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教子事例反思一二三

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教子事例反思一二三

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教子事例反思一二三

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教子事例反思一二三

我看在坐的大部分都是老朋友了,但還有一些陌生的面孔,那我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杜浩宇媽媽,能夠跟大家共同交流探討我們孩子教育的問題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在此,我首先代表全家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班寶貝們的辛勤付出。再次感謝學校提供了這樣一個良好的機會,使我能夠與各位老師和家長歡聚一堂,共同探討,切磋、交流教育培養孩子的經驗和做法。

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我也談上什麼經驗,所以我把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題定位了“家庭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我不想過多的去分享我的育兒經驗,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小事引發的思考。

作為老師的我教書育人自認為也很有一套,給家長指點迷津,將各類熊孩子收拾的服服帖帖,所以我曾一度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信心滿滿,可曾幾何時,我卻對孩子成長中的一系列問題束手無策,對於自己草率的處理方法一度持有懷疑的態度,於是身為人母的我開始不斷的“惡補”,從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到《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到《培養了不起的男孩》到《好媽媽不打不罵培養男孩300個細節》甚至到《國小生提高成績的技巧》等等讀了中國的國外的一系列家庭教育專注,而且只要杭錦旗有家庭教育講座不管是免費還是收費的我都是逢講必到,所以從國學到一城一萬講師團,到葉建靈成長中心我都是全程參與。經過這一番“惡補”,大浪淘沙後,讓我豁然開朗了不少。也讓我明白了兩個道理。

一、家長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要及時充電

為什麼這樣説呢?我們做任何職業都離不開證書,教師需要有教師資格證,醫生需要有行醫資格證,會計需要有會計師資格證,就連開車還得一個駕駛證,可唯獨家長這個職業,卻事先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輕鬆上崗,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孩子厭學、叛逆、甚至打架鬥毆等等問題。當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這些無證上崗的人該怎麼辦呢?抓狂?放任?不能吧,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的學習。(查處視頻:小女孩背乘法口訣)家長們反思一下,咱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不是幹過這樣的混事,試想這樣的教育有效嗎?在讀了讀了郭思樂教授寫的《教育走向生本》之後我豁然開朗了,他説“教育是驅牽牛向草”而不是我們所做的“按着牛頭吃草”要讓孩子享受學習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這樣來:不是生硬的讓孩子背三五等於一十五,而是問孩子“3×5=14”嗎,這時候,孩子是不是就會來了精神,他也許就會用各種方法,來證明你的答案是錯誤的。

這樣就把“按着牛頭吃草”變成“驅牛向草”——牛都喜愛草,自然會向草奔去,這時,鞭子的作用就大大減少了。説到底教育,就是讓學生把喜愛學習的天性發揮出來,享受學習。

那麼如何把“按着牛頭吃草”變成“驅牛向草”呢?這就需要我們向書本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向有經驗的老師、家長學習良好的教育方法,(舉例比如:我孩子寫字下筆重,搞得書寫慢不説,還累。跟李峯繪媽媽交流後,在衞生紙上寫字,收效不錯。)要想給孩子一碗水,家長必須要有長流水。

二、家長要給自己的角色以準確的定位

第二個道理,在家裏,我不是領導,不是上司,不要趾高氣揚、指點江山式的教育孩子;在家裏不是老師,不要成天擺着臉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的説教;在家裏,我不是保姆,不要對孩子事無鉅細的大包大攬。(我班有個孩子)不管在外面你扮演着多少中角色,在家裏,咱只是孩子的媽媽,孩子的爸爸,在孩子成長路上結伴而行的人,其實我們並不比孩子高明多少,只是你比孩子略長几歲,只是你比孩子早經歷人事,其實也許我們在孩子的這個年齡還遠遠不人家,所以遇事多建議少指點,多商量少專制,多賞實少批評。(這也是我反思最深的一點)

、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注重言傳身教)

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二個故事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心理:就是希望孩子儘量能參與到班級或學校組織的活動中,遇事能主動承擔,可是以前我的孩子總事與願違,在一次次矛盾之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又何嘗不是呢,開會我總是坐在最後面,發言總是找各種藉口推辭,別人都説我低調,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其實是怕麻煩”,有這樣一個處處怕麻煩的媽,又怎麼能要求你的孩子參與呢?於是我開始轉變,遇事不怕,不躲了,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更要主動承擔責任,所以像今天這個活動,這要是以前的話我是絕對不會承擔,但是為了給孩子做榜樣,我是趕鴨子上架,雖沒有什麼教育經驗,但是我敢於跟大家分享我教子路上的故事及反思。反思後的思路更清晰。於是我開始以身作則,努力給孩子做榜樣,不僅我要主動參與活動,我還帶着孩子去參加各種活動,(國學親子活動、親子詩朗誦)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我發現我的孩子有了改變,他對班級的事情開始上心了,星期三他們組織日,他每天睡前得好幾次提醒他爸,叫調早10分鐘鬧鈴。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也能積極參與了。我似乎突然明白了那句古話: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意思了。他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榜樣的力量。父母其實就是孩子的榜樣,你怎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愛讀書的孩子,他的家裏一定會有很多藏書,並且一定有一個愛讀書的父母,試想一個一個愛玩手機的孩子,他的家裏一定有一個離不開手機的爸(媽),我們班以前有個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無手機不歡,學校不讓帶手機,偷偷摸摸得帶;回家家長有管理不了,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成績卻一落千丈,有一次他媽媽央求我幫幫她,於是把這孩子的手機沒收了,我保管起來,可是你猜這孩子怎麼做的,每天晚上12;00後,等他爸媽全部入睡後,悄悄起來拿着他爸的手機,躲到廚房裏玩遊戲,後來經過溝通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爸爸就是一個手機控,他每天一回家就往那沙發上來個葛優躺,雷打不動的劃拉手機了。可見家長的示範性。

身教重於言教,用葉建靈老師的話就是“家長要管住嘴,邁開腿”。

各位家長以上就是我在陪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故事及反思,如果能引起大家的些許的共鳴那是我“幸”。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我本次的分享,“教育孩子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事業”

願我們在教子這條路上不斷學習,深刻反思,互相學習,爭取做更合格的家長,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n1j6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