通讀者賞讀課文,隨着作者對文中主人公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愛魚成癖、觀魚似醉、畫魚如生的聾啞青年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漸清晰豐滿起來。同時還感悟到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含義深刻,給人以啟迪,對人物外貌、神態、動作刻畫傳神,細緻入微、耐人尋味。

第二步,站在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興奮點:

在此基礎上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將課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學的“精華”篩選出來,作為教學的“內核”部分,這些內核往往居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處,它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語段、一個情感點。我抓的是題眼“魚為什麼會游到紙上”。課堂上就將此做為教學的切入點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着力點,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深入研讀,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創新點、發展。當然這一課特殊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不止一處,還可以抓“舉止特別”“忘我的境界”“融為一體”,這些點,都能夠引出本文的重點詞句,但不管抓哪一個,目的就是提煉教材精華,使教學內容更簡約。

根據學段要求、學情以及本文的特點,確我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通過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青年人繪畫時專注、勤奮的品質。

3、通過邊讀邊想象,體會重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對人物描寫的細緻傳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學中體會文章説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二、抓住四個着力點,實現發展性

1、抓重點內容,巧設質疑點,在探究中激活思維:

學生圍繞課題和本文一個含義深刻的語句提出了“魚為什麼會游到紙上”“為什麼説“先游到他的心裏”這樣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恰恰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透過這兩個問題就能體會聾啞青年專注、勤奮。課堂上,當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會更加深入,理解會更加深刻。

2、抓重點詞,經選訓練點,在訓練中得到發展: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進行語文字訓練,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專注和忘我,又感悟到這樣的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不僅讀出詞語表面的意思,還讀懂了詞語背後藴含的東西。在這樣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實現了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

3、抓重點句,挖掘生成點,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引來了圍觀的人,人們讚歎着、議論着,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們讚歎着、議論着”教材這一生成點,利用文中插圖,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情景,由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為引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人物角色,與文中主人公零距離對話,達到師、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鳴。

4、抓重點段,在品讀中積累語言:

閲讀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課文第七自然段細膩、生動地描寫了青年人作畫時的一絲不苟和技藝嫻熟,把金魚畫的栩栩如生。教學時通過想象情境、品味詞句,把“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進行對比,反覆朗讀,學生進入了文本,漸入佳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熟能成誦,積累語言,實際上是水到渠成。

篇15:《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記敍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讚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對這位身殘志堅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聾啞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為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本文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描細緻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啟發性,令人回味無窮。在教學《魚游到了紙上》時,我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讓學生帶着問題充分地朗讀課文。在學生深入地瞭解了課文內容後,我以青年的特別為主線,把教學的核心目標鎖定於“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青年的外貌、觀魚、畫魚動作神態的相關語句,再依據這些文字,在空白處作一定的批註,寫下一些自己的點滴體會,並談談自己通過朗讀體會到的人物形象。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必須先游到心裏。

本課的教學比較成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教學設計中,故意把課題錯寫成“魚畫到紙上”,由此產生疑問

啟發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疑問?學生會紛紛提出:魚應該在水裏遊,怎麼會游到紙上?是誰使魚游到紙上來的?他是怎樣使魚游到紙上來的?通過對課題的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引導學生去閲讀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創設對話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當學生感悟到青年看魚的專注,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這位青年每個星期天都到這兒來看魚的堅持,由“每個星期天”這個重點詞,為學生創設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氣爽的星期天,寒風凜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看到了――通過這一連串情境的創設,反覆引讀青年看魚的句子,學生進入了情境後讀得有進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堅持,為理解“先游到了心裏”做好鋪墊。

3、抓重點詞句,在訓練中得到發展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一開始學生體會不深,我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你是怎麼看魚的?”,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明白這“靜”不只是嘴靜,更是心靜,從而體會到了青年的專注。這樣通過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讚歎之情一步步加深。

4、挖掘生成點,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引來了圍觀的人,人們讚歎着、議論着,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們讚歎着、議論着”教材這一生成點,利用文中插圖,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情景,由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為引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人物角色,與文中主人公零距離對話,達到師、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鳴。

5、通過魚“游到紙上”,“游到心裏”的原因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課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回答也很積極。但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對於學生的評價還不夠準確豐富,朗讀方面還未很好地體現出人物的情感。還需激勵學生在思考上逐層深入。通過這節課我也學到了很多。教學中的每一次的遺憾和失敗,讓我心情沉重,但也讓我在語文的教學之路中不斷地看清自己的不足,不斷自省,不斷進步。

篇16:《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一、緊扣課題,質疑激趣

上課開始,我就設計問題: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有什麼想説的?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了,隨即引出“魚怎麼會游到紙上?是真的游到了紙上嗎?是誰讓他游到了紙上?”讓學生帶着疑問初讀課文,感知課文,並進行探究。

二、抓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中,抓住句子“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中的“遊”字可以感受年輕人魚畫得很逼真;從“喲”字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驚奇、驚喜。從“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從“老是、呆呆地、靜靜地”這幾個詞體會年輕人的專注。並從“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引導學生理解“一絲不苟、工筆細描”,體會年輕人畫魚時的神態、動作。並通過各種形式地朗讀,讓學生從語段中體會青年的專注。這樣通過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讚歎之情一步步加深。

三、回扣課題,突破難點

在學生感受到青年是一個一絲不苟、勤奮好學、做事專注(忘我)的人之後,再次回扣“魚游到了紙上”重點段,來解決“魚游到了心裏”和“魚游到了紙上”的關係:因為青年“每個星期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所以,金魚的特點和樣子已經記在他的心裏,也就是“金魚游到了心裏”;因為心中有了金魚的形象,所以能把金魚畫得栩栩如生,就像“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是原因,“魚游到了紙上”是結果。這樣學生就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並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

這節課,師生間的配合比較默契,但整個課堂氣氛感覺有點悶,沒能達到更好的活而和諧的境界。

篇17:《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1、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看似無疑,其實有疑之處進行生疑,從而觸及學生“最近發展區”,引導他們進入思維的高一級階段,也就提高了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2、問題提出來以後如何解決,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具體的語境中去找答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説自己的感悟,從而又提高了學生的解疑能力。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從讀書中解決問題,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長期堅持這樣做,不僅能形成學生勇於探究的心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了的基礎。

3、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

在揭示課題時問學生:“魚是在水裏遊,怎麼會游到紙上呢”並用彩色粉筆在“遊”字下面重重地畫了個“…”符號,留給學生一個懸念。在引導學生反覆討論、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大屏幕顯示出幾條金魚遊動的姿態,教師邊演示邊做小結。一個“遊”字,畫龍點睛,學生比較輕鬆地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同時悟出了課題的深刻含義,水到渠成地歸納出中心思想。

4、加強了讀的訓練。

教學過程體現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讀的訓練。自讀課文給以足夠的時間,全體學生帶着問題反覆讀書,邊讀邊思,真正地讀書,不是走形式,培養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和讀書習慣。當理解了內容,學生為聾啞青年忘我、專注的品質所感染,情感的閘門打開的時候,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渲染了氣氛,加深了內容的理解,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思想教育。

篇18:《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一、抓問題共性,自主閲讀。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心智活動,這是國小閲讀的心理規律。閲讀教學應順應這一規律,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課伊始,從題目入手引導複習:為什麼説魚游到了紙上?然後根據學生的疑問,對不理解的共性問題引導讀、悟:魚怎麼游到紙上?為什麼能游到紙上?魚游到心裏是什麼意思?魚先游到心裏和魚游到了紙上兩者是什麼關係?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真正發揮教師的引領價值。

二、立足文本、品讀感悟

“教學決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杜威語)”語文課還要上出十足的語文味,這語文味就是紮紮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即聽、説、讀、寫的訓練。這節課上,我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精心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去體會,瞭解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培養敏鋭的語感。如“靜靜地看”一詞組,先讓學生説出什麼是靜靜地看?聯繫自己生活實際:你平時是怎樣看魚的?和你相比,青年的看顯得更加認真、更加專注、更加入神。通過對比,感受到詞語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這樣靜靜地看,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帶着想象,抓住“靜靜”讀。學生輕鬆地感受到青年的如痴如醉。又如,引導學生理解“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時,我超越了單純回憶生活經歷的簡單做法,要求學生找到文中可以理解的詞語去體會、去琢磨。這樣真正立足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理清關係,昇華情感。

在體會青年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基礎上,再出示“魚游到了心裏”,結合最後一段來理清兩者的關係,此時有水到渠成之感。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再給學生充分發表獨到見解的同時,適時地利用關聯詞:“之所以……是因為……”或“只有……才”來對這兩句加以歸納。然後再問課文學到這,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説,你想對誰説,説什麼?讓學生對所感悟的內容有個總結,有個提升。

四、模擬訓練,學以致用

每一篇課文都是習作的範例。每篇課文的學習中都引導學生了解、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厚積薄發”,到習作時才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本課在學生感受到魚栩栩如生後,引導學生想象:這麼活靈活現的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有白髮蒼蒼的小孩、有天真可愛的老人、有和藹可親的阿姨…聽!他們議論着、讚歎着……,你聽到了嗎?他們在説什麼?引導學生大膽地説,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的阿姨()地説:()。”這樣的句式寫話。滲透習作中抓住人的外貌、神態、語言寫,同時讓學生了解,這節課只是初步學習的,今後的學習還要逐步深入學習積累材料的方法,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篇19:《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魚游到紙上》這篇課文記敍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讚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對這位身殘志堅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聾啞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為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本文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

一是人物描細緻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

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啟發性,令人回味無窮。

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青年的外貌、觀魚、畫魚動作神態的相關語句,再依據這些文字,在空白處作一定的批註,寫下一些自己的點滴體會,並談談自己通過朗讀體會到的人物形象。最後談對“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裏”的理解,然後再進行交流、探討、達到理解課文的內容、品味語句,體會人物品質的目的。在學文,美讀之後,我還引導了學生積累運用文章寫作方法,完成課後小練筆,做到讀寫、讀思結合。

《魚游到紙上》這一節的教學比較成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設計中,故意把課題錯寫成“魚畫到紙上”,由此產生疑問,啟發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疑問?學生會紛紛提出:魚應該在水裏遊,怎麼會游到紙上?是誰使魚游到紙上來的?他是怎樣使魚游到紙上來的?通過對課題的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引導學生去閲讀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通過魚“游到紙上”,“游到心裏”的原因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站在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

在此基礎上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將課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學的“精華”篩選出來,作為教學的“內核”部分,這些內核往往居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處,它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語段、一個情感點。我抓的是題眼“魚為什麼會游到紙上?” 課堂上就將此做為教學的切入點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着力點,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深入研讀,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創新點、發展。當然這一課特殊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不止一處,還可以抓“舉止特別”“忘我的境界”“融為一體”,這些點,都能夠引出本文的重點詞句,但不管抓哪一個,目的就是提煉教材精華,使教學內容更簡約。

4、抓重點詞,經選訓練點,在訓練中得到發展。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進行語文字訓練,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專注和忘我,又感悟到這樣的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不僅讀出詞語表面的意思,還讀懂了詞語背後藴含的東西。在這樣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實現了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

5、抓重點句,挖掘生成點,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引來了圍觀的人,人們讚歎着、議論着,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們讚歎着、議論着”教材這一生成點,利用文中插圖,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情景,由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為引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人物角色,與文中主人公零距離對話,達到師、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鳴。

本節課孩子學習興趣很濃,回答也很積極但細節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對於學生的評價還不夠準確豐富,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進行朗讀方面還未很好地體現出人物的情感。還需激勵學生在思考上逐層深入。在這一點上要繼續努力。

通過這節課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收穫很多,感受也很多。語文,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每一次的遺憾和失敗,讓我心情沉重,但也讓我在語文的教學之路中不斷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帶來思考。因為只有不斷自省,才能常新。

篇20:《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學校要聽老師的課,名日“考核課”,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選擇了〈魚游到了紙上〉一課。這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八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文章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着“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勞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深。課文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描寫細緻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入神;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説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整堂課我主要是按照以下的思路展開教學的:

(1)初讀課文,瞭解內容,感知人物形象。我首先讓學生自瀆一遍課文,在學生自瀆的基礎上,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位聾啞青年的初步印象,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

(2)細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品味語句,體會人物品質。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出描寫青年人觀魚、畫魚的語句,在讀議中,通過對這些句子的理解,認識到聾啞青年勤奮專注、執著追求、做事一絲不苟的品質,進而啟發學生從青年人身上學到了什麼,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説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3)美讀課文,表達情感,積累運用語言。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採用指名讀、教師範讀、小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通過朗讀,從而加深了學生對青年人美好品質的認識。

反思:一節課下來,我有許多感想,雖然能根據教材的要求,能按自己預設的思路完成教學任務,但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對學生評價的語言欠缺,讀中感悟落實不到位。同時也認識到,課堂教學中,教學機智十分重要。我們一直説:備課,最重要的是備學生。但是,我覺得,教師的備課,除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自己。因為,教師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必須準確地把握教材,瞭解學生學習的特點,才能採取合適的教學手段,設計精彩的課堂語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老師牽着走。同時,教師還要有收放自如的應變能力:當課堂中出現問題時,要及時解決,讓課堂教學始終圍繞一條主線,把教學目標貫穿在各個教學環節之中。

語文,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每一次的遺憾和失敗,雖然讓我心情沉重,但也讓我在語文的教學之路中不斷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帶來思考。人,只有自省,才能常新。

篇21:《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在經過緊張的一番磨課、評課後,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我還無法放鬆下來。其實磨課已不是第一次了,從一次次的磨課中我感覺自己在慢慢地成長:從最初迷茫地面對課堂到逐步找到了點上課的門道;從被批得體無完膚到漸漸聽到了肯定的話音。

也許是我對自己過於自信,這次無論從教案還是上課準備中我都相信自己能把這堂課上出彩。但是在上後感覺沒有自己起初預料的那種成功感,留下的是對自己的一點點失望。在上今天這堂課前,我還借班上了一下,而由於怕壓力太大,只叫了胡老師來聽。在上這堂預演課的時候我覺得很輕鬆,感覺上得比較好,因為這個班級的學生無論是朗讀能力還是發言時的口頭表達能力都讓我很驚訝。經過這堂課的熱身後我對今天的課可以説是信心滿滿的。但是在上完今天的課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上前應該聽聽更多的人的意見,不斷改進,害怕壓力就是害怕面對自己的不足!

今天的磨課與以往不同的是多了十幾個其他兄弟學校的老師,也許由於外在的壓力比較大,整堂課下來學生和我都沒能放開膽子。原本我班學生平時上課很活躍,但是今天課堂上的表現不如平常。我覺得這也是我自己應該反思的地方,平時對於鍛鍊學生膽量的培養還不夠重視。話雖如此,但是學生一堂課中的表現跟老師自身問題設計及提出問題方面的表達是息息相關的。針對這堂課上後的效果及其他老師評課的結果,我做出瞭如下反思:

第一、這堂課中抓住了“遊”字作為線索,並從“遊”字展開內容,體現主題。(本來教案的設計是這樣,但是由於準備的時候沒有多加揣摩,再加上課堂發揮不佳,致使後半節課的教學內容有點偏離教學主題,致使顯得有點散亂。)

第二、上課中對於學生的評價語在經過預設後能夠比較完整的表現出來,比之前也嫻熟的多了。但是個別評價語還不夠精彩,我想這跟平時我積累的不夠多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第三、在這堂課中很多環節出現學生冷場,這是由於我提出的問題缺乏一定的鼓動性、啟發性。很多問題由於預先設計時還不夠多加揣摩,致使造成問題不清晰,學生無從回答。

第三、這堂課中朗讀還不夠多,還不能做到從讀中讓學生感悟,做到水到渠成地體會到主題。(比如文中“青年靜靜地觀魚”這一場景,我在上課時抓住了“靜靜”一詞,讓學生通過換詞的方法幫助理解,但是在教學環節中僅僅是做到了“換詞感悟”,在學生感悟後未能帶領學生回到原句,細細品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我懂,只是在語文教學中我還不能真正做到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品味,這在我平時教學中做的也還是不夠的。

“吃一塹,長一智”,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教訓,儘管是“摸爬帶滾”地在前進,但是我相信自己走路的腳步會越來越堅定,越來越自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mv5v1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