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

《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

第1篇:《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

《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

《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自從教授閲讀課以來,對於經典之門的教學方式就會產生恐懼,一方面覺得這裏收錄的文章簡直是太經典了,我全是不了其內涵,又怎能將其精髓傳遞給學生呢?另一方面總覺得沒有找到好的講課方式來講解這裏的文章。這回的走進經典就是《三國演義》,在教學過後我有如下反思:

1、力爭傳遞經典,體會內涵

由於學生對《三國演義》的瞭解居多,課文有是通過四個課時來進行深入講解,第一課時是從總體方面對《三國演義》這本經典進行初步瞭解,剩下的三篇文章主要講解了三個人物:曹操、劉備、諸葛亮,通過幾篇文章來詮釋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己講故事,説一説書中令你感動,覺得有意思,有智慧,你想表達的來談一談這種方式,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再次過程中,好多孩子的精彩發言讓我大驚失色,覺得孩子們懂得真多啊!

2、通過多種形式理解經典文章

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按照以往講解方式來進行,把四課時的內容進行壓縮,通過談論《三國演義》、我喜愛的`《三國演義》人物、《三國演義》知識競賽的方式來進行講解。通過不同的方式達到不同的目的,讓孩子儘可能多的瞭解三國演義中的經典片段以及需要孩子們掌握的文學常識知識,在書中太多人物,太多情節,也有太多記不住的地方,通過多種方式,讓孩子來表達,實現以一傳百的效果。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整個課堂上,老師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和程序上的引導者,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學生充分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不用受一定的拘束,有什麼説什麼,知道什麼説什麼,這樣的課堂學生參與性很高,積極性也很高。但是沒讀過《三國演義》的孩子們只能聽着,笑着,不過這也是一種收穫,可以通過別人講述的方式對經典文章進行整理和了解。

第2篇:《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

這篇 《打開經典之門——三國演義》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非常優秀,送給你。

經典閲讀,打開中年級寫作之門

一、親近身邊的經典,就地取材,掌握基本的寫作模式

經典的力量不僅來自課外名著的閲讀,來自名家名篇,更直接來自於課文。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謀篇佈局,它對初學寫作者都有着很好的借鑑與引導作用,也是教師指導寫作的極好素材。蘇教版語文三年級課本中《北大荒的秋天》《荷花》《槐鄉五月》《石榴》等課文就是很好的例子,教師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品讀文章,進行句式訓練,初學者是很容易習得的。以下面這個習作片段為例:

春天到了,楊樹的絨毛滿天飛。小草給大地穿了一件嫩綠的衣裳,彷彿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裏。鮮紅的月季花、紫紅的喇叭花和金黃的油菜花在春風裏競相開放,都露出了快樂的笑臉。(《春天的新發現》)

片段中的“躺”字用得尤為傳神,其實是由《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小河“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裏”借鑑而來。草地像綠色的海洋,躺在大地的懷抱中,描繪出了寧靜又不乏生機的早春景色。而“鮮紅”“紫紅”“金黃”等幾個表示顏色的詞語,又和《小露珠》中一組排比句的顏色描寫有異曲同工之妙。

很顯然,在閲讀過程中,課文寫作技法的引導對三年級學生的寫作是有很大幫助的。再如下面寫油菜花的句子:

不一會兒,我就被它那迷人的香氣薰醉了,傻乎乎地躺在田埂上不想回家。(《家鄉的油菜花》)

“薰醉”和“傻乎乎”讓人一下子就能想到《槐鄉五月》中外鄉孩子對槐鄉的喜愛之情,這些都是句式的借鑑與模仿。有的學生甚至在一篇文章中借鑑了多篇課文的章法技巧,下面是一個學生在《家鄉的梔子花》一文中,描寫梔子花盛開形態的兩段文字:

①每年六月,南京都有成千上萬的梔子花在校園裏、道路旁、山坡上、小河邊,以及小區內開放。

② 香氣是潔白的梔子花散發的。湊近一看,有的還是被綠色所包裹着的花骨朵兒,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迫不及待想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有的才展開一圈花瓣,看上去像剛剛進入軌道的衞星;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吸引了無數蜜蜂前來解饞。

文段①有《北大荒的秋天》中寫榛樹葉子的影子,文段②和葉聖陶的《荷花》寫法相似。由此可見,將經典的課文作為寫作素材,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是大有裨益的。學生不僅能初步接觸到寫作的基本章法,更能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從中獲得寫作的信心。

當然,經典的力量如果僅僅靠課本來承擔和完成,經典價值的內涵和外延都過於狹窄了。在三年級寫作的啟蒙階段,大量的課外經典閲讀與指導顯得尤為重要。在整個三年級階段,我帶着學生讀了大量作品,並做了一些摘抄筆記,從動詞的連貫準確使用、景物描寫的優美與感染力度、心理描寫的真實細膩、對話的生動豐富等等方面進行了指導。以“敍事”和“抒情”為主要教學目標,力求做到學有所得,寫有所獲。

二、感受經典中的故事,化虛為實,訓練紮實的敍事能力

三年級學生的習作,把事寫明白、過程講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三年級學生容易記流水賬,在語言的連貫性上更是不盡如人意。怎樣才能化虛為實呢?我認為可以從動作的訓練入手。實實在在的動作,既可以推動情節的發展,又可以使人物的形象立體化。所以,寫事的過程中,動作的連貫和準確是我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作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1.寫出動作的連貫性和準確性,是敍事生動的基本技能。魯迅先生有一篇經典散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雪地捕鳥”的那段文字,給許多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品讀的過程中,我有意引導學生將每一個動作外化出來,體會每一個動作的不可替代性,即準確性。由此,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到了鍛鍊,寫作中準確運用動詞的意識得到了強化。如接下來的片段:

從臘月開始,大家就在為新年做各種各樣的準備:打掃衞生,擦拭門窗和傢俱,翻洗衣物。媽媽從超市買來一盒盒瓜子、糖果,一箱箱水果……樣樣都不能少。其中最辛苦的就是做各種傳統食品。在我的家鄉,人們會炸好豆腐和肉圓,煎好蛋餃,蒸出一籠籠的糰子,煮出滿滿一鍋的茶葉蛋……這些食品可以在春節期間用來招待親朋好友。(《過春節》)

“打掃”“擦拭”“翻洗”已經是很具體的動作了,再加上“做”“炸”“煎”“蒸”“煮”等一系列動作,短短几行文字表現得生動活潑、繪聲繪色,將人們過春節的忙碌與熱鬧展現得淋漓盡致。又如:

端午節前夕,媽媽去超市買了許多新鮮的蘆葦葉,先放在冷水中浸泡,然後放入鍋中煮熟,再把蘆葦葉捲成漏斗狀,接着在漏斗裏先鋪上一層米,再放入白砂糖、肉、紅棗等食用材料,最後再鋪上一層米,用一片葉子把漏斗口包住就行了。(《端午粽飄香》)

文章將包粽子的整個製作過程詳細而具體地寫出來,動作連貫,用詞準確。可見,學生在三年級已經能夠將事情的過程寫具體、寫清楚了,而將事情的過程寫具體是寫作中的一個難點。從寫作的起始階段就讓學生有連貫性、準確性的意識,並慢慢培養這種能力,對於今後的寫作是有很大幫助的。

2.品味動詞的多樣性,是敍事生動的點睛之筆。所謂見仁見智,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我和同學們品讀《西遊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三調芭蕉扇動作的精妙與傳神。圍繞一箇中心,將動作連貫而準確地寫出來,也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精髓所在。在一年多的訓練中,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在習作中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生動傳神的動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下三個片段寫的都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習作1》“孫小聖到此一遊”。其中有一組圖是孫小聖爬到柱子上寫字。

① 孫小聖見此地風景秀麗,便“嗖”的一聲爬上了柱子,用腿夾住一根柱子,拿出一支筆,在上面寫下了“孫小聖到此一遊”幾個大字。

② 孫小聖跑到涼亭前,用腳鈎住其中一根柱子,快速地爬了上去。然後,他掏出一支毛筆,歪歪扭扭地寫了七個大字。

③ 他回頭一看,發現孫小聖正用腿和尾巴纏着一根柱子,拿着毛筆……

三個學生在各自的習作中用了三個不一樣的動詞,各有千秋。“夾”可見用了極大的力量,很穩妥;“鈎”可見猴子的機靈調皮,動作迅速;“纏”又寫出了猴子身體的柔軟,着力點在尾巴上,各有各的精妙之處,敍述也更加生動了。

三、品味經典中的情感,感受抒情在文學中的魅力

在國小階段接觸到的經典文學作品,在抒情上也對學生的文學能力進行着多方面的啟蒙。在品讀文學作品時,我也給學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並給予了一定的品析與引導。不少學生能學以致用,初步感受到了文學經典中依附於敍事的抒情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例如:

我拔出一個春筍,發現它的外皮又硬又脆,像一片翠綠的玻璃。仔細一看,哇!從嫩綠色到深褐色,有明顯的漸變,上面還有一些黑色的點,也許是大自然在上面揮灑的墨汁吧!(《春筍》)

“翠綠的玻璃”的比喻既鮮活又具有美感,讓人耳目一新。黑色的斑點被想象成“大自然在上面揮灑的墨汁”,想象大氣,又不失韻味。這些生動的比喻、細緻的描寫,無不流露出小作者對春天新生的竹筍的喜愛與好奇,耐人尋味。

吃完晚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門去散步。小路曲折蜿蜒,兩旁的綠樹靜靜地站着,沒有一絲風,兩隻黑色的烏鴉在草叢和樹林間追逐,好像一對要好的朋友在玩遊戲。傍晚金燦燦的陽光籠罩在前面的樓房頂上,非常好看。

這是一段傍晚景物的描寫。無風、靜?k,烏鴉,靜中有動,夕陽無限壯美,這一段文字很好地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法,將一家三口傍晚散步時的閒適、幸福寫得淋漓盡致,非常具有抒情散文的特點,這也是學生在大量閲讀後厚積薄發的結果。

大家請記住:麻雀是我們的朋友,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不能傷害它們。我希望麻雀那嬌小的身軀能活躍在林間、田間,它們清脆的叫聲可以一直迴響在我們的耳邊。(《保護麻雀》)

呼籲大家保護麻雀的這個結尾,小作者運用抒情的筆觸,將自己的美好願望通過對麻雀生活安定美好的描繪表達了出來。

從以上幾個片段來看,對於三年級起始階段的習作,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寫作技巧與規則,並能朝着更高目標發展。除了課文的經典範例以外,課外經典的大量閲讀和學法指導也是功不可沒的。

(作者單位:蘇州市相城區御窯國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ngev.html
專題